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范例

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范文1

关键词:循证药学;临床中药学;临床价值;并发症

循证药学是循证医学在药学领域中的延伸,对于当前最佳证据进行慎重、准确以及明智的应用是循证药学的药学实践核心,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技能,根据患者疾病需求以及患者自身意愿,为患者提供药物服务。循证药学是一种科学性和有效性很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在药学领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医药学中也有很重要的运用价值[2]。据临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用药安全性、药物有效性、药物信息收集、药物经济学以及药物管理等多个方面循证药学均得到良好应用[3]。在中医药理论的领导下,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临床中药使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将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作为其研究核心,该项研究在降低重要治疗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中起到关键作用[4]。由此可以看出,临床中药学和循证药学的共同研究目标就是安全有效的进行临床用药[5]。在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中循证医学为其提供了可行性研究思路。我们此次研究探讨我院在实施循证医学后对中药学用药情况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96例,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前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后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49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4岁。研究组男性50例,女性48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4岁。在年龄、性别等方面2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是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开展。

1.2纳入标准

(1)入组患者均接受中药治疗;(2)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并且在同意书上签字。

1.3排除标准

(1)患者除本院提供治疗方案外,私自服用其他药物;(2)患者依从性差,不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3)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研究方法

在我院推广循证药学管理,组织院内药剂师参加循证药物相关培训,遵照循证医学的原理,对药物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性收集,作为对药物研究评估的证据,通过文献整理获得相关药物疗效、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相关资料,对药物在合理用药方案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将该评价作为在该药物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参考依据[6]。在临床用药的开展过程中临床药学已发展成为主要工具,在进行药学临床服务时,应当对循证思想、方法进行熟练的掌握,并可以将其在临床服务中进行正确的运用,进行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做到个体化给药,以及满足药品经济学的要求,从而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节约患者治疗成本,降低不良反应等事件的发生[7]。在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后,定期组织院内药师进行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循证思想,使每位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药物选择时都可以以循证为前提,从而提高用药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

1.5观察指标

(1)观察实施前后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用药服务的满意程度,可以从药物使用价值、药效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该问卷是由患者根据自身体会进行填写,对患者问卷反馈进行统计,计算满意率;(2)记录实施前后,医务人员在用药方面的不良事件,主要分为未辨证施治、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当以及炮制方式不当;(3)对2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含恶心、呕吐、嗜睡、呼吸不畅以及尿频。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х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分析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分析

研究组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

2.32组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在中药学临床研究中循证药学起到指导作用

循证药学是采用科学的思维进行药物的配置使用,从主管用药过度到有根据的科学用药,使药物使用的盲目性最大可能的降低,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其用药变得更加有效性、安全性、应当性和经济性[8]。在医院实施循证药学理论,可以使药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对于医院药学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对于中药学的临床研究可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9]。对其指导作用进行细分,可以有如下几点。

3.1.1对中药临床试验起到指导作用

临床对照试验原则(RCT)和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原则(SR)是由Cochrane提出的,是属于循证医学的创始人,这两种原则是目前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石[10]。前者对于临床试验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后者可以分析中介试验的结论[11]。想要获得科学的重要临床试验研究结论,不仅要将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进行贯彻落实,还需要接受循证药学的制约,进而使药物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得以确保。在重要临床实验中,以循证药学为原则,将随机、对照、盲法以及重复等作为研究开展的准则,是研究的真实性、科学性得到有效提高,这也使得在深厚牢固的基础上进行重要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建立,使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更均有准确性和说服力。

3.1.2对中药制剂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在中成药的研制过程中引起成分复杂、物质基础不明确等原因,为中成药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对于中成药治疗标准的制定多以经验检查及常规水平检查进行衡量,指标以及检测的手段都比较落后[12]。目前,自我国中药材市场多以经济利益至上,这就使得市场存在大量重金属超标、有机溶剂残留等不合格中药,使中药治疗的隐患进一步加剧。为了使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用药可以得到保障,中成药的质量评价标准应当急需进行提升,在进行检测时增加现在先进的科技和手段,对于中成药的标准进行进一步完善,使中成药质量的可控性得到提升。目前现有的中药制剂大多已不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应当对中药制剂的剂型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增加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利用率[13]。对系统的文献资料遵照循证药学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广泛、多中心的研究,分析不同产地、加工工艺以及药物的有效成分,实现对中药制剂的改革,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的药品质量。

3.1.3对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指导作用

在药动力学、药效等方面,中西药配伍都会产生相互作用,若两种药物配伍不当,很容易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比如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或是毒副作用等。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属于我国独有药物制剂,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具有比较高的用药风险,分析其出现的原因,除了自身成分复杂不易掌控外,与其他药物配伍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项[14]。根据循证药物的特点,再进行药物配伍,应当根据每样药品的药理、毒理以及药动力学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在循证的基础上对药物配伍的可行性进行评估[15]。

