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调查报告范例

内控调查报告

内控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并购;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

1引言

尽职调查广泛应用于并购,主要包含以下七要素:一是公司基本情况,包含基本信息、股东出资和历史沿革、公司实际控制人、人力资源结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二是公司经营情况,包含经营情况概述、存货及成本构成分析;三是财务信息分析,包含财务信息质量、财务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分析、资产状况分析;四是行业情况,包含行业政策及对公司影响、行业竞争格局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发展战略以及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五是税项,包含税率、缴税及申报情况;六是关联方关系及交易包含关联方关系、往来余额、交联交易、抵押及担保情况;七是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包含财务、会计核算不完善部分以及相应改进措施等。

2概念

尽职调查亦称审慎调查,通常指在并购过程中,并购者在与目标企业经过协商,达成初步合作意愿后,并购者对目标企业一切与并购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财务尽职调查是指由专业财会团队为还原真实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对于被并购决策与否以及并购方案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撑。财务尽职调查应关注的事项包括:目标企业历史沿革,组织架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财务会计核算,税项,以往接受外部审计情况等。

3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财务尽职调查报告对收集证据要求较低。财务尽职调查报告,作为并购者了解目标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并购者。报告是基于被并购之目的而编写,阐述了作者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尽管财务尽职调查需要的资料比普通审计与审阅更广泛、更详尽,不仅包括并购目标企业提供的书面资料,还包括访谈记录和目标企业管理层的口头说明与解释,但是财务尽职调查不同于审计或审阅,调查工作亦不能执行类似程序,因而不能亦不会提供与其服务相同程序的保障,不会对获取的信息发表意见。由于财务专业人员不需要对报告内的资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责任和做出声明并保证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报告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该公司最近的经营业绩、业务状况和前景,因而在收集资料时并不严格要求目标企业完整提供证据。

3.2程序过于表面化,不注重实际和背景调查。财务团队往往依据特定的程序执行,使得调查过于形式化和单一化。传统的审计程序一般是按序一一核算会计科目余额的可靠性。对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银行存款往往采取函证的形式进行验证。如果被函证方未回函,将会采取替代程序,同时极大可能减弱了证据的可靠性。由于财务尽职调查也不只需要审查财务数据,也需要审查非财务数据。例如,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案例中,由于财务尽职调查时未关注到韩国双龙集团工会组织对运营的重要性,而在并购后遭其强烈抵制,致使生产难以运营。再如中国铝业对澳大利亚奥鲁昆矿业的并购案例中,由于财务尽职调查时未关注到澳大利亚税务政策的变化对奥鲁昆矿业的并购价格的影响,导致并购后中国铝业的财务负担和风险增大。由此可见,第一,财务尽职调查报告虽然对证据没有特定要求,但比普通的审计和审阅更具复杂性和多面性。如果忽视其中一项重要风险的识别和有效控制机制,并购成功率将大大降低。第二,财务尽职调查很大程度依赖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和研究并购目标企业的深入程度。不仅应把握各地税收的不同,也需要了解相关文化差异等因素。不同的财务专业人员因为调查深入的角度不一致,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4影响因素

4.1信息对称程度。在并购过程中,并购目标企业为了抬高并购价格,经常会刻意隐瞒企业的真实状况,给企业蒙上一件漂亮的面纱。而并购方通过正面或侧面的调查试图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这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并购方能够识别并购目标企业的手段和方式,使信息充分对称,这样就可以更公允地给出正确的并购价格,并能较快地化解并购后因企业文化等因素产生的消化不良带来的影响。

4.2并购目标企业财务完善程度。并购目标企业财务完善程度将影响并购方的判断,有的并购目标企业长期将财务外包给记账公司做账,如果记账公司因为不了解企业业务性质或者没有进行明细核算,将直接决定并购公司了解被并购公司的难易程度;有的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内控不严或者表外做账也将影响并购方的判断。

4.3并购方并购的主要目的。并购方并购目标企业基于多种因素考虑,有的基于扩大规模从而增加上市概率需要,有的基于并购目标企业某项资产或者核心技术的市场前景需要,有的因为原材料紧缺并购上游企业,有的因为扩大消费市场并购下游企业的需要。

4.4并购目标企业人员编制。并购目标企业人员构成及合同签订情况,将影响并购方后续安排,有的企业甚至未缴纳五险一金,根据《劳动法》第72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些都将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在合并前,并购方与并购目标企业应该就是否接纳并购目标企业员工达成一致的安排。4.5并购目标企业实际控制人有的企业存在股份代持问题。公司的股东甚至是法人并不是实际控制人。

4.6并购目标企业税收问题。有的企业税收不规范,少确认或者多确认收入,发票不合规,应予资本化而费用化,存在涉税风险。

5对策

5.1应特别关注会计科目其他应收款。法定代表人或者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个人和其他应付款———法定代表人或者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个人,需要深入剖析该科目的组成。要想获得该科目的组成就需要企业实际控制人和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的配合。在企业中,公司的控制人往往不止拥有该并购目标企业或者同时有参与其他企业经营,这时候,首先应该跟控制人进行详谈,了解企业概况,同时在大致了解后,针对报表敏感问题进行突然提问,观察控制人表情变化,如果表情有些惊愕同时又略有不愉快,面部表情僵硬,那么说明企业提供的资料还是不够齐全。这时候就应该深入企业公司与财务人员进行交谈,因为有些财务人员在企业并购后可能不会被留用,就存在一些焦虑情绪,就要适时指明现在如果并购成功,他们将服务于并购公司,让他们尽量能将疑点帮你解释清楚,在和这些人员交流时,最好是能和他们独处时进行提问,但是不要特意将他们支开进行询问,这时就需要找准时间,如果这些人员能给你一些建议,那将使你事半功倍。同时,在获取有力证据后,应该跟并购企业负责人及时沟通,将所知信息及时透露给并购负责人,让并购负责人协助迫使被并购负责人将所了解事项和盘托出。只要被并购负责人肯配合,该工作可以说已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是对企业各方面的信息收集。

