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管理范例

旅游经济管理

旅游经济管理范文1

关键词: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管理;管理模式

在现阶段社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对资源以及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旅游产业发展中,可持续性的资源旅游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更多的旅游产业将本土化、实用性以及操作性强作为重点,以便实现环境保护中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但是,在旅游产业经济管理的背景下,很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导致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以及产品类型相对单一,无法充分展现旅游产业循环经济利用的价值性。产业管理者应该明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通过旅游经济管理的研究,进行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充分满足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循环经济旅游的内容及意义

1.1旅游循环经济

所谓旅游循环经济,主要是将生态系统原理以及循环经济思想作为重点,通过对旅游产业运行状况的分析,进行新资源观念、成本观念以及效率观念的融合,实现旅游产业的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的发展原则,通过发展原则的遵守可以充分展现旅游产业运行中的生态化特点,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质量。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两型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通过生态文明、两型社会的创建,实现社会建设的最终目的,从而明确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见图1。

1.2循环经济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在旅游产业运行及发展中,循环经济在旅游经济管理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具体作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经济的本质内容,通过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的管理创新,为旅游产业的经济管理提供支持。第二,通过对旅游环境污染治理的分析,避免旅游资源的生态浪费。在旅游产业运行中,存在着旅游经济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循环经济的管理,可以在原则上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例如,可以在景区内设置多种分类垃圾箱,避免乱扔垃圾,提升资源回收的效率性。第三,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保证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通过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利用,可以节约旅游成本,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展现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

2旅游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旅游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现阶段旅游产业运行及发展中,我国经济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而且,在一些旅游行业发展中,存在着生态缺乏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不规范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运行,无法实现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

2.2旅游经费投入布局不科学

结合当前旅游产业的运行状况,我国旅游经济管理中存在着设施相对落后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对旅游的投入经费较少,导致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无法实现旅游产业的科学化布局。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导致一些旅游资源相对闲置,无法实现经费的配套管理。而且,在一些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生态环境建设不足的问题,导致旅游景区的意识理念相对落后,影响旅游经费的科学布局以及工作创新。

2.3旅游产业缺少特色化的产业

通过对旅游产业运行状况的分析,我国旅游景点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而且,在资源开发中,一些环境没有得到技术性的保护,无法满足现代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需求。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受到经济行为的限制,导致产品开发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使产业在运行中缺少特色化的产业模式,为旅游行业的运行带来限制。

3循环经济背景下旅游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3.1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旅游经济管理的优化

在旅游产业运行及发展中,为了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重点,应该将可持续性、循环资源的利用作为重点,通过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进行资源项目的管理以及项目的创新,充分满足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需求,为旅游经济管理的优化创新提供参考。现代旅游产业中,旅游管理部门应该认清环境污染以及环境生态等问题,结合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原则,进行循环经济管理方案的创新,满足旅游经济的低成本、低排放以及多经济的发展需求。通常状况下,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做到,第一,在旅游资源总体规划中,应该通过总体规划的指导理念,进行工作内容的编制控制以及详细规划内容的确定,然后结合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价内容,进行经济整合以及环境的综合性分析,实现旅游资源效益评价以及旅游经济资源的稳定开发。第二,在经济效益评价的几种分析中,应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结合风景区以及附近地区的特点,进行局部经济效益的整合,以便实现旅游地区资源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第三,在旅游社会效益评价中,应该按照旅游资源的开发特点,进行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将环境污染现象降到最低状态,实现旅游产业经济循环背景下的产业创新,为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3.2明确绿色产业理念,实现绿色产业的循环发展

在现阶段旅游产业运行及发展中,应该将绿色产业的理念明确作为重点,通过绿色循环项目的确定,明确旅游的战略目的。通常状况下,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应该做到,第一,旅游产业应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进行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明确,满足旅游产业的生态运行需求。第二,在旅游经济管理项目明确中,应该强调生态的内容,明确生态化的环境保护机制,通过环境教育以及生态资源的开发,充分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为生态环境的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支持。第三,在现阶段绿色旅游产业中,应该强调资源的利用价值,通过环境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价值观念的明确,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现代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循环发展需求。

3.3明确科技支撑内容,促进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在现阶段旅游循环经济运行中,应该明确科技支撑原则,通过循环经济管理方案的确定,进行项目内容的创新。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集中进行科研项目的创新,通过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综合利用,降低旅游资源中的成本支出,为经济循环管理体系以及资源项目的整合提供支持。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内容,见表1。通过这些循环技术指导原则的确定,可以充分满足现代旅游产业的运行需求。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进行研究成果的确定,通过技术研发以及经济管理项目的分析,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技术整合,充分满足旅游行业的经济、节能发展需求,为现代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在旅游科技、城乡建设中,应该通过部门的协调,进行旅游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充分满足旅游产业运行的基本需求。同时,在循环经济旅游管理中,应该建立一种环境友好生态整合原则,通过宣传制度的明确,保证舆论的正确引导,规范公共行为,为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旅游项目的规划提供支持。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旅游产业运行中,应该将循环经济作为重点,通过旅游经济管理内容的明确,进行旅游产业的项目创新,充分展现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资源开发、绿色环保以及科技创新等,进行旅游资源的项目管理,提高旅游产业运行的价值性,满足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谭业.旅游循环经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J].经济问题探索,2016(1):49-53.

[2]朱海艳.旅游循环经济中的企业赢利机制及其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3(17):66-67.

[3]李浩淼.循环经济视域下的凉山州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0):41-42.

[4]吴晓梅.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低碳世界,2017(14):7-8.

旅游经济管理范文2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旅游经济管理;生态旅游;措施

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之一,生态旅游提倡绿色环保的改进,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时既承担起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重任,还承担起当地人民生活的职责,这使得生态旅游经济备受人们的好评,不仅实现当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在实际的生态旅游项目推广过程中由于商家的无序推广,使得生态旅游项目景区长期处于超负荷载客的状态,破坏了生态旅游项目中“绿色环保”的特色。为了能够实现生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优化,实现自然景观的可循环性观赏的目的。

一、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开展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优化生态旅游项目的推广形式,从而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精神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优化我国整体的产业结构,实现旅游服务贸易等相关产业的优化调整,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让人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其次,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提供平台,让国内外更多的游客能够加入到生态旅游项目活动中,从而加深对于该地区经济文化形式的理解,为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与此同时,在优化调整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形式的过程中,能够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旅游经济管理模式,带动区域旅游产业的的创新发展,从而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最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优化能够改变人们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认知,在过去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旅游经济效益,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正确的认知,不仅破坏了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借助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能够将保护生态环境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中,充分发挥出生态旅游中所特有的绿色环保的元素,维护我国的生态平衡。

二、当前我国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时存在的问题

1.生态旅游项目资源开发存在盲目性

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资源时没有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自然环境分布状态以及人文特点进行深度的调研,使得所开发的生态旅游项目资源开发存在盲目性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开发新的生态旅游项目时普遍存在过渡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现象,没有认真的结合已开发的生态旅游项目的经验来设计新的生态旅游项目总体规划,这种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些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浪费的现象。再加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执法力度的不完善,使得生态旅游活动变得“不生态”。

2.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虽然生态旅游项目资源在开发时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不得不建设宾馆以及索道等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无序的开展宾馆以及索道等项目的建设。一些景区管理者没有把握好宾馆以及索道等项目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得所建成的宾馆以及索道等项目与当地的景观特色格格不入,这种不科学的规划和建设,不仅使得生态旅游活动的丧失了原本的初衷,还对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3.缺乏生态旅游项目地环境保护的重视

