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论文(7篇)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7篇)

第一篇:趣味实验点燃小学科学学习热情

1.幽默语言让课堂富有趣味性

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总想弄清楚它的原理,运用趣味实验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努力学习关于它的各方面知识,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在活动中体会含义,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慢慢习得一些技能与能力。通过趣味性实验或活动,让学生远离厌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语言幽默能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小学科学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可运用幽默语言,使课堂更有趣味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幽默,那么这个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便会产生一些小问题,甚至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幽默风趣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提高彼此效率;幽默风趣的教师能更好地调动上课氛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更方便和学生交流,从而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对于知识理解更迅速。一些难懂的知识如果经过幽默风趣的话语解释出来,不仅可以方便学生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记忆,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并互相交流,增强自己的能力。如进行事物安全方面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同学们列出一个单子,上面写有各种事物,其中有对身体有益的,也有对身体有害的。可以问学生,小明特别喜欢吃肉,那么他一天三顿都吃肉,并且吃很多很多肉,这种行为正确吗?等学生回答完,可以继续问学生,薯片、可乐等我们应该多吃吗?然后可以跟学生玩笑着说,既然不能多吃,那谁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呢?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懂得了道理,并且得到了欢乐,这样的方式对知识讲解与记忆是十分有效的。运用幽默的言语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有意义的。

2.学生表达让课堂增强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不仅是一门跟着教师学习的课程,还是一门需要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跟着教师思路研究的课程。课堂上,需要学生总结自己的想法并表达,从而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且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重点讲解。小学生彼此间的思维与理解不会有很大差距,因此,部分学生的表达代表大部分学生的共同点。对于课堂,学生应该成为主人,教师应该作为一个指引者,然后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小学生生性活泼,让他们自我表达,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趣味。并且学生的表达更是对教师的补充或者不同见解,教师不应该将他们视为学生的不尊重。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自我发言的好机会,对将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生活情境让课堂富有趣味性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体现科学。教师要将趣味性实验或活动融入创设出的生活情境中,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知识,并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引领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解科学。当教师讲解果实和种子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好苹果、梨、桃子的果实和种子,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辨认,每个种子分别对应什么果实。学生答错之后可以告诉他们这些种子都是生活中见过的,但是我们没有仔细地观察,因此我们不认识这便是生活与科学的联系。还有在讲解怎样搭配食物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水果、奶、豆制品等,并把每一类东西分给同一人。这样,如果要做到合理搭配食物,需要彼此间交换,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更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趣味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4.游戏元素让课堂拓展趣味性

随着社会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现代教学中,并且起到有效的作用。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无声的、静态的事物转变为有声的、动态的,并且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强课堂趣味性。通过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氛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教师讲解太阳和影子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几个人踩彼此影子的视频,通过视频进行知识讲解,更有趣味性。在进行力在哪里的课程讲解时,可以通过一段小动画进行。两个人推一辆小车,分别向两个方向拉时,小车不动,然后一起向着一个方向拉的时候小车动了,分别对学生提问力的方向在哪里,使学生对力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小学生而言,游戏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添加游戏元素,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如进行力的方向课程讲解时,可以让两位同学争夺一把尺子,进行一个小型的类似拔河的游戏,然后提问台下的同学们相关问题。通过游戏,学生对科学学习更有兴趣,同时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

5.总结

通过一些趣味性实验或者活动,改变以前教学的固定模式,使课堂更有趣味性,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可以在学习之中体会到快乐。教师应该努力创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并且实际应用到课堂中,为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运用趣味性教学,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轻松,学生学习的时候更方便,课堂更充实,教学与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趣味性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便于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对他们知识的学习、记忆及将来在生活或者学习中应用都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丁燕燕 单位:浦江县中余乡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从重视实验做起,激发学生兴趣

