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试总结范例

美术考试总结

美术考试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考美术教育;问题;建议

一、高考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考美术教育观念陈旧

当今,高中美术教育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学生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审美能力较弱、对美术未来从事行业认知不清的现象。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老师只注重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思想,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去画,学生只能被迫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然而对于老师来说,没有把自己对美术学习的感悟更加合理的传授给学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使学生无法权衡对于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技法学习的比重,降低了美术培训的质量。在以往的课堂建设上,只强调灌输式基础教育,课堂建设也都是以临摹普通高考作品、画照片为主,并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因此除基本课堂的建设外,辅助课堂显得格外重要,如雕塑课帮助理解形态、ps色彩课帮助快速理解色彩知识。从中可以看出,这种高中美术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创新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美术技法与学习方式没有充分融合,反而这种僵化的学习方法,只注重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墨守成规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即使你再有天赋也只能成为一个“匠人”。当然,美术所蕴含的学科极为丰富,包括美术教育、美术史论、艺术管理、美术创作等,因此学生在考前要明晰未来要从事得职业方向,增加对美术学习得兴趣,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听从家长或者老师的建议,因为分数低的原因而选择美术,应在充分了解美术从事得职业方向后,去真正接纳美术学习,发自内心的热爱美术,而不是只为升学而学习美术,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充满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美术的形式不全是绘画,绘画的方式也不是只能靠纸笔颜料,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需要更好地引导去尝试创新创作。因此新时代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极具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所以落后的教育观念势必会被科学的教学方法所代替。

(二)高考美术招生制度存在弊端

在10年前,陈丹青因不习惯于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和艺术类院校的招生考核政策,认为这些框架阻挡了一部分有艺术天分的人才,于是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这个位置上退了下来,离开了体制。因此体制需要不断地创新改革以适应不同高校对于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细化的筛选和分类,目前高中美术文化课的学习依旧采用“非文即理”的考核方法,学生权衡学科利弊后选择“美术文”或者“美术理”,但还是有大部分的学生因偏科的现象无法正确地选择,最终被迫选择“美术文”或者“美术理”,所以应增加学生选择副科的自主权,让学生对于副科的学习更加灵活高效,不至于学生在美术培训期间过分学习文化课,降低美术培训的质量,使学生无法更好的权衡美术学习与文化课学习的比重。此外,当前高中美术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主要以素描、色彩、速写为主要的考试内容,考试大纲也侧重于学生考前手头功夫的训练,对于中外美术史的书面知识涉及较少,所以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之前大部分时间放在美术技法的学习上面,关于美术知识的由来了解太少,关于优秀的美术作品观察的太少,然而大部分学生把考前的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技法学习上,且没有辨别目前学习的是否为正确的美术知识,学生只能完全的信任考前老师,教什么学什么,完全丧失了辨别的能力,使得学生在考入大学后,要拿出成倍的时间来忘掉考前的套路知识,花更多的时间去查阅美术史了解优秀的美术作品,总结出科学的美术知识,学生等于花了更多的时间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因此高中学校要创建学校特有的,符合学校教学基础条件的教学机制。包括课程学习设置开放多元、师资管理机制灵活多变、学校配套管理机制合理等,尽最大的能力去适应制度的影响,帮助学生尽早地与科学的学习方法接轨,这样就能够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从而创新教育体制。

二、基于高考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方法

(一)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要改变当前高考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老师要具备创新性思维能力,在完成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比较方法,在写生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先观察比较什么,后观察比较什么,形成系统合理的作画步骤和顺序,发散创新思维。这里的创新性思维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要善于去观察每一个同学的不同状态,在普遍性当中寻找特殊性,去引导学生向不同方向上努力,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准确的努力方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我学习观察,不要一棒子打死,以偏概全,提倡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鼓励大胆创新。第二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散创新思维,大胆运用和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体验不同材料和工具所带来的特殊效果,寻找适合自己准确表达画面的材料和工具,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保留最佳的画面效果,舍弃影响画面的多余的笔触和颜色,在查阅图书的同时去印证创新思维的准确性,已达到快速提升美术技能的效果。第三点是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安排专门的理论学习课、大师经典作品鉴赏课,在节假日利用假期到美术馆进行参观学习,认真学习优秀的素描和色彩作品,尝试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表达到自己画面上,用心总结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技法问题,通过翻阅学师作品来快速有效的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这会让学生一开始的学习起点就会很高,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进行学习和创作,也不至于学生在没有方法的时候进行闭门造车,被动学习。

