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思路范例

科研工作思路

科研工作思路范文1

协同创新是一项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活动,意义重大。但是,在推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也面临着如何激活高校科技资源、如何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挑战。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中,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提出了科研管理的创新机制和方法,为科研管理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科研管理;改革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科技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将支持和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确定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随后,原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首次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国内高校纷纷响应,开展了各种改革实践。[1]改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消除管理体制对科学研究中合作及创新的束缚,推动创新发展,而协同创新的关键点也正在于此。[2]

一、协同创新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协同”的概念源自协同学理论,最早由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于1973年提出。“协同”的显著特点是,能通过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最终能够实现单个个体所无法实现的新的结果和目标。[3][4]“协同创新”能够实现创新系统或创新活动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并且这一转变过程以自组织过程为基础,结合适度管理和控制。科研管理的体制与模式应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国家经济实力与战略发展目标。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一直奉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科研政策,在科技领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和项目,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大量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变革与发展日新月益,但科研管理体制仍然受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这种体制性的障碍已经成了科技发展的“瓶颈”,因此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日益迫切。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让科技能够更好更快发展并有效地服务经济建设。而协同创新为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协同创新对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挑战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现行的科技活动组织模式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等存在明显缺陷,已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成为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明显障碍。[5]为了保障高校协同创新有效开展,需要全面革新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如何激活高校科技资源

当前,我国的科研活动主体包括下城高等院校、企业、独立科研院所等多种类型,这些单位通常各自独立,在科研活动中缺乏深入交流和合作,造成了稀缺科研资源不能共享,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等问题。同时,高校内部也常常出现不同院系和学科各自独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实验室利用率低,人才、资金、科研设备等科技资源分散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来提高高校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加大高校内部科技资源的对外开放程度,实现高校与其他科研单位的资源共享。人是科研活动的主体,也是其中的最活跃的因素,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最终达到“人尽其才”,并且科研体制的改革必须能够更好地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

2.如何正确定位政府职能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而要创新就需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在现行体制中,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负责众多事务,如科研活动的方向规划、科研投入的计划与使用等,这些繁复的工作容易导致科研活动的目标短视化、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要扭转现状必须改变政府科研管理思路,正确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时,需要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分清市场和政府各自的职能和作用,各司其职,通过建立专门法律法规来保障科研活动的高效及有序开展,通过市场调节和经济手段来对科技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引导,同时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及整合。

3.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中出现了重视科研项目申报、疏于项目的验收和成果转化的不良现象。一些科研工作者将如何获得项目放在首位,而不是将项目的学术和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这种后果就是大量科研成果不具备可行性和先进性,成果难以转化,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扭转这一现状,亟需对现行的各级科研成果评价及考核机制进行根本变革,同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严格规范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隔断个人经济利益与科研专项经费的关系,同时通过完善专门法律法规和奖励激励机制,搭建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来帮助科研单位及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工作者真正潜心研究,让自身学术追求和社会价值实现有机结合。

三、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改革实践———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在开展协同创新过程中也大有可为。地方本科院校应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科学定位,努力成为培养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基地,以及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库。[6]作为工科背景的地方本科院校,宁波工程学院始终将开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推进产学研结合,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优势和特色。2008年,在总结多年校地合作的经验基础上,该校提出了“双合作”战略,即与大院大所合作、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搭建学校与名校大所、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县(市、区)政府、学校与乡(镇、街道)政府、学校与行业协会五个合作平台,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为学校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和外部条件。2012年以来,针对宁波地方新产业的发展和协同创新科研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该校先后建成了10个校内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市级智慧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开展。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总结了一些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地方院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与对策。

1.优化校内科研资源配置

高校应立足自身定位及服务区域特色,明确学校科研工作思路,确定科研工作方向。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术资源共享、完善协同创新所需的科研软硬件及经费投入等资源配置机制。宁波工程学院在“夯实基础,强调质量,科学发展”的科研工作方针指引下,进一步明确了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战场,服务地方经济为科研工作方向。遵循依托平台建设团队的原则,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实验室、研究所和实习实训基地等联合共建的机制,有效整合利用现有校内科研资源。

2.建立并完善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通过建设并完善各级协同创新科研平台的方式,强化产学研合作,形成稳定的联合体以保障长期的科研项目的开展。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高校与企业及其他科研单位共同制定和实施合作战略,由科研管理部门协调处理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沟通与交流,有效发挥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针对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的情况,宁波工程学院把为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成立了多个校内协同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不仅为中小企业解决了发展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有效地整合了校内的优质资源,使教师、科研人员逐渐提高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在协同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需要强化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同时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密切与合作企业、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对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跟踪,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并且要协助做好项目成果的鉴定、专利申请、技术推广及转移工作。宁波工程学院通过校地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这一载体,投身区域重大工程建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及经营能力。近五年来,学校向企业推广科研成果311项,获得经费支持1.2亿多元。不仅有效地凝练了应用开发型办学特色、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4.改革人事管理体制

