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新形势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观念进入高等院校以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各高校开始逐步向社会开放,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工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相继建立起科技园,软件园、研发孵化基地等。企业为了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知识资源、科学技术资源等的优势,积极同高校进行合作交流。

(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高校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以及科研能力的强弱。院校要想建设成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就必须依托其实力,加大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打造独具特色的科研项目、研究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院校的基础建设应放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精细化的管理上,转变管理人员的理念,合理定位工作目标,做好服务工作,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

二、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支持力度的加大,科研经费支出的增多,科研立项范围的扩大,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研项目的开展,现已有大量的的科学技术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但旧有的曾经高效的方法体制机制已逐渐不适应发展需要,在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出现,使得高校科研建设发展面临挑战,成为必须亟待解决的管理工作。

(一)科研管理工作思想落伍

很多高校都只是重视科研工作的实际效果,而忽视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我们看到了科研工作在新时期取得了巨大进步,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然而科研工作管理本身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作思路思想一直延续不变,两者形成了鲜明反差。科研管理机构一直定位于对课题、项目等科研工作的行政事务性管理。对具体的科研项目信息仅仅起到传达、简单统计、组织、汇总报备等作用,很少涉及项目申报、组织立项、监督进程、成果验收、奖励评定等专业性过程。同时各种数据信息的大量涌现也使得管理工作变得捉襟见肘。

(二)科研认知的误区

目前高校都致力于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努力提升学校知名度与实力。国家课题组经过反复论证研究,确定了高水平大学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因此高校格外重视科研工作无可厚非,但在对具体的科研问题上或许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首先,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还是比较看重科研项目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多少等,容易忽视研究的质量;其次,教学与研究的交叉。大学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研究的双重任务,在时间与精力的安排上可能会出现矛盾。

(三)科研管理人员问题

一般科研管理人员属于行政岗位,人员少,行政性事务繁琐,没有专业的管理学知识背景,欠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对于科研工作也可能一知半解,对于科研工作的信息统计处理只是简单地整理达不到正确合理高效的分析,无法及时反馈整个科研的现实情况。再者,科研工作成果多少并不与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挂钩,因此造成缺乏对科研管理人员工作成果的有效激励。做多做少都是本职工作,那么就没有有效的动力。

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建议

通过分析科研管理工作对社会与高校的意义以及科研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科研管理工作的价值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管理,而是在于通过管理与服务创造出衍生的科研价值。为了适应高校科研建设发展,提升科研实力的需要,相关的管理工作创新就日益受到关注。

(一)创新服务理念

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树立人本精神。行动指南,理念先行。转变科研管理人员之前的行政性思想,将其对科研立项申报工作由等、靠、要变为主动申请、积极寻求科研方向、同企业联合基金项目,面向市场,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科研最新信息就行搜集整理加工,做好调研工作。

(二)科研工作机制创新

目前教师的科学研究仅仅局限于个人实验室研究、科研项目探索、论文创作,很少与其他老师专家相互交流。思想单一,难免学术成果带有一定的观念、专业局限性。因此对于科研工作机制而言,科研室应该加强不同思维的交流,通力合作学术争鸣,寓研于学。组建多项目、跨学科的交流合作机构,开展探讨大会,从而思想交汇产生高质量综合性学术成果。

(三)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然而很多科技成果被当做学校建设评比的指标,在完成科研使命后被束之高阁,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水平偏低。科研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然而转化率过低就造成了科研的浪费低效。因此科研工作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服务职能,为立项提供指导,致力于知识生产力的转化。

(四)优化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科研管理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科研水平的高低。如何在数据潮中搜寻合理有效的信息考验着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高校应优化人员队伍建设,配备管理型、专业型的人才,对现有人员加强后续培训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

作者:董德帅 张凡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