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专业范例

科学教育专业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1

关键词:疫情;护理本科学生专业教育;思政教育

自2020年初,由病毒引发的重大疫情给医护人员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守护了感染者的生命。在疫情中,医护人员的奉献与牺牲成为全国、全世界的关注焦点,也使人们关注到了医护行业。因此,教育领域需结合疫情中暴露的护理问题,对目前的专业教育体制与模式开始新的思考,需认识到人类个体的价值理念,并坚定理想信念在严峻、复杂时期产生的作用,同时应注重在护理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

一、疫情中暴露的职业护理人员工作问题

(一)知识层次不足以支撑新的工作要求。疫情环境中,人们看到医护人员的伟大,以及他们为救护生命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但从职业训练与教育角度出发,专业人士也从中看到部分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不足。面对突发的重大疫情,因部分职业护理人员对边缘学科知识了解不多,超出专业范围内的知识缺失,导致他们不能及时、科学地解决特殊护理问题。传统护理专业教学中,更注重传授与讲解常态下的医学护理知识与技巧,未专门针对重大疫情做过特殊训练。同时,医科院校在心理学、预防医学上认知不足,并未将其科学地融入护理专业教学中,致使职业护理人员目前的知识层次不足以支撑新的工作要求。这样的高压环境不仅加剧了护理人员工作的难度,还给他们的思想与心理带来消极影响。

(二)医学护理方式、手段滞后化与程式化。从既往的护理专业教学经验中可看到,院校更注重操作既定的训练,且基于程式化、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训练护理专业学生动作的娴熟、准确与美观程度。而这样的专业教育体制,在疫情环境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即职业护理人员护理方式本本化、护理手段滞后化、程式化,不能根据具体的特殊情况随机应变。因此,医科院校需从现实背景中获得新的教育思考,并以此为参照,对疫情后护理本科学生专业教育进行创新与改革。

(三)专业护理人员的理想观与职业观发生转变。在对护理本科学生专业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融入形成新策略前,教育工作者需对疫情环境下专业护理人员的思想变化进行全面了解。并将其与学生的思想成长、职业理想的形成等进行相互映照,更具针对性地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疫情中部分护理人员因受到误解、自身的努力与风险被忽视而产生消极思想,导致其理想观与职业观发生转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对目前的专业教育效果进行反思与综合评价,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与价值,弥补传统专业教学中不足。

二、疫情后护理本科学生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关键点

(一)找准内容的对接点。关于护理本科学生专业教育中的思政教育研究,教育工作者需找准不同教学内容融合与对接的点。基于思政教育,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扩充与丰富的同时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切忌因内容的增多而降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且不能强制性地灌输理论知识。教师需掌握好课程融合的关键点,确保学生知识结构有效丰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并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在护理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体验。以学生思想成长规律、学习需求出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丰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因此,教师必须保证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灵活开展专业教育,并科学渗透思政教育。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三、疫情后护理本科学生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边缘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根据疫情中暴露出的职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有针对性地融入边缘新知识。在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时,需做好基础性教育工作。即教师需将应急护理知识、疫情护理技巧、预防医学等专业外的边缘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科学地融合。教师需根据现实问题,对学生的知识层次进行丰富与完善[1],确保他们未来进入岗位后,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作,为他们未来面对突发疫情打好“预防针”。在学校教育阶段,教师应将SARS、病毒等疫情中必须用到的护理知识、护理技术等,系统化地讲解与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边缘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应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与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行业使命感。例如,教师可将当下疫情中优秀护理人员的典型救助案例,科学地融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中。以视频中直观、具体的护理流程为参照,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与掌握面对传染病人的护理方法与个人防护措施。且在真人真事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在不断丰富学生知识层次的同时,还可使他们对护理工作建立新的认知。面对未来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要求学生必须建立夯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且,学生也需从现实背景中获得新的启示与观念,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就业领域做出科学规划与正确的选择。教师面向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引导他们看到未来工作可能面对的安全风险,以此使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基于自身内在驱动力的作用,深度学习护理相关的各种知识与技术,使其成长为优秀的护理人才。

(二)思政教育元素需深度渗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求高校既要在课程内容上进行合理的扩充,还需将人才培养对接到市场需求中。教师需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有战略性地完善与丰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教材教学内容的生成、教学行为践行、教学手段的落实中,教师需对现实背景建立更深入的了解。疫情过后,教师需对突发疫情中职业护理人员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导向,将专业领域发展的问题延伸到护理专业教学中。而针对护理本科学生专业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思考,教师需以专业教育为主,思政教育为辅,生成具有现实适应性、行业实用性的教学新体系。针对职业护理人员在疫情中的护理单一化、滞后化等问题,教师也应制订新的教学方案与计划[2]。思政元素的融入,应助力教师有序、顺利地开展专业教学活动。教师需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为切入点,以现实疫情防控中的医学护理案例为参照,指导学生重新设立职业理想。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将“职业生涯规划”的表格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并组织他们观看疫情中受到感染的职业护理人员的事迹集锦视频,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认真填写表格,且要求其写明具体原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更加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制定适合本科学生成长的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成长、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会受到外部环境要素的影响。疫情期间,学生无论是从身边认识的人当中,还是从网络平台上,都对疫情的破坏力与残酷性形成深刻认识。在此背景下,部分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对原本的职业理想、就业意向产生质疑,且不确定自身进入疫情环境中是否会成为合格的护理人员[3]。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需制定适合本科学生成长的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专门的课程思政。既要教会学生护理技巧,还需对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与改正。以疫情环境下的护理问题、要点等生成具体的课题进行研究,组织学生进入专题项目小组中,使他们针对疫情后的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提出新想法与建议。教师可通过引入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促使他们成为实践教学方案制订的一分子。且教师需引导学生对护理工作的意义、复杂性建立深刻认识,结合实际优化学习理念与学习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护院校开展护理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需对现实背景进行全面了解。最重要的是,教师需对疫情防控中护理行业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汇总与分析,并生成具体意见融入专业教育深化改革中,在强调培养学生护理技巧与护理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保证其秉承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工作中。同时,教师需做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建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使护理专业学生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职业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谭宏伟.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下),2019,20(11):25-26.