(二)改善美术课堂的建设

在课堂安排上要因专业而异,如素描专业就可以开放雕塑课,通过学生亲自写生实践,把具体事物从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然后进一步认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快速认识和熟记结构在画面表达中的重要性;再如高中速写课,则是如何把一个三维的具体事物转换到二维空间里去,让学生通过写生认识到造型和比例在画面中的关键性,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把造型意识贯穿到课堂学习当中,而不应该用高考美术套路的想法,去固定模特、固定光源、固定角度,这样概念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观察方法注定也是不准确和不科学的,反而可以随时随地去画,去训练自己的造型能力;同时可以给高考班提供平板电脑进行辅助色彩训练,培训简单的ps颜色搭配,因为在高中认识色彩关系并不充分,这对于美术学习的新生来说,上来就讲色彩这个概念,他们会很生疏,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去画,无非也是用素描知识来画色彩,这会导致学生忽略色彩理论知识,因此可以用ps课进行色彩知识的训练,既简单又高效地解决问题。而另外的课余时间则是用来培养学生创造性,增加学生见识面,提供给学生正确的艺术方向,让学生自己有足够的空间去想去做,而老师则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传授、去引导、去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见识面,去引导大胆尝试新方法、新材料、大胆鼓励和认可学生的创新思路,这样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同时,自己的想法得到某种程度的认可和修正,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让学生每天都有新收获,专业技能也会更加稳固。

(三)改善高考美术招生制度,提高各高校的话语权

当前高考美术招生考试当中,各高等中学都以往年常考的考题训练为主,假设一下突然各高校改变招生考试思路,改为不常考的试题,如石膏头像、素描静物、写生素描人物呢,我想考生们会猝不及防,会发现他们以前反反复复练习的素材用不上,或者用上的不多。还有各综合院校不应该把绘画专业的考题笼统的归纳为光影素描,而应该在具体绘画专业里分小方向,如中国画专业就完全可以单独规定考试内容为线性素描,这就使学生在考前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被动的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光影素描,同是素描科目,他们总是在生搬硬套,然而不会去观察。因此,在高考应试教育的作用下,美术生为了高考美术成绩一味地进行色彩和素描的套路训练,而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所以高等院校招生标准创新是和高中美术教育制度息息相关的。同时高校应当在保证公平的监管下获得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具体可由本学校自行决定考试科目,增设符合本校发展的考试科目,如美术鉴赏考试、美术史学考试等,自行组织考试招生。如果这种模式可以确立,将为美术类招生考试带来很大的收益。其次,艺术专业考试在录取时普遍以分数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在高等艺术全国统一考试中相对比较公平,但是这一方法并不能达到完全科学评价艺术人才的目的。每个艺术院校的艺术欣赏风格不同,院校里面的老师也存在差异,更不用说每一个人的艺术鉴赏风格了,因此通过不了艺术类招生考试的学生未必就是不合格的学生,这只能说每个学校、每个老师、每个学生对艺术评价的方式和理解不同,使得很多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埋没在这种规则下。因此应该在国家大的宏观下进行系统调整,尽最大可能做到细分考试制度,整理细分各院校的风格特点,创新招生制度。

三、结语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我身为这种教育体制中冲出突围的艺术生,怎样在社会、学校、考试制度中去统筹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尽到我微不足道的见解,启示和引发社会广泛去关注这类人、这类问题,是我们应该做的,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尤其重要。基于此,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巫晓疆.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70-72.

[2]李倍雷.对应试教育的批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5.09,56-58.

[3]汪明强.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招生现状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5.10,151-152.

美术考试总结范文2

 

