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教育范例

科学创新教育

科学创新教育范文1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

一般说来,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创造性是相互制约的,好奇心强的学生自尊心强。一开始好奇心驱使学生大胆地探索新事物,如果得到许可,学生会继续他们的探索行为,并不断地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和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抢答,允许其提出问题,哪怕是与课堂所学知识关系不大的问题都可以。如在教学《蒸发》一课时,学生对于周围一些蒸发现象的本质认识不清,产生质疑。老师可以通过课上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观察、记录、实践、解决难题。实验一:每个学生取一个棉球蘸点95%的酒精擦在手心、手背,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问学生们有什么感觉,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感到凉爽;实验二:让每组一同学拿一支温度计,让学生看看温度计上的读数,做好记录,然后让另一个学生用棉球包住液泡,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的度数,随着蒸发,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慢慢在下降。这样,学生明白了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体发冷,就是水蒸发吸收身体表面的热,使身体表面温度降低造成的。

二、加强有利于创新的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第一节课该怎样上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新课的引入要尽可能生动有趣、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望。例如: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一课引入时,应先出示黄河挂图或放映录像,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进行启发:你看到这样的水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最后揭示这节课我们就从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开始,研究减少对土地的侵蚀问题。这样由学生“质疑”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概念、规律的教学要注重讲清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尽量增加学生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动脑实践,主动地去探索、研究的习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信任学生,该说的让他们说,该做的让他们做,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教师不要包办。

三、准确把握学生创新时机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相比基础知识好,但由于来自各方的压力大,普遍自信心弱,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缺乏,创造精神不足,这就要求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特别是在即将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教师应有计划地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光的反射》的导入环节,教师设计“想知道低矮的鸡舍里有没有鸡蛋”这个问题的情景,问:根据平日里的生活实践,你知道用什么办法既方便又省力?正确答案当然是用镜子照,如果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教师顺水推舟,说出答案,看起来非常顺利,其实学生是在被动地回答问题。如果换用“你用什么办法知道低矮鸡舍里有没有鸡蛋?”提问,气氛就会大为改观。首先“像盲人那样用棍探“”用耙子耙”这类答案都会被肯定并受到鼓励,学生都可独立在别人答案的启发下找到与众不同又高人一等的办法。这就为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进一步为探究活动营造了积极主动的气氛。

四、诱发学生创新学习兴趣

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活动中有意无意地领略、体会、接受一定的自然知识。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驾驭教材,提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创造一种诱人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电磁铁实验》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①电磁铁有两极吗?你怎样知道的?②如果电磁铁有两极,分别有什么极?怎样判定呢?③你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吗?试一试。④你还有别的发现吗?这些问题会使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知识也就在争议讨论中理解巩固,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

五、鼓励学生创新和运用

科学创新教育范文2

一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他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可能出现创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更多灌输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照搬照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准备。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1.鼓励学生质疑,标新立异。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的时候,也是他们喜欢动手、喜欢挑战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喜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有些内容可能会和我们教师教的、书本说的不一致,面对这样的不一致,我们教师要鼓励他们的行为,来保护他们的创造、创新的意识。2.捕捉创新的火花,予以引导和肯定。创新行为的出现往往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无意所为带来的意外之喜,对于我们的科学学科来说,往往是课堂生成的产物。那么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地予以学生肯定和鼓励,从而在全班形成一种示范和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开发、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二、扎实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一种素养,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使创新需要扎实的基础作为保障。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的有思维、有想法、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使学生在当前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本身是一个体系,学生要想取得突破就不能有漏洞,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也会制约他们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三、培养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是科学课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关注教师是怎样讲的,书本是怎样说的,最终自己怎样把知识记住,考个高分即可。这样的一种认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出于被动的地位,并不能够真正地消化和吸收知识,而且很难真正提高自身能力。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与能力并重,且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努力方向。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学习和探究,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往往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最大的内驱力之一;其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后,要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及时地予以表扬和肯定,这样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强化了他们的探究欲。

四、把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科学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离开实践,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实验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俗地说学生不干,不动脑筋,创新就等于零。实验教学中,我着重做好以下三点。

1.上实验课之前,该放开则放开,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准备,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

比如,树叶、砂、石头等让学生自己采摘收集;蚂蚁、蟋蟀让学生到田间去捕捉,讲“电磁铁”一课所需的导线、电池、铁钉让学生自己提前准备。使学生体会到“看着容易,干起来可难”。

