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管理范例

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1

高职院校由于对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和知识共享平台缺乏等原因,使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实现集中开发和成果转化,知识浪费现象严重。以杭州市属高职院校为例,提出确立知识管理策略和目标,加快推进科研成果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数据库建设,建立科研成果知识管理平台和知识库,搭建科研成果知识共享平台,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模式,以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效率,促进成果知识的利用和转化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知识管理

高职院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进入内涵建设阶段,科研能力随之不断提高,在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应用型研究,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科研成果不断增长。然而,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实现集中开发和成果转化,科研成果中蕴含的宝贵知识被束之高阁,知识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促进成果利用和转化,是高职科研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现状

随着科研成果的逐年增长,高职院校开始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以杭州市四所市属高职院校为例。从调查情况来看,四所院校已经开始对科研成果进行定期的登记和统计,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校已经开始定期跟踪、分析成果产出情况,以便推进科研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但从科研成果管理总体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成果管理大多还是停留在对科研成果进行定期登记、归档、统计和科研信息层面,组织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成果知识管理和转化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果相关资料保存不完整

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了对科研的资金投入,科研成果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成果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直接影响了成果的利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的形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介质,新增加了电子介质、磁介质等多种介质,但从科研成果资料保存情况来看,科研成果登记不够及时,纸介质成果材料归档不全,其他介质材料登记保存的更少。2015年本课题组对四所杭州市属高职院校进行了科研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科研成果登记的周期四所院校均为一年一次,并只保存纸介质成果材料,没有一所院校保存过电子介质、磁介质等其他科研成果,这不但直接造成科研成果保存不全,还影响到科研成果的后期开发和利用。

2.成果整理和鉴别归类工作不到位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往往在项目结题之后,把科研成果直接归档或者把部分研究成果上网宣传下就算管理工作结束了,科研成果没有及时进行整理、鉴别,也没把成果中的核心知识进行提取,形成方便各部门和科研人员使用的科研成果管理数据库,及时把成果知识传递给需要的部门和科研人员。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成果整理和鉴别工作不到位,不但阻碍了成果的快速转化,还会造成成果中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其原有的价值。科研成果利用者也很难查找和获取到所需的成果信息,无法获得高效的知识服务。

3.成果宣传推广、分析研究工作不够,成果转化率低

高职院校对成果的宣传推广、成果转化的分析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仅简单地予以登记、归档了事,并未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这对成果的转化推广和知识的再生产是非常不利的。调查显示四所院校都有科研成果的管理制度,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但没有一所院校制定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仅两所院校对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定期的统计分析,其他院校仅定期统计,但不分析。成果统计分析不足,使科研成果基本都处于休眠状态,造成成果中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其原有的价值,阻碍了成果的快速转化,四所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率都在5%以下,造成极大的知识浪费。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对科研成果管理存在一个误区,即项目结束后主要的管理工作就结束了,成果管理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因此对科研成果后期管理的人员、资金等投入明显不足。调查显示,科研成果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四所高职院校都没有专门的科研成果管理部门,管理者也都是兼职人员。在经费投入方面,也仅有一所院校有成果管理的专项经费。兼职管理者处理科研管理部门大量的日常工作任务已经十分繁重,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加强科研成果后期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成果知识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二)科研成果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量快速增长,成果管理的难度大幅度提高,成果开发利用的需求迅速膨胀,以往的纯手工管理或低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均已建立校园网,有科研专栏或科研网,但对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建设却还是比较滞后,调查显示,四所杭州市属高职院校,仅一所院校开始使用科研管理系统,但都没有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更不用说实现对科研成果的网络化管理了。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了科研成果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成果转化和知识共享困难重重。

(三)未建立知识共享平台,阻碍了知识利用与创新

科研成果中的知识通过共享、交流、学习和交互使用,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新成果,再次利用。但高职院校对科研成果进行深度挖掘、二次开发的能力比较欠缺,合作开发、协同创新的项目少,产生的成果基本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共享平台把成果中的知识及时传递给需要的部门和科研工作者。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6月,四所院校还都没有建立专门的对外成果展示和推介中心,也没有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交流共享的机制。这使得成果中的知识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得到很好地深度挖掘和再利用,产生新的价值,或者说这些知识被固化了,没有促进新知识、新成果的生产。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模式构建

(一)科研成果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M,KnowledgeManagement)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而兴起的管理思潮与方法,1986年卡尔•维格(Karl.Wiig)在国际劳工组织会议上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对“知识管理”较为典型的解释是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CQ)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1]目前,知识管理已在企业广泛使用,在学校知识管理方面主要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建设、智慧校园及教师知识管理。在学校的科研管理中,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对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科研档案等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科研成果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学校科研成果知识管理,就是根据学校需求制定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策略,利用信息技术、Wed2.0和云计算等技术重组科研成果管理的流程,把成果中的知识进行提取、存储、整合开发、共享、转化和再创新,以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效率,促进科研成果利用和转化效率。

(二)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成果管理模式的路径方法

1.确定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策略目标,加强组织制度建设

科研成果要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在决策层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知识管理策略,制定知识管理目标。对高职院校而言,比较适合编辑策略为主,人格化策略为辅的知识管理策略。即把大部分科研成果中蕴含的知识,通过信息化处理提取出来,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相关科研人员和管理者反复使用。而对于无法以实体形式具体呈现出来的隐性知识,如科研人员成果研发过程中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成果价值的思路等,这些主要通过相关人员面对面的沟通,如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或者利用电话、互联网会议、视频讨论等形式进行知识的交互和传递,实现知识的共享。确定知识管理策略后,学校可根据科研成果数量、质量、科研发展趋势、科研人员情况等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目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管理技术,实现成果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共享,促进成果知识的转化创新,提升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依据学校制定的成果知识管理策略和目标,组建科研成果管理专兼职队伍,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成果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确保成果知识管理的有序开展。

2.加快推进科研成果信息化建设,建立科研

成果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据库为使成果知识及时、完整保存,有效实施成果知识管理,提高学校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关键。高职院校应首先建立规范、安全、交互性强的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对科研成果实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并实现成果数据的共享和综合利用。要利用科研管理系统,及时把不同介质的科研成果进行登记并进行数字化处理,把成果转化为数字资源,存储于数据资源库中,最大程度地防止科研成果的丢失。科研成果管理人员要分析科研成果的特征,按照成果的知识类型,对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诸如:教育科研、人文社科、科学技术、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专利成果等,以便于利用者检索使用。依托数字化校园和移动互联网,加强与科研人员的沟通和联系,尽可能地广泛收集、掌握成果知识形成和变动情况,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维护,对已无价值的成果资源和已变更的成果信息要及时予以处理,实现对成果信息的动态管理,不断完善科研成果数据库。

