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

摘要:财政专项资金在国家财政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实现合理支出和科学应用,需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严格的绩效审计评价。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相应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此,有必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本文简述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特点,浅析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政府向其下辖的行政区域以及地方政府拨付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此类资金主要用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通常需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确保发挥其效用,并要通过绩效审计来衡量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对此,有必要立足于实践,积极探究有效对策,以解决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增强绩效审计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特点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与私有财产和一般公共财政资金相应的绩效评价不同,其主要具备如下特点:(1)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前,要明确是否秉承财政资金使用相应的公平及效率原则设立专项资金。(2)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的具体过程中,要与其设立之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实施对比,并对相关行业指标进行综合考虑,为对比分析提出更具参考价值的依据[1]。(3)要秉承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以及效果性原则,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4)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的具体范围,对专项资金进行使用,并遵循规定程序对专项资金实施变更,在绩效审计过程中,要涵盖管理评价相关内容。(5)要秉承动态性原则,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实时关注资金绩效评价呈现出的动态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另外,要注重考察相关政策的具体执行程度和实际效果。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面的绩效审计

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绩效审计,要涵盖两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方面是配置效益审计;另一方面是管理使用效益审计[2]。当前,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片面注重对管理使用效益实施绩效审计,未能充分重视对配置效益实施绩效审计。这就导致难以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全面的绩效审计,进而无法实现准确高效的审计评价效果。

2.绩效审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不统一

当前,对财政专项资金而言,绩效审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不统一。审计部门未能参考统一的指标体系,对专项资金实施有效的绩效审计。通常,审计部门依据国家和政府对财政专项资金相应的行业指标以及各项管理办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选用,随意性相对较强,难以保障绩效审计具备良好的准确性[3]。

3.缺乏对评价指标的完整设置

当前,多数地区缺乏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完整设置,呈现出较大缺陷。对资金分配过程中具备的合理性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从绩效审计实践看来,专项资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违规挪用现象,且专项资金拨付缺乏规范性。我国审计部门施行的评价指标缺乏此类内容。对专项资金相应的决策过程缺乏科学评价,难以从根本上有效保障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且难以促进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大幅度提高[4]。对政策执行缺乏严格的审计和科学评价。财政专项资金具备显著的政策性特征,当前,绩效审计缺乏对政策执行的科学评价,导致专项资金难以体现其自身的专用效果。

4.缺乏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

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支出使用,应对资金使用的实际过程实施严格的绩效评价,有效保障资金使用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当前,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支出使用,通常由财政部门对相应申请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以使用用途作为依据,构建满足类型具体需求的财政专项资金,再由业务主管相关部门对之实施立项审核,对其使用途径以及金额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对专项资金进行支出使用。最后,严格审核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实现对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效率的有效保障。然而,在实际中,对专项资金进行批复耗费的时间过长,且多层审核不仅对专项资金项目实际运行时间造成影响,且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益。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对资金使用过程的严格监督,从而对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效率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对策

1.强化全面绩效审计

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全面绩效审计,不仅要扩展审计工作的深度,还要扩展审计工作的广度。对审计工作的深度进行扩展,要强化对资金的科学分配,并增强使用管理的有效性。要立足于绩效审计现状,拓展延伸为对专项资金相应的配置效益进行审计,有效拓展绩效审计的工作深度,增强对专项资金科学立项和合理分配,促进绩效审计相关工作实现优化改进,并完善全面绩效审计[5]。同时,要扩展审计工作的广度,拓宽绩效审计的工作面,并增加审计项目的实际数量。

2.针对绩效审计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

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要选用规范的评价指标。审计部门要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合作,深入考察当地经济实际发展情况,针对绩效审计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为绩效审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要注重增强评价指标的完整性,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各层次相应的评价指标均应具备良好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要涵盖两种形式,一种是定量指标,另一种是定性指标。前者要为绩效评价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后者要对定量评价形成的具体成果,实施严格审核和合理修正,有效保障绩效评价相关结论具备科学性、合理性。评价指标要兼具共性和个性,以有效满足各区域以及各类项目相应的专项资金所需的绩效审计评价需求。评价指标要具备较强动态性,将实际情况的动态变化作为依据,对自身内容进行更新,以有效满足各类绩效审计相关工作的具体需要。

3.强化绩效审计力度

审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合作,强化对专项资金的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对绩效目标进行明确设置,对专项资金的科学设立和合理使用进行深入分析,以促进绩效审计的实际力度大幅度增强,提高绩效审计评价相关结果的有效性。

4.强化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

要强化对专项资金实际使用过程的有效监督,避免专项资金发生浪费。首先,在专项资金立项阶段,要重点对多报预算、重复申报等行为进行严格审核监督和有效控制,有效避免专项资金出现浪费及违规现象;其次,要严格监督并有效控制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过程,确保专项资金实际数量保持不变,并及时将足额的专项资金投入项目运行中,避免专项资金被违规挪用和减少;最后,要审核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是否与绩效审计具体目标保持一致,促进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效率大幅度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全面的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不统一、缺乏对评价指标的完整设置、缺乏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对此,要通过强化全面绩效审计、针对绩效审计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强化绩效审计力度、强化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等对策,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光灿.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财会学习,2017,(16):161.

[2]马瑞.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4):160.

[3]刘玉冰.刍议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应关注的重点[J].财政监督,2018,(6):69-72.

[4]赵晓侠.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0):126.

[5]胡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7,(12):138.

作者:孙岩 单位:吉林省食品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