长期以来,受到不合理的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理念的影响,使得我国大部分生态旅游景区的土壤以及水源等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使得生态旅游活动的核心大打折扣,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威胁。再加上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理念难以与生态旅游活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得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发时缺乏科学的规划,不利于生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4.尚未建立系统化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使得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旅游资源产权以及生态旅游项目使用权分离的现象,再加上尚未建立系统化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机制,使得一些生态旅游项目经营者为了追求更高的旅游经济效益往往采取粗放经营的管理方式,这种竭泽而渔的管理方式将导致生态旅游项目景区的运营状况不断下降,从而降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

1.突出生态旅游项目特色,优化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体系

首先,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应当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自然环境分布状态以及人文特点进行深度的调研,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为此,需要全面的分析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在开发时能够合理的利用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从而突出生态旅游项目中环保、绿色等特点,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其次,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水平,需要结合当地现有的生态旅游项目总体规划以及已开发的生态旅游项目的经验来制定适宜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机制。最后,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平衡,应当合理的控制生态旅游项目的游客群体梳理以及项目的开发进度,避免因为超负荷的经营管理,从而给生态带来破坏。

2.引入新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理念,实现生态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当引入新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理念,实现管理制度层面的有效创新,为此,应当加强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通过不定期的开展生态旅游经济专题讲座以及生态旅游经济专题研讨会等形式,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学习、交流以及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优化生态旅游项目的管理形式,使其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应当实现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在优化生态旅游项目时应当对国内外先进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经验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归纳,结合当地的生态旅游景区内部结构合理的选择相应的管理经验进行优化调整,从而突出地方特色。最后,应当实现旅游产品式方面的创新,在开展生态旅游项目时还应当加入文创产品的特色元素,促使旅游地区发挥更大的地方特色,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

3.提升生态旅游项目整体服务质量

一方面,需要及时更新优化现有的生态旅游项目的相关服务设备,在优化时应当考虑到所更新的服务设备是否对景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应当加强服务培训工作力度,借助于优化服务态度的方式来实现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为生态旅游经济管理赋予新的内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首先,应当突出生态旅游项目特色,优化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引入新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理念,实现生态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通过提升生态旅游项目整体服务质量来为生态旅游经济管理赋予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闵成志.试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3):18.

[2]段明萱.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探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1):184.

旅游经济管理范文3

1.1重生存、轻战略

实地调查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城市达州市多家旅游景区参与某旅游综合体项目前期规划,发现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发者缺乏战略思维,为尽快获取投资回报,先行建设利润率高的项目,这是典型的重生存、轻战略现象。开发商对旅游综合体项目运作缺乏经验,不理解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带动项目人气和各项目功能互动,而人气的培育需要一段时间,各项目开发也应分清主次和先后。前期过度重视盈利,不注重人气培育和项目设计,会导致项目后期人气不足、盈利能力弱的问题,这也是川东北地区众多旅游项目运营过程中最大的问题。

1.2重形式、轻内核

旅游消费模式逐步升级,我国旅游消费形式正从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变,但川东北地区旅游项目开发者尚未转变传统开发理念,对于旅游项目的开发还是立足于打造景观、引进娱乐项目、打造休闲观光平台等,不注重旅游项目文化内核的挖掘。然而景观打造耗费巨资,无奈人流惨淡。自然景观和娱乐项目生命周期较短,且各项目同质化严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方能永恒。一个景区若无“文化”这一核心内核,将难以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国内知名旅游项目宋城千古行、乌镇、九寨沟等之所以一直红红火火,就是因为它们是建立在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基础上的。

1.3重建设、轻布局

一个旅游综合体占地小则两三千亩,大则上万亩,没有合理布局,景区将显得十分混乱。例如达州市现有旅游综合体以传统思维布局,过度注重项目实体建筑和功能的建设,而不注重研究各项目的布局,项目中严格按照功能划分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等区域,这样的布局在小景点和小的商业场所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在于,游客错过了饮食的地方,下次就需要围绕景区转一圈才能找到了。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大体量项目都应适当零散分布餐饮、娱乐等项目。

1.4重资源、轻管理

旅游综合体项目功能多元、资源独特是必要优势,但过度依赖资源,轻视管理将难以持续。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城市达州近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对旅游业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但大部分新申请的A级景区人气不佳。原因不在于景区没有好的旅游资源,而是没有配套好的管理,造成了风景这边独好、却无人问津的现状。调查发现景区管理大致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营销管理不到位,没有营销造势,宣传亮点;二是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人员素质较差,服务态度差;三是项目建设缺乏特色,餐饮、娱乐、住宿等配套设施管理不规范。

2川东北经济区旅游综合体开发战略管理突破的关键

2.1构建完整的旅游综合体战略规划框架

旅游综合体项目规划应力争完整,首先,应做好项目内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政府发展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意愿和规划、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及竞争者的情况的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包括对旅游项目自身资源分析和管理者能力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项目自身定位。定位要包括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功能定位等问题。再次,应明确项目发展模式或商业模式。区别对待赚钱项目、人气项目和配套项目,做好各项目的功能互动;注重盈利模式的设计。旅游综合体项目应形成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最后,规划出项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分步实施。

2.2加强旅游综合体项目资源整合能力

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树立“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这时就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旅游综合体项目已经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投资者、餐饮公司、娱乐公司、酒店管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多方主体参与,各模块都由专业的企业来做。旅游项目开发者更多的是资源整合者,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三类:一是发现市场需求,获得项目资源,主导项目开发;二是招商引资,根据项目各阶段需求,有步骤地引入各项目优质企业入驻;三是管理服务,为入驻企业(商家)提供较好的经营环境,构建科学的利润分成模式。

2.3打造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战略执行系统

“学习力是第一竞争力”将成为企业新的竞争利器。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善于修正自身行为,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旅游市场由于受季节、节日、天气、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这需要旅游企业能够快速反应。旅游企业应构建学习型组织,做好前中后期工作:前期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灵活的市场营销工作,市场调查人员应该与营销人员和后台管理人员形成较好的反馈系统;中期客户到了景区,一线员工应快速捕捉客户信息再反馈给市场人员,便于进一步做更精准的营销工作;后期就是客户维护工作,客服、市场、人资、企划等部门应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根据客户的反馈,及时调整营销工作和景区项目运营方向。

2.4形成围绕战略管理的企业培训体系

基于战略管理的培训体系要以实现企业总体目标为目的,实现培训体系与战略体系的无缝对接,过程中涉及各个管理环节和管理角色。首先应做好战略目标分解,通过企业培训,让企业各部门和每位员工更加清晰理解所承担的重点任务和完成任务需要的关键成功要素。其次,关注战略管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企业培训让各部门和各员工感知环境变化,实现动态战略管理。最后,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并达成共识。旅游综合体项目涉及主体较多,员工知识结构多元化,形成战略共识尤其重要。旅游综合体项目运营者应充分运用培训这一手段,让各参与主体和每位员工形成整体意识。

2.5建立项目各环节风险控制机制

旅游综合体运营商应根据风险分类,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对于体制风险,应实施股权多元化,引入战略合作者,改变单一投资主体以及由此带来的体制上与市场化不配的状态。对于运营风险,应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项目运营团队的管理水平,选聘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引入先进管理运营系统。对于开发风险,项目开发应重视选择与具有较强信誉保障的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开发。对于融资风险,应培养和引入高素质资本运作人才,打造良好的融资平台,提高项目资本运作能力,选择风险更小、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对于竞争风险,应关注项目业务市场份额的变化,及时根据市场地位的变化调整竞争策略;关注竞争对手变化,不排除和竞争对手合作的可能。

3结语

旅游经济管理范文4

 