3.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加强科研成果知识管理平台建设,建立成果知识库

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科研成果数字化后的基础数据。因此,在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的基础上,科研管理人员要根据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新知识发展趋势,对知识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通过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把成果中所蕴含的知识提取出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运用知识目录体系,逐步建立一个功能强大、使用便利的知识库,为科研人员和管理者提供高效服务。要建立成果知识库,必须要对相关成果知识进行鉴别,首先,要建立专家库,定期对科研成果核心知识进行提取。考虑到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实效性,专家组成可以以校内专家为主,校外专家为辅的形式来组建。校内的专家要按他们的研究专长和所属领域分类进行选择,所涉及的领域要比较全面,便于及时分析提取成果知识。校外专家则主要选取各领域比较权威,和学校联系密切、相对稳定的专家作为补充,提高知识鉴别、提取的准确性。其次,各类科研成果经过数字化处理,录入信息资源库后,科研管理人员要把相关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无效信息,把成果信息按所属领域,分类发送给各领域专家,专家对成果信息进行鉴定,形成成果核心知识,发回管理员。如果涉及交叉领域,则由多个专家联合进行鉴定。管理人员把各专家鉴定形成的知识进行汇总整理,录入成果知识库。这个成果知识库要具备强大的检索查询功能,便于科研人员使用。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本校科研成果数据库和研究人员情况,构建科研成果知识地图,通过成果知识地图,让知识库的使用者能准确、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管理者需定期清除冗余知识,更新修正知识库,确保知识库中知识的有效性。

4.搭建科研成果知识共享平台,提高成果知识利用率,促进知识转化和创新

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高效利用成果知识,促进成果转化创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搭建校内、校外两个互相补充的成果知识共享平台,来促进成果知识的利用和再生产。校内成果知识平台搭建,主要依靠数字化校园来实现。科研成果管理者要把成果知识库和数字化校园进行对接,在校园网上建立成果知识学习中心、成果知识交流论坛。成果学习中心,主要是把知识库中的成果知识推送至成果学习平台,运用知识地图技术,设计搜索便捷、可视性强的学习界面,供科研人员和各相关部门学习使用。管理者还需要把通过对成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的报表、统计报告等定期放入学习中心,使学习者对学校的成果知识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成果知识交流中心,则主要是组织科研人员开展网上研讨、科研经验交流、相互答疑解惑等的网上论坛,必要时学校可以召开网络会议,组织专家共同参与讨论。通过成果知识交流中心,可以把科研人员研发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经验等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管理者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后,重新录入知识库,供学习者使用。校外成果知识共享平台的搭建,则需要密切加强学校和政府、企业、各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系,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搭建成果知识展示中心、成果知识推介中心。高职院校目前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积累还不是很丰富,影响力不强,如果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对外成果知识共享平台的搭建。因此,可以签订科研成果校际合作协议,联合杭州市属各高职院校的力量,把各校的成果知识纳入到统一的网上平台,共同搭建成果知识展示中心、成果知识推介中心,进行对外成果知识的展示和共享交流,并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动平台和企业的对接,以促进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再生产。成果知识的校内、校外共享平台,不是孤立的,而是两者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补充。校外共享平台的反馈结果可以推送至校内平台,促进研发人员调整、修订研究计划,改进研究工作;校内共享平台的最新成果知识也可及时推送到成果展示和推介中心,及时推广宣传。科研成果知识共享管理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共享自己的科研成果知识资源,加强知识资源的交流和交互使用,促进各类知识之间的融合和转化,形成有价值的新知识,实现知识资源的再生产。

四、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的实施建议

(一)加强基础建设,推进科研成果知识管理信息化

高职院校要尽快引进科研管理系统,完成科研成果的数字化处理。学校要加大对校园信息化工作的投入,把科研成果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统筹安排,为科研人员和成果管理者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环境,为知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制定相应制度,明确科研成果管理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大奖励力度和投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成果知识管理,提高知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护科研人员的权益,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政府引导,搭建科研成果管理共享新平台

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搭建涉及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单靠某一所高职院校很难独立完成。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信息搭桥等方式加强各界的联合,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搭建,实现成果知识的开放型合作。2014年4月,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实施意见》,2015年11月,在杭州市教育局的推动下杭州市属高校首届科技成果推介会成功举办,共推出116项市属高校优秀科技成果,其中7项科技成果、3个科技合作平台转让签约成功,杭州市属高校产学对接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也开始上线运行。[2]这种政府推动,各方协同共建“一个平台+N个组织”的机制,是个有益的尝试,将极大地推进产学对接和协同创新,实现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三)加强培训指导,提升科研成果管理人员素质

科研成果的知识管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既要熟悉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掌握信息化手段,才能较好地完成管理任务。因此,各级科研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各级管理者开展知识管理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培训,提升科研成果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和业务能力。2015年4月,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教育厅联合举办高校科技经纪人培训,这是政府为了推进高校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成果交易,向高校科技管理者、科技人员提供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服务。建议科技管理部门要根据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的新形势举办诸如“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管理”、“专利推介流程”等培训班。对研发人员,也要做好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使他们熟悉管理流程,熟练掌握各系统和平台操作,确保科研成果管理工作能顺畅、有序、高效地开展。

作者:肖芳 吴建设 任红民 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知识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之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24.

[2]亦丰.市属高校产学对接的“杭州实践”[EB/OL].(2015-12-25)[2016-07-05].

[3]顾健.浅析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后程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1(4):101-103.

[4]岳高峰,朱虹,张艳琦,等.知识管理良好实践指南———GB/T23703知识管理国家标准解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5]罗岭,王娟茹.基于知识管理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J].情报科学,2015(7):21-25,34.

[6]孙晓宁,赵宇翔,朱庆华.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第7届KMO国际会议论文述评[J].情报资料工作,2014(5):5-13.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2

关键词:科技推广;林业科研;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科技在林业的发展中重要性日显,近年来,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5 年的 48% 提高到2021年的55%[1]。但是,我国林业科研管理和科技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林业向更高水平的发展。结合林业科研管理工作实际,对林业科研管理和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林业科学研究目标是“服务国家目标、满足行业需求、解决林农疑难”[2]。科研管理是科研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一项科研成果不仅是科学技术的结晶,而且是管理才能的体现。科研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潜在 的资源,需 要 开发和研究。包括了科研计划 管 理和科 技成果 管 理两大方面[3]。

1 林业科研计划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林业科研计划管理模式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现状和林业长周期性属性决定完全竞争项目申报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的林业科研项目的管理。按照林业发达国家经验来看[4],资金来源多元,林业产业融资发达国家开展完全竞争项目申报较合适。有的亚洲林业发达国家林业科研项目管理分为政府固定拨付和自 由竞争 良种方式,既解决了固定拨款的研究效率低下,又兼顾了林业科研长周期的问题。考虑到我国实际,虽然林业资源分布丰富,但是林业产业发展不充分,社会资本进入林业产业,特别是传统的森林培育行业积极性普遍低下,这就造成林业科研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过度依赖政府拨款,缺少自主创新从而争取社会、企业等林业投入资金的局面。另外,林业科研成果使用管理体制,收益分配管理,也限制了科研主体争取政府外林业科研资金的积极性。现阶段项目管理应该采取自由竞争和政府拨款俩各种方式并存方法,在容易产生经济效益、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高的林业领域,科研项目管理应充分发挥自由竞争的效率优势。在经济效益慢、周期长、生态效益显著、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底的传统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等领域应该考虑政府拨款方式。

