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范例

科学家

科学家范文1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是基础工程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其措施包括“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当然,这只是促进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多项措施中的一部分,但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科技工作者,所以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对于其中提到的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实际行动,例如将科普图书的创作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参评范围,将参与科普活动作为评选“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标准之一。对于这些政策的实施,科学家的看法如何?如果将科普活动更多、更广地嵌入到科学家工作的评审体系中,是否能够更有力地推动科学家从事科普活动?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调查,通过一对一深入访谈的形式,了解科学家对于这些建议的真实看法。

1研究设计

1.1研究方法的选择本研究采取一对一深度访谈的形式,属于研究方法中的定性研究。研究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两方面因素。

(1)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专职从事科学研究活动5年以上,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这也是本文中所用到的“科学家”的定义。研究内容为科学家对于科学传播活动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目的是要探寻科学家对这些问题的真实想法,属于头脑中较深层次的内容。这一内容因科学家个体年龄、性别、性格、经历等因素的差别而存在巨大差异。如果采用问卷的形式,设计出的调查问卷很难完全囊括不同人的不同想法,因此问卷的信度很难达到学术研究的标准。同时,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思想中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很难通过问卷中简单的选择判断反映出来,而这些内容正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探寻出科学家真实的想法,甚至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一些矛盾,才能够对当前科学共同体内的现状做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从而为科普决策机构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

(2)研究者的能力与局限性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如果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则至少要保证研究对象达到一定的数量,并符合随机抽样,得到的数据才具有统计意义,否则,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适用范围会遭到质疑。本研究作为学生承担的研究工作,通过一定数量的深度访谈进行的定性研究,无论从人力、物力上来说都比定量研究更具可行性。本次研究主要通过与科学家面对面的访谈形式进行,属于面接深度中的详询面访,同时以电话访谈作为补充。为了全面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科学家的情况,样本选择采用非概率抽样。

1.2访谈对象及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科学家30人,6人完全拒访,24人接受实际访谈。在接受访谈的24人中,有2人①在访谈途中改变态度,中断访谈;1人②因学科文理属性模糊,研究者放弃对该样本的采用。最终获得有效访谈样本21份。本研究中受访群体主要有以下5个特征。⑴年龄分布均匀。在21位访谈对象中,30~40岁的有3人,41~50岁的有6人,51~60岁的有4人,60岁以上的有8人。以我国目前的科研现状,30~60岁的科研人员正是科技界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本次访谈中的总人数是13人,所占比例接近62%。而60岁以上的人员,所占比例接近38%,这与我国科研队伍的年龄结构大致吻合[1]270(见图1)。(2)性别比例适当。根据《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我国科研工作者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8∶2[1]270。在本次访谈中,共有男性科学家17名,女性科学家4名,比例接近81%和19%,符合我国科研人员群体中性别比例差异悬殊的现状。(3)学历分布较符合科研群体实际情况。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学历普遍偏高的群体,尤其是对于中青年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高学历是他们能够进入科研工作领域的重要前提。在21位访谈对象中,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有13位,拥有硕士学历的科学家1位,副博士1位,本科学历的科学家6位(见图2)。而这些人中,15人有过留学经历(出国攻读学位或单次出国访问时间超过1年),占到了总人数的71%。从职称上来说,访谈对象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研究员8位、教授6位、副教授1位。(4)学科分布广泛。在接受访谈的21人中,理学17人、工学2人、农学1人、医学1人。根据科学家各自研究领域所属的一级学科作为标识,具体信息见表1。(5)科学家所处城市涉及面广。在本次访谈对象中,有16位科学家长期在北京工作、生活。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科研机构和高校远多于全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与之相应,科研工作者的数量也多于其他城市。可以说,北京的科学家因其数量的优势,作为中国科学家群体意见的代表很有优势,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为了提高选样的客观性,本研究中的访谈还涉及到北京之外的5所城市,分别是长春、南京、西安、兰州、上海,每个城市各选1人。从样本量来看,并不足以对不同区域间科学家意见进行对比分析,但这也并不是本研究试图涉及的内容。选择不同地区的科学家作为访谈对象,只是试图在有限的工作能力之内,最大限度地了解科学共同体中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2调查结果

2.1科学家在科学传播活动中的自我定位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出了一系列激励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政策、制度等,但是科学共同体内对于科学家在科学传播活动中的角色可能有自己的设定,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相关激励建议的评价。因此,本研究首先对科学家对自身在科学传播活动中的地位进行了确认。在21位科学家之中,有13位科学家认为参与科普活动是科学家的义务,5位科学家认为科学家并没有这样的义务而应该以兴趣为驱动,1位科学家认为参与科普活动是科学家的本能需求,1位科学家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1位科学家对这个问题一直避而不答。详细情况参见图3。在将科普活动看作科学家义务的13个人中,有2人在过去的5年里没有从事过任何形式的科普活动,其中1人明确表示“科普是科学家的义务,但我没有意向去做这件事①”。以下是部分科学家在谈论到这一问题时的原话记录。“人不是生而知,是学而知。任何一个科学工作者,他们的知识和科学积累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责任。如果只想着自己怎么提高,而不想怎么回馈,这是一种自私,或者说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大家都这样的话,社会就不好进步了。科学不是靠一两个人进步的,虽然少数人能够拔尖,也是因为周围有群体的土壤,不然也不可能拔尖。”———男,>60岁,院士“社会是有分工的,科学家做好科研工作,任务就完成了,谁适合做科普,谁去做就好了。一张嘴如果又要吃饭,又要说话,是会呛到的。”———男,>60岁,院士“科普是兴趣还好,但成了任务就不合适了,毕竟科研人员还是应该做科研。等我成了老先生的时候,也许会很自觉地从事这个活动。”———男,30~40岁,教授英国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曾在1986年了《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的报告,其中提出:“我们工作中最直接和最急迫的信息是提供给科学家的———学会与公众进行交流,学会乐意去这么做,真正认识到这是你义不容辞的工作……显然,每一个科学家的一个职业责任就是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2]通过访谈获得的信息,受访科学家群体对于这项“义不容辞的工作”认同度并不高。被访科学家群体偏向于将科学传播活动作为自己的一种兴趣去参与,或者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将参与这些活动看作回馈社会的途径,而不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在科学共同体内,多数人并不认同科学家双肩上的两个重任,认为他们的职业责任只有一个,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p#分页标题#e#

