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主持培训范例

演讲主持培训

演讲主持培训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主持;机遇;挑战;创新发展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衍生而来的新兴媒体越来越多。这些媒体不仅能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还可以实现媒体与媒体之间的融合,促进现代媒体传播形式和途径不断丰富[1]。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传统播音主持工作迎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播音主持想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就要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克服工作困难,不断向新媒体方向靠拢,有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打造独特的主持风格,形成多种语言手段,提升自身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综合竞争力,为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1.工作方式更加丰富。现阶段,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广播电视行业,为播音主持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便利,有效提高了主持工作质量和效率。例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各种先进题词设备,能与多种终端设备结合在一起,播音主持在节目录制或现场直播中,通过大屏幕就能看到台词,有效克服传统记词手卡或稿件等弊端,同时能提高主持人的演讲质量。2.增加主持人知识量。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还丰富了信息种类和增加了信息数量。人们通过微信、微博、百度等平台,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数据。另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自媒体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大量新闻还未通过正规新闻渠道播出,就已经广泛流传到自媒体领域,播音主持需要充分认识到这种优势,利用互联网搜集高效、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2],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3.互动方式更新颖。互动性是新媒体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播音主持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受众群体沟通交流,一方面能突出主持人亲和力,另一方面能增强节目观赏效果,如此不仅可以充分吸引观众目光,还有利于主持人树立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4.丰富传播平台。新兴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取代传统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一种迭代关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促进和弥补。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播音主持需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从以往单一主持模式中脱离出来,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信息传播范围、突破传统信息传播界限,充分发挥主持人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权,从而引导舆论走向,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

(二)挑战。1.信息传播方式单一。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以广播、电视等媒介为基础,不仅传播方式单一,而且传播内容有限,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社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现阶段,媒介消费逐渐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人们可以结合自身喜好和需求针对性选择信息内容[3]。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如果播音主持仍采用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受众会减少,还会阻碍广播电视行业的稳定发展。另外,新媒体时代主播、明星主持人逐渐增多,对传统播音主持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2.播音主持缺乏个性化。新媒体环境下,明星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台以及各大网络平台选拔主持人的标准,这使一些阅历丰富、专业能力较强但不被受众熟知的主持人无法入围。而一些外貌突出、专业平平的主持人却能通过包装突破重围竞争上岗。虽然明星主持人在短时间内能为电视台带来热度,但其缺乏个性化主持风格,会导致节目播出效果无法满足受众需求,最终使收视率日渐下滑,这也是影响播音主持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播音主持缺乏创新力。节目创新是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稳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保证节目内容新颖、形式独特,才能吸引受众目光。而播音主持作为一档节目的解说者和操控者,其创新能力能直接影响节目播出效果。现阶段,部分播音主持缺乏创新意识,在主持过程中只能一味模仿其他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主持模式,导致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收视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也给播音主持自身发展带来阻碍[4]。4.信息获取方式单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引擎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这对播音主持的信息获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主持人沿用传统信息采集方式,不仅会降低信息搜集效率,还会阻碍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提升播音主持综合能力。首先,提升播音主持专业能力。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基本功。声音是播音主持开展工作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受众对主持人声音的要求较高,虽然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受众范围不断扩大,并且每个受众的喜好、年龄、文化水平等不尽相同,对主持人的音色会作出不同判断,但对主持人的要求是一致的,即声音要“好听”。一个人的音色发声取决于声腔形状,因此新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保证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音质圆润、响亮,不能过于尖利或模糊[5]。另外,主持人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是播音主持与受众交流的工具,主持人的语感和表达能直接影响节目效果。为了满足受众需求,主持人需要使用恰当的语气、节奏以及重音,将自己对稿件的理解以语言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从而为观众带来良好的收听收看体验。其次,加强播音主持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互动性是新媒体技术的重要特征和优势,加强主持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是广播电视台改革的必然趋势。主要方式有两种:第一,主持人可以面向社会群众建立社交账号,实现与群众的互动交流,第一时间了解群众对自身主持风格的看法,有利于主持人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第二,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例如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回答群众疑惑。最后,提高播音主持的组织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必须具备灵活的主持风格,能在节目中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即兴评述、现场调整,从而推动节目发展进程。

(二)增加播音主持内涵。首先,播音主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广播电视台是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向群众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持人作为节目解说者,必须与党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做到言辞规范准确。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受众范围不断扩大,主持人的言论和意见会直接影响受众思想,错误的言论势必引导错误的舆论。因此,主持人需要为社会群众作出正确示范。其次,提高播音主持文化素养。播音主持在掌握节目主持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自我提升意识,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并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通过精彩的演讲丰富节目内容,提升节目播出效果,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

(三)建设信息传播平台,构建品牌发展模式。首先需要打造OTO品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需要构建多元化信息传播平台,只有具备充足的平台资源,才能为社会群众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基于此,广播电视台需要充分挖掘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和功能,强化电视广播产品推广,这不仅是媒体技术人员的责任,也是播音主持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将电视台精品节目推广出去,使更多受众了解、喜欢,才能提升收视效果,满足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需求。其次,需要打造组织品牌和个人品牌。第一,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创新媒体平台,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保证各组织、各项目链条不断裂,是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二,现阶段,社会群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不断增加,播音主持需要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形象和语言风格,全力打造个人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媒体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三,为了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广播电视台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广播主持人培训体系,通过构建微信群、企业群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面向主持人开设培训课程,或举办各种类型主持人竞赛,从而增强主持人的自我提升意识,提高其综合水平。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播音主持在工作开展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克服发展困难,将困境转换为机遇,播音主持需要不断向新媒体领域靠拢,根据新时期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欣赏水平,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增加知识储备量,打造个人主持风格,有效提升节目播出效果和节目收视率,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在未来发展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营.论新媒体下传统媒体播音主持人的融合与创新[J].传媒论坛,2020,3(24):79-80.

[2]楚歌.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面临的问题及创新发展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0,25(16):78-79.

[3]宫妙音,马冬.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的魅力及其创新发展策论[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1):126-128.

[4]董军.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6):98-99.