5.2对资产进行现场盘点,现场考察。实物要做假的话,对企业来说成本很高,而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企业进行多次实地明察和暗访,寻求找出实物资产变化不符合常理之处,也可以结合水电费票据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同时如果固定资产金额较大,需要进行逐项实地盘点并对是否可继续使用进行详细确认。就如这次调查肺炎流调人员一样,抽丝剥茧地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例如在并购某物业公司时,经过与物业人员交流,发现其保险箱中现金被盗的事实,但是账上却未登记该笔款项的处理分录,从而引发财务专业人员对其表外做账的深入检查,避免不实报告。

5.3尽量安排与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虽然企业处于被并购状态,但是往往还在正常经营。此时如果与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同处一个办公室,往往能发现经营上的问题。实践检验真知,只有深入企业才能真正地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

5.4关注企业并购风险。深入企业,对公司组织架构、公司人员构成,例如物业公司往往会雇用年龄较长的工作人员,以期待获取更高利益,但是风险收益并存,这些人员发生意外、疾病的概率是年轻工作人员的数倍;关联方交易为股东投资后用亲戚朋友的账号从公司借款,是否支付资金使用费;被盗保险箱未登记损失及已发生损失未进行保险申报等问题都可以反映管理者日常管理态度。以上细节虽小但都将成为谈判的筹码。

5.5其他注意事项。(1)在尽职调查前,首先要了解并购方意图,在全面了解并购目标企业的同时,着重关注并购方需求,加大人力物力在重点项目进行深入了解。(2)关注建议公司股东解除代持关系,还原真实股东结构。(3)根据企业错误应对账目进行相应调整并重新计算税收,该补缴的税款应及时补齐,否则合并后税收问题依然存在,会有涉税风险。同时要关注不同行业特殊的税收政策,以及时规避税收风险。在出尽职报告时,有时候单纯靠财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其他外在力量。例如在并购山头时,需要相关法务人员提供帮助彻查各项文件是否合法。同时也可以借助外部网站查询信息,例如楼盘信息因并购目标企业未提供全面,可以依据“房典·厦门网”公布的楼盘信息资料为计算依据。在核实应收应付款时,尽量进行函证,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

参考文献:

[1]杨松.企业并购中财务尽职调查存在的风险控制[J].财会学习,2016(23):77.

内控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不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接下来,谈谈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没有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企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活动,但是,忽视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有些企业建立了,但是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形式大过内容。很多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简单地将内控制度看作成可忽略不计的制度、文件,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企业的内控制度只是一些限制高层管理者违法乱纪的对策。上述种种,严重影响了企业内控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缺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虽然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导致难以建立具有科学性、完善、可行性强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由于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所以在建立内控制度过程中,过度的考虑利益因素,从而高度重视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但却忽视了员工综合素质、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最终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性、有效性,因此,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三)内部控制制度在运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虽然很多企业都逐渐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落实,也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审查机构,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监督,很多企业内部监督、审计都是一个摆设,形式大过内容,严重影响作用的有效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企业的监督部门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运行,与其他部门多多少少存在非正常关系,无法为监督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其次,监督范围存在问题,很多企业都过分关注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和监督,并没有对企业内部管理、相关规范制度流程进行有效监督,进而严重影响了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企业治理结构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都存在问题、缺陷。第一,董事会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对经理层的控制作用难以发挥;第二,监事会难以对董事会、经理层等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造成企业内部控制无法落实到位,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二、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管理体系,能全面掌握企业的实时运行,从而基于实际情况,调整、改善运行措施,进而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与水平。现阶段,企业要想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体系,必须从根本上消除信息收集和沟通问题,企业基于调研报告、会计与经营管理数据、会议记录等方面收集内部控制需要的信息;从网络媒体、业务往来单位、立法监管部门收集内部控制需要的外部信息。在信息沟通过程中,企业可利用教学培训、电子邮件、调查报告、会议记录等形式,保证涉及内部控制工作的内外部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传输、共享。由此可见,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管理体系,有利于各部门成员充分掌握部门发展所需的信息,进而及时调整发展措施,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监督

要想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与水平,必须引导全员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并及时更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加强对运行监督的管理。第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体系,为增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估夯实制度基础,进而及时找到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并基于此完善内部制度。第二,成立专门的监督考核团队,针对企业相关部门、员工的内部控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完善奖惩机制,奖励那些优秀者,对考核不达标的部门、员工予以惩罚,进而大大提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监督效率与水平,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工作质量。

(三)加强内部控制检查与测评工作

新形势下,要想引导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分工明确。具体来说,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进而有效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可行性,并且,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责任、作用,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做好岗位工作。由此可见,企业领导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以及人员配置能力,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如此一来,不仅能充分彰显领导的领导能力、权威性,还能引导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岗位效益。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权利与责任,从而确保不同岗位之间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和制约,最终真正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四)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与水平。由此可见,企业应提高内控人员准入门槛,选取那些业务水平高、职业素养高、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入企业从事内控工作;加强对在岗人员的技能、职业素养培训,重点对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应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中设置内部控制相关课程,扩大教学范围、加大教学力度,进而培养符合社会、企业发展需求的内部控制人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执行,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健康发展,还要重视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确保企业相关部门、全体员工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相互监督和促进,进而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效率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兰芬.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03):4-5.