2.上实验课过程中,该甩手则甩手,多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

科学课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习科学成果,记住概念、性质,而重要的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发现这些科学知识的过程,从而使他们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比如,讲磁铁的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磁铁吸铁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讲:“除了这个性质外,磁铁还有不少性质,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磁铁的秘密,现在就用每个桌子上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看哪个学生发现的秘密多。”这样只告诉了学生磁铁还有其他性质,只给学生提供了必要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动手能力会大大提高。甩手并非教师一切都不管,而是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操作、探索,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

3.试验课后,讨论要大胆放宽,给学生言论自由,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巧妙整合,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科学创新教育范文3

在总结和分析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重点及难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强调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对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

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工程实践;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

0引言

自2004年起,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已走过12个年头。全国众多高校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建立了智能科学技术学科,逐步形成了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三层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体系[1]。中南大学的蔡自兴教授在《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中提到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是以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具有高度交叉和多学科融合的特点,该学科包含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属于智能科学技术课程[2]。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前沿学科,在社会智能化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探索出适应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是时代赋予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育的使命。

1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智能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信息技术的前沿方向,因此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教育对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学做分家”或“重学轻做”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里的“学”是指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理论学习,“做”是指以教师为指导的课程实践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工程实践。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限的教学资源及实验资源、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足以及过于陈旧的教学理念等。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地发展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改变教学理念,探索出真正符合时展的教育模式,是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许多高校的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或只是融入了少量简单的实例演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这无疑给创新教育的推进带来更大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育形式的现状,我们需要对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进行整合,对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内容、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

2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按照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层次设置相关的理论课程[4]18,通俗地讲就是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或被动地从课程教材中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其中既包括学科的基础理论,也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单纯的理论教学大多数是以文字、图表等一系列的抽象形式存在,在为学生补充丰富的理论养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便实践案例偶尔会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对培养新型人才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理论教学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及不系统性等特点,如果不将理论付诸应用实践,知识就不能被很好地简化、集中化及系统化,往往会产生徒劳无功的效果。工程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4]20,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表现。不可否认,理论教学为工程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等重要。目前,各大高校都在致力于学科建设,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尽力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这期间,加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意义非凡。因此,探索出合理的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整合智能科学技术课程,加入交叉学科的元素,建立面向智能科学技术的专业实验室,一方面,发展实验室与相关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提早进入“工作实践”模式,增大毕业学生的就业几率;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实验室可以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完成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转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将来顺利走入社会增加保障。为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可为每门课程设置专属的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课程设计,消除学生对课程理论“学而无用”的烦恼,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制订课题或项目计划书,由指导教师定期抽检。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自我管理[5]。同时,为了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扎实型人才,应该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与工程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实战演练,教学和实践指导的第一主体设定为学生,这样就打破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占有主体地位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根据理论教学中获得的专业知识,收集相关的项目案例进行集体的分析教学,自行设计方案,加入相应的验证实践,教师做最终的概括总结。整个过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开拓其视野,通过交互学习,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智能科学技术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并非首次提出。但是由于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高度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前沿学科,很多课程教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建立完备的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学生参与教师课题项目以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与工程实践指导并重的实战演练,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各层人员的集中努力和积极配合,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目标: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

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界人才。智能科学技术作为前沿学科,其创新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的需要。同时,实施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自2004年起,各大高校纷纷建立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智能科学界的人才需求。智能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指智能科学技术专业人才从无意识的创新变成有意识的创新,能够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研究会开发[6]。智能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具备扎实的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知识、强大的综合应用以及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理论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课程知识,工程实践使学生获得强大的应用实践能力,通过两者的结合,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获取良好的职业素质。

4结语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创新领域不断涌现,对智能科学技术等前沿学科人才的需求较大,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能科技人才相当迫切且尤为重要。大学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较高层次阶段,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高质量并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任何偏重理论教学或偏重工程实践的教育模式都是片面的。高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没有定律,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不断地探索研究。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应围绕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实施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培养人才,还能更好更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技术产品。

作者:石跃祥 任晓雪 朱东辉 单位: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万森.探索智能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写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开创八年之际[J].计算机教育,2012(18):5.

[2]蔡自兴.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J].计算机教育,2010(19):2-6.

[3]王祝萍,陈启军.对智能科学技术教学的几点认识[J].计算机教育,2010(19):115-117.

[4]孙红,蒋念平,陈玮,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融合[J].计算机教育,2012(18):17-21.

