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例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1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会服务;学生培养

20世纪60年代,服务学习理念在美国高校开始萌芽[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形,极大地改变了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高校未来的发展走向[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能之上逐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承担校园资源社会共享、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等社会责任,在将科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以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为例,人才培养基本采取先理论学习后临床实践的模式。这种模式尽管有利于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却也割裂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忽视了口腔医学的社会性。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虽然具备了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却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缺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而开展系统性的社会定点服务,可以有效改善口腔医学生现有培养模式的弊端。

1口腔医学生现行培养模式分析

以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例,学生学制五年,在校共10个学期。大一主修公共理论课,大二加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大三到大四下学期逐步从专业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强化训练,在校理论学习时间约7.5学期,大四下学期临床见习3个月,约0.5学期,大五专业实习10个月,约2学期。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理论灌输+实地演练”。因山西医科大学目前为多校区管理模式,中都校区地处晋中市高校园区,迎泽校区地处太原市中心,与各实习医院距离相近,学生大一到大三在中都校区学习生活,大四搬至迎泽校区,大四下学期开始分派到各医院临床见习。这种“理论灌输+实地演练”的培养模式为多校区管理带来了很大便利,学生低年级在高校园区集中学习,解决了老校区教室、宿舍不足的问题,统筹利用了新建校区的资源优势,节约了教学成本,有利于学生安全管理。学生高年级搬至市区实习,节约了交通成本,方便学生统一管理。但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弊端,医学生动手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没有临床的实际演练,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充分理解;同理,没有理论学习的穿插指导,临床实践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口腔医学生开展社会定点服务的意义

2.1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除了教学、科研功能外,其社会服务功能不容忽视。实现这一功能的有效途径就是动员广大在校大学生深入社会,宣传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推广先进的技术,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水准;以身示范,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学理想的社会服务功能模式就是让大学成为社会中的良性堡垒,不断向周围辐射正能量。而口腔医学生能够发挥的社会服务作用则可以具化为提高社会群众的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保健水平。建立专业的口腔医学生社会服务团队,开展系统性的社会定点服务,一支学生团队固定对口某一社区或是某一街道,给予长期的、规律性的、持续性的口腔保健关注,将提升民众口腔健康水平的社会服务落到实处,而不是花拳绣腿式的举办几次义诊活动,或者象征性地举办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等大学生志愿服务,这样才能打好提升大众口腔保健水平这场持久战。也只有通过系统性的社会定点服务,从基础抓起,慢慢培养大众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逐步提升社区居民的口腔保健水平,日积月累,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民众的口腔健康状况。

2.2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真正有益于社会的口腔医学人才只有精湛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优良的医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培养模式专注于知识的完备和技能的熟练,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把医师机械化的同时,把患者也物化为冷冰冰的对象。而现实并非如此,患者是拥有各种情感的个性化的人,身体需要医治的同时,心灵也需要关爱,医师与患者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出合适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标准化、一刀切的治疗既不可能,也不可行。所以,医学生在成为合格的医师之前,首先必须成为合格的人,懂得尊重与关爱,懂得理解与共情,才能更好地实现治病救人的初衷。同时,目前医学生的课程设置上人文课程偏少,而且普遍不受重视,这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特别不利[4]。我国公德教育的不足,导致有些大学生有才无德,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对患者的痛苦麻木不仁。这样的人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往往利用自己的职务与岗位从事不正当活动,损人利己,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破坏力,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开展社会定点服务,让学生走出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让学生在与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受真实的社会,感受善恶美丑,感受人情冷暖,磨炼自己的三观,坚定自己的信仰,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在其毕业走向社会时就不至于惶恐与无所适从;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不会迷失信仰,轻易被蛊惑利用;在面对患者时,也不会失去同情与爱心。

2.3有利于教学模式的转变

医科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受体的理论灌输模式:学生的任务在于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传统课堂上,教师很少因材施教,学生也很少主动思考,而低年级上理论课、高年级上实习课的培养模式也使学生很难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主动思考就更谈不上了。而社会定点服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服务方案的设计到服务效果的反思,教师只起指导作用,真正的教育主体变为学生,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而且社会定点服务从入学贯穿到毕业,随着学生学习重点的改变,社会服务学习目标做出相应调整,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所学,从而达到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

3口腔医学生开展社会定点服务的模式探析

自2018年以来,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开始对社会定点服务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在本科各年级中按比例招收品学兼优的学生,组建创新实验班,在服务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培养方案进行大胆改革,将学习目标与社会服务目标有机融合,按照年级的渐长设立渐进式的服务学习方案,指定专门的带队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定点服务进行全程指导。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年级分阶模式和全程管理模式。

3.1年级分阶模式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架构的改变,社会定点服务的目标和内容随之转变。因此,年级分阶模式可以按照年级的渐长划分成渐进式的不同阶段。3.1.1大一调查了解期。大一新生,入学伊始,新的学习生活刚刚开始,需要度过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适应期。配合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开展“大众道德认同调查”“社区居民构成调查”“健康知识宣传”等入门级的社会服务工作,通过初步了解与接触,逐渐熟悉对口社区情况。此阶段开展的社会定点服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其完成从依靠家庭的未成年人到独立成人的角色转变[5]。3.1.2大二普及宣传期。经过大一一年的调查了解,学生队伍和对口社区互相有了初步的认识,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随着大二医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开展,学生对医学有了大概的掌握,在社会定点服务中,逐步加大健康普及和道德宣传力度,建立大众健康意识,提升大众道德水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发光发热,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民众共同提高身心素质,协助共创美好社区,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再吸收。3.1.3大三专业引入期。口腔医学生从大三开始专业课的学习,相配合的社会定点服务也要逐步专业化。学习包括了解对口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为居民定期检查牙齿,针对不同口腔专业课的开展,制定不同的口腔服务方案,例如:“口腔行为学”课程可以配合医患沟通实践,“口腔预防学”课程可以配合预防龋齿知识宣传等。3.1.4大四专业强化期。大四开始,学生专业课的学习逐步深入,基于之前社会定点服务的基础,民众基本的口腔保健意识已经建立。此阶段,学生可以调研民众个性化的口腔保健要求,结合自身细化的分科学习进度,点对点、一对一地为民众提供专业的口腔治疗服务,比如:配合“口腔修复学”的学习与实验,可以开展居民镶牙、补牙服务。此外,学生在大四时,经过几年的知识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再加上对保研、推免加分政策的考虑,往往会集中性地申报课题和创新项目,而社会定点服务的开展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调研活动。3.1.5大五综合提升期。口腔医学生大五开始分派到各实习医院进行专业化综合训练,因各实习医院接收的本科实习生、规培生、研究生数量庞大,本科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可能少之又少,而社会定点服务的开展,大大弥补了实习中动手机会不足的缺陷。学生在医院观摩学习之余,在社区服务中可以进行足够的实践操作与反复练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实操技能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3.2全程管理模式

口腔医学生的社会定点服务贯穿大一到大五,覆盖方案设计、服务实施、服务调整、效果评价、总结反思等全过程的互动学习模式。虽然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但教师的全程指导必不可少:首先,学院重视对教师的全程培训,从代课教师、辅导员到带队教师都应该进行专业性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社会定点服务意识、方案设计、执行过程控制等全过程的知识体系[6]。其次,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全程指导,一个成功的社会定点服务方案的确立,是屡次试验调整后的结果,学生提出的一些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帮助具化成实施方案,尤其是服务效果的评价,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而总结反思则是社会服务的重点环节,这一环节做不好,服务和学习就容易脱节,导致服务只是单纯的服务,学习只是单纯的学习,二者没有相得益彰,这样社会定点服务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7]。

4口腔医学生开展社会定点服务的效果评价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2

关键词:《口腔科学》;临床医学;教学探索

《口腔科学》是一门涵盖牙体牙髓、牙周及颌面软、硬组织等疾病,以及这些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学科[1],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教研室在承担南京医科大学和南通大学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中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首先,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口腔科学》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中为了控制医学课时总量,《口腔科学》总课时有所减少,对非专设《口腔科学》专业的医学院校来说,《口腔科学》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修订中做出适当压缩也是普遍的一种做法。由于教学总课时数的压缩,教学涉及内容多而教学课时少成为教学的重要矛盾。同时,《口腔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操作技能要求高的学科,而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而言,单纯抽象的授课要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是比较困难的。其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口腔科学》课程不够重视。相对于临床医学其他课程,学生对上《口腔科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有的在课堂上看其他课程的书籍,因此学习效果不佳。对于教师而言,备课感到困难,在较少的课时内如何组织、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口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需要颇费思量。由于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往往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客观存在教师在备课及授课过程中虚于应付的现象。另外,新修订的《口腔科学》教材与非口腔科学专业医学生的实际不相切合,我们教研室使用的原有的多媒体PPT已经制作了数年,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根据大纲和新要求对讲课内容做相应的调整。为了适应课程调整、课时数压缩后的《口腔科学》教学需要,近年来,我们在如何提高学生对《口腔科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新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和探索。

