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堂范例

劳动教育课堂

劳动教育课堂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能力发展、劳动意识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关于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构建的讲话为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当前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向,然而,从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来看,情形并不乐观,劳动教育课程在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弱化了劳动教育的效果。因此,从劳动教育课程化的角度出发,探索多元化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缺失

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依据,在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但受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普遍面临着劳动教育课程缺失的问题,这既体现在劳动教育课程类型的单一化、片面化上,也体现在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不足上,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实效。

1.劳动教育课程单一化

劳动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并付诸劳动行为,使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的基本劳动技能”[1]。中小学生的劳动形式有很多,均在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以及劳动意识的生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保障劳动教育效果的基本要求。但当前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劳动课程单一化的问题,多以国家层面的劳技课程作为唯一的劳动教育课程。劳技课程以生活性的劳动技术教育为例,虽然具有体系强的优势,但内容覆盖面不广,难以在自助劳动、生产劳动等教育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也不能满足学生劳动学习的需要。

2.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不足

“系统加强劳动教育”[2],是当前国家对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重点要求。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以系统建设劳动课程为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在劳动教育中既要发挥好国家课程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开辟新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灵活性的必然要求。但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不足的问题,未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情开发针对性的课程。一方面,学校缺乏专业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队伍,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不具备有效的实施主体;另一方面,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中存在着碎片化的现象,劳动教育教材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3.第二课堂作用得不到发挥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赋予了学生绝对的学习自主权,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但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来看,第二课堂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多数学校并没有有效引导学生利用空闲、放学、假期的时间参与到校园、家庭、社区劳动中。作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形式,第二课堂的缺失以及教育作用的弱化全方位限制了劳动教育的效能,给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以及劳动习惯的养成均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缺失的原因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缺失,既有思想观念层面的因素,如家长、教师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如缺乏足够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1.唯成绩论教育思想浓厚

劳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常态化、持续性、成体系的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并且,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素质教育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当前中小学校对劳动教育多缺乏正确的态度,最为典型的便是唯成绩论教育思想浓厚[3]。多数校领导和教师均将智育作为重点内容来抓,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也未能给予充分的支持,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学生的劳动习惯难以养成。

2.专业化师资队伍欠缺

当前中小学校普遍缺乏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这也是导致劳动教育课程缺失的重要因素。首先,劳动教育课程师资队伍总量严重不足。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环节,但相比于德智体美课程教师,劳动教育课程师资队伍数量普遍较少,难以担负起劳动教育的重任,特别是随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日益多元化,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更为严重,这极大地制约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其次,劳动教育课程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高。不少学校由其他学科课程教师充当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这种情况极大地削弱了劳动教育的专业性,难以有效发挥劳动教育课程在学生劳动素养提升中的作用。

3.家校合作流于形式

劳动教育既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也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媒介。强化家校合作是构建全天候劳动教育态势的基本要求,但中小学劳动教育家校合作存在流于形式的风险。首先,家长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家长多将教育的重点落在孩子文化课程的学习上,并不关注孩子在劳动教育课程学习中的表现。不仅如此,多数中小学生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娇生惯养,不仅不配合学校层面布置的家庭劳动任务,甚至将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视作浪费时间。家长的错误观念对孩子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并且,部分家长自身缺乏劳动习惯,存在好逸恶劳的心理,也间接地影响了孩子,没有给孩子形成正确的示范效应。其次,家校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家校间的交流仍然以每学期一到两次的家长会为主,并且,家长会上,很少有教师会涉及到劳动教育的内容,家长也不会主动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劳动表现。

4.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足

实践性是劳动的基本属性,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只有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才能彰显劳动的价值,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就成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点。然而,实践基地的欠缺是当前导致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缺失的重要因素。首先,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足。中小学劳动教育仍然停留在知识教育的阶段,对劳动教育的实践性认知不高。尽管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多为模拟实践,并未和真实的劳动环境、劳动场景结合起来,因而难以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并且,一些学校虽然已经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但并没有真正利用好。其次,缺乏外部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教育,需要协同发挥好学校、家庭、社区等多个主体的作用,但学校多缺乏外部资源利用意识,并没有从学校所在地的外部环境出发,做好校外联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三、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

劳动教育课程的缺失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也弱化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因此,必须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1.打造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单一化的问题,要以多元化理念为切入点,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群建设,打造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性。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出发,围绕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的培育,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将家务劳动、社区劳动、公益劳动等纳入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一方面,从共时性的角度把握好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从历时性的角度密切不同学段劳动教育课程的衔接关系。其次,强化其他课程的劳动教育协同作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既要发挥好专业化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也要从跨界理念出发,深入发掘其他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凸显其他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协同作用[4]。以语文课程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到课文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诸多课程中,体育课程在劳动教育中有着最为显著的协同效果,要将劳动和体育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劳动中提高劳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学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学情出发开发的课程,不仅契合学生的需求,而且学校在课程实施中也具有更强的灵活性,正如有研究指出,“校本课程的意义就在于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最大收益”[5]。中小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性、持续性出发,组建由副校长或教务主任牵头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将劳动教育课程任课教师全部纳入到开发小组中,并聘请其他学科教师作为参考人员,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铺平基础。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迭代与大屏智能终端的高度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而各种类型的APP则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样要立足信息化的大背景,做好线上校本课程开发。

3.加大劳动教育保障条件建设力度

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保障条件,而从当前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基地层面的不足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此,一方面需要加强专业化劳动教育师资的引入力度,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化发展的趋势,出台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引入标准。对此,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素质模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素质模型包括核心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知识、个人品质四项内容,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模型框架,强化校内师资培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跨学校培训,组织教师到其他劳动教育经验较为丰富的学校参观、学习,提高师资队伍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利用好校园的空旷地带,开办校园农场、校园手工艺坊等实践基地,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展劳动,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利用好周边环境也是实践基地建设的重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要向社会延伸,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中接受锻炼、得到发展,而多元化的社会实践也是充分发掘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