科学创新教育范文4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下; 大学生;“诺奖”式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新探索

        一、问题提出:每年的十月,诺贝尔奖公布之日,总能在国内掀起唏嘘之声,无怪乎国人的“诺奖”情节如此之重,泱泱大国,枉有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却在代表世界科学研究最高成就的诺贝尔方面毫无所获。放眼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只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轻视实践、实验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基础研究,其原创性的成果简直就是凤毛麟角,我国是制造大国,却也是创造小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人总是在唏嘘感慨之后,就会把视线投向我们的教育业,溯本求源,反省我们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不太大(据统计,获诺贝尔奖的华人当中,在中国就读了中、小学再出国深造者占多数),最大问题,在大学,我国大学生学得太轻松,是所有学生群体中最轻松的一群,比幼儿还快乐,导致基础教育打下的基础,“前功尽弃”。相反, 美国的基础教育并不成功,而让美国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是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大学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同时对大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少名牌大学,大学生们通宵达旦地学习、实验,是美国大学的常态。美国这种把学生潜能发挥到极致的教育,吸引了世界上一流的学生,也吸引力了世界上一流的师资。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基础教育之上,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确值得深究。

        二、探索原因: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大脑构造是没什么差异,西方人(或其他科技强国的人)善于创新,为何我们中国人却如梗在喉?我想,这里面真正的缘由就在于我们教育的理念及我国文化渊源的差异。君不见,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好,大学生学习的的目也好,全是为了“考试”,很少考虑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当然,标准化的教学与考试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与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在思想上更新教育理念

        人的进展是多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人的境地的高度,行为的高度,而原创性的思想与理念的多寡,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兴盛与高度。在我国这么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且深受儒家功利主义的为官之道与有用理性思想影响的国度里,如何让我们的高等教育摆脱当前的困局?如何从有形资产的投入为主转为无形资产如精神层面的观念变革的投入为主等,是推进教育变革的根本,需要全民族几代人的共同作艰难的努力,作观念上的全新变革,作制度层面上的全新变革。

        2.重视实验、实践创新方面知识的学习。

        实践、实验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把实验、实践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水平的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建设一批专业教学实验室和科学研究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让学生利用此机会把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大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 除安全需要以外,老师还应允许部分学生进行一些与老师教学不一样的步骤或不一样的方法的实验,必要时还可组织大学生开展一年一次或更多次的实验操作的比赛,这种实验操作比赛与书本上、课堂教学上的实验应有较大变动,让学校的实验室不再是一种摆设,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多去实验室锻炼,以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实验兴趣。对于大学学习阶段在实践、实验方面有创新、改进、发明创造的学生,在考研、考博、出国等方面应优先考虑。

        3.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构建一个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将最新的前沿的科学研究内容、科学概念及时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客观物质世界,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如学医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在中医学中寻找根治像癌症、艾滋病等这种疑难杂症的中药;学物理、能源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植物能源、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太阳能、核能的新利用等)。同时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可以开设以创新学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如:日本开设《预测学》、《创造心理学》,美国部分高校开设《创新术》等课程。用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求异型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开发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精确性、敏捷性及变通性,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

        4.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高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首先,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由于我国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测试,至于实践、实验方面的知识很少测试,考试内容更没有离开教材和老师的课堂教学,同时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的高低,这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给教师适当的权利,让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逐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开始让每生每学期参与一门新的考试方法,慢慢到每生每学期参与二至三门或以上的这种新的考试方法)如让学生在视频下考试,老师则可在考试当时或之后通过看视频给出学生成绩:像学新闻的可设计新闻片段采访;学影视的可设计影视片段表演;学中文、英语的可设计中、英文演讲;有实验的可设计综合实验操作;没实验的可设计在规定内容、时间、范围内让学生在黑板出考试试卷……另外还有部分书面答卷、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做到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考评,以此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其次,改变那种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最后,建立有利于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p#分页标题#e#

        5.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

        一位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刘欢说,在MIT,他大二就参加学院教授的研究课题,当时,学院的两位大牌教授,就经常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听他这个本科生对科研思路的看法,这使他受益匪浅,他所在的MIT机器人研究所,是世界顶尖的研究机构,在他看来,成就这一研究机构学术地位的,不是一味的研究,而是对年轻学生的培养,由此形成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学研究,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鼓励学生成立“科技发明创造协会”,将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吸收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

        面对21世纪的科技挑战,作为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等教育,首先必须考虑到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既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更重视实践、实验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基础研究, 应切实注重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能力的各种举措,为培养能够适应世界形势需要的具有创新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而努力,以争取在最段的时间里,在代表世界科学研究最高成就的诺贝尔方面有所突破,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科学创新教育范文5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学生;语文素养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重要作用。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曾说:“学习语文的确很重要。语文程度不够高,大约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阅读,另一方面是写作。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有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1]在这里,叶老为我们讲了学习语文和学好语文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阶段为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标和要求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有许多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不够重视,表现为:或不开设此课程,或开设仅放在选修课;虽开设为公共课程,但对课程教学不重视。据抽样调查,在我省抽样的8所高职院校186专业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占抽样调查总专业的52%。从数据看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仍存在不重视倾向。把大学语文课程原本的中心地位滑落到了边缘,加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着教法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影响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素质的培养对于国家来说不容忽视。为此,我们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门槛底相应语文基础差的现状,需要在高职阶段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一、大学语文课程不可替代