内控调查报告范文3

1.缺乏客户信用评价体系

就目前而言,小额信贷企业对于信用资产的评级和管理相关制度上都十分欠缺,这往往会导致企业无法准确的进行信用评级。对于该公司而言,其主要还是结合公司的自身发展特点和现状,以本地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标准,来制定本公司的信用额度管理办法或则是相关的制度。此外,小额信贷企业并没有针对一定时期内,单一的企业法人类的客户中对风险管理水平以及财务报表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及内控信用的最高限额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企业严重缺乏统一的评级系统和授信管理体制,往往会导致企业对单一的企业法人客户的贷款没有办法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掌握。

2.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科学

小额信贷企业中运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及流程等方面,从申请的受理、贷款的申请、审批、审查,直至贷款的最终发放,都是建立在信贷发放等环节来操作的。其流程进行的线索往往是根据贷款管理为主线,而没有从贷款风险的管理角度着手,因此,其根本无法具体表现对贷款风险进行的识别、对贷款风险进度的具体监测或者对贷款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需求,也根本不能够满足现代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实际需求。

3.缺少必要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小额信贷公司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贷客户的风险信息反馈体系,未能涉及到信贷风险的相关预警手段以及能够进行预警的内容,因此,在根本上不能发挥出风险预警的提示作用。此外,在贷款中,往往是采取对客户资料的客观分析,或者是对客户出具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进行静态的书面分析,或者是对借款人各方面条件进行静态的分析,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且很难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对于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的配置这方面来说,首先就要对特定的岗位进行适当的增设,例如,“风险管理”的岗位在小额信贷机构中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其次,要逐渐建立健全了其自身的组织机构。再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的素质都要进行高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学历,同时,还要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企业员工的职业操守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建议相关负责人一定要进行经常性的学习、积极参与培训,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2.加强客户信用的评价与审核

“贷前调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对信贷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还可以进一步避免企业对根本不具有还款条件的信贷申请人发放贷款,以此减少企业的风险。因此,要科学、严谨的尽职调查工作之后,才能够形成有价值的初步调查报告。首先,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对信贷申请人进行相关事项的提问来进行。其次,是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相关审查,主要是针对信贷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对应性方面的审查。第三,是实地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只有企业调查人员亲自到申请人的经营场所进行观察,才有可能了解最为真实的情况。最后,是对申请人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主要分析的是信贷申请人所提供的材料数据之间是否有矛盾和不实,同时,这也通常被认为是评估信贷申请人还贷能力的最为科学和有效的手段。

3.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第一,业务部进行相关授信工作方案的草拟,并且要对信贷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和知道,帮助其开拓业务、完善经营。第二,业务部还需要为客户授信额度进行负责。第三,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在依照业务部出具的宏观经济分析的资料基础上,将贷款的分配方式和相关的财务指标等综合考虑,对各种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计算,再进行自行审批或则是报告相关风险监督控制委员会来进行审批,同时,要针对这一情况出具贷款授权书或者限额管理的相关意见。第四,业务部门的人员要针对客户经理的业务报告进行重点的审查,同时,还要审查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出具的财务报告分析,以及相应授信额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或者是日常授信审核等。

4.建立风险预警和风险补偿机制

内控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防控;贷前调查;评审;操作流程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问题主要集中在贷前调查、评审审议、合同签订、发放支付、贷后管理等环节。

(一)贷前调查方面问题

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按照信贷管理制度规定进行调查,未对现场调查情况进行记录,甚至没有开展实地调查;未严格审核借款人提供的申请贷款材料,未及时识别和发现借款人伪造的虚假资料;没有进行必要的外部调查,包括对借款人的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企业进行调查核实,没有核实担保人和抵质押物的实际情况;个别客户经理没有进行实地调查仅凭个人感觉就形成了调查报告,甚至个别客户经理让借款人贷前调查报告;部分贷前调查报告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反映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导致贷中审查依据不足;续贷时未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等问题。

(二)评审审议方面问题

对评审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不严,将客户造假材料作为评审依据;借款人财务报表数据差异较大,财务数据不真实;评审测算不够审慎,部分评审结论与论据不符;未充分揭示借款人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偿债风险,对其偿债能力测算过于乐观;借款人出现严重经营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时仍给予授信;保证担保、股权质押的风险缓释能力不足,抵押物无法完全覆盖风险;对借款人、担保人、供货商等关联关系分析不到位,未揭示关联交易信息等。

(三)合同签订及贷款发放支付方面问题

在签订合同时,未认真核对合同条款,对贷委会提出的合同签订条件落实不到位;在资本金未足额到位、四项审批不全、贷委会提出的发放条件未落实等情况下发放贷款;资金支付管理工作不够深入细致,资金支付过快,与工程形象进度严重不符;未能严格执行银保监会相关固定资产贷款、流贷资金贷款等相关规定,贷款发放时未能认真核对资金用途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未能严格执行实行受托支付和实贷实付;未能认真监控借款人资金流向,如借款人或实际控制人通过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等其他多种途径,将贷款资金化整为零,分批转回,最终造成贷款资金被挪用等。

(四)贷后管理方面问题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个别客户经理不认真履行贷后管理职责,敷衍了事,信贷管理流于形式,如未能持续有效跟踪监督借款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借款人存在的相关风险未能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对贷款资金跟踪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对担保人或抵质押物管理不到位,造成担保人过度担保,丧失担保能力;借款人股权等发生重大变化,但未及时办理相应的变更管理;贷后现场监管频度未达到相关要求;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为借款人办理展期、转贷、续贷等手续等。

二、信贷业务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业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商业银行部分业务人员存在“重贷轻管”、风险意识不强的情况。在贷款评审和贷后管理过程中,没有把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作为首要条件,有些是为了完成贷款业务的考核指标,无视项目存在的风险,忽视贷款是否能够安全回收,以牺牲未来利益为代价,追求即期收益或短期收益;有些将贷款转变为派生存款而完成存款指标等。部分人员在思想上认为在贷款发放支付后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或认为自己负责客户都是优质客户,不会出现风险,可以不执行相关信贷制度,在办理业务时简化贷款流程,放宽贷款条件,贷后管理中放松警惕,未跟踪监控贷款资金流向,最终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丧失处理风险的时机,最终形成损失。