4.实施家校合作劳动教育模式

劳动教育课堂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职业精神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1],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20年7月,为了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意见》的落地,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系列文件出台,其本质就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增强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劳动自觉,树立正确劳动观,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劳动教育意见和精神,加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探索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概念解析

1.1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意在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及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劳动兴趣;(2)让学生在劳动实践当中习得劳动技能,躬身感受劳动的魅力,感知劳动人民的伟大;(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以正确的劳动观作为人生道路的指引,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甚为丰富,相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劳动教育课程仅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是指在学校层面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在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打造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社会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的特点,针对性地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职业院校强调要围绕专业学科、实训课、实习活动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强调针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设置专题教育,《意见》中指出三大精神的专题教育学时不能少于16学时。

1.2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和价值追求。从内在品质上讲,职业精神表现为个体对职业生活的能动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追求[2];从外在规范上讲,职业精神则表现为社会对个体在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价值等方面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通过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融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文化涵养和劳动价值观,从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

2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融通的学理依据

2.1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

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本质上都是对劳动精神的强调。劳动教育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课,劳动教育课程要守好学生教育的第一个关口,要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意识,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新生从踏入学校开始就意味着校园的学习生活是以学习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的,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而职业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劳动精神在职场上的具体表现,劳动精神对于提升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具有巨大作用。所以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

2.2在教学上具有融合性

职业精神作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凸显了劳动教育课程和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教学内容而言,将职业精神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是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如强调劳动教育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相匹配,重视职业信念、劳动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二者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职业精神离不开职场实践上的精神凝练,而劳动教育课程则强调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后的教育意义,所以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都离不开劳动实践的教育方法。

2.3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上,希望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学生。而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则希望培养出掌握较好劳动技能的人才。两者的人才培养预期都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自然离不开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高技能则要求学生掌握较好的职业技能。因此,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3]。

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融通路径

3.1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

学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立足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重视劳动教育中的职业精神培养。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劳动技能的载体,更应该承担起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任务,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在学校的层面上为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进行系统安排和提供人、财、物方面的保障。

3.2改革教学板块,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

为实现劳动技能与人才职业素质的两手抓,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融通的必要性,并贯穿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过程中[4]。在理论教育上,一方面,可以根据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的需要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进行修订,开发校本教材[5]。修订人员应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优秀企业人员等共同组成,修订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阶段特点以及各自的专业特点适当加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在授课上可采用案例的理论讲授方式,讲述劳模人物事迹和工匠典型故事[6]。摈弃枯燥单调的理论填鸭,以故事发展和人物成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教育上,指导高职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包括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技能和职业劳动技能。实践教育要突破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技能的桎梏,在职业劳动技能方面进行拓新,特别是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劳动技能,把职业劳动技能培育与专业实训实习融合起来,重点培养本专业的主要职业技能。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既能收获职业劳动技能,又能提升个人职业精神、职业素养。

3.3拓展劳动空间,让学生在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中体现和强化职业精神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立足于实践的学科,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必然离不开劳动实践活动,要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通,就要把职业精神融入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之中。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劳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在校内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拓展劳动空间,创设更多的劳动场景[7]。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仅仅局限于校内的空间是完全不够的,高职院校还应该广开渠道,拓展劳动空间,寻求更多更大的劳动实践场地。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的街道、社区、兄弟院校、共青团、志愿者协会、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加强联系合作,共享场地空间,共同创设活动[8]。这样既解决了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场地不足的问题,又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团体、组织以及行业内的“佼佼者”,有助于体验和强化职业精神。

3.4整合校企资源,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内容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企业的需求密不可分,因此,劳动教育内容要体现与市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企业资源,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等职业体验感强的场地,如此既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劳动教育内容,同时职业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当中深入高职学生的心里[9-11]。

3.5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促进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深度融合

落实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离不开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专业教师队伍[12]。这样的教师队伍既要体现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又要体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在专业性上,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至少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之一:(1)具有劳动教育学历背景;(2)接受过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3)具有定期下企业实践锻炼经历。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本领,确保课程质量。在职业性上,可聘请行业、企业导师作为校内兼职教师[13],为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工作实践经验,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专业的特点和职业精神。

3.6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全过程融合

劳动教育课堂范文3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劳动育人体系;劳动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是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和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起点和重要支撑。我校根据党和国家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与“和合”办学理念,以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进育人方式变革,通过“劳动文化内生、课程目标重塑、课程资源重构、教学样态创生、教学空间再造、教学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提升劳动技能、感悟劳动之美、改变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的未来型人才。

一、问题与思考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直接关乎劳动教育的成效和质量。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从未停止,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形成了亮点和特色,但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还处于相对边缘状态,主要表现为:劳动特色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目标泛化,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年龄特点,缺乏校本表达;劳动教育课程存在无序性,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脱节;对“劳动”概念理解窄化,劳动教育并未真正进入学生生活;家庭劳动教育弱化;劳动教育育人实效评价被弱化。针对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我校从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建构与实践入手,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提升全面育人质量。

二、学校特色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劳动文化内生

将国家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与“和合”文化融会贯通,生成“我爱劳动”学校文化,实现价值育人。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人生的有效途径。我校将国家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与“和合”文化融会贯通,确立“我爱劳动”课程理念,生成“我爱劳动”学校文化。

1.回归劳动教育初心,落实“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未来型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挖掘“和合”文化内涵,形成“和心、和行、和润、和融、和创”五大核心要义,通过“学校文化浸润、课程融创构建、创享课堂打造、教师成长支撑”策略,培养“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的未来型人才。学校构建实施的“我爱劳动”课程,旨在充分发挥劳动育人价值,让学生学会劳动、喜欢劳动、爱上劳动:以“爱”为本,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积极劳动的热情,获得劳动实践的持续动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以“爱学”为基,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年段细化各项教育任务,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体现“会学习”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活态”的课程理念;以“爱创”为旨,让学生在爱上劳动中打开潜能,实现个性发展,体现“能创新”的培养目标。