[2]高志远,杨婷,刘鹏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结合应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4):89-90.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2

[关键词]新能源;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当代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以往时代,并且还在持续快速增长。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过度开发利用会加重环境污染问题。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现存的化石能源很快就会消耗殆尽。能源危机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是破解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与传统的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和可再生的优点。立足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2]。根据目前的能源现状和国家能源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开发并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3]。新能源学科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高度前沿,飞速发展。开设新能源专业的高校根据本学校的校情和专业设置的特点,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上会有所不同。本文结合新能源专业的特点以及西南石油大学现有的新能源专业教学和科研积累,对该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进行探讨,为培养合格的新能源人才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新能源专业课程特点

新能源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能源工程、流体力学及其自动化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重点掌握新能源发电原理、转化与利用原理,既注重厚基础,又注重宽方向,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以后从事新能源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新能源学科的研究领域多,涉及范围广,发展飞速,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应用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难度。如果局限于学校的原有专业背景和师资力量,缺少具备交叉学科知识的师资,忽视学科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会使学生理解不够深入,视野较窄。基于以上分析,西南石油大学的新能源专业在满足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开设了相关学科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开设了实践课程,包含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和综合实验、社会实践、金工实习、新能源材料及器件课程设计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及应用。

二、对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一)基础实践。基于新能源专业的特点,学校应综合自身师资力量和专业设置特点,选择1~2个重点且擅长领域作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予以倾斜,同时以其他相关新能源课程作为辅助。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专业主要以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为主要领域,同时辅以一定的锂电池设计与制造技术、生物质能开发与应用等学科内容[4],使学生在物理、化学、材料学以及器件设计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与宽阔的眼界,能从事通用和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依托光伏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社会实践、金工实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和综合实验等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有关新能源研究方向的兴趣。

(三)综合与创新实践。在综合与创新实践方面,主要建立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西南石油大学依托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利用公司的实际生产线来安排学生实习,切身体验,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培养方案不明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正在探索研究阶段,没有成熟的实践教学方案和模式可以借鉴[5-7]。2.实践教学软硬件设施不足。由于新能源类课程难度大,硬件条件缺乏,在硬件不足的条件下进行实践教学,学生缺少充足的学习和锻炼,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目前学生培养方案只注重书本知识,在一些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上的培养较少。显然,只注重传授学生“纸上知识”,往往会忽略实践锻炼。

(二)建议。1.学校和企业一起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人才资源。在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或修订过程中,高校应该与企业充分交流,结合实际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补充,逐步完善培养方案。2.学生校外实习的企业应该是一个系统而真实的实践环境,所有实习项目都按公司生产环节来安排,不能仅限于到公司参观学习3.保证实习的质量,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新教师较多,应结合专业的教学现状,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技能培训和综合考核。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多深入企业研究学习,积累实践教学所需的技能和经验,从而更加了解社会需求,精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此外,也可以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

四、结论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素养;问卷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开展是时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中明确规定,幼儿教师应在数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选择适合儿童的教学内容,这意味着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儿童的学习活动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和艺术五个领域,但笔者在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少有老师选择科学领域的观摩课,同时也很少有实习生在汇报课时会选择科学领域的内容。通过访谈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在科学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对于幼儿的提问有时不知如何回答,或者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困难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不足,而要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科学素养的现状,因此,笔者开展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笔者所在学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有145名学生参加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45份。问卷的第一部分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就读初中区域、兴趣爱好4个方面。第二部分调查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包括:科学基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观念、科学意识、科学兴趣、科学活动的参与度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的状况分析

笔者就幼儿园中常见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0.3%的学生对幼儿的零食如棒棒糖、饼干等的成分较为了解,56.6%的学生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61.4%的学生知道不倒翁的原理,62.8%的学生知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65.5%的学生知道红薯不是植物的种子,36.6%的学生知道土豆不是植物的根,72.4%的学生知道碳酸饮料会带走儿童体内大量的钙,91%的学生知道84消毒液可以用于幼儿园的环境消毒。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于幼儿科学教育中的一些科学知识仍存在概念不清的情况,比如对于“土豆是植物的茎,不是植物的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到位。笔者将“土豆是植物的根吗”中的选项A“是”赋值1分,选项B“不是”赋值2份,对一、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该问题的认识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可以看出,一年级的学生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土豆不是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年级的学生更能清晰地知道“土豆不是植物的根,而是植物的茎”。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在一、二年级开设了基础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研究结果启示我们,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上加大科学教育类课程的比重,除了开始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外,还可以通过选修的形式加强自然科学类的教学。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才能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领域做到游刃有余。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状况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幼儿教师在幼儿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1]。”可见,幼儿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幼儿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笔者就科学探究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69%的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第一环节是“提出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存在偏差,不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在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选择上,以“种子发芽了”这一活动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35.9%的学生选择用“组织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展开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应试教育和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只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师范院校类自然科学课程的教材与幼儿园的科学内容联系不大,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已不能满足幼儿科学教育的需求。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各种类型的科学教育课程,加大实验探究的力度,可以设置探究课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论,也可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可以作为校本课程让学生积极开展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科学知识与幼儿科学教育的紧密结合。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建构科学观念的状况分析