(二)各信贷管理环节衔接有待加强

信贷管理涉及贷前调查、评审审议、合同签订,发放支付、贷后管理等多个环节和部门,但目前存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如在尽调评审环节,对项目提出了风险提示、发放支付需要落实的条件及贷后管理需要关注事项,但风险管理部门和贷后管理部门未参与尽调评审,贷后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忽视需要落实的条件和风险提示等相关内容。同时也存在其他问题,如担保问题,业务人员按照评审管理制度及贷委会要求落实了担保条件,在贷款发放后,借款人发生了重大事项变化,导致信用等级下降,贷后管理人员需督促借款人增加担保,但在贷款发放后借款人通常已经不再配合贷后管理人员增加抵质押担保了,一旦项目出现重大风险或形成不良,相关信贷管理人员很有可能出现推诿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因此,做好信贷管理工作需要各环节、多部门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信贷管理工作。

(三)部分信贷业务制度不完善

目前,商业银行已制定了信贷业务各环节的管理制度,但个别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还不够完善,个别规定已经不能适应风险控制的需要,需进一步修订完善,如商业银行规定对在建工程项目可以先行发放贷款,待工程竣工后再正式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项目完工后,借款人为减少费用开支不办理竣工结算手续或不配合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等情况,甚至存在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中忘记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情况,针对这类情况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增加担保,降低风险敞口。

(四)在业务操作中有章不循,执行制度不严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中,明确了项目受理、调查分析、审查审批、授信决策与实施、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职责和要求,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的工作职责履行最基本的尽职要求,造成制度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如四项审批未落实,以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方式发放中长期项目贷款、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造成贷款资金空转、未办理抵质押登记、不按规定进行抵押物评估、借款人或项目发生重大变化未及时调整资产质量分类、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弱化了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另外,个别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顾虑分行和业务人员的情绪和面子,存在“一家亲”的观念,将其发现的问题弱化。

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强化信贷管理责任

银行工作的本质是经营和管理风险,加强信贷管理,防控信贷风险,减少贷款损失,是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并不断更新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信贷管理工作水平。对商业银行来说,全行员工应改变“重贷轻管”思想,强化信贷管理责任,逐步形成发展和风险并重的管理理念,正确处理好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将目前出现风险事后被动防控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主动识别风险、主动化解风险的事前防范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提升了对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优化信贷管理流程、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信贷管理包括项目尽调、评审、审批、发放支付、贷后管理、贷款清收及不良化解处理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各环节的信贷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或实施细则,对各环节提出全面、严格的规定和规范性操作要求,既要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又要确保信贷管理环节和流程要相互衔接、相互制衡,从制度流程上为信贷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商业银行应坚持审慎性原则,增强信贷风险意识,完善风险度量技术和风险缓释措施,加强信贷业务客户风险预警和监测系统的建设,提高风险预警水平,优化项目的评审和审议流程,提高贷款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防范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发生。

(三)进一步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执行力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信贷管理各环节的职责,形成部门之间边界清晰、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统一体,为制度的实施夯实基础;同时在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的执行力。1.强化贷前调查,严把项目入口关。贷前调查人员严格落实贷前调查的相关规定,按照“双人四眼”原则,通过现场或非现场调查方式,全面地开展贷前调查工作,独立、完整地反映有关信息。一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借款人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把实际情况摸清楚,查明白,深入分析企业未来的盈利和偿债能力,同时结合其在行业地位,进行同业比较分析,实现信贷风险的正确评估。二是要摸清客户的实际控制人、关联方、关联交易,以及关联交易价格是否合理等;核实项目所需的行政审批文件和项目总投资,投资变化较大的需进一步调查分析,弄清变动原因;调查借款人的重大事项,如重大未决诉讼、重大资产重组、重大生产事故、违法违纪事件等。三是借助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其他非现场手段,收集客户在其他金融机构、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情况,以及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等。2.加强项目评审,及早识别风险。商业银行应按照各项评审管理制度要求,强化行内各项授信评审制度的执行力度,从项目源头控制风险,力争在尽调、评审等环节识别发现借款人潜在风险苗头,深入分析潜在风险或损失对银行的影响程度,进一步优化授信方案,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在可控范围内;严格执行信贷投向,严控产能过剩和退出领域,把好项目风险入口关,避免合规风险和监管风险。在授信评审、审查环节,严禁银行评审和审查人员与借款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和沟通,保证审查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切实防范人情贷款、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3.加强合同签订及发放支付管理。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在信贷合同签订前,应安排AB角互相审核把关,对合同签订的必要贷款条件进行核实确认;建立贷款发放支付审核机制,审核资金支付依据时,应采取双人交叉验证的方法,对相关资料的合规性、有效性、完备性进行审核,尤其是对关键环节审核,如项目审批条件、资本金到位情况、资金用途是否与约定相符等,提高发放和支付的审核力度,严防客户经理一人说了算的情况。4.加强贷后管理工作。银行贷后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日常信贷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彻底转变“重发展轻管理”的错误观念。按照“一个客户一套服务”原则,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贷后管理方案,实现对风险因素的精细化管理。准确把握现有存量贷款的风险状况,建立客户潜在风险的动态预警和监控机制,提高对客户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频度,将目前以风险暴露后再化解的被动工作方式,转变为主动预警和识别风险的工作方式,及时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同时,在目前强监管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应对照银保监会处罚的典型问题,加大信贷检查或自查力度,对贷前、贷中、贷后等关键环节的重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做好整改工作。