演讲主持培训范文2

1.国家重视,支持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文艺精品创作、文化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文化娱乐服务、文化传承、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有声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声语言能够穿透灵魂、感动心灵、启发智慧、塑造魅力独特的世界。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经过专业学习的语言艺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有声语言艺术应用型人才。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时,迫切需要在有声语言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对这一类型的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所以,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基础课程,“播音创作基础”的教学改革也显得尤其迫切。

2.关怀当下,观照现实

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传播”需要语言艺术应用型人才,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领域中进行口语传播;“文化知识传授”需要语言艺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语言老师人际传授培训;“文化娱乐”需要语言艺术应用型人才,在大型文艺活动中主持、朗诵、曲艺表演等,充当有声语言舞台演员的角色;“文化传承”需要有语言艺术应用型人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在博物馆、展览馆等地讲解传承,充当讲解员的角色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语言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有较强针对性、行业适应性、专业对应性。关怀当下,观照现实。

二、有声语言艺术人才在社会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紧缺,缺口量大。

笔者发现,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语言艺术类专业人士非常稀少,占所有专业业务干部的比例不到10%;各级需求量大,省部级的专业艺术院团,地区一级的艺术馆、乡镇一级的文化站,大量缺乏经过专业训练的有声语言艺术人才;现有的人才结构不对称,乐器、声乐、美术、舞蹈干部众多,语言业务干部非常少,比例不协调。

2.能力不足,专业模糊。

现有的有声语言艺术人才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专业配比不合理。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及复合型人才。专业能力显得尤为不足,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知识结构不完善、学历普遍偏低、专业技能不拔尖。有些业务干部是民间艺人、复员军人、自学成才的工作者,文化基础薄弱。现有队伍存在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高校“有声语言艺术人才”培养在“播音创作基础”中的教学问题

1.偏重理论阐释,忽视能力掌握。

传统“播音创作基础”课程,分为理论阐释和录音两部分。在理论教学中,往往将内外部技巧等理论条目的阐释置于重要位置,而忽视了实际方法技巧的掌握环节。往往是:能够明白“重音”的定义,却无法在稿件表达创作中,找到语句、文本的重点,通过重音传递思想加以呈现。动手操作掌握的能力不足。

2.学生人数较多,参与实战量少。

一个年级的播音学生众多,无法保证小班教学。相较于声乐5人左右的小课教学指导,播音班的学生人数庞杂。在录音课教学中,分配给学生的任务,也只是“任务性”录完,即使布置课后的录音作业,也难有高质量作品呈现。加之环境闭塞,大部分学生更是无法在播音创作录音中提升。

3.教学场地封闭,辅导人数受限。

现有的“播音创作基础”的课程教学,基本依托于录音实训室,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录老师听,课堂教学显得死板,困顿于录音室,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人数又多,辅导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时间有限,精力亦有限。

4.学生底蕴欠缺,教学内容单薄。

学生在经过一年级的核心专业课“普通话语音发声”后,进入到二年级的播音创作专业课训练。主持人比拼到最后,是“文化综合实力”的较量。学生在“播音创作基础”中的学习,对稿件的感受、体会、认知非常浅薄,情感的传递做作而且肤浅,表现呆滞、木讷、空洞,这是源于对稿件的理解不深刻,追根溯源是学生文化底蕴的缺失。在“播音创作基础”中,传统的教学内容核心是有稿无稿的创作表达,更多是论述技巧及方法,内容显得单薄局限。

5.视野范围狭小,脱离行业教学。

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播音学生视野不开阔,呆板,没有表现力,比试表现力和才艺难超音乐学子,PK文化底蕴难敌文学院和历史学院同学。学生位置尴尬,专业能力良莠不齐,实践机会极少,感受到的专业见习氛围少,与行业接触也不多。教学脱离行业,大部分学子恐难胜任媒体工作。

四、具体实施方案及计划

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让“有声语言艺术人才”在“播音创作基础”的教学课程中,可以在作品演播、表达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解说能力,综合舞台表现能力,文化素养积累,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提升。并且应用、服务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有声语言艺术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行业。

1.课堂主题演讲。

每节课的重心下降至学生,每次专业课要求2名学生自选“题目”“角度”做5分钟的主题演讲,并依据表现打分,算入学生期末的课程考核成绩。帮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演讲结束,其他同学点评,训练学生归纳观点、学会赏析;老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在表达观点中进行有效的传播。

2.指定书目阅读。

每月指定阅读书目,并定期开读书交流、分享会,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积累口语表达素材,让学生明白,在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中,“说什么”比“怎么说”更加重要,成为一个“有内容”的人。

3.完成课堂作业。

布置的课堂录音作业统一公放视听,查找学生录音作业存在的问题,答疑释惑,调整状态。让学生明白问题所在,并把问题落实到可以解决的层面。给出修改调整意见,再次录音,听改变。掌握“有声语言艺术”表达的“有稿无稿表达”的创作方法、作品演播的能力。

4.单元作业评比。

每单元的课后作业,进行全班评比,挑选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颁奖。例如“最佳进步奖”“最佳用声奖”“最佳作品”等,调动学生积极性,认真对待实战作品。

5.多元教学内容。

只会用声播,远远不够。在此项目中,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加入舞台教学,舞台演绎、表现等的相关内容。加入“戏剧曲艺”艺术的熏陶学习,感知中国传统艺术,提高学生语言艺术表现的能力,改善播音学生呆板、不善表现的状态。加入“讲解员”的口语表达训练,学校展览馆、校史馆、风景点等都可以作为依托地点,培养“有声语言艺术”的应用型人才———讲解员;加入拟态“人际传播”的训练方式,运用新媒体、自媒体等方式,辅助教学、练习。

6.完善考核方式。

组织实施期中期末的舞台考核,课程成绩构成由“出勤”“平时作业”“课堂演讲”“期中展示”“期末汇报”等综合构成。用舞台展现表演的形式,增加学生的现场实战感,不仅了解理论定义,更要会面对镜头,面对话筒演绎“有声语言的艺术”。

7.产学研深度融合。

邀请相关专家:重庆文联专家、大型文艺活动演出导演、重庆曲艺艺术家、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相关专业人士,对学生的汇报展示进行联合评审。并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与行业深度融合。在行业中磨砺,在行业实战中成长。