舞台美术史是高校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讲述的内容包括戏剧(戏曲)与舞台美术的关系;中外舞台美术产生与发展;中外舞台美术的流派、理论萌芽的形成;中外剧场建设等。舞台美术史论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戏剧(戏曲)舞台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理论素养,树立创新的设计理念,提升设计品位,形成个人风格和舞台美术设计的前沿意思。它的作用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但大部分学生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而理论是设计实践的基础,尹定邦着的《设计学概论》一书中指出“不从观念入手,不解决理论问题,不把理论问题落实到教育上,设计的发展最终还是会有限度的,会影响到整个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了解掌握舞美史就是更好的为舞台美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l)目前高校舞台美术史论教学理念的错位及教材的匾乏高校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多注重视觉造型效果而缺乏技术应用理念研究,强调作品的艺术性而忽视它的实用性,作品往往是纸上谈兵,而现有的舞台美术史论课教学都是沿袭80年代的美术绘画理论教学,如果是在文理科综合大学中甚至还会沿用理科或文科的习惯思维,把舞台美术史论课程等同于一般的理论课,这就同舞台美术设计学科教学的理念产生错位。   舞台美术史论课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的比较少,只有少数几所如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开设舞台设计专业的院校,由于普及率小,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教材可选,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2)教学模式的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方式,说的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面对的是概念和原理的强制记忆,而不是主动参与对舞台作品的鉴赏和研究探讨,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到了近几年当计算机普及时教学又改为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使舞台美术史论课变成了欣赏课,但还是沿用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   这种教学授课模式最终的后果就是使舞台美术史论课同其它课程脱节,学生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史论课变成了自由课、睡觉课。形成上述问题有其复杂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自幼长期受2”到填充式教育,缺少主动求知欲,另一方面我们的专业教学模式也存在某些不足,如重技能,轻理论,缺少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探索研究精神。而学生如果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就可以做到“厚积薄发”对设计专业课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舞台美术史论课急需改革   1、舞台美术史论教学的创新尝试   (l)遵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规律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自主学习。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前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有一个简要了解,对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能够知晓,而教师也应在上课前对每节课所授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并留出探究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的分析辨别资料的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学生想要完成好这项任务首先就得知道老师希望通过问题让学生掌握什么理论知识,它的产生、发展、影响以及衰退的原因,根据这个原因有目的的收集所需资料。   学生利用课外收集好的资料,在课堂上分别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并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所收集的资料,这样往往能够确定正确的答案,而这种分析形势也能帮助我们清楚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或艺术潮流的区别,最后在每节课程结束前由老师进行观点整合、归纳、概括总结,完成本次授课内容。   (2)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的设置   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是研究舞台空间造型,灯光就是舞台上的“画笔”。学生的设计作品大多以模型呈现,在许多课程设置上也是安排制作出设计模型,学生对这类课程也非常喜爱,兴趣很高。鉴于‘这样在上史论课的时候让学生把图片资料转化成立体直观的模型,既加深了资料的印象,又同其它专业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是指“恢复”某一时期的舞台效果,以临摹优秀的舞台大师的作品来了解大师的理念和观点,并结合当时的技术特点体会大师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学习理论课的目的是为设计实践提供依据,如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真正的目的,简单的临摹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完全理解了大师的意图后,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大师的设计理念从新设计制作一个全新的舞台作品,完成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转化过程。   (3)设计结课试题,学会概括总结   舞台美术史论课是舞台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在结课的时候是需要完成结课考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先前的考试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闭卷形式,由教师出题命题,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效果不是很理想。另一种是开卷的形式,老师不留复习题,学生根据上课时记的笔记进行答卷,考试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真正检验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还有一种是以论文形式做为结课考试类型,这种方法也不近人意,学生往往是从网上查找文章,下载后东拼西凑而成,和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也不符。   那么如何能真实的反应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呢?应该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把设计结课试题纳入正常的教学课时中,通过课题的设计达到提升理论修养的目的,该课所占用课时可以为四课时,具体方法如下:将学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需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编制一套考试用题,包括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并制作出双项细目表(试卷的难易程度分析),各小组间可就试题内容及试题类型相互沟通,共同商讨,试卷内容可在不超过20%的范围内进行交叉。教师再根据各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行删减,把漏点添加进去,最后完成结课试题。设计结课课题的好处是,学生全面参与课题设计是对课程的一个在梳理,学生学会归纳、概括、总结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p#分页标题#e#   结论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教学需要适应社会、时代的潮流才能于时俱进,当前的教学改革是过去的一个延续,必须适应当前的环境和具有展望未来的趋势。但在实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本着以确保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为基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教改模式,培养出道德品行与专业技能并行发展和谐统一的全面人才

美术考试总结范文3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考美术;探索实践

现阶段的美术教学,因为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高考美术教学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教学模式单一,以理论知识灌输为教学重点。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状态的被动,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学生思维受限,缺乏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模式机械化,学习效率低下。

一、现阶段高考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美术专业水平较低

高中开设的美术基础专业课程,以前,有部分学生是因为自身对美术专业具有极强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美术天赋而学习美术。但在现阶段,有的学生则是因为自身文化成绩比较差才来转学的美术。有的学生家长为了能够让学生考上大学,有大学文凭,就强制性地让学生转考美术专业。甚至,有的学校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而让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直接转学美术专业课。因此,这部分学生,普遍没有美术专业基础,并且也不爱好美术,甚至没有艺术天赋,而是匆匆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速成美术培训班,便去参加了美术专业的高考。这就造成了目前参加美术专业高考的人数急剧增长,但学生的专业水平急剧下降的现状。