2.2科学家对促进自身参与科学传播活动建议的意见

对于能否将科学家从事科普的工作纳入科学家的工作评审体系中,例如与评职称挂钩,或者与参选奖项挂钩,被访的21位科学家之中,只有2位对这一建议表示赞成,且两位科学家均为女性。有19位科学家对此建议表示反对,其中3位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主要有:(1)科学家的主要职责是科研,科普不是科学家的正业;(2)科研工作本身任务繁重压力大,考核指标已经名目繁多了,如果再将科普纳入评审体系,会对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产生负面影响;(3)数量多并不代表质量好,科普活动本身就难以作出评判。以下是部分科学家在谈论到这一问题时的原话记录。“每一个科学家都应该抽出一部分时间做科普,有必要将科普纳入评审体系,作为制度固化下来。”———女,51~60岁,教授“胡来!社会有分工,有主业,有副业。不要把本不重要的东西强加于人,有人有力量就多做些,还有科协、科委,他们在做呢。”———男,>60岁,院士“现在的考核已经太多了,如果能给科学家提供宽松一些的环境,参加科普的人可能还会多一些。”———男,30~40岁,教授“科普活动本来就不应该由科研院所和科学家来承担,应该把科普方面的成绩纳入科学家社会贡献的参考范围。”———男,41~50岁,研究员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一些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者提出的政策及活动,虽然看起来可行性很高,但并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认可。以科普图书为例,在科学共同体内,从事科普创作依然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即便是科普王姝李大光科学家对自身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看法的调查研究图书获得了“国家技术进步奖”,也并不能在同行中获得与其他科研成果相提并论的尊重。那么,如果将科学家作为一名普通人来看待,用经济利益来激励他们从事科普,是否可行呢?在被访的21位科学家中,7位科学家表示,从事科普活动是否能获得报酬无所谓;12位科学家认为应该有报酬,其中2位认为只要象征性地拿一些就可以了;2位科学家认为科学家有工资,做科普活动时再拿报酬不合适。对于通过提高报酬激励科学家的建议,例如做科普报告的讲课费,或是创作科普文章或书籍的稿费,有8位科学家认为这一建议对自己来说“无所谓”;6位科学家对此建议持反对态度;4位科学家对此建议表示支持;3位科学家认为此举“没必要”。详细情况见图4。由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科学家是否参与科普活动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因素不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内容。以下是部分科学家在谈论到这一问题时的原话记录。“为什么要把一切事情都变得这么功利?这简直是莫名其妙。做科普是社会责任,完全是社会回馈性的工作,应该把它放在很高的位置。”———女,51~60岁,研究员“大家的科研工作本身很忙,抽时间来做科普的话,就不是出于钱多少的考虑。”———女,51~60岁,研究员“对学者来说,科普在他的评价体系中不占任何分量,那么可以通过金钱来鼓励。”———男,41~50岁,教授“钱太少,大家当然没兴趣。同样要花时间精力,必然要考虑这样做值不值得。”———男,41~50岁,研究员“科学家曾经是贵族,现在为了名、利去做科普,那是变了质的科学家。”———男,41~50岁,副研究员

2.3科技管理者对科学家行为的影响

我国的科研机构,管理者多是直接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他们自身对于科学传播活动的理解和态度必然会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得到体现,因为他们管理者的身份,这种影响还可能被扩大。这种可能的影响会使同机构的科学家或更积极地参与科学传播活动,或更有理由回避这些活动,或因为压力而改变这一领域的活动意向。在接受访谈的21位科学家之中,有10位科学家曾经担任或正担任本机构的管理者职务(研究所副所长及其以上职务,或所在院系副系主任及其以上职务)。他们在从事科研管理、履行自己的行政职责的同时,是否会主动影响周围同事参与科普?通过访谈得到的答案全部为“没有”,其理由主要有两个:(1)担任领导的时候,国家并没有大力提倡科普;(2)科研人员还是应该做科研,领导者需要负责的是跟科研相关的工作,至于是否从事科普活动,这由科学家自己决定,领导者不横加阻挠就够了。一些未担任领导职位的科学家,在谈到个人科学传播活动的影响因素时提到,单位领导人对于科普活动的态度会对本机构人员的参与度产生很大影响。有些研究机构的管理者并未在正式场合表示自己反对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活动,但是在科学家接到活动邀请时,以这项活动与科研无关而拒绝划拨经费,或是以科研任务繁重而拒绝批假,这样会在本机构内形成一种反对从事科普活动的氛围,当科学家感知到这种“舆论气候”之后,可能会出于压力而放弃参与科普活动。

3总结

科学家范文2

关键词:科技史;科学教学;科学本质;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科学课程应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领悟科学的本质[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教授说的“科学史是纵览古今,兼治文理,横参中外,汇通天人的大学科。”是记载的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科技产品的产生所发生的知识背景,科学家勤奋、严谨、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等丰富人文内涵、全面提升学生对科学的认知等教育价值逐渐被人们所挖掘。科技史中所包含的思想是科学素养训练必不可少的内容[2],如何利用科技史中“趣与理”有效地融入科学教学,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我们仍需深入探究。

一科技史的角色价值

(一)激发学习科学兴趣

趣味盎然的科技史大多具有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充满了科学家对世界的思考与探索的历程,宛如一幅神奇、瑰丽的画卷,引人入胜。在教学中适时融和科技史内容,既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又可满足学生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好奇心,也是提高孩子学习科学兴趣的方法。生动有趣故事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对科学本质领悟

孩子们从书本中获取的是科学发现的最终成果。起初,他们会以一种毋容置疑的态度认为书本的科学知识都是正确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通过追问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教学,孩子领悟到科技史上不乏有争议问题,科学实事、概念、原理及方法是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历程。如《光》的单元(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孩子通过科技史了解“人是如何看见物体的?”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家也会提出错误的理论,科学理论是需经过历代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摈弃错误才形成。科学知识会随着历史时间不断完善。同时孩子能感受科学家合理怀疑、不懈努力求真的态度,从而提高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教育专家马修斯(M.R.Matthews)“学习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本身就是追问科学本质的一个侧面”。

(三)促进科学概念建立

合理的科学学习过程,应该让孩子从科技史的角度了解当前我们所知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发展形成的,而不仅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科学知识。在设计实验前先与孩子回顾科学家实验的故事,完整呈现科学家曾对问题的争论、质疑,从中感受其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教师说服孩子放弃错误概念,自主建立科学概念。例如,两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的重量决定,当时不少人对此怀疑,但不敢触犯当时宗教笃信的亚里斯多德的教义。一千多年后伽利略重做了这个实验,矛盾的实验结果证伪了亚里斯多德的结论。随着实验仪器的发展,对这个实验新的探索还在进行。通过这个经典的实验故事,让孩子从生活经验出发,在发掘、比较相似概念的基础上,促使孩子前概念发生转变。

(四)感受浓郁人文内涵

奇妙、生动、有趣的科技史充满了科学家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符合孩子渴望了解世界的心理需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科技史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们理解科学发展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从中领悟到构成公民修养的东西,例如当孩子们知道著名科学家都犯过观察上的错误故事后,对今后养成尊重实事、实事求是、亲自动手做一做、科学需要验证等的态度是非常有利的。通过了解科学研究成果可能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带来负面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坚持不懈等品质。[4]体会科学中深刻地人文内涵。

二科技史在科学教学的运用

科技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主要以“隐形课程”镶嵌出现,教学中,科技史材料的选择要注意简单、生动、有趣,教学形式可多元化,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为主要[5]。其教学模式的程序可采用:提出问题、引出观念、学习历史、设计实验、呈现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总结与评价[6]。

(一)扣人心弦的科技史,诱发孩子的认知冲突

精心设计将科技史实的小故事融入课堂的教学讨论之中并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如选择重要、有趣、或特有的科学案例为切入点。孩子学完光的反射后,在学习《光与热》(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中,为了引发思维冲突,设计对立的双方,组织成扣人心弦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晚年,他的家乡叙拉古城被卷入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罗马军队的船队来进攻,可是此时叙拉古城的青壮丁们都到前线去了,城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情况十分危急,怎么办呢?在生死存亡之际,如果你是指挥者,你能想出什么办法?阿基米德为保卫国家想出什么办法阻止罗马军队入侵?你认为他的办法可行吗?我们能否来验证这个方法是否可行?罗马军队指挥官会是怎样想的?一系列的思考让孩子化解了由故事而引起的冲突。