吴俊明教授指出:一个只具有具体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没有正确科学观念的人,科学素质必定不会高[2]。笔者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的态度和看法、科学与技术和社会的关系(STS)三个维度对学生的科学观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3.5%的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但仅37.9%的学生能正确认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62.1%的学生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并不了解。60.7%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提高了生活质量,33.8%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技术有着积极的看法。但在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时,48.3%的学生选择学习感兴趣的部分,26.9%的学生愿意学习比较困难的部分,24.8%的学生甚至不愿意学习相关内容。81.4%的学生不了解STS教育的内容和宗旨。结果表明,虽然学生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仍有很大的畏难情绪,这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特点有很大的联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95%以上是女生,入学时理科分数较低,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学习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另外,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环节都对弹唱、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考核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学生比较注重技能类科目的训练,忽视了文化课尤其是科学课程的学习。研究结果启示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去幼儿园见实习的机会,多向幼儿园老师请教,充分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主动关注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利用超星图书馆这一平台及时关注学前教育类杂志中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论文、案例,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认识科学,形成科学观念。另外,教师在科学教育教材的使用上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减少复杂的理论知识的纯粹讲解,利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技产品引入课题,加强科学小实验的探究、科学教具的制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状况分析

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笔者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假期参与科学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9.7%的学生对科普类节目较为关注,78.6%的学生经常阅读科普类出版物,86.9%的学生会关注网络上的科技信息,81.4%的学生会利用假期参观科技馆或自然历史博物馆,88.9%的学生会利用假期参观动物园、水族馆或植物园。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科学意识,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主动参与各类科学活动。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学校教育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这样学生到了幼儿园,也能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结合幼儿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事物、材料等进行科学教育。

四结语

笔者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尽管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科学活动的参与性较好,但科学方法的掌握情况和科学观念的建构情况还不太理想。虽然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重教学方法的变革,仍要加大探究教学的力度;在课程内容方面要选择与幼儿园科学教育联系更为密切的内容,加大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全方位、多视角关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时代的要求和学前教育的需要,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1.

[2]吴俊明,吴敏.为什么要关注科学观念———关于科学观念和科学观念教育的思考之一[J].化学教学,2014(4):3-6.

[3]王崇丽.试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1):50-53.

[4]曹爱娟.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化学素养的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60-63.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4

1.专业实践实习能力是学生今后能否顺利进入工作角色的根本,是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对于学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增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教学能力、课间活动组织能力、竞技比赛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加强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也是学校了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学校能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从而培养一批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

2.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在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做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因此,加强对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层面对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不够重视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而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必须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更好的运动技术水平。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就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校对学生实习环节的忽视或走过场,会导致学生知识僵化,不能学以致用。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

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多学校将见习和实习都安排在大四进行,在这一阶段里大多数学生都在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来好好地完成教育实践和实习,严重影响了教育实践的效果、实习的质量。

3.课堂实践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只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的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而在一些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又将专业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放在首位,忽略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技术与理论知识相脱节,导致部分学生只懂技术,而讲解不到位,更有部分学生只讲解不做示范。

4.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比较浅

现在许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并没有对实习给予高度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使他们在体验学生这一角色的同时,又能体会到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实习质量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不清晰,实习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指导不全面,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不把实习放在自己的规划之中,所以导致现在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没办法顺利完成,很多大学生的实习都是由学校强制约束完成的,而并不是自愿完成的。

三、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途径

1.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从制度上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课的时间和上课次数,给予学生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学习时间上的保障,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只有大量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要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的考核体系,将书面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相结合,明确实践能力考核在学生成绩中的重要性,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教学实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2.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

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就个性张扬、不拘小节,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把握住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促使学生更喜欢体育活动。

3.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习对于他们的学习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是一项身体和心理相结合的运动,大多数活动不仅仅讲究的是体力,更需要智力的配合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理论技术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积极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督促学生们不断努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消极被动的思想状况却会使大学生迷茫、彷徨、消沉,最后导致学生没有自信心,一事无成。

4.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工作,并尽快确定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方法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5