1.2 林业科技计划参与主体

林业发展中存在大量的各级规划,这本身对林业的发展至少在设计上是为了促进林业发展的,林业科研中也是如此。但是各种规划的制定多是由领域内少数专家执笔制定的,虽然在正式生效前,会广泛征求意见,但是作为林业科研成果的最终使用者,林业生产实践者很少参与[5],这容易造成规划和林业生产实际脱节、林业科研与生产实际不一致、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各级规划制定和科研计划管理在保密工作允许的条件下,应该让从业者参与。

1.3 林业科研资金经费不足、渠道单一

林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是最特殊的行业之一,有非常强的效益外溢性,除了为人们生活,社会生产提供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存在普遍的巨大的生态效益。此外,林业在保障林区林农基本生活、在乡村振兴中有重要地 位。林业 最突出的特点 是周 期长,这就决定了林业的科研周期更长,因此科研经费的充足与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林业具备的多效益属性和长周期特点相比,林业科研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不稳定。不用说和工业、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相比,就是和农业相比,林业每年在各级项目立项中的比例非常低。这就造成林业科研水平不高、延续性不强等问题。分析其中原因,除了林业自身特定以外,我国林业的产权归属、经营主体、社会对林业的认知等都或多多少的造成了林业科研经费来源单一、经费不足的局面。黑龙江省最好的森林资源一般为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占有权、收益权、处置权也是如此。林业从育苗造林到经营利用的所有环节都是国有或集体性质主体在操作,虽然这种模式在森林资源保护利用上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现在看来其效率不高的缺点始终存在。随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化,森林资源的流通会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从而林业科研的社会投入渠道也许会打开。集体林之外的大量国有林的改革对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尤为重要,在确保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经营主体多样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现代林业体系。随着林区人口结构的改变,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益会更加明显,林业科研投入不足、来源单一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2.1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虽然已经提高了不少,但是在林业科研实际中存在大量难以推广转化的技术成果,如果按照研究经费投入产出比计算,林业科研成果产出比更低。一些科技成果转化较好的成果,一般集中在非木质资源利用方面,在传统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生态等领域成果转化非常困难。这固然和林业生产周期长有关系,但是要看到林业科技成果在实用化上存在一定问题,脱离了林业实际和市场需求。

2.2 林业科技转化平台建设不足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对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极为重要。林业科技成果集中于各大科研院所,而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往往是各类企业和林业基层生产者,双方信息交流不畅,难以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现在以各级政府牵头,建立林业科研单位与地方林业推广部门和使用者直接对接的各类机制,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渠道。但是应该注意到这类机制的效应发挥应该有各类机制的保障。

2.3 林业科研成果系列化集成化不足

林业科研成果往往针对某一生产环节展开,解决的往往是全套技术中的一环,而生产实践要求从原料到产品,或者从种苗到采伐(收)利用的一系列技术。这种需求的不一致往往影响了立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4 林业科研激励机制存在偏差

现有林业科研激励机制注重奖项、新品种(系)、论文、专利、标准等形式成果,在鼓励科研人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各类林业科技推广课题很难在再形成这些形式的成果,同时推广项目课题组人员名单需要技术支持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共同组成,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的科研单位人员不可能是主持人,而且参与人员排名靠后。这就造成推广项目对科研人员晋级作用不大,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2.5 林业科技转化基层工作人员等专业素质不高

现代林业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林业相比农业对从业者的文化要求更高。但是现实中,无论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层单位还是林业从业者普遍缺少林业知识,对林业的认识停留在“栽树砍树”的原始阶段。基层林业推广单位地位不高、待遇不好,林业直接从业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年龄普遍偏大[6]。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人们对林业成果好坏的判断、采用的意愿的高低、实施效果的好坏。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只有科学合理的采用,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才能有示范和技术辐射能力

3 意见和建议

3.1 改进林业科研管理

在各类科研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在保密工作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多争取林业基层单位和林业从业者的意见,做到编制专业性与实用性兼得,学术与生产兼顾的科学规划。在项目管理上注重分类管理,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容易形成各类成果的项目应充分发挥自由竞争的优势,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显著或不直接的项目应该增强计划性,发挥计划性长期稳定的优势。此外,林业科研工作不应只是关注当前热点,用综合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林业领域(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等)和新兴林业领域(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的关系,注重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跨度的两者的主次关系。

3.2 改进人才激励和管理机制

注重各类成果的同时,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合力纳入评判标准。相信科研人员、依靠科研人员,增强宏观管理和计划执行,减化管理环节,抓结果和效果,减少过程干预,做好服务工作。让一线科研人员有独立思考空间、自由工作时间,有工作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创造性。要让科研人员自身价值实现和个人发展与科研实践和科研管理协调一致,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勠力同心,把林业科研工作做好。

3.3 持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林业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关键,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从根本上理清产权关系,是促进各类要素进入林业的必由之路和长久之 计。林业 产区制度 改 革是综 合性、体系化改革,需要一系列政策制度保障。关键是找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既能放活林业产业,又能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林农的基本生活。难点与重点是做好国有林区产权制度改革。改革产权,搞活林业产业,最终才能拓宽林业科研资金来源渠道和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空间。

3.4 提高林业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3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建筑学;设计类课程;过程教学

一、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特点

建筑学专业课程中的设计类课程,主要是指别墅,幼儿园、宾馆、住宅、商场、办公楼等不同类型空间的建筑与室内设计。设计类课程在教学与考核等方面与普通专业课程有着很大不同。普通专业课程教学一般采用课堂集中讲授,学生课堂记笔记,完成课外作业,考前辅导答疑的方法,考试命题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设计命题是统一的,而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是迥异的。教学中课堂集中讲授时间较少,一般只用4学时左右讲解设计任务书和相关设计原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设计任务常采用分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过程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

过程教学管理是控制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根据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实际特点,对过程教学管理的评分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以满足专业课程需求。设计类课程评价体系一般为:平时设计草图(40分)+最终绘制成图(60)=100分。1.设计草图(40%)其中建筑设计方向:调研报告10分,(总)平面10分,立面10分,剖面10分;建筑装饰设计方向:调研报告10分,平面(含地面)10分,天棚10分,(剖)立面10分。2.考勤不作为评分项目,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缺课1/3没有资格参加考试。迟到或早退3次计一次旷课;同一次课中既迟到又早退计为旷课一次。考勤作为考试成绩升降档的重要参考依据。3.课堂表现不作为评分项目,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课堂提问积极回答的学生,积极找老师辅导看图的学生,教师在点名册上及时标记(◤),课堂表现作为同档成绩差异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设计类课程过程教学管理的特点

1.过程教学的严格化管理

(1)考勤每次课进行2次。刚上课时1次,快结束时1次。上课点名未到记迟到(∕),下课点名还未到记旷课(╳);上课点名到记正常(√),上课点名到而下课点名未到记早退(\╳);事假记(△);病假记(○)。迟到或早退3次计一次旷课;同一次课中既迟到又早退记为旷课一次。事假和病假必须拿年级主任签字的假条。对于考勤表现不好的学生及时与其班主任和年级主任沟通,进行批评教育。(2)上交过程设计草图时严格控制时间和质量。不在规定时间内交图,逾期哪怕1小时均不计成绩,该项过程考核成绩为零。批改评分过程严把质量关,草图上教师批语及图示要清晰明确,全面详尽。按草图质量严格控制分数,不搞“大锅饭”、“一刀切”。以10分满分为例,起评分为5分,交图即得,以鼓励学生配合过程教学。评分从5分至10分不等。质量高的设计可以给10分满分以示鼓励,质量差的即使交图也可能只得5分不及格。(3)课堂表现差,虽然能按时交草图,但在授课过程中不找老师辅导的“自学成才”学生,教师可拒绝为其评分,以督促其配合过程教学管理。

