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思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研工作思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研工作思路

协同创新科研管理实践

摘要:

协同创新是一项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活动,意义重大。但是,在推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也面临着如何激活高校科技资源、如何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挑战。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中,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提出了科研管理的创新机制和方法,为科研管理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科研管理;改革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科技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将支持和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确定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随后,原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首次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国内高校纷纷响应,开展了各种改革实践。[1]改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消除管理体制对科学研究中合作及创新的束缚,推动创新发展,而协同创新的关键点也正在于此。[2]

一、协同创新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协同”的概念源自协同学理论,最早由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于1973年提出。“协同”的显著特点是,能通过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最终能够实现单个个体所无法实现的新的结果和目标。[3][4]“协同创新”能够实现创新系统或创新活动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并且这一转变过程以自组织过程为基础,结合适度管理和控制。科研管理的体制与模式应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国家经济实力与战略发展目标。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一直奉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科研政策,在科技领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和项目,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大量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变革与发展日新月益,但科研管理体制仍然受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这种体制性的障碍已经成了科技发展的“瓶颈”,因此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日益迫切。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让科技能够更好更快发展并有效地服务经济建设。而协同创新为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

阅读全文

新形势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观念进入高等院校以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各高校开始逐步向社会开放,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工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相继建立起科技园,软件园、研发孵化基地等。企业为了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知识资源、科学技术资源等的优势,积极同高校进行合作交流。

(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高校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以及科研能力的强弱。院校要想建设成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就必须依托其实力,加大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打造独具特色的科研项目、研究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院校的基础建设应放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精细化的管理上,转变管理人员的理念,合理定位工作目标,做好服务工作,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

二、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支持力度的加大,科研经费支出的增多,科研立项范围的扩大,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研项目的开展,现已有大量的的科学技术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但旧有的曾经高效的方法体制机制已逐渐不适应发展需要,在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出现,使得高校科研建设发展面临挑战,成为必须亟待解决的管理工作。

阅读全文

学科建设下科研管理论文

一、学科发展需要何种科研支撑

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概念是一个核心命题。一般而言,学科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知识体系”是其特征。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也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在高校的管理范畴中,学科与教学、科研关系密切,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界定。学科建设正是围绕本校教学与科研而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其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其中包括学科的定位和方向的凝练、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构成,其一头连着人,一头连着成果。因此,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研的支撑。一所高校,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中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全面开花,所以学科方向的凝练与特色定位十分重要。伴随着自身学科建设思路,其更需要科研工作者在开展研究之前充分认知本校的学科发展思路,努力使自身研究纳入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从而避免各自为政,全面开花而又水平不高的尴尬局面。学校的学科规划是本校学科发展的基本指南,规划要充分依靠自身优势资源,其中包括学术传统、学术积淀、区位优势、地域特色等。学校的教研人员应该围绕规划,确定研究领域与范围,不断做实做强自己的研究领域,力争走在国内外同行的前列,引领学科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围绕学科发展的科研是有规划、有统筹的研究工作。研究的过程虽然表征为个体行为,但在管理的驱动下,分散的研究因为学科建设目标的统筹形成合力。从研究角度看,这样的研究会出现高水平成果,会承接大项目合作研究,更容易建设科研平台与基地;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则在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形成优势。

二、高校科研管理的功用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的行为个体性曾经成为一种共识。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教研人员认真投入,就一定能够将这项工作做好,收到预期的学术回报,形成学术影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科研工作的基本性质,而未能将之与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相联系,缺乏总揽全局的眼光。个人的研究一旦与学校的学科规划紧密结合起来,那么这样的学术效应会成倍的放大。因为个人研究可以借助学校的学科平台得以深入和升华,而学校的学科平台也可以依靠个人的研究成果变得更加坚实和广阔,从而形成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最终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在这方面有太多的反面事例可以说明,没有管理的科研,既难以形成全校崇尚科研的氛围,又不能将科研的无序性归引到学科发展的规划之中。自发的科研或许会让个别教师显得科研实力很强,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全校学科建设却始终难以获得提升,学科总体实力偏弱,在同行中缺少竞争力。由此,科研管理的功用既表现为“服务”的性质,即为科研工作者做好有关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信息的、项目的申报、研究过程的监督、科研成果的统计与宣传等;更表现为诱导与督促,要围绕全校学科发展规划,针对每个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讨论,确定团队构成、研究领域,甚至关注与跟踪科研过程,提示与引导研究者始终围绕学科发展定位展开科研工作。从这个角度看,科研管理工作事关学校学科发展全局,可以这样说,科学的、自觉的、有规划的科研管理是改变目前有些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科研无序化的重要抓手,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努力形成学校统一规划,二级学院具体实施,教研人员积极承担的学科和科研运作机制。