为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高校科研人员的聘任、专业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等人事管理体制需要大的变革。宁波工程学院认真分析协同创新下科研活动新的形势和特点,明确了以人才建设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应用技术研究,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科研人员培养的工作思路,针对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编制一定数量的专职科研岗人员,同时鼓励教师短时离职进入企业或其他科研单位从事专项研究,近年来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

5.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协同机制

高校的职能所在必然要求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互补相长,因此高校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机制。宁波工程学院在协同创新改革实践中倡导科教融和,回归大学本质,初步建立了科研和教学融合的评价体系。把今天的科研搬到明天的课堂,对培养方案进行科教融合,以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论

科技发展需要有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将创新资源进行培育和整合的活动,对提升高校科技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创新要素有效汇聚的途径。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对现有科研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提出科研管理的创新机制和方法,为科研管理的改革探索一条新路径、提供一个新模式,为实施协同创新提供制度和政策指导。

作者:周林 徐金富 戴娇燕 徐雪波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3]全利平,蒋晓阳.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15-19.

[4]李兵,张春先,佟仁城.协同知识创新管理的研究和探讨[J].科研管理,2004(2):124-128.

科研工作思路范文2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观念进入高等院校以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各高校开始逐步向社会开放,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工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相继建立起科技园,软件园、研发孵化基地等。企业为了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知识资源、科学技术资源等的优势,积极同高校进行合作交流。

(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高校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以及科研能力的强弱。院校要想建设成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就必须依托其实力,加大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打造独具特色的科研项目、研究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院校的基础建设应放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精细化的管理上,转变管理人员的理念,合理定位工作目标,做好服务工作,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

二、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支持力度的加大,科研经费支出的增多,科研立项范围的扩大,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研项目的开展,现已有大量的的科学技术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但旧有的曾经高效的方法体制机制已逐渐不适应发展需要,在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出现,使得高校科研建设发展面临挑战,成为必须亟待解决的管理工作。

(一)科研管理工作思想落伍

很多高校都只是重视科研工作的实际效果,而忽视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我们看到了科研工作在新时期取得了巨大进步,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然而科研工作管理本身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作思路思想一直延续不变,两者形成了鲜明反差。科研管理机构一直定位于对课题、项目等科研工作的行政事务性管理。对具体的科研项目信息仅仅起到传达、简单统计、组织、汇总报备等作用,很少涉及项目申报、组织立项、监督进程、成果验收、奖励评定等专业性过程。同时各种数据信息的大量涌现也使得管理工作变得捉襟见肘。

(二)科研认知的误区

目前高校都致力于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努力提升学校知名度与实力。国家课题组经过反复论证研究,确定了高水平大学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因此高校格外重视科研工作无可厚非,但在对具体的科研问题上或许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首先,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还是比较看重科研项目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多少等,容易忽视研究的质量;其次,教学与研究的交叉。大学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研究的双重任务,在时间与精力的安排上可能会出现矛盾。

(三)科研管理人员问题

一般科研管理人员属于行政岗位,人员少,行政性事务繁琐,没有专业的管理学知识背景,欠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对于科研工作也可能一知半解,对于科研工作的信息统计处理只是简单地整理达不到正确合理高效的分析,无法及时反馈整个科研的现实情况。再者,科研工作成果多少并不与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挂钩,因此造成缺乏对科研管理人员工作成果的有效激励。做多做少都是本职工作,那么就没有有效的动力。

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建议

通过分析科研管理工作对社会与高校的意义以及科研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科研管理工作的价值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管理,而是在于通过管理与服务创造出衍生的科研价值。为了适应高校科研建设发展,提升科研实力的需要,相关的管理工作创新就日益受到关注。

(一)创新服务理念

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树立人本精神。行动指南,理念先行。转变科研管理人员之前的行政性思想,将其对科研立项申报工作由等、靠、要变为主动申请、积极寻求科研方向、同企业联合基金项目,面向市场,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科研最新信息就行搜集整理加工,做好调研工作。

(二)科研工作机制创新

目前教师的科学研究仅仅局限于个人实验室研究、科研项目探索、论文创作,很少与其他老师专家相互交流。思想单一,难免学术成果带有一定的观念、专业局限性。因此对于科研工作机制而言,科研室应该加强不同思维的交流,通力合作学术争鸣,寓研于学。组建多项目、跨学科的交流合作机构,开展探讨大会,从而思想交汇产生高质量综合性学术成果。

(三)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然而很多科技成果被当做学校建设评比的指标,在完成科研使命后被束之高阁,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水平偏低。科研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然而转化率过低就造成了科研的浪费低效。因此科研工作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服务职能,为立项提供指导,致力于知识生产力的转化。

(四)优化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科研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创新驱动战略;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问题;措施