我省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不仅造就了山清水秀、旖旎多姿的江南风光,还养育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山区文化。建设“山上浙江”,必须充分挖掘蕴涵着浓郁地方特色和悠久历史传统的山区文化资源,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山区文化资源,为山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   这既是打造“文化大省”的题中之义,也是发展山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省山区文化资源以及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浙江素有“文化之邦、旅游胜地”的美誉,人文荟萃,物产富饶。在现代文明席卷平原城乡的今天,山区因为地域上相对封闭,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元素受人为破坏较少,其间的古建筑、地方戏曲、民间特色手工艺、活态的民风民俗等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平原地区相对稳定的保护。   这些“养在深闺”的山区文化,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无我有”优势资源,是山区发展重要软实力。   (一)我省山区文化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山区文化与平原文化相对而言,由于山区的区位、地形、交通等原因,与外界的经济、社会交往相对较少,因此也就更多地保存了传统文化原生态的特质,成为传承历史的重要文化宝库。我省的山区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主要是古村落、古建筑、古廊桥、古窑址、古矿洞、摩崖石刻、革命史迹。目前,我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2处,绝大部分位于山区县或山区乡镇内。浙西南山区,是古村落、古民居、古廊桥、古窑址非常集中的地区,丽水市有国家重点保护古建筑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历史文化村(镇)9处、古村落12处,这些古建筑形态和风格上各具特点,体现了浙西南山区的传统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青瓷窑,以龙泉市最为密集,有300多处。这些窑址产品种类繁多,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设施遗迹,为研究古代青瓷文化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著名的“廊桥之乡”泰顺,有各式古桥900多座,其中有15座廊桥和仕水碇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些年来,作为中国革命摇篮的老区,一些革命遗址相继被开发出来。中共浙江省委旧址、红军挺进师旧址、浙北新四军根据地、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等,成为重温浙江革命史,教育现代人的天然课堂。据统计,我省共有32个老区县(市、区),另外还有31个县(市、区)分布着老区乡、镇、村。全省有老区乡镇713个,老区村12245个。32个老区县(市、区)共有土地面积5353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53%。   非物质文化方面,主要是民族民间工艺和艺术,如民间曲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据统计,2006年我省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44项,2008年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入选85项,两次我省都名列全国榜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305项。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市、区)相继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327项。闻名遐迩的丽水“青田石雕、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手工技艺,绍兴“绍剧”戏曲,衢州“西安高腔”,余杭“滚灯”舞蹈,东阳“东阳竹编”,长兴“长兴百叶龙”等等,都被入选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余杭“滚灯”还被送到北京奥运会上表演。   这些民间工艺和艺术,浓缩了当地人民群众世代生产和生活的历史,体现了民间的智慧,折射了传统的光辉。畲族作为我省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等地的山区,龙游、桐庐、武义等地的山区也有部分族民。畲族的农耕、婚礼、祭祀文化是我省山区文化园地中的一支奇葩,这些年来已经成为山区民族旅游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我省山区还积极利用原有的传统文化因子创造现代型的文化业态。如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的“古堰画乡”,在当地政府的精心培育和扶持下,成为了一个艺术创作、工艺习训、油画生产的基地。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链实现了艺术与市场的成功对接,千年古堰焕发出新的文化和商业生机。   (二)我省山区文化保护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山区文化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扎实推进文化保护工作,在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开展普查、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展示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坚持保护优先,正确处理文化保护抢救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坚持政府保护为主,同时以改革的思路调动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坚持依法管理,确保文物保护、利用行为规范有序。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总目标,拓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覆盖面,加快整治整理工作进程,抢救保护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快速消失的传统文化,构架起比较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我省在山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快保护规划编制进程,基本完成了包括山区古村落在内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加强对古镇古村落内重点保护区的保护,从严控制风貌协调区的建设,积极推进保护整治工作。二是在资金投入方面重点考虑欠发达地区,加大对古村落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吸引民间资金的加入。三是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摸清山区古村落的数量情况,科学客观评估价值,纳入到依法保护的轨道上来。1991年、2000年和2005年先后审定公布了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共78处,其中相当部分位于欠发达山区,现已基本完成前两批43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也正全面开展中。近年来,政府公共财政加大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如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已从2000年的300万元增至现在的600万元。#p#分页标题#e#   我省在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健全政策法规。2007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其他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深入开展普查。我省是全国实施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的综合试点省份,2003年8月在全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阶段———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至2006年底,全省共普查出民族民间艺术种类1473种,项目11537项。   2007年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入第二阶段。三是建立名录体系。我省已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及时抢救保护一大批具有重要价值和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加强传承发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了传承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了代表性传承人和生活困难的传承人的政府补助,使传承人保护有了法规保障。同时继续开展浙江省民间艺术家评选活动,开展传承基地的命名和建设工作,命名了一批省级名录项目的传承基地,培养了一批后继人才。五是保护传统节日。通过多媒体记录、实物形式展示、传统节日保护地命名、新兴传统节日引导宣传等方式,把传统节庆活动培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六是保护文化生态。2007年,我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工作,首批确认了包括金华婺文化生态区、景宁畲族文化生态区、江山二十八都文化生态区在内的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的有效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从2005年的5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500万元。   (三)我省山区文化的开发利用进展顺利,颇具特色   旅游是山区文化开发利用最重要的形式,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而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近年来,我省不仅加快公益性的文化保护步伐,还不断创新文化保护思路,充分开发山区文化的附加功能。通过会节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族旅游、度假旅游等各种形式,一方面改变了一些地方“坐等吃饭”的落后观念,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另一方面也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关注山区文化、保护山区文化、开发山区文化的积极性。   近些年来,我省在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总体目标下,突出“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主题,全面打造文化旅游等五大品牌,着力构建杭州湾文化休闲旅游经济带等三大旅游经济带,重点建设绍兴古越文化旅游区等十大旅游区。到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9%,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9%,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四位,已跻身全国前列。在我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进程中,山区的文化旅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省山区积极挖掘文化资源,推进山区文化和山区旅游互相融合,走出了资源整合、借力互动、共同发展的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之路。   一是集中成“点”。如嵊州建立文化艺术村,把嵊州根雕、嵊州竹编等传统文化特色项目集中培育,为推动山区特色资源转化,促进地方产业兴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仙居皤滩古镇,是一个著名的古代盐路商埠,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古建筑620间,融合了古街文化、耕读文化、花灯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业态,成为了仙居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二是延伸成“线”。如永嘉以楠溪江为载体,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入实施“文化楠溪江”战略。全力挖掘和展现永嘉耕读文化、古村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打响中国山水诗乐园、最具亲和力的楠溪江古村落、红十三军策源地、永嘉学派、永嘉昆剧等文化品牌,充分发挥了楠溪江独特的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和观光农业等资源优势,并带动了100多家“农家乐”。2007年,楠溪江共接待游客112.53万人,旅游总收入7.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39.9%。   三是拓展成“面”。如遂昌提出“文旅结合,以文兴旅”,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注重融入文化内涵。该县把王村口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创建省级红色经典旅游区,包装建设具有徽派风格的竹炭产业集聚区。作为汤显祖任官故地,该县充分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三大世界文化品牌,制定了《遂昌县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通过举办“汤显祖文化节”,结合各类民间艺术展示、学术研究及成果交流活动、遗迹修复等,有效提升县文化品位,同时利用文化节,成立了中国戏曲研究会汤显祖研究分会,成为有国字号研究机构驻地的少数县之一。   (四)我省发展山区文化旅游优势明显、富有潜力   利用山区文化资源,发展山区旅游经济,有助于培育山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我省的山区文化资源是发展山区旅游经济的优势所在,具有巨大的潜力。   1.文化资源历史久,种类多,分布广。浙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历史上,浙江文化以吴越为主流,北承中原正统文化,南接瓯闽边族文化,西又与湘楚文化相互渗透,从余姚河姆渡到良渚,从大禹治水到康、乾南巡,从唐诗之路到浙东学派,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我省的秀山丽水之中,洒落着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有镌刻着历史印记的古建筑、古村落,有世界桥梁文化特殊类型的古廊桥,有名闻遐迩的古青瓷窑址,有见证了浙江革命历史的红色史迹,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有畲族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永嘉等地还是昆曲前身南戏的发源地,这些文化资源都具有鲜明的浙江山地特色。我省山区范围广,除嘉兴绝大部分为平原外,其余地市都有山区县或山区乡镇,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中,原生态的山区文化保持尤其完整。近年来,一些文化遗产陆续被发现发掘,重见天日,其中不少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以革命史迹为例,经党史部门初步整理的省内重要革命遗迹及纪念设施有100多处,这些遗迹大多位于山区,根据《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其中积极保护和培育的重要景点有43个,重点提升和建设的经典景区有9个,随着老区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经济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的景点也会进一步扩展。山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保护完好的文化遗产,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我省山水秀丽,文物古迹、民间传说、传统艺术和山水风光浑然融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吸引力。#p#分页标题#e#   2.社会各界对文化旅游开发的热情日益高涨。   调研中了解到,山区的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以及人民群众对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很高。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地干部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旅游产业作为“无烟工业”的优势正在得到广泛的接受。由于我省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在新一轮的发展阶段,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业。近年来,民间资本对投资旅游的积极性越来越高。3.   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574元,城市居民消费正步入休闲度假的阶段,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正在蓬勃兴起。2007年我省乡村旅游投资规模已达76亿元,全省累计发展乡村旅游(村)点2710个,经营农户14565户,直接从业人员81334人,全年共接待游客5621.3万人(同比增长44%),营业收入达到30.4亿元(同比增长24%)。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山区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空间。   4.我省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我省处于“长三角”南翼,华东地区中心,周边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且海、陆、空交通便利,与外部各种交往频繁。   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旅游群体量大面广,2010年的世博会更给我省旅游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同时在杭州休博会、北京奥运会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关注浙江。此外,省内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正在逐渐改善,高速公路的“四小时公路圈”为游客在最快时间里到达山区旅游景点提供了便利。   二、我省山区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的大力推进,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也在显现,山区文化保护的难度随之进一步加大,反过来也影响到了旅游的发展。旧的困难和新的问题交织出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片面   我省的文化遗产保护总体上是有序推进,成效明显的,但各地的保护工作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有的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意识淡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导致在新农村建设以及城市化的推进中,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被随意拆除、改造,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偷盗古建筑构件的现象。一些基层干部和社会普通群众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还不是非常强烈,有的干部认为文物保护仅是文化部门的事情,有的农民认为自己居住的古民居是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在处理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方面,存在两种片面的思想认识,一种是“绝对保护”的思想,认为开发旅游就是破坏文化遗产,否定旅游对文物保护的作用;另一种是“极端开发”的思想,导致对文化资源进行破坏性的开发。此外,对文化保护还存在着“自然论”“、摆设论”、甚至“无用论”等片面的观念。这些片面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省缺少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知名度、美誉度都很高的山区文化旅游产品。   (二)资金投入不足   这是目前我省山区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一方面山区文化点多面广,分布散,整合保护的难度大。而且文物数量多,年代久远,残破严重,类型复杂,维修和保护的投入量非常大。另一方面,大量的欠发达县或欠发达的乡镇都在山区,地方财政紧张,保护经费不足。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保护经费与目前需要抢救保护的文物数量相比,与深度推进、全面铺开的要求相比,显得“杯水车薪”。此外,分布散,保护不足也增加了对景点开发的前期投入成本,导致开发后继乏力,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烂尾景点”的现象。   (三)政策措施不到位   目前,工业开发、城镇建设以及村庄建设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但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没有很好地体现进这些规划中,或者与当地的整体规划还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些旅游景点的建设,不能很好地利用原有的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简单地采取造假或者移花接木的做法,既浪费了资源也损害了真文物的形象。   在土地政策方面,由于国家调控力度大,农保地控制严格,土地供应量少,一些用于保护文物、发展旅游的配套用地无法得到保障。农村中古建筑的保护,需要解决农民宅基地置换的用地指标问题。一些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管理用房,由于没有建设用地指标而受到限制。   在管理体制方面,同一个古村落中,建设、文化、旅游等不同部门条块交叉管理,影响了管理的效果。有些需要维修的文物特别是省级以上的保护单位,审批程序烦琐,时间长,影响了开发利用的效益。   (四)人才缺乏趋严重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人来传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工艺失去了原来作为生产生活手段的价值,实用的传统工艺市场面临萎缩,一些民间曲艺,由于无法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原有的观众群体在流失,这些“口耳相传,手手相授”的民间工艺、传统艺术由于传承人的消亡,后继乏人,正濒临失传。另一方面,保护、研究、开发山区文化的人才缺乏,特别是基层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我省大多数县市尚未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机构,专业力量非常薄弱,存在着“姓文不事文”、“专干不专用”的现象。如青田县在编文保专职人员只有二人,且全部不是文博专业毕业。此外,旅游从业人员中既懂旅游经营、管理,又熟知当地民间文化知识的专业人才也非常缺乏。#p#分页标题#e#   (五)文化生态保护出现新难点   随着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文明正在快速扩张,山区的传统文化生态受此影响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建设本来就缺少借鉴的经验,如今又面临着新的难题。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保护和市场开发及文化产业化的关系,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新难题。   此外,我省有关部门对山区文化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还在进行之中,全省范围内的山区文化资源情况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抢救保护的任务非常紧迫。目前为止,省里尚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山区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山区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山区文化资源保护,加快山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了“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部署。在建设“山上浙江”的过程中,加快山区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通过创新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体制和机制,加快山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山区作为我省重要的文化和旅游功能区的作用。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农民创业致富、农村社会繁荣,提高山区发展能力,从而加快山区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把握五个原则,处理五个关系   要合理、有效、科学地利用山区的文化资源,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山区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内在规律,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建议要牢牢把握好五个“结合”的原则,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把握发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辨证地认识并处理好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系。没有保护,开发利用就失去了前提,没有开发利用,保护就失去了意义。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山区文化保护的有效手段。要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探索搭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衔接平台,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文化的保护传承。二是把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文化资源脆弱性、历史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利用措施,有些可以开发为旅游产品,有的必须依法严格保护,加快抢救。发展文化旅游业既要符合市场规律,讲求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绝不能盲目开发,“竭泽而渔”。要以长期利益为重,照顾到代际公平,发挥文化遗产的永续作用。三是把握传承历史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服务未来的关系。要注重发掘文化资源中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使先人的文化成果为现代人服务,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起到教育后代、传承文明、推动进步的作用。   文化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既要丰富人们的人文、历史、科技等知识,也要起到净化人们心灵、提高人们素质的作用。