内控管理知识范例

内控管理知识

内控管理知识范文1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单位运转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后续配套指引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数量多、范围广,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较晚,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合理配置使用固定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资产流失尤为重要。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1.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一些事业单位未设置资产管理部门,由财务部门或办公室对固定资产兼管,由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呈现多头管理,几个部门分别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某环节,缺乏统一协调管理机制,职责划分不明,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或虽设置资产管理部门,但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和缺乏资产管理知识,不太了解固定资产属性和局限于时间精力,无法做到对固定资产有效管理。这些都会影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甚至出现浪费、流失等现象。2.缺乏固定资产内控意识。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单位领导往往倾向于货币资金管理,忽略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没有将单位的成本核算纳入职责范围,认为做好公共事业管理即可。

(二)业务流程不完善

1.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不规范。部分事业单位编制固定资产预算采用各部门编制,汇总到各归口管理部门后交财务部门简单汇总,在不超过上年预算数时直接编入年度部门预算中。各部门编制预算时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而没有从单位固定资产现有存量、业务需求和长远发展考虑,导致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编制不符合实际情况,出现重复购置或闲置现象,造成资源浪费。2.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规范。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盘点、清查和会计核算没有程序化。事业单位由于机构划分、由以前手工账导入系统数据差错、新购资产未及时入账、人员有限未按期盘点,清查落实不力等原因,普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现象。3.固定资产处置不够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减少一般是资产转移、出售或报废处理等,实际工作中,转移手续的缺失如主管部门直接调用下级单位资产而未经财务手续、已达报废条件未及时报废、毁损或盘亏的资产仍在账上等导致账实不符,虚增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处置流程不规范、手续不健全,未采用合理处置方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1.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评价体系。虽然事业单位在新规范和财政部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等文件指导下,建立了内控手册,但内控手册只是照搬大框架,流于形式,缺乏针对自身单位实际情况的实质内容,不能作为内控评价的可靠依据。固定资产作为资产控制的一部分简单提及,多是概括性的,并不能对固定资产管理效果进行监督,无法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有效反馈。2.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审计。一些事业单位未设立专门的内审部门或虽设立内审部门但人员编制有限,内审人员主要负责实施对单位内部财务核算、投资项目、专项资金和领导经济责任履职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审计,很少花时间精力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专门审计。

二、内部控制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境

1.优化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事业单位应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理念,优化单位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比如纪检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通过职责权限的明确划分提高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境。为了实现采购、验收、维修保养、清查、处置等流程进行闭合式管理,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配备足够的具有固定资产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定期培训与交流。2.提高固定资产内控意识。在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单位领导正确认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做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及人员的具体职责和分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关责任人员。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

1.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合理配置固定资产。单位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遵循厉行节约原则编制,资产管理部门在遵循财政部《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及所在省、市通用办公设备和家具配置标准等相关文件精神前提下,通过对单位固定资产现有存量、资产使用状况、业务需求和长远发展统筹考虑,先将闲置资产通过调整部门充分利用,再汇总部门预算编制和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年度部门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编制意见,按程序上报单位办公会审议,使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理。2.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定切合单位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绘制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按照预算编制进行固定资产购置,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采用集中采购、目录外金额达到分散采购限额标准或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分别采用分散采购或公开招标。验收时严格按照购置要求核查,由资产管理人员会用相关部门人员或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合格单。对于入库、领用、维修保管等管理,资产管理人员要将自身建立的固定资产台账和行政事业单位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对每项资产按照卡片做详细登记,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管理和有效监控,对其性能、完好程度、维修保管情况也要进行追踪记录。除按要求完成上级部门组织的资产清查外,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并有效执行,通过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实地盘点,摸清家底,根据盘点情况与固定资产台账和管理信息系统核对和更新,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3.规范固定资产处置。事业单位应制定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因机构改革、资产配置等资产转移毁损报损,到达报废年限报废等,应分类别、按规定程序上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或备案,对于有残值的,经比选确定固定资产残值评定公司评估残值后处置,残值上缴财政库,并做好实物和财务账核销工作。

(三)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1.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评价体系。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下单位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是否得以有效实施,应该结合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建立相应固定资产管理内控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管理自我评价,并把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与年底绩效发放、干部考核、追责问责结合起来,使内部控制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得到有效反馈,对实施效果进行监督。2.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审计。事业单位应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在人才选拔上,招聘精通固定资产审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过硬的审计人员,每年组织固定资产专门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和建议,上报单位办公会审议,促进事业单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改进各环节控制方法,提高固定资产控制行为有效性,保障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现阶段依旧存在诸多问题。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从而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升其使用效率,提高事业单位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参考文献:

[1]黄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7):43-44.

