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档案范例

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范文1

 

科研档案是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数据、文字、图表或声像等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高校的科研档案是高校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力依据。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高校逐渐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主场地。高校作为科研成果产生的密集区,对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已得到高等院校高度的重视。   然而,在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为此,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高校科研档案直接反映了教学科研发展的历程   科研档案是高校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其还是整所学校水平的一种反映。全球多数的名校都是通过本校的重大科研发现、发明而使其知名度更高,且在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同时还培养出了相应的科技精英,这些精英就会反哺学校、社会,进而推动科技的进步。   1.2高校科研档案是进一步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   科技档案的案卷组成是一组有机联系的科技文件集合体,其并非是随意的文件集合。在科研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这样的组卷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避免走弯路,可促使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规范科技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对于较为完善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对于许多的高校而言是较为匮乏的,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在这样的一种管理情况下,从而就不能有效控制好高校科技档案归档管理工作,造成科研业务主管部门、档案部门、科技档案形成单位之间的管理权限缺乏明确性,有的高校科技档案不能进行完整系统的归档,使其档案处于混乱的保管状态。   2.2高校科研人员缺乏建立科研档案意识科研档案的形成主体是科研人员,而科研档案的形成是科研人员科研过程及成果的真实记录。然而,由于部分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缺乏,没有将科研档案材料提交到档案管理部门,由其进行归档;有的为了归档任务的完成,用复印件来代替原件;有的档案只有科研项目立项批文,缺乏立项合同、项目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材料、验收或鉴定材料;而有的只有技术材料或验收、鉴定材料,而缺乏立项批文和合同等。这就致使科研档案材料质量不高,不够完整。   2.3科研档案不完整、不系统,材料残缺不全   首先,由于科研档案是多渠道所形成的,且形成周期长,加上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人员肩负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这就使得在对应归档的材料中通常会出现遗漏和丢失现象。其次,对于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不能加以严格监督,立项、成果阶段的材料只是被动地向档案部门移交,对于研制阶段的材料以及核心技术内容还较为匮乏。最后,由于档案员不是科研活动的参与者,对于科技业务他们不了解,为此就无法鉴别出该归档的是否已全部归档,档案的归档完全依靠科技工作者主动归档来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科研档案归档就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鉴定、审批性材料多,复印件多,文字材料多;重要性技术资料少、原始材料少、原件少、光盘与录像带等少。   3.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对策   3.1制定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步入规范的轨道,档案管理水平才能得提高,从而才能对科研档案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规定科研人员和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归档的移交与接收、管理和利用等内容,要确保归档和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管理有制度。其次,要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四同步”:一是科研文件材料的提出与科研任务的下达要同步;二是科研文件材料的检查与计划进度的检查要同步;三是科研档案的验收、鉴定与科研成果的验收、鉴定要同步;四是科研档案归档的检查与科研成果的登记和评审奖励要同步。最后,要制定完善的科研奖励机制,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将其科研成果报到科研管理部门。总之,通过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就能促进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3.2增强高校工作人员的科研档案意识,加强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   要改变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现状,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首先就要从高校工作人员着手,即提高其对科研档案的认识以及管理档案的业务水平。要强化科研档案的宣传力度,增强高校工作人员,尤其是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档案的认识,要让其充分认识到科研档案的重要性以及认识到科研档案是学校资源而并非个人的私有财产,要提高工作人员对科研档案的责任意识,主动搜集和移交科研档案。此外,要加强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科研管理人员掌握科研档案的基本知识以及科研档案保存、收集、归档和移交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3提高科研档案的管理水平,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基本实现了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为此,对于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尽快将科研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建立起来,这样一来,在便于工作人员管理科研档案的同时,既可以让更多的人对该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都有所了解,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关注和使用科研档案,充分激发其科研热情,使科研档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高校要重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其认识,制定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增强高校工作人员的科研档案意识,加强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尤其是科研部门要做好科研档案保存、收集、归档和移交的管理工作,科研人员要做好移交工作,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以维护科研课题档案的准确和完整。#p#分页标题#e#

科研档案范文2

 