四是把握专题开发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专题项目和整体环境的关系。要树立系统开发、综合利用的理念,在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产业结构等方面培育整体合力。开发可探索多种模式,如点、线、面整合开发的模式,古村落、古廊桥的专题开发模式,山水景观、人文古迹、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利用旅游经济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五是把握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政府作为和市场引导的关系。   文化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保护责任。开发条件成熟的可引入市场机制,借助社会力量来保护和开发。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特别是广大山区农民的积极性,共同保护开发文化资源。   (二)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要站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首先要认识到保护文物决不仅是文化部门的份内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公共责任,要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遵守法律、保护文物的意识。建议在干部培训课程中增加“浙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等内容。其次要从创业富民的角度出发,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文化遗产,通过发展旅游、举办会节、传统节日庆典等方式创造致富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繁荣地方经济,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促进文化保护。第三,要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文化遗产的展览、讲座、演出,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公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第四,要加强山区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电视、会展、“体验游”等方式宣传推广我省的山区旅游品牌,打造一批我省山区文化旅游的名牌,充分利用对外交往的机会宣传我省的旅游产品。要加快“非物质遗产旅游经典景区”命名活动,建设一批经典景区。建议建立我省的山区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收集、研究、宣传我省山区文化遗产的场所,也为山区旅游创造亮点。建议鼓励开办民间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馆,调动民间保护文物、研究文化的积极性。   (三)加强工作领导,推进服务创新   要把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加强领导。   一是要建立文化保护利用的协调机制,发展改革、财政、民族宗教、经贸、建设、交通、教育、科技、土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个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建议成立省及各地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管理委员会,由上述各部门联合组成。#p#分页标题#e#   二是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考核机制,把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的内容中,同时加强监督。   三是要加强对基层组织和群众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领导。重视村级组织的作用,建议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写进相关村的村规民约中,并进入村务公开内容。鼓励开办“农家乐”的农民成立协会等自治组织,推动和规范民间力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四是要推进政府的服务创新,完善对文物古迹特别是古建筑交叉管理的体制,改进审批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五是要加强有关节会的领导和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突出文化优势,做好差异化协调工作,避免各种节会的同质化倾向。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每年定期统一组织一次山区文化旅游的推介展会,利用我省的西博会、休博会、动漫节乃至上海的世博会设立浙江山区文化的展示专区。   (四)深入开展普查,加快抢救保护   当前要利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机会,尽快对我省山区文化开展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加快抢救保护步伐,并为制定我省山区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提供依据。   首先要全面掌握全省范围内山区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街区、村镇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情况。特别是一些传统工艺、艺术的传承情况,民间艺术家、手工艺者的情况,认真评估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价值,为文化资源开发成旅游资源创造条件。   其次要依据统盘考虑、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对调查后的文化资源分不同的区域和种类,进行修复、整合、筛选、归纳、包装,对一些损坏严重、濒临消失的文化资源要加大抢救性保护力度,财政给予重点保障。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濒临消失的山区传统工艺、传统艺术的传人,财政应给予每月一定的经费补贴,以保证传统工艺、传统艺术顺利传承下去。   第三要根据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前景等方面的差异情况,认真分析评估,确定相应的保护方式、步骤、保护主体及市场化运作程度。   第四是在继续加大部级文化遗产的申报力度的同时,加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工作步伐,积极培育世界级品牌的文化旅游产品。据专家分析,我省从北至南可以划分为15个山地:黄茅岭低丘山地、泗安山地、安吉低山丘陵、天目山中山、白际山、开化山地、龙门山地、会稽山地、四明山地、天台山地、大盘山地、括苍山地、仙霞岭山地、洞宫山地、南雁荡山地。建议可重点依此15个山地为单位开展普查。   (五)认真做好规划,稳步分类开发   在详细普查的基础上,尽早编制我省的山区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该规划要和全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工业区开发、村庄建设规划相衔接,并与我省“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内容相结合。涉及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具体项目的开发,必须符合保护利用规划,由文化、旅游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要加强山区旅游文化的开发,建议在现有的三大旅游经济带和十大旅游区的基础上,根据上述15个山地不同的文化生态情况,分别制订15个山地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培养山区旅游文化,如廊桥保护和开发规划,畲乡保护和开发规划。地方规划要明确定位、明晰产权,凡是在规划区内发展旅游项目的,必须要与规划相符合,如开办“农家乐”就要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统一市场定位,统一形象标志,以此减少或避免同质化竞争现象。建议在规划中重视旅游集散地的建设,在省内文化旅游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若干配套设施较全、服务档次较高、接待能力较强的旅游集散地。   (六)提升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业态   要重视做好山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山区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新业态,加大山区文化研究力度。   一是推进山区文化产业的升级。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培育地域文化产业,并与山区旅游结合起来,在部分景点创建民间艺术展示项目,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   二是探索山区文化保护的新方式,利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播等高新技术创新传统文化的记录、保存、传播方式。   三是探索挖掘山区文化新产品,鼓励文化创意工作者到山区采风,收集素材,创作山区文化的作品,鼓励文化产业企业、科研院校到山区建设文化研究和创作的基地。建议借鉴山区农业开发的模式,建立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大学的山区文化实验示范区。   四是加强山区文化的学术研究,在人员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加强研讨和交流。   五是支持民间开办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充分利用“千镇万村种文化”的载体,开发山区群众文化,展现山区传统文化的魅力。五是要重视开发利用具有民风民俗特色的庙会文化,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   (七)采取多种措施,扶持旅游产业   制定山区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专项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对欠发达山区应适当倾斜。一是加大山区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适当引进市场机制,尝试多渠道、多元化、开放式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开发商来开发古村落、古民居以及民风民俗,“联点结线扩面”,带动旅游线路的开发。二是积极鼓励保护山区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对山区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做出贡献的应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支持。三是建立山区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基金,统筹安排山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专项经费。在土地出让金中切出部分资金用投入该基金。四是建立文化旅游的“山海协作”新机制,政府牵头,把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进行对接,建立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的帮扶和交流机制。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古村落、古建筑的修缮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为旅游配套的道路、场地、河渠与“康庄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结合起来,同时要根据“自驾游”、“度假游”增多的新情况,不断提高旅游设施的档次,增加旅游设施的文化特色,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六是探索土地政策的新做法,对古村落中的宅基地尝试异地置换,对旅游配套用地采用租赁集体土地的形式。建议出台鼓励有经济实力的法人或个人在明确保护责任的前提下可以购买保护古建筑的使用权或产权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对革命遗址认领保护。#p#分页标题#e#   (八)加快人才培养,健全机构设置   要加强山区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人才的培养。一是要保护和培养民间艺人,培养一批山区民间艺术和工艺的骨干以及兼职的工作队伍,在开展普查的同时应把这些人员情况调查清楚,作为发展民间文化的后备人才来扶持。要创造条件推荐民间艺术家、手工艺者参加省内乃至全国的演出、比赛,扩大我省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二是要加强山区文化人才的表彰力度,制订分类奖励的具体办法,突出宣传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艺术家、手工艺者,充分调动他们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培训、进修提高现有文化工作人员水平,招考选调充实队伍,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山区从事文化工作。四是要重视发展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山区农民参与文化保护的积极性。五是重视培养既懂旅游经营管理又熟悉民俗民风的综合性人才,提高“农家乐”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居民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旅游经济方面的教育培训。六是健全山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管理机构设置,强化机构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真正为山区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