2.过程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1)考勤每次课进行2次。刚上课时1次,快结束时1次。这样能够精确地掌握学生迟到和早退的情况,避免出现刚上课都在,课间休息和快下课时逃课的现象,第二次点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让逃课学生抓住规律。根据学生出勤实际情况,如上课或下课之前,默点人数,若全员出勤,可不点名,并及时表扬鼓励学生,以体现人文关怀。(2)草图评分中的精细化管理。对于同档评分可通过加减号的形式又细分为3档(如8-、8、8+)。8-是指同为8分,但有较多细节性错误,如不加注意,可能划入7分档,以此告诫学生用心;8+是虽为8分,但只是个别细节工作不到位,否则可划入9分档,以此鼓励学生向上。(3)对于课堂表现有较明显进步的学生,教师可采取主动优先为其辅导的方式,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

3.过程教学的差异化管理

(1)不同类型的设计课,采用不同的过程评价项目和评分标准。设计类课程的两大重点分别是方案设计与方案表达。比如:《建筑及装饰设计》课程中,过程草图采用手绘的形式落实在草图纸上,重点考察方案设计能力;最终绘制成图是在方案设计构思完成的基础上用尺规或计算机制图的形式落实在正规绘图纸上,重点考察方案表达能力。评价体系为过程草图40分+打印成图60分=100分。《施工图技术设计》课,因所有施工图图纸均在计算机中用ACAD软件绘制完成,阶段过程图纸表达效果与最终完成图纸相差不大,最终完成图纸仅检验其打印效果和图纸完整性,所以成图的分数比重降低。评价体系为过程草图80分+打印成图20分=100分。(2)同一门设计课程根据不同实际情况,也可灵活调整评分项目和分数比重,以达到教学进度与质量要求。比如遇到节假日两次教学时间间隔较长时,可适当提高某项过程教学分数,以引导学生重视,不至于因间断时间过长而影响衔接。

4.过程教学的公正化管理

(1)考勤及课堂表现及时准确记录,作为考评重要参考时有理有据。评图过程中减少主观评价误差,建立客观评价体系。首先采取不记名方式,依据图纸效果进行分档,避免看过几个好的再看差一些的是因产生落差而评分过低的现象,反之亦然。其次在每个过程项目评图时建立采分点或扣分点,以此评价学生图纸,并先期在辅导过程中明示采分点或扣分点,使学生对被扣分数信服。(2)过程考核结果定期公示,接受学生监督。当学生对评分产生异议时及时耐心解答,并明示采分依据,使其信服。当发现确有失误时应及时更正。

5.过程教学的人性化管理

(1)考勤:上课开始点名时未到,但在整个点名过程结束前到者,不记为迟到,仅给予口头警告。这样对于学号靠前的同学也更加公平公正。(2)过程设计草图评分后,得分低的学生若针对教师评语认真修改完善并重新提交可酌情加1-2分,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四、实施过程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过程教学管理与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方向相结合

设计类课程的两大重点分别是方案设计与方案表达。比如:《建筑及装饰设计》课程中,过程草图重点考察方案设计能力;最终绘制成图重点考察方案表达能力。应用性本科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一定设计素养和设计能力的熟练工程技术人才。就此评价体系为:过程草图(设计)40分+打印成图(表达)60分=100分。把方案设计表达和施工图规范制图作为重点训练,为学生就业找准定位打下良好基础。

2.过程教学管理与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

过程评分项目要紧扣教学大纲,与课程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建筑及装饰设计》课程是培养设计师和设计师助理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应具备如下能力指标:信息采集能力、主题定位能力、空间造型能力、材质搭配能力、视觉表达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等。在过程教学评分项目中,调研报告培养学生信息采集能力;平面草图培养学生主题定位能力;立面、剖面草图锻炼学生空间造型能力、材质搭配能力等;最终成图结合评图,重点锻炼学生视觉表达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在草图辅导与学生推介自己方案的过程中也同样锻炼了学生视觉表达能力(手绘草图)和阶段成果展示能力(PPT方案宣讲)。

3.过程教学管理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

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评分不应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收上来阶段作业批改、打分再发下去。而应是一个师生互动反馈,共同完成的过程。这其中要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配合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比如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在批改草图时故意不明示其错误和修改意见,而是在图面相关处圈上并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思考过后必定要找老师来探讨,这样的互动反馈,共同完成过程教学的效果更好。在阶段性草图完成后,可要求学生将其加工制作成PPT,在全班宣讲自己的方案设计,由同学们共同点评,教师总结的方式互动教学。不但能够培养锻炼做汇报的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同时对设计类课程一对一辅导容易产生的知识点辅导不全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结语

过程教学管理是控制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建筑学专业课程,尤其是设计类课程,有着不同于普通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对其过程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和举措进行改革创新与大胆实践,力求通过提高过程管理水平,以更好地为“应用性、开放式、职业型”的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同时,为应用技术大学相关专业课程的过程教学管理提供相应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茅艳.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4

[2]唐红,孙洁,程建民.建筑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6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4

为应对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提出课程设计全过程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根据课程设计环节划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包括选题、资料收集、方案选择、计算分析、报告整理、答辩6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态度和能力两项指标,态度指标分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三方面,能力指标则针对不同环节包含不同内容。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形成客观有约束力的管理机制,以期为课程设计量化考核提供系统性分析框架。

关键词:

课程设计;过程管理;考核体系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科专业尤甚。近年来,国家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再度加深。曾有学者指出课程设计应遵循一理念,即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效果与理念的统一,这一困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考核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通常情况下,课程设计以班为单位进行,由任课教师指导,而一个班少则三十人,多则达五六十人,仅凭教师一人之力很难做到全面兼顾。加之如今大学生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较大,对学习认识不足,因而不愿将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对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更是敷衍了事。相对于毕业设计,部分高校仍缺乏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监控机制,无法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设计成果。此外,考核更倾向于结果考核,对过程考核不足且较为主观。西安工业大学张冬敏[1]也指出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要求不明确,课程管理组织工作混乱,教学效果难以评定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许多学者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管理方法,如融通企业用人标准基于工作过程考核[2],给予过程考核权重或分值[3],多方面考核[4-6]等,但所建立的体系仍有过于主观之嫌,抑或评价主体考虑不够充分。因此,需要设定良好的约束机制,既约束指导教师的主观评价程度,又约束学生的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制定详细的考核管理体系,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以此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一、基于全过程管理的考核体系构建原则

全过程管理是指课程设计从任务下达到检验合格为止,对影响设计质量、进度、效果等要素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评价与控制。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其中决策阶段又可细分为选题、资料整理和方案确定三个阶段,实施阶段可细分为计算分析、报告书写和答辩三个阶段。过程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从专业培养方案出发,遵循以下原则:以课程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综合考核和约束特性,实现各阶段客观、全面评价,达到全要素均衡管理;再以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作和信息管理为此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考核体系的构建