内控管理知识范文2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应用策略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更是科研、行政服务的基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包括了科研设备、行政管理财务以及其它固定资产等,小到办公室用品,大到万元的设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为事业单位运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松懈、制度欠缺、监管不力等多项问题,因此加强探索内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浪潮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在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账目管理不清、浪费严重等诸多现象,分析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的症结所在,有助于应用策略的有效制定。

(一)人员管理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足

管理意识不足是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职工缺乏责任意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专项管理部门职工在管理过程中只是根据项目对于大额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检查,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报修与更新工作;对小额固定资产管理也没有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事业单位职工缺乏管理意识与责任感,导致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制度落实流于表面形式,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2.固定资产管理人才缺乏

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包含了资产登记、核对、审核、验收、维护管理等多项内容,当固定资产出现损坏时还要将其报备,制定维修或更新计划,确保固定资产能够有效运行,为事业单位运行与行政服务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1]。可以看到固定资产管理内容相当繁杂且项目众多,事业单位专项管理职工需要具备财务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信息知识,甚至需要具备一定设备维护知识与建筑基本常识等,这也就需要专项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进行管理。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只是派遣其他职工兼任,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简化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进而导致设备老化、建筑损坏、资产流失等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改善。

(二)制度管理问题

制度是管理的框架,能够科学规范管理行为。但由于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轻视,也就导致“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固定资产的支出与收入项目及其金额虽然能够与账目一致,但固定资产的使用与购置行为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管理十分的松懈与随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工程类固定资产验收使用与实际登记不相符,导致固定资产登记项目出现管理混乱与不全面的现象。尤其在工程决算阶段,部分工程早早验收,但相应的工程固定资产明细却没有迅速整理,导致工程决算时出现一系列的偏差。2.账目长期不清与失真。事业单位接收捐赠与购置固定资产时,没有将相关项目入账,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与消耗后,一旦进行相关项目的核查就会出现资产不清、失真、混乱的现象。3.私自报废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报废与处置需要上报给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将其审批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置。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不经过上级部门审批私自报废固定资产,将其收益另行管理。制度管理的不严格为腐败与浪费现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导致国有固定资产的流失。4.职责制度与奖惩制度缺失。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管理职责不明的现象,部分事业单位经过重组与改革之后,在指责制度管理上缺失,没有明确各个环节中具体的资产管理职责,部分固定资产处于“真空”管理状态。5.固定资产额外收益不入账。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当中,部分的固定资产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为了提高资产利用率,部分事业单位会将闲置的设备、房产等租赁给个人以用于事业单位的福利、奖金、招待费支出。在这部分的固定资产管理中,一直存在着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额外收益不入账的现象,导致国有资产收益流失。6.审核与盘查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相关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形式化的现象,管理内容仅限于账目表面,并没有组织职工进行实际的考察与审核。固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定期的审核难免会出现资产损坏与流失现象。

(三)固定资产审核问题

固定资产的采购、更新、审核一般由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负责。在小额固定资产采购与审核方面,小额固定资产多是办公室与行政的过程中的消耗品,缺乏明确的采购计划与使用计划,导致小额固定资产浪费;大额固定资产会计审核的过程中,由于资产投入较高且内容复杂,导致其无论是采购,还是后期的审核都存有很大的问题。另外大额固定资产还具有一定的收益属性,这也就导致大额资产审核十分复杂,并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

二、内控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内部组织管理

1.科学配置管理人员,构建管理组织结构

在人员的把控上,事业单位应该选取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管理,可以抽调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固定资产管理培训,并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提高管理的效率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思想培训,提高其思想觉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容涉及较多,事业单位应该构建合理的管理组织结构,联动基建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到资产管理当中,定期培养固定资产管理人才。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落实职工管理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不是单个部门的责任,因此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该提高职工管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落实职工管理责任。尤其在小额资产管理中,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减少固定资产浪费的现象,监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2]。同时,事业单位可以将固定资产中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进行详细的划分,落实小额资产管理责任分划到每个职工工作范围之内,使固定资产管理实质化与有效化。

(二)综合业务内控管理

1.内控制度建设

面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将资产固定管理置于一定的秩序下,提高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严密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与制度,可以减少资产人为管理的漏洞,遏制不良管理风气。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出台详细的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审批、报废管理办法,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与奖惩机制,落实内控制度,并加大普法宣传,发挥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震慑力。此外在建立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具体结合事业单位的类型,寻找工作侧重点,进行重点制度建设,保证事业单位的关键固定资产不被流失。

2.内控流程管理

固定资产综合业务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的监管,明确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例如:在事业单位大额固定资产管理中,针对年久损坏严重的设备进行报废时,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大额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先对上级管理部门进行申报与审批后,再进行大额固定资产设备报损[3]。事业单位加强业务流程内控,可以减少管理漏洞的出现,遏制铺张浪费与公共财物损失的现象。

(三)加强会计审核制度内控

会计审核制度是监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该落实权责发生制度,会计审核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使其能够精准的反映固定资产价值。此外,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并不是全部的资产都属于国家拨款,部分资产是由单位职工或者其它创收收入所购置,相关部门在审核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精准的记录,将其采购的日期、使用记录、资金性质明确登记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当中,为事业单位后续的固定资产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

三、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管理与行政运行的效率,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相关单位应该根据实际管理现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落实相关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以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服务智能。

参考文献:

[1]王素珍.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通讯,2015(25):124-125.