一、努力提高学生对《口腔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第一节口腔绪论课程前增加10—20分钟的口腔导论课程,重点讲一下口腔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口腔疾病特别是龋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在学生人群中的普遍性,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我们着重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给学生理解几个关系,一是作为一名医学生,必须了解医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做一名称职的医生,口腔疾病同全身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掌握、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防治基本知识,在临床诊断中就容易发生误诊的情况。二是虽然不一定将来专门从事口腔临床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掌握《口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口腔科学》的一些预防保健知识。注重口腔预防保健是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而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之高已列入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医学生都有义务担当起宣传并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进行口腔预防保健指导的职责。学好口腔科学的知识、掌握必要的口腔科学技能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来说,仍然十分重要,这不光是为了病人,更是为了自己。

二、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新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教授《口腔科学》这门课,不能像对口腔专业学生教授一样,要求学生十分全面系统地了解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是要根据他们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口腔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主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口腔疾病的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急、危疾病的应急处理原则与方法,并根据临床专业医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适当调整,突出重点,着重讲授口腔疾病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口腔科学学习的知识与所学的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知识是有机结合、相互关联的整体[2]。首先是要认识到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身系统性的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如牙周疾病就与全身性系统的内分泌、消化、循环系统等疾病关系密切,因此,临床医学生对《口腔科学》的知识理解与掌握,不但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增长他们的医学智慧。如在讲述牙体牙髓病等内容时,并不是要强调该类疾病的临床分类、具体的治疗方法和使用何种牙科材料等,而是要重点讲授牙体牙髓病的预防和作为病灶对全身的影响,从而调动学生对《口腔科学》这门课学习的兴趣。其次是要突出《口腔科学》的特点。口腔疾病具有很强的专科特色,例如在讲授口腔颌面部感染这一章节时,除了要论述炎症的一般临床表现外,还要着重讲述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特有的口腔科特征,如引起口腔颌面部炎症的最主要病因是牙源性感染;由于面前静脉缺少瓣膜,颌面部的炎症细菌可入侵颅内,引起颅内感染;在治疗中要尽早消除病灶牙,恢复颌面部的功能等。此外,我们还适当增加介绍了一些如牙膏、牙刷、牙线的选择及正确使用方法等教材中没有的常规口腔保健知识,以利于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适应开展口腔卫生保健指导的需要。

三、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丰富及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相应的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口腔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等教学工具进行理论传授,使知识抽象化,而学生必须依靠本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联想才能接受新知识,导致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很难对这些形式单调、内容枯燥的口腔科学知识产生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简述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的板书、挂图式的教学方法不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多样,增加了直观和感性的认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临床的距离,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它不但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动画可使一些在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一目了然。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临床典型图片资料,充实到教案中,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以往教学中,学生们对学习“颞下颌关节常见病”这一章节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现在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们轻松了解颞下颌关节组织解剖、生理功能及运动特点,并掌握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口内手法复位的要点。比如口腔颌面部感染章节,就可以结合1例多间隙感染的典型病例,将下颌下间隙、颏下间隙、翼颌间隙等诸多间隙阐明并融会贯通,还可将该病例的诊疗手术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放入课件,同时附加手术视频,这样可以将枯燥的课程讲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接受。

(二)PBL教学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更多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它是从一个或多个临床病例出发,做到以切合实际、解决问题为根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予他们最充分的自由度;强调获取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育目标[3,4]。在对一些口腔常见疾病的教学中,利用PBL教学方法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口腔颌面部感染”这一章节中,我们可根据学生们已有的医学知识引导他们如何去理解发生在口腔颌面部这一较特殊部位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

(三)直观教学法教学

直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通过实际观摩和操作,获得与理论同期的对应知识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病例展示、治疗演示、病理实物、教学多媒体、模型模拟进行分析和系统总结的一种教学手段[5]。教学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牙体牙髓病学各种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使学生在视觉、听、触的过程中,思维和想象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和生动。直观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龋病及根尖周病部分,在把龋病的病因学及临床表现作为重点内容讲解的同时,可以将根尖周病、牙髓病的病因、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及应急治疗作为重点内容,其余部分作为熟悉和了解内容。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抓住教学重点,以教学重点为主线,从多层面、多角度综合应用以多媒体为主的直观教学手段讲解重点内容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授课时打破传统的按部就班的讲课顺序,在开始龋病病因学内容讲述前,先给学生直接观看无龋健康人的口内照片和口内患有多颗龋齿患者的口内照片、X线片、龋病的仿真教学模型等,形成直观印象,引导学生与正常牙对照,观察患牙的龋坏部位在颜色、形态、质地方面发生的变化等,紧接着教师提出临床问题,如牙釉质是全身最坚硬的硬组织,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坚硬的牙齿会出现龋洞,牙齿是经历怎样的病变过程、被什么因素破坏而形成龋洞的。再通过多媒体等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讲解。

(四)建立网上教学平台

我们在注重《口腔科学》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学。建立微信公众号和班级微信群,我们将《口腔科学》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习题集、教学录像、参考书籍名称等网络资源上传至网上公共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优秀视频教学、实验教学资料和典型分析测试实例等内容,随时了解和反馈教学双方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的教学效果[6]。近年来,我们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口腔科学》教学的特点,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以上初步探索和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探索,并在实践中注意学习和总结,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切实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莉,温秀杰,岳玲,等.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实习教学[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3):265.

[2]杨军,周继祥,张从纪,等.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特点与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5):524-525.

[3]罗莉,庞芳河,巫家晓,等.谈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4):32-34.

[4]台保军,樊明文.致力教学改革创建精品课程[J].医学教育,2004,(5):28-29.

[5]倪雪岩,吕亚林,曹莹,等.直观教学法在非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牙体牙髓病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药,2014,9(9):1362-1366.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3

为加强医院的法律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观念和法律意识,南京市口腔医院严格按照“常抓不懈,务求实效”的要求,坚持以法治院,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学习培训、强化教育成果3个方面来落实普法的基础性工作,使广大医务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医院管理;法律宣传;普法

医院管理中的法律教育宣传工作,目的是使医院逐步走上依法治理的轨道,做到乱则依法而治,不乱则依法而行。在狠抓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建设的同时,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推进依法治理,为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打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夯实普法教育基础

1.1健全普法机构

院党委行政建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性工作。做到目标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位。

1.2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普法规划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年度计划,明确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院的工作目标管理体系,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实施。

1.3落实工作职责

从党支部、各科室层面把普法内容,纳入政治学习管理,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督促、有总结,及时传达上级普法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认真查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法律意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2.1开展多形式的法律培训

坚持依法执业抓好法律进临床医院的主要工作就是临床工作,涉及到的法务纠纷也多在临床,因此对临床工作人员开展医疗法律法规教育需常态化进行,不断学习,补缺法律知识死角。比如我院通过开展医患沟通及安全保障会议,向医务人员普及了在医患沟通需注意的法律问题,为医生执业期间的行为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又如在我院主办的江苏省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4年年会上,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院长姜柏生教授做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法律途径”的讲座,进一步加强了我院的医疗行为规范。组织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要求临床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消化吸收,更要遵照规范认真执行。2015年11月举办的《医事法视角下护理风险管理的探析》培训班,由业务院长授课,从医事法的渊源讲起,结合了《刑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规章,通过案例教学,向护理人员讲授如何规避护理职业风险。2015年还开展以《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感染管理知识竞赛,普及院感方面的法律知识。

2.2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坚持依法行政

加强医院干部廉政和行风法制教育继续抓好、抓实、抓细以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院工作。如我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年来坚持集中、定期学法,每年开展干部理论培训班。2015年第3期学习,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主题,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今年还组织认真学习南京市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及新的《干部任用条例》等文件;邀请玄武区检察院检察长来院进行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组织医务人员集中学习《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定期收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及时通报卫计委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以加强医院职工的反腐教育工作;2015年11月,组织党员干部20余人,到南京监狱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警示教育,一个个鲜活的腐败案件给每个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让广大干部切实受到教育。做好院务公开,设立了意见本、意见箱,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旦发现不廉洁的行医行为,从严处理,绝不手软。

3强化教育成果打造院内良好法制环境

3.1建立“平安医院”打造院内法制硬环境

为了维护医院的安全稳定,我院每年2次由保卫科科长作治安综合治理、安全防范基本知识等法规的讲解,并做应急处置的演练培训;加强对“毒、麻、精”药(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的管理,定期进行全院安全大检查,尤其是节假日及重大事件(如青奥会)前,由医务处、护理部、保卫科等多部门联合巡查,排查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医院还加大了安全保卫工作经费的投入,完善了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增加了保卫人员的配备和防护器具的配置,加强了保卫人员的巡防,并与玄武治安大队警务监控平台实时联网。