由于科技进步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在不断增多,如何最大限度地对其开发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国际互联网,开发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犯罪给我们带来新的烦恼,如网络侵权、网络窃密、网络破坏等,由于科研档案中包含很高的知识产权成分,因而会造成知识产权流失,并引发众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如何在开发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中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呢,笔者认为:   一、加强科研档案信息网络管理   第一,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应适应时展需要,学习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传统的科研档案利用活动,也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但它是以有限的复制为技术背景,信息传播的范围也极为有限,因而知识产权保护并不突出。当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可以自由使用、共同分享,很难对其有效监控。尤其我国加入’()后,整个社会十分关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这种大背景下,科研档案信息在网络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知识产权的争议和诉讼,科研档案管理机构有可能受到侵权的指控。所以科研档案人员必须跟踪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发展的新趋势,了解世界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新政策、新动态,知己知彼,掌握未来,这是开发并保护好科研档案知识产权的重要基础。   第二,在实现科研档案网络管理前,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区分是否享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区分进行网络管理的科研档案,是否享有知识产权。科研档案部门保管的科研档案,根据科研课题研究协议,有相当部分的所有权、著作权,属于国家所有或由档案部门代为行使属于国家所有,但有一些科研成果档案的所有权、著作权,不属于科技档案部门,仍属于原来的科研人员所有,而且并未因科研档案载体从纸质到电子信息的转移而发生改变。   科研档案部门在科研档案信息网络管理中,要正确认定各类权益,防止侵犯他人权利,对有知识产权的科研档案进行网络管理,要把握合法度,只要是合理利用,就不会侵权。知识产权法对合理利用的范围作了详细规定,如果超出合理利用范围,须经权利人许可并订立使用合同,以免发生侵权纠纷,必要时有据可依。对具有知识产权的科研档案,应作出明确标志,提醒利用者在引用或利用这些档案信息时,能控制在合理利用范围内。   第三,在实现科研档案网络管理前,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准备工作。在科研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过程中,要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考虑进去,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享有知识产权的科研档案信息加以保护。同时,在科研档案上网管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护科研档案部门的权益。如在相关网站上公告,制止上网科研档案信息被篡改、滥用、盗用或非法传播等。   二、建立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在网络信息的安全技术防范和管理方面,对其进行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是简单而实用的安全技术。   数据加密。它作为网络安全的基础,是指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将敏感数据加密后在网络上传输,用户解读这些数据之前,再用相应的解密算法对数据进行解密,这样就可避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从而保证相关信息的安全。对科研档案信息加密的技术,是保障科研档案信息安全的最基本的技术措施之一,它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安全保护。   访问控制。它允许用户对其常用的档案信息库进行适当权利的访问,限制随意删除、修改或拷贝有关档案信息文件;还可使系统管理员跟踪用户在网络中的活动,及时发现并拒绝“黑客”入侵。此外还可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如口令加密、浏览权限设置等。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能浏览网络中的所有科研档案信息,用户只能查询到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而部分信息只能是拥有一定权限的用户才能浏览。

科研档案范文3

强化科研证书档案管理,改进管理方式

为保证科研证书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实现科研证书类档案的完整性,有必要强化科研证书档案类的收集管理,笔者根据长期从事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些经验,认为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奖励与科研证书归档相挂钩:各科研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科研证书类档案的管理规定,完善科研奖励制度。科研证书类档案上交归档与奖励相挂钩,要点是把科研证书的上交归档写进科研奖励制度,不管是谁,没有上交科研证书归档,没有档案管理人员出具的接收证书凭据,不能兑现相关奖励。理顺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档案形成部门、科研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联合体,提高科研证书归档的积极性、主动性。改进接收管理科研证书类档案的方式:规范接收科研证书类档案,档案管理部门变被动为主动。具体的做法是:一是接收证书类档案要有移交档案清单,有接收人、移交人,监交人(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的签字,不上交证书类档案就没有移交清单,以免造成证书类档案的丢失;二是各课题组上交证书类档案之前必须将证书进行扫描备份保存,目前科研证书类档案是科研档案中使用率最高的档案,报项目、报奖、报职称等都使用到,为了减少科研证书借出的次数,保证证书的完整、安全,避免证书在借出过程中丢失损坏或者是出借太多而手上汗水的渗透而变黄、损坏等,规定在课题组移交证书前先进行扫描,并将扫描件发给各个课题参加人保存;三是证书类档案的借出归还一定要做好登记,借出超过时限一定要及时追还,以免有的借出者忘记归还而造成丢失、损坏等。