遵从以上原则,体系构建从两方面出发:一是考虑个性因素,同时顾及管理方和被管理方主观作用,控制个性因素在过程管理中的不良影响,设置态度考核项目;二是考虑专业和行业需求,由管理方设定合理目标,将课程设计全过程划分为6个考核环节,依次确定考核内容,即能力考核。

1.态度指标

态度考核来自三个方面,依次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课程设计采取小组形式,可进行组间讨论、资料共享、纠错查改等活动,同时辅以教师监督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小组形式有利于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没有固定设计场所的情况下尤其适用。组长评价作为克服教师主观评价的约束,自我评价则是教师和组长评价的补充,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和约束,并且平衡前二者的不全面之缺陷。态度评价总分值可用于水平对比和纵向对比,水平对比即组内成员间态度优劣对比,或组间成员态度优劣对比;纵向对比指个人态度在课程设计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优劣变化,或个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态度变化。

2.能力指标

能力指标针对个体在课程掌握程度、应用、创新、独立思考及要点提炼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在不同环节由不同内容反映。选题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多有方向性,如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则具有典型的核特色。为此,依据课程设计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原则,需要结合毕业生就业行业性质和岗位特点,通过调研相关企业和函调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或工程硕士,了解卓越工程师的能力需求。选题可由教师分配,也可由学生自拟,满足部分学生兴趣倾向的同时对教师的工程经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若为教师分配则评分相等,对自定方向的则通过审核给予较优的评价。此外,确定选题时需要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可操作性。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可拟定为某项目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等。资料整理环节对学生的态度依赖较大。能够满足工程类课程设计的资料往往除必备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之外,还需要参阅较多的工程案例。其中标准规范则随技术完善逐步更新,因此资料文献必须体现足够的时效性。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还建议学生有现场参观资料搜集的过程,以求资料更加完备准确。资料整理除搜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资料中提炼出可用或关键知识点。如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模板材料和厚度的选择,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中对用电设备的选取,都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体现其针对性,不可盲目照搬。方案选择考核学生根据资料选择适合自己所做设计的最优方案的能力。一项工程可用多种材料、多种组合方式或多种间距等参数得到,但“最优”应与工程设计原则相一致,即安全、适用和经济。此原则也可作为方案选择环节的优劣判别依据,体现为方案选择的正确性(即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合理性(既指力学或其他内部构造要求最优又指经济最优)。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各杆件间距、搭设方式、荷载取值的选择等。计算分析环节是将方案实施的过程,包含多课程知识、绘图软件的运用、计算方法的应用等综合能力。计算的正确性、完整性由规范条文等判断,困难程度项考核则平衡不同选题之间的难度差异,以求公平客观。例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中的计算,必须符合构件简化要求,运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构件强度、变形等。设计书编写向来是除计算分析之外最为易错之阶段。各高校对课程设计应有统一模板,其中详细规定字体、大小等要求。其次,设计与论文又有着不同的格式,抑或有专用报告格式,应据此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内容编排。此外,设计完整性也是考核重点,如工程设计则指向全部构件、部位等的计算,缺一不可。课程设计答辩由毕业设计答辩衍生而来,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独立完成本科设计的真实性和知识点理解程度。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分组展开,每组人数由教师根据选题类别自行划分。每位学生均有相应问题,并设置自由问答,答辩优劣由回答的正确性和流畅程度决定。

三、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借鉴工程项目管理措施,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PMBOK),项目管理有9大知识领域,分别为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7]。本文构建的管理模式要素为时间、质量、效果以及组织形式,已包含了整合管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容。为实现以上要素采用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来实现。

(1)目标管理。

细化为分层次目标管理。教师把握总目标,即明确通过该课程设计应培养的学生能力,解决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水平。各小组长的目标管理,为小组长切实保证本组成员的全部参与及在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控制进度。组员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环节任务,及有效参与小组讨论。

(2)动态管理。

根据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进展快的小组尽快进入下一阶段,进展慢的小组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各环节时间分配,并重点督促拖慢进度的人员。再如,遇到进行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无法解决,可由教师组织共同讨论,并及时困难解决办法。

(3)过程控制。

从课程设计任务布置开始到答辩结束的全过程均需有效控制。包括选题的导向、组长的人员指派、各环节时间分配及控制(整个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14天,各环节时间分配参考如下:选题1天、资料搜集2天、方案确定1天、计算分析6天、设计书编写3天、答辩1天)、质量检查及监督,在环节结束之时及时进行评价。

(4)信息管理。

通过学校数字化教学中心网络课程建设平台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储存、传递及应用。在每个环节结束之时个人填报自我评价,依次填报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同时填报能力评价分值。此报表可由学生名册改进而来,最终形成一份可行的信息采集模型。

作者:杨蓉 郑平卫 叶勇军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172-173.

[2]陈松.基于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营销调研与分析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45):9-10.

[3]李玉长,魏常勇.课程设计中学生考核方案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79-80.

[4]封孝辉.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考试周刊,2012(46):2-3.

[5]姜海燕,梁敬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中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8):45-52.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5

【关键词】实践课程;效果评价;结构方程模型

1引言

2018年3月,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闻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表示“将推动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融合”[1]。早在2016年《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继续推动和支持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应用型毕业生的培养,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尤为重要[2]。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紧紧围绕教育部的文件,对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特别是在深化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如何评价实践教学效果上也在努力探索,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SPSS和AMOS软件,基于创新创业的视角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对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旨在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知网搜索主题“实践课程效果评价”关键字,只能搜索到73条相关文献,搜索“实践课程效果”有353条结果。查阅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某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李新(2018)基于混合教学模式对《会计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和效果评价[3]。侯茂章,朱玉林(2013)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影响产业经济学课程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魅力、学生年级、班级学风是主要影响因素[4];二是针对某些专业进行的实践课程效果评价,王晓玲(2017)构建ICRM模型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指出教学投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结果是主要影响因素[5]。姚旭,荣红霞(2014)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教学目标、保障机制、目标和效果四个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6];三是针对某高校进行实践课程效果评价,孙友然,杨淼等(2016)构建了高校实践教学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指出高校形象、学生的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对实践教学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7]。黄迪民,孙佳燕(2008)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程教师、实践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8]。整理搜索到的文献,发现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效果进行评价的文献很少,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必要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构建适合学院发展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2调研方法和数据收集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与同事的沟通交流,确定调研问卷的内容;然后,找同学小范围调研,结合与学生访谈结果和小范围调研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正,将最初设置的22个指标凝炼成18个;再次,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大范围发放调研问卷;最后,对问卷进行回收并进行统计分析[9]。设计关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效果的调查问卷”,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给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有四点,分别是问卷说明,基本信息,实践课程影响指标及说明,对专业实习和实践课程的意见。个人信息包括年级和性别,实践课程影响指标有18个,采用五级量化标准进行量化,1表示非常不赞同,2比较不赞同,3一般,4比较赞同,5非常赞同[10]。通过问卷星共回收了473份问卷,剔除了11份具有明显规律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62份,其中2011级42份,占比9.1%,2012级40份,占比8.7%,2013级46份,占比10.0%,2014级54分,占比11.7%,2015级80份,占比17.3%,2016级100份,占比21.6%,2017级100份,占比21.6%。首先用SPSS24,采用克尔巴哈所创的α系数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5个潜变量的信度值分别为0.759、0.853、0.832、0.775、0.769,见表1,所有指标的信度值为0.939,均大于0.7,本文认为调研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3.1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文管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文管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由第一学期的军训、第三学期的专业认知实习、第五学期的专业教学实习和第八学期的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构成,同时,第二课堂教学贯穿始终。专业认知实习为期1周,主要由校内讲座和校外参观为主,建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和专业认同感;专业教学实习为期四周,由专业教师带队去京东、苏宁等物流企业实习,使学生认识到物流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了解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的基本情况,并熟悉了仓储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工作规范和处理方法,同时,了解实习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物流企业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毕业实习为期10周,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通过实习搜集数据,发现问题,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为撰写毕业论文搜集素材;毕业论文为期4周,综合考察学生对企业物流管理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2概念模型的提出及假设