注重创新驱动战略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有利于提升民办高校整体的科研工作水平,壮大其实践过程中的科研力量,提高其长期发展中的社会影响力。

一、创新驱动战略下加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拓宽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思路,提升其整体的工作水平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在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作用下,为自身科研成果的获得提供保障。

(二)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在科研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数量增多,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过程中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水平是否良好,关系着其在同等院校或者其它院校中的综合竞争力,是对其科研人员好工作能力水平的客观反映。

(三)有利于丰富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方式,降低工作中的问题发生率

在落实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创新理念及创新措施的使用,能够使其既有的科研管理工作方式得以优化,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其管理工作方式,进而降低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发生率。

二、民办高校实践过程中科研管理工作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一)既有科研体制机制并不完善

在统一、量化的科研评价机制作用下,激发了成立初期民办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科研管理工作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方面出现了既有科研体制机制并不完善的问题,给其工作计划的深入推进带来了阻碍作用。具体表现在:(1)论文、专利数量等与科研工作者的职位晋升密切相关,且科研人员工作评价中的考虑因素不全面,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客观性;(2)未能将分类评价机制执行到位,且评价导向缺乏合理性;(3)科研诚信方面存在问题,未能形成丰富的科研创新文化,导致民办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二)科研团队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受到自身社会影响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科研团队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缺乏专业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拔尖人才,且不同学历的科研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从而使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未能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2)受到教师流动性问题突出的影响,且高水平、高职称科研人才数量少、年轻科研人员工作能力不足,致使民办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部分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科研工作就,且受到教师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性、团结协同创新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民办高校科研方面的研究难以持续进行,与之相关的团队建设受阻。

(三)科研平台搭建缺乏适用性

在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科研平台的有效搭建,能够满足其科研工作者的实际需要,促使各项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是,部分民办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落实中受到经费紧张的影响,导致其科研平台搭建缺乏适用性。具体表现为:(1)受到科研管理工作中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导致其科研平台搭建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其使用中难以满足民办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实际需要;(2)在科研经费紧张的影响下,导致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有所滞后,未能给予其科研信息资料丰富性科学保障,使得科研平台使用中的服务水平下降。

(四)自我特色不突出,科研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部分民办高校虽然实践过程中对其科研管理工作给予了必要的重视,但由于对其所在区域的实际概况未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其科研管理工作中能够体现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各种研究课题数量少,间接地降低了民办高校科研方面的创新管理工作水平。

三、创新驱动战略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措施分析

(一)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

为了使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完善其科研体制机制,并加大改革力度。实践过程中应结合民办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优化既有的体制机制,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加大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改革力度,促使科研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科研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壮大团队力量

在科研团队的支持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且为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多提供保障。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民办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壮大其团队理论。这些措施包括:(1)重视民办高校科研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在有效的激励机制支持下,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科研素养良好的教师;(2)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注重科研人员潜能激发,促使民办院校长期发展中能够形成良好的科研团队文化,壮大科研团队力量。

(三)注重科研平台的有效搭建,增强其适用性

民办院校在创新驱动战略的作用,增强其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性的过程中应注重科研平台的有效搭建,并增强其适用性。具体表现在:(1)结合科研管理工作要求,完善相关的基础实施,确保其平台搭建有效性;(2)对当前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科研人员实际要求,搭建出潜在应用价值大的科研平台,增强其实践应用中的适用性。

(四)提升自我特色认知水平,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使用

科研工作思路范文4

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概念是一个核心命题。一般而言,学科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知识体系”是其特征。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也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在高校的管理范畴中,学科与教学、科研关系密切,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界定。学科建设正是围绕本校教学与科研而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其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其中包括学科的定位和方向的凝练、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构成,其一头连着人,一头连着成果。因此,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研的支撑。一所高校,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中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全面开花,所以学科方向的凝练与特色定位十分重要。伴随着自身学科建设思路,其更需要科研工作者在开展研究之前充分认知本校的学科发展思路,努力使自身研究纳入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从而避免各自为政,全面开花而又水平不高的尴尬局面。学校的学科规划是本校学科发展的基本指南,规划要充分依靠自身优势资源,其中包括学术传统、学术积淀、区位优势、地域特色等。学校的教研人员应该围绕规划,确定研究领域与范围,不断做实做强自己的研究领域,力争走在国内外同行的前列,引领学科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围绕学科发展的科研是有规划、有统筹的研究工作。研究的过程虽然表征为个体行为,但在管理的驱动下,分散的研究因为学科建设目标的统筹形成合力。从研究角度看,这样的研究会出现高水平成果,会承接大项目合作研究,更容易建设科研平台与基地;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则在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形成优势。