关键词:环境科学;课程设置;地球科学

一、引言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联系。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科学技术工程治理层面扩大到综合利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地学、化学等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专业的设置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动之后,教育部把环境科学类专业调整为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工学:环境工程。本文所指的环境科学类专业是指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在内的大学科。高校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课程教学。环境科学类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2],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科学教育需要适应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环境科学类专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知识面、强实践能力,善于综合分析、宽泛思维等通才素质[3-5]。研究行之有效的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复合型环保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地学基础课程不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环境科学本科教育开始蓬勃发展。目前,许多综合院校、理工科院校皆开设了环境科学类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环境科学类专业具有学科知识覆盖面广、专业传承性强、分支学科多、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研究科学整体化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高校教育中,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涉及化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从我国多数高校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来看,环境科学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有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影响)及评价、仪器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从专业主干课程设计来看,再结合笔者以及周围教师、毕业生接受高等教学的经历,发现我国多数高校的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拘泥于狭隘的环境科学类和化学类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地球科学其他基础学科知识的教学。环境科学起源于地球科学,而地球科学是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是高度综合,各学科知识点穿插交错日益加深。地球科学覆盖面非常广泛且来源于实际,更具体形象,强调自然与人的统一,形成了系统的综合基础理论与实践体系,是学习其他科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对地学基础课程尤为重视,课程内容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的知识。不仅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仍有一些地学基础知识。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涉及地球科学课程的内容较少,高等教育体系也没有将地学基础的相关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程,甚至在一些地质类特色理工科院校中,尚没有将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基本的地球科学通识/基础课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与化学等其他基础科学课程开设的普遍性相比,我国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及其他非地学类专业很少开设地球科学的相关课程。这样一门十分有实用性且能很好扩展学生思维宽度的基础自然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由于接触地学通识课的机会少,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缺乏地球科学知识、资源与环境意识淡薄、“小巷思维”突出、思维拓展性不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现象。

三、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加强地学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原有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当前,高等教育正在探索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地学教育的特点是视野开阔,注重从微观现象中反演宏观变化,主张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实际问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视野开阔、胸怀天下、纵横捭阖和优美和谐的人,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专业精英[3,5,6]。地学基础通识教育在欧美一些高校备受重视,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涉及地球科学基础课程。英国高校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也充分体现了“通才教育”的理念,十分重视地学基础课程,如环境科学专业多次荣登高校专业排行榜榜首的雷丁大学,非常注重地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在本科低年级开设了环境地学、地球化学等基础课程[6]。广泛的通识课程学习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选择提供了方向。通识教育的实现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课是最普遍的方式之一。2013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的文件,鼓励高校开设通识教育内容。然而,地学基础通识教育在我国很多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75所教育部部属院校中,有49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环境科学类专业,其中仅有35%的院校在环境科学类的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地学基础类课程,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在内的很多高校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环境科学类专业并没有将地学基础相关课程列入学科专业基础课体系中。将地学基础相关课程纳入环境科学类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高校主要是地质、矿业、石油等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鉴于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国务院于2006年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增加地球科学基础知识,但是限于实际的种种原因,至今在中小学中未能较好的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相比之下,在高校推动地学基础知识纳入公共基础课教育是可行的。(1)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具有自主性。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置课程内容。(2)高校课程教学灵活性强。高校针对某一门课的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法结合实习法,也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3)大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对地球科学实际知识学习意愿较浓厚,且能更好的将知识与实际联系。在人才需求多元化、学科综合化、思维大格局的新时代形势下,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及时跟上形势,优化革新专业课程设置,将地学基础教育作为通识教育引入课程体系中,着实培养学生的宽阔知识面和实践创新能力。现阶段,开设环境科学类专业的高校应当在低年级开设如环境地学、地球科学概论等地学基础课程,弥补学生视野的不足,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从长期来看,还应该学习欧美国家,将地学基础课程纳入本科生基础课程体系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增强学生的自然与社会和谐观。

参考文献:

[1]谢永和,王伟.地方性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8,27(4):457-461.

[2]朱懿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3,(3):79-81.

[3]吕淑华,师韵茗.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和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4):1-3.

[4]徐琳瑜,杨志峰,裴元生,等.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与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环境教育,2013,(12):81-82.

[5]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5.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教育;师范生;科学素养;调查

1研究背景

当前,世界基础科学教育正处于改革的重要阶段。以Tinker教育(TinkerEcucation)与创客教育(MakerEducation)为有效形式的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课程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1]以STEM课程为助推器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要想持续良性地发展,还需培养大批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师。2006年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内涵作出界定: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自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对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做出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在稳步提升。[3]师范生是未来小学教育的实践者,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引导者。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因此,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科学素养水平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很有必要。

2调查设计

2.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地方师范院校X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高中文理科方向三项。在所有调查对象中,男、女生分别占比13.9%和86.06%;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比25.48%、25.00%、25.48%;文科背景50.48%,理科背景49.52%。

2.2调查工具

以“Miller模型”为参照,根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自编《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4]问卷共包含36道题目,从大学生对基础科学知识的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对科学精神的崇尚程度和对科学与技术间联系的态度四个维度进行测查。“Miller模型”是国际成人科学素质评估领域的主流方案,其将科学素养分解为三个维度,即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5]这三个维度和我国对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的界定维度基本相同。

2.3问卷回收及统计

问卷采用电子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填写。参与学生208人,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100%。

3现状及分析

3.1对科学知识的了解

对科学知识的调查设置了八道题目,涵盖了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生活常识方面的基本概念,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它们分别是:(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能够在夜间释放氧气的植物是什么?(3)小王家的水壶中积有大量水垢,长期饮用此壶中的水会怎样?(4)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什么类型?(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唯一全是海洋板块的是什么?(6)“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什么现象引起的?(7)正常人应该有多少颗牙齿?(8)三原色是什么?