(二)学生盲目学习

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认识艺术学习的进程和规律,而是盲目地追求捷径和速度,抱着一种什么都想学的思想,结果什么都学不精通。他们今天在这个画室学习一下,明天又到另一个画室拜师学艺,盲目地进行绘画学习。这就导致了这些学生的基本功较差。他们的造型能力和绘画因素构图以及形体比例结构等,都没有形成,就先去学习所谓的绘画风格,这样做只会舍本逐末,学习效率极其低下。绘画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

(三)学生答题模式机械化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对应付考试都有自己的一套。许多学生在考前都会不断进行临摹、记画、背画以及将看过的画换一种方式表现出来等等,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美术速成备考,在考试中只求能够过关,不管是否有自己的风格;学生不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和美术基础的夯实,而去参加“临阵磨枪”式的学习和培训。这样一律求快的学习思想和考试模式,为学生在高阶段的美术学习中埋下了隐患,最终容易使学生在美术高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吃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探究式学习在高考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情境教学,妙导入

教师在进行相关的课堂导入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以及求知欲和自主探索欲,进行激发与引导。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课堂导入和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1]例如,在进行“设计”的教学时,我不会提前告知学生下一堂课教的是什么内容,而只是告知学生应该准备的材料有哪些。接着,我把需要准备的材料告知学生,如胶水、剪刀、小木棍、细线等等,然后交给小组长进行报备。到了上课的那一天,我就在课堂上摆出几个造型新颖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先观看。学生在不知道接下来要进行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时,就会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这种悬念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课堂氛围,提升课堂质量。

(二)当堂演示,勤实操

在实操的教学课堂上,我采用“教师先进行演示,学生再进行模仿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教师巡堂,对学生的操作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虑到学生的美术专业基础都比较薄弱,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示范的情况下进行完全探究模式的实操是不现实的,并且效率相当低下。[2]例如,在进行“素描”的实操教学中,首先,我会当堂给学生演示,如何只借助单色线条的黑白灰明暗变化来表现所描绘形象的空间感和体积感;其次,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再自己尝试着用画笔进行模仿绘画;最后,我将在课堂中进行巡场,观察总结学生的学习和实操状态,并给予一定的矫正和指导。

(三)作品评价,巧总结

在学生进行完一次实操课之后,教师可以进行一次全班性的小组合作形式的作品评价与总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自己进行作品赏析和评价。这种小组合作形式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吸取同学的优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多角度的发现与审视,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我认知。[3]例如,在完成了一次“速写”的实操课程后,教师就要让学生就素描的基本特点,运用适合素描表现线条的渐变调子来进行绘画,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对各组成员的画进行评估和赏析。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还可让学生学会吸收和借鉴别人绘画的精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是以一种以学生自我探究学习与思考,以及实操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教师进行相关的美术高考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打好美术基础,提高美术实操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丽丽.探究式学习在高考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

[2]王德平.探究式学习在美术高考中的意义和策略[J].大众文艺,2009.

美术考试总结范文4

我国美术高校招生考试方式几十年不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无创新,硕士、博士培养无特色、亮点,这种种美术人才培养问题,已经真真切切地摆在了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只因教育观念落后,培养方式老套,无改革创新,这些都是影响我国美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当然部分重点美术院校已经在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由于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保守思想和狭隘的人才培养观,导致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事业的“亚健康”。

关键词:

美术;教育观念;改革;创新;开放;包容

近二十年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尤其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艺考大军更是势不可挡,从开始的候鸟式赶考,到各省联考和各大院校开设全国考点,忙坏了招生院校、培训机构、考生和家长。部分考生能从当年的年底考到次年的年初,平均每个考生都能参加上两至三所院校的多个专业的考试。更有甚者,能报考不同省份多院校多个专业。直到文化课考试前能拿到5、6所学校的不同专业的合格通知单,这样觉得才安心,更有信心备战文化课考试。现如今美术院校的录取率能达到80%,因为在全国高等教育急速扩招的大背景下,高等美术教育也顺水推舟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各类综合大学、三本学院、高职高专、私立大学等都纷纷上马艺术类专业,大学组建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学院组建艺术系或美术系,有些招生人数较多的学院也下设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高职高专院校为了抢到生源频频出招。从专科、本科(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培养看似红红火火,形势一片大好。如此,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事业就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培养的“艺术人才”或“美术家”充斥着社会的各行各业,可以说无死角覆盖。但是,众多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真的是社会所需吗?这些人才的质量到底如何呢?当前美术院校培养方式和社会认可度怎样呢?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下面就诸多问题进行浅析。