二、高校科研管理的功用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的行为个体性曾经成为一种共识。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教研人员认真投入,就一定能够将这项工作做好,收到预期的学术回报,形成学术影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科研工作的基本性质,而未能将之与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相联系,缺乏总揽全局的眼光。个人的研究一旦与学校的学科规划紧密结合起来,那么这样的学术效应会成倍的放大。因为个人研究可以借助学校的学科平台得以深入和升华,而学校的学科平台也可以依靠个人的研究成果变得更加坚实和广阔,从而形成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最终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在这方面有太多的反面事例可以说明,没有管理的科研,既难以形成全校崇尚科研的氛围,又不能将科研的无序性归引到学科发展的规划之中。自发的科研或许会让个别教师显得科研实力很强,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全校学科建设却始终难以获得提升,学科总体实力偏弱,在同行中缺少竞争力。由此,科研管理的功用既表现为“服务”的性质,即为科研工作者做好有关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信息的、项目的申报、研究过程的监督、科研成果的统计与宣传等;更表现为诱导与督促,要围绕全校学科发展规划,针对每个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讨论,确定团队构成、研究领域,甚至关注与跟踪科研过程,提示与引导研究者始终围绕学科发展定位展开科研工作。从这个角度看,科研管理工作事关学校学科发展全局,可以这样说,科学的、自觉的、有规划的科研管理是改变目前有些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科研无序化的重要抓手,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努力形成学校统一规划,二级学院具体实施,教研人员积极承担的学科和科研运作机制。

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的策略与手段

就艺术院校的科研而言,其个性化特征尤为明显,这与艺术学科性质的模糊与涉及的内容庞杂有关。虽然整体上艺术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但因其“技艺”的学科属性,又使得其兼具“文理”的特征。另外,门类的艺术学科包括了5个一级学科,涉及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及艺术学理论等众多领域,艺术学科的科研也将涉及这5个一级学科的相关研究。艺术学科的学科性质还将这一研究分设为两大类型,即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由此可以看出,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基于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艺术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有以下策略与手段:

(一)围绕重点学科,规划研究目标与方向

无论是哪一级重点学科,都有清晰的学科建设目标与规划。那么处于本学科之下的科学研究就一定要规划好研究目标与方向。按理说,这是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的核心工作,科研管理不可越俎代庖。但事实上,科研管理的策略正在于如果通过管理的细化来配合首席专家工作思路的实现,甚至做好帮手提醒与修正模糊的目标与方向。科研管理工作者具有更为宽广的管理视野,其更清楚同类学科的高校目前的状态、研究推进的力度、所达到的高度。管理工作的优势在于通过各种量化指标的搜集、整理,为首席专家提供分析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席专家了解更多的是学科前沿的研究与本学科团队的研究实力,而科研管理者则更清晰本学科国内外同行的整体状态、占有更为全面的数据。或者说,前者了解的是结果,偏于静态;而后者掌握的是过程,处于动态之中。科研管理正是重点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得力帮手。

(二)立足基地,推进科研的实效

基地的获取和建立本身就说明我们在某个学科领域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研究实力,通过基地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本学科的发展。那么,就基地而言,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展开哪些工作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科建设呢?基地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实施平台,每年度都有会一定量的资金支撑相关研究。这些资金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大多以课题经费形式进行校内外课题与招标。科研管理工作就是要利用好这种形式,借助基地平台服务于本校学科建设。作为管理部门,我们首先要为基地首席专家做好信息服务,其中包括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专家队伍、研究成果的统计、研究动态等;其次要参与课题前的遴选工作,确保所公布的招标课题的学术性和前沿性,在课题设计方面要使其研究和成果符合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有益于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再次,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过程管理工作,努力使研究成果有序推进,保证质量;最后,做好基地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的与宣传工作,在舆论层面辅助学科建设的推进。

(三)服务科研团队建设,督促与强化学科意识

学科发展与学科团队建设紧密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团队建设是提升学科实力、占领学科制高点的关键因素。这些团队要结构合理、整体研究强度大、前沿性突出、发展态势好。为此,科研管理在科研团队建设上有很多服务性工作需要去着力展开。首先,了解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研究专家,为引进人才、完善团队结构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其次,不断强化学科意识,提示各相关团队在人员组成、研究目标设定上要围绕学科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再次,做好各团队日常科研工作的帮扶作用,包括统筹学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研究场所的合理配置、重要活动的展开以及科研成果宣传与推介等。在服务团队建设的诸多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将督促与强化学科意识放在首位,努力使分散的团队乃至每个团队中的个人都具有学科发展的“主线”意识。

四、结语

科研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问题;路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为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挖掘、打破信息交互的时空界限、研究资源的共享、研究成果的转化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厘清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探索“互联网+科研管理”的创新路径,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