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作为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好奇心。另外心理学告诉我们,实验是学生没有面对过的教学,学生充满期待,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实验中,教师要强化引导、指导,使学生自己学会操作,亲身体验实验的成功和乐趣,学生一旦对科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为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于是,我把科学课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教学的重点。首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说教的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例如,实验中我展示精心制作的花样繁多的鹅卵石、精密的显微镜等等,学生看到新奇的实物,就想尝试一番。于是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学生观一观、试一试,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真实感受到科学知识的趣味性和重要性,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油然而生,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奥秘渐渐滋长。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兴趣也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讲“细胞”一课,我有意识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承担起实验的重任,学生有了自由学习的空间,有了学习的动力。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指导、引导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讲。学生在自由、和谐、民主的氛围之中容易激起兴趣,从而更容易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会放手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的就让学生思考解决,能让学生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会发现科学的规律。因此,“细胞”这节实验课,我采取有扶有放、扶放结合的方式,大胆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在试验中验证结论,通过亲身的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种类很多等等。这里,我通过多媒体“细胞”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又加以指导学生,整个课堂井然有序,学习的氛围渐渐浓厚,学生质疑问难,学生讨论解难,学生实验验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会主动学习,珍惜学习机会,从而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奥秘,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其创新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二、抓住实验课堂,深入挖掘创新的火种

小学科学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实验课堂,没有实验的过程就没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始,也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作为教师,首先重视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有意识地突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火种”。教师通过实验,挖掘“火种”、点燃“火种”,从而使“火种”得以扩展到每一个学生身边,使学生学会在创造思维中发现问题,使学生学会在积极探讨中解决问题。例如,在“通电的线圈”实验课中,我让每一个学生设计通电线圈,通过亲身的实验,找出磁铁的南北极。然后,让学生依据身边的各种实验器材(教师事先提供)进行“电磁起重机”科学小制作。这一大胆设计,使学生有了自主活动的机会。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下,积极参与教学,主动设计实验的每一个步骤,积极记录下每一个实验的细节。在展示、交流成果环节,很多学生发现了问题:不同学生制作出的电磁起重机所用的电池数量有所不同,有学生用一块电池,有学生用两块电池,还有学生用三块电池。于是,分析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串联电池越多,产生的磁力越大”。通过“通电的线圈”实验课的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得到激发与扩展,基本上人人学会了设计一节实验课;同时,还学会了科学小制作,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开发和挖掘,科学实验的结论得到了有效的验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科学实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小学科学实验课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而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氛围等都不一样,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作为科学教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面向每一位学生,从学生个性出发,因材施教,因为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人,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落实到科学实验课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平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其观察能力,平时反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培养其思维能力,平时不喜欢动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让其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验过程中设计的问题也应该有所区别,思维能力强、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培养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一般、解决问题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实验问题出发,设计的问题突出层次性,教师还要加以引导解决。同时,还可以把不能层次的学生分在一个实验小组中,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当小组长,让小组长来分配学习的任务,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可以完成任务,从而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个性,施展才能。

四、总结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师要敢于创新自我,大胆放手学生,从培养兴趣入手,重视实验过程,因材施教,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作者:张玉转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明星镇正东道东关小学

第三篇: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析

一、学校内的实验教学活动

1.改变实验的教学方法。

一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材料和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这样,学生才能观察得细致,实验才有兴趣,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启蒙的目的。二是实验时教师要随时巡视,总结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或师生共同总结。这样课堂就不再是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验后,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好。

2.课前细心准备,实验过程要精心组织。

一是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所要用的各种仪器,对所做的实验提前做一次,检验仪器的好坏。二是精心组织实验,是上好实验课的重要条件。实验前要讲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被新奇的现象所吸引,而对整体的、本质的形象不加注意,要使实验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观察、边思考、边归纳,才能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3.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感观的作用,让孩子去探究实验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奇,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天生就好奇,实践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实验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二、校外的实验教学活动

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农村学校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具有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各种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带领学生到田野里去观察,除了让学生观察动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外,还让他们适当采集制成动植物标本。

三、学生个人的实验活动

1.实验准备。

学生个人实验进行之前,教师要针对实验任务,引导学生关注解决问题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包括实验的材料、仪器、工具、药品以及如何创造实验条件、控制干扰因素的避免等问题。

2.实验的过程。

家庭小实验进行时,要求学生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并对现象、数据进行整理、加以对比分析。

3.检验和评价。

对于实验报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单,通过检阅实验报告单来评定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交流讨论,在个人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实验的讨论交流会,报告实验现象、分析结果以及归纳实验结论,肯定学生的探索成果,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四、总结