8.明白“三个明白”。

在教学课程改革里,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专业问题所在,把问题落实到可以解决的层面。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语感。观摩赏析优秀素材,学习赏片儿,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明白专业好的标准:脑子里存储的样子多,用的时候反应速度快。

9.树立“三颗心”。

教学改革也是学生重新养成习惯的过程,培养学生耐心;强调技术训练,培养学生信心;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恒心。

10.坚守“三个多”。

让学生多练、多听、多记。

11.团学合作创新。

演讲主持培训范文3

关键词:播音主持;高等教育;语言表达能力

一、引言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各种融媒体的出现,播音主持工作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职业,面对这一需求,高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甚至出现了专职院校,播音主持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发展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子的语言能力现状以及影响能力提升的因素,进一步阐述播音主持教育策略的实施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学子语言能力发展现状

其一,语言表达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人有许多丰富的想法,但表达的时候总是无法让接收者准确理解自己的想法,在表达中自以为已经将意义表达得十分完整了,但接受者与表达者的主观意愿却相差甚远,导致信息交流出现许多障碍,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另一种情况就是,本可以用简单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却总是用很多话重复一个观点,出现语言表达过于累赘的问题[1]。其二,积极表达自己的欲望不强烈,在交流中处于被动状态。大部分学生对于交流和表达总是处于比较排斥和拘谨的状态,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中,如课堂上被点名回答问题、进行公开演讲、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时等等。即使是在迫不得已要进行交流时,也总是三两句话回答完对方的问题,不做多余的主动交流。

三、影响高校学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因素

首先,主观心理、意识等原因是阻碍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直接因素。学生出于各种原因排斥与他人进行交流,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中这种排斥表现得更为明显。比较常见的是高校学子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的一些问题,学子本身有想法,但出于对自身想法或者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自信而放弃表达[2]。高校中的学生往往来自各个省份和地区,有各自长期使用的方言或民族语言,进入大学后,面临大部分同学使用的接近于标准的普通话,个别学生会觉得自己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显得格格不入,导致其在说话时产生心理上的负担,这会直接影响学子的自信心。其次,高校课程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引导也是导致大学生“开口难”的原因之一。除了师范类院校,高校并不重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言表达与规范用语的重视度较低,缺乏针对性的引导类课程,使大学生的语言规范使用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另外,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交流导致学生面对面交流能力减弱。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日渐紧密,生活中处处可见科技对人类的影响。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对人们能力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因素,例如,伴随着各种移动媒体的出现,各种线上聊天APP也随之产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局限。各种社交软件的便捷性,使之逐渐成为人们人际交流的主要媒介,人们对其的使用甚至超过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频率。但是,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毕竟是不同的,文字的刺激与声音和面部表情带给人的刺激是十分不同的,对人们各项表达能力的要求和锻炼效果也是不同的。当我们过度使用线上交流方式进行表达,我们面对面与人交流的能力必将受到影响[3]。最后,书面文字表达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科技不断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人们对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笔和纸的使用频率,前者固然有快捷和方便的特点,对写作者的书写能力要求大大降低,但书面表达仍旧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人们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也是语言组织和语言思维锻炼的过程,每个人的语言表达个性也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无形的巩固和加深。当人们动笔的频率越来越低,人们对语言思维的训练力度也会大幅下降,这也势必会对包括高校学子在内的人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产生影响。

四、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对高校学子语言能力提升的作用

首先,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是对语言能力的专业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表达的自信,扫除心理障碍。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包括语音、语言的组织及规范使用等多个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由内而外、由浅入深地对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起到规范的作用,从意识上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信心,克服其表达时的重重心理障碍。如高校学子中南方人的普通话往往没有北方人的标准,在开展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时,首先可以对其口音进行纠正,提高其普通话发音的标准程度;此外,播音主持艺术教育还包括对说话者说话时仪容姿态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气质,使其在表达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次,播音主持教育能够增强学生规范、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当前人们在语言表达上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问题,包括词语使用不当、语言色彩表达不当、语序的混乱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会对人们的双向交流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公开场合可能会带来更加严肃的问题。高校中的播音主持教育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规范表达进行训练,减少其语言使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其表达的流畅度,纠正一些无意识的表达习惯等,进而提高高校学子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另外,通过文化素质的培养与增强,可以丰富学生话语内涵,提高学生的话语水平,实现从“能说话”到“会说话”的转变。众所周知,“能说话”与“会说话”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比起前者,后者对说话人的要求更高,而一个人谈吐的水平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说话人的文化水平与自身素质。播音主持艺术教育能够通过提升学生相关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话语内涵,提升语言表达的水平,进而彰显出高校学生应有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文体要求,在公开的、严肃的场合,其话语要求与平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定是不同的。如今,这项能力也越来越被社会所看重,在高校中开展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该方面的培训,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为其职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最后,播音主持教育有利于学生语言思维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随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实际上是表达者语言思维的外现,而这种思维与能力也往往是影响表达者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一般说来,能够侃侃而谈的人,其语言思维是比较发达与灵活的。播音主持艺术教育通过对学生语言快速组织能力的训练,不断对其语言思维进行训练,使之形成比较发达和活跃的语言神经系统,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其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其播讲的愿望与激情,为其追求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4],直接影响着其日后的职业业务水平。播音主持艺术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在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对语言表达的兴趣,进而激发其职业激情与理想,为其日后寻求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艺术教育能够在意识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形成时刻关注语言表达的意识,使他们可以在生活中做到更好地运用和体味语言,体验语言表达的魅力。

五、高校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第一,扩大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受众范围,由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扩大至学校全体学生。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是增强高校学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把利器,而面对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缺陷,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使这种教育普及全校所有学生,而非部分与之相关的专业,完善高校学生的课程体系,增加与语言表达相关的课程安排,通过学习相关的课程和各种实践作业,使学生更加关注和重视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自觉规范地使用语言,有意识地对相关能力进行训练[5]。同时,教师也要提高对语言表达的关注,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课程讲解过程中语言的表现力,以身作则,为学生能力的提升起到示范作用。第二,举办有关语言表达的主题活动等,有针对性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发挥教师主体的作用之外,还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利用普通话日等相关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对话周、演讲比赛以及人际交流技能的讲座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规范交流表达用语、提倡面对面交流的氛围,同时提升学生的关注度,进而增强高校学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结语