(四)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后督防线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对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监督管理职能,真正建立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内审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开展业务,确保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审计人员应杜绝“一家亲”的观念,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应及时给予批评和纠正,对重大问题要报告董事会,保证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对业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应及时预警和识别并报告业务管理部门,及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确保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审计IT信息化建设,建立内部审计检查专用系统,及时进行风险识别和预警,对信贷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进行监控,对不合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将事后整改补救转变为事前预防。同时,强化责任认定工作,督促员工勤勉尽职,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五)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人为本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信贷业务同样也应从人和制度两个层面加强管理,既要激发员工内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约束体系,防范员工的违规行为,促进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商业银行大多建立了责任认定约束制度,但是如过分依赖责任制约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受到影响,反而不能达到责任认定的最初目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正面激励引导,按照个人实际工作能力,给予不同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工作职责和权限进行调整,既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又要让员工感受到压力,做到激励与约束并重,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同时将客户经理薪酬市场化,加大绩效工资比例,并积极探索实施客户经理薪酬等级制度,实现职责与薪酬的有机统一。

(六)打造一支稳定、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稳定、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持商业银行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如在宏观方面要具备较高的经济政策分析能力,同时在微观方面又要具备一定的金融、财会、信贷、法律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因此,打造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挖掘和储备优秀人才,为信贷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且保持人才的稳定性,减少人才流失对业务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为商业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七)加强教育培训,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集中体现了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控制、职业操守等多方面的理念和行为,一个好的银行必须重视风险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国际上,有不少商业银行因风险事件造成倒闭的案例,分析其原因,大多不是缺乏风险防控机制,而是部分业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导致。因此,商业银行应定期或非定期组织培训,内容不仅仅包括业务培训,还要包括个人素质、职业操守等相关内容,将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制度、行为等方面融入风险文化,使之转化为员工内心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合规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防控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严超.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108.

[2]李聪聪.探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6(15):32-33.

[3]张宇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01):67-72.

内控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公办高职院校;内部审计;问题思考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不断加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基建投资大幅增加,高职院校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违规违纪腐败现象频频发生。在江苏省委高校巡视工作中,发现了多起违规使用招生经费、基建工程未按要求进行审计、科研经费支出审核把关不严等腐败现象。因此,如何加强审计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本课题组通过各高职院网站、江苏教育审计QQ群、电子邮箱等渠道,共向48所公办高职院校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1份。问卷主要涉及6个方面,27个指标。

一、调查报告结果与分析

所有被调研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内审工作,审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升,内审业务不断拓展,信息化不断推进,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合理

机构独立性不强。独立设置审计机构、与纪委(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分别占35.48%、64.52%。内审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这与中纪委反腐倡廉的总体要求不符。领导体制方面问题。19.35%由党委书记或院长直接领导;64.52%由纪委书记分管;16.13%由党委副书记或副院长分管。

(二)队伍建设薄弱

调研显示,制约内审发展的前两大因素是:审计人员配备不足(74.19%)、审计人员专业技能缺乏(67.74%)。31所高职院共有105名审计人员;从审计人员的来源来看,80.65%由内部调入,主要从财务部门、后勤、基建等部门调入。

(三)审计范围狭窄和方式落后

审计范围狭窄。开展基建工程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财务预决算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内控及风险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分别有100%、90.32%、74.19%、58.06%、32.26%、22.58%、3.23%。侧重于事后监督。事后监督、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分别是67%、3.23%、12.9%,只有16.13%进行了全过程监督。外包业务多,审计透明度不高。93.55%存在审计外包现象。在审计工作透明度方面,网页上公示、其他方式公示、不公示分别占9.68%、58.06%、38.71%。信息化水平不高。只有29.03%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在审计中的应用。已经使用审计软件、未用但有计划、不打算用分别占25.81%、70.97%、3.23%。

(四)制度不健全和成果运用不足

内审制度不健全。1~2个、3~5个、6个以上内审制度分别占29.03%、48.39%、22.58%。多数制定了基建工程、经济责任等制度,但内部控制、专项经费方面的制度很少涉及。成果运用不足。开展跟踪审计、专人监督执行审计建议、对执行不力进行处罚、没有任何措施分别占67.74%、38.71%、16.13%、22、58%。从审计建议落实情况来看,全面落实、落实80%以上、落实不足80%分别占6.45%、64.52%、29.03%。

二、改进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理顺和改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需要保持独立性。教育部第17号令规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能确保审计的权威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首先要配足内审人员。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规定,省属高校教职工总数在1000人以下的,配备不少于3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教职工总数超过1000人的,超过部分按不低于2‰比例增加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其次,要实行内部审计准入制度。再次,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支持和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在职教育。此外,加强审计队伍的考核,制定合理奖惩制度。

(三)明确高职院校审计发展方向,创新审计模式

推动绩效审计。加强对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立足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目标,共同寻找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和威胁。实行全过程审计。对学校重要经济项目、重点基建项目、物资采购等实行全过程审计。事前,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事中,按照资金运行规律,进行跟踪审计。合理利用审计外包。基于现状,对于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技术强的审计项目,可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力量,进行审计外包。但要完善外包制度,探索合适的外包形式。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引进先进的审计软件,加强审计人员信息化教育,逐步实现审计与校内各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数据共享,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内审工作效率。

(四)建立健全审计规章制度,确保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

合理、规范的内审制度是建立良好内审工作秩序的基础。各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内审规章制度,明确审计职责,规范审计流程,对审计各方面工作等作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确保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落实是内审工作的最终目的。审计部门要对每个审计项目审计意见整改进度和情况跟踪监督,限期整改,建立落实整改、公示、跟踪回访等相关制度,确保审计意见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蓝文涛,丛彩娥,刘军.高职视角下开展绩效审计引发的思考.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2).

[2]张璐.陕西省公办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7).