3.2结论

临床药学范文2

关键词: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用药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是临床药物治疗疾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临床药学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是保证临床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的必要条件[1]。临床药学指导以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可发挥的疗效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实践经验开展,研究显示,其对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药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中医院2017年1月~12月常规临床用药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1月~12月我院采用临床药学指导临床用药后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参照《临床药物学》均确诊为用药患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损害者;②精神障碍,合并感染不能控制者;③妊娠、哺乳期患者。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8.19±2.98)岁。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8.32±3.0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临床用药方法,临床医生即依据临床诊断病情、患者个体差异,并结合个人给药经验,选择常规用药进行治疗。告知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1.2.2观察组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给药具体方法:①各科室分派专业临床药师:依据临床药师专业分配药师道相应的科室,参与查房、诊断、治疗。临床药师应依据患者病例,制定针对性用药方案,并参与临床处方审核,监督合理用药,科学确定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种类。同时严格审查临床医生开具处方,及时发现存在不良反应的处方,并给予纠正。②合理应用抗菌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生素用药。调查科室抗生素使用种类、规格、剂型、剂量等内容,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常规抗生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标和规范。根据参考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药物,进行综合、利弊分析之后及时反馈给医师。③实施奖罚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并严格执行奖罚制度,依据临床具体用药情况,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标准,每月定时对处方进行审核,依据审核结果规范和完善用药途径[3]。④加强临床药师与医师的沟通:临床药师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应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定时组织研讨会、学习培训计划。⑤注重给药的经济性: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经济水平,以病情为依据,指导临床用药,遵循合理、经济的原则。⑥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具体包括按时、按剂量、注意事项等方面。⑦开展临床药物服务:在正常工作日安排药师坐诊,针对就诊人员就如何使用药物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通过提供咨询服务,与患者一对一交流,准确掌握患者的实际用药情况以及当前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合理用药率、平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疹、食欲不振)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合理用药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合理用药46例,合理用药率为92.00%;对照组临床合理用药40例,合理用药率为80.00%;观察组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4],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治疗决策和查房,并研究临床药效、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成本以及临床诊断情况,与医生共同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可有效避免药物滥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合理用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因此,合理用药是临床疾病治疗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合理用药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11±1.23)d、药品费用(1210.00±120.00)元均低于对照组的(9.12±1.01)d、(1409.10±230.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临床药师干预下,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结论与朱锦瑾[5]结论基本一致。观察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药师通过指导各种药物用途、剂量,积极参与临床医生给药过程,可促进合理用药率,有效避免因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通过对临床用药过程的指导,从多方面促进了用药的合理性,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法,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同时重视药学知识咨询服务,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提高临床用药的效果。总之,临床药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进一步降低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率。

参考文献:

[1]方琼艳.临床药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1(5):745-746.

[2]张继.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应充分重视药物调剂工作[J].中国药业,2014,23(4):57-59.

[3]曾聪彦,梅全喜,沈健,等.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0(10):1027-1030.

[4]王月珍,唐思辰.临床药学服务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82-83.

临床药学范文3

临床中药学是中医药各个专业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临床中药师是发挥临床中药学作用的良好载体,对临床中药的科学运用,对保证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对临床中药学的概念、临床中药学的存在的必要性加以阐述,重点对临床中药师的作用及其要求加以分析,以更好的理解该门学科及中药师这一职业,从而促进我国中药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药学;中药师;作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相对于西药而言,中药的使用似乎更加复杂,为确保患者的疾病获得较好的治疗,且避免一些不良反应的发展,必须较好地掌握临床中药学的知识。中药师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1掌握临床中药学具有必要性

1.1临床中药学的概念

临床中药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所推出的一个新兴学科,是一门基于中医药理论,以病人为研究对象,对临床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展开深入研究,且分析其中药辨证用药基础理论与运用规律的学科。该学科旨在对中药的基本理论加以说明,且探究中药在预防与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中药的科学运用提供依据。

1.2掌握临床中药学存在必要性

临床中药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其核心是临床中药的安全、有效及合理运用。对该门学科进行研究,不但能够推进中药学的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向临床医师传播新的中药学研究成果,且向广大病患提供更好、更优质、更安全的中药学服务。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病患对药物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而为了满足广大病患的需求,为其提供更为优质的药学服务,就必须进一步加深对临床中药学的认识,强化对该学科的研究,从而促进该门学科的完善与发展[2]。临床中药学的知识愈加完善,临床中药师就能更好地掌握该方面的知识,继而更好地从事中药咨询、中药干预、中药调配以及中药处方点评分析等工作。

2临床中药师的作用

2.1指导临床中药的合理运用

在日常工作中,临床药师需同临床医师巡视病房,以更好地掌握每一名病患的实际状况,且参与病案及病例讨论,以便为病患制定出一份更为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且为临床主治医师合理选取药物提供参考。这一工作是临床中药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同时也是该门学科的重要作用。临床中药师能够依据各种中药的相关知识,如升降浮沉、性味归经、最新的药物资讯,以及中药的运用方法与检测方式等,为临床用药提供知识与技术上的支持,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3],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药的临床运用效果,减少或避免毒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中药师还必须了解正在接受治疗病患的相关信息,如病史、发病原因、用药处方、药物使用状况等,以确保中药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对中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加以监测