3.1.1对科学知识的了解

由图1可知,1、2、5、6、7五道题目正确率较高,3、4、8三道题目正确率较低。正确率低的三道题目结果及原因分析如下:第3题“小王家的水壶中积有大量水垢,长期饮用此壶中水的人会怎样?”,此题正确率仅为16.75%,而选“易得结石症”的高达72.12%。反映出答题者在做选择时会受到生活经验或感觉的错误影响。第4题“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什么类型的能源?”的正确率为37.25%。“可再生能源”作为这道题的干扰选项,选此项的人达到50.96%。第8题“三原色”正确率为54.33%,而错选“三基色”答案的占到33.65%。由于学生对相近概念的特征辨析不到位,加上受生活经验的错误影响,此题准确率不高。

3.1.2对科学知识了解的差异分析

根据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民科学素养在性别、年龄、知识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研究从性别、年级、高中文理科背景三个方面进行了交叉分析。(1)性别差异。调查显示,在对基础科学知识的了解上,师范生群体的性别差异不大且男生和女生在科学知识题目上的答题正确率的变化趋于一致。个别题目上女生正确率略高于男生。这和第九次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中男性公民的科学素养明显高于女性公民不太一致,这说明不同群体科学素质水平存在差异,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群体在全民范围内科学素质普遍较高这一基本事实。(2)年级差异。从整体上看,生物、地理和科学常识这三类题目的正确率比较高,化学、物理类的题目正确率比较低。对正确率高组题目和正确率低组题目,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分别作交叉分析,结果显示:以年级为自变量,就正确率较高的生物、地理和常识类五道题目的答题情况而言,从大一到大四期间,学生对于这些基本知识的了解存在波动,大一正确率较高,大二有所下降,大三、大四有所回升。分析其原因,这五道题目多考察的是学生高中时学习过的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大一时期遗忘较少,所以正确率较高;而大三、大四时期,学生因参加各种考试需要重新复习综合知识,故而正确率有所提高。以年级为自变量,对正确率较低的物理、化学类三道题目的答题正确率作交叉分析显示:学生对物理、化学方面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均随年级变化有波动。其中两道题目(水垢、三原色题目)在大一时期的正确率均为最低值,反映出地方院校的师范生高中学习阶段对于基本科学概念存在掌握不扎实的情况,随后通过通识教育学习等学生对基本科学概念的正确理解逐步有所提升。(3)文理科差异。在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上,文科生与理科生答题的正确率差距不大,但总体上理科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略高于文科生。值得注意的是,第五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唯一全是海洋板块的是什么?”,此题为唯一一道文科生的答题正确率高于理科生的题目。这反映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知识的水平高低,与其因文理分科不同而积累的知识经验不同有关,更与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同有关。

3.2对基本科学方法的理解

3.2.1获取科学信息的途径

调查显示,互联网、图书馆、电视是师范生日常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结果和2018年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结果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相同的是,排在首位的均是互联网,比例除电视外均远超过其他传统渠道。不同的是,第一,全国公众通过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占比64.6%,师范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高达80.29%,这说明大学生更习惯于利用互联网来获取科技信息,具有较高的互联网信息素养。第二,师范生利用图书馆来获取科技信息占比排在第二位,这说明大学生也注重利用图书馆等场所来获取科技信息,这可能和大学图书馆基础建设到位有关。从总体上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获取科学信息的形式较为多样且主渠道鲜明。

3.2.2对经典科学方法的理解

科学方法在科学素养构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是选用科学方法的前提,但方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运用方法去进行科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虽然科学问题不断变化,但人们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解决科学问题就成为可能。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两个常用的科学方法:概率法和对比实验法,从大学生对科学方法内涵的理解和对科学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测查。(1)对基本科学方法内涵的理解。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概率法和对比实验法的含义理解正确,对概率法内涵的正确理解达83.17%,对对比实验法内涵的正确理解达87.02%,且在基本科学方法内涵理解上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和文理科专业差异均不显著。(2)运用基本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经合组织(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将科学方法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去处理实际问题,进而判断个体能否正确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借鉴上述做法,本调查选择了两道被多次采用的情境问题。一道为“医生为一对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进行身体检查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结婚生孩子的话,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为四分之一,医生的话意味着什么”。[7]此题正确率为85.1%。另一道“如果要确认一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该题正确率为67.79%,错误选项集中在“对患者和医生进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占29.81%)。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对此科学方法的运用过程及本质把握上还有理解不清的情况。以年级为分组变量,以运用两种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率为检验变量,作交叉分析,显示年级差异不显著。大一时期,学生对概率法应用的正确理解高于对比实验法,大二到大四期间该水平有波动,但平均正确率相近且变化趋于一致。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该维度的性别差异、文理科差异,均无显著变化。