3.2加大法律宣传营造院内法制软环境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4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国内该课程教学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摸索阶段,培养模式还需优化,这些因素都影响、制约着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整体发展,医学院校也在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1]。包头医学院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区及本校实际,自2013年开始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5年间,口腔医学院积极进行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培养。本研究对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施不同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及传统教学),通过比较课程考核成绩、问卷调查结果,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课程参与度、授课教师、课程设置、创新思维及就业能力培养的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评估培养效果,以期为包头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选取包头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7级两个本科班共48名学生进行调查。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每组24人,实验组进行混合式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所有调查对象均完成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和统一考核。

1.2实施方法

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支持教学改革、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师,由教学经历和教学效果等情况相似的教师为两组同时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讲授,每周两学时,共18学时。实验组采用网络教学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由口腔基础教研室教师自行开发建设网络课程资源;线下同步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案例讨论、经验分享、实践教学基地参观、模拟招聘会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具体如下:(1)专题讲座。结合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形势政策、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口腔医学各二级学科特点,开展相关专业知识专题讲座。(2)案例讨论。教师选取课程讲授和工作中遇到的特殊、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实例,讲授相关知识。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案例作为学生自学资料,要求学生课下分组讨论,教师课上总结和答疑。(3)经验分享。选取往届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中在就业、创业或升学方面有代表性的学生与在校生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对学生较为关心的问题,如就业过程中如何脱颖而出,在校期间如何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如何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笔试面试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分类,并整理存档。交流分享可采取观看视频、建立微信群、现场交流等形式。(4)实践教学基地参观。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口腔医院及口腔诊所参观学习。与口腔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为有创业计划的学生搭建就业前培训、实习平台。(5)模拟招聘会。课上针对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等问题,开展模拟招聘会。利用生动、有参与度的实战形式使学生掌握应聘技巧,提高就业能力。从应聘准备、就业信息搜集和处理、应聘态度、面试礼仪、就业心理、应变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训。

1.3评价方法及质量控制

课程结束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统一考核(客观题60分、主观题40分),并进行成绩分析。同时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对授课教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就业能力培养等的满意度。采用分级评分法,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研究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并当场收回,以排除干扰因素。剔除填写不合格的问卷,选取有效问卷建立数据库。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课程考核成绩比较

分析两组课程考核成绩可知,实验组主观题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客观题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对包头医学院2017级48名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实验组对授课教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新思维及就业能力培养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讨论

高等医学院校如何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质量,培养出既有扎实系统的口腔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严谨的临床思维,又有较强职业发展与就业规划能力的高质量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以达成“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迫在眉睫[2]。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适应当前口腔医学学科发展需要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都有待完善与规范;职业发展和就业规划技能培训的实施缺乏经验;培养过程中缺乏专业训练,以及统一、规范的培训考核制度和量化标准;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3]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以包头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例,探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向。

3.1口腔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思考

本教学研究团队通过查阅文献和走访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分析口腔医学本科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法,结合我校实际,初步构建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培养目标、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等。同时,听取校内外相关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预测,再把结果反馈给每一位专家,经过多次循环,形成专家组意见;对我校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意见、建议,以期能够更客观、全面地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开设该课程已5年时间,2013—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然而,传统课堂讲授形式单一,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缺乏积极性。信息化教学实现了教学资源整合优化与共享,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师生互动交流变得多元化,但在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师生情感交流、教学过程监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4]。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融合,实现优劣势互补[5-6]。本研究选取2017级部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施混合式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为今后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3.2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就业创业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和应用等方面表现得更好。说明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比传统课堂讲授好。而且,网络课程的学习时间灵活,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随机测试,有利于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的数据反馈也可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7]。在线下教学的几大模块(专题讲座、案例讨论、经验分享、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和模拟招聘会)中,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混合式教学的线下课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时教师对典型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与答疑,注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促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授课教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新思维和就业能力培养等均比较满意。可见,混合式教学值得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更广泛、更深入地推广。

3.3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5

关键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流程

1现在医院对不良事件的现状

1.1医护人员自己不重视,认为自己随便研究研究就可以了

由于我院是南京市政府公办的三甲专科医院,患者多,设备使用次数多。导致设备磨损大,因此每年都会或多或少采购一批医疗器械,而采购的时候当然不会采购旧型号,只会采购新型号的设备。由于新旧型号的设备大体上差别不大,因此新设备来了以后医护人员不用培训也能正常使用。大家常常为省事,也就没有对新设备进行系统学习,有的人甚至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但是虽然差别不大,还是有不同的,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会造成不良事件。

1.2领导不重视,人员变动较大

由于我们是口腔专科医院,即使出现不良事故也不会是什么大事,往往医护人员安慰安慰患者也就过去了。因此没有成立专门的检测机构和专职人员,不良事件上报后,由于没有专人负责,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

1.3无主管部门,上报方法单一

口腔学科很多,导致医疗器械种类也多,集中管理难以实现。当不良事件发生后,大部分医院还在延用纸质版报告,导致医务人员不能第一时间上报,上报的方法过于单一。

1.4培训少,医护人员上报意识弱,导致分析评价困难

现在的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的概念和把握上存在难度。容易对医疗事件,安全事件,器械事件造成混淆。另外对于填写报告表格不规范,常常会漏填,或关键性项目填写不完整。有些事件明明不是医护人员的责任,但是他们既怕麻烦又怕耽责任,于是就自己压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导致报告很少,或者即使有报告在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报告质量差距较大。

1.5事件发生后的追踪反馈机制缺乏

不良事件发生后,经维修人员现场确认,后续如何处理,处理的结果是什么,没有一个跟进。而厂家肯定是千方百计的推卸责任,或者扯皮。没有一个专门的辅助机构来处理这个事,光靠单位维修技术人员来处理,即吃力还做不好,导致事情最终不了了之。院方也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多就是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一下,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2解决方法

2.1不良事件的管理机构

具体如下:(1)负责医疗、药品、护理、器械等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和奖惩。(2)医疗设备和器械价值差异很大,有的贵有的便宜。因此要分开写报告,即低值易耗类报告、高值耗材累报告以及仪器类报告。(3)为各科室应制定《医疗器械安全监测和风险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各科室再选取一人,作为兼职设备联络员,主要职责是对设备和器械进行管理。并对不良事件进行监督。可以给予一定的兼职津贴。(5)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学习本院有关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报告。并形成一种制度,以文件的方式确定下来。(6)在本单位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预防、宣传及教育培训工作。(7)制定针对人为不良事件的奖励和惩罚措施。(8)积极完成监管部门交代和委托的任务,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2.2报告流程和要求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该按固定程序一级一级上报,特殊情况可以越级报告。各科室应该按照要求报告在其使用医疗器械和设备过程中的风险,即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已经发生过的风险,对于一些风险判断不准的或者有疑惑的,应该遵循可疑就报告的原则。(2)各科室应该指定专人负责,因为上报流程和填写记录相对复杂,不清楚的人填写容易写不全或有遗漏。上报的原则是可疑即报,在上报的时候要详细记录、及时处理。在填写报告时由专人将原始报表整理查漏补缺。填写报告表时,生产厂家、批号、事件的过程、以及处理过程要写详细,如果对厂家批号不清楚,不要怕麻烦,要去采购部门查找记录。填写完毕后尽早交给相关管理机构。一般医疗器械事件一个月一报告即可,没有的话就上报没有。特殊情况如导致死亡、导致严重伤害、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并按详细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3)不良事件原始报表应由当事医生,护士或技师填写,科室主任签字后,由科室专人整理看有无遗漏,整理好后存档备查。(4)相关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仔细检查并核对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5)不良事件发生后,在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还应向告知生产企业。(6)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进行整理归档,第二年1月初对上一年的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并存档备查。(7)相关主管部门在全院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宣传,并定期反馈国际国内最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供医护人员参考。

3结束语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6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学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1]。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科技期刊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比如启动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特别是2019年8月4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成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在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无疑将全面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迈进世界一流行列。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决定了期刊质量的高低。而评估论文学术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同行评议和引文数量[3]。就一篇论文而言,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受人关注的程度越高,其学术影响力也就越大[3]。因此,科技期刊论文的被引量仍然是证明期刊学术质量的强有力标识。作为科技期刊办刊人,知晓不同类型论文的合理比例范围以及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可以帮助选题策划[4]、组稿,进而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本文基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近5年发表的论著及综述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从自身办刊实践出发,探讨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笔者选取8种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的国际权威期刊,调研WebofScience数据库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28878篇文献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度,以期为科技期刊如何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提供借鉴。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实例分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是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口腔医学工作者在防病治病、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中的经验、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学术动态等。《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包括《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病例报告》《方法介绍》《综述》《专论》《消息》等栏目。从1983年创办至今,《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一直稳步发展,并保持良好健康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以提升学术质量,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科研为己任,设立多样化栏目。其中,《专家论坛》栏目根据行业热点进行选题策划,并邀请业内专家撰写文章,不仅为杂志积累了大量读者,也促进了杂志的宣传。《华西口腔医学杂志》5年(2014—2018年)总发文量为670篇,其中《专家论坛》栏目总发文量48篇,占比7%;《论著》栏目总发文量495篇,占比73.88%,《综述》栏目总发文量81篇,占比12.09%。如图1所示,《专家论坛》栏目的平均下载量和平均被引量最高,平均下载量为466.5次,平均被引量为11.4次;《综述》栏目平均下载量为315.1次,高于《论著》栏目平均下载量(139次)。《综述》栏目紧跟行业热点,涵盖内容广,更容易吸引读者下载阅读。研究发现,《论著》栏目的平均被引值(5.2次)高于《综述》栏目的平均被引值(4.4次)。可见,论著的有效阅读高于综述,更容易被读者引用。因此,应该进一步邀约优秀的原创性论著,培养和挖掘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加大发表研究型论著的数量,提高发表综述的发表门槛,综述发表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或者考虑不再设置《综述》栏目。通过整理分析5年(2014—2018年)的发文数量与文章被引情况,从2020年开始,《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取消《综述》栏目。