根据实际,科学合理进行分类归档

单位大的,证书多的单位整理时一般以年为单位,例如获奖证书根据颁发单位从大到小,按部级、省部级、厅(局)级等按顺序排列。专利证书、成果证书、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可按颁发时间顺序排列。单位比较小,证书少的单位,可按5年或10年为单位,按获奖证书、成果证书、专利证书、品种审定、品种登记来排序,并按颁发时间顺序来排列,并每一类证书作为一个卷宗。单位小,证书少的单位,也可不分类,按年度排序给档案编流水号即可。因为计算机的应用及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检索档案已不再繁琐和复杂,因此,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证书类档案的多少等实际情况来编排归档。

统一“着装”,合理规范编号

就目前的证书而言,专利证书都是国家专利局颁发,成果证书是科技部门颁发,品种审定、品种登记证书是农业部门颁发,它们大小规格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都可装入普通的档案盒,但是获奖证书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颁发的,有部级的,省部级的,市厅(局)级的。它们的大小不一,长度不一,目前普通的档案盒是装不下的,因此可根据现有的获奖证书必要跟档案盒生产厂家订制适合存放的大档案盒用于放置获奖证书,以达到美观、耐用、利于存放的目的。科研证书类的档案号应一证书一号,有的单位直接将档号打在证书盖有颁发单位红章内容的右下角处。笔者认为,为保证证书的清洁美观,档号还是打在证书的背面的右上角比较好。证书编号与以各证书头2个字的第1个大写字母为标志,如获奖证书,标记为“hj”,专利证书标记为“zhl”,成果证书标志为“chg”,品种证书标志为“pzh”,以颁发的证书的时间年月为依据,按已整理好的先后顺序进行大流水编档排号。

实行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的双重管理

科研档案范文4

我校的科研课题档案,以前同一保管期限的档案按年度序采用大流水编号方法。过去因按立项时间归档编号,有的已立项科研课题因特殊情况取消或中断了研究,预留的案卷号就成了空号;有时有的科研课题已经归档编号很长一段时间了,又交来一部分科研课题文件,无法编入其相应的顺序内,经常改动编号,造成了编号无序、混乱现象。现以结题年度为依据归档,划分保管期限后,同一保管期限内每年都从“1”开始编小流水号,简单明了。对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归档的文件,可随时编入其结题年度内,不影响其它顺序号的准确性。采用新的编号方法后,使科研课题档案便于统计和利用。

2科研课题档案卷内文件以件为单位装订整理

科研课题档案的立卷原则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系统整理,便于保管和利用。从档案的原始性特点看,保持档案的原有形态,更便于利用。科研课题档案分阶段形成的文件载体不同,纸质文件规格大小、薄厚不一,也有许多是成册成套的文件。以前每个科研阶段的文件订在一起,有的过厚,遮挡文字,影响查阅,需要复制时还得拆卷,对档案的损坏非常严重;另外,档案装订也不够规范。装订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案卷的质量。现卷内文件按件为单位装订整理,采用传统的线装方法,统一了打孔位置。装订孔位于页面左侧距边线15mm处,上下位置按页面长度取中,每针固定80mm。以A4纸为例:上下长度297mm,取中点在150mm,这样打孔点分别在70mm、150mm、230mm处,每件在装订时都用尺量,不允许有重份、倒翻现象,线结系活扣,便于拆开复印,利用方便。这样卷内所有文件都整齐划一,结实美观;对成册成套的文件保持其原有自然形态,避免再装订时打孔裁剪造成损伤。以件为单位装订整理便于卷内文件的补充和调整,利用时只需提供所需部分,安全、保密,且复制方便。

3科研课题档案卷内文件以件为单位编写页号

以前每卷内各阶段形成的所有文件,均编写大流水号,有的文件原来有页号,又重新编写,破坏了原貌。我校的科研课题档案每卷都有五六百页,最多可达一千八百余页,如果重新编写页码,工作量很大。改进后,卷内文件以件为单位编写页号,成册成套的文件原有页号的不再重新编号,每件文件在右上角盖归档章,标明件号、页数,累加后是该卷的总件数、页数,简单方便,减少了工作量。对立卷归档后又形成的文件材料可随时加入相应的案卷中,只需在备考表中注明,量多的可装盒排列其后。按老方法已归档的科研课题档案,现在因报奖和推广应用形成的新材料,不能加入原卷的,可根据形成的年度单独组卷,只需在备考表和案卷目录上注明,形成互见号,以便利用时查找。