2.形成“我爱劳动”校园文化

我校将劳动文化有机融入“和合”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将劳动观念、劳动习惯根植学生学习生活,形成“我劳动我光荣、我劳动我美丽、我劳动我成功、我劳动我创造、我劳动我成长”校园文化。各班制订劳动公约和规范。以班级卫生清洁为抓手,鼓励各班制订各具特色的劳动公约,督促学生认真负责地做好班级卫生和保洁工作。各班设立班级卫生责任区域,扫地、抹灰、桌椅摆放、垃圾清倒、卫生角杂物摆放、门窗开关、饮水机护理等均有明确分工,设立清洁委员、节能小委员、劳动委员、值日生等岗位。结合节日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与节日教育相结合,挖掘特定节日的劳动元素,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如在端午节和中秋节,将传统吃食粽子、月饼的制作搬进课堂,各班开展传统美食制作比赛,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节日的魅力,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体会劳动的乐趣。

(二)课程目标重塑:“我爱劳动”课程的目标体系

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在国家劳动教育《纲要》中表述为四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我校根据《纲要》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立了“我爱劳动”课程目标体系。课程总目标是:在学校“润心树德、善思弘智、强魄健体、怡情尚美、崇能勤劳”课程理念指导下,将劳动育人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构适应新时代小学生日常生活生产的劳动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责任与担当、学习与发展、实践与创造”六大核心素养,实现由“知识→能力→品质→素养”的阶梯式发展,培养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的未来型人才。年段课程目标是: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重点,鼓励学生适当参与集体劳动并进行简单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中高年级以家庭劳动和校园劳动为重点,鼓励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劳动,体验简单的生产劳动,丰富劳动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认识,养成乐观积极、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等品质。

(三)课程资源重构:开发“我爱劳动”校本课程体系

我校在“和合”文化引领下,从培养目标出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对接日常学习生活,融合科学、家务劳动、信息技术、实践创造等多种内容,形成“我爱劳动”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

1.研制校本课程丛书

根据国家劳动教育《纲要》,结合校情和学生特点,我校研制了覆盖小学全学段的《我爱劳动》丛书,分别为低段和中高年级设置了教学内容,旨在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和必备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2.开发校本课程内容

“我爱劳动”课程分为家庭和公益课程、奠基课程、选择性课程、特色课程、综合课程,并在这五类课程基础上,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别设置教学内容。低年级教学内容包含个人生活、集体劳动、动手实践三大方面,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依托家庭、学校和社会,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个人生活包括整理床铺、整理书桌、系鞋带等生活技能的学习;集体劳动包括管理卫生角、整理讲台、打扫教室等劳动项目;动手实践包括美化包书纸、DIY纸盘、制作节日贺卡、设计纸飞机等简单手工制作和简单植物养护项目。中高年级教学内容分为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三个方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作用与意义。我们根据课程分段目标,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由易到难设置教学内容,递进式开展教学。

3.开发“我爱劳动”《实践手册》

我校开发了与“我爱劳动”校本课程配套的学生劳动《实践手册》,分校园实践篇、家庭实践篇、社会实践篇,作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指南。

(四)教学样态创生:构建“我爱劳动”五步教学范式

我校在国家劳动教育《纲要》指导下,设计了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五步流程“设计→操作→生成→分享→拓展”,构建了体验式学习、沉浸式学习、情景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我爱劳动”教学样态。设计是教师在做好教学设计基础上,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准确把握重点,讲解劳动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等。设计环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老师要讲解示范,既发挥好指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生成本堂劳动课《学生劳动操作单》。操作分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让孩子进入实际劳动场所。二是在教室里通过场地布置,多媒体展示创设劳动情境,学生按操作单操作,教师指导示范,强化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专注品质,以及防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生成主要指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完成综合任务,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如“整理书包”一课注重引导孩子发现杂乱无章的书包带给我们的问题,引发动手整理的兴趣,孩子们通过操作实践,生成分类整理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可生成劳动成果、劳动兴趣、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体验、劳动情感、劳动意志等。交流是分享劳动体验和收获,选取优秀的劳动生成进行展示分享,通过展示作品、畅谈感受、分享方法、升华情感等方式分享展示。分享过程围绕孩子劳动价值观的生成,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拓展环节包括课后继续完成劳动、再次完成劳动、写劳动收获、完成劳动实践手册、与家人交流劳动感受等,将劳动课延伸到课后,拓展到学生家庭、生活之中。

(五)教学空间再造:拓展学校、社会和家庭一体化劳动育人途径

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切实发挥协同育人功能,为课程全面实施提供保障,我校充分调动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四类主体投入劳动教育实践。

1.拓展学校劳动教育空间

学校是劳动教育主阵地,我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和合”校园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将劳动观念、劳动习惯根植于学生学习生活,形成爱劳动、会劳动的学校文化。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每日、每周、每月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养成劳动习惯,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如书吧整理、每日教室卫生打扫、每日餐厅饭后清洁、每周五大扫除等。积极开展特色劳动活动:开设“我在食堂轮岗”活动,学生通过竞选、老师推荐等方式进入食堂,展开岗位模拟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年级劳动月特色活动,如低年级的“整理小达人”、中年级的“光盘行动”、高年级的“美化楼道”等活动。

2.拓展社会劳动空间

建设多元劳动场域,拓宽劳动教育形式,形成劳动教育合力。我校与社区共同发掘境内劳动教育资源,签订共建协议,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拓展研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德阳丰富的人文地域资源,建构“博物馆、名胜古迹+研学”“工厂+研学”“农户+研学”“村镇+研学”劳动教育研学模式。

3.营造家庭劳动教育空间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对家长进行劳动教育专题培训,让亲子劳动成为家庭劳动教育的主旋律,家长与孩子一同做家务、一同做美食、一同种花草,浓浓亲情在劳动中流淌。