旅游经济管理范文5

关键词:旅游经济;宾馆;酒店管理;对策

对于当前大部分宾馆酒店来说,经营管理质量、服务员综合素养、酒店服务水平将会给宾馆酒店整体盈利带来直接影响,更是让宾馆酒店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的关键。所以,宾馆酒店应结合当前市场发展要求,对现有经营及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群体数量逐渐增多,推动酒店管理方向发生了一定变化,以旅游经济为重点的宾馆酒店,在经济效益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且带动宾馆酒店行业稳定发展。对此,结合现阶段我国旅游发展形势,对宾馆酒店经营管理战略进行优化,采取有效地管理对策,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也能为宾馆酒店挽留更多的客户,从而促进宾馆酒店更好发展。

一、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法定假日数量有所增加,形成了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产生各种旅游活动。这是由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通过旅游放松自己,休闲娱乐。在旅游消费群体中,包含了工薪阶级、白领阶层、学生群体及中老年人群体等。不同的群体在消费理念和旅游模式上大不相同。比如,中老年群体在旅游过程中,更讲究安全和住宿经费问题;白领阶层的旅游群体则比较关注旅游时间和景点[1]等。选择不同的旅游形式,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旅游项目经营中,需要保证旅游项目的多样性,根据当地旅游特色和企业需求,设定对应的经营模式。

二、旅游经济新形势下加强宾馆酒店管理的必要性

1.有助于酒店管理经营理念的创新。基于当今旅游经济形势下的宾馆酒店,更注重服务质量,优质的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了提高宾馆酒店服务水平,应该从基层员工培训角度出发,在宾馆酒店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以基层员工为重点,展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与基层员工深入交流,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工作质量,也能提高服务水平,让顾客感到十分友好和亲切。在宾馆酒店提供服务时,如果基层员工态度不友好,将会影响顾客的满意度,所以酒店的管理者需要深入到基层活动中,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2]。在宾馆酒店管理体系上应该以员工为重点,特别是在经营决策和奖罚机制上,应该与员工深入交流,接受员工提出的建议,构建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2.为顾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促进了宾馆酒店行业的发展,宾馆酒店在从中获得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宾馆酒店为了实现稳定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凸显服务的个性化,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给不同顾客提供多元化服务。在服务内容方面,宾馆酒店需要把入住的顾客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老年群体、儿童群体等,根据不同的群体给其提供适应的活动,并由专业的策划师对客户实际需求进行总结分析,安排合理的休闲娱乐活动,提高服务整体质量。

3.让酒店规章制度更加规范。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宾馆酒店活动的有序进行。对于以旅游经济为重点的宾馆酒店而言,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改善酒店服务质量的前提,个性化服务需要利用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在大部分宾馆酒店中,采取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以管压式为主。随着人们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宾馆酒店管理人员应该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管理,让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有充分了解,能够自觉遵守[3]。除此之外,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应该保证制度的灵活性,结合各岗位工作要求和特点对其全面思考,征求各个员工的意见,让规章制度制定得更加规范和合理。

三、旅游经济新形势下加强宾馆酒店管理的相关对策

1.强化各级人员服务意识。对于大部分宾馆酒店来说,入住顾客主要以首次入住人群为主,酒店的服务理念,应该结合顾客实际的需求进行设定,以提高宾馆酒店的入住率。宾馆酒店作为服务性行业,服务质量是宾馆酒店经营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酒店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思想教育,强化员工服务意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服务态度与酒店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端正员工工作态度,让其提供更真诚的服务。在宾馆酒店管理过程中,要求各个部门相互合作,树立服务质量第一的理念,特别是对于接待部和客房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应该保持基本的礼貌和规范标准,从而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

2.创新酒店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宾馆酒店经营管理与旅游行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的改变,预示着宾馆酒店服务对象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根据市场供求理论,在需求方产生新的需求或者发生变化时,供应方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首先,宾馆酒店提供的服务应该满足客户实际需求。随着自驾游、生态游、创意游等新型旅游模式的出现,给宾馆酒店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比如,选择自驾模式的旅游群体,在旅游过程中将会携带充足的旅游设备,倘若将这些设备放在车内,将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宾馆酒店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服务。其次,宾馆酒店提供的服务应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信息供应要求。比如,客户在进入宾馆酒店后,服务人员需要向其询问具体的信息资料,便于给客户制定详细的旅游计划。信息提供看似比较简单,但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4]。最后,宾馆酒店应该设有充足的硬件设施。硬件是客户对酒店宾馆最直接的入住体验,当然也是宾馆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在配置酒店宾馆硬件设施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宾馆酒店硬件设施的舒适度。不同客户群体,在需求上各不相同,宾馆酒店不可能做到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但是,不管是年龄大小,还是身份不同的顾客,对宾馆酒店的舒适度要求基本相同。所以,宾馆酒店在装修过程中,需要对酒店舒适性进行科学把控,最好给顾客提供一种居家之感,就让顾客把酒店当作家,才能让人完全放松。另一方面,宾馆酒店需要注意主题的设定。对于经济型宾馆酒店,因为受到旅游景点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整个旅游市场变化而言,此种地域性的旅游景点在游客种类改变上相对较小,换句话说,不同的景点和不同的旅游风格,所接待的游客会有某种价值趋同性,宾馆酒店在硬件设施选择上,需要参考本地自然景观,挖掘出该部分游客的相同特点,之后选择适宜的主题风格。

3.打造以旅游经济为依托的绿色酒店。首先,配备充足的酒店绿色设施。对于旅游酒店设施来说,也就是指影响顾客住店体验的所有设施。在设施选择上,应该以舒适、便利、安全为主。对于不同级别的宾馆酒店,对设施质量要求各不相同。比如,酒店大堂正门应该装饰的华丽美观,吸引顾客注意,设有停车场,配有残疾人专用轮椅坡道;如果是中高楼层酒店,可以安装电梯、火灾预警系统等基础设施;每个客房面积适宜,采光充足,适当地摆放一些盆景;卫生场所应该设有浴盆、便池、洗手台等,供热系统良好;酒店还要设有安全通道、自动防火预警系统等。通过配有充足的绿色设施,能够让顾客在入住酒店时,感到舒适和放心。其次,提供绿色“金钥匙”服务。对于“金钥匙”来说,主要指全球酒店行业中专门给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并且以个人身份参与到国际“金钥匙”组织中的成员,是一种国际化的服务标准。对于中外商务旅游的顾客来说,其是据点内外综合服务的主体,金钥匙是旅游行业中最为依赖的群体,是见证友谊的充实客户。为了开设绿色“金钥匙”服务,需要为顾客着想,为其提供衣、食、住、行等一系列服务。从接待顾客入手,从订房、接机、出行、餐饮、旅游等环节,提供专业的服务,为顾客提供无微不至地关怀[5]。对于以旅游经济为根本的宾馆酒店管理而言,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金钥匙服务是其重点关注的内容,个性化服务是以标准化为根本,标准化服务则是以个性化为重点,两者相互推进,促进宾馆酒店服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四、结语

宾馆酒店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品牌创新、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关联。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宾馆酒店应该结合旅游市场发展情况,对现有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把旅游经济为重点,为顾客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为酒店挽留更多的客户群体,提高酒店整体效益,促进酒店行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晶.基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酒店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35):7.

[2]芦婧.浅谈提高酒店经济效益的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7(7):164-166.

[3]王聪,汤雯迪.对旅游酒店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9):108-109.

[4]曾秀玲.基于人性化管理探析旅游酒店管理的路径选择[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2):80.