中药师对临床中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其药动学,并对检测其生物利用度,这也是临床中药学的任务与作用。首先,可控制中药药物的质量。不论是何种中药药物的使用,都必须在控制药物的质量前提之下。在临床上,中药的实际运用通常是中药饮片或者是中成药,因为国家对临床中药的使用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因而通常在质量上并无大问题;但是,因为在中成药的检测方面,存在定性不定量的情况。相同的一个产品,生产厂家不同、生产批次不同,其质量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可能与其原材料的来源有关系。正是因为如此,临床中药师必须对进入医院的各种中药进行检验,以控制其质量。其次,可对中药的毒副反应进行监测。若病患运用了中药,那么中药师就必须与临床医师及护士一同对病患进行监测,以实时掌握其用药后的临床反应。若病患出现毒副反应,需立刻停止服用中药。同时,依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再重新为病患制定一份治疗方案,且选取其他的中药。最后,还可对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加以监测[4]。因为每一名病患的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因而,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药物,在不同病患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病患服用中药后,中药师需对其差异进行观察,且监测其生物利用度与药代动力学,这对保证中药的合理运用,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2.3收集中药信息、提供中药咨询服务

众所周知,中药的种类繁多,来源广泛,而每一种药材的成分、功效、作用机理等各不相同。可见,有关中药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因而需要临床中药师不断收集、吸取各方面的信息,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医疗的水平及质量。近些年,伴随着我国中医药的迅猛发展,中药制剂的量愈来愈大。所以,中药师应不断收集中药信息,且构建药物信息库,以便病患或他人向自身询问药物问题时,可以较好地解答;同时还可以此主动向病患及家属开展有关中药知识的宣教,继而加深病患的认识,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最终实现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5]。

2.4探究不同药物的配伍及作用

中药在配伍方面,拥有一套属于自身的配伍理论,尤其是在中药饮片的配伍上,除需注意普通的配伍禁忌之外,同时还需注意各种中药的构成,如果若干种中药同时使用,必须充分考虑到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冲。依据现代药理理论,部分化学药物与中药联合使用,会导致药物的药性发生极大的改变,在一些情况下可加大药物的毒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中药师必须时刻注意这一问题,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提倡西药与中药联合运用。

2.5探究中医中药的质量标准

一些条件较好的医院,拥有属于自己的中药制剂室,而该科室的职能为:把院内的各个协定处方调制成制剂,以方便临床运用。而在对中药制剂进行调制时,临床中药师需参与其中,依据处方的内容、中药的属性,且结合药物内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调制出合理的中药制剂。与此同时,临床中药师还需对所调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加以探究,这不单单是科研部门的工作,同时也是中药学及中药师的职责。

2.6评价临床药物的使用情况

对药物的相关信息或资料进行搜索、归纳、整体,或是对药物开展临床试验,这是临床中药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此项工作,可较好的对药物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一些新研究开发出来的药物,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可以为新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提供有力依据。

3对临床中药师的要求

由上述可知,临床中药学及中药师在疾病治疗、药物调制以及药物信息咨询等各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想上述作用充分展现出来,且为广大病患提供更为优质、更为细致的服务,那么就要求中药师朝如下方向发展。

3.1中药师需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假使在工作过程中,中药师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水平较低,那么将无法为病患提供中药信息的咨询服务,且无法调制出合理的中药制剂。因此,这就要求加强对临床中药师的培养,使其掌握有关中药学的各种知识。现代中医药对中药师提出的要求是:必须拥有较广的知识面,且掌握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如药事管理学、中医理论、中药学以及临床医学等等,进而成为一名“化学-医学-药学”三者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6]。

3.2中药师学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在中药师的工作内容中,除为病患提供咨询服务或收集有关药物的信息资料以外,还需对药物展开临床试验,需对药物进行调制,而这些工作都要求临床中药师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如此,方能在更好的开展药物试验操作,方能精准、准确地调制出各个科室所需的药物,方能开展临床中药学的深入研究。

3.3中药师必须拥有崇高的职业素养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知识更新,且会提出新的理念。这就要求中药师不断学习,且及时掌握中药学、中医学的最新动态和知识,以确保其知识的更新。

综上,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师将愈来愈受到重视,而中药师的工作也将由简单向复杂化(提供药物咨询、药物调制、药物检测以及制定治疗方案)转变。因此,临床中药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中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且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以更好地为广大病患服务。

作者:黄萍 单位: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郭耀辉,冯刚,金鑫鑫,等.加强临床中药师培养,夯实医院临床中药学工作基础[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18~19.