一、高校美术专业招生考试方式几十年不变。

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美术专业的考试内容就以静物、头像、半身像、石膏像、人物速写等为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又加入了照片绘画考试、场景写生、默写和命题创作等考试形式。近几年随着学术思想的改变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美术考试形式似乎灵活了许多,出现了一些带有当代性和观念性的考题,但这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重点美术学院的部分科目的招生考试中。全国高校美术专业的招生考试依然普遍沿用静物、人物写生或默写等为主考科目。甚至美术类的硕士生、博士生招生考试也除了考人物写生、命题创作以及陈旧的美术理论知识外,好像再没有什么可考的了。如此几十年如一日的人才选拔方式,与能否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之间到底有多少关系?值得深思。

二、美术人才培养观念落后、方式无创新、思想保守。

在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股师资力量。其一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留法归国的美术家,另一部分是以钱绍武、全山石、肖峰等为代表的留苏艺术家。这当中徐悲鸿是最早从欧洲学成归来的,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受到了欧洲传统的学院派美术教育的影响,而对当时有创新精神和新面貌的欧洲现代美术家塞尚,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的观念与作品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都是糟粕对此不屑,甚至有排斥的心理。他在留学期间喜欢游历欧洲的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去研究和临摹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更早的美术作品。也可以这么说,对于当时欧洲主流和前卫艺术没有正面接受和了解,而是学习自己奉为经典的古典艺术或“已逝艺术”。现今从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来看这种做法似乎有点缺乏远见。当然,不能说学习古典艺术不好或不对,而是从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来看是不合时宜的。徐悲鸿将欧洲陈旧的美术教育观念和艺术创作方法带到了中国,受到国内美术教育者的奋力追捧,殊不知这是一种自我陶醉。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文化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大众对审美个性化需求与千篇一律的美术创作之间是矛盾的。几十年不变的,陈旧的美术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殊不知,创新型的美术人才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是有引导和积极作用的。而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不容小觑。当然,也有一些开拓型美术教育前辈的贡献是不能忽略的。例如林风眠、吴冠中等艺术家的美术变法和对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推动革新,功不可没。为什么这种变法与创新很难战胜顽固的保守思想呢?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结果吧。徐悲鸿号称一代中国美术教育大家,不曾想自己费尽周折,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中国美术教育体系是没有发展眼光和前瞻性的,是中国美术教育改革中的壁垒,要想突破难上加难。在2000年以后,不管是国家的开放程度还是国际国内文化环境,都是适合艺术发展的。然而我们的美术院校还抱着素描头像、人体、静物等不放,岂不是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从全国来看,大多数美术院校的“老三板”:第一年基础部教学,练练造型基础,第二年、第三年写生加创作、第四年毕业创作。好了!毕业了,学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说是画家吧,画得画千篇一律,说艺术家吧,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更谈不上去引领和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了。而大多数学生一毕业就只能去办美术培训班或做艺术商人来养家糊口了,实在没招的就充进“啃老族”的队伍,似乎优哉游哉。美术专业学士(本科)四年的培养,在保守人士看来,是打好“造型基础”的关键阶段,大言不惭地说:“连基本的造型都搞不好,还谈什么变法与创新”,如此观点听起来好像有几分对,却不知是个“伪命题”。

三、美术硕士、博士培养过于教条,缺乏自主能动性。

美术考试总结范文5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绘画”此单元时,发现好多学生对用笔用墨造型、各种皴法、画画构图等绘画知识知之颇少,大多数同学从未实践过,教学时学生很难体悟领会;教学西洋绘画时,学生连最基本的明暗规律、色光变化、解剖、透视等知识都不清楚,所有这些大大削减了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改变这种现状呢?本人认为方法有二: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小学、初中阶段关于美术教育的落实,真正确保开足美术教育的课时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美术学科的基础;第二,加强高中阶段课外美术教育活动的发展。

课外美术教育可以利用课外一切可利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对一部分学生(有特长的)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它的特点是侧重于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感悟、领会,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思想方法和表现方法,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联系,即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它是美术教育名符其实的第二课堂,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强有利的补充,是学校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课外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校培养美术骨干,协助学校开展各种艺术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扇窗口,同时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美术人才,为社区培养地方美术人才。

那么如何办好和发展高中阶段的课外美术教育活动呢?