总之,农村的地理优势,给我们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实验材料,大自然还是我们的大实验室,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作者:田弟杰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石桌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开发与研究

一、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学生学习小学科学,需要学生对科学探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坚持兴趣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实验,自发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的教学中,我买了很多蚕宝宝分发给学生们,给学生们布置了“研究”作业,那就是大家找找资料看看蚕宝宝需要吃什么,如何将蚕宝宝养得白白胖胖,如何让蚕宝宝吐丝化茧。学生们看着手里的蚕宝宝很兴奋,纷纷交头接耳地探讨如何养育蚕宝宝,养蚕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多同学还给蚕宝宝起了名字。课下,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都希望自己的“小伙伴”能够健康地长大。在养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钻研的精神,激发了学生们科学探究的兴趣。我将学生们的行为进行总结:“同学们做得非常棒,你们不仅养育了蚕宝宝,还培养了自己,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将科学研究做好,才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出发点往往是因为兴趣的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养育生物,进行趣味实验、生活实验,引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拓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

小学科学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材没有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双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科学探究思维,成为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的内容之一。比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教学过程中,开始并没有给学生讲解很多理论性的内容,而是带着学生走到校园小花园,让学生们观察土壤,观察土壤中的生命。我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走进小花园,大家看一看我们花园的土壤是如何孕育出这些植物的。大家观察土壤之后进行总结,看看土壤中有哪些营养。”教师在户外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们非常开心,有的同学很认真地捧起一捧土,观察土壤中的小生命;有的同学将水倒进土壤,观察土壤对水分的吸收。学生们做得非常认真,用自己的方式观察了土壤和土壤孕育的生命。我在课堂上对土壤的结构、成分进行讲解,学生们有了实践基础,对理论知识便能更好地掌握。小学科学需要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多创造实践机会,坚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验和研究,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

三、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精神

小学科学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创新教学方式,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在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教学中,首先制作了课件,将很多动物的遗传变化进行展示,将植物遗传学的创立过程进行了讲解,我启发学生们:“大家能不能想想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呢?植物是如何进行遗传和变异呢?”因为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回答起来非常容易,有的学生说:“我们人类自己就是遗传和变异的代表,我和爸爸妈妈就不同,但是我很像他们”,一句话引来了大家的捧腹大笑。我鼓励学生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了表扬,赞扬他的“举例”非常生动。学生们受到启发,说了很多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情况,创新意识逐渐增强,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学生的很多想法都非常有趣,并且有很多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正是科学探究需要的假设前提或者创新意识。教师不要打击学生这种萌芽状态的创新意识,应当对创新意识进行呵护和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精神。

四、总结

总之,小学科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将实验、研究拘泥于课堂中,而应当让学生们走入生活,走入实践中进行科学探索,创建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钻研能力的新一代。

作者:王德友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小学

第五篇:小学科学实验准备探究

一、预先筹划,搜集材料

1.学期前详细地制订实验教学计划,梳理出每一课的实验方案,提前准备需要的材料。哪些实验材料学校仪器室里没有,需要师生自己准备,哪些材料容易找到,哪些材料难以找到,要列出详细清单。

2.发动可以发动的人员搜寻自备材料。大部分材料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收集。例如,日常生活中留下的废旧陶瓷、岩石、废电池、塑料瓶、细塑料管、易拉罐等,动植物的根、茎、叶、蚯蚓、蜗牛、蝗虫等。在采集过程中可以为新课积累感性认识。

3.哪些需要课前饲养、种植、观察、调查、制作的,要先告诉学生,以便小组制订计划。教师要落实好种植的场地、调查的单位、观察的场所等。

4.任课教师事先与实验准备教师提前交流、沟通,合理安排实验时间,防止与其他班实验冲突。

5.预先给班内学生分组,明确组内人员分工职责,为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创造条件。