旅游经济管理范文6

关键词:九寨沟景区;危机管理;对策

1旅游危机管理概念

“危机管理”这一术语最早是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并用于政治领域,后来也适用于其他行业。旅游危机是指影响和妨碍旅游业正常行动的任何非预期性的突出性事件,旅游危机管理应提高防控危机事件的前提性意识,有效避免旅游景区的危机意识,强化旅游危机的事件处理能力。使得政府及旅游景区等部门认识到危机事件的危害,掌握危机事件的发展规律,树立危机事件预防和解决的意识,正确看待旅游危机,在面对危机事件不再慌乱和畏惧,尤其是旅游景区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要注意建立体系化的危机管理体系,不仅要优化事后处理,还要防患于未然。旅游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日常的管理和预防上,防微杜渐,这样在危机爆发之后才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政府机构及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完整的预警机制,健全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应当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启动危机处理预案,制定出危机对策决定机制,保持信息渠道的通畅,阻止危机发生或把危机影响最小化,而不是在危机发生之后慌乱地进行灾后的处理。受到本次地震灾害的影响,九寨沟景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树立良好的危机意识,积极寻求政府强力支撑和积极援助,强化景区防控管理,构建坚强的精神防火墙,使得景区处理旅游危机事件的能力大大增强。

2九寨沟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类型

首先,九寨沟景区最大的危机是自然灾害危机事件,主要有地震、山体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森林火灾等重大灾害引发的危机。九寨沟景区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大,造成的损坏巨大,灾后的管理工作难度大、耗时长,对当地的旅游业带来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九寨沟景区针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是首位的。其次,危机还包括九寨沟景区旅游营运管理范围内直接威胁游客、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或影响景区运营管理的重大事件等,如旅游交通事故、旅游节庆活动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游览意外事故等。再次,九寨沟景区的危机来源还与社会稳定有密切的联系,社会就业、人民活动、民族习俗等都会对景区旅游业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九寨沟景区还会遇到经济类事件,包括经济危机、经济形势等变动会给当地的旅游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政府设立专项的管理部门应对此类经济危机。

3九寨沟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旅游危机管理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景区的危机管理上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九寨沟景区日常的危机管理意识较一线城市而言严重不足,政府多数是在危机发生之后开始着手对遭受重创的旅游业进行恢复工作,这样的管理现状使得危机预警系统效用发挥得较慢、较晚。首先,九寨沟景区没有设立专职的旅游危机管理部门,专门管理景区游览安全、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管控缺乏,不能有效地发挥旅游管理的统筹作用。其次,旅游危机管理尚未树立起预警防范意识,景区的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紧迫性、破坏力强的特点,预测基本不可能,对于危机的预警和防范缺少重视会导致危机预警处置体系不健全、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经验不足、人为操作失误等现象,从而难免出现管理不善的问题。最后,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危机管理没有健全专业的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机制,演练是最好的培训,也是提高综合应急能力的有效途径,九寨沟景区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特殊,管理人员对基本的危机信号缺少识别能力,防灾避险意识不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经验不足,专业综合管理能力尚待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九寨沟景区旅游危机管理对策

针对本次地震带来的灾害,当地的政府应当树立全面的危机管理意识,完善预警、保障、信息、救援、专业救助等机制,做好微机控制,遇到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避免灾害的发生给当地的人民财产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在九寨沟景区,应深入分析当地地质结构和自然条件,建立主动危机管理意识,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性地进行危机处理,主动构建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反馈的管理体制。危机管理体制的运行如下图所示: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中非常必要的阶段,自然灾害是天灾,事前做好危机处理和预防,可避免或降低天灾的发生给景区和当地自然环境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景区管理中应当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敏感度,强化全民危机意识,经常性地开展高危行业或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和第一时间应对处理突发事故的技能,教育群众掌握避灾、救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本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灾害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使得所有的工作人员建立危机防范意识,提高危机的处理能力。在危机预防的时候高中层管理人员要合理评估景区的危机因子,全面分析当前景区管理的危机,对山体崩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以此为依据建立完整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变系统。针对灾害性的危机,九寨沟景区可以组建专职危机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景区内出现的突发事件,学习和做好应急救援的工作,分析历史上灾害发生的原因、事件以及地质规律,最大程度地控制危机的蔓延,消除或弱化危机对旅游发展的危害。九寨沟危机管理机构要对景区运作情况进行情报监测,压实预警预报,杜绝景区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完善基础设施储备,丰富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管控广大游客的游览动态,树立科学危机管理的意识。在进行九寨沟景区的危机处理时,要对当地存在的潜在危机进行排除,及时有效地运用管理工具进行危机状况的处理,降低危机存在的负面影响,与当地的媒体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使得景区参观游览的危机预防、处理理念可以传递给广大的居民和游客,将危机过程中的正向理念传递给大众。在九寨沟景区危机处理过程中,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参与,日常的服务不仅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还要做好资源的全面整合,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做好信息的传递,以及开发与管理,与政府合作建立双赢机制。同时,还应建立危机的处理管理,组建危机案例库,建立危机处理的默契,尽快恢复景区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目的地未来的安全建设,强化旅游行业的营销,创新市场要素机制,消除旅游者内心的心理影响,恢复九寨沟地区旅游的良好形象。并在危机处理之后对所有的安全程序进行多方面评估,致力于改善和优化旅游服务质量,并组织优化完善旅游投诉部门,使得上层的危机管理部门和游客之间可以及时沟通,激活九寨沟地区的旅游形象,消除负面影响,平复旅游公众产生的质疑。对危机管理后要做好反馈信息的处理,出台完整的旅游营销方案激活九寨沟景区管理信心,使得政府、旅游企业以及相关的管理机构可以正确评估危机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使得危机成为九寨沟地区后续发展和进步的推动性因素。在分工协作旅游危机管理体系中,各参与部门要充分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部门对危机进行风险评估,在危机的预防监控阶段,做好协调与领导工作,旅游景区做好协调与应急处理工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做好配合工作,作为社会管理者对公众危机进行处理,分别执行发挥相关的角色机制,有效处理景区出现的危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促进九寨沟旅游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5总结

虽然地震给九寨沟地区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但是在灾后重建和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整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在政府的主导下正确运行危机管理机制,带领全员防患于未然,树立危机意识,贯彻执行危机预防和处理机制,将危机降低到最小,确保旅游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提高九寨沟景区旅游质量,促进政府与九寨沟景区的合作模式建立和运行,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创立健康、安全、稳定、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实现绿色发展,并将九寨沟景区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典范。

参考文献:

[1]章小平.基于管理熵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10.

[2]李倩.自然灾害对旅游地社区满意度影响探究——以四川省九寨沟景区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190-193.

[3]官海明.分析旅游景区危机管理[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

[4]刘泽华,张宏磊,陈星.自然灾害型危机事件后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恢复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6,31(6):104-112.

旅游经济管理范文7

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依托教育改革实行的,靠的是对教育核心理念的转变,也是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方向。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旅游业也随着变得火热起来,大多数人每年都会进行定期的旅游和出访,这对于旅游也的工作者们来说,既带动了相关的岗位就业,也对旅游也的工作者提出了更好的素质要求,面对大量的旅游人口,也会面临大量的相关问题出现,因此对于高校旅游管理的专业来说,进行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根本上的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知识经济;高效旅游管理教育;核心理念;教学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高校的旅游专业的教学也应进行相当的改变,现代的旅游也对于旅游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的要求,他们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并且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也有着大量的缺口,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必须针对现有的高效旅游管理进行理念上的转变和教学上的改革。

一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

专业的素质教育是为了迎合社会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有效的旅游管理教育理念,能推动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发展和提高,从而更好的服务我国日益蓬勃的旅游业,同时提高我国的旅游人口素质。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业人才,并且根据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充分的迎合市场环境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核心理念需要的是实际的教学改革的配合,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根据市场环境针对性提出战略核理念,并以此理念为基础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把理念和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最终的理念目标。在目前的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中,存在这诸多的教育、教学的问题,学生专业性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检验少,自主性差,素质偏低等等的状况。要想使学生和能有更全面的发展,并且能被旅游行业所接受,就必须进行根本上的教学创新和改革,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符合型人才,来面对如今的旅游行业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充分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更好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素质培养

这里的素质既包括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其中的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发展的关键,道德素质是根本,身体素质是所有的保障,拥有这些全部素质的才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修养不断学习的时代,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要保持一颗能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心,每天都会面临新的挑战,高素质的人才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高校旅游管理的教育核心理念应是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任,应对素质人才的培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创造出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环境以及方法,以满足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能力培养

这里的能力包括了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接受能力、表达能力、传播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这些都高素质旅游业从业者所必须的,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并且能从容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游客,在陌生的区域有能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这些都需要高校也针对学生的教学中让学生们有足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能力是不断累计的过程,因此近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们来说相当的重要,并且要充分的利用和学习好每一次的实践机会。