内控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1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1.1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这一概念首先在金融业提出,银行、保险业在企业的经营中需要对风险进行及时的预判,以免在经营中遭到重大损失。而比较权威的风险管理概念源于2004年,COSO委员会对其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它认为风险管理是公司运营、管理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到的,由公司管理层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执行,对于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对于潜在、未发生的对各体可能造成影响的事件进行辨别,尽可能将未发生的事件转变为期望的、有利的,为公司进一步完成期望利益提供保障。这一定义比较宽泛,包括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各组织单位的所有风险。

1.2全面风险管理概念的提出

全面风险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末,但是进行完整的分析和应用是在本世纪。全面风险管理是对于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的一种理念,它改变了传统风险固有的分析模式,不再根据单一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考量,而是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中贯穿风险管理这一概念。企业可以从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管理体系和策略、部署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等多方面入手,对于公司潜在的所有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管控。

2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2.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在我国已经应用了二十多年,无论是从控制的内容还是相应的制度体系都在不断的扩展中。无论是上交所、深交所提供的内部控制指引还是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为公司实行内部控制给出相应的依据。但是在企业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企业只是引入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概念,但是并没有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一些企业完成内部控制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相应的合规检查;对于多数私有企业来讲,都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或聘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风险都可能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对于企业自身和市场秩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在2013年德勤公司为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只有5.79%的企业可以对未知风险及时作出应对,这一比例远远小于其它国家。所以将风险管理引入内部控制体系中并进行实践和推行,可以有效防止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让市场更加稳定。

2.2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在逐渐完善中,但是通过数据分析来看我国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2.1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低下

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将直接决定全面风险管理的质量,而我国现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水平还有待提高,控制体系并不完善。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整体市场环境,我国目前经济市场还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更,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难以招聘到综合素质强、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很多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也较为繁琐、并不科学,这样会导致控制体系执行的不顺利;二是执行能力差,很多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较为欠缺。

2.2.2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对于当前我国大多企业来说,并没有对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风险管理中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不完备,当风险发生时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在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的今天,风险的防范应该是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我国企业在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时,仍然存在没有设置风险管理机构或风险管理机构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相应的人员的风险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2.2.3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缺失

我国很多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经营过程中没有注重风险管理,缺乏全局考虑的视角,这样在面临风险时就缺乏应对能力。他们认为风险的发生是偶然的,在处理结束后不再进行相应的制度完善,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只有效益不好、风险频发的企业才需要全面风险管理,否则就是浪费经营成本。这样缺失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对于公司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再次遇到风险时只能被动处理,受到更大的损失。

3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3.1需要解决的问题

3.1.1治理结构不合理

实现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优化治理结构,对于公司当前各权力部门的职能进行梳理,对于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杜绝人为操纵,使三会及相关专业委员会(如: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专业委员会)的相应职能发挥出来,为风险管理夯实基础。

3.1.2内部控制过程人为因素多

人力资源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基于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业务审核过程中失误、人为干预不可避免。通过新办法、新技术的引入、实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为风险管理落地提供支持。

3.1.3内部审计缺乏相应监督

内部审计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的开展即与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密不可分,又有其独立性;而目前很多公司的审计业务制约因素太多,导致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监督作用无从发挥,约束力和监管力不强。

3.2构建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路

3.2.1规范企业组织机构,明确权责分派体系

完成全面的风险管理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整理和规范,首先从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将公司的管理层职能划分明确,将权责分派到部门。其次,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和亲自组织至关重要,几年的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实践,笔者对此深有感触。然后要结合企业规模,组建强有力的部门,统筹风险管理、内控管理、流程E化、审计等业务。

3.2.2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全面的风险管理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管理理念,在当前我国的企业文化中应用较少,企业决策者务必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将全面风险管理引入公司的文化建设中,使其体现在企业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中,使企业做到人人具备风险意识、人人熟悉合规制度,最终可以将风险管理的相应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中,从薪酬的角度刺激员工为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作出贡献。对于风险管理部门来讲,以牵头组织梳理企业全部业务为起点,通过在业务中进行风险识别,形成企业风险数据库,并针对存在的风险形成企业内控制度体系,使所有识别的风险均有内控制度进行应对,企业内部控制更为规范。

3.2.3积极推进审批流固化,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全面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工作是管控和落实,而核心还是落实到人身上。企业各项业务的审批,需要各级管理人员的层层审核把关,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应在审批业务中通过流程E化将审批流固化,同时借助E化流程强化后台的数据分析能力;另外流程E化的梳理、分析过程也是企业内控的再反思,以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3.2.4配合外部审计监督机构的检查,并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

推行内部控制体系虽然可以实现自我审计和风险的规避,但是审计的结果难免具有局限性。而在当今社会中对企业起到监督作用的审计者、消费者往往来自企业外部。所以配合外部审计监督机构的检查工作,根据检查反馈的结果及时对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不断完善,这样也是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之一。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公信力,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相关企业只有做到对自身经营中发生过的风险、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反省,对于自身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审计和处理,才能做到全面的风险管理。同时企业也要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的不同、管理目标的不同以及市场环境的不同对风险识别作出相应的调整,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提高审计效率,规避风险的发生,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邱冰.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48-49.

[2]郭兵.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化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8(12):233+235.

[3]何秋杰.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7(19):242-243.