根据调研问卷的结果和实践课程的实施经验,本文构建由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企业因素、学院因素、实践课程效果五个潜变量构成的概念模型。五个潜变量和所对应的测量变量如表1所示,教师因素潜变量由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即教师对物流管理实践知识的掌控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态度构成;学生因素潜变量由专业知识、年级、班级学风、学习态度和对课程的期望组成;企业因素潜变量由实习工作强度、待遇、吃住条件、实习结束后的工作岗位安排构成;学院因素潜变量由课程考核、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氛围组成;课程效果潜变量由实践课程的实用性、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的匹配性和课程安排组成[12]。根据文献搜集和实践课程实施情况,对于概念模型,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教师因素对实践课程效果有显著影响;假设2学生因素对实践课程效果有显著影响;假设3企业因素对实践课程效果有显著影响;假设4学院因素对实践课程效果有显著影响。

3.3模型修正

通过AMOS软件,对概念模型和假设进行拟合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13],初始模型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假设1和假设3不成立,假设2和假设4成立。初始模型的拟合结果也不理想,通过删除不显著的路径,并对模型进行多次修正,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模型拟合结果。

3.4模型分析

根据图2,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整理成表4,潜变量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14]。

3.4.1教师因素与实践课程效果

由于初始模型结果显示,教师因素到课程效果影响系数不显著,所以,删除该路径,假设1教师因素对课程效果有显著影响不成立。但教师因素通过影响学生因素而间接影响实践课程效果。根据贝叶斯公式,计算教师因素对课程效果的影响系数为0.69,见表4,影响系数较小,主要原因在于课程效果的测量变量是实践课程的实用性、与理论知识的匹配度和课程安排的满意度受一线教师因素的影响很小。在教师因素三个的测量变量中,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水平和教学态度不分伯仲,且影响系数均较大。通过访谈,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授课过程中既能够讲授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结合物流企业生产实际,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是扎实的理论知识+企业实际生产案例+良好的教学态度———三者兼有的好老师。

3.4.2学生因素与实践课程效果

学生因素对课程效果的影响系数为0.13,假设2学生因素对课程效果有显著影响成立。其中,学生对待实习的态度影响系数最大,为0.91,班级学风影响次之,0.86,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影响第三,0.83,学生专业基础影响第四,0.72,学生实习年级影响第五,0.58。结果表明,学生对待实习积极的态度、良好的班级学风、合理的期望、扎实的专业基础对提升课程效果有显著影响,而大三实习比大四实习课程效果要好很多,因为大四年级的学生,有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更高需求,所以,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大三实习。

3.4.3企业因素与实践课程效果

初始模型结果显示,企业因素到课程效果的影响系数不显著,所以,删除该路径,假设3企业因素对课程效果有显著影响不成立。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待遇,与学院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合作直接相关,所以,企业因素对课程效果不产生直接影响,而企业因素与学院因素之间的影响系数高达0.83,企业因素对实践课程效果的间接影响系数为0.64,也印证了此观点。可测变量中,良好的实习条件和实习待遇对企业因素的影响最大,实习结束后企业能否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对企业因素的影响次之,0.88,实习过程中合理的工作强度对企业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0.76。

3.4.4学院因素与实践课程效果

学院因素对实践课程效果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64,假设4学院因素对实践课程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成立。考虑到学院因素通过影响企业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而间接影响实践课程效果,间接影响系数为0.12,学院因素对实践课程效果总的影响系数为0.76,学院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学院对课程考核要求的制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学院选择与什么样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所以,学院因素必定对实践课程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可测变量中,实践教学氛围、实践教学基地和课程考核要求对学院的影响分别是0.94、0.88和0.75。

3.5提升实践课程效果的对策建议

3.5.1提高教师水平

一线教师是理论课程的直接责任人,也是实践课程的直接责任人,结构方程模型中,虽然教师对实践课程效果没有直接影响,但教师却能通过影响学生而间接影响课程效果。学院可以从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三方面出发,培养更高水平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15]。

3.5.2转变学生态度

学生态度对实践课程效果的影响最大,实际走访中也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既然提供了实践教学,就应该完全保障学生的各种利益,包括实习工资、实习条件、实习内容等,就应该让学生“舒舒服服”的参加实习,而在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只是机械的重复着实习工作,并不会认真思考实习的价值以及实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应用,此外,还有的学生想尽各种办法规避实习,实习报告、实习鉴定书的撰写也很不认真。所以,提升实践课程效果的根本,是转变学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价值,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

3.5.3深化校企合作

企业因素对实践课程的影响系数较大,但并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影响学院、教师和学生来间接影响实践课程效果。这说明,校企合作的模式对实践课程效果的间接影响很大。传统的校企合作体现在实践教学上一般是学生参观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方式,但是参观实习只能让学生比较浅显的感受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又存在实习工作量大、实习待遇低等问题,所以,实践课程效果较差。为解决此问题,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从参观实习、顶岗实习扩展到“订单班”、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等方式[16]。

3.5.4严格课程考核机制

走访过程中发现,不严格的实践课程考核是造成学生不重视的主要原因,因此,开设与物流管理专业匹配度较高、实用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形成系统严格的实践课程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课程考评指标,是提升实践课程效果的有效方法。

4结论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6

我们对比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发现,国内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更注重的是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而国外则更注重另一种。

(一)国内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

在国内的高校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在进入大学后,其所面对的主要培养方式都是课堂教育。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大多是以老师传授的方式来进行,即我们所谓的面授方式来进行,除了极个别的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外,其他的专业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大学的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在四年的学习时间中(专科为三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的课堂进行的,只有在最后的半年时间才会被送到各个企业进行实习,这基本上是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式的写照。以渤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渤海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学生的前三年学习中大多安排的是学科相关的理论课程,方式基本都是以课堂讲解的方式进行,通过老师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把握。在课程考核上也是以课堂出席率和考试分数来衡量,与实际操作能力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这种课程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为目的,因此对于培养理论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很有帮助。