科研课题档案是检验科研质量、评价科研成果、考核科研人员、衡量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凭证和依据。我校的科研课题档案是教职人员在科研实践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我校的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从科研经费、人员投入、科研成果等各方面都能从科研课题档案中予以体现,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科研课题档案也是我校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晋升职务职称、调整工资、表彰奖励的考核中起到了真凭实据的作用。我校是教育和培养医学领域专门人才的基地,科研课题档案可为教师编写教案提供大量素材,科研课题档案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把新论点、新技术、新经验充实到教材中,传授给学生,是造就高质量人才,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总结

科研档案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科研档案;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不断深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相互赋能。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重塑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伦理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既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又是科技创新的价值体现。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也是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地方。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由于档案具有凭证价值,当科技成果转化发生权属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时,科技成果转化档案能够及时发挥真实、可靠的法律凭证作用。成果转化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是否规范与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将直接影响成果转化的管理效率。经过对同类单位的调研发现,成果转化材料此前大多与成果研究项目材料、报奖材料等其他有关材料一并构成成果档案(或科研项目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的聚焦效应日益凸显,成果转化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与使用频率增多,保存价值增大。从档案保存与利用方便的原则出发,成果转化原始记录有必要从成果档案(或科研项目档案)中分离,成为一级类目,作为成果转化档案进行管理,建设与管理研究刻不容缓。

1科研档案的特有价值

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档案与资料从价值上而言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科研资料的价值在于其灵活性与高效性,能够围绕工作快速形成参照,带有相当强的参考性质,起着传播知识和推广经验的作用。而科研档案在程序上背靠公权力,不仅具有可证明其唯一可信的凭证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价值和社会记忆价值。

1.1凭证价值。经过加工的档案形成资料。资料一般而言是直接复制的,利用时相对更注重其参考性质,起着传播知识和分享经验等作用,如各类文件、文集、汇编、报刊、图书等,其在法律上不具备查考功能。而科研档案完整记录了一个科研项目从产生至结束的全过程,其全面性、完整性、系统性乃至准确性远远超过科技资料。科研档案是产品定型、生产与停产,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依据;作为第一手材料和原生信息,其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在追根溯源与纠责乃至知识产权纠纷中起到重要的凭证作用。

1.2知识储备价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唯一方法。任何科技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前人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内源性的科技成果是一个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科研档案中蕴藏的思想、经验与教训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是现行产品制造的依据,也可以成为新型产品开发的基石,更是提升科研人员知识结构与研发能力的教科书。

1.3社会记忆价值。科研档案的社会记忆价值主要通过两方面体现:一是通过搭建记忆工程平台,宣传中国科研史,将科研名人与其科研精神传承于后世;二是通过建设智库,将科研技术与科研情报进行共享。科研档案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科技发达程度与工业发展状况,反映某一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脉络,是时代的缩影,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科技史学价值。同时,科研档案中蕴含着设计者思想演变的动态轨迹,隐含着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为国奉献的科研精神,对于后继者起着指引与激励的作用。

2大数据时代科研档案管理创新

2.1档案管理观念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档案发展的需求,各种计算机以及云技术等的发展为档案储存提供了新的媒介,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档案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不仅注重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储存等,同时也越来越注重档案的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2.2档案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研档案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档案数据的采集,需要对原有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针对科研各领域来进行网络数据建档、数据分类整理、数据清洗、结构化,建立数据库,以异构多维多源大数据融通管理为基础支撑,通过建立各科研领域大数据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形成科研档案指标本体。基于本体,实现各维度的数据挖掘分析利用及知识服务。

2.3搭建好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综合服务平台。面向科研档案创新管理协同研究解决科学研究知识密集型平台,集研究、学习、管理、创新于一体的科研档案管理平台,对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进行档案化管理,包括研究资料、过程文档、成果文档等。从科研档案资源数字化着手,到在线归档、档案管理系统,到档案数据资源知识化,最后再对科研档案进行综合与利用等全档案生命周期业务需求,围绕科研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按照智慧档案的数字化——数据化——知识化的建设思路,建设全省统一的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综合服务平台。