[2]刘海燕,朱仁宏.内部控制演进机理研究——以广东OC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为例[J].财会通讯,2012(13):20-22.

内控管理知识范文3

本文通过对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以及对其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加强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管理的建议和办法,借此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企业的自我完善和风险抵抗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者,处于关键而且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施工项目中,面对造价低、利润率低、施工范围广点多线长、协调工作多、管理难度大,资金占用大等不利的经济环境,如何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难题。

1施工项目内控制度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等活动平稳有效进行,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生产资料真实、合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它是评价经营业绩依据。加强施工项目财务内部控制是资产及会计记录安全、可靠、真实的保证,是减少生产经营中的舞弊和错误、减少或规避财务风险、降低施工生产成本、提高项目赢利水平的保证。同时,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也要求企业内控制度必须与之相适应,这对于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和管理理论,保护企业所有者的权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的施工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内控制度管理贯穿整个管理环节,不仅关系到项目本身的发展,还关系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施工项目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

2.1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能分工不明确

现实中,多数施工项目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职责不明确,甚至仅把会计当作账房先生,没有正视其在经营决策中的参谋作用;没有形成重视财务人员参与决策的环境,即使在制度上规定财务人员具有参与决策权,但在执行中往往被忽略,只在出现较困难的经济问题时才去补救。

2.2内部控制制度建计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会计执业不具有独立性

内控制度的建立一般要遵循整体性、合法性、成本效益性等原则。当前,不少施工项目形式上设立组织机构,建立规章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还是两层皮,制度不完善,实际操作性不强,执行不力,监督职能失控。对于当前日益规模化、集团化的施工企业而言,从集团公司到子公司,再具体到每个施工项目单位,首先都应因地制宜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规划控制。另外,项目领导具有用人决定权,并进行内部干涉,严重影响了会计执业的独立性,大大削弱了内部会计监督的职能。

2.3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

施工项目从开始施工,到项目结束,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监督检查机制。内部审计未能发挥应有作用,财务监控不力。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比如:岗位交叉重叠,人员职责不分,违背不相容岗位任职原则;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齐、综合素质低下,体系不完善,丧失了内部监督职能。

2.4财务人员素质低,内部控制意识落后

一些财务人员素质低、观念落后,对内控制度认识不够,仅仅着眼局部,缺乏大局意识,影响财务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另外,现实中财务人员业务培训跟不上,基础业务能力欠缺,影响内控的执行和应用。比如:项目预算控制太过于空泛,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不能细化;项目成本控制岗位和职责脱节,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却没有责任控制。结果给施工项目管理带来无法解决的麻烦,给事中控制造成极大隐患。

3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原则

3.1合法性、合规性

制定和落实本项目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经济监督,就是为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防范企业风险,促进其不断发展。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所决定的。

3.2整体性、全面性

项目在建立财务内控制度时,要注意整体性原则,即充分全面综合地考虑企业的制度,不能与之相悖,还需要全面梳理业务的各个流程,要求制度的设计全面而有针对性。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一员,施工企业要随市场变化和外部因素的调整及时作出调整和完善,保证制度适应外境的变化,保持制度的完善、有效和可行。

3.3相互牵制平衡性

财务内部控制首先要保证岗位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划分合理,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办法,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有效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职务分离和经济业务的分割处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内部控制要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企业既要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又要考虑内部控制之间的协作和制衡,要兼顾企业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好的经营环境。

3.4成本效益原则

施工企业在建立和设计自身的财务内控制度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及具体经营管理的情况,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合理有效地控制设计成本与执行成本,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4完善施工项目财务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4.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科学的内控制度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健康的控制,它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财务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项目管理人员的选用和搭配是保证项目内控制度在实际中贯彻和实施的关键,财务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控的重任,就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特别应不断加强会计人员对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以提高其专业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4.2设立独立的财务检查核算中心,加强对财务基础工作的控制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和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涉及职业判断或专业判断的内容逐渐增多,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对各项业务内容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指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财务信息化、会计档案、会计工作交接、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建立项目企业财务检查核算中心,并保持其独立性,是保证内控有序运行的有效途径。

4.3建立岗位分离监督控制制度

一般而言,内控制度的建设主要包括:第一,健全管理机构;第二,明确内部各机构和人员之间的分工与职责,并使他们相互牵制。目前,加强项目管理内控制度的重点就是解决各管理机构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之间权责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各管理机构之间的控制面、控制点交叉,各机构的监控中心不明,权力混乱现象,要求管理层只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具体业务的经办人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不得越权。其实质是在组织上对可能会发生错误或舞弊而自身可掩盖的岗位进行分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保证经济业务的正确、合法、合规,以及企业财产物资的完整。

4.4实行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达到企业既定目标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预算也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规划的授权批准。通过全方位、全项目进程、全员预算管理的实施,可以强化预算的财务功能,使企业的财务目标和决策得到细化落实。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只是照搬原先的或是同类单位的内控制度,并没有因时、因地,并根据实际管理过程的需要制定切实的内控制度。有些企业或项目虽也制定了详尽的内控制度,但因受施工企业流动性强,施工地点广、项目分散、各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项目部人员配制不到位、企业难以集中监督管理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使其执行不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产安全,违背了经营宗旨,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逐步走向海外市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取得一席之地,企业就必须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狠下功夫,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和落实工作,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这将是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保证,是企业走精益化管理,实现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的基石。

作者:姜胜 单位: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

[2]古淑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与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9).