1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审视

1.1科研管理数据平台滞后

全面有效的数据平台是实施科研管理的重要支撑。“互联网+”视角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一个集科研人员管理、同类/关联课题匹配、科研项目申报及管理、集权化课题任务分配、成果录入与统计、科研经费核算、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数据整合于一身的独立科研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数据收集整合的完整性、规范化和高效化,进而实施对科研工作的“一站式”管理。然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功能齐全、兼容性强、安全性佳的科研管理系统,很多院校科研系统仅作为辅助功能,科研管理中主要采用人工汇总和统计的方式,科研系统成了“鸡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非但没提高效率,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人力和财力。由于科研信息化平台功能单一,信息库科研相关数据信息匮乏,无法为学校制定各项科研决策提高数据依据,影响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1.2科研管理资源整合不足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快速蔓延,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课题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科研要素和科研资源整合,实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在开展研究时能够实现有效贯通,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适应新形势必须回应的重要命题。然而,从当前的科研管理实践来看,在科研管理中把人才、资源、信息、知识等科研要素都划分成单独的个体,造成了科研各要素的“条块化”,单独、片面的科研管理已经显现出弊端,难以对科研管理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优化,造成了资源浪费和选题片面。此外,由于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系统平台与高职院校科研部门系统平台的相对独立性,导致在项目申报、管理及科研统计的过程中,上级部门科研系统无法与高职院校科研系统对接,引发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如何在校企合作搞科研时营造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跨界”科研环境,是“互联网+”大势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向。

1.3科研管理思维保守落后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到底需不需要搞科研一直是各方争论的话题。数据分析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社会认可度低。这与高职院校管理者科研定位不准确、教师群体科研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而这又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思维保守、陈旧、落后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多数高职院校设立了科研处,但在科研管理中“行政化”思维明显,形成了程序化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的工作思路,导致“科研管理”存在“唯上”的被动服务倾向。开放、融合、共享、平等是“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科研管理必须剔除封闭式、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思维,将用户思维、简约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嵌入科研服务的实践中,实现“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才能使高职院校科研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1.4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不力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必须要对接时展需求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方能呼应“互联网+”的时代内涵。然而,技术平台的落后常常让有限的科研管理人员面对复杂多样的科研管理工作时千头万绪,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常常为科研管理创新带来梗阻,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常常导致科研申报工作变成简单的项目材料报送。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不足,消解了科研成果物化转化的动力和效率。这些现实中一系列的机制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进程。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遇

2.1“互联网+”实现科研选题的科学化

当前,高职院校的科研选题一般来自于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选题指南,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或个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兴趣根据选题指南进行申报。然而,选题指南中的科研题目仅是对各高职院校科研单位上报的选题进行遴选汇总,存在选题来源渠道单一性的弊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应用性、经济性和前沿性,要求科研选题必须坚持社会需求导向、经济价值导向和技术提升导向。“科研人员上报—科研管理部门汇总—科研选题申报”的选题确定方式,显然难以把握社会需求、最新热点和前沿问题,“互联网+科研选题”通过相应的大数据技术,就可以深度挖掘各行各业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需求情况,为科研管理部门确定科研选题提供数据信息,提高科研选题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互联网+科研选题”也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科研部门发现或搜集当前科学界、企业界、学术界的热点、重点研究方向和问题,经过学科分类整理成科研选题之后在校内,增强科研选题的创新性。

2.2“互联网+”避免科学研究的重复化

高职院校科研最核心的价值是对接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在科研活动中,重复研究的情况并不少见,违背了创新精神,造成科研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莫大浪费。“互联网+科研管理”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系统平台,整合挖掘各地区、各学科、各领域相关科研选题的申报和立项情况,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情况,有效对科研项目重复立项进行监控,形成高职院校科研的特色,一定程度上节约科研经费,减少资源浪费。针对各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通过“互联网+”明确当前专业发展的程度,进而着手培育研究特色和研究专长,推动高职院校科研的纵深发展。总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科研团队或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申报时,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对科研课题进行“技术过滤”,把存在研究重复性的选题“刷下来”,促进科研选题的创新性,避免重复研究,针对新业态推动科研协同创新。

2.3“互联网+”促进科研数据的共享化

开展科研工作必然产生大量的科研数据,尤其是需要科学实验、统计学分析、问卷调查等环节的科研项目研究,研究者通过对科研数据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进而得出研究结论。在传统的封闭式科研工作中,科研数据一般随着项目的结题而“束之高阁”或仅能实现团队内部成员的共享,以至于其他科研团队开展类似的研究时,只能进行数据的重复采集,不利于科研攻关的进程,科研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十分严重。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是《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的重要功能是将各个分散的具有不同特征的数据链接起来共享,对于已经产生的科研资源信息,也可以通过科研数据共享复用平台来获取,为科研数据的共享化夯实了基础。从数据封闭走向数据开放是互联网营造的新生态,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必须将所采集和获取的原始数据提交并整合到相应的数据开放平台,以方便其他研究者在展开同类研究时共享。“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互联网时代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和不同区域研究项目之间的数据共享带来机遇,并提升了科研的效率和效益。