(二)科技史与探究学习的镶嵌,使教学具备重演性

假如科学课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则科学史是其中的重要因素。[7]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8]科学史充满了科学家探索自然的思考与实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从教科书中获得的知识始终不够完善,要想深入了解其内涵,还须躬身实践。科学探究融入科学史,使教育重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9]例如:《摆的研究》(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是一个经典的探究性课题,在科学史上,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的经典故事,如何把这一历史事件镶嵌入这一探究教学主题?教学时提出:摆的摆动快慢和什么有关呢?伽利略关于这一现象如何思考与实验的?我们如何设计实验并进行比较?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们学到什么科学知识?从中感受科学家思维严密和逻辑推理。正是由于伽利略这一伟大发现,人类才有了准确计时的工具——摆钟。课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书籍等方法进一步认识伽利略,充分感受科学家不迷信权威、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经过上述活动,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还能提高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三)科技史融入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

科技史融入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能更进一步的引导孩子探索与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关系。不仅可了解到产品产生的历程,更能体会科技的发展历程中所蕴含的经验内涵,这正是符合科技教育中所强调的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及问题解決的能力。如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天文望远镜的出现揭开了科技发展的新篇章。四百多年前,荷兰眼镜商的儿子摆弄两个镜片,发现当两个镜片位置合适的时候,远处的物体好像拉近了许多,望远镜在这样偶然的玩耍中发现了,这样重大的发明是一个孩子发现的!更能激发了孩子创造的欲望。对学生也更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教学时,老师激发学生,你手中也有这样的两种镜片,你能否找到这样合适的位置,独立发现望远镜的结构?学习结束时继续追问,你认为这个故事主要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认为望远镜的发明对人类有何贡献与影响?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主要概念,很好的达到了学习目的。

(四)倡导广泛科技史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10]。“通过检索、阅读各种资料、分析工程师和发明家的研究过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灯丝的探索过程,体会设计和发明离不开创新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持续的努力”[11]教师可根据孩子的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给予科技史读物的指导,填补课堂教学不足和发挥学生特长。如望远镜的发明史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擂台赛的形式教学,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利用搜集信息量参与竞赛。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让孩子在脑海中重现科学家的探索方式,真切体会科学家理性的科学态度及为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积极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形式多样地进行科技史渗透

科学家范文3

关键词:科学史;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入;价值

科学史是有关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和结晶,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重视科学史教育,把科学的思想观念、典型事例、演变发展过程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之中,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特点。[1]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的融入科学史教育,就需要从科学史的内涵分析、价值定位及教育功能等方面入手,即回答“科学史是什么”“科学史有什么”“用科学史来干什么”等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受到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陶冶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训练提升,[2]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科学教师等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科学史“是什么”

把科学史的教育融入把科学史与教育联系起来最早出现于西方,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关于科学史教育的研究已日趋成熟。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放在科学史教育上,科学史对教育的价值不断得到发掘,科学史融入教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潮流。美国的“2061”计划和英国的国家科学课程计划等就是对这一潮流的积极响应,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关注科学史教育,科学史教育逐步得到广泛的接纳。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对其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一项曾经的人类活动的深刻把握为基础,以其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支撑,[3]从“内”“外”相结合去全面认识。[4]诠释其内涵特点,可以从“短”、“小”、“精”、“憾”上去加以思考和分析,必须要以学生的认知状况、思维方式以及教学呈现的实际需要为落脚点,不宜贪大求全,内容篇幅的选择应做到“短”,信息容量要做到“小”,融入的内容及方式要做到“精”挑细选,追求的效果要引起学生思想上有所“憾”,能对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思想及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有所促进。

2科学史“有什么”

科学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定位,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有效的去融入科学史教学,去探寻和挖掘其在此过程中的教育价值。随着科学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发掘。

2.1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本质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在整个科学教育系统中起着科学启蒙的作用,对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至关重要,且能为以后的科学教学扎牢思想基础。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关系,即“要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必须了解科学的历史,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学生可以领悟到科学的本质”。[5]科学史可以让学生理解科学理论并不是最终的真理,某个科学理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能是对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则会被不断修正,甚至被推翻。因此,有效地引入科学史料,让学生在重历科学发现中、感悟科学理论的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形成勇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科学品质,为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为下阶段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2有利于弥补静态知识呈现的不足

科学史是科学的发展历史,是科学发展中的“时光轴”、“日历表”,包含了从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所有科学家和科学流派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成果等等。恰当选择,有效融入,跨越时空去对话,能深层理解科学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的,同时又是不断前进、发展的,是在已有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得到修正并螺旋前进的。如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只关注科学知识的静态呈现,而略去了动态发展的过程,只向学生教授这些科学成品而不阐述其发展的具体过程,则难以体现了科学动态的本质,也将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科学观。因此,科学史的有效融入,有利于弥补静态知识传授的不足。

2.3有利于促进教师驾驭课程能力的提升

科学史有效融入教学,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索,积极去实践的。从改变自我的教学观念入手,进一步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去搜集科学史料,有取有舍,去粗取精。[4]同时,也应在呈现方式力求简洁化、多样化,真正体现融入有效的价值取向。教师在此孜孜不倦地追求过程中,教学观念得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得以不断训练,教学研究能力实现不断增长,促进驾驭课程教学能力的提升。

3用科学史“干什么”

科学史对于完善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科学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6]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融入科学史教学,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伦理精神和热爱科学的品质,[7]使教师在研究和实践科学史有效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科学素质代替单纯的科学知识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史之所以受到当代学者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价值。

3.1促进科学精神的养成

(1)激发科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科学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科学兴趣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是上决定着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效果。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有效融入科学史也是其中的一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融入相应的科学小故事,可以抓住小学生具有对故事形式感兴趣的特点,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如,可以将阿基米德认为可以利用杠杆撬动地球、奥斯特发现电与磁的密切联系、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小故事融入到对应的教学中,就能起到激发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作用。(2)筑牢科学核心概念。科学核心概念作为一种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科学史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核心概念,不仅包含了单个的科学核心概念及其研究的过程,还拓展到有关的科学核心概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融入相关的科学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还有利于科学核心概念系统的建构,甚至还能促进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转变。如,在《电与磁》的教学中,有效融入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是如何发现并验证电与磁的关系的科学史,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电能生磁,磁能生电”的科学概念,纠正学生认为电和磁是两个毫不相关的科学概念,为之后对电磁铁科学概念的理解奠定基础。(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的灵魂,科学规律的得出都必须经过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史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科学方法发展的历史,从观察、比较等简单的科学方法到假说、推理等复杂的科学方法都囊括在科学史中。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科学史,可以向学生形象具体地展示了科学家如何提出问题,做出怎样的假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怎样的科学方法以及具体如何运用了这些科学方法以达到揭示某一个科学规律的目的的过程。由此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科学方法,包括这些科学方法的内涵、选择的条件、具体操作的方法等等。如,在《观察小动物》的教学中,简要介绍达尔文通过观察等方法发现并提出进化论的科学史,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如何观察小动物的科学方法。(4)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的精神支柱,任何一项研究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们可贵的科学精神。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实证精神等等。科学史展示了一个个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畏权威大胆质疑、不怕失败永不放弃、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等宝贵的科学精神。有效熏陶,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如,在《点亮灯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引入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终发明灯泡的科学小故事,学习哪种不怕失败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又如,在《我们周围的材料》中,教师可以引入材料发展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创新精神对人类生活进步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2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能发挥它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同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各有价值,又能互相补充。[8]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支柱,包含着对人类价值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体现了人类的价值观、伦理观等。科学作为一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学科,处处渗透着人文精神,体现着人文性。科学是把双刃剑,在科学史上,科学成果不仅带来了人类的进步,也带来了一些危害。所以说科学的研究不仅要考虑到揭示规律所必须的科学精神,更要考虑到研究的成果是否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科学史的历史性决定着科学史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包含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人们常常把科学史比喻成桥梁以揭示其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沟通作用。科学史不仅展示了科学家们努力钻研科学的科学精神,还渗透着对人类社会的关怀。如,在《我们周围的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简要塑料的发展史,让学生明白塑料虽然带给人类便利,但也带来了严重地环境压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3.3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科学史能否有效融入到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最关键的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教师。假如,一名教师缺乏科学学科相应的背景知识,也不注重对科学史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是难以做到根据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方法有效融入的。因此,如何有效融入科学史这一教学资源,对教育新时代的科学教师来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科学教师提高学科站位,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增强学科教学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教学过程中科学精神培育和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机融合,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总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如何体现科学史有效融入的育人功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掌控科学史融入的宽度、长度及效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育人本位,采取行之有效的融入策略及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积极实践,才能体现科学史教育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袁维新.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原则、方式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68-72.