6.现场器材的呈现要体现结构性,根据实验内容先后,分期分批将器材带进实验室,由小组长具体分工负责。

二、优化材料,制作器材

为了提高实验效率,教师可结合实验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材料,制作实验器材。例如,山东青岛版(文中所举案例均出自该版本)小学科学教材“水变热了”一节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把木屑放入烧杯的水里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的运动路线,使学生理解热在水中的对流。把木屑换成米糠皮,实验现象更明显。同时,教材中的实验图片显示的烧杯是中型的,笔者把它换成小型的(100mL),用水量较少,并且用温水代替自来水,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实验室只有大音叉,没有小音叉,笔者自己搜寻钢丝,做成“Y”形小音叉插在泡沫塑料板上,用小木棒打击“Y”形小音叉,让学生观察、比较,容易发现音叉的振动,从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三、提前准备,预做实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杯子变热了”有个活动: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通过实验,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明白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教材上的实验是这样的: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油黏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事先,笔者根据原实验装置做了课前实验。蜡需先熔化成液体,然后滴在铁丝上,最后再黏火柴。因为蜡的凝固时间长,且熔化后黏性不大,所以火柴头难以黏得牢固。再加上蜡油黏得不够均匀,后一根黏的蜡油比前一根少,在加热时就会出现后一根火柴比前一根火柴先掉下的实验现象,导致实验结果与客观规律不符。发现问题后,就要考虑对实验进行改进,那么,用什么材料效果更好呢?于是,笔者想到修车师傅往轴承里抹“黄油”,这样就可以把钢珠黏住。何不照此试一试呢?于是,笔者向修车师傅要了一些黄油去尝试,均匀地用黄油黏住火柴头,最终实验效果比较满意。这样就从做课前实验中发现了某些实验材料的不足,通过改进或替换,实验变得更容易操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例如,在做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课“空气在哪里”“空气有重量”等实验时,笔者将充好气的两只气球放置于天平上,通过观察平衡情况来判断两只气球及里面空气的重量差别。然而,一般的气球充气和不充气重量差别很小,通过天平也难以看到明显的不平衡。经过多次尝试对比,笔者决定选择壁薄、带柄和卡口且容量较大(重量相同)的两只气球作为实验材料。一只气球充气,另一只气球不充气。气球可直接卡在卡口上,这样实验就更加容易操作了,实验效果也很明显。

四、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教学实例我们不难发现,课前充分准备材料、预做实验能发现和改进实验材料的不足,改进实验设计,扫除实验中的障碍,凸显实验现象;降低实验操作难度,突破教学难点;预见、引发和利用课堂生成,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验教学效率。预做实验是科学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项课前准备,也是实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预做实验符合“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

作者:杨景波 单位:山东省莱州市程郭镇中心小学

第六篇:小学科学有效实验策略研究

一、前言

观念能引导变革,而实践能发现真理。在新课标改革的今天,“科学”这一课程引入了小学课堂,并在随后的四年中伴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它处在更新与发展中,教师除了及时汲取新知外,还要注重对传统实验有效性进行探讨,在课堂中将其思想精髓真正地表现出来。

二、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实验情境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著作中提出:“训练和教养能够形成各种世界观吗?考虑一个人在教学过程所见到、所理解、所思考的东西,能够对他的心灵实施教育吗?”而在更早之前的中外教育著作《学记》和《雄辩术原理》中,同样对如何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热情提出了见解。科学课所传达的知识的本质是枯燥的,也是抽象的,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在教育资源丰富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载体与方法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工具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探索不同的方法,感悟实验的精髓。实验是科学的生命,小学生又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教师要思考如何将课本中静态的文字与图片更加传神地表达,如何借实验这一直观的载体来传输重要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领会科学的真谛。

三、构建和谐课堂,树立正确观念

(1)教师授课理念的形成。

在新课程的改革之下,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班级的领导者,更是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指导者。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优良的品行,更要将自身的探索精神作为表率,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尊重,以良好的心态激励学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并通过多样的媒介载体传达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获得不同的经验,这种经验可能具有普适性,也可能是针对特殊的个人,没有能够完全套用的实验授课模式。因此,不能依赖旧的教条的方式、方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与调查,合理做出调整,形成属于个人的模式,并不断调整,才能事半功倍。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科学课教学虽然内容繁杂,但对分数的要求并不过分突出。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学生会更加放松和无拘无束,也能大胆地表达所思、所想。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在接触新学生时,以足够诚恳、热情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尽可能赢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用热忱之心感染学生。只有真诚面对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师长的重视与关心,从中获得激励与动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另外,轻松的环境能引导思维的飞跃,而每位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与个人资质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奇思妙想给予积极的评价与及时的回应,让他们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对待错误,不求全责备,而是要给学生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活动中追求新知,实践中培养能力