演讲主持培训范文4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育;口语教学;创新

一、现代中职英语口语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职学校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就业人才,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教育。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口语面临比较严峻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觉得英语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没有多大的作用,所以就不认真学习。其实这是最根本的认知错误。由于这些错误的认知,导致中职生英语口语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口语水平无法不高,英语的基础比较薄弱,严重阻碍了英语成绩的提高。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文化修养。这样,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帮助他们赢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朋友。

二、中职英语教育创新

(一)运用网络等现代化设备,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缺乏学习兴趣,即使智商再高,学习潜力也得不到充分挖掘。就中职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为了让中职学生热爱英语学习,就一定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现实环境的影响和之前错误教育观念的熏陶,应试教育在中国比较常见,为了提高学校升学率,有些学校只注重培训语法进行题海大战,学生的口语能力处于停滞状态。英语课时太少。教师也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语法和阅读上,学生学得太乏味,觉得英语实用性太低,于是英语课的实用性丧失,英语教学缺乏了意义。即使有些中职学校开设口语课,但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实践少等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想让中职学生迅速投入英语口语练习,无非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例如,在上英语课之前给中职学生播放一段英语电影的视频,并让学生找出比较有价值的片段用英语概括。也可以播放一些无声片段,根据人物的神态和心理变化,让学生用英语表达猜测出对话内容,将口语练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二)将课本对话情景再现,营造语言氛围

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无非四个字:听说读写。而听和说两大核心内容是中职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关键。但是目前中职学校比较常见的是播放一些视频来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而说这一方面就忽略。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就应该营造语言氛围,听说能力“比翼双飞”。譬如,新目标版英语书156页有一段对话由Tom和Lucy完成,这段对话就是还原在商场里面Lucy为朋友选礼物,Tom为其出主意。教师可以选出三到四组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将台词改成话剧,也可以在尊重对话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自由发挥,延伸出经典名句Itisthethoughtsthatcounts,大致就是礼轻情意重的意思。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学习的潜力也不断得到开发,并在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多开展英语活动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应该多给学生锻炼口语的机会。英语角活动或者英语演讲,甚至是中职学校的晚会主持都可以有英语主持人。要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应该让他们多参加英语活动。如我所在的学校曾经举办一场英语演讲竞赛,要求学生每人脱稿流利讲出一篇关于努力的英语文章。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叫nothingisdifficulttothemanwhowilltry,意思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学生的口语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中职学校学生想要在未来社会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不能忽视英语。英语教师和学校要和学生长期稳定地配合进行英语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口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莫纳科.中等职业教育高考班英语学习现状浅析[J].新课程探究,2016(2):85.

演讲主持培训范文5

“政治学原理”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村官学习者是一群特殊的学习者,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政治学原理”课程有现实的必要性.该研究以“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为依托,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2012级村官学员的“政治学原理”课程,设计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实践过程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政治学原理”;村官学习者

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组织者和落实者.为了加强对农村干部、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其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广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从2012年开始在具备高中、中专、技校和高职学历的村“两委”干部以及后备干部和部分党员中选取1000名符合条件的进行大专的学历教育培训.并计划3~5年让全市的村干部都能基本具备大专学历,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承担该项目的培训工作,并针对这批学员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基层管理方向),政治学原理课程就是其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为了在提高学员理论水平基础上能进一步加强他们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情景模拟教学的研究,期望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达到提高学员实践水平的教学目的.

1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情景模拟教学法最早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军课堂,当时主要用来培训军官和间谍.二战结束后,这种方法被企业广泛用于人员的招聘、晋升.[1]后来,这种方法在教育领域应用推广,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运用,甚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开始尝试.[2]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模拟主题,通过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情景发展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四个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情景模拟教学法是由教师创造条件,学生利用主观能动性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4].(2)以情景为依托.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以展现情景的方式进行整合,围绕教学任务、按照现实的工作要求创设活动场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融入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课程的知识点通过模拟的工作情景展示给学生.[4](3)以实践能力提升为目的.情景模拟教学给予了学员充分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一方面学员应参与课前准备,了解所模拟人物的身份、职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相应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学员在课堂上,要以其所模拟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在模拟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4)互动性、趣味性.情景模拟教学法把课程教学内容以情景的方式模拟呈现出来,教学过程“戏剧化”,可以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易懂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领悟操作技能,同时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扮演者之间以及台上和台下学生之间的“三联互动”,学生的亲身参与也使整个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4]

2村官学习者的特点及“政治学原理”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

2.1村官学习者的特点

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面向村官学习者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之前,需要研究他们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们的特点说明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能够也应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1)自我导向.村官学习者首先是成人学习者,随着成长、成熟,成人学习者们会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概念,他们会认可自己的能力并进行自我指导.他们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需求,讨厌并抵制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意愿.他们在进行独立的活动时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期望被认知为具有自我导向能力的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意识.[6](2)学习目的明确.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来学习的村官学习者,往往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工作的发展、地位的改变等需要来进修学习的,因此,他们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他们会考虑学习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不学习会带来什么后果.[6,7](3)学习动机问题导向.村官们来自基层管理第一线,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职学习正是他们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当他们发现所学知识和技能能解决现实问题时,他们才会形成学习动机.所以,纯理论的课本知识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而当他们发现理论知识与现实需要或场景能够相互融通的时候,他们却能展现充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7](4)经验丰富.村官学习者很多是有丰富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人,他们以过往经验作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依据,他们的经验又是个性化的,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学习者而言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资源.但同时要注意规避经验中可能会形成的思维定式.[6]