[2]赵法茂.科学史教育的内涵和价值[J].泰山学院学报,2004.26(3):88-92.

[3]俞津婷,胡健.科技史引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45-47.

[4]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3):40-42.

[5]徐宜兰.论中学科学课中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6):10-13.

[6]席泽宗.科学史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2017.2.

科学家范文4

关键词:药学;学科;科研绩效

2015年10月5日,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先生喜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国人多年夙愿,一时间各大媒体热议,尤其是屠呦呦先生的所谓“三无”身份以及未发表SCI论文等特征,更引起了对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广泛讨论。屠呦呦先生获奖究竟折射出我国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的哪些问题?尤其是在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对于健康的需求逐渐增大,我国创新药物研发逐步发展,开设药学类专业本科院校的增多以及医院药学在整个医疗服务链条中的作用日趋显著的背景下,如何能够客观准确地对药学学科的科研业绩进行认定及评价,以提高该学科的科研效率及整体水平,提高科研的投入产出效果等问题己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主要思考的问题。

1药学研究及药学学科

1.1药学研究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已经产生了最原始的药物。药物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以及在与疾病和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萌芽而产生发展的,在中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等有关药物的著作均对我国药物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近百年来,随着西方药学的传入以及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其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医药知识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外,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制药工业的产生,带动了药学教育和药学科研的发展。近代我国关于药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中药的药理和化学的研究,药品的生产以仿制和制剂加工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医药科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使我国在药物创新、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甚至在某些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尤其是在“十五”———“十二五”期间,在医药行业规划的指引下,更是取得了系列瞩目的科技成果。

1.2药学学科

“学科”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也称“科目”。教学中按逻辑程序组织的一定知识和技能范围的单位。也有学者认为“学科”的内涵无非就是“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以及“教学的科目”,只是不同论述的侧重点不同[2]。本文所讨论的药学学科更侧重于“学问的分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即2011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划分,药学学科(代码1007)属于医学学科(代码10)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药学一级学科下划分为药物化学(代码100701)、药剂学(代码100702)、生药学(代码100703)、药物分析学(代码100704)、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代码100705)、药理学(代码100706)六个二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科学”[3]研究模式的产生,新兴学科的渗入以及药学各分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现代药学学科已经成为了以化学、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不断渗入的多学科理论技术交叉融合推动的综合性学科[4]。

2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

2.1科研绩效评价的概念

科研绩效评价是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一定时期的科研投入、产出和结果进行定量及定性的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性评判[5]。评价的结果不但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导向,还关系到科研管理的各项决策以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等等。早在20世纪中期,许多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科学研究活动进行评估的尝试,而我国学者对此开展的研究较晚,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的科研评价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997年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科技评估工作走向了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我国学者关于科研绩效评价的研究对象多以高校,科研机构和医院为主,研究内容多为评价的方法、模型、指标体系,同时也有学者开展了针对于一定学科的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研究[6],即缩小了科研绩效评价的评价范围,将研究对象集中在了某一学科专属的科研活动上面,这与美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Rona-ldN.Kostoff[7]的研究是一致的,他认为科研评价的指标选取必需考虑学科的因素,抛开学科进行的科研评价是没有重要意义的。

2.2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

药学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的发展与国家的科技发展体制改革是分不开的。在“计划”科技项目的“大锅饭”时代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限,对科研业绩进行评价意义不大。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全国主要科技力量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后,我国的医药科技结构发生了巨变、科研机构进行了转制、医药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也促进了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提升,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2016年的《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350号)中更将“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放在了任务首位,同时也提出要推动创新升级和加强研发支持。医药的创新离不开科学研究,重大医药科技成果的产生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么如何客观评价科研人员的成果以使优秀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发挥他们的专长和兴趣扎实开展长期有效的科研活动而不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地完成工作任务;如何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以促进团队发展和鼓励合作;如何促进药学学科的发展和医药科技的创新以达到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是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需要研究的问题。

3关于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思考

虽然我们已经把科研绩效评价的范围集中在了“学科”的范畴,但要对药学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业绩做出尽可能客观准确的评估和评价,构建相对完备的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还需要考虑到行业的因素,不能够一概而论。

3.1高校药学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要考虑到“育人”的因素

高校作为我国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但是其与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高校在开展科学研究之时以及产出科研成果之后,还要丰富原有学科或者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创建新学科,把知识条理化、规范化以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也就是说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首先要完成其核心职能人才培养,其次还要完成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因此,在建立高校药学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到高校的职能。

3.2医院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要考虑到医院“服务”的功能

随着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部分大型综合医院开始设立独立的实验室或研究所来进行药学研究,但医院开展药学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床服务,即将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最终提升临床服务水平。因此,在这些实验室和研究所中更多的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医务人员,一方面他们是一个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更需要他们构建一个科研平台,帮助临床医师更科学地进行研究。因此,在建立医院药学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医院的第一线工作“服务于病人”是医院工作的根本的因素。

3.3公共科研机构的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要符合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

公共科研机构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载体,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地。尤其诸如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更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集中地,承担着国家的重大科研任务有的甚至是国防任务和军工任务,其在管理(绩效)上必须符合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其发展受国家科学发展战略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建立公共机构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到国家政策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田丽娟.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06.

[2]陆军,宋筱平,陆叔云.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13-15.

[3]栾永福,孙蓉.大科学研究模式背景下药学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考[J].评价思路与方法,2013,30(5):257-260.

[4]柴逸峰.我国药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C].第五届全国药学服务与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2013.

[5]戚涌,李千目.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

[6]杨秦,李文林,房玉玲,徐晨辰.高等院校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研究———以中医外科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1):59-62.