面对高职学生语文素养较低的现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公共基础课地位显得非常重要。第一,大学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不能取消。语文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提高学生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能力,人文性体现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语文基础较差,若进入高职后,不加强语文素养的培育,将影响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性,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该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不可将其列为可选可不选的选修课程,同时,语文素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重在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基本特质的涵盖人的思维培养、人文熏陶、人格塑造等综合素养。第二,大学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对提升高职学生语文素养,与其他人文学科提升语文素养方面比较,呈现出全面性、综合性的特点。如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演讲与口才》《实用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少年儿童文学》《沟通与表达》等课程,虽然也在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它们或侧重于写作、或侧重于口头语言、或侧重于文学鉴赏等等,仅仅是语文素养中的一个部分。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有着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重要位置,是真正解决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重要渠道。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教师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非常有必要。其他一些人文课程可作为选修课进行学生自主学习,兼顾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高职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高考全国卷总分750分,而高职学生仅以总分200分(而语文单科满分150分)左右的成绩入校,语文素养明显很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就成了解决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主阵地主渠道。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承袭中学语文授课模式,也要改变传统大学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不断创新课程教学,还大学语文课程它固有的开放而有活力的面貌,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一)创新教学内容

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综合性(全面性)。语文素养是个综合性概念,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创新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要素。语文教学仍要围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要涉及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解决高职学生语言表达方面词汇贫瘠、句式单一、语句不通的问题,阅读方面阅读习惯差、阅读量低,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足的问题,人文方面人文知识底蕴不足、文化意识淡薄、文化精神缺乏的问题。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要凸显时代性。要挖掘充满时代气息的生动内容。因社会的不断前进,教师不能固守原有教材的选文内容,要结合时代精神特质、学生的兴趣需要,可以从原有的选文中挖掘出新的结合点,也可从其他报刊、书箱增加一些选文,特别是能够反映地方特色的乡土内容,让学生更有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自信。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性,一是学生的差异性。分析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由于专业的差异性、学生的层次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的侧重点会有一定的区别。语文课程教学除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之外,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可与学生的专业需要结合起来,会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要注重实用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语文教学的知识与能力层面要定位在实用性,着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实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能够应用语言文字处理事务、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通过写作、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通过经典文学鉴赏、影视欣赏、网络文学欣赏,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教学方式的有效与否,关键要看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采用的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注重介绍文本写作背景、语句分析、中心思想提炼等),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兴趣、能力、品质。“谈话交流式”是一种比较适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可称作互动式、交谈式。语文课程是语言的学习运用,谈话交流又以言语交际为媒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而且对语言运用又是一个促进。采用这一方式,教师主要通过巧妙设计一些话题、问题,创设师生、生生之间谈话的情境,营造一种和谐交流的语境,在质疑、思考、探究、交谈的过程中,领会文章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诸多学习内容。实践证明,运用这一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心灵沟通会更加顺畅,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加强,教师也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有目的地强化训练,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情境式”教学方式,也是一种适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表演式”的教学方式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许多文学作品就是表演的主要素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多利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重视语文学习情境的创立和设计,让学生通过某种真实或类似情境中感受体验、学习实践,把知识通往能力的桥梁架起来,最终形成能力。知识是可以教的,而能力是通过在活动中运用知识逐步形成。例如,关于文章的写作,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布局、材料的选择、语言的运用等知识和技巧性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的,而写作能力的形成则是靠学生自己在个人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培养的。“活动式”教学方式,以开展多种活动为特征,是一种较好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活动式,如朗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辩论赛、听讲座、创办校报校刊校网等,解决学生口才、书写、写作等多方面的薄弱问题。活动的开展可结合当代的一些节目进行,比如结合央视的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古诗词朗诵,让学生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感受诗词给人的精神滋养。这些活动不仅包括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的一些语文能力的专题训练活动,也包括课后的相关语文活动与专题讲座等。活动式教学方式能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开展系列活动,开拓、延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学生将语文学习同他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言语实践,形成能力。