2.2“政治学原理”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

政治学原理课程是针对政治以及政治内在的发生发展机理进行理论阐述的一门课程,它向我们展示了政治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它是人们在较高层面和理性层面对于政治的思辨.[8]它是对人类政治实践活动高度总结、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理论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但这门课又是一门颇具现实意义的课程,因为课程中的基础理论源于现实的政治现象,运用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为现实社会问题提供借鉴思路也有时代意义.[9]这门课是政治学科以及与之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从传统的理论学术研究向应用实务方向转变.因此,课程教学的手段也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要.[10]笔者认为政治学原理课程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而且很有必要在村官学员中运用这种方法.(1)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情景模拟教学是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他们需要围绕一个主体进行课前的准备,课上的模拟以及后期的总结分享.而且课上的情景模拟往往饶有生趣,能够很好地活跃课程氛围,让原本抽象、生涩的理论课变得富有趣味.(2)弥补课程实践教学的缺失.政治学原理这门课多数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讲座、参观,学员们获得的都是二手经验和资料,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效用有限;而情景模拟的方式会真实再现某种工作场景,学员会真正地感受到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或技能,他们会取得更加直观且多方面的收获.(3)增强学员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少有交集,即便是教师采用案例引导等方式也只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互动,学生之间往往还是平行的关系.然而,我们的学员是村官学员,他们很乐于也很善于进行集体学习活动,在情景模拟过程中,他们要相互配合协作,这也有利于他们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11]

3村官学习者“政治学原理”课程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的具体实施

3.1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流程

根据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政治学原理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准备环节、组织演绎环节和总结评价与反馈环节.(1)准备环节.准备工作分为教师准备和学员准备两部分.教师准备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学员学习需求调查、主题选取、任务分配和制定考评规则.首先,在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之前,笔者调查了学员的学习需求,寻找和他们工作契合又能用情景模拟表现的知识点.在学习需求的调查阶段笔者发现,学员们多来自于基层村委,并且他们即将面临村委的换届选举,而且课程中也有关于选举的相关知识,因此模拟主题选定为“村委换届选举”.完成这两部分工作后,笔者要进行任务分配,将本班学员分为12组,每组10人左右.笔者向学员分配任务,每个小组要推选一名学员参与竞选,其余学员要对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具体的角色分配权下放给学员自己,让他们自行安排,上述工作笔者提前2周进行安排和布置.最后,笔者确定模拟评价规则,为保障本次模拟活动能顺利完成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本次教学活动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分.模拟结果由评委打分和“村民”(学员扮演)投票分数合计而成,其中评委打分权重为60%,“村民”投票分数权重为40%,评委由学校、学院、教务处领导担任,分数以小组为单位获得,这种设置既考虑到科学性、公平性,又考虑到民主性.而这一个阶段学员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储备、角色分配、竞选演讲准备和自行演练.这个阶段,学员们首先应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分组后他们经过协商一般会推选出综合素质较好的学员来参与竞选,其他学员帮助其准备竞聘演讲资料,参与竞选的学员最后要形成竞选演讲稿,全组学员共同进行预演练,学员们共同发现竞聘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事先做好应对准备.(2)演绎环节.情景模拟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演绎环节,这个环节是检验学员学习效果和前期准备工作成效的.这个阶段的实施主体是学员,教师在这个环节主要是主持人、观察者和协调员的角色.首先,笔者作为主持人介绍了这次模拟活动的分组情况、每组的竞选选手、评价规则和评委.然后,进入到情景模拟演绎环节,这个环节每位竞选者演讲5分钟,在这个过程中竞选者要陈述每个村落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和未来的工作思路.演讲完毕后,预留3分钟给所有学员针对竞选者的演讲内容进行提问,竞选学员必须回答其他学员的提问,这样所有的学习者都将参与其中,每一位学员都进行了角色扮演,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最后,进入评分环节,评委针对每一位竞选者的演讲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每位学员必须给3名以上候选人投票,否则按无效选票计算,原因是为了避免只给本组学员投票.在这一环节,取得了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效果,由于学员们多数来自现任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他们竞选的背景是真实的,遇到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在提问环节场面尤其热烈,大家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来,共同分析讨论,这似乎已经不是一个模拟场景,而是一个真实的场面了,由于大家的问答需求很旺盛,所以笔者临时将提问时间增加为5分钟.另外,笔者还事先安排了一个秘书进行问答的记录,这个记录原本是为了记录学员们的提问情况,作为计分依据的,后来却成为了“会议纪要”在课程后被学员们纷纷索取,作为后续工作的一个依据.(3)总结评价与反馈环节.在热烈的演绎环节结束后,教师必须进行评价总结.一方面要对学员们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出角色扮演过程的亮度和可取经验,同时也要发现角色扮演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共性的问题,并结合课程知识体系提示学员们怎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角色扮演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对整个情景模拟过程进行综合反思,回顾每个环节中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经验.对于学员而言,同样也要进行总结和反馈.学员需要反思在角色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收获.[12]

3.2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的角色安排

(1)教师的角色.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肩负多重角色,他们是编导、主持人、协调者和学习者.作为“编导”,教师在模拟前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清晰的主题设计思路,要选择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模拟主题,并制订实施计划、分配模拟角色、制定实施规则;在模拟过程中引导学员去表演、去思考、去争辩;在模拟结束后要去总结、反思.作为“主持人”,教师在模拟过程中要起到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作用,既要维护模拟过程中的良好秩序,又要启发教学、活跃学习氛围,同时还需要控制节奏,关注“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又要避免活动过程偏离主题.教师还是“协调者”,他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协调,保证模拟的良好秩序;[13]同时对于学员之间的角色安排、模拟中的突发情况也要及时予以协调和解决.[14]除了上述角色外,笔者发现自己在情景模拟中还成为了“学习者”,学员们向教师展示了其不了解的“世界”.(2)学员的角色.在情景模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扮演着演员、观察者、质问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整个模拟过程需要他们独立去完成,从竞选者到村选民都需要他们自己去诠释,而这种诠释又是极为真实和投入的.以小组形式开展的模拟除了竞选者这一“主角”外,还有“村选民”这些配角们,他们既要为自己小组的竞选者“拉票”,同时在其他小组竞选者竞选过程中他们会提问、质疑,这便是真实竞选情景的还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扮演起了“观察者”和“质问者”的角色.在模拟环节后,学员们还要扮演“评价者”,对每一个参加竞选的选手进行打分,这又将他们转化为“主角”的位置,能让他们在每个环节都有参与感.