3国际权威科技期刊案例分析

3.1发表论著及综述的占比情况

笔者系统分析了8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近5年(2015—2019年)的总发文量、论著发文量、综述发文量以及各自占比情况。进一步了解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发表综述的占比情况及原因,可对我国科技期刊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迈进世界一流期刊行列提供借鉴。

3.1.1医学综合类期刊综述发表占比适中

笔者登录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搜索2015—2019年《NEWENGLJMED》《Lancet》《JAMA》《BMJ》《ANNINTERNMED》综述、论著的发表情况。5种期刊年发表综述占比适中,大多保持在10%~30%。其中,《NEWENGLJMED》综述占比最少,连续5年均低于20%,《Lancet》和《ANNINTERNMED》发表综述占比稍高,《Lancet》2015年发表综述占比8.09%,除2016—2017年外,《Lancet》发表综述占比大体呈增长趋势;《JAMA》除2018年发表综述占比30.19%外,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年发表综述占比均在10%~20%。此外,笔者查询WebofScience数据库,搜索5种期刊2015—2019年发文量。《Nature》《Science》《PNAS》年发文量较高,均在2000篇以上,但年发表综述占比均未超过10%,如表3所示。其中《PNAS》年发文量最高,为3000~4100篇,但几乎不发表综述,2016年、2019年发表0篇综述;《Nature》的综述发表量逐年下降,从2015年发表46篇综述降至2019年仅发表21篇。但是,《Nature》的影响因子从2015年至今呈稳步增长的态势;《Science》年发文量与《Nature》相差不大,综述占比相较另外2本期刊稍高,2015—2019年均保持在7%~8.5%。科技期刊年发文量以及论著和综述的占比,是科技期刊对各栏目分配策略的体现之一,可以间接反映论著和综述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综上所述,综合类期刊涵盖学科范围广、覆盖读者群体庞大,年发文量高于医学综合类期刊且均值较高。同时,综合类期刊发表的综述占比少于医学类期刊,均值为3.96%,医学类期刊发表的综述占比均值为21.43%。但这2类期刊均没有通过大量发表综述来提高其论文的引用数量,而是逐年保持在一个范围,这将有助于科技期刊推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发展。

3.2论著和综述被引频次分析

笔者登录核心合集数据库搜索并整理5刊2018年、2019年发表的论著和综述的总被引频次,如表5、表6所示,其中,篇均被引频次为总被引频次除以发文量。可以看出,论著总被引频次均高于综述,这可能是论著数量高于综述数量导致的,因此,笔者着重分析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其中,《Lancet》《JAMA》在2018年、2019年发表的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略高于论著的篇均被引频次。《JAMA》2018年发表的综述篇均被引频次均约是论著篇均被引频次的1.5倍;然而,《BMJ》2018年、2019年发表的论著和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则不尽相同,2018年发表的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略高于论著的篇均被引频次,2019年则是论著的篇均被引次高;值得一提的是,《NEWENGLJMED》和《ANNINTERNMED》在这两年发表的论著的篇均被引频次则高于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NEWENGLJMED》在2018年发表论著的被引频次是综述被引频次的1.7倍。针对“由于综述性论文涵盖了某一学科的多个知识点,它的被引频次明显高于研究性论文”[5]这一结论,本文结合上述5种医学期刊发表论著和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认为二者的篇均被引频次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文章学术质量的关键并非文章类型,而是文章质量。因此,科技期刊的主要约稿目标仍然是论著。

3.3论著和综述被引频次分布情况

论文具有时效性,科技期刊于2019年发表的论文并未被读者广泛的阅读和引用。因此,本节选取上述5种医学综合学科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前3位的《NEWENGLJMED》《Lancet》《JAMA》2018年发表的论著和综述的总被引频次为研究对象,分析期刊的高被引文章中论著和综述的分布及占比。此处,将单篇被引频次大于100次的文章定义为高被引论文。如图2所示,《NEWENGLJMED》《Lancet》《JAMA》发表于2018年的高被引论文多为论著,且单篇被引频次高于100次的也多为论著。其中,《NEWENGLJMED》有20篇论著单篇被引频次高于300次,7篇论著单篇被引频次高于525次,而只有1篇综述单篇被引频次大于300次;《Lancet》单篇被引频次高于200次的论文中,包括13篇论著和4篇综述;《JAMA》有2篇论著单篇被引频次高于190次,0篇综述单篇被引频次高于150次。《NEWENGLJMED》高被引论文中论著83篇,综述5篇;《Lancet》高被引论著36篇,高被引综述13篇;《JAMA》高被引论著5篇,高被引综述3篇。可以看出,国际知名医学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中论著占比高于综述。

4讨论

一般来说,科技期刊论文按体裁大致划分为:论著/研究型论文(Article)、综述(Review)、编辑文章(EditorialMaterial)、快讯(Letter)、简讯(Communication)等。其中,论著与综述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著的主要内容是对某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知识的科学记录、分析和讨论,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并取得应用性研究成果的科学阐述和总结[6]。综述,又称文献综述,它是基于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对现有的大量文献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所撰写的论文,着重于总结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相较而言,论著侧重报道单个研究工作的创新成果,综述则是对大量文献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了解论著与综述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有助于办刊人把握办刊方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稿和约稿。

4.1适时调整期刊栏目设置

科技期刊的栏目设置,是一个“通过充分的调研,对期刊栏目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取舍进行当前的决策,并在实施之后视效果进行调整、改进,不断循环往复的运营过程”,以战略的眼光对期刊栏目进行深度策划,是一个长期坚守与创新的过程。[7]对于科技期刊办刊人而言,应随着期刊发展和读者需求,对期刊栏目进行适时调整,以实现扩大期刊影响的目的。调研结果显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专家论坛》栏目发表的文章篇均被引频次最高,而《论著》栏目发表的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则高于《综述》栏目发表的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0年起取消《综述》栏目,并全力将《专家论坛》栏目打造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的品牌栏目。同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将定期回溯分析各栏目文章,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适应未来科技期刊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4.2高质量的论著是科技期刊提升影响力的关键

从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发表论著和综述的占比来看:医学综合类期刊发表综述占比均值为21.43%,而大综合类期刊则更少,每年发表的综述数量不足5%;从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来看,单篇被引频次大于100次的多为论著。因此,优秀的论著对引用量的贡献高于综述,在科技期刊稳步发展的态势下,论著可以为科技期刊带来可观的引用量、作者群和读者群。对以提升学术质量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期刊而言,不宜为片面追求引用量而过多发表综述,而应以挖掘和发表优质的原创性论著为主导,鼓励科研工作者以推动科技进步为己任。

4.3多途径挖掘优质的论著

在充分了解不同类型论文的合理比例以及不同类型论文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度后,科技期刊办刊人应重点把握选题策划的方向,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学术热点和前沿,多途径组稿优质的论著。这就要求科技期刊办刊人建立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做好专家资源的储备,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8],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9]等,从源头上保证稿件质量,同时发挥论著的学术引领作用,从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更好地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7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人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无合并严重感染、肝肾功能重度损害、肿瘤、心脑血管疾患等问题。③无智力、精神障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配合学习及调查研究。④病人依从性好,自愿入组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0岁~70岁(45.8岁±4.6岁),病程1年~23年(11.6年±2.4年)。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41岁~70岁(46.3岁±5.1岁),病程1年~22年(12.8年±2.1年)。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统一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成立健康宣教小组,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登记每个病人的信息、治疗经过、血糖控制及依从性情况。同时,健康宣教组人员应根据宣教内容需要,制定相关宣教方案,组织相关的学习。本研究针对糖尿病病人同意采用分阶段管理模式。分阶段糖尿病管理的运行模式具体如下:由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对入组病人根据病情进行分段管理,包括评估、调整、维持、并发症筛查的四个阶段。按照相应阶段的标准,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掌握治疗效果。①评估阶段:此阶段目的是将入组病人的资料收集,结合辅助检查对其病情程度的评估。②调整阶段:糖尿病病人的治疗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值控制小于7%,血压小于130/80mmHg(1mmHg=0.133kPa),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6mmol/L。当病人不符合此标准,则归纳于此阶段,由医生结合临床情况,按需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辅助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调整阶段病人应保持固定的每2周1次门诊随访。③维持阶段:当病人经治疗后各项指标达标,则需坚持现有的治疗方案,归纳此期病人为维持阶段,维持阶段病人需每月进行1次门诊随访。④并发症筛查阶段:所有病人每半年进行1次并发症筛查,对肾脏、眼底、心脑血管、足部、皮肤及口腔等全面筛查。