内控调查报告范文7

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探讨

在新时代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借助投资并购工具,对那些具有独特技术、特殊资源等优势的民营企业实施并购,以达到协助国有企业快速扩张,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本文拟对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工作中的常见事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关于对并购标的民企的选择

由于体制的不同,比起国企间的并购,并购民企让国有企业耗费的精力更为巨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投资应围绕着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协助企业实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所以,在筹划并购之前,国有企业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战略有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找到目标产业领域,选定要参与的产业链环节。要从企业的实际并购需求出发,有则重点地对拟并购的民企进行调研分析,确保选择出与企业并购需求相符的并购对象。要从国有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融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去全面衡量是否“吞”得下拟并购的民企,能否做好该项并购项目。切忌为完成任务指标或与其他已实施并购企业攀比业绩而盲目开展投资收购,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和国有资产的损失。

二、关于并购民企工作的组织策划

并购民企是一项专业而系统的工程,国有企业必须认真组织和策划。首先,国有企业需要组建一个高效的并购工作组来统筹全局。工作组成员应包含企业骨干和外聘中介机构。除投资、财务、人力、法务、技术等部门的资深成员外,还应加入拟委派到并购标的民企担当管理层的人员,这样更有利于对并购后民企的后续管理。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专业水平高、行内信誉好的中介机构作为外聘团队。所有工作组成员应申明与并购标的民企无利害关系,以保证整个并购工作的廉洁、客观。其次,并购工作有严格的时限性,一般应控制在半年以内,工作组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并购计划和时间表,组织策划好法律和财务的尽职调查、可行性分析研讨、资产评估、商务谈判、资金安排、投资审批、协议签订、投后整合等系列工作,逐一按时推进落实。由于国有企业有规范的投资审批权限制度,一定规模以上的投资需要逐级上报、层层审批,所以应考虑预留充分的投资审批时间,以免错失并购的有利时机。

三、关于并购标的民企的分析调查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民企习惯于粉饰企业的真实情况,又因为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报告往往是时点数,后续真相难以展现。国有企业除充分利用外聘中介机构的工作成果外,在对并购标的民企进行分析调查时,仍需注意以下几方面:(1)债权的真实性。如预付账款,重点关注以个人名义或与民企新发生交易债务人的挂账事项,跟踪其在尽职调查后的变动情况,辨别民企是否存在真实的经济业务往来,还是只是修饰利润的费用挂账;(2)实物资产的实质性。如存货的质量情况及保质期问题,应通过现场查看、翻阅账册、访谈等方式,对结存存货质量是否达标,是否已变质损毁,是否已经临期,周转期是否合理,是否已提足跌价准备等进行调查确认;(3)收益假设的可靠性。是否具备实现所述业务规模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现有客户、渠道是否真实,大宗订单是否可信及可持续,对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测是否科学;(4)内部员工的裙带关系。民企多数为家族式经营,大量岗位由亲友担任,摸清企业内部的裙带关系,有利于并购买卖双方就公司架构、岗位设置、任职规则达成一致清晰的意见,对并购后新公司的整合和融合工作有积极意义。

四、关于并购协议条款约定的设计

反观过去很多国有企业投资民企最终失败的案例,除企业并购后的文化融合不理想,投后管控不到位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并购协议约定存在先天缺陷。在并购协议的约定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点:(1)实际控制力。关注新公司董事会席位的设置问题,在协议和章程的设计上能完全掌控新公司,避免出现账面股比看似是国有控股,但实际国有企业并无绝对话语权的情况;(2)治理结构和管控权。规范和完善并购后新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独立功能。明晰国有企业对新公司在财务、人力、业务等关键领域享有的管控权,明确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权责;(3)税务风险和或有债务。有些民企在粗放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会计内外两套账、隐瞒业务收益、逃避依法纳税、履约不诚信等行为,并购协议应对此与标的民企进行责任约定,避免并购投资遭受不必要的牵连和损失;(4)虚假信息风险。针对标的民企可能虚报财务或隐瞒真实经营状况的风险,必须设立专门条款,一旦风险危机发生,也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进行维权;(5)对赌条款设定。以收益法评估值为基础确定的并购价格,其估值高低取决于对标的民企未来盈利情况的研判,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有企业有必要通过与并购标的民企签订对赌条款来保障国有资产的权益。对赌条款的设定有助对被并购标的民企转让定价的约束,标的民企想转让收益越大,其未来一段时间承担一定责任或代价就越大;(6)股东借款问题。标的民企在并购前的清查核资和审计报告中可能存在股东借款问题,其主要成因是标的民企股东手上持有企业的表外留存收益。国有企业应与标的民企就此部分资产股东应以什么方式归还、何时归还新公司做好约定,避免标的民企股东通过延期支付、故意拖欠等手段侵害新公司利益。

五、关于并购后新公司的管理

购协议签订和股权交割清晰以后,对并购新公司的投后管理便成为了并购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管理体制上、企业文化上有着较大的差距,国有企业要对并购后的新公司在财务、内控、人力、业务等多个线条进行整合,可采取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优化业绩评级与考核体系、强化业务协同体系等措施,以促进新公司规范企业管理,健全内控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效益产出最大化。国有企业还应组织并购项目后评价,对项目的投入及产出、收益和风险情况进行持续的分析和评价,以便一旦项目发生偏差危机时,国有企业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风潮已经掀起,国有企业想实现有效的并购民企投资项目,应以清晰的并购目的为导向,结合实际科学地选择并购对象,组建强而有力的工作团队,对并购标的分析研究深入细致,设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有关重大事项约定全面准确,投后管理规范到位,监督持之以恒,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冰,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混合所有制背景下[J].当代经济,2016,(30),36-37.

[2]齐新方.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财务整合[J].财会学习,2019年,(33),63-65.

[3]陈娟.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研究[J].财会学习,2019,(14),212-214.