内控管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规范约束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行为,从而达到管控各类风险,最大限度的为事业单位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营保障。同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并非财务部门一个部门可以实施,它需要事业单位全员参与,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全力以赴,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达到提升事业单位管理的目的。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内部控制在我国事业单位实施以来,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一致肯定,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执行有效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确保决策者拥有真实有效可靠的决策信息。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管控规避各类财务风险,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正确完整。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督促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层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报告、业务活动和业绩监控等准确完整的决策信息,使决策者做出最科学的决策(二)执行有效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行为。风险无处不在,而风险更是从管理薄弱处入手来影响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而有效内部控制中相关制度严格规定什么可以做和什么不可以做,该怎么做,并有相应配套监督考核机制,从而督促广大干部职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防止事业单位因违规违法等行为而造成严重后果。(三)执行有效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资产安全是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经营的物质经济基础,也是事业单位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心的重大问题。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制度规定,管理监督,程序执行等必要手段充分保障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四)执行有效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能力与水平。有效的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的管理,促使事业单位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相互合作,相互监督,从而提高广大职工的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不佳。内控环境是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的基础,是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内控文化、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影响内控的环境因素。事业单位内控环境的好坏,对内控实施、执行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不重视,说一套、做一套,负责人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制衡,内控监督不到位,就像没有设置一样。负责人的不重视,内控监督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作用的完全发挥,导致恶性循环。(二)内部控制技术方法有待提升。如有的事业单位仍用手工进行会计的账务处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效率不高,差错率大,有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三)风险评估机制不规范、不合理。在新情势新环境下,现代事业单位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将越来越多。而当前事业单位风险意识相对薄弱,风险预警机制没有完全到位。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没有根据风险评价体系,来分析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现状,难以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风险。在组织层面上,有的事业单位缺乏监督机制,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做任何事情监督很重要,在内部控制实施中,如果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相应监督措辞,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在业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风险发生的概率极大,后果严重。(五)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在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内控工作需要以信息为参考依据,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提高信息的整合程度,提高信息化的水平。然而,?有些事业单位虽建立了诸如财务软件、资产管理软件等内部信息处理系统,但它们是各自独立、缺乏联系,信息不能共享利用,难以支撑沟通合作。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完善对策研究

(一)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完善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任何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基础,在内控五要素中占据重要地位。事业单位要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完善到重要事情都可以在内控体系中找到相应制度规定,从而实现做事有章可依。事业单位负责人要带头执行内控制度,放下架子,接受事业单位员工的监督,事业单位负责人要为每一位员工树立榜样。强化内部控制实施执行监督,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执行。事业单位内审部门及内审人员要独立于其他各个部门,并保障其正常运行经费。同时,要鼓励内审人员敢于投身内审工作,充分发挥内审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培训,掌握内控知识与技能。内部控制要得到有效的实施,也需要讲究方法技巧,需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高度统一。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内控的培训,让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从培训中提高认识,从培训中掌握内控管理方法技巧,从而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实施。(二)做好风险预警管理。风险预警不但能够提高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对相关风险的警惕性,也能提高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效果,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建立预警机制,做好风险预警管理。建立风险防范应急预案,确保重大风险突袭时都拿出应对方法。建立风险管控目标,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和行业市场环境,建立风险管控量化标准,接近该标准时,紧急起动应急预案,确保事业单位免受损失或损失最少。做好风险评诂工作,风险管理人员要掌握相关技能,要经常对事业单位风险进行细仔全面排查,从而使事业单位更好的应对风险,防患于未来。(三)完善内部控制监控机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必须将相关的管理制度纳入事业单位管理的过程中。因此,要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并实施合理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权、责、利。明确重点监控环节,做好书面记录,以利于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实施奖励制度,对认真、严格执行内控制的给予奖励,反之给予批评甚至惩罚,确保内部控制顺利开展并充分发挥作用。(四)注重事业单位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确保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的沟通与共享。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事业单位要充分利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加强信息建设,统一各类信息系统,提高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确保事业单位内一个平台一个系统,共享信息。使事业单位每一个岗位员工及时接触,及时做好风险防范。开发统一的计算机办公系统软件,它要集成事业单位所辖的各个业务部门、各项管理活动于一体,实现信息共享;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升级操作平台,确保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能紧跟业务管理的需要。