1.2.1对照组管理方法

分段护理管理模式下,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病人入组后,健康宣教周期为6个月。通过发放由健康小组人员收集相关糖尿病内容后制定成的《健康宣传手册》,同时组织入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讲座,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1.2.2观察组管理方法

分段护理管理模式下,采用PBL教育模式,健康宣教周期为6个月。PBL教育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告别传统教育观念,重点是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PBL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的教育,通过让学习者激发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化为主动。具体实施内容如下:①成立糖尿病宣教成员组,包括内科的医生、糖尿病专业知识培训护理人员、营养师。根据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成员组通过针对现阶段糖尿病病人普遍遭遇的问题进行收集、总结及归纳。完善相应的“问题大全库”,并针对相应问题给予合理的解答。将观察组病人分为5组,每组9例或10例组成。组织病人每周进行1次知识讲座,向病人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手段,包括药物、运动、食物、心理、并发症防治等多元化教育内容。建立PBL教学模式平台,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重点在于病人提问,导师解答的模式。健康宣教组人员应以引导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方法让病人发掘问题,产生疑问。如通过典型的病例分析,号召小组成员进行病案讨论。PBL教学模式的教育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和收集信息、论证假设。此过程提高了病人自我思考及逻辑转换能力。在学习及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一并收集在“问题大全库”中,便于后来人员的继续学习教育。当小组成员陈述相关问题后,应及时组内讨论及进一步解决问题。通过相互间的学习指导,力求完美解答问题。疑难问题由宣教导师收集后,进行全体成员探讨,通过不断地提问及解答模式,巩固所有病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健康宣教导师对每位病人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PBL课堂表现不佳的病人,应进行相关指导,针对个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每轮研讨课题结束后,再安排下一课题,重新让病人进行学习与思考。PBL教学模式辅助病人对糖尿病的各阶段相关知识不断深入了解,间接让病人对待疾病的态度朝积极方向潜移默化,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6个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两组病人进行自我疾病了解程度及防治知识调查(包括了解、基本了解及不了解),总了解率=(了解+基本了解)×100%。采用调查问卷表,记录并评价并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病人自我血糖监测、遵医服药行为、合理饮食控制、坚持运动锻炼、自我足部护理5项内容。监测病人健康宣教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采用α=0.05。

2结果

2.1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健康教育后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提高,且观察组病人的提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中老年人高发的内分泌疾病,其并发症更是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据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通过合理的危险因素管理及治疗指标调控,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分阶段糖尿病护理的模式进行糖尿病病人管理,旨在尽可能地提高病人血糖的调控,增加治疗成效。然而,单纯的分阶段糖尿病病人管理仍无法满足于对糖尿病病人的管理,糖尿病防治措施“五驾马车”中,健康教育被誉为引路之马,由此可见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中的关键。如何进行合理、正确的健康教育路线成为临床医护人员热议的话题。本研究通过开展PBL教育模式,告别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单调,通过以病例为诊治问题的中心,使病人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探索的角色,将糖尿病的综合知识串联起来,相互学习。同时配合指导者的从旁引导,加深及巩固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印象,从而引身自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起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PBL教育模式组对自身健康状况及疾病防治知识的总了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对照组病人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为期6个月的PBL模式下实施健康教育,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指标获得显著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标志了该教育模式的成功。然而在PBL教育中,由于几例病人因为经济负担过重,所以导致无法严格按照教育标准进行自我监督,影响到了宣教效果。因此,在终身性糖尿病分段护理管理中,如何降低糖尿病病人治疗经济负担也成为我们思考及棘手的问题。

4结语

口腔健康宣传总结范文8

摘要:

新会计制度的与实施对于我国的医疗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医院的资金管理水平,从而提升社会福利的价值。新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完善收支科目以及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要求,而加强医院在新会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策略为提高财务部门对新制度的认识、优化成本管理的方法以及制定符合要求的成本预算机制。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策略

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要求是比较粗放和松散的,这使得医院缺乏控制成本的观念并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虽然能够提高医院支出的合理性并提升医院的经济利益,但实际推行新会计制度时还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新旧会计体系出现转换迟滞的情况,而这就会造成医院在财务管理能力上的下降,更甚者会导致医院出现经营亏损的现象。笔者将分别从:新医院会计制度概述、实施财务管理的意义、新会计制度对口腔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口腔医院财务管理的策略,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概述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背景

会计制度是对组织进行全面清点和结算的准则,它能够通过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制定发展目标并提供有效的建议。对于医院来说,推行完善的会计制度有利于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医院需要具备更高的医疗水平和更完善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的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并不能切实维护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至于合理地划分医院的利润,也需要更有效的财务管理策略。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内容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和过去的财务制度比起来,新会计制度在适用范围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调整,明确了医院的社会责任;新会计制度增加了对医院的财政预算,并修改了医院财务核算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以及成本管理两大方面;新会计制度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并在成本核算中加入了资产折旧项目;新医院会计制度合并了医疗用品的收支项目,加强了医院的会计核算系统性,并整理了医院会计核算的细节问题。

二、实施财务管理的意义

医院财务管理主要指医院在受到多因素影响的环境中为提高医院财务竞争力和寻求资金流动及周转的相对平衡,从而对医院资金流动与资金周转所做的全面性规划。在日常工作中,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战略角度从事医院财务管理,并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决策中实现医院财务战略,使得医院资金流动及周转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增强医院财务竞争力。财务战略主要含财务投资战略思维、财务筹资战略思维、财务运营战略思维。其中,财务投资主要指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医院重大投资、长期性投资的方向进行筹划,同时涵盖了投资项目、投资目标、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方式等多方面的筹划。财务筹资主要指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将医院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管理发展与财务战略相结合,从而更好的谋划医院的筹资方式、结构与目标。

三、新会计制度对口腔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

(一)完善收支科目

新会计制度虽然适用于公立综合性医院以及专科性医院,但还是存在缺陷,对于社区医院、口腔医院等医疗体系,新会计制度则仍然没有兼顾。由于不同医疗体系或医疗单位在职能和政策支持上的不同,因此新会计制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具体到收支科目方面,新医院会计制度则应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二)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

在新会计制度发挥效能之前,医院对财务的意识比较单薄,在成本管理上也比较粗放,从而加大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应加强精细化的理念,树立全面的成本管理观念,对医院日常运行所涉及的所有成本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考察,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式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医院在核算财务内容时必须坚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并实现对医院财务成本的精确控制。

四、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口腔医院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财务部门对新制度的认识

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会造成医院当前的成本管理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应对这一问题,提高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当前最有效的解决途径。首先,医院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除了专业水平以外,对职业素养的培训也必不可少。另外,聘请优秀的财务专家来院进行讲座,能够开阔医院财务人员的眼界,加深他们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其次,为保证培训效果,医院财务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对所有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将其工资与实际工作结果挂钩。最后,医院财务部门也应加强财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意识,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优化成本管理的方法

1、创新成本结构

对医院的成本结构进行改进,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环境下医院的成本结构完善方向。从医院整体运行的角度,改变医院纯粹的成本投入及医疗消耗之间的关系,合理组织资金利用。全成本结构包含了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统计以及对流动资金的统计,另外也包含了对医院无形资产的统计,同时明确了医院工作人员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和医院的形象价值。

2、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

如果医院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就可能出现医患纠纷(不讨论手术失败的问题),医疗诉讼的问题也会较为突出,因此医院用在官司方面的资金将更多,这显然不利于医院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对此医院必须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医院规避风险这也是新会计制度的科学性表现。

(三)制定符合要求的成本预算机制

新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医院的整体效益基本都呈下降的趋势,主要还是医院还没有对新会计制度做到完全适应的原因,而这并不是新会计制度制定地本意。根据这一点,医院应加强加快对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的成本预算控制机制,首先应以新制度为指导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高效的预算报表;其次应加强会计设计监督工作。