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的策略与手段

就艺术院校的科研而言,其个性化特征尤为明显,这与艺术学科性质的模糊与涉及的内容庞杂有关。虽然整体上艺术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但因其“技艺”的学科属性,又使得其兼具“文理”的特征。另外,门类的艺术学科包括了5个一级学科,涉及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及艺术学理论等众多领域,艺术学科的科研也将涉及这5个一级学科的相关研究。艺术学科的学科性质还将这一研究分设为两大类型,即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由此可以看出,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基于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艺术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有以下策略与手段:

(一)围绕重点学科,规划研究目标与方向

阅读全文

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

摘要:民办高校实践过程中发展速度的加快,有利于提升国民教育水平,为我国现代教育发展注入活力。本文将对创新驱动战略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创新驱动战略;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问题;措施

注重创新驱动战略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有利于提升民办高校整体的科研工作水平,壮大其实践过程中的科研力量,提高其长期发展中的社会影响力。

一、创新驱动战略下加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拓宽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思路,提升其整体的工作水平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在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作用下,为自身科研成果的获得提供保障。

(二)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在科研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问题及措施

摘要:在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中,科研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针对性的措施,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水平,为科研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有利于实现农业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研管理;问题;措施

1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科研管理工作认知程度不够,突出表现为重科研轻管理

农业科研院所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科研人员,一致认为科研工作的发展是农业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科研水平的高低即可衡量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实力的强弱[3]。因而,为使科研工作得到较高水平的发展,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及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相应的考核指标,农业科研院所往往重视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科研项目申报与立项、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科技成果登记、成果报奖等与科研相关的工作,而忽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绝大多数科研工作人员认为科研管理工作就是“发通知、收文件、搞服务”,认为科研管理工作简单重复,没有技术含量,同时在心里默认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为科研人员全权服务是其岗位职责。甚至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管理工作无关紧要,农业科研院所发展水平及行业地位的高低是以科研实力的强弱来评价,而不是以科研管理工作的好坏来评价。

1.2缺乏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农业科研院所实行课题(项目)组长负责制,课题(项目)组长一般把自己的团队成员作为课题骨干进行专业课题研究。有些课题(项目)科研经费可列支一定比例的绩效支出,绩效支出是相关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应支出,属于间接费用的一部分,绩效支出发放对象为参与课题(项目)实际研究工作,并对总体目标做出贡献的有工资收入的项目组成员,绩效支出与科研人员对课题(项目)的实际贡献相挂钩[5,6]。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多数不能从事专业课题(项目)研究,不是课题(项目)组成员,也就没有所谓的绩效收入,再加上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工资原本就比科研人员低,收入相差甚远。农业科研院所的职称评定涉及到了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个人的工资、绩效、年终奖、福利等切身利益,而这些切身利益多数与个人获得科研成果的多少直接挂钩,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因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有的兼职少量科研工作,故基本没有科研成果,即使有少量的科研成果,其排名也比较靠后,使之与科研人员无法相匹敌,但是职称晋升条件却与科研人员相似或相近,导致其个人在参加职称评聘竞争时毫无希望,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阅读全文

高职科研管理创新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创新科研管理工作、形成科研管理有效路径,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中还存在科研管理数据平台滞后、科研管理资源整合不足、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不力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整合管理机构,建立互动机制;推动信息对接,加速成果转化;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等措施,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问题;路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为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挖掘、打破信息交互的时空界限、研究资源的共享、研究成果的转化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厘清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探索“互联网+科研管理”的创新路径,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

1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审视

1.1科研管理数据平台滞后

全面有效的数据平台是实施科研管理的重要支撑。“互联网+”视角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一个集科研人员管理、同类/关联课题匹配、科研项目申报及管理、集权化课题任务分配、成果录入与统计、科研经费核算、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数据整合于一身的独立科研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数据收集整合的完整性、规范化和高效化,进而实施对科研工作的“一站式”管理。然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功能齐全、兼容性强、安全性佳的科研管理系统,很多院校科研系统仅作为辅助功能,科研管理中主要采用人工汇总和统计的方式,科研系统成了“鸡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非但没提高效率,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人力和财力。由于科研信息化平台功能单一,信息库科研相关数据信息匮乏,无法为学校制定各项科研决策提高数据依据,影响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1.2科研管理资源整合不足

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档案规范化研究

【摘要】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农业科技、生产信息资源。本文针对当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科技档案规范化管理思路,为农业科技档案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档案;规范管理

农业科技档案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中从立项、申报、进程、总结、结题再到成果鉴定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各种档案材料,还包括林业、副业、渔业、牧业等档案。由于在管理农业科技档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效地管理农业科技档案是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