2.4“互联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效化

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在传统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一般采用“点对点”的僵化对接方式,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不够迅速、与现实需求脱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推进社会进步无疑是开展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然而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平台支撑,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闭门造车”,缺少市场导向、客户导向和需求导向,以至于科研成果仅应付科研结题,不能及时实现成果转化。2014年,“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使科研成果转化效果显著提升,这一平台的建立正是应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探索。对此,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就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建立外部实体科技需求数据库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库平台,打通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或个人成果需求的通道,避免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梗阻,用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效率,实现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快速及时转化,彰显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

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路径探索

3.1整合管理机构,建立互动机制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三种职能是管理、服务、评价。当前,这些职能仅由科研处单方承担,造成科研处工作负荷过重、科研管理权力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分配不公平等问题,难以适应“互联网+”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更高要求。对此,必须对原有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高职院校内部成立科研处、科研成果转化处和学术委员会。科研处负责科研立项、课题项目管理、科研信息、经费管理等工作;科研成果转化处负责科研成果社会推送、科研成果外部需求、科研信息数据服务等工作;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对科研成果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同时,要积极推动三方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有效互动,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理念,实现三方工作流程上的有效对接,创造出生动活泼的高职院校科研生态,构建“服务型”科研管理体系。

3.2建设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体化科研管理信息数据平台就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科研管理工作的“利器”。缺少这一平台,意味着科研管理工作仍然绕不开“上传下达”的传统模式,课题项目开展中生成的各种信息也无法实现互通、共享。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建立科研管理信息平台,但不同院校之间的平台缺乏互通性、共享性,仅供本校内部人员使用,甚至有些院校的信息数据平台只具备科研数据填报的功能,客观上导致了“信息孤岛”的产生。对此,必须强化整合思维,建立基于各高职院校之上的数据管理大平台、大系统,各高职院校通过与大系统的对接自主建构“子平台”,才能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数据挖掘、复用、共享的功能,使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数据平台不再只有“专用性”,而是具备“通用性”,规避科研选题重复化、科研数据非共享化、科研管理难度大的弊端,真正形成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一体化、高效化科研管理信息数据平台。

3.3推动信息对接,加速成果转化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效益化的特点。如何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转化对接,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必须积极发挥“互联网+”优势,强化“引进来”和“走出去”观念,通过大数据搜索的方式把市场对科研成果的需求信息在科研管理数据平台中,让科研人员明确科研的方向并主动与相应企业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同时,搭建科研成果数据衔接平台,将本校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归类,通过信息技术把科研成果库与外部科研成果需求进行匹配,强化科研成果与外部需求的匹配度并主动及时向校企合作企业提供成果目录,减少信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对称,打破传统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营造与外部需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成果转化氛围,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经济社会效益的快速实现。

3.4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

“互联网+”是工业4.0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业态,它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在互联网与某一行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的发展生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演进的新形态。事实上,“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高职院校已渐成“星火燎原”之势,也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对此,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明确“互联网+”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正能量、正效应,加大对“互联网+科研”功能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内信息平台、校内网站宣传、科研管理二维码扫描等方式,让科研人员主动接触并使用“互联网+科研”相关数据信息平台,改变科研人员“兴趣驱动”“问题驱动”的传统科研模式,形成从“互联网+”找科研选题和科研数据的“数据驱动”“信息驱动”新理念,以“互联网+”思维对科研立项、科研过程、科研成果价值链乃至对整个科研管理生态进行重新审视,以“互联网+”行动来进行选题、开展研究,进而为增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于书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专科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分析[J].职教论坛,2017(9):27-30.

[2]张庆堂,朱征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6(11):45-48.

[3]杨维荣.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4):1-4.

[4]吴松,辛香玲.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的创新路径[J].职教论坛,2014(2):18-20.

科研工作思路范文6

关键词:农业;科研管理;问题;措施

1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科研管理工作认知程度不够,突出表现为重科研轻管理

农业科研院所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科研人员,一致认为科研工作的发展是农业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科研水平的高低即可衡量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实力的强弱[3]。因而,为使科研工作得到较高水平的发展,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及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相应的考核指标,农业科研院所往往重视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科研项目申报与立项、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科技成果登记、成果报奖等与科研相关的工作,而忽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绝大多数科研工作人员认为科研管理工作就是“发通知、收文件、搞服务”,认为科研管理工作简单重复,没有技术含量,同时在心里默认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为科研人员全权服务是其岗位职责。甚至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管理工作无关紧要,农业科研院所发展水平及行业地位的高低是以科研实力的强弱来评价,而不是以科研管理工作的好坏来评价。