1.争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合理确认课外美术教育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责任性,充实美术教具,特别是写生实践的教具。

投入资金,改善条件,购买和制作画板,画凳,充裕解决冬季美术室的取暖问题,配备一定数量的美术教学参考资料和音像设备资料,创办展厅,即时举办各种展览等,在狠抓基本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以适应美术高考和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

2.加强管理,规范美术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美术考生专业课的学习强化大多是从高二开始,他们美术基础薄弱,文化课底子差,大多是中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控能力差,如果不加强管理,及时规范,很容易形成自由散漫,钻空子逃课,并染上其他恶习。所以,专业课教师,要及时和美术生所在的班级班主任及时联系,紧密配合,齐抓共管,使他们的专业课和文化课齐头并进,最好是组织成艺术班,使音乐、美术考生同在一班,专业课教师任班主任,这样更有利于管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规范,成绩会更为理想。

3.根据美术高考的命题规律和评卷原则及要求开设科目。

在选择材料、制定计划与进度、确定强化方案时,把讲评、临摹、写生、示范、默写、创作按先易后难之分,循序渐进,系统学习实践,而后循回往复,使学生的观察、理解、表现能力得以夯实和提高。

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了解高考动态,使学生有的放矢,明确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利用现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多媒体光盘资料,自主学习并善于总结探讨,互相观摹,开展讨论,取长补短,定期评价、展示,引入竞争机制,使同学们携手共同进步。

4.加强专业考试期间的实践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报考。

省内外院校兼顾,好、中、差梯度有别。

美术专业高考地域跨度大,考试时间长,一般情况下省外院校在每年的元月份开考到三月初结束;省内院校一般在每年二月份开考到三月底结束,历时三个月,考试地点一般设在省城,考生存在跑考的现象。

在这段时间考生大多是自由活动,忙于奔波,不能够静下心来狠抓实践落实,这样考生报考的院校多,但考好的院校少,并且开销大,经济负担重,所以加强专业考试期间的实践指导,组织学生集体行动,选择适应自己的报考院校,集中精力考好四到五所院校,这样的工作势在必行,再不能让学生盲目行事。

美术考试总结范文6

1.美术科目学校不重视

由于美术科目不是考试科目,在一些学校不受重视。美术课经常被“霸占”,上级检查改为劳动课,班级有事改为班会,在年终和升学考试的时候美术老师还得看着学生复习文化课。美术属于小科目,不受重视,可想而知美术老师也不会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师平时备课也不充分,上课随心所欲,美术课堂也就成了学生的“放松课”。

2.农村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缺乏和资源不足,影响美术教学的质量

农村中小学虽然也相继建立了美术室和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但是没有真正起到开展美术教育的作用,为的是应付上级的检查。美术用品和图书数量很有限,有些是陈旧的,与时代严重脱节。美术教学用品的严重缺乏,美术教师心有余,力不足。加之学生思想也不重视美术课,所以教师上课时要求学生准备的一些素材学生也准备不齐,势必影响课堂效果。例如,上剪纸课,让学生准备剪刀、红纸等,学生要么几个人一把剪刀,要么在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就用,这样的剪纸课堂大家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

二、农村美术教育问题解决方案

1.学习宣传国家素质教育精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在农村主要文化科目学不好,就感觉孩子没有前途。往往把美术、音乐、体育与技术课和语数外等学科教育分离开来。美术课在课程安排上一般为每周一节,上下午最后一节。在一些家长和领导的眼中得不到肯定和认可。要转变观念必须有家庭到学校,有领导到老师进行一次彻底的观念更新,充分认识学校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把美术教育在学校中步入正轨。

2.选聘美术专业教师,合理优化教师队伍,“人”“岗”相符

学校应该安排有专业能力的青年美术教师担任美术课程,暂时缺乏专业教师的可以选拔有美术基础的教师担任,也可招聘美术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学校要给美术教师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多参加美术教学交流会和书画展览等,也可以定期让美术教师到美术专业院校去进修学习;在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美术工作室,或举办师生美术作品展览,多订阅一些美术图书和报刊等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激发美术教师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水平。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符合新形势教育理念发展

随着社会现代的发展,美术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不单是能够画画就可以上好美术课。当前既要求教师既要勤练美术专业,又要不断接受新的美术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探索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高效和谐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现代教学方法,还需要贴近学生生活,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美术课堂,热爱生活,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建立教师评价机制。一个学校的美术教师,在上好美术课的同时,还担负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校报出版及学生兴趣小组的辅导等工作,其工作是繁杂的,但是每一项,都需要我们的美术教师去尽心尽力完成好。因此学校应该对美术教师的工作给予肯定,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美术教师在工作获得成就感,树立勤奋工作的信心。