3.3对科学精神的崇尚程度

对科学精神的崇尚程度的测查,围绕大学生对待科学学习的态度、对待科学家的态度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四个方面共七道题目展开:“我喜欢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很乏味”;“科学家们不应相互批评对方的工作”;“现在的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未来可能被修改”;“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生物、化学、物理各有其不同的基本原则,所以是不相关的”;“自然科学的研究不会对人文社会有影响”。其中,科学本质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本质观的测查从世界的可认识性及科学的相对真理性两道题目来进行。对“我喜欢学习科学”持“赞同”和“比较赞同”态度的共有186人,占总人数的89.42%,说明大部分学生喜欢科学,崇尚科学。从对科学和世界本质的态度出发,对“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持赞同态度的占48.56%,对“现在的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未来可能被修改”持“赞同”和“比较赞同”的共占62.98%,说明学生对科学及世界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在对科学研究过程的正确理解上,对“生物、化学、物理各有其不同的基本原则,所以是不相关的”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不会对人文社会有影响”持“不太赞同”“反对”的占绝大部分,说明学生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基础,针对某些科学过程中的观点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总之,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崇尚科学,喜欢学习科学,对科学的相对真理性有正确的认识,对科学技术持积极的态度,对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期待。

3.4对科学与技术间联系的态度

对学生科学态度的考查,从学生对待科学与技术、对待STS、对待科技创新以及关注科技前沿资讯等方面分六道题目作了测查。在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上,认为“科学技术既给我们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但好处多于坏处”人数占83.5%,有5.29%的人认为“我们过于依靠科学而忽视信仰”。在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比例同样高达83.5%,但也有12.62%的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科技创新的期待程度上,对“公民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与支持,是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持赞成态度的所占比例最高。对“接受新技术、新产品的前提条件”的调查显示,同学们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态度比较谨慎。就学生对科技创新事件的了解情况而言,本研究选取了科技界两个较新的科技事件。调查结果显示,了解该成果并且可以回答正确的人数仅占12.98%和11.54%。总体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态度较为积极;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期待科技创新和科技产品的出现,但也反映出学生对科技创新事件或者科学前沿事件的关注度不高,对和自己日常生活联系不大的科技成果的认识主动性不够。

4思考与建议

4.1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适切,关注师范生的课程需求

地方师范院校构建师范生教育课程体系,除了应主动适应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考量教育实践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之外,还应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师范生基于自身发展和就业需要而形成的课程需求,对功能各异的课程模块和课程门类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注重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知识结构、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力促不同功能的课程间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为地方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优质师资力量。师范生的课程需求,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完善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自于实践情境中教师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实践中教师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的需求变化并根据本校资源做出回应和调整。这种回应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同时还体现在对学生课程需求的动态调整上。在基于师范生课程需求而进行的课程开设的动态调整上,首先是尽量将专业选修课的自主选择权还给学生,通过对学生选课意愿的调查再辅之以选课指导,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且对其专业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对学生所选课程的师资一定要在全校范围内优选教师,以保证开课质量。其次,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中,优化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开课顺序,尽量使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能不断被学生回顾且深化,同时兼顾学生实践课程“见习—实习—研习”的发展需要。

4.2拓宽途径,整合资源,促进师范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个体获取科学信息途径的科学化和多样化,影响着其对于科技信息探寻的准确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提升师范生科学素养时,我们也要充分重视拓宽师范生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和资源,通过恰当的方式为师范生提供理论联系实践、静态知识转化为问题解决能力的机会。第一,重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的科技传播力量。新媒体富于艺术化的表达形式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内容和信息呈现方式,这不仅使科技传播的覆盖面与效率逐步提升,也将多向互动渗透在传播过程当中。社会和学校都应重视新媒体对于科技传播的重要性。学校应该联合相关科技机构或学生管理部门,组织举办各类科技展示活动,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交流功能,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第二,整合学校文理科实验教学资源,给师范生创建一个适合进行人文科学实践和自然科学实验的平台,鼓励师范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实践和自然科学技能训练,也可考虑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带有相应科学实验训练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第三,扩大师范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覆盖面。师范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是将其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挖掘学生的科研创新潜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提升师范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鼓励教师选聘有能力的师范生参与到和基础教育相关的科研项目,学校应尽可能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大该项目的受益学生人数,注重项目研究过程的评价。一流的教师教育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师范生的科学素质,就得自己先具备全面准确且结构合理的科学知识储备,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知识总量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强调知识的动态展示即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自身要在教学中做好示范。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对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有研究意识,并进行积极的反思。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渗透科学精神,体现科学方法的运用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性,重视对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可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5结语

本文以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师范生的科学素养现状,通过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对比分析和交叉分析,从宏观和微观、行为和态度上提出了建议。同时,本文也有一定的研究缺陷,但这也将构成笔者以后的研究方向。其一,本文抽取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样本,将来进行师范生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会考虑将师范生的专业差异变量加入到研究中去。其二,本研究取样对象集中在地方师范院校,没有对地方师范院校和部属师范院校师范生的科学素养做横向比较,后续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周静,潘洪建.美国Thinker教育:源起、内涵、演进与价值意蕴——兼对我国STEM及创客教育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9(1):53-61.

[2]赵娇娇.新媒体科技传播下大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3]黄燕翔,聂海林.科技馆科普工作者的科学本质观调查——以湖北省为例[J].科普研究,2019(1):71-79.

[4]潘苏东,褚慧玲.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J].科学,2004(6):39-41.