3档案成果转化的利用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增强成果转化效果、促进成果转化良性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成果研发机构、企业等多方优势,整合政策、资金、成果、团队等多种资源,合力打造具有公信力、适用性、影响力的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是集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资源管理—档案资源知识化—档案资源多元化服务一体化综合平台,在档案资源多元化服务模块层中含成果、转化交易、信息互动、效果跟踪、第三方评估等功能于一体,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服务。将有效缩小双方信息鸿沟,使科技人才、成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为不同主体提供信息支持和市场服务,减少盲目性和重复性工作。一是通过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成果立项机制。第一时间将成果信息在平台,科研成果档案,及时面向创新主体、企业及相关受众公布,通过平台的各种传播手段进行传播,以扩大受众面及科技成果宣传力度。二是在科研成果档案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全程跟踪成果转化情况。通过平台促成成果研发机构与创新主体、企业的合作,达成成果转化交易,并对成果转化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全面了解成果转化后的应用效果。并建立成果转化互动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成果研发机构与企业应充分沟通,全面了解成果与企业需求的适用性。另外,成果转化交易达成后,双方还应不断对成果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互动反馈,及时反映成果转化效果,以促使成果研发机构不断对成果进行优化升级,以适用于企业生产需求,提高成果转化效果。三是通过平台或引入第三方对成果转化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平台或第三方对成果档案及跟踪情况的了解,结合成果在企业生产中应用的情况,遵循科学、合理、公平的原则,对成果转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成果议价基础理论和数据,为成果转化交易定价、议价提供依据。

4结语

大数据时代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不可选择、不可摆脱的新环境,更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大数据等引发的技术革命,将从应用层面和方法论层面不断影响档案工作,为档案数据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可能。科研档案工作者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顺“大数据”之势而为,推动档案大数据工作发展。要立足新环境,高效率收集并整理海量科研档案,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在扎实推进科研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化进程的同时,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资源保障和数据共享平台,跟踪成果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N].人民日报,2015-09-06(1).

[2]赵丹阳.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何南洋.基于科研档案生命周期的档案系统平台建设策略研究[J].档案工作,2020(3):78-79.

科研档案范文6

关键词: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医院科研档案

新医改提出,公立医院要尽快完成“公益属性”的运营转型,始终将患者的健康需求放在首位。医院档案管理需响应新医改号召,摒弃以往各自为政、学术交流“信息孤岛”的问题,转而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外多开展院际间的业务交流,对内多进行部门间的合作。本文认为,应坚持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发展理念,重新解构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机制,转封闭的学术“圈”为开放的学术“平台”,共同营造开放式的科研交流环境,构建促成科研成果的交流共享机制。

1重要性

1.1改善档案管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大力推动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缓解国内当前档案管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使科研档案不再是一纸文字,而是能够发挥其本身的学术指导价值,体现档案管理的意义所在。

1.2促进学术交流。通过科研档案的共享管理,使院际、部门间能够真正形成良好的业务交流模式;互相分享院际、部门的科研成果,发挥“1+1>2”的情报共享价值,拉近院际、部门间的友好关系,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1.3保障临床资源的合理使用。目前,国内学术平台常可见同领域的课题研究,课题重复问题不仅是对现有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从本质上反映出院际间、部门间缺乏主动的学术交流,科研立项往往随意性大,导致部分科研项目的指导价值与其资源支出不成正比。而开展科研档案信息共享式的管理与学术沟通机制,可极大程度上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通过互相交流,明确周围科研人员下一步的科研方向,可有效规避重复、无意义的科研项目立项。

1.4缓解国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部门间的科研档案信息共享机制运作下,能够更好地调用多部门的学术力量,为患者提供更佳的疾病会诊支持,提升医疗质量;院际间的科研档案信息共享机制运作下,权威医院的学术指导可帮助下级医院甚至同级医院的医疗水平进步,使技术得以更好地推广,提升患者就医选择权,进而帮助技术研发原单位更好地分流患者。一来有助于缓解技术研发原单位紧张的就医环境,二来患者不必为“一号难求”的专家号劳心费神,有效缓解国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举多得。

1.5改善国内学术环境。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共享机制下,科研信息的用途得到扩大,科研立项至结题的整个过程也变得更加透明化。共享信息等同于接受多方的监管,这就为学术造假封堵了出入口。且科研成果共享,有利于新技术的流行,能够更好地接受临床的检验,技术的利弊将暴露得更加彻底。同时,科研档案信息共享的本质在于互相交流学术意见,进而不断凝练学术观点,用于新技术的开发上,使得技术的落地更加完善与科学;用于患者的治疗领域,患者最终所取得疗效将更加理想。