(二)国外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

相比国内而言,国外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就很多种多样,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课程”等等,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不作一一的介绍。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外的课程模式即使是花样百出,但是始终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课程模式都是以能力训练为本位来进行安排的。相比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国外的高校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国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上,除了那些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外,基本实践操作都会占到课程的一半以上。我们以美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为例,早在1906年美国人史奈特就提出了“合作教育”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倡将工作和学习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互相合作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就导致学校在课程模式上不得不将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在课程安排上基本上也是“半工半读”的方式,课堂讲解的环节被大大的削减,多数学生不必一定得通过出席率才能获得最后的成绩,课程的考核也包括社会实践工作和学习两个方面。

二、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式的对比与启示

(一)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式的不同之处

1.课程侧重点不同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侧重的是学科理论,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方式;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侧重的是实际能力,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式。

2.课程开放性不同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式相对封闭,其主要的培养地点是在学校以及学校指定的场所,相对的课程培养方式比较禁锢,最后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封闭;国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则相对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工作的地方,自主进行理论的学习,最后的考核方式也是以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并重的开放性考核方式。

3.课程培养目标不同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理论型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国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出更多的能力型人才,使他们更快、更早的适应社会环境。总结分析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模式,我们发现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大多是以培养学生知识理论水平而安排建立的,国外则主要是注重旅游管理人才能力的培养,相对理论方面的培养比较薄弱,由于培养旅游型人才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因而导致最后的课程模式的侧重点也是不相同的。对于国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其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二)国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式的启示

我们知道旅游管理专业其实是一个实践操作性更为重要的专业,作为一个管理型的专业,更注重的是实际的把握能力和处于危机之内的应变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国外的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管理专业更为实用。如果将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引进国内的高校,我们就能避免很多问题,我们知道理论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不同的专业我们使用的课程模式也应该相应的进行改变。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讲,实际的能力相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我们仍然以渤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根据笔者自己的调查来看,有少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在外面进行兼职工作,并且其中大多数都是兼职导游。这些人在完成学业课程之外还积累的社会经验,基本上是毕业就就业的状态。可见这种方式不仅是培养能力的一种方式,更是避免失业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认为国内旅游专业的课程模式应该向国外学习,注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安排一些实习工作课程,这样更有助学生及时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有助于帮助学校减少失业率。当然,我们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进行这个课程模式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能力和学习的比例分配,如果过于重视能力的培养,往往会使学生无心学习,从而荒废学业、得不偿失。

三、结语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7

1.1高校科研管理队伍良莠不齐

科研管理工作量庞大,设计的科研项目也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科研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人才管理队伍。然而,在科研管理的实际过程中,部分高校的人才流动性很大,频发更换管理人员,甚至让专业讲师或者教辅人员兼任科研管理工作,加之,部分高校“轻培养,重使用”,另外,一些高校的的科研管理人员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只是办事员,受益的是科研人员,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科研管理机构沦为“传话筒”的境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1.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方法落后

高校的科研管理往往跟着科研项目流程走,缺乏对科研工作的整体规划布局,加之,部分高等院校重视教学,使得科研管理工作与专业教学以及行政管理等交杂在一起,导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自主性以及服务性。例如,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科研成果仅仅是成果,是档案,由于科研管理工作缺乏服务性,使得科研成果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建立联系,进行成果转化,严重制约了科研创新。另外,有些院校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或者激励程度较浅,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跟不上时代,导致科研管理工作者工作懈怠,团队不稳定。

2信息环境下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工作的创新思考

2.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环境下,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科研人员两个方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一方面,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的大量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了解以及解读国家的科研政策,在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对科研成果进行必要的保护。在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例如,高校在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设置科研成果与市场衔接的中间通道,在网络上但不公布科研项目成果,标明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使得市场能够与科研成果进行沟通;或者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进入社会市场,积极主动地进行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在服务科研人员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以及信息的全面性和开放性,积极进行科研信息的收集,了解各学科的最新研究进程,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把自己摆在服务位置,向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帮助。另外,在制定规章管理制度的时候,多进行换位思考,对科研人员的难处进行体谅,对科研人员的疑问要虚怀若谷,“以人为本”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2.2高校科研管理人才专业化,实现管理信息化

科研管理工作技术性强,要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就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引进现代化、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技术。在科研管理人才这方面,一要,重视科研管理人员的网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教育,培养他们处理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二要,在引人才方面要主要人才的综合性以及复合性,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这样才能建立一支获取以及处理信息能力强而服务意识又高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人才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高效化的基础,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是其实现途径。在引进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技术方面,必须在科研管理工作机制以及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引进相关的信息化设备,积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处理。例如,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科研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学校学报的建设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在汇总以及对比分析学报中的科研成果时候,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使得科研成果报告变得多元化、非线性。另外,利用开放的科研管理系统能够对科研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出各行各业的前沿技术,做出数据统计。

2.3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提高管理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科研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管理体系方面,建立科学、高校、开放的管理体系的时候,一方面要要注意整合行政与专家两个方面管理,形成科研管理体系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进行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对科研成果转发方式进行创新改造,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在管理评价体系方面,一方面要从物质层面进行激励,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激励体系,打破平均主义,将奖罚与工作绩效进行联合,拉开收入差距,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精神层面进行激励,对他们的发展机会以及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安排他们适应的工作强度。另外,科研人员是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一员,制定管理体系与评价激励体系的时候也要将科研人员的科研难度纳入考虑之中,科研工作不是短期能够产出成果和收益的,甚至有以失败告终的科研项目,因此,制定评价激励体系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将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结合起来,将个人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

3结语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问题;路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为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挖掘、打破信息交互的时空界限、研究资源的共享、研究成果的转化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厘清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探索“互联网+科研管理”的创新路径,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

1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审视

1.1科研管理数据平台滞后

全面有效的数据平台是实施科研管理的重要支撑。“互联网+”视角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一个集科研人员管理、同类/关联课题匹配、科研项目申报及管理、集权化课题任务分配、成果录入与统计、科研经费核算、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数据整合于一身的独立科研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数据收集整合的完整性、规范化和高效化,进而实施对科研工作的“一站式”管理。然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功能齐全、兼容性强、安全性佳的科研管理系统,很多院校科研系统仅作为辅助功能,科研管理中主要采用人工汇总和统计的方式,科研系统成了“鸡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非但没提高效率,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人力和财力。由于科研信息化平台功能单一,信息库科研相关数据信息匮乏,无法为学校制定各项科研决策提高数据依据,影响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1.2科研管理资源整合不足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快速蔓延,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课题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科研要素和科研资源整合,实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在开展研究时能够实现有效贯通,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适应新形势必须回应的重要命题。然而,从当前的科研管理实践来看,在科研管理中把人才、资源、信息、知识等科研要素都划分成单独的个体,造成了科研各要素的“条块化”,单独、片面的科研管理已经显现出弊端,难以对科研管理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优化,造成了资源浪费和选题片面。此外,由于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系统平台与高职院校科研部门系统平台的相对独立性,导致在项目申报、管理及科研统计的过程中,上级部门科研系统无法与高职院校科研系统对接,引发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如何在校企合作搞科研时营造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跨界”科研环境,是“互联网+”大势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向。