内控调查报告范文8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成果;运用机制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国企尤其是大型集团公司,一般会在内部设置审计部门。但是由于内审工作存在缺乏独立性、审计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内审工作成果收效甚微。为此,必须要认真剖析,影响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方面存在的因素,探索建立符合集团实际的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机制,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审计成果转化的意义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提升、改善企业运营效率效益,为企业提供独立、客观的确认及咨询活动,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就是审计成果转化,审计成果及其转化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内部审计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加强内部审计结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审计结果应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措施。

二、影响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方面存在的因素

(一)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管理层如果对审计成果转化缺乏高站位,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得不到管理层的足够重视与支持,审计成果转化就缺乏推动力。仅凭内审部门单打独斗,无法实现跨部门信息、资源和业务共享、运用,审计成果也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转化运用。

(二)审计成果的形式。内部审计成果主要是审计报告和调查报告,送达被审计对象,审计成果的形式较为单一。成果运用难以及时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呈现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职能。

(三)审计质量问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决定了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成果运用的基础。内审人员受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的制约。专业判断能力、问题检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不同,审计结果也因人而异。如果每个项目相似,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改进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必然会影响审计工作的绩效,甚至影响审计结果的使用。另外,内审人员的人事是属于单位管理的,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迫于领导层或者是人际关系的影响,有时会对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也会直接影响审计报告质量。

(四)审计整改效果。审计整改与审计成果转化是密不可分的,审计后续如果缺少整改跟踪监督和检查,会导致整改落实不到位、整改无实质性措施流于形式,直接影响审计成果运用效果。被审计单位会出现选择性整改,不能举一反三,整改效果不明显、不彻底、不系统,就不能实现审计的最终目的。

三、确保审计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和谐内部审计环境。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是审计成果转换的重要因素。要积极推广审计理念,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宣传,在内部审计活动中实施参与式审计,改善审计环境,赢得企业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的重视和信任。搭建多种平台,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支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提升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实现内部审计供给动力向需求驱动的转变,为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和增值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二)不断丰富审计成果运用形式。1.采取审计报告汇报制度审计报告的结果不能局限于审计报告的形式,可以采取交流会、专题会、管理例会、年度审计大会等形式进行交流、汇报,提高领导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与关注。2.召开相关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定期或不定期以会议或日常沟通等形式组织业务主管部门、财务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人事部门、纪检部门等相关部门对企业存在的违规、不合理管理行为总结、研究分析,找出经营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源,提出有效建议,及时向管理层上报工作成果,确保成果及时运用到改善企业管控水平等工作中。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1)审计人员要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增强协调能力,认真总结工作实践,在问题原因、解决对策、业绩评价、责任界定等难点问题上能够找到突破口。(2)审计人员要熟悉公司的战略发展、组织目标、业务流程,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不断学习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手段,掌握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具备全面的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形成决策参考结果,供管理层参考。(3)开展审计人员轮岗学习,可以尝试建立“不脱岗交流”机制,让内审人员列席各类会议、研讨,列席或参与业务尽调、谈判、合同签订、投后管理等工作,增长业务知识,同时兼顾本职工作。

(四)不断提高审计成果质量。审计部门要提高站位,从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组织安全、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建立健全三级审计复核制度,将审计实施过程中每个程序落实到位,确保检查全面、证据齐全、问题确凿、定性准确。

(五)建立审计回访制度。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级负责,明确各流程的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回访追踪和后续审计,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深入了解整改困难的原因,做好问题整改的督促,促进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六)将整改成效纳入考核。将审计整改情况与绩效考核、干部任用、廉政建设相挂钩,实现考核扣分和考核加分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奖惩依据之一,提升审计工作在组织治理中的权威性,增强审计成果的运用,促进被审计单位自觉加强内控、防范风险。

四、构建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机制

(一)建立审计文化机制。首先,要在集团公司牢固树立现代内部审计理念,以促进集团公司控制经营风险、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为使命,注重发挥预防预警作用,帮助管理层化解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风险。其次,将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嵌入到制度建设中,通过内审制度、流程、表单和岗位职责的标准化建设,让内部审计工作“审有所依”,进一步增强了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审促建、以审促管作用。最后,坚持将党的政治纪律与审计纪律相结合,贯彻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和内审制度要求,坚决不提审计工作以外的任何要求,坚决不接受被审计单位任何宴请招待,坚决不使用被审计单位任何便利,主动沟通交流,妥善解决各种现场问题;同时,通过报纸期刊,集团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平台以及内部课题研究机会,积极宣传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现代企业制度等最新理念,为审计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协调整合集团内部监督力量,加强过程监督,贯通审计、纪检、风控、财务和业务控制,对检查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示、警示,各部门要渗透式结合而不是板块式结合,工作中形成合力和协同优势,从源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效果,真正形成联动效应。

(三)建立问题分析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定期在季度、半年、一年,汇总纪检、风控、财务和业务等职能部门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发现的管理薄弱环节和内控漏洞等问题,从为组织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高度,对问题的分布、趋势、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并以管理建议书、内审简报等形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建立共享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开发数字化分析平台,实时在线监督、问题整改管理,经授权对可共享的部分进行放权。在完成审计项目后及时将审计结果录入到平台上,使纪检、风控、财务和业务等职能部门可以随时查询审计情况,实现审计结果在更多范围的共享。定期以案例研究的形式编写审计简报或审计提示,扩大辐射范围区域对集团与子公司开放共享,使各单位可以横向比较,提前预防,消除处于萌芽状态的隐患,起到审计结果预警功能,确保实现组织目标。

(五)建立问题整改督办机制。审计报告出具后,要及时建立审计问题整改台账,标注整改时间,定期对整改问题进行督办,从解剖典型案例入手,以点带面进行系统性整改。对长期整改不到位、未整改的问题,责令相关部门拿出整改方案和时间表,阶段性整改结果报送内部审计部门,督促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作为整改责任人要确保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进行整改约谈。

五、结语

本文对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相关措施及运行机制改善审计结果的应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及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一宁,杨露露,唐颖.构建基层央行内审成果转化运用机制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16(11):20–24.

[2]杨文红.内审成果转化运用的途径和效果分析[J].财会学习,2019(10):165–166.

[3]阮文红,熊国权.构建基层央行内审成果转化运用机制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9(05):45–48.

[4]周倩倩.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探讨[J].审计与理财,2019(07):11–13.

[5]翟继辉,陈培红.关于企业内部审计成果有效运用途径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14(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