2王安香.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师作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28~129.

3胡高波.中药学发展中中药师发挥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4,12(18):570.

4李晓燕,张淑雅.中药师如何发挥临床药学服务作用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4):149.

临床药学范文4

【关键词】临床药学干预;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影响

抗生素是多数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有效药物,可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其品种规格多,临床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且在医疗费用中所占的费用比例较多。但近年来,多数医生或患者依赖于抗生素治疗,导致其应用存在滥用现象,而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增加了医疗费用[1]。为了规范抗生素的应用,提高其合理应用,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析了临床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住院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19~60岁,平均40.71±5.53岁。其中,内科患者有15例,外科患者有16例,妇科患者有10例,其他科室患者有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0~60岁,平均40.45±5.52岁。其中,内科患者有15例,外科患者有16例,妇科患者有11例,其他科室患者有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生素用药指导;观察组则给予临床药学干预:(1)邀请资深药师和专家对临床医生加强抗生素相关专业知识及使用规定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知度,使其掌握抗生素使用权限管理、应用原则、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并掌握抗生素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等。(2)药师参与设计抗生素用药方案。要求临床药师深入至科室,协助医生在正确时机为患者处方提供正确的抗生素和正确的剂量,参加抗生素处方审核,对抗生素处方进行评价,对于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干预,说明不合理之处,并指导医生修订处方。(3)奖惩制度的制定。各个应用抗生素的科室需严格制定抗生素使用适应症,每个月检查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对于不合理用药情况给予通报,并及时整改。(4)抗生素管理方面。加强对抗生素的分级管理(非限制级、限制级、特殊级),加强抗生素指标要求专项整治和耐药监测,加强抗生素敏感试验的及时性、准确性,并从药品的性能、厂家、批次、存放、发放等方面入手,层层登记,严格把控抗生素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保证抗生素的有效性和有量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抗生素知识认知、抗生素用药依从性、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药物费用;抗生素使用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SPSS15.0统计,x±s为计量资料并作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作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抗生素知识认知、抗生素用药依从性、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药物费用相比较

观察组抗生素知识认知、抗生素用药依从性、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药物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副作用相比较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引起的问题日益受到临床重视,需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抗生素使用,减少抗生素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减少医药费用[2]。而临床医生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难以掌握和运用全面的抗生素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用药,临床药师的出现,无疑给他们充分运用药物,保证药物治疗的合理、安全、有效提供有力的保障,理所当然地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临床药学服务的干预方式是临床用药不可缺少的一种干预措施,通过药学服务,可实现对抗生素用药的有效管理,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减少细菌耐药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速患者疾病康复,减轻其痛苦,减少医疗费用负担[3-4]。本研究显示,临床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较大,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抗生素使用的正确认知,并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费用和不良反应,从而体现了药师价值,值得医院药学部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地林.临床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3):122-123.

[2]陈海林,孙浩,金海英,吴伦.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影响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09):1234-1236.

[3]路俊华.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产生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145-146.

临床药学范文5

【关键词】临床需求;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合理用药

近年来我国临床药学学科发展迅猛,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然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各级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任务艰巨,临床药师配备数量与质量均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严峻形势下,临床药学工作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甚至一些相对常规的药品相关信息都表现为被动地接受咨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临床药师医疗团队作用和价值的充分发挥[1-3],临床药学工作在解决医护患三方用药实际细节问题方面的成效并不显著。临床药学服务(clinicalpharmacyservice,CPS)是临床药师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不同层次用药需求,为医师、护士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建议,尽最大努力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全新药学服务模式,医护患三方是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目标群体,然而目前国内并没有专科化的面向医护患三方需求、切实可行高效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本文结合呼吸内科临床药师工作实践,试探索面向医护患三方不同层次需求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以期提高临床药师的工作效率,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医护患三方对临床药学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调查问卷内容的设置参照权威文献的查阅结果,同时结合呼吸内科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对临床药学服务的基本需求两大部分。本次调查对象为临床药师工作科室呼吸内科医生、护士及住院患者,目的是了解医护患三方对临床药学服务不同层次的具体需求。调查问卷主要设置以下内容:药物相关信息,包括药物用法用量、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输注方法等;个体化给药方案的优化;患者教育。

1.2面向医护患三方需求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的有效建立

以临床工作中医护患三方对临床药学服务不同层次需求为抓手,在呼吸内科构建一种针对性强、工作效率高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即: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明确医护患三方对临床药学服务的基本需求,然后面向这些具体细化的需求进行汇总分析,制定出满足医护患三方需求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服务内容。