4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情景模拟教学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将其运用于村官学员的政治学原理课程的过程中,笔者感觉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4.1选题要合乎实际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片段和社会现象都可以被设计为课堂模拟的场景,但并不是随意的一个场景都具有我们期望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地设计选题.我们的教育对象多数是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和部分党员,他们具有一定的基层管理工作经验,所以选题应该来自于他们的工作需要,甚至是他们工作中的热点、焦点.面对这样的选题,学员们才愿意准备和参与,在模拟的过程中才能逼真再现工作的状态,也才有可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达到情景模拟真正的教学意图.

4.2模拟的前期准备要充分

首先,教师要做好前期调研、选题以及实施计划;其次,教师要与学院进行沟通取得物质准备的支持,例如,模拟课教室的安排、电教设施的配备、评委人选的产生等等;再次,要对学员进行思想动员,必须让他们真正认同、接收并参与这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要向他们阐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评价规则等.

4.3模拟规则要设计得全面周到

情景模拟实施和评价各阶段的规则要提前设计并尽量考虑周到,避免在模拟过程中由于规则不完备而导致矛盾或冲突,在规则设计中还应体现学员不同参与程度的激励差异.例如,在计分阶段笔者采取评委打分加选民投票按权重不同计算总分,且要求每组选民必须投3个或3个以上竞选者,这样就是为了避免本组学员为了获得高分而只给自己的竞选者投票而设置的规则;再比如,学员的平时成绩与本次小组模拟成绩挂钩,这样全组学员都会为取得好的成绩而努力,避免不扮演“主角”的同学“搭便车”.

4.4模拟过程要有合理的角色定位

在整个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员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扮演着设计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模拟前,教师需要设计模拟主题和流程;模拟中,他们要把控模拟的节奏、协调模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模拟后,教师们需要总结、评价并进行课程的总体反思.学员们是整个模拟过程的参与者;模拟前,他们需要进行前期知识储备和模拟演练;模拟中,他们是“演员”;模拟后,他们参与评价和反思,与教师共同进行教学反思.

作者:黄曦 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谭颖华.情景模拟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应有[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39-41.

[2]万勇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J].探索,2014(3):129.

[3]戴国良,周永平.情景模拟教学研究与实践[J].南方论刊2010(3):106-107.

[4]潘俊.情景模拟教学法研究[J].广西教育,2013(1):156-157.

[5]刘俊.论经验学习理论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完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95-96.

[6]郭宝仙.成人学习者特性和成人教学原则[J].北京成人教育,2000(1):35-36.

[7]田山俊,杨桂梅.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及其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71-73.

[8]黄再萍.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政治学原理》课程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19.

[9]王淑琴.多学科支撑下的政治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14(3):87.

[10]游丽艳.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情景模拟教学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2013(5):170.

[11]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118-119.

[12]邓今朝.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127.

演讲主持培训范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音主持;融入教学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准播音员和主持人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能促进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人格的养成,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今后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1]。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播音主持教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必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播音主持提供丰富语料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汉字为载体,传承和发扬民间遗存文化和经典文学艺术,而播音主持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可将其蕴含的哲理和思想进行还原、转化与表达,并以新型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为播音主持教学提供丰富语料库,而且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传播形式,对提升我国社会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播音主持奠定审美基础

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内容多样,其中新闻语言相对庄重、评论语言侧重简明,新闻语言的表达以词为基本单位,以汉语语法为结构,是表达相关新闻内容思想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支撑,其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而播音主持则通过有声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宣讲和传播,与网络受众展开交流和互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即播音主持使用规范的语言,根据中华民族文化思维模式和要求来表达新闻内容,展现语言表达的艺术[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能为播音主持奠定审美基础,而且能为准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建立审美标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其主要目的不仅是提升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而且通过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播音主持和有声语言表达的主体是“人”,通过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开展高质量有声语言创作,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特色,符合时展趋势,而播音主持专业以播音教学为起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整个播音主持教学的创作,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努力成为专业人才。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而且为播音主持专业指引了发展方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价值

(一)为播音主持教学提供文化软实力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可为专业教学提供文化内容支撑。在新时代,播音主持通过网络可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输出海外,需要尝试不同的传播方式,其中播音主持不可或缺。播音主持离不开有声语言传播,同时借助网络这一传播载体,播音主持可以传播与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和内容。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教学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促使学生运用自身专业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助力播音主持教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有助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通过新媒体传播我国文化,从而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例如,央视的《今日说法》和《朗读者》节目,其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是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手段。

(三)拓展播音主持专业文化价值的内涵与外延

播音主持可以通过现代媒体进行语言传播,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通过网络进行有声语言传播,其代表的不仅是个人,也是中华民族对文化价值的共同认知。同时,播音主持专业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能够影响受众对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因此,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文化传播行为、特点和个性,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播音主持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自媒体发展迅猛,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高校为了适应行业要求与学生报考需求,纷纷开设播音主持专业,但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设施未达到专业要求,发展较为滞后。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生源大多数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其中一部分学生通过艺术培训和艺术联考进入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同时,部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生源质量与水平参差不齐,加大了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难度。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进度,从而制约播音主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课程设置尚未优化

如今,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播音主持专业已划入文化类专业新闻传播范畴,但是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仍过于注重播音主持的基础知识课程,导致播音主持的专业选修课和公共基础课设置不够合理,未充分突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播音主持课程的有声语言播讲仍处于传统课程的设置,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相关影视作品应用于播音主持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无法深度融合,因此无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专业也不断改革和进步,但各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受限于教师的行业经历和学识储备,师资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各高校也重视对播音主持专业师资人才的引进,但是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建设仍存在问题,其师资质量有待提高。此外,部分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虽然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播音教学技巧,但是其信息化教学手段不够灵活,无法根据不同播音课程融入不同文化内容,仅对学生开展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而忽视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文化育人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考核模式相对传统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重视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并根据时展需求创新和完善播音主持教学模式,但是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考核模式仍相对传统,没有紧跟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趋势,有效制订和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同时,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评价多以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和期末学习成果评价为主,教师作为评价主导也使考核评价本身容易存在主观随意性。此外,学生根据传统考核模式,仅重点学习基础知识,容易忽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这也间接地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新时代,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时展需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利用互联网教学手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文化角度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既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知识和技巧,又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高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依托慕课、学习通、钉钉等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播音主持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例如,在播音主持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播音主持理论基础相结合,把中国古诗词或百家思想作为播音主持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古诗词和百家思想的诵读和演讲,深入了解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4]。