1.3科研管理思维保守落后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到底需不需要搞科研一直是各方争论的话题。数据分析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社会认可度低。这与高职院校管理者科研定位不准确、教师群体科研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而这又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思维保守、陈旧、落后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多数高职院校设立了科研处,但在科研管理中“行政化”思维明显,形成了程序化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的工作思路,导致“科研管理”存在“唯上”的被动服务倾向。开放、融合、共享、平等是“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科研管理必须剔除封闭式、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思维,将用户思维、简约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嵌入科研服务的实践中,实现“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才能使高职院校科研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1.4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不力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必须要对接时展需求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方能呼应“互联网+”的时代内涵。然而,技术平台的落后常常让有限的科研管理人员面对复杂多样的科研管理工作时千头万绪,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常常为科研管理创新带来梗阻,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常常导致科研申报工作变成简单的项目材料报送。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不足,消解了科研成果物化转化的动力和效率。这些现实中一系列的机制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进程。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遇

2.1“互联网+”实现科研选题的科学化

当前,高职院校的科研选题一般来自于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选题指南,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或个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兴趣根据选题指南进行申报。然而,选题指南中的科研题目仅是对各高职院校科研单位上报的选题进行遴选汇总,存在选题来源渠道单一性的弊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应用性、经济性和前沿性,要求科研选题必须坚持社会需求导向、经济价值导向和技术提升导向。“科研人员上报—科研管理部门汇总—科研选题申报”的选题确定方式,显然难以把握社会需求、最新热点和前沿问题,“互联网+科研选题”通过相应的大数据技术,就可以深度挖掘各行各业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需求情况,为科研管理部门确定科研选题提供数据信息,提高科研选题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互联网+科研选题”也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科研部门发现或搜集当前科学界、企业界、学术界的热点、重点研究方向和问题,经过学科分类整理成科研选题之后在校内,增强科研选题的创新性。

2.2“互联网+”避免科学研究的重复化

高职院校科研最核心的价值是对接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在科研活动中,重复研究的情况并不少见,违背了创新精神,造成科研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莫大浪费。“互联网+科研管理”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系统平台,整合挖掘各地区、各学科、各领域相关科研选题的申报和立项情况,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情况,有效对科研项目重复立项进行监控,形成高职院校科研的特色,一定程度上节约科研经费,减少资源浪费。针对各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通过“互联网+”明确当前专业发展的程度,进而着手培育研究特色和研究专长,推动高职院校科研的纵深发展。总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科研团队或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申报时,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对科研课题进行“技术过滤”,把存在研究重复性的选题“刷下来”,促进科研选题的创新性,避免重复研究,针对新业态推动科研协同创新。

2.3“互联网+”促进科研数据的共享化

开展科研工作必然产生大量的科研数据,尤其是需要科学实验、统计学分析、问卷调查等环节的科研项目研究,研究者通过对科研数据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进而得出研究结论。在传统的封闭式科研工作中,科研数据一般随着项目的结题而“束之高阁”或仅能实现团队内部成员的共享,以至于其他科研团队开展类似的研究时,只能进行数据的重复采集,不利于科研攻关的进程,科研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十分严重。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是《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的重要功能是将各个分散的具有不同特征的数据链接起来共享,对于已经产生的科研资源信息,也可以通过科研数据共享复用平台来获取,为科研数据的共享化夯实了基础。从数据封闭走向数据开放是互联网营造的新生态,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必须将所采集和获取的原始数据提交并整合到相应的数据开放平台,以方便其他研究者在展开同类研究时共享。“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互联网时代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和不同区域研究项目之间的数据共享带来机遇,并提升了科研的效率和效益。

2.4“互联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效化

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在传统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一般采用“点对点”的僵化对接方式,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不够迅速、与现实需求脱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推进社会进步无疑是开展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然而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平台支撑,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闭门造车”,缺少市场导向、客户导向和需求导向,以至于科研成果仅应付科研结题,不能及时实现成果转化。2014年,“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使科研成果转化效果显著提升,这一平台的建立正是应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探索。对此,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就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建立外部实体科技需求数据库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库平台,打通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或个人成果需求的通道,避免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梗阻,用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效率,实现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快速及时转化,彰显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

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路径探索

3.1整合管理机构,建立互动机制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三种职能是管理、服务、评价。当前,这些职能仅由科研处单方承担,造成科研处工作负荷过重、科研管理权力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分配不公平等问题,难以适应“互联网+”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更高要求。对此,必须对原有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高职院校内部成立科研处、科研成果转化处和学术委员会。科研处负责科研立项、课题项目管理、科研信息、经费管理等工作;科研成果转化处负责科研成果社会推送、科研成果外部需求、科研信息数据服务等工作;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对科研成果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同时,要积极推动三方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有效互动,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理念,实现三方工作流程上的有效对接,创造出生动活泼的高职院校科研生态,构建“服务型”科研管理体系。

3.2建设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体化科研管理信息数据平台就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科研管理工作的“利器”。缺少这一平台,意味着科研管理工作仍然绕不开“上传下达”的传统模式,课题项目开展中生成的各种信息也无法实现互通、共享。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建立科研管理信息平台,但不同院校之间的平台缺乏互通性、共享性,仅供本校内部人员使用,甚至有些院校的信息数据平台只具备科研数据填报的功能,客观上导致了“信息孤岛”的产生。对此,必须强化整合思维,建立基于各高职院校之上的数据管理大平台、大系统,各高职院校通过与大系统的对接自主建构“子平台”,才能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数据挖掘、复用、共享的功能,使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数据平台不再只有“专用性”,而是具备“通用性”,规避科研选题重复化、科研数据非共享化、科研管理难度大的弊端,真正形成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一体化、高效化科研管理信息数据平台。

3.3推动信息对接,加速成果转化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效益化的特点。如何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转化对接,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必须积极发挥“互联网+”优势,强化“引进来”和“走出去”观念,通过大数据搜索的方式把市场对科研成果的需求信息在科研管理数据平台中,让科研人员明确科研的方向并主动与相应企业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同时,搭建科研成果数据衔接平台,将本校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归类,通过信息技术把科研成果库与外部科研成果需求进行匹配,强化科研成果与外部需求的匹配度并主动及时向校企合作企业提供成果目录,减少信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对称,打破传统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营造与外部需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成果转化氛围,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经济社会效益的快速实现。

3.4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

“互联网+”是工业4.0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业态,它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在互联网与某一行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的发展生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演进的新形态。事实上,“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高职院校已渐成“星火燎原”之势,也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对此,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明确“互联网+”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正能量、正效应,加大对“互联网+科研”功能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内信息平台、校内网站宣传、科研管理二维码扫描等方式,让科研人员主动接触并使用“互联网+科研”相关数据信息平台,改变科研人员“兴趣驱动”“问题驱动”的传统科研模式,形成从“互联网+”找科研选题和科研数据的“数据驱动”“信息驱动”新理念,以“互联网+”思维对科研立项、科研过程、科研成果价值链乃至对整个科研管理生态进行重新审视,以“互联网+”行动来进行选题、开展研究,进而为增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于书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专科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分析[J].职教论坛,2017(9):27-30.

[2]张庆堂,朱征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6(11):45-48.

[3]杨维荣.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4):1-4.

[4]吴松,辛香玲.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的创新路径[J].职教论坛,2014(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