四、结束语

总之,虽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提高了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效的提高了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效益,但我国内控建设刚起步,尚有不少管理欠缺,需要不断的完善补充。?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内部控制的管理与建设,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在事业单位内各部门相互监督,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价值。另外,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内控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与管理水平。同时广大事业单位人员要树立勤奋好学的精神,业余时间多学习多充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水平,积极参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添砖补瓦。

参考文献:

内控管理知识范文5

[关键词]室内装修;工程管理;质量要点

引言

室内装修是技术活,但同时兼具有艺术性。因为现在人们对于室内装修不再简单的是能住人的要求,这也使得室内装修设计师根据主题所需要的风格去确定所需要的装饰品从而满足主体的各种需求,因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对于室内装修的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要点也具有复杂性。

1影响室内装修的因素

1.1装修风格与设计风格

每一个人的个性不同,对于自己家里的居住需求自然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简约大气,有的人则是喜欢奢华富贵。然而每一个室内设计师也是有着自己不同的风格的,有的设计师擅长简约风,有的设计师则是擅长奢华风。此外,客户的需求与设计师的风格是否匹配也决定着室内装修的整体效果的好坏。设计师在与客户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满足客户且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于一体的设计。

1.2装修材料的选择

室内设计的装修材料是室内设计的重要部分组成,不同的装修材料给予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装修材料的选择是基于空间构成的选择而决定。比如说,木质地板搭配红木家具给人一种复古的感觉,如果搭配简约现代的家具则是充斥着现代气息。此外,木质地板由于材料的特殊性还需要考虑到防火性。白色的地板装则是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材料,无论是搭配什么样的装修风格都很难让人感受到一种复古的气息。再比如,在家里的客厅的天花板就可以选择一般的石膏板就可以,但是如果是卫生间的顶则是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防水性与透气性的特质。基于此,在室内不同的地方由于其空间的构建,空间的特质,用户的需求等,对于装修材料的选择自然也是不同的。

1.3施工者的自身素养

室内设计的一项工程的好与坏,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师所设想的预期效果,是否能够按照设计标准实现高质量的工程的目标,这些与施工者的自身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施工者拥有技术,但是在干活工作的时候粗心大意,对于工程的细节把控忽视,这也会造成设计效果最终效果的差强人意。相反,如果一个施工者不仅仅是拥有技术,而且还能够很好的把控细节,与团队的配合十分默契,设计师的设计效果的最终呈现一定是完美的,在有的时候甚至是超出预期的。因此,施工者的素养,施工的质量如果都是处于较高的水平,那么市场的认可度自然也不会差。

1.4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

一个项目工程的进行,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一个团队的配合需要领导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领导的核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一个团队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一个领导对于工作不管不问,员工无法感受到领导的人文关怀,在很多时候员工也是很懒散的。基于此,领导可以完善团队制度,适合的进行一些团建的活动,从而更好的塑造并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奠定基础。

2室内装修质量控制要点

2.1设计图纸与确认图纸

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很多准备工作。一个完美的室内装修的效果呈现,需要各方的配合。在开始设计之前,先确认用户的需求,了解清楚用户需求之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这是一个团队的服务水平的典型体现。设计师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出满足需求且兼备了功能性、美观性于一体的设计图纸外,需要让总工程师进行确认,确认之后,跟用户进行沟通,从而开始施工,这是这个团队的服务水平的考量。

2.2墙面的考量

墙面占室内设计的一部分,墙面是人进入门口首先见到的东西,墙面处理的好与坏,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墙面可以选择用涂料,壁纸等材料进行装修,但是墙面装修的原则一定是绿色无污染,按照国家的规定达到使用标准。但是,一些特殊的墙体材料一定要注意其特性。比如,木质的墙面一定要注意其防火性,在设计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先浸泡水,施工要细致从而使得美观性和实用性得到完美呈现。

2.3线路的考量

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家庭的线路一定是完美的。家用电器是室内的一大板块,家用电器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家电的特性,插座安装的位置,并且要考虑到家电的使用寿命,从而避免线路铺设不当引起的火灾。一定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规划,禁止线路暴露在空气当中。比如,在卫生间设计安装线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间的线路防水。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主板块和马桶等产品的连接口处,一定要对连接口进行缜密处理,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2.4天花板的设置

天花板处于房屋的顶部,需要考虑到顶层的承受力和材料的平整度,连接口的牢固度。比如,在吊顶的时候选取的材料顶层无法承受就容易造成坍塌从而导致悲剧发生。如果顶层的抬头看去坑坑洼洼,人的视觉效果就会受到很多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体设计的美观度欠缺。天花板的连接口在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再一次用钉子固定,这样可以避免连卡接口的松动导致使用寿命的降低。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室内装修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室内装修需要集美观性,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对于设计师的团队有着较高的要求。室内装修施工管理质量对墙面、线路、天花板的设置、材料选择的特殊性等有着非常细致的要求,此外还应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美云.浅谈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监督控制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6):135-136.