2结果

2.1调查问卷结果汇总与分析

共43例医生、护士、患者完成了此次问卷调查。其中临床医师24例,护士9例,呼吸内科患者10例。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调查对象对临床药学这一学科感兴趣,一致认为需要临床药师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但医护患三方对药学服务的需求内容不尽相同,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临床医师对“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的需求排在第1位,其次是“用药注意事项”和“血药浓度监测”;一线护士则更关注“药物输注方法”、“药品不良反应”;而对于患者而言,需求最多的还是“用法用量”和“药品不良反应”方面的药学专业指导。本次问卷调查还重点从住院患者角度出发,了解住院患者希望临床药师提供哪些具体的临床药学服务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呼吸内科患者临床表现多以咳、痰、喘典型症状为主,吸入性平喘药物使用广泛,区别于传统口服和静脉给药途径,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制剂,高龄患者对其正确使用方法存在困惑,亟需临床药师提供相关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疗效。

2.2面向医护患三方需求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建立

2.2.1面向临床医师需求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

临床医师是药物治疗方案的决策者。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医师需求的是能够帮助其确定、调整和优化诊疗方案的专业权威药学信息。其中,高年资的医师(主任、副主任医师以上)更希望临床药师能够提供如新药通讯等药学前沿信息;中低年资医师(主治、住院医师)需要的是通过临床药师获得能够指导其具体诊疗活动的用药指导,如肝肾损伤等特殊患者药代动力学、药物剂量调整等。针对这一需求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日常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诊等形式,在了解患者疾病和当前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特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问题,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理论知识针对具体病例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分析和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例如,经调查临床医师对美罗培南的个体化给药方式存在疑惑,临床药师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循证医学证据,分“美罗培南PK/PD特点”和“重症感染患者美罗培南给药方式”两个专题集中时间为呼吸内科医生举行专题用药培训,详细介绍美罗培南的多元化给药方式:增加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频次和延长输注时间。经过沟通交流,呼吸内科临床医师理解了美罗培南多元化给药方式产生的原因,掌握了不同给药方案的优点及临床适应证。

2.2.2面向护士需求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

护士是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一线执行者与观察者,药物给药方式是否规范合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药物治疗方案是否有效,药品不良反应能否及时发现并妥当处置关乎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护士需要的临床药学服务信息理论性低、实际操作性高、更加具体实用、有助于其规范实施具体治疗行为。例如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普遍,其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因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应用最为广泛,但此类药品可能导致的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不容忽视。然而很多药品说明书并未明确标明是否需要皮试,标明需要皮试的药物皮试方法也未详细注明。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如何皮试及如何判定皮试结果成为护士的困惑。针对这一需求,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指南共识,通过定期举办药品知识小课堂的形式,向护士简明扼要地讲解此类药物每个品种是否需要皮试、如何开展皮试、皮试结果如何判定以及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置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深受护士群体的欢迎与肯定。

2.2.3面向患者需求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

患者是临床药物治疗的目标对象,也是药物治疗是否安全、有效、经济的评价者。传统医疗活动中,临床医师和护士承担着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工作,药学专业权威性不强。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师和护士均渴望由专业的临床药师为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用药教育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患者本身对临床药师这一新兴学科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期许,渴望与临床药师沟通交流用药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调查呼吸内科患者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肺部感染等高龄患者,临床表现以咳、痰、喘典型症状为主,吸入性平喘药物使用广泛,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需长期使用此类药物控制及稳定病情。区别于传统口服和静脉给药途径,高龄患者对其正确使用方法存在困惑,亟需临床药师提供相关用药指导以确保疗效。临床药师针对患者需求,制定符合特定患者特点的教育内容。例如,制作指导吸入性平喘药物正确使用方法的小卡片及科普小视频,发放给患者观看,亲自到患者床边演示指导该类药物的正确吸入方法。

3讨论

临床药学服务最早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实践,临床药师已经成为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参与者和决策者。相比之下,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虽经过不懈努力在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探索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及国内迅猛发展的医药卫生事业需求相比仍差距悬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尚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4-5]。目前临床药师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临床药师工作得不到临床医师认可;临床药师参与不进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临床药师自身临床、药学知识不足;临床药师药学背景并不能满足当今临床的需求。总结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多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解决临床实际用药问题,临床药学常规工作如处方点评、医嘱审核、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上报、参加医疗查房、控制药占比及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等并没有切入到临床药学的核心任务,不能真正满足医护患三方对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如何推动面向医生、护士、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构建一种针对性强、效率高、易推广应用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临床药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首先摸清临床药师工作所在科室呼吸内科医护患三方对临床药学服务的具体需求,然后面向医护患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极大提高了临床药师工作效率,得到了医护患三方的充分认可。对于其他专科,也可以参照摸清医护患三方需求+提供针对医护患三方需求的临床药学服务这一工作模式,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苏志强,徐苏颖,张程亮,等.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6):3-8.

[2]刘宇,邱峰,张涛,等.癌痛管理中规范化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126-129.

[3]刘妮,杨立平,曹丽芝.临床药师基于循证药学指导肿瘤患者合理使用人血白蛋白[J].药学实践杂志,2017,35(5):457-459.

[4]吴永佩,颜青.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4,23(1):1.