科学家范文5

关键词:科幻文学;大学教育;厄休拉•勒古恩;文学想象力;实际教学方案

进入一个科学带来巨大变化的时代,曾属于低等文学的科幻文学,变得愈发重要,已成为主流文学之一。虽然国内正掀起科幻热,然而对科幻文学的研究以及教育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论文分三个部分重点探讨科幻文学 在 大学 阶 段 教 育 中 的 价 值所在:首先,简述科幻文学教育的意义所在。其次,通过了解国内大学科幻文学教育现状,探讨具体问题。再者,以厄休拉•勒古恩的短篇小说集《变化的位面》为例,探讨大学阶段科幻文学的具体教学方案。

一.科幻文学教育的意义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与信息的大爆炸,科幻文学在文学领域变得越发重要,已成为当代主流文学之一。科幻文学的魔力不仅限于文学价值上,其教育意义也是科幻文学登上主流文学地位的因素之一。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科幻文学的教育意义:首先,科幻文学所具备的文学想象可以吸引不同年龄段读者对科学的兴趣。科幻文学如同少年儿童文学那 样 具有 非 凡想 象力,不仅受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而且还滋生了一批又一批以成年为主的科幻迷读者群。著名科幻作 家 艾 萨 克•阿 西 莫 夫(IsaacAsimov)认为:“作为一种‘事实’的来源,科幻小说可能是不可靠的,因为小说中 的 知识 可 能是 错 误的,或者可能已经过时了。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科幻小说的科学背景是偶然的疏忽之过,还是因情节的特殊所需而故意安排的错误,抑或仅仅是因科学进步所带来的落伍,只要故事本身有趣,它就是有用的。我想表达的是把科幻小说作为一种唤起对科学的兴趣的方式,这一点却是绝对没错的”(44)。其次,可以通过阅读注重科学思维的科幻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考能力。纵观科幻文学的发展,科幻文学演变与科学发展紧密连接。20世纪初,科幻文学作品主要发表在各种科幻杂志上[1]。在这些杂志上发表的科幻作品虽受广大读者的热爱,然而仅被视为一种娱乐、或青少年与儿童教育的辅助阅读,甚至被称之为可笑的伪科学、或低俗文学作品而已。进入21世纪,大部分学者公认科幻文学具备有效阐释科学的叙事能力,因此,一些写作能力较强的科学家以小说形式尝试解释科学理论。不仅如此,科幻小说虽然不属于科学领域,但与科学方法有所联系。因此刘英团认为,“童话的幻想是注定要破灭的幻想”,而“科幻却不同,‘科学幻想’走着一条与‘童话幻想’相反的路,如果孩子们读过科幻,随着他们的成长,科学幻想不会破灭,反而变得越来越真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想象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1)。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Le Guin)认为这种科幻文学的想象如同“思想实验”,而这种实验就像“爱因斯坦在移动电梯里射入光线,或像薛定谔把猫放进盒子做实验是一样的原理”(9)。简而言之,科幻文学的科幻想象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科学想像,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再者,科幻小说可以用文学方式有效地探讨科学伦理问题。例如,厄休拉•勒古恩在科幻小说《黑暗的 左 手》(The Left Handof Darkness)中,通过构建一个消除性别整体性的一个外星球,探讨性别差异的伦理问题。而这种伦理问题不仅与现实有关,而且与即将面临的未来也息息相关。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主张,“我们也许即将跨入一个后人类的未来,在那未来中,科学将逐渐赐予我们改变‘人类本质’的能力”(216),其主张主要针对当代基因生物技术所带来的对人类身体的变化而言的。换言之,当未来技术可以轻易地改变人类的本质时,人类将如何面对人类自身的问题,这也是诸多科幻作品中所探 讨的 主 题 。石黑 一 雄(Kazuo Ishiguro)的科幻小说《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提出了克隆人作为生命体的伦理问题,故事中主人公发现他们自己的存在仅仅为人类捐献器官而活着,而人类肆意掠夺克隆人的器官,只为延长他们自己的生命。小说以批评的视角探究以人类利益为主的科技弊端。而这种虚构的作品,为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提供有力的借鉴。

二.科幻文学在国内大学教育现状

很多人认同科幻作品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因而一些中小学校选用科幻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国内,系统地研究科幻文学理论以及科幻文学教育的吴岩教授在访谈中提到了较为成功的教学案例,他认为“在我国,最有说服力的是北京人民大学附中王崎校长领导的科幻 物理 学 教学 小组。他们开设的《科幻物理学》课程很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探究能力,学生还通过科幻故事感受到了科学跟现实的紧密关系,了解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等更严肃的社会问题。我感到这样的科学教育,就是成功的科学教育”(2)。但是,吴岩又指出我国青少年儿童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差强人意,主要问题是“应试压力之下那种看起来行之有效的知识灌输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使他们成为一个有基本科学处世能力的人的目标。更可悲的是,随着应试教育对学生时间和精力盘剥的加重,孩子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日渐衰落。这种状况必将给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造成灭顶之灾”(1)。科幻文学的教育并不应仅限于青少年儿童阶段,理应扩大到高等教育当中。相比学生喜欢科幻文学作品的程度来讲,国内对科幻文学教育的重 视 度 明显 不足,对科幻文学作品的熟悉度也极其缺乏。虽然科幻文学属于文学的一种,国内大学文学类专业很少涉及科幻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研究,更不用说其他的专业了。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科幻文学研究团队为以北京师范大学吴岩教授负责的团队,该团队从科幻文学课程设计以及学科体系建设,到出版系列国内外科幻文学研究著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根据吴岩教授的研究资料来看,国内大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科幻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此时期,开设过科幻文学课程的大学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和杭州大学英语系等。进入9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本科开设了以中文讲授的“科幻小说评论与研究课程”;2003年开始招收“科幻方向”的硕士研究生(387)。近年来,国内不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侨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 也纷纷在中文专业以及英文专业设立相关科幻文学专业选修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其课程主要有:科幻作品分析、科幻文学理论、或科幻创意写作课等。这些课程主要通过介绍科幻文学作品,力求提高大学生们的人文素养或培养跨领域学习能力等。相比 欧 美 高 校 科 幻 教 育 规模,国内大学科幻教育明显滞后。首先,科幻教材资源有限。目前国内大学主要使用的教材为南开大学出版的《英美科幻小说史》以及国内外经典科幻文本为主。其次,国外科幻文学教学被视为创意写作 (creative writing) 重要体裁之一,因为科幻文学具有的文学幻想可以激发创意写作。相比国外,虽然国内各个大学以学生自主组织的科幻协会不断追求创意写作方面的发展,然而这些自发性发展缺乏理论指导。再者,国内大部分科幻课程都设立在中文或英文系,而大多数文科学生欠缺对较难的科学概念的理解。也就是说,文本的解读缺乏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科幻文学在大学课堂中具体实践:以厄休拉•勒古恩的《变化的位面》为例

厄休拉•勒古恩(1929-201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她既是科幻小说作家、又是奇幻文学作家、还是儿童文学作家;同时,她也是诗人、又是翻译家。对于国内读者来讲,对该作者的熟悉度并不是很高,她的很多作品也尚未被翻译成中文。相比国内,该作家在美国科幻文学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下面以厄休拉•勒古恩的短篇科幻小说集 《变化的位面》为例,探讨具体教学实施方案。

第一,科学与文学之间勒古恩用非凡的想象力,在短篇“席达•杜利浦位面转换法”里虚构了一种“位面旅行技术”,这是一种“经由某种扭动加上平顺地弯曲”转换空间的技术。目前国内很火的穿越剧基本概念注重时间的穿越,比如,冯俐编剧、杨军和孙太泉担 任导 演 的电 视 剧《穿越时空的爱恋》(2002年)讲的是两个现代人穿 越 到明 朝 的 故事;李国立执导的电视剧《步步惊心》(2011年) 讲述现代白领女性因车祸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相对穿越到未来的欧美科幻作品,大部分国内穿越剧的时间回到过去。基于这种差异性,可以与学生探讨东西方对时空概念的不同理解。这种探讨要基于学生自己搜索一些资料,通过小组讨论深入分析。