2现状中暴露出的不足

2.1认识欠佳。认识不佳是阻碍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共享机制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基于层级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1)分管领导人认识欠佳:一是忽视科研档案的信息共享准入原则,科研信息调阅门槛降低,信息安全性难获有效保障;二是过分强调科研档案的私有性,对外界的共享需求持保守态度,将会导致医院的科研管理固步自封,无法与同行业接轨。在档案管理领域,还会出现限制财政支出、忽视人才培养与信息化建设等问题。(2)档案管理者认识欠佳:科研档案是记录医院科研人员从科研立项到课题结题过程的重要历史记录。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若兰台纵横未能摆正工作认识,将会出现科研档案借阅随意、档案管理不按规范进行等问题,最终导致宝贵的科研档案缺项少项甚至遗失,医院科研成果受损。(3)档案参与者认识欠佳:此类人群认识欠佳,主要原因一是受自身因素影响,始终认为参与的科研档案为自身智慧结晶,其有权决定科研成果的私密性,认为将科研信息分享出去,自身就将失去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个人职业发展。二是受外在环境影响,领导层强调要为医院保留科研项目的独有性,加之周边科研人员亦对自身参与的科研项目持保密态度,即使共享资源,也不会向外界展示核心资料,使得科研档案信息共享将成为一纸空谈。

2.2规范性欠佳。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共享受规范性影响,工作开展的实际成效难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1)未能形成严格的归档制度,科研人员在选择存档材料时选择权较大;一些单位并不强制要求科研人员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有一手数据资料进行提交,而部分科研人员为保持学术的私有性,并未选择主动将上述资料归档,这就为后续情报共享借阅人员的相关研究工作带去一定困扰;且未能建立严格的归档制度,也导致学术造假风气屡禁不止。(2)档案管理者自身业务水平不够,管理欠规范,针对归档材料并未严格检查,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上述归档问题的发生与长期存在。

2.3信息化建设。科研档案为医院的核心资料,属于承载医院业务水平的重要情报。目前部分医院在科研档案管理领域,仍旧采用以往的纯人工管理模式,管理过程不仅耗时耗力,同时信息共享过程也面临着繁琐化的问题。因共享程序的线下办理环节多,较为耗时,延误其他工作的开展。医院的信息化程度开展不深,仅仅将信息化的科研档案管理视为由纸质资料向电子资料转变的过程,最终科研档案管理结果也会差强人意;如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共享申请,虽然有信息化平台提供科研成果查询,却并未整合在线申请机制,欲共享科研情报,仍旧需要层层申请,较为繁琐。

3应对之策

3.1提升认识。要求政府方面在政策上予以宏观调控,纠正院领导的不当认识;要求院领导以身作则,端正思想,从而上行下效。针对科研立项参与者的认识纠正,首先需要肯定科研人员在科研创新方面的辛苦付出;同时也需循循善诱地引导其正确认识到,科研情报共享与促进国内医疗行业整体水平发展的关联性,使其认识到科研情报共享是有利于改善国内医疗大环境的有益工作,且对本院与个人的发展有益。国家方面还需尽快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用以打消科研人员对技术流失的顾虑。院方还可设置激励计划,将科研成果分享视为科研人员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以认识转化行为,优化国内学术共享大环境。

3.2提升规范性。健全制度内容,以制度约束人员行为,有助于提高科研档案的管理规范性。如在归档领域,要求档案所有人归档时必须提交科研项目的所有一手数据,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审查,确保档案资料与开题报告内的技术路线图、观察指标等提及信息一致,方可允许归档,保障科研档案管理规范,使信息共享环节交流的科研情报信息完整可读。对内建立长期培训机制,为人员业务水平提升提供机会;对外吸纳优秀人才,以新鲜血液激活内部管理现状,为现有管理工作的开展带去新思考,提升科研档案管理与信息共享业务开展的专业性。

3.3完善信息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以往的纸质管理彻底转化为线上管理;采取云平台与硬件同步存储的双路备份模式;深度开发平台的功能性,简化平台使用流程,尽可能多地整合科研档案管理模块,如科研档案信息共享的一键申请、自动云备份、自动生成档案操作历史记录等功能;追求信息平台的智能化发展,不断训练平台内部人工智能模块,使人工智能能够更加精准地分析科研档案大数据,为医方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调用功能。

4小结

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共享,为未来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发展的大趋势。现阶段,该领域的管理工作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基于此,本文强调要不断提升医方相关管理认识,追求科研档案管理与信息共享的规范性,不断完善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明喜.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28(1):126—127.

[2]程勇.浅析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J].卷宗,2019,9(32):85—86.

[3]严颖波.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2017,32(4):62—63.