(1)以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促进。

班级授课制把讲解、答疑、练习统一于课堂中,具有整体性和可控性,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单方面灌输的倾向严重。个人兴趣与特长不能被彻底发觉,最终导致人才的单一化和天赋的消退,不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培养。社会在飞速前进与发展,要求人们在集体中必须学会分工与合作,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学习信息,以此互帮互助,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体现在合作学习模式中也是如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特定分组让学生研究具体问题。在课前,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学习时,指导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参与到任务中来;学习后,通过小组提交最终的研究学习成果,让学生真正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这种做法的益处在于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它对机械化课堂模式的补充、对单一教学方法的影响,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无论是完成哪一种学习任务,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合作中,组员相互沟通,共同取得进步。

(2)以实验评价保证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探索精神,能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感悟与体验。若非如此,科学教学就不具备合理的价值,也不能吸引师生的目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不能仅仅是实验结果的衍生,更要让学生从中获得自我提升,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3)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最大掌握。

“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以致用才是教育最本质的追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尽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提升学生对实验的感受力。自然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场所,我们可以选择组织课外活动或布置课外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知。通过这样的努力,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者对合作教育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更深远的探索和研究。

五、结束语

从严谨的科学实验中寻找规律,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发,善于探索和学习的精神与态度,贯穿着科学教育的始终。在未来的教育中,同样需要探索精神,以谋求更大的进步。如何高效地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艺术,既有客观的经验可以借鉴,又由于环境等不同而千变万化。作为一名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的具体与实际,以充分的热情、前卫的观念,投入到教学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学习动力,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作者:李洪炜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小学

第七篇:小学科学光色散与合成实验改进分析

一、光的色散实验的改进

1.光的色散实验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时,为了证明日光不是一种纯色的光,一般会安排演示实验或学生动手制作彩虹的实验。空虹形成的基本原理表明,当阳光以不同角度入射到雨后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小水滴并进入水滴时,先发生一次折射,然后在水滴的背面以不同的角度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从而形成雨后彩虹光谱,呈现上红下紫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参考实验进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方法1采用室外喷雾实验,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且现象停留的时间过于短暂;方法2由于手电筒的光线不足,形成的色散现象不明显;当学生手持手电筒照射时,手会抖动;当合作探究时,学生会触碰到桌子,导致水面晃动,造成色散现象不稳定,不利于长时间细致观察。各种参考资料显示,在彩虹演示装置中,最有教学价值的应属台湾逢甲大学光电学系的细小玻璃珠示范彩虹现象的实验装置,通化师范学院物理系郑明财和于海对彩虹演示所进行的装置改进,改进装置将演示材料主体玻璃珠改为透明树脂珠。这个实验装置最接近真实的场景,效果明显,但是器材不易准备。有的教师用一颗十分大的水珠,如烧瓶或废弃的电灯泡,或者利用装水的烧杯来制造彩虹,但实验时现象不明显。还有的教师采用薄膜干涉,如肥皂膜色散演示,观察阳光下的肥皂泡,采用VCD光盘反射太阳光等方法,实验原理涉及到光的衍射和薄膜干涉现象,虽然容易形成类似彩虹的现象,但是不利于向学生解释实验原理。还有的教师利用幻灯机和三棱镜来制造彩虹,将三棱镜以一定角度放在幻灯机上方的凸透镜上,通电后,幕布上就会出现明亮、色彩饱满的弧形七彩光谱。然而,幻灯机已经被多数学校所淘汰,显然不易准备。