内控管理知识范文6

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后,很多水利企业都开始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加强,也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可是在现阶段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面临着新的时代要求,因此,企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对企业财务控制工作的开展进行重视,特别是注意解决当前水利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来推动水利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此做了探讨。

2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企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进行加强,作为单位会计和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要对企业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负责,而在我国水利企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忽视企业财务工作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阻碍了水利企业的稳步发展。因此,水利企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内部控制意识的强化。组织培训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企业领导人对自身的内控意识进行增强。让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相关内部控制管理的宣传培训工作进行参与,可以加强他们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其次,员工的职业素养也需要得到一定的培训,让他们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全面深入地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认识,从而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责任感进行增强。特别是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因为他们既是直接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人,也承担着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任务,所以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进行加强,定期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能够帮助他们对内部控制的方法进行准确的运用,对财务的监督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在水利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单位的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进行加强,可以通过宣传培训工作,对他们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进行正确的树立,让他们能够在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中,对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行不断的提高,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开展,来提高自身的财务工作水平。水利事业单位的领导首先就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相关的知识进行认真的学习,要重视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分析出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其次,要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对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进行增强。

3建立健全控制体系,规范化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这个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水利事业单位在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个完善、科学的工作平台进行构建,对符合本单位自身实际运营情况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采取,才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可是在现阶段水利企业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忽视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情况,没有对财务事项进行有效的约束,而且有的单位虽然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了重视,可是缺乏了相应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水利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控制体系,让财务内部控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制度能够遵循,有效地对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机制进行规范化处理。分工负责制是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的管理制度,根据这个制度,能够确保财务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地完成自身的工作,具体地对工作进行细化。其次,科学的对财务活动进行归类可以帮助工作人员高效地完成财务工作,从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比如说,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组织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建立了计划编制这样一个机构,根据所建立的这个机构各个部门都有一定的分工,各个部门要依据自己部门实际的工作状况,对部门的年度预算进行编制,并让专门的机构根据财务科所提出的有关于上年度的财务数据来初步确定财务收支的计划,然后企业领导人在初步的审核之后,再根据各个部门的意见,正式做出决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财务部门对财务数据进行提供,人事部门、工程管理等部门也需要向专门的机构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这样就便于以后的查询。而这个专门的机构也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对本期工作进行总结,了解自身开展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4明确企业集体决策,科学制约企业管理者权利

企业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集体决策进行明确来进行,上级或者法律赋予单位领导人的权力就是所谓的重要事项决策,也是我们常说的单位领导人的职务行为。企业在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权力进行制约,这样才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因此,水利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提出了对每一项权力进行纵向制约和横向制约的要求,单位的每一个人的工作都能够得到一定的约束,在这样的一种方式下,因为舞弊所造成的财务报表错报概率就能够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的权力,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举个例子来说,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在组织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进行了强化,该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对自身的整体预算水平进行了提高,把单位部门的运营情况和管理控制工作进行科学的认识,把财务预算的目的性和合理性科学的进行了增强。设置了相应的权力控制机制,避免了企业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一人决策的情况,对于存在重大问题的部门,要及时的给予纠正,对不守原则、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进行管控,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法律的处罚,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随着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改革有了新的要求,一个单位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能够根据内部控制来进行检测,水利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因此,水利企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有效地对财务工作进行开展,避免财务漏洞的出现。水利事业单位和其他的企业有很大的区别,为了确保水利企业能够顺利地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开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地对财务内部控制措施进行改革,保证资金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秀艳.水利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

内控管理知识范文7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立高中;资产管理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稳步推进,政府采购云平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相关财务信息系统已日渐完善,而资产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系统之间的数据衔接和对应,是公立高中资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部分公立高中在国有资产管理上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在经历相关审计检查时,都发现存在公立高中国有资产账实不符或是账账不符等问题。不仅如此,公立高中的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教职工对资产管理的不重视,也使得国有资产流失成为了一个棘手问题。为了更有效地解决目前公立高中在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应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入手,优化资产使用价值的同时做到资产管控监督到位才能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1构建公立高中资产管理模式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现阶段,公立高中在大部分省市均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与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方式尚不相同,很多相应的项目经费暂不予以拨付的情况时有发生。因公立高中多被当地财政部门划归在财政不予补贴相关经费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换言之,公立高中有自己的学费及住宿费收入已经能够满足校园日常管理的情况下,项目经费的申请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然而仅仅通过高中阶段的学费、住宿费收入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管理所需。尴尬的是,不论是为了满足未来发展为十二年义务教育做好相应准备,还是为了发展中职教育所需,都导致了高中收费标准正逐年降低,与同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高校相比,甚至不及高校收费标准的十分之一,经费捉襟见肘。按照过去公立高中有择校费、高学费收费标准的管理模式运营,已经无法适应现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而由于公立高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资金的使用或多或少造成了浪费,资产管理问题频出。在如此严峻的内部和外部形势下,公立高中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构建,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更是提高学校资产使用效率、解决当前资金使用浪费问题的有效手段。公立高中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资产管理模式的构建,依靠内部控制的健全管理,才能让当前并不“富余”的公立高中长期可持续发展。