(二)优化播音主持课程体系

传统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体系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播音主持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教学,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无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相结合。如今,高校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可以根据播音主持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内容设置,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播音主持课程教学,或可单独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5]。例如,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在文艺演播课程的开展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播读或朗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或影视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夯实文化基础。此外,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可将优秀文化作品或影视作品应用于有声语言播讲教材,教师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优秀文化作品和影视作品进行播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提高师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播音主持教学的融入程度。高校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增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就应先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而且要丰富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其人文素养,使教师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从而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起到促进作用[6]。第一,高校应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鼓励教师定期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借助微课或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展开专业教学,有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第二,高校在招聘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时,应着重引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并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聘用标准。

(四)引入多元评价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识。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重要内容。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才能使学生运用播音主持专业知识和技巧,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高校要想检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播音主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应根据校内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播音主持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也可单独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体系[7]。除了对学生进行播音主持教学评价,高校还应对学生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与评价,根据不同学生在不同播音主持课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进行针对性考核与评价,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教师也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展开他评、互评、自评等评价方式,减少教师自身在传统评价模式中的主观随意性。

五、结语

演讲主持培训范文7

1.1实时直播

系统可以实现课堂的两路实时直播:一路显示教师的画面;一路显示教师使用的PPT/WORD等教学材料。导播教师可实时切换需要的画面。不用等缓冲完毕,即可拖动进度条到视频的任意时间段。可支持现场直播及录播。搭配oCam2.0技术还可支持三种自定义视频输出码率,适合各种网速的用户浏览视频直播。支持现场图片截取。

1.2多级分类管理

医学各学科分类非常细,系统增加了多级分类管理,极大方便了系统管理员对各专业学科视频的分类管理。学员在浏览视频时可以直接对自己需要的学科分类进行选择,极大的方便了学员们查找相关学科的资料。

1.3在线交流

系统不仅可以让主讲者与现场的学生和与会者交流,也能通过网络在线与网友进行实时交流。系统在直播网络课堂界面整合了网友发言功能,网友在听课的同时,可以实时的提交自己的问题给主讲者,主讲者可以通过视频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4同步大纲

当讲完课之后,系统还可以将教师的演讲视频和PPT视频进行同时同步、异时同步截取成一段段的视频片段并制作成大纲,这样就可以使学员在课后很方便地浏览学习当堂课的相关章节。

1.5其他特色功能

支持主讲发言管理、主持人发言管理、导播功能;发言权限可控,网友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内容;发言可审核;可选预告中、访谈进行中、已结束三种访谈状态;可启用或关闭视频窗口;能播放本地视频、图片、PPT/WORD文档;有IP黑名单功能及敏感字过滤功能。

2直播可视互动网络课堂系统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台州医院全院性大规模讲课采用现场和网络直播两种方式,可以解决场地拥挤问题、当值医务人员不离岗同时参与听课的问题。同样也适合于全院性会议,比如职工代表大会;全院性培训:H1N1流感防治知识、SARS防治知识培训等。直播可视互动网络课堂系统在医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①录播精彩的讲课,可用于周期性重复培训,比如心肺复苏各期培训、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等,可以大大节省培训成本,提高效率,而且互动式的反馈功能,能不断改进培训内容。目前院内各种讲课中不乏精彩内容,均未能有效保存和利用,直播可视互动网络课堂系统是最佳解决平台。②对患方或普通民众开展科普性质的医学知识互动讲座,或各病区病友的护理宣教,可以是直播或录播。其中的互动功能能让一定文化程度的受众在线反馈问题。③有计划地推出名医系列讲座,可以在网络上,或结合传统媒体进行,从而能生动形象地做好宣传工作,比传统的网页图文展示更有效,且能在线解答咨询。既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较电视讲座更节约费用。可长期在网络上保存讲座,延长宣传效应。④联合服务中心和随访中心进行集中网络随访,是现有电话随访有力的补充,比如半年一次进行“关节置换病友会”的网络在线可视随访。⑤开展“孕妇课堂网络直播”、“儿保知识网络课堂”等节目,解决孕产妇们的奔波之虑,减少意外,而且因为孕产妇所在年龄层基本均有网络应用能力,参加在线互动尤如现场指导。较之目前网站上普通的视频单向播放更具吸引力。

3体会

演讲主持培训范文8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培养良好习惯为目标,发挥社会大课堂资源作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塑造学生良好品格,有效推动家、校、社会协同教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稳步落实常规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阵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契机,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开展体验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的准备工作,通过宣传、写观后感、开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落实爱国主义第一课教育活动。同时以开学典礼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

(2)利用各种社会和媒体资源,组织学生观看一部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经典片、资料片。

(3)组织一年级新生队前教育,从而了解红领巾是用先烈的鲜血染成的,爱红领巾也是爱祖国的一种表现。以此为契机,教育、辅导学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如捡拾一张废纸,让一次座等,促进他们早日加入少先队,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2.深化感恩教育。倡导爱祖国要从爱班级做起,爱人民从爱父母做起。

(二)抓好养成教育,继续加强三种习惯、四项意识培养

结合本校实际,分析学生现状,巩固习惯培养的教育成果,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加强学生劳动意识、节约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四个意识的培养。

1.继续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继续深入落实《县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指导意见》,结合我校《仪容仪表规范要求》的细则规定,从强化检查阶段顺利转化为主动发展的学生自主行为阶段。彰显干净整洁、自然向上的精神风貌。

(1)增强意识,加强指导,重视以班级为单位的卫生习惯培养,把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作为良好班风形成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要努力开发适合本班情况的有效方法,让每个学生认识到个人卫生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加强社会公德与审美意识的培养,调动学生自主发展。讲究教育艺术,杜绝无效说教。

(2)继续完善评价机制。严格个人卫生状况量化评比制度,与学校星级标兵评选相结合,每月评出班级、校级小标兵。坚持做到检查、记录、评价、反馈四到位。强化校级、年级组、班级三级检查机制,做到层层落实,层层到位,周评月总,进行成绩公布,增加检查的透明度。