(六)教学评价激励:构建小学劳动教育多元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课堂范文4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许多教师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根本动力。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生物实验课堂内容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参与机会,就等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亲自劳作并收获成果的喜悦,从而转化为对于生物实验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兴趣也会延伸到劳动层面,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基于此,劳动教育融入生物实验课堂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下面针对相关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新时代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学生接触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一些中学生对于劳动过于轻视,甚至出现大量中学生不爱劳动的情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决定教育。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其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汗牛充栋的劳动教育教材,但是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因此,当代中学生的劳动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家庭生活缺少劳动教育。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当下的中学生不必再接触传统的农耕劳动,在家庭生活中也很少参与日常家务劳动,加之一些父母认为子女只需要读好书即可,不需要进行劳动,导致当代初中生缺乏劳动教育。

(二)学校生活缺少劳动教育。现阶段初中的劳动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种形式不仅影响劳动课的开展质量,且多存在形式主义,学生日常学习中很少真正接受劳动教育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此外,越来越多的院校将一些公共区域的清扫任务外包给清洁机构,使得本就少得可怜的在校劳动机会更加稀少,学生无从接受良好的在校劳动教育。

二、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原则

(一)课程目标具体化。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的常用技能,以及在校期间的常用劳动技能,并适当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于劳动的掌握,并通过有效劳动教育的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课程资源生活化。当前劳动教育方面的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相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可操作性不强。初中生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选择应当更加贴近生活,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应当基于教材展开。因此应当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在劳动教育中增加生活内容,注重劳动教育课程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衔接,培养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劳动技能。

(三)课程实施常态化。劳动教育应当成为一项独立的课程体系,因此应当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课时保障制度。学校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有关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检查及督促,为该项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除此之外,为了深化劳动教育的效果,还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联动,从而达到劳动教育常态化的效果,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三、生物实验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劳动教育的融入,不仅有利于生物实验的有效开展,同时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发展劳动教育能够加深对于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印象。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应占据同等比例,实验教学关系到学生对所学习的课堂知识的转化和巩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点应用于具体实践中,从而深化学生关于理论知识的认知。

(二)发展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有效的劳动教育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锻炼。在锻炼过程中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劳动方式,从而推动实践能力的增长。同时开展劳动教育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和社会生活相接触的机会,为今后学生进入社会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初中劳动教育融入生物实验课程有效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提高对初中生物实验的认识水平,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要改进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措施,融入劳动教育,就必须改变初中生关于生物实验的认知态度,在此基础上实施劳动教育。确保初中生对于生物实验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动手能力的锻炼实验中。在转变学生认知之后,还需要注重改变生物实验的开展形式,强调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生物实验的设计和运用,实现生物实验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例如,在现有初中生物教材的基础之上,针对生物实验进行具体设计,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开展实验的方式取代演示性实验展示,让学生成为整个生物实验操作的主体,切实掌握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领,进而实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这是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学校方面也要为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实验提供一定支持,例如增加生物实验课程占据比例,合理设置生物实验课程体系,为学生开展生物实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学校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时展要求改进学生的培养方式,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预设实验,巧作铺垫。为保证学生对于劳动教育融入生物实验课充满兴趣,必须注重增强实验内容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生物实验时,需要充分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同时保留生物实验本身的功能作用,达到二者的协调统一,这是吸引学生参与生物实验的重要因素。在融入劳动教育时,要采用层层铺垫的形式实现逐渐深入,由最基本的生物实验延伸到劳动教育相关理念。譬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绿色植物天竺葵,这是一种易于栽培且花期较长的绿色植物,栽培天竺葵需要掌握植物培养方面的知识,如光合作用知识、扦插知识等,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向学生布置扦插天竺葵的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扦插知识及相关技能,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培育,动手培养一株天竺葵,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使用。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感受到亲手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也更愿意投入到生物实验中。在后续学习扦插相关知识时,能够展开更多植物的扦插培育活动,深化劳动教育效果,延伸劳动教育范围,将课堂上的劳动教育带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关于生物实验的兴趣也能得到大幅度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生物实验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创设情境,催生激情。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融入劳动教育。生物实验课堂中融入劳动教育时,应当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以集体学习和集体成功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产生更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春天种子播种的画面,同时运用动画形式展示种子的动态萌发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个有趣的氛围,激发学生关于种子萌发过程的求知欲,并趁此机会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播种劳作,学习播种时的各项技能,例如播种间距、密度等,感受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辛勤,深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同时将所播种的种子作为研究种子萌发的样本,这种通过亲自劳作、亲身参与的生物实验方式,能够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因素,无论是对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深化还是对劳动教育目的的达成都具有显著作用。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相关理念,实现共同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较多的不适应性,例如,学生对于劳动量较大的生物实验参与积极性不高,或者学生因劳动技能掌握不足而无法有效参与生物实验等,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及操作示范,在生物实验过程中通过及时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快速适应这种教育形式,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同时深化劳动教育成果。开展好生物实验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灵活的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在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中融入劳动教育,借助劳动教育的相关方式来深化学生生物实验的参与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进行有效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宁本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重建的几点思考[J].中国德育,2019(4).

[3]李艳辉.对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4.

劳动教育课堂范文5

1以劳动观教育为核心

劳动教育不是技能训练,更不是体育锻炼,而是要通过劳动培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并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其学生毕业后往往从事流水线工人、酒店服务员、司机、厨师、园丁等职业,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层力量,承担的体力劳动也远远多于大学毕业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工作在劳动第一线为荣,对中职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其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中职生正视客观环境,做好人生规划,达成幸福人生。一线劳动者的稳定和自豪是整个社会稳步向前的动力。中职学校本身已有大量的实训课堂,课程实施者容易把实训课和劳动课混为一谈。实际上,实训课和劳动课在教学目标、情感体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最根本区别是劳动观是否占据核心地位。实训课更注重工作技能的养成,力图丰富职业体验,是帮助学生走向岗位做的技能准备;中职劳动课可以看作实训课的补充和升华,侧重帮助学生感悟劳动体会,发现劳动之美,培养职业荣誉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劳动课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做的精神准备。区分实训课和劳动课是落实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一大难点。针对此难点,课程开发者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高度审视劳动教育,以创造人本身的情怀编写教材。课程设计理念要为培养中国未来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超越仅仅为企业输送员工的狭隘。只有提高立足点,劳动教育课程才能肩负起培养新型劳动者的重任。