(四)加强财务管理力度

目前,口腔医院若想要在医改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加强对员工市场化的管理意识是必要措施,但除此之外,口腔医院也应改变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开展综合治理的措施,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原则,从根本上提升口腔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口腔医院应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改进原有的财务管理理念,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及市场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目前,口腔医院必须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转型措施,从管理型机构转变为经营型机构,将自身的财务工作由纯粹的资金管理提升到适应市场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医疗改革的形势下,口腔医院的日常经营将会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医疗改革相当于对口腔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医改下口腔医院收入的减少,口腔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都面临着更严重的风险,因此,口腔医院必须重视对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够显著降低口腔医院的运营成本,合理安排口腔医院的各项支出及资金调度,大幅度提高口腔医院运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口腔医院的财务状况。举例来说,口腔医院可以适当外包出一些非医学专业的业务,如后勤管理等。

五、结束语

医院财务管理是保障医院经营效益的重要措施,在新会计制度普及并深入的情况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都将影响医院的各项运营指标。为更好地保障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医院财务部门必须尽快适应新会计制度,加强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

作者:刘春荣 单位:山西恒伦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侯颖,王晓荣.关于医院财务在医疗改革管理中的思考[J].商,2015

[2]陆启发.新医疗改革形势下加强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

[3]于志强,刘书芹.关于公立医院改革中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

[4]郭素梅.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

[5]耿颖.浅谈医院财务在医疗改革管理中的重要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

第二篇:新医改制度医院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

就目前来看,我国逐渐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国家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医疗卫生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对于社会运行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在医疗卫生中突出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改善,我国已经开始实行新的医改体制。而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新医改体制的实施时间还不长,因此,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新医改制度下如何促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加完善。

关键词:

新医改制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在新医改条件下,公立医院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积极利用现今的科学技术,将会计数据与相应的管理数据进行一定的整合以及优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实时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共享。在这种条件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影响,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共享。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开展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的正确转型,也实现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医院进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主要指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工作实现完美地结合。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信息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应用,并通过互联网等,将医院中的财务工作进行相应的自动化处理,使得医院中各部门的信息得到资源共享,进而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反馈。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现代的信息技术与医院的财务管理需求进行重新结合的结果,打破了原有的会计思想,使得医院中的各部门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使得医院财务工作的效率以及财务管理的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

二、公立医院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公立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实施其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提高医院相关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建设对于降低医院相关运营成本,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相关决策的制定也会提供准确充足的财务数据,从而对决策工作予以相应的指导。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进行。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降低,也可以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提升,进而对财务人员实际工作效率进行提高。随着现今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建立内部的局域网对于实行全面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具有处理信息的高速性,而互联网具有处理信息的快捷性,通过对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得到迅速及时的反馈,进而使得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到位,达到对资金进行有效监控的效果。因此,应该对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加快,完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基础不够坚实,医院中的财务信息也不够集中,对于全面的财务资料不能提供完整。另外,很多时候,获取精确的财务信息难度较大,公立医院对于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所应该具备的功能没有明确,对于财务工作中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也没有清除,造成宏观的信息化建设体制没有形成,导致可靠的配套措施没有形成。从事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相关人员素质不高,尤其是医院中的很多领导层对于信息化发展的意识不够突出,导致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过去管理模式的限制,缺乏足够的创新,进而导致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出现落后。没有形成配套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公立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方面的组织结构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度不高,进而导致得到的信息科学性、准确性还比较低。

四、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改善的相关措施

(一)需要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予以完善,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集中化管理,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财务资料以及精确的财务信息

另外,还需要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功能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进而形成宏观的信息化机制,并和可配套的措施进行配套。

(二)需要对从事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并对相关人员从事信息管理工作的能力进行提高

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督促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要切实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对公立医院中的在职人员进行再教育,进而使得他们自身的工作得到不断的发展提高,强化财务管理的相关意识,使得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需要对于信息化过程中利用的技术手段进行改善

对于工作流程进行精简,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普遍提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主要的依托,并结合实际的情况,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与时俱进,对于财务管理的工作进行不断改进,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和医院的需要保持一致。最后,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逐一分析,树立科学正确的管理观念,使得信息化的工作流程得到不断完善,进而对于医院财务工作中所需要的信息化需求进行明确,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科学分析并予以尽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分析以及评价制度进行完善,对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科学评价,并对医院的发展潜力进行不断提升,进而使得医院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更好地为患者及家属服务。另外,还需要对公立医院中所运用的网络系统进行完善,提高内部网络系统进行整体分析的能力以及水平,为医院财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的制度之下,公立医院开展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将会取得不斐的成绩。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时,会对其中所涉及到的诸多基础数据进行相应的整理,使得财务信息的统一性以及科学性得到了保证,并且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另外,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也有重要意义,是符合现今时展的要求的,因此,在公立医院中应该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作者:万葆华 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陈秀伟.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272

[2]原俐丽.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商,2014,06:124

[3]于志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与实现途径探究[J].会计师,2016,07:33-34

[4]张延红.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OL].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9).

[5]付德芹.基于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与解决途径分析[J].时代金融,2015,03:31+33

[6]李秋娟.试论新医改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19:250

第三篇:新会计制度医院财务成本管理

摘要:

2010年末,新的医院会计制度颁布实施,这对我国的诸多公立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财务管理要求。这是为了迎合我国当前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对促进公立医院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节奏,改善医疗卫生环境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会计制度的变化对医院财务成本管理有何影响,面对全新的会计制度,医院应当如何应对。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医院;财务成本管理

医疗卫生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医疗卫生问题在我国已经是长久以来的社会问题,看病难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个社会现象。而国家也看到了这一问题,进行了数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每一次都一定程度地解决和改善了不少的问题。近些年,由于我国医院市场化不断深入,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来说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形成,使医院的财务管理成为医院日常运行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而成本管理又是财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值得我们关注。

一、医院财务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成本进行的管理,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单位采取各种手段对单位需要耗费的资源进行计划并加以控制和调配的过程。医院的成本管理指的就是医院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所要耗费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一般来说,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分为五个重要的内容:第一是成本规划,也叫作成本计划,是对医院可能耗费的资源进行预估的活动;二是成本核算,是根据准确科学的统计数据对成本进行的归纳总结;三是成本控制,这也是成本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采取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在保证基本服务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活动;四是成本分析,是对成本进行的全面总结;五是成本考核,指的是对成本规划完成情况进行的评价。

二、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成本管理产生的影响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打破了传统的会计计算方式,整个财务管理都要推翻重来。因为传统的会计制度与新会计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即便基本的会计基础理论和理念是不变的,但是现实操作中却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二是对公立医院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传统的成本管理相对粗放,医院具体会计制度的制定有很多工作并没有实际安排到。而新的会计制度要求医院成本核算更加精细。

三、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对策研究

新的会计制度给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带来了许多影响,笔者认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机构设置。有不少医院对财务管理并不重视,这种错误的理念也使得很多医院并没有相对专业和科学的财务管理机构。为应对新会计制度,医院应当建立起更加科学和现代化的财务部门,明确每一个部门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和责任,同时财务部门也应当与其他各个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改善当前的医院财务管理混乱现状。第二,提升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当前的时代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成本管理也是如此,医院成本管理应当积极探索信息化道路,购置专业和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来进行成本管理,将大量的人力从繁重的数据计算核算中解放出来,提升医院成本管理的效率。第三,提升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前财务成本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同时还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接受新事物较快。另外,医院财务成本管理人员也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其专业素养应当一样重要,不能只看到起专业素养而忽视其职业道德。第四,加强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联系。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二者互相影响,共同发展。要想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就必须要仅仅把握与预算管理的重要联系,充分发挥出预算在成本控制上的重要作用,如此才能够将二者充分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还将处于不断发展和改革之中,医院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也将愈发凸显。特别是在我国进入WTO和医院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财务管理将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医院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财务管理来说,成本管理是最为基础和的环节和工作,是医院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需要我们特别重视。当然,我们知道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也不可能马上起到效果,需要相当长时间的适应。我们一定要不惧艰难,不断探索,最终完善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童?佳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参考文献:

[1]王振宇,樊俊芝,刘辉.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操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方鹏骞,张佳慧,吴长玲.基于杜邦模型的政府办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9(5)

[3]苏琦,颜维华,蔡雪琴,张娅莉,刘杰,张云.平衡计分卡对医院财务分析的战略作用初探[J].卫生经济研究,2010(7)

第四篇: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建设

摘要:

当前,在新医改的善如推动下,新财务会计制度得到实施,与此同时,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核算、预算等内容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且为响应新医改的要求,各大小医院纷纷融入了信息化技术,采取全新的信息管理设备与软件,旨在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本文就医院数字化建设下的财务大数据运用与管理,做一浅要的探讨。

关键词:

医院数字化;大数据;财务管控

近几年,伴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公立医院面临机遇与挑战,根据对新医改基本要求的解读,可以了解到公立医院在发展中只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实行信息化建设才能得到有序推进。且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中也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藉此政策,各大医院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财政卫生投入专项中也加大了医院信息化比重。