1.2缺乏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农业科研院所实行课题(项目)组长负责制,课题(项目)组长一般把自己的团队成员作为课题骨干进行专业课题研究。有些课题(项目)科研经费可列支一定比例的绩效支出,绩效支出是相关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应支出,属于间接费用的一部分,绩效支出发放对象为参与课题(项目)实际研究工作,并对总体目标做出贡献的有工资收入的项目组成员,绩效支出与科研人员对课题(项目)的实际贡献相挂钩[5,6]。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多数不能从事专业课题(项目)研究,不是课题(项目)组成员,也就没有所谓的绩效收入,再加上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工资原本就比科研人员低,收入相差甚远。农业科研院所的职称评定涉及到了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个人的工资、绩效、年终奖、福利等切身利益,而这些切身利益多数与个人获得科研成果的多少直接挂钩,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因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有的兼职少量科研工作,故基本没有科研成果,即使有少量的科研成果,其排名也比较靠后,使之与科研人员无法相匹敌,但是职称晋升条件却与科研人员相似或相近,导致其个人在参加职称评聘竞争时毫无希望,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1.3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提升速度难以满足新时代科管工作的要求

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多为兼职,专业知识掌握有限,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稳定性不够[7]。农业科研院所各级领导普遍对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重视度不高,几乎没有对其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岗位培训,使其基本没有机会与同行和同层次的科研管理工作者进行切磋交流,不了解新时代科研管理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科研管理人员科研管理专业水平的提升。再加上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不注重利用新时期信息高效、快捷的优势,未能充分地掌握国家及本省市的科技发展的动态与方向,不能提出具有预见性的科研工作思路,综合服务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出来,不能适应新时展的要求[8]。

2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相应措施

2.1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和了解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

科研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科研过程,管理作为一种资源,具有高效整合性,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9]。科研管理部门是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工作的管理部门,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充当着“上传下达”的角色,及时将国家、省部级、地市级等的方针政策及其下达的各类课题(项目)申报指南转发给各个科研人员,以便科研人员根据自身条件申报各类课题(项目)。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不仅仅是“发通知、收文件、搞服务”等简单工作,他们还要直接或间接参与课题(项目)申报、课题(项目)立项、课题(项目)年度及中期进展与督查、课题(项目)经费预算评审、经费审计、课题(项目)验收、课题(项目)归档、成果报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在整个科研工作中发挥着引导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出谋划策等重要作用。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对整个科研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管理,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科研院所正常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2.2建立健全高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缩小相同层次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物质收入差距,有利于优秀科研管理人员全身心地投入科研管理工作中[10]。要考虑差异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差异较大,因此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考核,实现考核制度的高效引导性的目的[11]。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条件要符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要从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项目)、、授权专利、获得部级、省部级奖励、制修定标准、登记软件著作权、审定新品种等方面进行评价;而科研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则要侧重管理工作,应从管理业务成绩、管理水平高低、服务态度好坏等方面进行评价。激发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科研的主动性[12],对在科研管理服务过程中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作为对他们的服务的认可与肯定,从而更好地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3],以便更好地为科研工作及科研人员服务。

2.3加强学习,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养

科研工作思路范文7

关键词:新形势;创新高校工作;科研管理

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系统性和应用性较强,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明确科研管理工作的深刻内涵及要求。在改革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前提之上,不断突破传统科研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制度以及缺陷,更好地体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为高校自身的稳定发展与建设提供更多的机遇。另外,作为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来说,需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落到实处,着眼于目前科研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对高校自身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创新是一个民族以及国家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将创造性的元素融入生产实践之中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稳定建设与持续不断的发展。对于高校自身来说,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最为关键,这一管理工作的革新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稳定提升,保障高校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积极构建完善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框架,促进科研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另外,科研管理工作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果,要想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效果及优势,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要注重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以及监督,将创新观念开拓思想融入其中,保障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高校教研管理工作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软实力,在推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实力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和发展潜力。在新时代背景下,许多高校一方面针对社会急需新兴科技领域调整教学内容和专业方向;一方面以开放的教学态度加强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地与高新技术企业构建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对口的综合性人才,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另外有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已经建立了软件园科技园和孵化基地,通过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互利共赢,保障企业加强生产资源与教育资源之间的互动,保障两大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及水平的稳定提升。企业可以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利用学校的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为自身的经济建设奠定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

2.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高校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对培养优质的综合性人才意义重大。高校管理者必须站在宏观的角度,深入分析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教育教学方向,积极建设成高水平的一流大学,注重科学研究工作的大力落实,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加大该工作的投入力度,体现自身的科研项目特色及优势,其中重点学科以及实验室的建设最为关键。我国高校需要分析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条件,通过科学精细化的管理,督促管理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明确前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从整体上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此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二、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科研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许多的细节因素,高校必须着眼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实施条件,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投入力度,其中科研经费支出的增多以及科研项目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许多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有一部分科学技术成果已经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有的则难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和优势,实质的转化率相对偏低,难以更好地实现科研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有一部分院校还没有树立新的科研管理工作理念,直接以传统的方法体制为主体,这不仅不符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时期要求,还导致大量的科研资源的浪费。