[5]李群,陈雄,马宗文.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查研究: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公布[EB/OL].[2018-10-23].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7

关键词:农业院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专业教育;教育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将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从而构成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为一体的新型合作模式[1]。国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比较早,1947年,哈佛商学院率先开设创业课程,1968年美国百森商学院第一次提出“本科生创业方向”,2006年有500多所高校建立了以创新为主题的主修辅修专业,并且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如苹果、谷歌、惠普、雅虎、思科、甲骨文等一些驰名中外的科技公司都出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及其校友之手[2]。不难发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使得国外一些国家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对此,我国对于创新创业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3],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培养农业人才以及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经济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4],是促进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边缘化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自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开始才拉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帷幕[4],2002年,随着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9所高校被指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我国高校才正式开始创业教育活动[5]。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虽取得不小进步,但相较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对创新创业思维与意识的培养不够深入,创新方式没有新意,大多为创新创业比赛及演讲,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创新,没有起到推动创新创业理念发展的作用。

(二)创新创业师资匮乏

师资力量是构建两种教学模式融合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整个结合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衔接和传递作用。就目前来看,一方面由于缺乏创新理念,各个高校不能够及时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学校的管理体系限制教师自身创新实践;另一方面学校也不能为有创新想法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型指导教师。同时,我国农业院校的教师多为理论型教师,因此极度缺乏一支理论、实践均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6]。

(三)创新创业实践的教育资源和政策有限

由于国内大学建校较早,而创新创业教育近几年才逐步进入大学,因此各高校由于场地、资金和设备等原因限制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最近几年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取消限制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创业方面的服务和资金上的帮助。但这些政策更适合毕业生,对于在校生并不能完全发挥优势。

(四)学校重视度较低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7],创新创业还需要一个趋向成熟化、学科化的过程,因此学校在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采取谨慎的态度。此外,虽然部分高校在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育中心,但由于没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规范化、正式化培训,使其目标达成率较低。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专业教育结合的原则

食品产业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8],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行业对于食品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的要求已然成为行业经济发展、教育模式改革的催化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必然要遵循以下原则[9]。

1.适应性原则。其一,适应社会发展,在改革过程中,高校须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区域民族食品产业发展特点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围绕社会对农业相关人才的实践能力需求,保留民族教学特色,建设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其二,适应专业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延边地区民族食品产业已成为吉林省食品工业中的优势产业,而延边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多元文化共存的培养环境,因此可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2.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与创造能力、创业思维培养相结合原则。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而专业教育要求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能够运用自如。因而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知识、工作和个性化需求,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思维意识以及在解决问题时的应变能力。3.岗位实践与创新能力、创业思维培养相结合原则。就目前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如何将创新能力、创业思维运用在岗位实践中依然是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因此高校教育模式改革要与学生的岗位实践紧密联系,创办丰富的创业活动,模拟岗位实践,建立大学生孵化基地创业园,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培养敢闯会创的生力军,以赛促教,探索高水平大学教育新途径,以赛促创,搭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新平台。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专业教育结合的意义

1.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于全球化发展趋势,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模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必要环节。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促进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发展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无形地将学生培养成在以创新意识为主导的人,这使得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独立解决问题。

2.教师自身工作能力提高。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加强教学活动中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力度;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推动教师结构改革,构造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一体的师资队伍,提高就业创业实践指导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对理论性教学的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定期选派教师与其他开展教育模式改革的高校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经验,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推动国家发展。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市场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的任务不仅是简单的教书育人,而是能够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少年强则国强,若大学生不懂何为创新,如何创新,那么国家发展必然停滞不前。饮水不忘挖井人,大学生在图书馆享受着国家给予的资源、在教室里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前辈创新创业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承担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专业教育结合的途径

1.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体系。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长白山生态建设”为依托,以“延边黄牛”“苹果梨”“菌物”“中药材”“农副产品深加工”“民族食品加工”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特色和食品产业为重点的研究优势和研究特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大学生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食品行业的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以一种最佳的效果添加到新的教学体系中,因此延边大学农学院积极与企业创新创业部门沟通,定期派遣教师进入企业和农业基地学习,增强教学目的性,不断更新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新生入学时,延边大学农学院在对新生开展的导论课中邀请企业家和食品界名家开展“名家讲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组织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活动,从根本上树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源头上点燃学生创新创业激情,鼓励学生组织创新活动小组,创办艺术节等活跃学生思维的活动。另外,开设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创业管理”“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聘请职业双创教师进入课堂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与此同时邀请国内外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以及校友开展一系列讲座,与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

2.构建互动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以创新创业素质提升为核心,以地方民族食品加工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设立实际案例,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辅助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借助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内容,推动学生更新观念;安排学生参与专业教师的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在教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同时借助学生擅长网络、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一特点,以创新创业社团和网络平台为辅助,以网络创业实验室、创业模拟实验室等多个平台为基地,引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多种空间选择,构建校内外实践体系,实现由基础理论到专业技能再到创新创业综合实践的合作教育过程。

3.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考评体系。建立健全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考评体系有助于保证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和积极发展,同时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自主创新创业为重点考核目标,明确考核指标,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校内和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考评体系。建立考评体系遵循以下五点原则[10]:(1)科学性原则,即能够科学、真实地反映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下学生的培养情况。(2)系统性原则,即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但又存在内在联系。(3)层次性原则,即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面、多角度的考评体系。(4)可操作性原则,即考评数据在查找和测算过程中具有可行性,搜集和统计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5)动态性原则,便于及时反映学生在新型教育模式下的动态特点。因此,延边大学农学院的考察方式在卷面考试的基础上引入了对各种创业活动、企业实践情况、农业基地实习报告等考察内容,以这种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来促使学生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