科研档案范文7

一、学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意义

基于现代化档案管理视角对目前学校的科研档案管理进行分析,可知其对学校的科研工作发展与进步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现代化的科研档案管理能够更好地保存科研档案,这对于科研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在科学研究工作的具体开展中,丰富的资料能够为工作的推进提供帮助,从而实现科研工作的稳定、持续和有效开展。在实践中,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对科研档案进行管理,实现科研档案的分类、整理、分析和利用,这样,科研档案的实际作用会更加明显,其在科研工作实践中的整体表现会更加突出。

(二)现代化的科研档案管理能够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提供经验教训,从而使学校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更加高效。结合目前的学校科研实践会发现,学校每年提出的科研项目比较多,但是真正立项实施的却只是其中的少数。对学校的科研档案进行保存与分析,研究科研档案立项成功的经验,同时明确未成功立项的档案所存在的不足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对于做好学校科研工作的具体规划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简言之,积极进行学校科研档案的管理,发现科研立项与实施的规律与方法,对于科研工作少走弯路有积极的意义。

二、基于现代化管理视角的学校档案管理问题

基于现代化档案管理视角,对目前学校科研档案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学校科研档案管理还存在着4个方面的显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为档案的高效利用带来了不便。以下是基于实践总结的具体阐述。

(一)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着明显的不完善现象。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是有明显影响的,不过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尚没有构建符合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的制度。结合实践进行讨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学校在管理方面忽视了档案管理,个别领导人员认为档案管理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可有可无,所以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严重不足,这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忽视,因此出现了制度建设不完善等显著问题。简言之,管理制度对工作的影响是显著的,目前的制度不完善问题影响了科研档案实际作用的发挥。

(二)学校档案管理的内容不够清楚。综合研究现阶段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发现,其存在的第二个显著问题是内容划分不够清楚。结合档案管理实践,其主要有两点:一是管,即对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管理;二是用,即在工作实践中积极调阅档案资料,并从档案资料当中获取可参考信息,从而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改善与进步。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非常显著的“重管不重用”问题,所以档案资料的现实价值存在着明显的浪费问题。

(三)学校档案管理的方法老旧。在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实践中,管理方法的老旧是一个显著问题。虽然在学校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学校建设中获得了应用,但是在档案管理实践中,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并未积极建设。而且基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平台、互联网等构建也不够完善,这种情况导致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在使用传统的方法,此方法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四)学校档案管理的专业性较差。学校档案管理的专业性比较差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方面。对现阶段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研究会发现,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超过80%的档案管理老师不是出身于档案管理专业,而且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更有甚者,较多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其他岗位老师兼职的,这种情况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专业开展大受影响。

三、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措施

综上所述,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档案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所以基于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对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强调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现实意义。以下是基于实践总结,可以有效提升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与方法。

(一)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规范化开展有明显的作用,因此需要基于现代档案管理要求对制度进行完善。就当前实践来看,制度完善需要强调两点:1.全面提升学校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学校管理队伍的管理意识显著增强。在管理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其对档案管理的关注度会提升,随着关注度的提升,档案管理建设要求以及指导思想也会明确,这对于档案管理发展意义重大。2.强调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建设。比如在档案管理实践中,责任制度的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的落实等都需要全面强调。通过制度的完善性建设对档案管理进行约束与统一,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会有显著提高。

(二)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并对具体的内容进行规范与强调。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着“重管不重用”的情况,这种情况影响了档案自身的价值发挥。为了充分发挥档案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档案管理工作的突出效果,在实践中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清晰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目的和作用,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环节等进行划分。2.对不同环节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强调,比如在档案分类的过程中,执行类别是什么需要明确,这样,档案的分类存储会更加有效。3.强调档案管理的各种细节,比如档案的封存、档案的查找、档案的借阅等都需要做规范性处理,这样,档案管理实践中的各个细节会更加清楚,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三)改进和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与方法,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对当前的档案管理水平有影响,所以需要基于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对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结合目前的实践进行分析,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可以构建档案管理在线系统,即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利用构建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并利用系统对档案的存档、调阅、借取等进行记录,同时强调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实践中的利用,即基于档案应用频率对档案进行总结与分析。这样,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对档案特点的掌握、整体情况的评估等会有更显著的特点。总的来讲,积极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实现管理创新,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会得到明显提升,在档案管理水平获得明显的提升之后,档案利用的高效性会明显提高。

(四)打造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对档案管理自身的效率提升、质量提高同样有显著价值,所以需要基于专业化管理目标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对现有的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使其对档案管理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招聘等方法选育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这样可以强化档案管理工作整体的专业性。总之,在档案管理工作实践过程中,管理队伍的具体情况对最终的档案管理实践效果有影响。因此,必须要基于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组建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结合目前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档案的实用价值非常突出。通过多种渠道建设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有现实意义。