一、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档案是指在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技术资料,是农业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对农业科研活动最直接的原始记录。包含种子档案、作物栽培档案、植物保护档案、林业档案、畜牧档案、水产档案、农业生态环境档案和农业区划档案等。将这些资源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科技档案,再将这些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可以进一步实现农业科技档案的新价值。首先,农业科技档案的实质是科技成果,作为智力成果、知识智慧的结晶,是属于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必须加以保护和利用。其次,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使各级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再次,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创新的基础,这些信息资源可为深入科研提供大量宝贵的信息来源。最后,农业科技档案是一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不注意科技文件的积累。科技档案的前身就是科研文件,科技文件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及指导价值都是因为记录了科研成果的研究过程。但档案人员和科技人员平时不注意保存科研文件,导致归档时科研文件收集不完整,从而造成很大的损失。(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方式落后。档案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大,这给提供利用和保管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都不先进,非常的落后,检索工具也是单一的,工具单一通常表现在查阅工具,用的最多的查阅工具就是手工制作的目录或者是专题卡片,检索方法速度慢而且还很落后,准确率也不高。(三)农业科技档案内容不完整。虽然科研科技单位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归档,但是,科技档案工作中还存在内容不完整、归档手续不齐全的问题。三、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一)转变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档案局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统筹城乡档案工作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档案工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适应以上形势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档案的特有作用,树立农业科技档案的正确价值观,增强农业科技档案的民生意识,贴近民生,服务民生。(二)加强科技档案的收集,着力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只有建立起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才能为人民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建立起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档案服务,才能真正体现档案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科技档案的收集,可采用定期收集和随时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收集是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规定详细的归档范围、份数、要求及时间;促使科研人员自觉将科研档案材料定期归档,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随时收集针对学术论证、证明材料、检测结果、验收鉴定等与科研项目有关的其他材料,并将收集的材料以科研档案的重要程度为依据,结合运用多种组卷方法将案卷按重要程度排列,这样有利于科技档案的保管和查找利用。(三)“以人为本”,着力建设档案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应当树立以人为本、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核心的管理思想。现代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深入了解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及时、适度、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管理上,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围绕解决科研人员的需求为目的,以提供相应服务为出发点,为其提供较稳定的科研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科研条件。因此,只有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把那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源充分地开发出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四)加强规范农业科技档案工作。1.建章立制,从头抓起。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首先要根据档案法的要求,并结合自己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才能建立。建立规章制度是为了让科技人员能够了解形成档案的各种要求,并有意识地开始收集和整理档案材料。同时确保材料的内容和质量。其次是定期对各个材料归档进度进行检查,发现有没有及时归还的档案,要提醒科研人员将材料及时地归还。通过建章立制这样一个方法让档案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从而形成规范的、完整的、科学的档案原始材料。2.建立激励机制,做好科技档案收集工作。为了做好农业科研档案收集工作,我们首要要根据其特点,将收集的工作范围概括为:归档课题、立项课题、鉴定成果、品种备案等不同的阶段。且每个阶段都要把记录数据、往来文件、报告、图纸、书写材料等进行保存。因为这些都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直接记录。为了促进科研档案材料的完整、全面、科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奖罚制度。将归档完整、系统、全面、科学作为考核内容,从而提高科研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开发利用农业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科研档案应该考虑几个问题。第一是考虑档案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第二是考虑农业科研档案有没有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三是考虑有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第四是考虑加强农业科研档案工作的保密。第五是从更深层次去研究和开发农业科研档案的信息资源。其开发利用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编制各级各类目录,丰富检索手段、加强安全保密工作、通过口头或直观方式宣传报道科技成果。4.档案管理方式现代化。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势必往档案管理电脑化方向发展。一些条件还可以的科研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发并研制有查询、检索、阅读等功能的农业科技档案数据库,并制成光盘。这样一方面可以开展有偿信息服务,且可以作为科研交流和科研活动的馈赠资料,以扩大档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永久保存和记录农业科研档案。这些都要求科研工作者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同时熟练掌握微机知识。

阅读全文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分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更是引领者和动力源。高校在知识的创新、积累、传承和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实现我国综合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保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大力落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管理者及教师需要将教研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明确现实环境下科研管理工作的新内容、新要求和新标准,积极将不同的科学研究管理策略和手段纳入该工作环节之中,从整体上促进科研管理质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积极实现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关键词:新形势;创新高校工作;科研管理

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系统性和应用性较强,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明确科研管理工作的深刻内涵及要求。在改革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前提之上,不断突破传统科研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制度以及缺陷,更好地体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为高校自身的稳定发展与建设提供更多的机遇。另外,作为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来说,需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落到实处,着眼于目前科研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对高校自身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创新是一个民族以及国家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将创造性的元素融入生产实践之中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稳定建设与持续不断的发展。对于高校自身来说,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最为关键,这一管理工作的革新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稳定提升,保障高校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积极构建完善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框架,促进科研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另外,科研管理工作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果,要想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效果及优势,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要注重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以及监督,将创新观念开拓思想融入其中,保障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高校教研管理工作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软实力,在推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实力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和发展潜力。在新时代背景下,许多高校一方面针对社会急需新兴科技领域调整教学内容和专业方向;一方面以开放的教学态度加强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地与高新技术企业构建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对口的综合性人才,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另外有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已经建立了软件园科技园和孵化基地,通过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互利共赢,保障企业加强生产资源与教育资源之间的互动,保障两大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及水平的稳定提升。企业可以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利用学校的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为自身的经济建设奠定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