三、总结

美术考试总结范文7

其一,学生主体地位未体现。近年来,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有所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美术教师仍以固有教学模式为主,未能重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往往忽略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未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生需求的美术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凸显时代特性,是当前美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二,美术课程设置不科学。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由于受到以往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片面追求技法而忽视理论的情况,课程设置不科学。此问题直接造成现代高校学生美术理论知识不充分,综合素养不高,有效掌控事物的能力较弱,同时不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以致高校学生毕业后出现“学无所用”的境况。其三,人文精神培养较缺乏。当代高校学生大多数是“90后”,很重视个性的展现,因此高校应实行个性化美术教育,多给予学生鼓励,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在美术教育中未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二、当代高校教育的特点

要实现高校美术教育的时代性发展,就需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特点。具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性化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极具个性的一代,如果高校未能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态度,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高校美术教育实效性,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二是人性化教育。在当代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人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转变立场,从学生角度传授美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采取学生喜欢、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优势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推进高校美术教育时代性建设的对策

其一,积极转变美术教学理念。首先,应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高校美术课程的分类、课时设计不完善,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和美术创作的实际需要。新时期,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使他们能准确、客观地判断自身优势和不足,提升审美力。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技能的日常练习中,教师不能采取单一教学模式和风格,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技法的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他们审美水平的提升。而这就要求当代美术教师与时俱进地提升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密切关注艺术发展方向,引领学生发挥其艺术潜质和创作热情。最后,应改进和完善考试与评价机制。新时期的美术考试不能以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为主,应以考查学生综合理论知识应用和美术技能创新能力为主。且社会不能仅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其二,科学合理地设置美术课程。新时期的高校美术课程在结构设计上,应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设置相应的学科。美术专业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深入分析和有效判断学生的美术知识、专业技能,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进行实践,准确掌握未来就业新变化,再根据行业实际需求和特点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和设计课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为当代大学生审美发展服务,遵循积极有效、多样化和开放式发展的原则进行设计,如此不但能实现人性化教学,还能针对时代和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美术人才。其三,提升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美术教师是高校美术教育的主导者,肩负着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任务,其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推进美术教育时代性创新和建设的关键。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明确并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采取科学多样的方法挖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同时,美术教师还应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在教学技巧上创新,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四、总结

美术考试总结范文8

【关键词】延边大学;美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一、引言

教育部在2012年3月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30条),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的精神,2013年4月开始,延边大学外语部进行第七次教育思想大讨论,针对在教育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分析原因。通过开展“我为质量提升献一策”活动,收集书面总结材料,由各教研室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在2013年9月份落实。2014年9月延边大学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为更好地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2014年5月,教务处了《延边大学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根据《方案》,开设《大学英语》(初级),美术学院的学生编入初级班。教务处要求根据美术专业特点组织教学,改革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二、美术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及学习情况调查

在2014年7月举行的教务处、外语学院和美术学院院长的会议中,美术学院院长介绍了美术学院的基本情况。美术学院设有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6个本科专业。学院有本科生600多人,每年招生约160人左右。近年来在全国美展、全国少数民族美展等赛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共为国家培养了2千多名美术专门人才。美术学院院长也介绍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学习英语对于美术本科生很重要,因为国家规定外语是研究生考试的一门科目,如果学生想要继续研究生学习,就必须学好英语。延边大学统招以后,美术生的文化课的分数线上去了,文化素质比以前要好。关于学习内容的调整,美术学院认为,教学内容方面,英语基础部分还是要学扎实点。对于美术专业知识是否应涉及到的问题,他认为对于英语老师和学生,如果用英语来传递美术专业知识,难度有点大。由于美术学生的特殊性,文化课基础和其他专业的学生有差距,有些学生上英语课时听不懂,很吃力,目前期末卷面占比重大(60%),很多美术生的期末总评英语分数很低,甚至不及格。每个学期美术学院有20-30%左右的学生期末成绩不及格,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美术学院希望重视英语学习的过程评估,减少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及格率。