第二,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伦理在当代社会,科幻文学受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作家通过想象力,使人们思考科技发展给人类未来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英 国 女 作 家 玛 丽•雪 莱(Mary Shelley)1818年创作出版的 《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让世人不断思考科技发展 带来 的 伦理 问题。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博士用缝合尸 体契 合 电的 力量,创造出了一个新人类。而当这个新人类获得生命睁开眼睛的时候,创造者弗兰肯斯坦却在恐惧中逃走了。被遗弃的新人类,起初只因丑陋恐怖的外貌被创造者遗弃,也被人类社会排斥,而最后成为了一个反人类的真正怪物。小说中探讨的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使当代读者思考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这个主题不仅是很多科幻小说不断提出的主题之一,也是很多科学家所思考的伦理问题。勒古恩的短篇“永醒之岛”中讲述一个叫奥里奇位面的故事。这个位面里住着一群永醒者,他们是新一代超智能人类,而创造他们的科学家们是秉着相信“睡眠使我们愚笨”这一假设而创造了他们。然而,实验进入一定阶段之后,科学家们发现新人类因无法进入做梦状态,而发生了变异。虽然他们的身体很健康,但是他们的大脑已死亡,他们成为了“科学祭坛上的牺牲品”。王峰认为:“文学虚构的力量既不像预测未来那么大,也不像空虚无用那么小。如果说到用处,它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满足一下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它更存在于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社会性讨论中”(102)。换言之,科幻文学的想象并非毫无根据或非科学的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人类社会伦理无法承担的科学实验进行思想实验。不仅《弗兰肯斯坦》还是“永醒之岛”中,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在作家们塑 造的 幻 想 世界里,思考被人类创造出的怪物以及永醒的人类所处的处境。

第三,未来现实与创意写作克劳迪亚•桑米•尹(ClaudiaSangmi Yun)认为科幻文学的教育意义在于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视角的思维方式,而不仅限于现实的那一种视角 (123)。也就是说,科幻文学可以借用想象,思考现实以外的可能性。著名科幻小说家菲力普•迪克(Philip Dick)的科幻小说 《高堡奇人》(The Manin the High Castle) 是一部关于思考“另一种历史”(AlternativeHistory)的小说。作者把历史背景虚构成: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美国被日本统治为小说背景。作者通过这样的设定来思考未发生的虚拟“现实”。而这种对不同于现实的可能性,并非仅仅是虚构而已。鉴于与过去或者未来产生某种虚拟联系,这种不同于现实的可能性,使得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现实。在勒古恩短篇“尤尼的混乱”中,主人公进入了一个虚拟现实位面。勒古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主人公的体验虚拟空间,而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困在虚拟现实世界里,却毫不 知 情 。 让•鲍 德 里 亚 (JeanBaudrillard) 认为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幻想与真实的界限不断在消失的现实里(2)。

科学家范文6

欧盟自1984年开始实施连续的科学研究政策,这方面的政策主要通过“欧盟科研框架计划”(EuropeanUnion'sFrameworkProgrammeforResearch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FPs)开展,至今已有7个框架计划。欧盟科研框架计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官方科技计划之一,是由欧盟委员会发起、欧盟成员国广泛参与的重大科技合作计划。该计划除对欧盟成员国开放外,还倡导世界范围内的多领域合作,已逐步成为内容丰富的全球性科技合作与开发的计划之一,其研究以国际前沿和竞争性科技难点为主要内容,具有研究水平高、涉及领域广、投资力度大、参与国家多等鲜明特点[1]。欧盟框架计划在接近30年执行中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为欧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盟框架项目中非常重视科学传播内容,希望通过强调科学传播内容来提升科学研究在公众中的影响,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欧盟框架项目对科学传播内容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框架项目中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项目,二是在科研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

1政策内容分析

1.1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项目

第六框架计划在第二部分“构建欧洲研究区”中设置了专门的科学传播项目,主题为“科学与社会”,研究预算为0.8亿欧元。这个主题下的所有项目旨在促进科学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发展和开展欧洲创新,为科学家的“批判性见解”和对社会关心的问题的反映提供帮助。项目侧重促进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对话[2]。第七框架计划在四大研究计划之一的“研究能力建设计划”中设置了科学传播板块,主题为“社会中的科学”,总预算为2.8亿欧元。这个主题下的项目强调科学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与公众要互动,公众要对科技项目知情并参与进来[3]。社会中的科学主题在“能力建设计划”中承担重要的作用,主要目标是建设更加有效和民主的欧洲知识社会,加强科学家与广泛大众之间的深入联系。社会中科学主题是以往框架项目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拓展。

1.2其他科研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

除了单列的科学传播项目,欧盟框架项目另一推动公众参与和知晓科学研究项目的措施是在科研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嵌入是全程式的,从项目申请、项目执行、结题评审以及成果宣传都要有科学传播的内容。欧盟把研究成果与公众交流作为申请欧盟框架计划项目的条件之一,鼓励的科学传播形式包括多媒体、展览、教学与教学材料、公众辩论、研讨会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参与人要在适当的时候与研究界之外的广大公众就科学事宜和研究成果进行对话和讨论,与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团体就科学相关事宜进行对话和讨论;在所有级别开展教育合作;开展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框架计划资助项目成果评估时要求项目承担人在项目完成60天之内提交相关报告,报告中要对项目的广泛社会效应,特别是公众的广泛参与、扩大影响以及成果的使用和宣传计划等进行详细描述。框架计划对科研项目成果的社会影响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项目承担人积极开展专项宣传行动宣传项目成果;通过CORDIS(欧共体研发信息服务网页)服务,以易用的方式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研究成果的利用;推动与更广泛的大众,包括民间社会组织,而不局限于研究界,就科学事宜和研究成果展开对话与讨论[4]。

2政策背景、实施基础以及实施效果分析

2.1政策背景

2001年,第六框架计划的“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被欧盟委员会采纳以及欧洲委员会研究网络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欧盟已经投入到促进和鼓励科学与社会间的对话中。欧盟委员会的目标之一即是在科学团体中培养一种科学传播的文化,希望能够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促进公众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在第六框架中,欧盟委员会对大型项目给予了支持(50~100名合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研究成果的传播就成为参与欧盟FP6计划所支持的研究活动中的一种契约性义务。这一条款的特殊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共享、公众了解、透明度和教育[5]。欧盟委员会的传播策略尤其注重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电视、广播和报纸媒体),此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传播中还涉及网络。

2.2政策实施基础

在欧洲实施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相结合不但受到广大公众的欢迎,同时也得到科学家的支持,政策实施基础有如下几点:首先,欧洲公众希望更多的了解科技信息和科学研究。“欧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公众意见调查报告表明,78%的欧洲公众表示对“科学新发现”非常有兴趣或者有兴趣。相比1992年的调查,2005年的调查中公众希望从“科学新发明”和“科学新发现”中获取信息的比例分别提升了2%和1%[5]。不管是对科学技术很了解的人还是不了解的人都同意“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非常重要”。其次,欧盟委员会积极参与到资助项目的成果向公众和媒体开展的科学传播活动中。欧盟委员会对项目执行人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给予很多支持,一方面是给予经济支持,比如资助项目开设自己的网站定期公布研究进展[6],另一方面对项目团队给予很多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掌握必要的科学传播的技巧,使得成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最大化利用。第三,欧盟委员会特别希望框架项目资助项目的参与者认识到自身也有公众传播层面的内容,不断让参与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改善科技以及科学家在公众中的形象。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让非专业人士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增强公众对科技发展的理解,有助于科技政策实施的成功。科学家对如何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兴趣和需求都愈加强烈。