1.科研管理工作思想落伍

思想能直接引导实践并决定实践的效果和质量,只有保证思想的正确性,才能够为后期实践指明道路和方向,更好地体现思想的指导作用和价值。许多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过程中只关注最终的实质效果,忽略了这一工作职能的发挥以及研究。从相关的分析结果不难发现,有一部分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许多院校直接忽略了科研管理工作本身,实际的工作思路比较传统和落后,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科研管理工作质量不容乐观。现有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直接以科研项目的事务性和行政性管理为主体,没有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创新内容进行分析,其中监督进程,组织立项,项目申报奖励评价以及成果验收的环节直接被忽略,实质的管理工作质量不符合前期的工作要求。

2.科研认知的误区

高校办学主要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建设高水平的一流大学为最终的目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其中国家课题组在反复研究的过程中明确强调,在对学校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必须以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为主体,高校必须关注科学研究工作。但是有一部分高校在细节分析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认知上的误区。首先,一部分学校忽略了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只关注数量的提升;其次,教学与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老师所面临的教学压力较大,无法腾出一部分的时间完成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存在许多的矛盾。

3.科研管理人员问题

许多高校在设置教学管理组织的过程中主要以行政岗位为依据,所设置的工作人员比较少,而且没有对工作人员的知识背景和综合管理能力进行分析,难以选择合适的人员承担科研管理工作。部分科研管理人员所采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非常落后,个人的专业素质也不符合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往往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科研管理的核心要求认识不够。其中科研工作的信息统计尤为关键,但是现有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只关注简单信息的整理和传达,没有对不同数据进行高效且合理的分析,无法更好地反映整个科学研究的具体现状。另外,科学研究成果与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质量并没有实现直接挂钩,最终导致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调动个人的工作热情,实质的工作效率较差。

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建议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高校必须革新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着眼于科研管理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标准,不断地将创造性的管理策略和元素融入其中,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优势。

1.创新服务理念

我国高校需要积极创新自身的服务和管理理念,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工作和企业的教学服务相结合,积极践行人本精神的相关要求,明确前期的行动指南,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及优势。其中高校学校注重对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以及培训,保障工作人员及时转变传统的行政性思想,了解科研项目立项申报的相关工作要求,不断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抓住该工作环节的核心和要点并寻求全新的科研方向,真正面向市场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对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资讯进行收集和整理加工,以此从整体上提高后期的科学研究工作质量和效率。另外,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加强对科研管理工作理念的革新以对自身管理能力的优化升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

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是学校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目的和依据,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高校越来越关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学校需要以科研成果作为重要的项目评比指标,关注科研成果与生产力的转化效果,积极将各项成果与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工作相联系,提高转化水平和效率,真正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实践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另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及科研工作管理部门,需要注重自身服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了解不同管理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明确前期创新项目管理的核心要求,在不断实践以及革新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通过科研管理工作的大力落实实现自身综合实力的稳定提升。

3.优化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这一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质量会直接决定后期的科研水平。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分析形势的改革背景之下不同数据资源使用的现实条件,了解科研管理信息的共享质量和水平,积极地加大科研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真正配备专业型管理型的综合应用人才。注重对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协调,落实好企业的培训工作,保障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科研管理工作实践的过程之中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保障科研人员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管理工作动力,并在主动实践和管理的过程之中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一定的机遇。另外,高校领导层需要不断加强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关注和引导,抓住科研管理工作的核心和要点,协调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困难,优化管理体系和流程。

四、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之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尤为关键,高校必须关注创新服务理念的大力落实,不断突破传统科研工作机制所存在的制度和不足,保障科研成果的合理转化,真正地实现管理队伍建设的优化升级,保障每一个科研管理人员都能够在实践运作的过程之中主动促进自身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有效地应对来自于时代的挑战,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工作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及优势。

参考文献:

[1]潘睿劼.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J].文教资料,2018

[2]管颖超,陈兰,徐时彬.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科研工作思路范文8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档案;规范管理

农业科技档案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中从立项、申报、进程、总结、结题再到成果鉴定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各种档案材料,还包括林业、副业、渔业、牧业等档案。由于在管理农业科技档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效地管理农业科技档案是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

一、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档案是指在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技术资料,是农业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对农业科研活动最直接的原始记录。包含种子档案、作物栽培档案、植物保护档案、林业档案、畜牧档案、水产档案、农业生态环境档案和农业区划档案等。将这些资源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科技档案,再将这些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可以进一步实现农业科技档案的新价值。首先,农业科技档案的实质是科技成果,作为智力成果、知识智慧的结晶,是属于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必须加以保护和利用。其次,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使各级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再次,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创新的基础,这些信息资源可为深入科研提供大量宝贵的信息来源。最后,农业科技档案是一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