一、医院数字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

在医院整体信息建设上,众多医院购买或开发了财务、预算、成本、资产管理、HIS、LIS、PACS、收费、医嘱、门急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等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人、财、物的一体化管理。举例说明,在北大人民医院所开设的HRP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像科研管理、临床教学、党政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将分散的业务系统具体化,并且也可以实现系统的规范化与全面化,能够对医院的各个部门进行综合监督与管理,可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基础与帮助,进一步推动医院管理效率,真正提高医院管理者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控制能力。在方便患者就医流程上,医院制定信息化的就医流程,可以开展移动医疗,采取互联网提前预约挂号,自动化的排号系统,或者利用手机、电脑支付医药费用,下载医疗报道单。科室也要采取分级诊疗,采取客户端的方式,提高就医速度与效率。从提高财务核算效率与精准性上,可以积极融入信息化技术与信息化平台,比如采取远程报账,远程制作报表,或者采取网络支付、网络采购、网络销售、网络报税等,真正与财务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并能够信息化处理之后可以自动生成凭证,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提高整个医院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在医院物流管理与成本控制上,医院需要从运营管理角度出发,并积极创建相关的管理系统,实现与供应商、医院库存的有效结合,实行一体化管理理念。这样一来可以将传统的医疗业务、物资消耗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并且还可以在物料需求方面得到有效改革,能够在仓储、配送等方面实施追踪管理,如此一来则可以真正实现数据与信息的共享,能够加强物资源头控制,规范物料管理流程。

二、医院数字化建设产生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信息安全带来的财务控制风险

数字化医院下,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与高度共享改变了传统封闭状态的运行环境,会计系统的进一步开放与数据共享,使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通过公用通讯干扰系统的机会越大,医院财务数据一旦遭到窃取或破坏,将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在信息系统中所形成的一次性输入数据或者即时传递模式会导致控制出现问题,大多数数据在一次性输入之后只能在系统内部使用,且这种模式往往会受到传统环境的影响,无法对数据进行检查与核对,假如在数据输入中出现错误,那么错误的数据不会及时发现,甚至还会得到反复的使用,从而会形成错误的活动以及错误的结果。除此之外,在数字化系统中,计算机病毒更是具有代表性,因为计算机病毒比较隐蔽,具有衍生性,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尤其是传播的速度比较快,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如果采取传统的杀毒软件无法彻底消灭,这样一来则会导致医院财务数据受到影响与制约。与此同时,对于计算机硬件的好与坏则关系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因停电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存储服务器脱机等,均会带来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二)数据管理的不规范带来运行效率低

目前大部分医院行政管理科室之间、行政管理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信息化系统相对独立。各系统之间数据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不同的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各自运作,彼此之间无法关联,数据的及时自动传输与共享困难,财务信息利用效率低下;当然还有部分系统运行过程比较慢,数据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往往需要在多日之后允许管理者制作报表,且所提供的大多数数据只设定在事后分析上,如此则无法及时让管理者做出决策。

三、依托医院数字化,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一)依托大数据,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

所谓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是指财务管理在操作、管理、核算方面的精细,主要是通过比较系统的方式,借助相关的外界载体实现其程序化、规范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可以应用医院当前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实现其信息化管理。当然,还需要积极做好数字化建设,医院可以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中心,是以预算为主,涉及到医院的人力资源、医院的绩效管理,且可以实现各项系统的有序整合,这样才能实现医院在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统一,才能进医院财务决策的数据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医院财务数据收集与应用

财务数据收集上,基于对传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在实现数据大集中系统整合的基础上,搭建数据仓库和挖掘引擎,并分利用有效的技术和文档型数据库特点,聚合相应的业务数据,提高系统性能和报表生成效率。

四、大数据基础上的医院财务风险管控

从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方面加大投入,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与可靠.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应该遵循不得篡改,不能丢失,不能破坏的原则,建立专人负责制,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加大机房、电脑、服务器等硬件投资,实行双机备份和异地容灾备份,减少服务器脱机等硬件故障;购买正版安全软件,通过用户权限管理、系统认证、内外网隔离和硬件加密等措施,保障医院财务大数据存储和通讯安全。依靠大数据,建立财务风险动态预警机制。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医院进行风险量化分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在信息收集和整理阶段,收集整理财务风险预警所需要的数据源,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收集。内部信息主要包括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包括耗材药品种类、数量、单价、周期;门诊人次,出院人次等。财务数据包括现金、应收账款、负债、医疗收入、医疗成本等。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医疗行业平均数据。在风险识别阶段,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量化,通过设立敏感性的财务指标,作为系统输入量,权重按照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来设置,从而完成风险识别。在风险分析阶段,通过大数据技术实时计算敏感性指标并得出风险指数,当风险指数达到临界值,则自动报警,财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适应数字化的严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医院必须建立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内部控制,要严格按照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的操作要求,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加以分析并对其信息输入的时候加以限定,这样一来则可以形成比较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实现预算控制、权限控制等。长此久往可以对医院的财务状况加以监控,能够对医院各个部门的资金运用情况进一步整合,能够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如在数字化建设中医院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以及内控的要求对各个部门进行划分,包括审计、管理等,真正将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融入到医院的信息系统之中,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医院各个部门的结合。

五、数字化医院财务分析改进

(一)利用大数据,实现财务内外分析结合

在卫生信息化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全国医疗机构建立大数据平台.指日可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平台能实现医院之间的数据共享,为财务分析的横向比较提供了可能。通过与同等规模医院的成本利润率、日均住院天数等比较,管理层才能对医院在行业中的整体实力有更直观准确认识;同时,通过获取外部数据,财务分析范畴可以扩大到行业背景分析、竞争能力分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分析、临床医疗项目分析、服务区域人口变化分析等。

(二)联系大数据,拓展财务分析领域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运用,传统的医院财务分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财务领域,而是向着临床业务、市场、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涉足,扩展了财务分析的领域与深度,这种全面分析将改善医院过度依赖财务数据分析,忽视业务分析的现状。大数据通过将医院管理系统HIS或HRP、临床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无缝对接,搭建出一个各种数据的集成与交换的平台,在同一框架下,把来自不同部门、不同格式、不同标准和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数据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下。财务人员在这一平台上能即时获取业务数据,实时计算出院人数、手术台数等业务指标,从而进行业务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进步,医院数字化建设会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不断推进,这种情况下则对财务人员提出挑战,每一位财务人员都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要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对待财务工作。且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财务数据的分析之上,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有限的精力对财务处理流程加以探究,探究是否具备合理性。当然,在数字化建设下,财务人员要紧跟时展的要求,加强计算机的学习,积极的参与到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真正实现医院财务的有效管理。

作者:钟琼娥 单位:武汉市普爱医院

参考文献:

[1]方霞波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6):92-94

[2]刘丽华,曹秀堂.基于ERP系统的医院运营管理[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1):13-16

[3]刘风云.医院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3,118(5):94-95

[4]王静,于忠军.医院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2009,13(5):71

[5]许继楠.医疗服务业率先受益于大数据

第五篇:财务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中各项规章制度都得到了很好的完善,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对人们的权益做出了全方位的保护。医院作为我国的主要医疗事业单位,其财务会计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医院能否进行正常的运转,因此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有效的财务核算很有必要。我国为完善医院相关的成本管理制度,对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重新进行了修订,对一些具体的财务核准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分析,能够有效的指导当前医院进行相关成本核算工作。

关键词:

医院财务;成本核算;新型制度

一、前言

从当前医院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成本核算工作是其管理的重点内容,因此严格合理的控制医院的成本核算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在进行医疗财务制度改革之前,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导致医院在一些项目上出现分摊不均或者是账目出错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发展。而当前医院实施的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能够提升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控制结余不准、收支不平衡等状况的出现,最终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二、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的缺陷

(一)无法合理分配费用

在医院传统的财务制度中,无法科学合理的将医院的经费分发给每个科室,这样就会导致一些重点科室的经费紧张,从而阻碍了这些重点科室的发展。同样,也导致了一些不重要的科室有经费结余,出现浪费的情况。长此这样下去,不仅对科室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样也会阻碍医院的整体发展,这主要是跟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关系,无法对医院的各项费用进行合理分配。

(二)成本核算混乱

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无法真正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仅仅是将医院的收支进行统计,做到一个账目上的大概了解,在很多情况下还会出现收支不平衡,账目对不上的情况。这都间接反映的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的缺陷,而且很多的财务人员根本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仅仅是将财务会计制度作为一个记账工具来进行使用,而且还经常出现错误。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财务会计制度的初衷,因此也就无法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三)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医院没有意识到聘请专业财务人员的重要性,负责财务工作的往往是一些医生,这样就无法真正发挥财务会计制度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新财务会计制度实施之际,医院的财务人员一定要重新对财务管理进行认识,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医院的发展。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策略

(一)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在新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实施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首先应该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让医院的财务人员明白成本核算不仅仅是简单的进行账目的记录和核对,而是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该对医院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并且从数据中了解医院管理的现状,从而预测出医院未来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大力发展,各项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这些都是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因此财务人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转变观念,重新对新兴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学习,深入的了解其中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成本核算的真正作用。成本核算能够反映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是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晴雨表。因此医院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二)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框架