(3)积极探索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总结并交流成功经验,根据不同班级、年级特点,制定相应方案,坚持正强化的教育理念,针对个别学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4)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通过校会、展板、板报、橱窗等手段,向学生进行防艾教育。

2.依托《三学会》德育校本课材,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

(1)继续依托《三学会》德育校本教材,活化并拓宽“三学会”即学会说话、学会倾听、学会走路主题教育内容,与“文明礼仪标兵”“文明礼仪班”评选活动相结合,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2)强化落实。进一步明确不同年级“三学会”的规范目标,结合《弟子规》诵读,深入探讨与研究“三学会”习惯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评价年级与班级“三学会”习惯培养,开展习惯培养主题班队会、经验交流活动。

(3)确定学期目标重点,促进目标实现。学校根据实际确定重点目标,让学生会用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人际交往用语,重视文明用语的实际应用,班级制定三学会实施方案。本学期将进一步在主动问好、靠右行走、安静有序、说完整话、目视对方倾听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

3.加强四项意识培养,即:劳动意识、节约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继续从三个途径出发,一是抓住课堂的主渠道,与学科课紧密联系,如劳技、品生、品社、科学等;第二,与日常各项管理相结合;第三,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在劳动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促进效率,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节约意识。在学生中开展,节约一度电、一张纸;培养废物利用的节约理念,以科技节为契机,在实践操作中,体验节约的快乐。

(三)继续抓好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总结上学年社会大课堂活动经验与教训,开展好本学年的社会大课堂活动。

1.根据本校实际,选择县域内社会资源单位,确定研究主题;

2.以综合实践课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加强活动效果的研究,做好学生研究报告、小论文、随笔的辅导,深化大课堂活动;

4.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完善专题网页的制作,及时上传各项活动信息与资料,达到资源共享。

(四)加强三结合教育,形成家、校、社会共育人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加强家长学校的工作落实。开好入学教育家长会和每学期两次的全校性的家长会,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有效果。重新申报家委会,确定家委会职责与义务。积极与家委会成员沟通,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促进学校发展。

(2)进一步推进家校网络互动平台的管理工作,增强家校互动的沟通艺术,形成家校和谐育人的良好氛围。

(3)充分抓住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村队、法院的共建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继续遵循以往的教育形式,设定不同年级不同重点教育目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三、四年级重点开展社区环保实践活动,培养社会小公民。五年级重点进行国防教育,增长国防知识,提高消防意识。六年级重点进行法纪教育。1-2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开展“小手牵大手”,与家长协作,开展学会一项小家务社会实践活动。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1.进一步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实际完善楼道、橱窗的装饰。加强文化氛围布置。在学校整体进行文化氛围布置的基础上,做好班级文化氛围的设计。做到专栏、板报、书架能够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主题教育。文化标识、展示园地,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增强积极向上的动力。

2.继续规范集会制度,营造庄重的会议氛围

(1)继续规范升国旗制度。按照国旗法规定规范升旗仪式。继续以班级为单位,以升旗仪式为平台,增强进步生争当升旗手和进步生演讲的实际效果,班主任加强对进步生上台演讲的语言和形象指导,引导学生珍惜每次上台的机会,获得成功经历,达到培养学生自信心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严格师生同唱国歌的规定,坚持教师脱稿演讲,演讲内容要结合本月主题,提升国旗下讲话的实际效果。

(2)继续规范校会程序,营造隆重的集会氛围。

升旗从整队、队形、步伐进一步规范。学生要会唱《国歌》《校歌》《歌唱祖国》,班主任负责本班的整体管理,包括活动组织、精神面貌、纪律服装等。

3.继续办好校园广播。本学年度,加强小主持人的培训与选拔,积极参加县级小主持人大赛。同时,加强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调查学生喜欢的形式与内容,倡导积极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达到文娱传播与教育的目的。

三、加强常规管理

(一)继续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级管理有序开展。

(1)继续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积极提供机会,让更多的班主任参与各项培训。要求外出学习的班主任要把学到的信息,通过消化整合,与所有班主任进行交流与共享。

(2)加强班主任基础管理和辅导。要求每位班主任根据学期初召开的班主任会提出的学期前、学期中、学期末应知、应会、应重视的内容,对照实际工作和本班特点,创新性的做好班主任工作,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3)加强学习与交流。加强优秀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以班主任例会作为平台,研讨班主任工作方法与途径,提升教育艺术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每位班主任要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在每学期精读一本班主任工作指导的书籍的基础上,做好笔记,随时记下学习心得,提升个人素质和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4)加强班主任评价制度。对工作态度、责任心、管理艺术、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树标杆,立典范,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2.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小干部例会制度,加强校、班两级小干部培训。针对实际,培训校、班两级小干部,根据小干部分管的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小干部工作能力与管理素质。

3.坚持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每月教育主题,学校教育与活动以及班级各项工作围绕主题开展,如: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板报、专栏和广播等。

(二)继续加强日检管理。做好日常管理的正强化工作,促进日检工作的稳步实施。检查以定时检察与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班级要坚持全天候管理。

(三)以少先队为主阵地,结合德育工作和县团委少先队工作重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强化法纪教育、安全教育,增强责任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建立不良学生档案,对特殊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在法制校长的大力协助下,使学生知法懂法,掌握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德育工作方方面面,重在理清思路,加强整合,讲求实效,全员育人。希望在工作中共同努力,不断有新的启发,取得新的成绩。

四、各月工作安排

八月

1.召开班主任会,布置本学年常规工作,学习班主任应知应会班务工作内容。

2.做好开学初的准备工作

九月份

1.制定德育计划,各班制定班务管理计划。

2.完善制度,强化各项常规工作。

3.上好爱国主义第一课

4.准备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5.十月份

1.建队日庆祝活动

2.科技节

3.小干部竞争上岗活动

十一月份

1.班主任工作交流会

2、习惯培养主题班队会活动

十二月份

1.召开学期末家长会

2.元旦庆祝活动

3.艺术节

4.评选文明礼仪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

5.班主任总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