临床药学范文6

1.药学知识领域:由药物化学、药理学、分子药理学、药物分析(包含体内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知识单元构成。

2.临床医学知识领域:由医学影像学、诊断学、实验病理学、医学伦理学、临床医患沟通与交流技巧等知识单元构成。

3.药物治疗学知识领域:由内科药物治疗学、外科药物治疗学、妇产科药物治疗学、儿科药物治疗学、神经科药物治疗学、精神科药物治疗学、传染科药物治疗学、皮肤性病科药物治疗学等知识单元构成。

4.临床药学知识领域:由临床药理学、药物应用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药物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药事管理学等知识单元构成。其中最为重要的专业知识领域应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学,这是目前课程体系的薄弱环节,属于教材建设的重点内容。

二、国内临床药学专业教材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的临床药学专业教材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供普通高等院校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学用。山东大学组织编写的临床各科《药物治疗学》一套7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七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教学使用,还有其他专业课程教材,如《药物流行病学》、《药源性疾病与防治》等。这些教材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编写人员主要为临床医师或药理学等基础课程教师,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阐述的实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足,药物不良反应和给药方案调整等属于临床用药特色的内容偏少,未能很好地体现临床药学专业专用教材的特点,加之教材的格式不统一,前后顺序安排不甚合理;造成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相脱节,专业重点不突出,内容比较杂乱,与其他学科重复过多,导致“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混乱现象。这些问题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在再版时花大力气解决。随着我国临床药师制度的逐渐实施和完善,临床药师专业素质、水平和经验不断提高,专业教材的主编和编写人员应逐步过渡到由临床药师承担。目前再版的临床药学专业教材编写人员,可由临床药师、临床医师(具有丰富临床用药和教学经验)以及药理学专业教师三方面组成,以真正适应临床药学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关于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

1.内科药物治疗学

涉及面广,整体性强,是内科医生防治疾病的基本手段,更是临床药学重要的专业基础,对于将来从事综合性工作的临床药师来说,是贯通临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课程。药物治疗学主要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能否转化为治疗效应,最大限度地减低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合理使用药物的具体问题。近年来,随着医学基础学科,特别是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为基础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内科药物治疗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迅速增长的大量药物,如何选择和应用,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内科药物治疗学的教学目的,是使临床药学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等方面有一系统全面的了解,熟悉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常规,重点掌握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通过讲授内科药物治疗学,为今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进行毕业实习以及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该课程教学包括系统学习和临床实习两个阶段。通过系统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在临床实习阶段,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各种疾病相结合,正确地运用到药物治疗的实践中去。

2.外科药物治疗学

临床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是会“用药”的临床药师,而不是会“做手术”的外科大夫。所以外科及药物治疗学的教材内容及重点应以外科学总论部分为主,如无菌术和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体液失调和酸碱平衡、输血、外科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外科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疼痛治疗、围手术期处理、外科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其他术前术后与药物处理密切相关的一些外科疾病,实验和见习课时亦安排在与上述讲课内容有关的科室或手术前后辅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病种。目的是熟悉外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药原则,配合手术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承担外科临床药师的职责。

3.妇产科药物治疗学

教材内容及重点应以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和药物处理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为重点,如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和治疗方法,各种常见生殖系统炎症及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学,月经失调、绝经期、不孕症与性激素的补充治疗,产科、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处理及围生期的合理用药等。目的是熟悉性激素类、避孕药、抗生素、抗肿瘤等妇产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原则和治疗方案,能够担负妇产科临床药师的职责。

4.儿科药物治疗学

教材内容及重点应以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药物处理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为重点,使学生熟悉小儿的生理和病理学特点,掌握小儿科用药方法、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及用药原则,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够担负儿科临床药师的职责。

5.神经病药物治疗学

教材内容及重点应以神经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注意加强药物治疗学内容,使学生熟悉神经病学检查和诊断要点、常用治疗药物,掌握神经病科用药特点、用药方法及用药原则,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够担负神经病科临床药师的职责。

6.精神病药物治疗学

教材内容及重点应以精神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使学生熟悉精神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掌握精神病科常用治疗药物的特点、用药方法及主要不良反应,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够担负精神病科临床药师的职责。

7.传染病药物治疗学

教材内容及重点应以传染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使学生熟悉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特点,掌握传染病科常用防治药物的用药方法及用药原则,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够担负传染病科临床药师的职责。

8.皮肤性病药物治疗学

教材内容及重点应以皮肤性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使学生熟悉皮肤性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掌握皮肤性病科常用治疗药物的剂型、用药方法及治疗原则,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能够担负皮肤性病科临床药师的职责。