(三)知识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当然强调的是知识,这里的知识不但包含了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为适应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对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的广泛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宽广的知识面能带来更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应对各种实际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能更好的被行业和社会所接受,并且能让学生们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能发挥所长。

二高校旅游管理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创新教材

随着旅游业的越来越国际化和旅游也的日益发展,对旅游管理来说困难也随之变大,而传统的旅游管理教材已经很难应对现代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创新和改变旅游管理教材是迫在眉睫,创新的教材应充分的迎合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保证和国际旅游业的接轨性,避免严重脱节的现象,给学生造成就业压力和与市场脱轨的现象。所以创新的教材投入是加速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

(二)改变教学观念

根据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依据旅游管理的教育核心理念,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充分的迎合知识经济时展,市场风云莫测,因此需要针对性的改变教学观念,来培养社会适应性强的旅游管理人才。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结合大的市场环境,来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以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三)改革教学质量管理

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借鉴工业质量管理发展而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为了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就必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教学质量为核心,落实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因此实行学分制制度,不但能够使通过考试成绩衡量人才的情况得到改变,还能够将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和能力质量观结合为综合素质质量观。学分制改革的初步思路如下:(1)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制为四年,可以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一年或者延迟两年毕业。(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180学分。(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修满必修课学分和总学分,达成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并且德、体均合格后,准许毕业并且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改变狭隘的教育观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教育过多地强调专业,使得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致,在多次调整之后,已经由最多时的1039种专业降到249种,但是依然远远超出俄罗斯(80多种)和日本(70多种),若我国高校旅游专业依然深陷于以往“三层楼”(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的教学结构,专业能够用到什么学校就讲授什么,那么学生的所能得到的知识就越来越少,只能够对于对口就业起到帮助,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革新就必须从淡化专业、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入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必修课的学习以外,其余时间可以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采取模块组合,增强选修课的比例。在教学安排上,需要对通识教育进行加强。

(五)转变封闭的教学观

基于当今社会对开放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和旅游管理教育的国际化趋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对外的合作与交流,例如:(1)积极邀请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者和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积极与旅游企业结合,构建综合人才培养体系;聘请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到担任讲师,运用各项资源带领学生进行旅游实践。(2)构建国家化的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使学生具备适应环境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储备和应急能力。(3)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课程安排,各高校应该增设国际旅游教育、酒店管理等课程。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介绍国外先进的旅游管理理论加入到课程设计中。

(六)构建共同平台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旅游管理系的旅游管理和地理教育两个专业应该设置共同的平台课程,第一是学校的文理科大平台课,第二是旅游管理系的小平台课,课程考核按照学分制来进行,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完成基础课程学习之后,三四年级可以自行选择专业,如此一来,学生进系时可能选择的是管理方向,但是在毕业时可能拿到的地理学学位;进系时是地理生,但是毕业时可能拿到的是管理学位。由此构建一个“宽基础、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三年级时设置主干课、专修课,学生能够在全系选课,使得地理和旅游不同专业的平台课在一二年级修完,如此一来能够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课程的必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教学改革,都应是围绕着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知识经济时代来进行的,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具有更有的社会适应性和更强的专业能力,来更好的服务旅游业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在针对教学改革时需要充分的研究市场环境,制定正确的教育核心理念,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针对性。

作者:王瑞军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冰清,陈国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1:71-73+88.

旅游经济管理范文8

在纯粹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旅游经济的发展难免会存在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以说,政府在旅游管理方面所发挥的职能对旅游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而政府本身也并不完美,在行使相关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仍旧还存在着不少局限性。本文以经济学为视角,对政府为何要行使旅游管理职能以及政府要如何进行旅游职能管理这两个问题作了具体详尽的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旅游管理职能的有效行使。

关键词:

经济学视角;政府;旅游管理职能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到底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这在当前来看,仍旧是一个令人十分困惑的问题。相关实践表明,不少地方政府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依旧还存在着“错位”或者“越位”行使职权的现象,这也引发了很多争议,虽然引发这些争议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政府管理职能邢世得是否得当必定是其中最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为何要行使旅游管理职能

(一)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其实是指信息的结构不对称,即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掌握了另一方所没有的、但却对其有着重要利益影响的信息。在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在完全竞争前提下所具备的效率性就会被大大降低,甚至会被完全失去,进而影响交易双方“双赢”交易的促成。在旅游这一市场上,旅游产品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用一种非常纯粹的客观标准来对其进行测度和加以表现的。对旅游者而言,其在事前所能够获得具有较高服务质量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大多是根据根据口碑或者企业的宣传来决定其所要支付的价格的,旅游者在现场的消费特质才是影响其所获得的服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其对支付价格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如此一来,那些质量非常好的企业在这样的市场中基本是不具备较大优势的,大多企业到后来可能够会选择降低相应的质量标准,或者是退出这一市场。正是因为这种事前的不对称信息,才导致了旅游这一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越来越严重,旅行社用尽各种各样的手段与方法来欺诈游客的事件更是层出不清,严重破坏了旅游市场的秩序,极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合成谬误

在经济学研究当中,合成谬误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认识性错误,即认为对某一个体中适用的情形,在整个群体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而事实是,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对个体来说是理性决策的行为,对群体来说,也有可能是非理性决策的行为。在旅游业中,这种现象是极为常见的。一方面,旅游企业在价格上存在的合成谬误。某些个别的旅游企业为了增加收益,就刻意地压低价格,这时候在该企业的认知里,是希望其他企业保持原来的价格的。那么,对这个企业来说,这一降价增收的决策可以说是理性的。但是,当所有同质企业都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收益时,对这些单个的企业来说,不仅没有任何益处,还会使得自己的境地变得更加尴尬。且这种由企业间任性竞争导致的不良后果,通过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政府对其进行协调和调控。另一方面,在旅游投资上,也存在着合成谬误现象。当某一个旅游项目在获得成功之后,很多其他的旅游企业便会进行模仿,由于对旅游市场供需状况的把握不足,大多是通过对适用性的预期来对后来的收益进行推断,这种盲目性决策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相似性产品,市场的供需状况由此而发生了相反的变化,企业在这个时候就极其容易面临失败的威胁了。

二、经济学视角下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的内容

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中,作为政府,在行使相应的旅游管理职能过程中,应当要有弹性,对那些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就要尽可能地避免进行直接的干预。当市场出现不完备地方,或者处于失衡险境时,才进行有效的介入。在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曾指出,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至少应当履行如下四种职能:立法职能、规划职能、协调职能和投资职能。与此同时,还要完成如下五个基本目标:为居民出行提供服务、满足居民度假和闲暇的权利、从事旅游文化开发与研究、推动旅游业在各个领域中的开发和建设、保护自然并协调环境的共生。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来说,旅游发展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政府所应该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等也应该是有差异的,具体职能的行使也是有差异的。通常情况下,宏观调控、组织协调、政策法规、营销规划、公共服务以及信息管理等都是其应当要行使的基本职能。

(二)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针对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到底应该由政府计划主导,还是由旅游市场本身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主导,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就前者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而言,就是指根据旅游业的自身发展特点,将市场为主,对资源进行配置,由此而使政府主导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为旅游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后者市场主导型发展战略而言,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提法其实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我国当前的旅游市场机制不够健全、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主导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想要从文字上来对其加以区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具体实践也可以看出,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应该是明确的,作为政府,应当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守夜人”角色,以促进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合成谬误要求政府必须要加强旅游职能管理。并且,旅游经济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能够找到政府职能行使和旅游市场作用的平衡点,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才有可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作者:李娜 单位: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