2以劳动体验为基础

在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而非单纯的技能培训后,中职学校很容易矫枉过正,陷入另一个误区,即把劳动教育看作纯粹的思想教育,进而以思政课堂代替劳动课堂,劳动课也会演变为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宣讲劳动意义。这就违悖了劳动教育知行合一、亲历过程的初衷。在亲力亲为中的“切肤之感”是劳动课堂的独特价值所在,是劳动课堂区别于其他课堂的特性,劳动教育必须以亲身劳动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传统的思政课堂大多以课本为本,思想意识的建构基于文字描述和教师讲述,往往缺少切肤体会。而劳动课堂恰能弥补这缺失的一环。劳动中的辛劳流汗、通力合作,劳动后的收获快感、呼吸畅快,都将生动鲜活地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中。而这些切肤之感正是劳动观教育开展的最好药引。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若要充分把握这些切肤之感并由此出发给予积极引导,最终达成热爱劳动的教育目标,并非易事。劳动课是苦的累的,但也是快乐而舒畅的。如何超越“苦”“累”的感受,而享受“光荣”“崇高”的获得感,将极大地考验教学实施者。一但方法错误,学生很可能因怕苦怕累而厌恶劳动,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在课程设计中,对劳动感观的引导要与劳动进度紧密结合,把握好情感干预的时机。在劳动之前,帮助学生做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劳动中的艰辛和快乐;在劳动进行到坚苦阶段,要激发学生的豪情,以坚韧和愉快的态度挺过难关;在劳动结束后,组织学生一边回顾劳动过程,一边分享劳动成果,体验收获的快乐。在疲劳感和收获感的互映下,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理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3以时展为方向

《意见》指出,劳动课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意见》对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要求放眼于未来发展,提倡为社会发展服务,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中职劳动课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时代性。

3.1紧跟产业潮流

在劳动课程的设计中,至少要有一部分活动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产业前端的劳动素质要求,甚至让学生找到“工作在未来”的感觉。前瞻性的技术对中职学生往往有强烈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为“未来”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而在亲身劳动中,学生更容易发现自身劳动素养的短板,从而有意识地为“未来工作”而准备。但是,中职学校专业繁多,不同专业所对口的工作岗位也不一样,产业前端面临状况也各有不同,而未来劳动者素养却有相通之处。如何体现学科共性并容纳专业个性是对教材编写者的一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材编写者应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中职毕业生所面临的岗位能力要求,从时代趋势的高度总结归纳出其劳动素养要求,再以此为根据设计劳动教学案例。劳动教学案例的选择不必拘泥于专业需要。服务类专业学生不妨感受一下物联网专业先进设备的连接工作,电工类专业学生也不妨体验一下服务业最先进的接待模式。只要教学案例能够捕捉到时代浪尖,让学生在劳动中树立紧跟时代脉搏的意识,无论是否与专业相关,教学设计都将是成功的。

3.2突出创造性劳动

有不少人对劳动的认识还停留在“劳动改造”阶段,把劳动等同于“干体力活”,认为劳动就是单调重复的无脑工作。错误的劳动认识不但贬损了劳动者的荣誉感,而且还会对中职学生产生误导,忽视自主能动性在劳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新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劳动者的要求早已超越了吃苦耐劳,对主动性、适应性、创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可以说新时代的劳动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课程应大胆设计开放性的劳动案例,只设定劳动条件和劳动目标,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方法,从条件出发达成目标。当然,创造性的劳动案例设计较为困难,实际教学中也难以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创造性教育可以靠实例启发来实现。如:在武汉抗疫的护士张明轩发现众多护士都遭遇了护目镜起雾看不清输液针的困境。他通过创造性劳动,发明了利用紫外线消毒机风口除雾的方法,保障了肺炎患者的医疗安全。这样的案例既能够紧跟时事热点,又能够突出创造性在劳动中的巨大作用,容易激发学生劳动中的创造欲。

3.3重视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育人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开展中职劳动课应该继续发扬校企合作的优势,扩充校企合作的内涵,将校企合作培养工作技能的观念转变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与大企业合作是劳动教育保证时代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大企业对新技术的敏感度非常高,劳动课堂与大企业合作,学生更容易在新技术应用中产生代入感,感受新时代新技术对劳动者的要求。校企合作本身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育人方式。校企合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时展,企业发展,校企合作的方式也会不断进化。劳动教育能够将校企合作推向新的高度,企业开放实习资源给学生,学生则在劳动中传播企业口碑。企业不再单纯是产品标准的执行者,同时成为人才标准的制订者,而劳动教育则能够为两个标准搭建桥梁。

4以融合教育为扶手

劳动教育曾经被看作改造思想、惩罚身体的一种训诫方式,如今却华丽转身,成为了最时尚、最前沿、最具活力的学习方式。新时期的劳动教育注入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多元内涵,劳动教育目标也体现了综合性的教育追求。相应地,劳动教育课程也必须融合多种课程元素,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努力。

4.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

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中的德育主要体现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理解劳动价值、认真负责、务实求真等。德育贯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是劳动教育的根本追求;智育包括掌握生活基本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服务他人和社区、培养创新意识等,智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成果;体育则充分利用劳动对身体的锻炼作用,强筋健骨、增强体魄、增加耐力,中职学生依然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强度适当的劳动对身体锻炼效果明显;美育则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发现劳动之美,创造美的产品,打造美的环境,营造美好生活……在劳动实践中,学生更容易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可以说,劳动教育是美育的天然载体。在劳动课程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融合而生的,脱离体育而智育成纸上谈兵,脱离智育而美育则空谈无物。不能以单一的德育或智育设计课程,而应以客观劳动进程设计课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合其中,寻找切入点适时展开,所占权重以不破坏劳动的整体进度为宜。