三、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情况及效果

根据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英语老师从2014年开始试行一些适合美术学院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倡导参与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了学生英语课前演讲。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2015年9月,笔者承担了美术学院英语七班的教学工作。按外语部新的规定,成绩分配调整为: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仅占40%,这种分配方式有助于减少期末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上英语课不久,英语老师就告知学生有英语课前演讲,占平时成绩的33%。演讲时间从2015年11月3日开始至2015年12月8日进行,每天安排3名同学,要求演讲时要用PPT作为辅助手段。2015级环境设计有23名同学。3人的演讲题目和美术专业有关,有保护环境、介绍意大利画家Michaelangelo、法国画家莫奈等;3人介绍电影和明星,包括饰演美国队长的ChrisEvans、印度电影ThreeIdiots、纳尼亚传奇TheChronicleofNania;4人介绍音乐,包括punk音乐、MichaelJackson、古典音乐、中国音乐新媒体果酱音乐;2人介绍体育项目跑酷和跆拳道;6人介绍中外旅游景点和他们的家乡,包括长白山、张家界、风筝之都-潍坊、青岛、夏威夷、法国;其余5人题材广泛,介绍吉尼斯、拖延症、童年回忆、英语学习方法、各种可爱的小狗。从环境设计同学的演讲选题中可以看出,26%的同学题目和旅游相关,13%的选题和外国画家相关。这两种题目都和学生的环境设计专业相关,也就是说,39%同学的选题和美术专业相关;17%同学演讲和音乐相关的话题;13%的学生介绍美国和印度电影;9%的同学介绍体育;22%同学介绍了其它内容,学生感兴趣的范围很广。和中国相关的内容包括“果酱音乐”,张家界、长白山、潍坊、青岛。2015级服装专业15人。6人题目和美术专业有关的,有介绍中国旗袍、Dior、荷兰后印象派大师梵高、毕加索、日本时装设计师川久保玲、韩国时装设计师安德烈金;2人题目和英美文化相关,包括圣诞节、圣诞老人的家乡-芬兰;3人题目有关电影和动漫,包括TheMazeRunner、日本动画灌篮高手SlamDunk,TheExpendables的主演之一JasonStatham;1人讲了中国的红楼梦。还有3人讲了其它内容,包括英语笑话,吉尼斯、极限运动。从服装和服饰设计同学的演讲选题中可以看出,40%的同学选题和美术专业相关;20%的学生介绍外国电影;13%学生介绍英美文化和学生喜欢的韩国服装设计和日本的动漫。20%的同学介绍体育等其它内容;只有13%的同学介绍中国文化,其中包括红楼梦和旗袍。在第一个学期末,环境设计学生写出了对这个教学方式的总结和反思。同学A表示:“其实在课堂上听到英语演讲这个消息时,我有点惊诧,不过当自己真正去体验,去说,站到讲台上,当我面对台下的同学和老师说出一些连自我都吃惊的话语时,我感觉自己成长了,锻炼了自我的表达能力。同时对英语口语的运用更加熟练,让英语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同学B表示:“制作PPT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需要讲解的人物。同时通过维基百科,也学到了大量的英语知识。不足之处是制作有些不够精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从同学那学到的是制作PPT时可插入音频和视频,效果会好。图文结合,效果更好。”服装和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写出了对这个教学方式的总结和反思。同学C写道:“准备英语演讲之前,我对电脑的了解,除了游戏、看视频之外毫无所知。现在了解到了电脑的更多功能,也学会了应用的各个方面,为将来的学习工作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PPT方面我相信将来必定会有所用途。不仅如此,在上台演示PPT的这个机会,也是一次面对紧张的锻炼的机会。从这次演讲中,我不仅学会的电脑方面的应用方法,而更多的是学会了怎样面对观众,如何去展现自己。”同学D指出:“首先,如果作为一个大学生,只是学会单词和课文的话,略显肤浅。所以我所学到的是以外国人的角度看待一些事物,无论是画家、音乐家、设计师、礼仪等方面。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体会了更多的风情和情怀。至于我的不足,应该是单词量和口语。而向同学学习的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方面的知识,无论是介绍他的家乡、影视明星、电影、动漫作品还是名著、环保、环境等等。真可谓大开眼界,学习了不少。”综上所述,从英语7班38名同学的演讲选题中可以看出,近40%的同学选题和专业相关,这表明,很多学生有深入学习美术专业的愿望;20%的学生喜欢美国电影,印度电影、日本动漫。国外的文化和审美对现代的大学生的影响很大,有些同学很喜欢美国文化,受日、韩文化影响也很深。通过此次英语演讲活动,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95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这将有利于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有利于“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他们兴趣广泛,热爱自己的专业。但是也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介绍中国文化的同学相对较少,只有7名同学(18%)介绍了旗袍、红楼梦、张家界、长白山、潍坊、青岛、果酱音乐等有关中国的内容。本次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课堂成为互动的场所、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英语课堂上,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老师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会用英文介绍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年画、中国画家齐白石、十二节气、四大发明、中国书法等。既可与西方文化对比,又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结语

时代在变化,中国对英语学习和英语教育的理念也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2014年开始,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年10月,召开,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于2018年6月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要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在这场本科教育新时代到来之际,在移动互联时代下,我们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讨如何借助不同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与助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蕾,胡孝群.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