2.3政策实施效果

欧盟框架计划对科学传播项目的投入增长很快,预算成倍增长;研究目标愈加明确;研究主题不断具体化。欧盟委员会对框架项目评估发现,设置独立科学传播板块产生了比较好的科学传播效果。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公布了对第六框架中“科学与社会”主题的中期评估,报告显示项目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主要包括:这个主题的研究已经确立了考核欧盟科学与社会问题的讨论框架和背景———在科学技术研究相关问题上提供反思性的活动;“科学与社会”主题的研究在扩大科学团体的范围上做出重大的贡献,特别是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开展的活动数量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单列的科学传播研究板块对整个欧洲社会的文化和能力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7]。网络对于科研项目宣传其科研成果和让公众了解更多的信息方面也有很好效果。欧盟第七框架中期监测报告中有数据表明:欧盟委员会研究网站(EUROPA)目前已经有26000个页面(2008年),月访问量已经超过125000人[10]。EUROPA随时更新欧洲研究的最新决策和最新进展。2008年,有将近8500万访问量,直接产生了16200万的浏览[8]。#p#分页标题#e#

3对我国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相结合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重大成果,仅在2009年就获得97.7万件专利,发表科技论文47.2万篇。据2008年SCI、EI、ISTP统计,我国作者发表在国际期刊和重要会议的论文共27.1万篇,居世界第2位[9]。可见我国的科技成果总量已经居世界前列,有充分的科技资源供公众利用。2010年我国公布的最新一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71%的公众认为“科学家要参与科学传播,让公众了解科学研究的新进展”;77%的公众认为政府应该支持基础研究,即使这些研究不能马上产生效益;71.6%的公众对科学新发现感兴趣。能够看出,我国大部分公众有了解科学新发现和基础科学研究的需求,这一点与欧盟公众非常相似。因此,在我国实施基础研究和科学传播相结合是非常必要且有实际需求的。

3.1建立重大科技专项和科研基金的“科普专项基金”

虽然《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公众的科技信息机制。但是要求的整体性较强,不够明确和具体。特别是没有对经费情况予以明确规定,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而建立重大科技专项和科研基金的“科普专项基金”是一种有效办法。科普专项基金的经费来源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可以从项目管理费中提出一部分,由政府科技项目方实施管理和统一使用[10],二是政府项目方也可以在编制预算时直接将“科普专项基金”作为一个申请板块。“科普专项基金”的设置金额可以先实施小规模试点,待时机成熟再增加。

科学家范文7

哲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普遍的、适用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就像是一道门,门的背后是通往大千世界的条条大道。它又像是一道光,光环下照亮的是科学思想的点点繁星。哲学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她的光芒总是在聪明的头脑中形成五彩的画卷,展示于人的是它神奇的魔力。哲学思想渗透于所有的自然学科之中,它存在于自然学科并且超越了自然学科。哲学思想是抽象的概念,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一切存在之间都拥有抽象的同一,这种抽象的同一是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的抽象同一。正是基于这种抽象的同一,使我们有可能感觉到一切客观实在的存在。哲学所要做的就是阐述这种抽象同一的内容。将哲学的理念应用到自然科学领域,应用到药学的研究领域,将有助于我们深刻分析研究工作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更快、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药学科研领域中的哲学思想作一个简明的阐述,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不能脱离客观实际空谈科学研究。药学科研领域的研究,从最初的开始立题、立项就决定了该项工作的方向是否正确,从而最终决定该项科学研究是否会取得好的结果。当然,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原本看起来不可能的天方夜谭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所谓的幻想也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下,在客观条件成熟时则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在构想药学科学研究框架的时候,既要脚踏实地,用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去看待问题,客观地研究事物;同时又要敢于大胆假设,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突破常规,打破枷锁、摆脱束缚,实现科学思想上的飞跃。任何一个药学科研工作者都必须明确,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客观存在的规律,正确运用客观规律。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有机整体,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某个脏器出现病变,必然导致相关联的其他脏器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突破了量变的范畴,即发生了质变,就会造成病症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药物研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整体性、作用性和复杂性,实验设计要尽量做到更周全、更详尽,以有限的药物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最大的科研成果。

2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科学成果的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科学成果取得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充分体现了药学研究的独特魅力。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既有偶然因素,又有必然因素。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的现象,是由事物的外部原因或非本质因素引起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一定要出现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历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境的启示下发现了苯环的结构、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英国著名细菌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分子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首创DNA双螺旋结构等等。这些科学家的成果看似是出于很偶然的发现,仿佛上天偏爱这些人,让他们成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幸运儿,碰巧的机遇成就了他们今天的盛名。然而,这种偶然性其实也是必然的产物。因为在偶然的背后,是辛苦的努力,是不懈的争取,是以长期、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基础的。没有大量的科学实验作后盾,没有科学工作者的日思夜想,这些成果的取得是绝无可能的。即使看到了镭的光芒,即使看到了青霉菌的存在,即使得到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果没有努力寻找、善于思考的头脑和敏锐的思维去发现其中的奥妙,那些原本偶然的科学发现也就变成了一颗颗一闪即逝的流星。任何科学成果的发现都有一个过程,任何一项科学工作的成功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重要的是善于抓住偶然,用不懈的努力把这种偶然性的认识变成必然的理论、必然的成果。科学研究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但是又可以去推断,可以去思考,可以去验证。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某种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就像一个苹果成熟了落在地上这样极其平常、司空见惯的事情,就可以引发牛顿对大千世界深人的、科学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由此而生,最终成就了一代巨匠辉煌的功绩,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让多少后人羡慕不已[1j。在科学发现的历史上,数不清有多少成果就是因为偶然的灵光突现,导致了一个个伟大理论的诞生。但是为什么千千万万的人们每天面对这些简单事实,却只有极少数找到了真理,发现了规律,为世人所称羡呢?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各种偶然性,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应该努力发现并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偶然性上。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偶然因素,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既要相信必然,又要珍视偶然,努力去寻找偶然的事实里面存在的那些必然。

3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漫长的科学发现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可能完成。药学科研领域也是一样,要有长期从事艰苦工作的心理准备,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精神,才能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青篙素[z.3〕是上世纪70年代由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制出来的唯一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抗疟新药,它的研制过程中同样充满了坎坷和痛苦。上世纪70年代,疟疾席卷了整个世界,特别是在非洲地区,由于生活条件的恶劣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死于恶性疟疾的人数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的药学工作者都开始了抗疟新药的研究工作,年轻的屠哟哟承担起了我国抗疟药物的筛选工作。摆在她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化学合成,通过结构修饰和高通量筛选以期得到一个新的药物;另一条路则是从我国的传统中药人手,在浩如烟海的中草药中寻找具有抗疟活性的成分。屠哟哟选择了后者,包括青篙在内的几十种中药被选出来做了第一批的筛选,但是令人沮丧的是,无一有效。路走到这里好像进人了死胡同,没有办法再走下去了。可是屠哟哟没有这么想,她的疑问是前人用了上千年的有效药物,为什么提取之后却没有了效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出现?她反复地查阅了资料以后,突然间发现青篙的应用大多为绞汁、搓丸和制散,为什么最常用的水煮方法反而没有使用,是不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其中的某些成分不稳定?就这样,别人还在热提取工艺上下功夫、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屠坳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她改用乙醇冷浸的方法,把提取温度控制在60℃以下,终于得到了对疟原虫有100%杀灭作用的具有独特过氧桥结构的有效成分青篙素。后来,经过结构鉴定确认其分子中只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从而打破了世界范围内认定抗疟药必须含氮这一固有观念。事情发展到现在,研究似乎是顺利的,令人振奋的。但是接下来一个小问题的出现,差点把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毁于一旦。当屠哟坳的研究组用完了第一批青篙药材,对第二批药材按原方法进行提取的时候,却得不到原来的结果了。难道这一切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屠哟哟仔细回顾了发现青篙素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原来问题出在药材上。以前那批药材以叶为主,而这批药材大都是粗茎,叶很少。于是她立刻更换了青篙药材,最终又得到了阳性结果。经历了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艰苦过程,才有了今天赫赫有名的抗疟新药青篙素。直到今天,青篙素及其衍生产品仍然发挥着重要而广泛的作用,在世界各地还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而其整个的研发过程曲折而漫长,正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起作用。所以,如果不了解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不正视这一点,在科学研究的曲折性上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很可能在科学研究的第一次挫折后就放弃了努力,自然也就没有了现在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美好世界了。#p#分页标题#e#