4.2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

劳动教育追求的是综合素养,对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社会生存能力均提出了要求。在家庭、学校、社会任何一个语境中,勤劳肯干、脚踏实地、勇于创造都是很高褒奖。劳动教育课程要坚持在立体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在校积极向上、回家懒懒散散的学生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家庭是劳动教育中的根据地,体现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则要重视衣食住行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依靠劳动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劳动课程还应该给学生展示生活技能的机会,强调家长言传身教的价值。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尤其是中职学校,应在已有的生产实践课的基础上增加对劳动认知的引导,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学校的劳动教育是多样的,劳动课程也要做多样化的设计。社会是每个学生都要踏上的远行,学生的劳动素养最终也要在社会中展现,劳动教育课程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各类志愿者协会合作,让学生获得服务社会的机会,切身体会到劳动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5以地方产业为特色

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决定了劳动教育必须依托地方产业。我国国土广阔,经度跨越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民族文化多样,这些都造成了各区域产业文化的巨大区别。即使在广东省内,不同地市的发展也各具特色。劳动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劳动内容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中职学校本身就与地方产业有着较紧密的关系,劳动课程更应该把握住这种天然关系,从地方产业中吸取养分,为地方区域特色服务。在自然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劳动教育可以深入大自然,在生态劳动中感受生态文明,体悟劳动对大自然的改造作用,建立绿色环保意识;在工业发达、产业链完备的地区,劳动教育可以与一系列企业合作,从产业链底端走向顶端。学生亲眼看到如蚕丝变为锦衣的全过程,懂得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根本。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才能真正与实际结合,适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只有具备地方特色的劳动课程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更“接地气”。综上所述,在中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中,应以《意见》精神设计教学蓝图,以劳动观教育为核心,以劳动体验为基础,以时展为方向,以融合教育为扶手,以地方产业为特色。相比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校园特色。希望本文所述的五点原则能够给课程开发者以参考,保障在积极打造学校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同时,不偏离轨道,始终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当然,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还有更多细则值得深入研究,例如:如何让课程具有可评价性?如何平衡文理科学生的劳动诉求?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等等。无论课程研究如何推进,我们都应牢记初心,以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将劳动教育作为衔接现在和将来的重要通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1版).

[2]吴晶,胡浩.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版).

[3]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9-15.

[4]高鲁光.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1):21-23.

[5]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9(3:上):34-43.

[6]谢丽玲.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6):53-55.

劳动教育课堂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路径

引言

不知几时起,每隔一段时间就迭代出“摸鱼学”“躺平学”等奇谈怪论,导致许多年轻学生盲目推崇追随,出现不想劳动、“啃老”等现象,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态度,也表明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亟待提高。因此,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3月我国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有助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全面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劳动教育要重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严谨细致的优秀工作做法。当前的劳动教育的地位处于边缘,被弱化、软化、淡化属于常态化,这也折射出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价值畸变。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加强劳动教育研究,特别是深度渗透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研究十分必要。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如何基于专业课程的实际现状,有效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渗透至专业教育,目前鲜有关于环境保护类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相关研究,本文以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为例,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现状困境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导,在专业课学习、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毕业顶岗实习等过程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困境,需进一步解决。

(一)思想上轻视劳动教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亟须提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当前中国社会依然普遍存在,重文轻劳,认为劳动是一种不体面的工作,作为大学生“坐办公室”工作才是有面子的工作,对劳动价值认识明显不足,甚至是出现了严重的偏见。因此,基于“三全育人”的要求,充分结合专业与课程的特点,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全面扭转部分青年学生好逸恶劳的行为,全面提升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构建正确的“三观”,深刻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二)课程上弱化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渗透融入专业教育有待加强

在当前的高等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全面。劳动教育被专业教师认为是“副课”,不如专业课、实训课等“主课”重要,课时经常被占用,课程地位也比较弱,少有分配学分。也有些人认为课程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就是劳动教育课程,不需要再另外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虽然上述活动中确实存在劳动行为,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将劳动的价值、观念、精神融合教育,属于典型的体力劳动教育。还有一部分人对劳动教育目标认知不深入,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劳动技能、劳动品质的培养则被忽视了。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更加重视了,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也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走进教学课堂了,但劳动教育的形式依然比较单一,劳动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进行充分渗透融合。大多数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就是一些基本的陶艺、绘画、手工制作、烹饪等一些劳动基本技能的综合实践,没有将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等作为核心目标。劳动教育课程课堂形式以语言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劳动价值、劳动场景、劳动流程,这些教育仅仅从劳动知识的层面给以学生感性认知,缺少与专业课程、专业学习相融合,就显得十分的枯燥,无聊,学生上课也很难坚持聚精会神听完一整节课,玩手机和睡觉的现象较为常见。离开了专业教育,劳动教育将不会得到更好的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几乎都是劳动相关理论知识,或者清洁校园环境,整理图书馆资料、打扫教室等简单的体力劳动。普遍存在与专业知识脱钩、与人才培养目标分离的问题。劳动教育应结合专业特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丰富教育形式,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变单一的体力劳动为具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基本是脱离的,更谈不上渗透融合,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老师课堂讲授专业知识很少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融合于专业课学习的程度较低。

(三)劳动教育师资缺乏,全面盘活专业教师团队资源有待开展

若要全面、广泛、高质量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尚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比较缺乏,因此也严重制约了劳动教育发展和实施。当前,专职的劳动教育教师鲜有配置,基本采用兼职劳动教育老师模式,主要由基招生就业、总务后勤、思政行政、学工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这必然导致劳动课程与专业脱节,老师“照本宣科”的实施劳动教育,也就无法实现劳动教育真正内涵。若能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教师队伍资源,采取“边开展专业授课、边实施劳育教育”的模式,则能有效缓解劳动教育师资缺乏的现状,也能在上课过程中营造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提升劳动价值观的认识。

二、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究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管理、环境应急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等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咨询服务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员。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包括环保管家技术员、环评技术员、环境咨询服务业务员,环境监测员以及环境监督管理员等。当前大学生以“00后”为主力军,由于其所享受的物质条件都较为优越,劳动机会锻炼的技术也不多,学生主动劳动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对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劳动精神鲜少有深刻领会。从专业方面来看,由于环境保护类专业的性质和自身特点,工作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现场踏勘,长途跋涉是常有的情况,且哪里“脏、乱、污、毒”越要往里靠。笔者从事环境咨询服务10余年,为按时完成业主交代的报告,通宵达旦也是家常便饭。因此,适当地强化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专业理论教学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提高劳动价值观的认同