2.实验改进。

该课的彩虹实验,其实仅是为了说明光能分解成多种色光,因此,通过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较好地引起学生对白光是不是纯色的光的质疑。为了方便开展教学,我们应该选用常用的教学器材,为了方便学生观察和探究,必须使实验现象明显稳定。通过研究与尝试,笔者采用以下改进方案。首先拆下一个铁架台的竖杆,然后利用十字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此时竖杆变成了横杆。把两个十字夹固定在横杆左侧,在横杆的另一端,固定两个试管夹。靠外侧的试管夹用来固定强光LED手电筒,靠铁架台的试管夹用来固定三棱镜。在另一侧放上白色KT板作为屏幕,接下来,通过调整手电筒与三棱镜的距离,调整三棱镜的方向,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装置的组装。在调节过程中,注意调节器材,保证重心,避免装置不稳。实验改进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选用实验室常见器材进行组装,制作简单,稳定可靠。选用强光手电筒,使透过三棱镜的光线能传播得更远,在屏幕上能形成明亮弧形的类似彩虹的现象。此外,如果调节好手电筒的光和三棱镜的角度,就能使制造出的彩虹显示在桌面上。因此,该实验还能让学生明显看到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发生了偏折,有利于学生理解色散是光线透过棱镜发生折射的现象。此外,稳定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彩虹现象中到底有几种色彩、色彩是如何排列的等实验,使实验更具探究性。

二、光的合成实验的改进

1.光的合成实验存在的不足。

采用简易“牛顿盘”来探究光的合成实验,通过高速旋转圆盘,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光好像混合在一起发生变化的现象。其原理与中国古代的“走马灯”以及现代电影的技术是相同的,即利用人的视觉暂留这一生理现象。以红蓝两色圆盘为例,当物体快速运动时,人眼看到的红色消失后,红色仍能继续保留0.1~0.4s左右,此时,又看到蓝色,结果由于视觉暂留,形成红、蓝等颜色混合的现象。显然,这个实验有两个比较大的科学性问题值得商讨,一是实验中所用的不是发光体,而是反光体,实验体现的是不同颜色的混合,而不是不同颜色单色光的混合。二是实验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不能直接演示不同颜色单色光的混合。

2.实验改进。

如何才能让实验的原理更科学,观察更直接、更直观呢?经过研究,笔者对光的合成进行了创新。实验需要准备3只强光手电筒,红、绿、蓝3种颜色的气球,一只废弃的白色塑料瓶。实验时,根据滤光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色透明物体主要透过的是跟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几乎都被吸收掉,蓝色气球只能透过蓝色的光,而红色气球只能让红色光透过,可以让学生将气球套在强光手电筒上,并用橡皮筋扎紧,打开手电筒的开关,这样就得到了3种颜色的单色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当屏幕,将不同颜色的手电筒打开,进行不同组合光的混合实验。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建议将白色塑料瓶瓶底剪掉,做成类似灯罩的装置,并挂在铁架台上,再将手电筒放在瓶底,朝瓶内打开开关,这样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光的混合现象了。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手电筒制造单色光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滤光原理和方法。利用“三原色光”,即红、绿、蓝3种色光无法被分解,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如黄、青、品红等,将3种单色光等量组合还可以得到白色的光,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直接呈现出不同单色光混合后所发生的变化。光的合成实验创新解决了原有示范实验存在的问题。改进之后的实验视觉效果明显,光混合后色彩鲜艳,富有趣味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光与色彩的无穷奥妙,实验时兴趣盎然。由于材料和实验方法具有结构性,因此,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不同色光的混合,还可以通过调节不同单色光的量,变换颜色。该实验具有很强的探究价值,有利于学生通过经验积累,综合所获取的信息,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自行建构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可以反复验证。这套装置在2014年全国小学科学年会上进行展示,获得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三、总结

事实上,当年牛顿为了证明太阳光不是单纯的白光,分别做了光的色散与光的合成两个实验,这样就使得他的发现符合逻辑,经得起众多科学家的推敲与质疑。因此,该课的教学适合结合牛顿研究太阳光的科学史故事,采用“探究型课题形式引入科学史”的教学方式,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产生的现象,引起学生对太阳光是不是单纯的光产生质疑,进而通过光的合成实验进行反证,让学生认识到白光也可能由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经历类似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产生过的争论、质疑,感受科学家的思维发展过程;能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高翔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