2公立高中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1)公立高中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发展下,多是由教师兼任校园的资产管理工作,由于在职的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可能对资产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其专业胜任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长此以往造成了资产资料、档案不全的弊病一直存续至今,资料收集与管理不到位,加之各部门之间资产相关信息不畅通,造成了过去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损失。(2)公立高中内部控制建设起步较晚,不如国有企业以及先进的高校经验丰富,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整合一套适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了公立高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部门与部门间的权责不清一直是公立高中的问题所在,由于需要大量的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培育莘莘学子,而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多为教师兼任,无法腾出时间和精力在行政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上,造成了公立高中一贯以来的宽松行政管理模式。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过去,让本就没有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公立高中,在资产管理上更是缺乏管理经验,历史遗留问题层出不穷,专项审计报告发现的资产管理问题从来都是账实不符、账账不符。(3)除了上诉提到的问题外,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得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全流程各环节容易产生廉政风险,出现了部分公立高中教职工随意占用学校资源的情况发生。同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督查流于形式,许多监管人员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发现问题的水平不高,往往只揪着资产的历史遗留问题做文章,而没有针对性的对资产管理全流程的问题导向做深入地挖掘,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致使公立高中校领导在有关资产管理问题上,总是会以“历史遗留问题”为借口,应付各类审计和检查。

2.2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未实现有效融合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及财政归口管理部门等多部门,都各自建立了与国有资产相关的各套信息系统。其中涵盖有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国有资产报表系统、政府采购报表系统以及财务报表系统等多个信息业务系统,以便各个部门获取公立高中与资产相关的财务信息数据。公立高中在各个信息系统下都会配置有专门的系统管理员,通常系统管理专员对每一资产事项的理解往往不能统一标准,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因为试管是否属于固定资产填列相关的报表系统,管理员互相推诿,而不去沟通往往又会造成各个系统数据的不统一,不规范。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有效融合,以专业财务人员角度为衡量相关财务信息事项的标尺,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才能保证资产管理的清晰和安全。

2.3无形资产的管理易被忽视

由于我国保护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比较差,造成了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对于无形资的发展速度,我国关于无形资产保护的法律存在着滞后性,尚不能完成全面保护无形资产的需要。与此同时,在公立高中管理无形资产问题中,正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资产管理专员往往疏于将各类教职工使用的教学软件录入资产管理系统中。因为忽视,导致了软件后期的升级维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维系,这对经费本就不“富余”的公立高中而言,往往是雪上加霜的。

2.4国有资产管理专员配置不到位

公立高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专员配置不到位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部分公立高中往往只会配置仓库管理员,且多为临近退休的老教职工或是劳务外聘,大都不具备专业的资产管理理念和专业胜任能力。资产从采购申请到出入库登记,再到日常使用运行维护,最终报废上报主管部门批准,经财政国资部门备案后才可进行相关处理,全生命周期内如果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势必会问题频出。

2.5风险意识淡薄

除了上述提到的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之外,教职工本身资产风险意识淡薄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要想切实做好防范化解资产管理风险工作,就要强化风险意识,而在资产管理模式不健全的公立高中,发现风险和隐患本身就是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往往事后出现问题再去补救为时已晚。一部分公立高中的教职工不重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一个篮球、一张椅子遗失后难以寻找追责,教职工也不会每日清点。教职工不重视,校领导不会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费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某市一所公立高中五年间因遗失2000个饮水机过滤桶,共计11万元,被饮用水公司告上法院。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不重视,管理失当注定将自食其果。

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公立高中资产管理模式对策建议

3.1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把资产管理好的必要手段和措施。首先,在日常采购资产管理中,会涉及较多的行政管理部门,明确目标后做到职责分工到位,结合校内实际情况,分配购置资产管理的权限与职责,应尽可能避免因管理层权限过大导致采购资产环节发生舞弊的风险。完善采购资产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资产管理部门到财务部门再到后勤保障部门,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其次是对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标签并将每项资产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实时登记在册资产流动情况,建立定期内部清查盘点资产机制,确保采购的资产数据与财务部门报表数据保持一致,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让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公立高中增设内部审计部门,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审计力量,通过外部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整改,规范资产管理行为。

3.2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有效融合

随着政府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着力推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政府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工作,让政府掌握了数量庞大、价值极高的数据资源。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报表系统等多个业务信息系统中,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与各级财政归口管理部门整合相关资产系统,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通过云共享的方式进行衔接,不仅保证了国有资产管理中数据的准确性,还能够提高各部门及各单位的工作效率。其中,可以以现有的政府采购云平台为基础,毕竟现阶段采购相应的国有资产都会在该平台下进行,资产的类型参数等数据第一时间共享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避免了数据在搬运过程中的完整性受到影响。而出现采购云平台与资产管理系统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能够完善系统自动提示的功能,以便解决一些在采购云平台无法采购的资产确保能录入到资产系统中的问题,如教学软件等无形资产。最后,资产系统能够自行生成资产月报、资产季报、资产年报,以供填报财务报表系统使用。流程里信息的不遗失,及时提供,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得以保障,不会因为任何一个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到数据间的传输。