在专业理论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铁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主题,将劳动教育思想有机渗透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树立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磨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通过开展“企业精英进校园”活动,邀请企业的一线工程师、已毕业的学长学姐等来校开展讲座或授课,讲述事实际工作状况,让学生意识到需要在积极的劳动中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安逸,充分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劳动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青年学生勇于创新、不畏艰苦、积极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在思想上,让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了解开展劳动道德教育的迫切重要性,促使其乐意主动接受劳动教育。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劳动课程与“课程劳育”内容体系

通过对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一是增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劳动教育课程讲义或教材。赋予劳动教育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同等地位,扩大劳动教育的覆盖面,每位学生都可以学习劳动教育课程,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要充分结合职业院校学生能够“懂劳动”这一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另外,根据大学生的学情特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采用分级、阶段性模式开展,大一重要培养基本劳动能力、体会劳动意义的劳动课程内容;大二重点考虑依托专业课,开设与专业结合、体会劳动精神、发挥劳动技能的劳动课程内容;大三学生已经全部进入顶岗实习,能够切实身临其境的体验劳动,考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周记中增设劳动教育感想、心得内容。二是专业课程渗透融合劳动教育内容,即“课程劳育”。将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理念和课程内容渗透到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相互有机融合,认真挖掘专业理论知识的“劳动”源头。重点考虑先行推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管理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

(三)立足环保行业特色,搭建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协作培养平台

我院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实操能力和扎根一线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因此,可以立足行业特色,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协作培养平台。一是以实际项目为基点,搭建劳动体验平台。本专业对外服务是一大特色,充分依托教师承接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项目”“排污许可证技术审核服务项目”等一系列横向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的横向项目、社会服务项目,零距离接触实际项目,充分体会劳动的价值,培养爱岗敬业的态度。二是以开展创新创业比赛为抓手,搭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我院已挂牌成立了创新创业街,成功搭建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通过以创促教,促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创育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以创促赛,培养更多有竞争力的创业项目。通过参与各类比赛竞赛,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深入开展实践,培养勇于动手的心态,摒弃好高骛远的姿态。三是以企业精英进校园为纽带,搭建劳动传承平台。通过将生态环保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请进校园,开展如“生态环境形势认知”“生态环保铁军如何炼成的”等系列讲座,大力传播弘扬劳模精神,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提升专业课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同与认知,打造出专劳融合的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建设,补齐高校劳动教育短板,打造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十分必要,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要提升专业课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同与认知。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依然是教师,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教师是关键,因此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的培训,提升专业课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和认知。同时,可以在考核中给予开展劳动教育的教师物质和荣誉奖励,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要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增加教师企业基层现场工作经验,提高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最后反哺于教学过程。我院目前已经颁布了《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职工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修订)》等制度,笔者就曾经于某市生态环境局挂职锻炼两年半,通过挂职锻炼,丰富了行业经验,积累了大量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结语

劳动教育课堂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劳动技能;实践理论;创新探索

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职业技术人才重大使命的高职院校,面对当下技术的日益创新,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其劳动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有效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就业以及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的培养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加强劳动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职业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也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对此,高职教育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要将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将劳动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融合到劳动教育中,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实践理论和有效教学途径,使得劳动教育价值观念深入学生的心中,充分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在高职教育中加大劳动教育力度,不断丰富劳动教学模式,使得劳动教育能够取得好的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各种社会不良风气也正在腐蚀着学生,使其正确的价值观变得扭曲,导致当下社会不良风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劳而获等比较盛行,导致许多学生不思进取,只想乐享其成。当下高职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更有许多学生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其生活难以自理,几乎不进行必要的家庭劳动和学习劳动,使得学生缺乏劳动素养和技能,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团队合作能力,导致学生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使劳动教育得到有效的发展,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技术的职业技能人才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劳动教育除了让学生进行身体力行的体力劳动,比如打扫教室卫生、擦黑板、整理宿舍、洗衣服等日常劳动,还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发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劳动教育工作中,也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职业技能人才,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下,为了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各大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从而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但是在当下的劳动教育工作中,高职劳动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意识不足,重视度不高。受传统高职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当下高职劳动教育还是不被学校和教师重视,学校和教师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将使得劳动教育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此外,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其课程还在论证阶段,而当下的课程设计中没有劳动教育课程的安排,在日常的专业培养过程中,劳动教育课程得不到重视和开展,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是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劳动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其教学方式也不明确。此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不够专业,使学生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劳动课程学习。可见,当下仍有许多高职院校不重视劳动教育,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对于开设的院校来说,有许多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体力劳动的教育,根本就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来设计并开通符合学生学习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和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不重视,将会导致学生也不重视劳动课程学习,更有甚者,以体力劳动为耻,崇尚不劳而获,对体力劳动者不够尊重,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厌恶至极,对劳动教育课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劳动教育效果达不到要求,使得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其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保障不到位。当下,由于传统高职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还是有许多高职院校不够重视劳动教育工作,久而久之,将会导致学校和教师对劳动教育工作的思想意识不高,物质基础得不到保障。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各种考核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由于专业课程的繁重,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导致教师不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使得劳动教育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此外,许多高职院校还处于无有用教材、没有专业教师团队、没有空闲场所的情况,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得不到有效的开展。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单一,不注重课堂内容的设计,缺乏专业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到乐趣,感受到劳动的重要价值,这将会导致课程教学模式往往比较单一,其教学内容往往千篇一律,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使得学生往往比较抵触劳动教育课程,其劳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使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效果不佳,学生的劳动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积极发扬劳动精神,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促使学校和教师充分重视劳动教育工作。当下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和教师不够重视劳动教育工作,使得劳动教育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也使得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对此,要加强高职院校和教师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要让其认识到新课改的要求,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性,要让高职院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从而使得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使得学生劳动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和教师不够重视劳动教育工作,大都是因为受到传统高职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传统高职院校只注重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一直以来都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此外,由于教师教学工作的繁杂,使得教师不能在课前积极备课以及搜集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专注,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调整;在课堂后,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也不能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这样一来,将会进一步导致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难以开展,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劳动课程的兴趣。