科学家范文8

1分子营养学的产生和发展

分子营养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75年,美国实验生物学科学家联合会第59届年会在亚特兰大举行了“营养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专题讨论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营养协调委员会主席ArtemisPSimopoulos博士认为,这是营养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1985年,ArtemisPSimopoulos博士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海洋食物与健康”的会议上,首次使用了“MolecularNutrition”,即分子营养学这个名词;1988年该领域研究的论文与综述骤然增多,文章涉及的内容大致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与营养学结合的必要性、基因转录的代谢调节、基因表达的营养(或营养素)调节、营养与变异、基因多态性与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营养相关疾病的影响、基因多态性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影响等7个部分[2],已经囊括分子营养学的所有研究内容。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相继提出了环境基因组计划和食物基因组计划,而食物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与食品中营养素和非营养素显著相关的基因及其突变位点,尤其是研究与营养素代谢显著相关的突变基因[3]。接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临床研究中心DrYong教授指出:营养学家应该考虑基因组序列对他们的研究意味什么,如果不去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营养学将面临死亡[4]。在这种背景下,分子营养学应运而生。人类对癌症研究快速推动了营养学与基因表达的联姻,直接导致了分子营养学的诞生。

随后,科学家们考虑到人们年龄、性别的差异,尤其是考虑到了个体在营养素需要量上的特殊性,根据对特异营养素影响基因表达及特异基因不同基因型对营养素需要量和营养素利用程度影响不同等方面的研究,营养学研究者制订了不同基因型人群相应的推荐摄入量(RNI)。这些研究推动了分子营养学研究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对人类健康有利的基因进行表达,抑制或沉默与营养代谢疾病有关的基因进行表达。随着分子营养学的产生和飞速发展,以及学生渴求知识的范围更广泛,自主学习的氛围更浓,食品科学与营养科学等同类院系为本科或研究生开设分子营养学课程,无疑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前沿、最新兴的专业学科,更快地进入科研状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2分子营养学与食品营养学的关系

食品营养学是现代营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侧重点是从农产品原料的营养物质组成及含量、膳食结构与营养素的合理搭配、食品贮藏加工中营养素的变化等角度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广义上还包括食品营养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可以说,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食品科学专业的院系设置为食品科学与营养科学并重的院系,从这些举动中,看到了食品营养学的发展重要性及前景。分子营养学当前最公认的概念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营养学的一个新领域,是营养科学研究的一个高级层面,也是营养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营养学,也就是从DNA水平或基因乃至蛋白质水平研究营养学。研究内容遍及营养科学的各个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有营养与基因表达调控、营养与遗传变异、营养与基因组的稳定性、营养与个体基因多态性对相关疾病的影响等。因此,在开设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等课程的同时,需要紧随学科发展形势和科学研究前沿,拓展营养科学研究内容,尽量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分子营养学知识,并进行该领域的试验,以便迎接食品营养学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3食品科学专业分子营养学的教学内容

食品营养学的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作为必修课开设,而分子营养学是营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门科学,与食品营养学息息相关。在学生已经掌握食品营养学知识的基础上,为其开设分子营养学选修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更深层地了解食品营养的分子机理及分子作用。另外,作为食品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深层次地了解分子营养机理就更为必要了。食品科学专业分子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概念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理论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食品中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对基因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食品中各类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分别介绍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硒、VA,VD,VE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多态性对食品营养素吸收、代谢和利用的影响,主要介绍基因多态性对食品中叶酸代谢的影响、V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食品中钙代谢的影响、基因多态性对食品中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基因多态性对食品中铁代谢的影响和基因多态性与食品中乳糖不耐征;个体化的营养素供求量制订及其个体化健康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食品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在个体化营养相关疾病的一般作用和生命早期食品对成年后营养相关疾病发生的营养及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食品科学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设置了整个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食品科学和营养科学知识基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意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生系统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考虑到介绍基因表达的概念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理论,因为食品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要涉及到这些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所以在本课程的前面进行介绍有助于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其次,食品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对基因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基因多态性对食品营养素吸收、代谢和利用的影响,这是分子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比较抽象,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需要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介绍,而且本科生可以相对简单地进行讲述,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再次,因为食品中各类营养素对基因的表达调控虽然有一些共同点,同时它们又各具特色,以各种营养素为例,详细地介绍每一种食品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最后,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不同难易程度来讲述个体化的营养素供求量制定及其对个体化健康影响的规律及机制,详细阐述不同个体营养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及在营养相关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如此这样,学生结合自学,可以全面学习和理解分子营养学的知识内容。

4食品科学专业分子营养学的教学方法

#p#分页标题#e# 分子营养学涉及到了许多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抽象的概念,仅仅通过理论教学,是难以让学生融会贯通的,需要在课程中间设置部分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了解一些食品科学专业中分子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如PCR技术的操作、动植物食品中基因组DNA的提取、DNA的纯化及质量测定、食品中RNA的提取及测定、粮油食品个体化营养素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制定等最基础的实验技能。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网络进行部分生物信息学的讲述,如介绍一些生物基因组序列的组成与比对、NCBI数据库、多态位点数据库等最基础的生物信息学工具;针对多媒体实例介绍,以及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在营养相关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最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介绍和讲述。

5分子营养学在食品科学专业中的重要性

目前,分子营养学课程在全国高校的食品相关专业尚未见开设,主要在医学类专业开设的比较多。随着国家对食品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的加强,加之国家对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倍加关注,食品科学专业科研及教学工作者对食品营养和安全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研究上,而是深层次地意识到了食品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在分子水平上的重要性。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经过形势分析,在李建科教授策划及带领下,率先组建食品营养与分子营养学实验室,已在该学院食品化学博士学位点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分子营养学课程,并着手在本科生教学计划中配合食品营养学必修课开设分子营养学选修课,为学生深入了解各种食品营养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理提供知识和能力储备,进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深造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子营养学课程在食品科学专业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子营养学涉及前沿学科较多,可以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人类对生命现象与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整个机体水平向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结构及分子水平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传统营养学对动物或人机体营养代谢的过程已经有了深入的阐述,但是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是在机体水平上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渐成熟,并向整个生物领域快速渗透,营养学自身发展需要从细胞水平阐明营养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调控机体营养分配与代谢的途径及机理。分子营养学是营养科学研究的一个层面,是营养科学的组成部分,是营养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和营养科学的前沿。营养科学研究乃至生命及医学科学研究一般都是在人群、动物个体、细胞和分子4个层面上展开的。人群层面多采用流行病学方法,以调查研究为主;个体、细胞、分子层面多采用实验研究。4个层面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营养科学研究的系统工程。营养代谢疾病研究观察到的现象需要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实验研究通过个体、细胞、分子水平逐步认识现象的本质。分子水平是实验不断发展的产物,更有助于探索现象的本质。分子营养学不仅可以证实营养现象,更重要的是探索营养现象的内在机制。目前,对于处在生物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分子营养学有利于他们紧跟科学研究步伐,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