3.3重视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规范无形资产管理中的相关流程,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做到部门间的权责分工明确,提高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在提高无形资产使用利用率的同时,确保维护无形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使得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更加集约化、标准化。二是各业务部门共享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数据,建立完整、统一、及时的无形资产信息台账,确保无形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三是为了便于后期对无形资产维护等投入有更好的规划,结合公立高中当前使用教学软件等无形资产的实际情况,做好无形资产摊销工作,不能因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制定相关文件要求或是没有上位文件精神等,以此为借口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工作视若无睹,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不作为和漠视,势必造成资产信息的不完善和失真,从而给领导的决策造成影响。

3.4配备国有资产管理专员

公立高中不能再依赖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特别是教师兼任相关资产管理专员的情况,老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资产管理的需求。现阶段生均教师数本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在任课教师本就不足的情况下,还要依赖教师兼职资产管理工作,在如此高压下的高中老师势必对教学工作以外的行政管理重视不足。公立高中必须要与相关人事主管部门沟通,争取通过引进高精尖人才或公开选调等方式招聘国有资产管理专员,具备条件的公立高中可以专设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分工;不具备条件的公立高中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资产管理专员对学校分管资产的工作人员不定期的开展培训,提高思想站位的同时,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3.5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部分公立高中校领导的风险管理理念守旧,是导致学校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后的主要原因。积极推动“风险控制,人人有责”的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和全方位、全过程、不间断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全覆盖。借助外部专项审计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资产采购前层层把关,资产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控,资产处置做到依法依规办理,做到资产管理风险管控环环相扣,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完善相关部门制度,明确职权范围,始终坚持将合适的责任分配到合适的部门的理念,切实降低公立高中的资产管理中的风险和存在的内部控制安全隐患。提高公立高中风险管理意识,应以每一位教职工为基础。打破传统,根植资产管理意识和资产管理能力,才能实现对资产的监管监督到位,不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从校领导做起,提高思想站位,多向资产管理经验丰富的国有企业及高校学习,学习先进的资产管理模式。带动教职工保护好校园里的每一张桌椅,在具备资产风险管理理念的前提下,老师才会更好的引导学生,为社会输出更优质的人才。

4结语

内控管理知识范文8

电力施工企业只有在更好的了解内部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特征后,企业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和实施标准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所得到的效果才更可持续性。一般来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由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它逐渐衍变成涵盖收入、成本、施工安全质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既保障了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资金流动和作业安全,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减少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道德素养。

二、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长期以来,许多电力施工企业因为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或者流于形式,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也需要从以下几个现状方面进行研究:

1.管控环境有待优化

财务内部管控环境规定电力施工企业的纪律与架构,是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但电力施工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仍然停留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管理层与经营层权力和职责分配不适当,对权力缺乏应有的监督,使得许多电力施工企业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也相对较弱,则使得内部控制弱化。

2.员工道德风险意识薄弱

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更好的管控风险,但如果员工对企业财务的风险意识不够强,那么内部管控制度的实施则形同虚设。一来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机制,存在对项目的承接没有进行风险评估或采取有效的控制活动、工程概预算编制准确度不高、工程款项支付没有严格审批、竣工决算滞后等现象。二来,电力施工企业的员工没有真正把财务内部控制看作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点,认为,其仅仅是一项平常的会计活动,没有形成体系和制度,日常业务也只是更多的关注生产和施工,这些都不利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实施。

三、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针对目前电力施工企业业务形式的特殊性,重生产施工而轻内部控制,造成企业制度和执行方面都有所欠缺,员工风险意识和财务道德相对匮乏的现状,本课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办法:

1.完善组织结构

由于电力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相对单一,经理层集控制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在这种状态下要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无异于纸上谈兵。完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形成行政、施工、财务、监督审计等部门领导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执行的职责明确、岗位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衡、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企业所有员工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才会有动力去严格执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把企业的如何财务行为看做是头等大事。任何与财务相关的领导应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执行负责,起到表率作用,以完成各项目标,同时也是解决财务信息不对称,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手段,在组织上形成制约监督才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施的关键。

2.提高财务人员素养

提高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对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应当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及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电力施工企业应当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对每一岗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激励员工正确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强化执行力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对专业人员及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和技术比武,提高各种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将企业文化融入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因为人员素质的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加强财务审计与决策

电力施工企业应当建立监督审计部门,对概预算环节的控制制度,对概预算的编制、审核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概预算编制科学、合理。组织工程、技术、财会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对编制的概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编制依据、项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准确。电力施工企业应当建立竣工决算环节的控制制度,对竣工清理、竣工决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财务控制规定。同时建立工程项目决策及实施的责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式。对需要承包给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应当区别招标与否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审批程序。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