四、关于临床药学课程

1.临床药理学

传统的临床药理学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临床药物评价、甚至药事管理学的部分内容,并与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颇多交叉和重复。鉴于对临床药学专业开设临床药学课程的统一考虑,将上述有关内容分出,单独设课,为避免学科之间概念的混乱,减少不必要的内容重复,界定和规范教材内容及范围,适当调整学时和学分非常必要。临床药理学作为临床药学一门独立的重要专业课,教材编写的内容和重点应放在总论部分,如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设计、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药物相互作用及合理用药、时间药理学、遗传药理学、老年人用药、妊娠期及哺乳期合理用药等,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进行新药的临床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2.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流行病学是临床进行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一种方法学,教材的编写重点是与药物临床应用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设计原则、基本类型、因果联系以及Meta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学方法,目的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内容,具备开展循证药学(evidence-basedpharmacy)研究的能力。

3.临床药物评价

相当于临床药理学的各论内容,按系统或治疗的重要疾病评价临床常用药物,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特点,以及发展和应用趋势。如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与细菌耐药变迁的关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评价、循环系统药物的临床评价、呼吸系统药物的临床评价、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评价、血液系统药物的临床评价、激素类药物的临床评价、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评价等。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具有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评价药物应用的能力,了解临床应用药物的最新进展,为将来从事临床药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临床药学范文7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学教育;创新作用

引言:

其实从两者表面意思来看,我们都知道临床药学在药学教育当中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但是这样泛泛而谈,起不到根本的改变作用,也无法给药学教育带来更好的帮助。我们只有先分析药学教育存在哪些缺点,才能够相对应的探索临床药学具体有哪些作用,相互结合来探索临床药学的主要推动作用。

1药学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1.1理论不够完善。我们在理解人的一些疾病和人的一些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困扰,但是医生却要对此比较了解,如果医生的理论不够完善,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那么对我们疾病的治疗和人类的发展都有着诸多的影响。这也就反映了相关人才的知识水平不足,而且道德素质较为低下,这也就看出了在药学教育当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因为相关人才都是在我国现今的大学体系当中所培养的,如果说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知识,学生们在实践环节必然出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因为其实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在实践的环节当中,很有可能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这点其实还要追溯到我国的大学教育当中,在我国现阶段的药学教育当中,主要是以化学课程为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药学化学等等,但是在实践环节却有所缺乏,可以说是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只有很少的学校才会开展相关课程,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药学教育而言,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导致了药学教育下的学生理论不够完善,这样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对整个药学理论认识的更加透彻更加清晰,在未来自我创新的过程中,也会因理论知识缺乏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2缺乏实践环节。谈完了理论我们就要继续探索实践环节,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当中,即使是理论学家也依然要结合实际才能够得到相关反馈,也能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而大多数学校正是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理论教学当中,却没有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因为药学教育本身一系列特点就决定了其必须要在临床上做出更多的实践,通过大量的测试才能够获得更多的体会,也能够对一些药学反应,药理药性以及相互之间的不良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获得更多的经验。在未来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准确,在医学领域真正的做到救死扶伤。同时其实这也反映出了我国大多数学校药学教育当中缺乏实践环节,或许是因为基础设施不足,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有实践的设备,又或许是因为学校对此不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或许是一些学生们在实践环节选择了忽视,因为其自身没有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性,才导致自身水平不断下降,导致药学教育下培养的人才理论知识不足且实践能力较差。

1.3综合素质教学存在缺陷。我们都说医者仁心,在药学教育当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保证其综合素质较强,能够在工作的领域当中以一颗仁慈的心去看待患者,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以耐心来为更多人服务,这样才达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但是这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大多数学校药学教育当中所忽视的一类问题,就没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说一个学生综合素养较强,那么才能够在实际工作当中以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开拓进取,也能够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更加细致,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医者仁心。如果学生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或者是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面对患者。即使其自身水平再高,在工作的领域当中也无法做出更多的贡献,也无法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很多学校都希望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都希望其在工作领域当中技术水平较高且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却未曾认识到加强学生综合素养才是培养更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2临床药学在药学教育中的作用

2.1提高学生的实践性。说到临床药学在药学教育当中的作用,我们首先探索的一个话题并不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而是探索这一过程主要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性。正是由于在大学教育体系下很多学生丧失了一些实践机会,才导致其未能够开拓创新,也没能够在工作领域当中发挥出更多的作用。那么临床药学正是对药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因为其实践性较强,能够让其和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的过中加强沟通,也能够认识到一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能够以一个更加谨慎的态度去面对患者,同时也能够以更加丰富的经验进行药物的搭配,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药学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加高素质的人才,在实际的医学领域也能够为更多的人做出更多的贡献。

2.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我们还要探索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标准的医生就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另外还能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用认真的负责态度去面对患者。用一颗仁慈的心去看待所有的患者,这样才能够在这一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临床药学对于药学教育的重要推动作用就包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这一过程能够让药学教育的学生参与到临床治疗当中,能够见识到更多的患者,也能够见识到更多的药物相互作用,在和临床医生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在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不论是现阶段发展还是未来的综合提高,都有着诸多好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医学教育中当中,也无非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出现了问题,再加之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很多学校却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才导致相关人才的培养出现了一定的困扰。在临床医学与药学教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依然是希望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在提高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在未来医学行业当中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外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对我国药学教育的启示[J].梁海珊,张新平.医学与社会.2018(03).