(二)加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展现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要让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其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此外,高职院校要保障劳动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要保障劳动课程充分的物质提供,使得劳动教育课程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容易开展。

(三)丰富与创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模式与内容。当前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模式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将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使得劳动教育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对此,要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丰富与创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模式和内容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劳动教育工作的效率。此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创新和丰富教育模式,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劳动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仅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五育并行教育理念的有效渠道,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劳动教育有充分且深入的认知,改变以往学生对劳动教育片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劳动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当然,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落实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学校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资源,为高职院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并通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观念,使高职院校学生充分理解劳动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并以此建立幸福美满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焦兰萍.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契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1):171-173.

[2]王鑫明.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7):19-22.

[3]孔令利.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0,4(22):124-125.

劳动教育课堂范文8

关键词:劳动教育;三维两阶;中职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全面落实《意见》要求,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中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重点结合专业特点,以实习实训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构建适应中职教育的劳动教育生态链,从而培育学生劳动素养,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劳动技能,真正实现“以劳修身、以劳促技”。

一、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从浙江省教研室发表的《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分析——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及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中心学校)现阶段实施的劳动教育情况来看,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劳动教育实施主体单一

从宏观角度看,学校往往在劳动教育中“单打独斗”,社会与家庭则处于缺席状态;从微观角度看,班级劳动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或德育导师,缺乏全员参与意识。由此导致当前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类、问题解决类综合实践课程开设不足,创造性劳动教育受众面小。

(二)劳动教育缺乏顶层设计

中职学校亟须构建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当前设置了16学时的劳动教育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一般由班主任管理,缺少全面系统的培训及成功典型案例的引领,课程育人效果不佳。

(三)劳动素养评价机制不健全

多数学校未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未细化评价标准,更没有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往往依靠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印象随意评分。

二、“三维两阶”劳动教育内涵

本文以劳动教育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结合中职学生学情以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探索更具实践性、可行性、可借鉴性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结合文件精神,聚集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四方合力,通过家校联合、产教融合创构“三维两阶”劳动教育。其中,三维,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具体内涵如图1所示;两阶,即两个劳动教育阶段,第一阶段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为核心,第二阶段以提高劳动教育技能水平、养成良好劳动品质为核心。

三、“三维两阶”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

(一)“四位一体”劳动教育参与机制

学校、社会、家庭、企业四方合力,建立“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参与机制,设立“劳动教育联盟”,召开劳动教育定期联席会议。由学校层面协同校长室、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统筹制定《“三维两阶”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学校各部门协同合作,立足专业特色,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规律,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及活动体系,优化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具有突出劳动品质的“学府工匠”。

(二)“三层五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配套“三维两阶”劳动教育体系,学校可立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层次,构建以通识课程、专业渗透课程、综合课程、创新课程、特色课程为主线的“三层五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每类课程教学通过专题讲座、课堂学习、主题活动、技能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联合学校、企事业单位实践基地,开展劳动认知、劳动实践、劳动创新活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劳动品质和劳动技能的目的。通识课程。通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包括专题讲座、课堂学习、劳动宣传周、主题活动和志愿服务五种课程形式。前两类课程每学期安排24学时授课,后三类课程则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包括校园绿化环保践行、家务小能手、工匠进校园等多元活动。专业渗透课程。专业渗透课程旨在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提升学生专业劳动技能核心素养,树立正确职业观,包含技能大赛、课堂学习、校企合作、志愿服务、家校联合等课程形式,依托蓝鸟工作室、阳明商贸工作室、智创空间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生产岗位实践、公益家电维修、全家福(证件照)拍摄等活动。其中,家校可联合开展“我行故我能:用所学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活动,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家庭。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劳动品质,传承劳动精神,包含实践课程、社团课程、技能实践、志愿服务等课程形式。学校可打造“耕乐园”,开展果蔬种植、家务技能体验活动;升级“科技+非遗”空间,开展无人机拍摄、机器人编程、手工制作等活动;组建“技能俱乐部”,开展招生宣传片拍摄、校歌短片制作等。创新课程。创新课程旨在唱响“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三部曲,包含课堂学习、主题活动、专题讲座、技能大赛等课程形式。其中,课堂学习设置班级创意课、小制作小发明、直播营销三大主题;主题活动包含创新创业计划书、综合实践汇报答辩、科研论文撰写等内容;技能大赛涵盖浙江省大学生互联网+大赛、浙江省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浙江省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特色课程。特色课程旨在细化劳动知识教育,突出劳动奉献精神,强化学生终身发展、持续发展劳动素养,包括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技能实践等课程形式。具体可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周、知识竞赛、辩论赛、校园劳动技能大赛、节日主题活动等予以落实,帮助学生体验公共服务、创业一条街爱心义卖、公益演出等志愿服务,进行假期实习、顶岗实习、研学之旅等技能实践。

(三)“三维立体”劳动教育评价系统

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校可建立“三维立体”劳动素养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实时动态、真实科学的过程化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作用。评价系统是一套由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组成的多维度计算机信息系统,全方位记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信息,并对记录的数据、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分析、汇总。系统对日常记录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内置的科学评价体系,实现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素养综合评价。

四、“三维两阶”劳动教育的实践成效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通过必修课程、实践活动、专业课程渗透,构建“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圈层融合的大劳动教育场域,丰富学生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二)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动,发挥校内外生产基地和开放式工作室的平台优势,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金钱观,使学生具备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新工匠、新劳模品格。

(三)组建优秀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学科渗透教学水平

通过师资培训,联合班主任、创新创业导师、思政导师和专业教师,组建一支技艺精湛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在一线教学中总结经验,提升劳动教育教学实施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四)形成社会影响力,发挥区域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