四、结语

科研档案范文8

目前科研档案的分类方法是按时间、事由等进行的,所以对于一些涉及面多、时间跨度大的科研项目,按目前这种分类方法就会出现科研档案管理“肢解”项目的问题,一些材料利用上就存在着“找不到”的情况。档案工作本质就是提供信息服务,当需要时档案没有能形成足够的材料支撑力,那么档案工作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所以,如何保证在需要时“找得到”、“找得快”,是档案工作最为关键的问题。这就需要在符合《档案法》《高校实体分类法》大原则的条件下,将科研档案按学校科研管理模式进行细致化分类,使科研档案与科研机构的管理无缝链接,档案分类呈垂直分布,这种分类管理不仅使得科研档案管理真正成为科研管理的延续,还会大大提高检索效率,从而进一步发挥档案的证据作用,以确保科研评审、验收等工作中的材料支撑能力。

二、探寻新的档案收集方式,保障学校知识储备和技术储备

目前高校科研档案文件材料的收集存在着“重行政轻项目”、“重上级轻自产”的问题,对于科研工作中的行政文件和上级来文管理的比较到位,但对于随科研项目产生的“自产文件”的管理则有缺失。项目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论证报告”、“原始试验数据”、“计算文件”、“设计文件”等资料都没有归档。这些文件对于项目后期研究以及整个学科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属于学校的无形资产,这些文件没有得到及时保存,随着一些科研人员的流动,会使得学校遭受损失,甚至影响一个专业、学科的兴衰。而且对于科研项目“自产文件”归档还应与项目同时进行,如果在科研项目进行阶段不对其明确归档要求或资料没有交齐,后期很难追回或者归档的不是最终有效的文件。同时在档案文件材料收集过程中还要关注档案的“价值”,一定要研究档案文件材料的甄别方法,否则花再大力气收集到的档案文件材料都是没有意义的“垃圾”文件。这就需要加强档案部门与科研主管部门的协作,构建全新的由科研主管单位负责,档案部门具体承办的科研档案管理机制。这不仅突出了科学研究过程中档案文件材料收集的重要性,还使对科研档案全过程的监督更加有效,科研档案由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保证科研档案工作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从而进一步保证档案质量。同时强化归档资料责任管理,明确各级人员签字和盖章,确保文件责任人可追溯,从根本上保证“收的全”、“有价值”的问题,保护学校知识和技术成果,保障学校的实力和竞争力。

三、探寻新的档案利用方式,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协作

长期以来,由于档案具有“孤本”、“不可替代”等特性,使得档案的利用一直采取严格、谨慎的方式。尤其对于科研档案的借阅,不仅仅限于以上特性,还要考虑项目密级等,这就使得档案借阅手续繁琐、复杂。值得注意的是,科研档案不仅是学校发展的见证,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研究实验阶段的档案文件材料,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规避很多风险,提供很多借鉴。对于科研档案有条件地开放查阅权限,可以进一步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相互借鉴、交流和科研团队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形成学校内部良性竞争环境,实现人才跨越式发展,进而起到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在保密制度的原则下,对科研档案知悉范围重新审定,力求使科研人员更多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在可控的范围内尽量简化档案查阅程序,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档案的借鉴作用,从根本上保证档案“用的好”。

四、探寻新的档案管理方式,使档案成为全面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

目前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方式是在管理职能上平行、归档上滞后的方式,也就是科研部门与档案馆是按职能进行分工,双方对于科研档案管理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科研档案的完整和准确归档,就必须相互协调、沟通,否则就会由于职责边界不清、阶段衔接不好,从而产生项目管理空白点。而且各课题组是在项目结束后,才把形成的文件材料移交到档案部门,所以项目档案的质量管理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今后如果可以把档案管理纳入到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不仅可以保证档案质量,还能有效追溯责任,使档案管理工作处于受控状态,进而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档案管理实质上是一种质量管理,要求在每个环节中都要按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置四个具体步骤去开展,形成闭环管理,所以通过档案管理的工具作用来全面提升科研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应成为我们全面构建档案管理方式的新目标。这就需要高校将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进行一体化设计,让档案管理成为全面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档案管理遵循证据链、可追溯的原则,将从根本上实现管理的过程控制,并能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和管理流程,使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对各职责履行情况的有效监督。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