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细分为很多的科室,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想要有效的对这些科室进行科学的管理,就需要医院构建一个合理的成本核算框架,将这些科室进行分类管理。在新型财务会计制度中,将医院的科室分成四个种类,分别是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通过将科室分类,就能够细化成本核算的各种细节,也能有针对性的对同一类科室的成本进行灵活的管理。例如在临床服务类的科室中,其成本主要包括日常医疗器具、材料的消耗和人工成本,因此在新型的成本核算框架中,应该将这两项作为主要核算对象;而在行政后勤类的科室中,其成本主要是日常办公用品的消耗等,此时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该主要对这一项来进行核算。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科室实施有区别的成本核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应该努力去构建一个合理的成本核算框架。

(三)细化收入类别

在医院的收入中,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因此将这些收入进行细分,对于成本核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的收入主要可以分为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两大类。在药品收入中,还要建立中药收入和西药收入两大种类,然后再在每个种类下细分各种药品的目录。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有效的对各种药品的收入情况进行有效统计,同时也能够帮助医院的财务人员来进行数据分析,合理的来指导医院的各种药品储备方案。在医疗收入中,也应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检查治疗化验收入、手术收入和卫生材料收入。在检查治疗化验收入中细分出每个科的检查治疗化验收入,这样就可以对医院收治的病人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手术收入中可以细分每种不同手术的收入,这样就可以看出一个医院擅长什么类型的手术,从而将这类手术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做到扬长避短。在卫生材料收入中也要对各种卫生材料的消耗进行细分,这样就可以方便医院了解哪种材料消耗的较多,从而进行及时的补充。通过细化收入类别,可以有效的帮助医院了解自身的运营状况,从而有效的帮助医院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这就是成本核算对于医院发展的具体意义,因此医院应该将各种收入进行合理的细化,发挥成本核算在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四)细化支出类别

医院有收入必定就会有支出,将收入和支出进行对比分析,就完成了成本核算的全部意义,因此医院也应该重视细化支出类别。医院的支出总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硬件设备的损耗和更新、医院的人工成本和医院的各种材料消耗。在硬件设备的更新和损耗中,可以细分为医疗器械的维护费用和医疗器械的更新折旧费用。因为医学是一门发展速度极快的学科,医院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医疗设备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医院的人工成本支出中,可以细化的每个科室和个人,这样便于医院对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医疗材料消耗的支出中,可以细化为药品和材料,这样就可以方便医院对各种消耗品的统计,了解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通过细化支出类别,就能够合理的对成本进行核算,然后再通过与收入的数据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知道医院的盈亏状况,从而科学的指导医院未来在发展和管理中的前进道路。

(五)将无形资产列为成本核算的项目

在医院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无形资产,这些资产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也属于资产的一部分,也要进行成本核算。因此也应该将医院用于宣传和各种配套的软件列为成本核算的一部分,专门为其建立一个类别,下面细分为广告宣传和公益救助活动两个分类。并将这部分的收入和支出纳入整体的成本核算体系中。

(六)优化成本核算的执行

为了保证成本核算制度的彻底实施,可以将核算任务具体细分到每个科室身上,然后根据科室的种类分为几个大类,逐级进行核算,这样既能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效率,还有利于问题在最初的阶段就获得解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中,需要医院细化每一部分的收入与支出,并且确保每一项的收入与支出都有明确的记录,这样才是一个完善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才能帮助医院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条件下获得长远的发展。

作者:韩长宏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金家鑫.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49-150

[2]黄河,景晶,邓戈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究与对策[J].商,2015,(35):144

[3]冯月.谈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J].当代经济,2016,(18):98-99

第六篇: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得到快速扩大,医院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高。而财务治理则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对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的财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立医院;财务治理;内部控制

1我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新医改制度、新医院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下,如何结合公立医院自身实际,构建医院集团化财务治理体系,是医院领导层与财务管理层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目前医院仍然存在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如财务治理目标不明确等,所以搞清楚这些问题,能够为措施的制定提供明确的方向。

1.1公立医院对财务治理战略与内控认识不足

随着医院集团的建立,医院集团化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完成编制财务报表等基础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的管理需求。因此,如何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贯彻医院战略思想,促进医院战略的实现,是管理会计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医院集团化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没有从医院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财务控制目的及内控制度仍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完善。公立医院日常经营主要涉及的资产是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两方面,无形资产相对较少。其中,流动资产包括现金、药品、卫生材料和应收账款等,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建筑物、设备、办公设备等。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来,财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医院内部系统的控制,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盘点与清查,容易造成资产重复购置与闲置现象,以前年度盘盈、盘亏、报废存在未按规定报批情况,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基建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有时不够及时,弱化了财务治理职能。

1.2公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基础是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否能做到科学、合理和准确,对财务治理效果有直接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年度预算与医院战略发展规划脱节,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以前资金不足的困难时期,只是为了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考虑更多的是各科室和分院区的实际支出需求;预算只按年度编制,没有将各期预算有效地衔接起来,更不能有效匹配医院长期发展战略。第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办公室缺乏对各科室和分院区进行有效指导,沟通协调不够。预算部门在对医疗预算进行审核时无法确定医疗部门编制的预算是否合理与可行,造成医疗预算和财务预算只能简单地结合起来,不能对医疗部门进行有效指导,导致之后的财务治理执行矛盾不断。

1.3公立医院财务治理团队建设存在问题

医院财务的集中管理,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逐步渗入医院的各个领域和医疗服务,不仅要做好4个院区的管理和调配,还经常需要跨区域、跨部门通力合作,尤其是医院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迫切需要高水平多专业的财务管理队伍。目前,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年龄较大的人员可能并非财务专业出身,对于新《医院财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难以完全掌握,无法熟练使用更新换代很快的财务软件。从事具体财务工作的人员仍然人数较少,更多的业务量相对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2改进我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提到的公立医院在财务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结合实际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接下来笔者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

2.1明确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目标与制度

公立医院在进行财务治理过程中,应有的放矢,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确财务治理的目标,这就要遵循医院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基本财务目标,通过有效的治理形式加强对医院内部财务活动的监测,完善整体财务结构。另外,公立医院的分院区也应对医院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表示认同并贯彻实施,克服目标逆向选择的倾向,提高财务资源整合配置与使用效率。另外,公立医院财务治理制度是财务治理工作的根基,必须明确其内容与地位,公立医院财务治理制度的最终目的,应是以机制、制度、职责形成的有机整体实现管理的制衡。财务治理制度的构成,应包括有效的机制建设、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科学的职责分工。对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制定规范统一的行为规定,使激励机制更好地发挥功能效应,操作者决不能纯粹为了控制而控制。同时,公立医院为了加强协调控制,实现医院发展战略与管理目标,必须建立、完善一套财务内控制度,用于规范、监控与督导各方面,实现财务治理的秩序性与效率性。

2.2提高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效率

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一项具体措施,预算管理成败的关键是预算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医院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审查和监督机制,明确监督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预算办公室应充分发挥日常监控作用,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发挥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的监督、考核作用,对预算数和实际执行数存在重大差异的,应当及时与预算部门进行沟通,分析形成差异原因,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改进措施或解决方案,确保医院各项预算指标按计划实现,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而不断降低成本,实现财务治理的高效化。除此之外,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预算编制和执行势必要随之更新。要保证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及时准确、科学完整,必须采用严密的信息化手段对预算数据进行生成、传递和汇总。

2.3优化公立医院财务治理队伍

无论是在职权设置方面措施,还是在监督体制方面,最终的实施主体还是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所以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公立医院财务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医院财务工作要注重提高人员素质,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3个关键环节,通过多方位的人员培养方式,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财务队伍。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探索形成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系统化。人才引进方面,招收毕业生采取公开招录、择优选拔的方式,入职后实行收费、结算、出纳以及财务相关部门经济岗位轮转制度,使新人能够在短期内熟悉医院财务流程,从基础岗位做起,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丰富业务知识,强化专业技能,落实考核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另外,加大培训资源投入,实行财务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培训计划,以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开阔视野为目标,根据个人特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和岗位责任要求,实施有连续性和针对性的梯度培训方案。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使财务人员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学相关知识,提高实际财务管理能力。鼓励骨干人才、青年人才进行学习深造、理论研究等后续教育,提高创新意识,增强风险意识,规范自身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使骨干人才其在工作岗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实行激励政策,择优选择,对其规划和决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及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对高层次管理型专门人才,增加其交流机会,制订完善的高端学习培训方案,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鼓励高级管理人才参加多领域培训,锻炼与展示自我,提高高级管理人才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把握能力与决策能力。

3结语

加强我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能够减少财政开支,将资金最大可能地投入到社会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当中去,使公立医院履行保护群众健康安全的责任,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作者:张萍 王婷 单位: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褚洪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会计之友,2012(16).

[2]胡万进.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整体性治理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