4.构建“学校+企业+项目合作开发”的开放、互利、稳定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和联合攻关项目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纽带,遵循“企业自愿、校方支持、政府协调”的原则,高校通过企业的力量,构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孵化基地。在学校,延边大学校领导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增强双创教育文化气氛,积极开展与民族食品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在开设食品专业常规实验课的同时,加入了制作朝鲜族大酱、冷面、寿司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实验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专业实习是学生深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好机会,因此延边大学农学院学生定期在教师带领下,进入农产品生产车间进行专业实习,学习和了解民族食品的生产流程、操作环境、标准和行业规范等,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积累创业经验,与企业进行无障碍交流,真真切切去感受创新带来的力量和了解一个企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项目合作开发当中,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增加自身的实践能力,有目的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提高企业对农业院校培养的创新人才的信任度,获得开放、互利、稳定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企业的生产实际有机结合

教育模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企业生产实际,否则皆是纸上谈兵。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出演着“奉献”的角色,而企业管理者的目的是将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的收益,做到互利共赢,才能维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三者能够长期稳定的结合。

(二)创建开放型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间较晚,校企合作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11],因而合作模式层次较低、形式单一,培养机制不成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依然会在传统的教育思维影响下显得保守。因此,创建开放型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四、结语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8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一、全面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1.修订培养方案要注重其系统性和全面性。培养方案的内容涉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以及学位论文等,如果培养方案不够全面,必将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把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设计,将学风、学术规范和专业知识教育与素质培养和提高科研能力有效结合起来。2.修订培养方案要明确培养目标。本专业瞄准应用型学科前沿和北京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素养高、专业实践能力强;掌握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与制备方法、功能及安全评价基本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等从事研发、管理和评价的后备力量。3.修订培养方案要坚持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根据学科特色形成了食品科学、食品营养、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四个研究方向,以研究“生物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关系”为特色,通过对生物活性物质制备与生理功能、功能评价方法、生物活性物质安全性和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营养与品质变化的研究,致力于将研究明确的生物活性物质产业化以获得第三代功能食品。但目前的培养方案还存在培养更多关注的是教与学,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下功夫不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不足。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其它学校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的培养方案。

二、合理改革课程体系

1.课程学时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总学分由36—42学分降低为28—35学分,每学分18学时减少为16学时。2.突出强调专业课程要紧密跟踪学科前沿。充分利用现代实验手段和先进的设备仪器,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手段。3.积极开展学位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和《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技术》的精品课程建设;食品化学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Devel-opmentonFoodScience》《FunctionalFood》和《FoodEn-gineering》全英文授课,以提高专业英语水平。4.选修课的设置体现学科方向的特点。如开设的“保健食品检测方法与技术”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实验课,通过抗氧化、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糖和保护酒精肝损伤功能方法的系统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规范方法与检验技术。

三、深化教学过程改革

1.科学编写课程大纲。修订课程大纲时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考核方式的合理性。2.注重理论与实例密切结合。如在介绍蛋白质分析方法时,让学生讨论WesternBlot技术、ELISA技术、免疫荧光和组织化学技术等不同分析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与研究课题相结合,完成实验设计与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巩固专业基础、结合学科前沿学习科研思维、实验课学习接受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学位论文环节做好准备。比如《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技术实验课》选择一种植物分离生物活性物质,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然后由老师和学生逐一进行点评,最后进行分离、提取、纯化全过程操作培训。

四、深化教学过程改革注重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提高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学科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练就科研基本功,具备跟踪最新研究动态、展现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能力等方面重点进行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

五、多方位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1.构筑高水平科研平台。依托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大型仪器中心,购置大型、先进的仪器设备,其中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30多台,10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16台。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实验室资源共享,为研究生提供教学与科研的高水平技术平台。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聘任培训制度、任期考核体系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以科研项目级别、到账经费、专业技能等作为遴选招生导师的条件,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责、权、利,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行为。3.科学把握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采取学科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论文撰写格式,并对基本内容进行审核和加大学位论文评审、力度等措施严把“出口关”,因此,历届研究生的论文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均在良好以上。4.注重激励机制与育人环境建设。以研究生为本,建立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奖助体系,分为国家、省级、学校及学院四个层面,普通奖学金覆盖面为100%,费用实行学校、导师共同分担;设立“助管、助教”岗位;针对有突出科研贡献的研究生给予奖励;奖励考上博士的研究生及导师,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5.健全学校、学院、学科、导师、研究生五级管理体系。做到责任明确,重心下移,重点发挥学科、导师和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学科、导师对学生业务学习、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文体活动等负有全方位管理义务和责任;学生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果显著

1.完善了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了研究生培养目标,凝练出研究生培养的四个方向,突出学科的“生物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关系”特点。2.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验技能与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具备独立承担与食品科学相关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自招生以来研究生的就业率都是100%。历年考博率22%~36%,考入的是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3.充分发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遴选通过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的社会服务作用,让学生按规范要求学习保健食品毒理学评价、理化检测和功能检测评价的方法,毕业后多名学生进入保健食品审报、评价及研发等方面的单位工作。培养方案不仅涉及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影响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择业竞争力和学校的声誉。因此,树立全新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制订先进的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是时展的迫切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不断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魏芳,周蓓蓓,王全九.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机制的探索和改革[J].学术探讨,2015,(6):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