临床药学范文8

关键词:药学文献检索;临床药学;教学效果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建于1997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秉承“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理念,构建了“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懂医精药,能力为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1-3],成效显著。药学文献检索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临床药学专业“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掌握科技文献的检索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其具有相应的科研素养[5],以利于课程论文和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随着“大数据”“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概念的提出,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数据库的出现,在丰富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内容,便利文献检索的同时,也为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本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为适应当前形势,实现我校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通过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等措施对临床药学专业药学文献检索课程进行改革。

1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学制五年,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主要服务于后续的综合技能实验和五年级第二学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及撰写。因与前期开设的理论课程有明显脱节,时间跨度较长,学生对理论课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知如何应用,缺乏文献检索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欠佳。如能在进行药学文献检索教学过程中,整合与之相关的课程,适时安排相应实践操作,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药学文献检索的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善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6]。针对上述情况,从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在本课程授课初期向学生介绍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本课程的目标、定位,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或科研设计的流程,使其认识到本门课程对后续综合技能实验课、毕业论文设计及进一步深造进行科研选题的重要作用,明确本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和重要作用。在授课内容上,不拘泥于教材,突出重点,适当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获取科技文献的方法和途径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的方法与要求。在课程的学时分配上,增加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使用上机实践的学时比例,增加网络环境下获取文献的方法及途径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教案设计时选择与临床药学学科密切相关的“合理用药”“精准医疗”等科研实例,讲解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班级竞赛的方式,在同时上课的两个班级中,通过随机提问或者让学生推荐的方式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作为班级的课程平时积分。利用大学生争强好胜和集体荣誉感强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7]。在课程安排上,相应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及时安排上机实践,同时将临床药学专业的综合技能实验安排在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周,并将综合技能实验内容与数据库检索相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文献检索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上机实践和后续的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2引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学文献检索课程主要内容为: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概述、中英文数据库的特点及应用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方法。从教学方式上又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程设置30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部分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理论性强的特点,与前期所学的其他课程相关性不大,知识相对独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开展理论部分教学,由于内容相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8]。因此,在药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选择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的科研实例或话题,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和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所给出的科研实例或话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联系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加深印象,又能更加容易地掌握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例如在讲授数据库检索及应用时,以学生所熟知的我院某个任课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例,介绍糖尿病发病机制及用药现状,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检索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申请的发明专利,教师进行总结,介绍应用合适的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介绍学术规范时,向学生介绍2017年湖北某高校知名学者的学术造假事件及其对学校和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哪些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如何避免不端行为,通过积极讨论、主动答题等方式引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3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考核是保证课程正常开展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大学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使其顺利完成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根据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设置,采用“文献检索知识及应用考核+综述报告考核+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其中文献检索知识及应用考核部分占总成绩的50%,考核在第二次上机实践课时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我校图书馆已有的数据库资源或网络资源(如中国知网、Webof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平台),检索相关文献的技能。考核内容基于学生所熟知的专业课教师的课题或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的主题设置题目。通过关键词、作者、期刊名称等进行专利、毕业论文及期刊检索。综述报告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40%,布置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某一个疾病的“个体化给药”“精准医疗”“合理用药”等课题,或者让学生选择与自己参加过的科研有关的课题撰写相关研究进展,严格按照我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进行撰写,重点强调中英文摘要、主题内容的撰写要求、论文格式、参考文献格式的具体要求。同时采取学生相互检查、挑毛病、提建议的形式,以便学生更快地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教师在课堂上选择几篇往届学生的综述报告或毕业论文,对于内容质量及格式规范给予点评,供学生参考。根据综述报告的质量和格式规范给予评分,作为综述报告的考查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由课堂回答问题、分组讨论、任务完成及上课出勤组成。通过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方案,达到检验学生是否具备文献检索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科技论文写作技能的目的,体现文献检索课程以实践为导向的特点,促进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药学文献检索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药学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本身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该课程对后续综合性技能实验、毕业论文撰写及研究生学习的重要作用,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订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体现药学文献检索课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掌握文献检索使用及科技论文撰写的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将案例教学引入药学文献检索教学中,通过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开阔学生的视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课程及毕业论文撰写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安琳,郑友广,谷小珂,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62-64.

[2]段静雨,张春平,李岩,等.大数据背景下临床生药学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1):41-42.

[3]高剑,牟杰,薛运生,等.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讨[J].科技视界,2015(5):46.

[4]牛一民,刘阳.临床药学背景下中医药必修课程的开设[J].药学教育,2017,33(6):30-32.

[5]李艳萍,吴剑峰.药学文献检索与科研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56-57.

[6]陈辉,郝志友,孙彦君,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文献检索课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13,12(7):98.

[7]谷小珂,张玲,郑友广.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