(三)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科学、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于课程目标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比较单一,考试主要是期末和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为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笔试为主,主要考查学生一些课本文章的相关知识,内容多以语文知识或写作知识为主,较少或没有很好地涉及学生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平时成绩只是出勤、听课发言、作业等,占的比例较少,考核并以平时学习态度为主,除考勤外,没有具体的语文素养方面的量的细化要求。这种课程评价方式注重了终结性评价,而目前这种期末客观纸笔测试的终结性评价,一般有预先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习的能力,这样,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方面较少体现或无法体现,造成虽开设大学语文,因考核评价不到位,最终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提升未真正达到培养要求。创新教学评价,就是要很好地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要创新教学评价,仍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但要改革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模块评价为多模块评价。可将原来的两块分割(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分为多模块,调整分值比例,使过程性评价包括语文素养中的具体的听、说、读、写等核心元素的实际项目测试,并占较大分值比例,使终结性评价更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核。这里,我们可以借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关于对大学语文课程“注重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方式,他们将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总成绩100分划分为:出勤(3分)、课前演讲(4分)、读书交流(10分)、人物访谈(21分)、经典诵读(10分)、职场应用(8分)、阶段测试(14分)、综合考(30分),并对每一项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如对“课前演讲”的具体要求是:“4分,旨在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关注历史’‘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学生准备一则时事热点新闻,课上利用3~5分钟左右时间,陈述热点新闻并对新闻进行评论,讲解生动有条理者最高得4分。”[2]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这种评价注重了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双重考核,也加强了过程性评价的学习落实与考核。对高职院校学生大学语文的教学评价实施多模块评价,符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要求。要创新教学评价,要吸纳一些好的评价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中有些研究者将表现性评价引入该课程的评价中,使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改变传统客观纸笔测验的标准化评价方式,将加强实际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作为评价重点,引导学生养成重过程、讲方法、轻结果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评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动。因高职学生语文素养偏低的现状,我们将标准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生既要对一些知识层面的内容很好地掌握,同时要注重在实践中、在过程中转化、养成能力。要创新教学评价,还要重视学生自主能动性方面的评价。我们可以在多模块中加一个模块,命名为“自主学习成效模块”。自主学习模块作为学生大学语文课程的加分项模块,鼓励学生获取汉语语言类方面的达标证书(如《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汉字应用水平测试(HZC)》、《汉字水平考试(HSK)》《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K)》等)和校内外各种语言类活动获奖证书(如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等),充分调动不同学生在语文方面多能力展现,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多元而又灵活的评价机制,不仅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积累过程,也重视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养成过程,也激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培育。

三、以大学语文课程研究促进教学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是我们更好地开展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对高职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研究不够重视。研究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有学者检索到2011年以后在知网中发表的有关语文素养的文献共有5135篇,其中研究对象为普通高校学生的文献只有61篇,而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仅有33篇,两者加起来不过94篇,不到所搜索文献的2%;其中有科研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献共有27篇,其中有12篇文献得到国家社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却仅有一篇有关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文献得到基金项目支持。[3]从部分研究来看,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学科性质、教师素质、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通过这些研究,使我们对大学语文重视程度、语文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教师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教材教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等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拓展了教学的思路,更新了教学的理念,明确了教师自我完善的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会紧扣时展,遵循大学语文课程自身教学规律,更注重实证性和针对性,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语文学习心理、研究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更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更接地气,教师将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进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品质。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应用性、实效性是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自身建设,特别是执教水平显著提升。只有教研结合、以研究促进教学,让教育研究扎根于教育实践,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一项“培根固本”的百年工程,承载着不断提升现代青年母语素养、传承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4]可以说,唯有充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才能真正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7.

[2]于丽媛.应用型《大学语文》课程“注重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方式改革研究[J].现代语文,2016,(5):70.

[3]石升起等.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高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31.

科学创新教育范文6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学科教学;融合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也应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实施了科技创新教育,并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在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一、基本定位

科技创新教育,其目的不在于推动创造发明的数量多少、质量的高低,而应该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实施。学校应该把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领导重视

我校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研究小组,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我校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创意发明竞赛和创新发明体验活动;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办法,对创新发明教育成果予以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还积极地鼓励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奔赴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我校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把科技创新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新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我校在学科教学中,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初二物理《托盘天平的使用》一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其构造,演示“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组交流讨论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又如,在《物质燃烧》一课的教学时,化学教师演示物质燃烧,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坚持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融入其中。比如,语文教师在上《天上的街市》时,利用幻灯片、图片等方式展现诗歌内容,让学生对“想象”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想象”有关的知识,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请问,如果由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想到什么?美丽的星空、绚丽的夜晚,等等。虽然答案不一,但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从学科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另辟蹊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常常针对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以一题多解、数形结合、画章节思维导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四)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

思维速度反应到学习上,就是思维反应的快慢。很多学生由于长时间养成了拖拉的习惯,解决问题精力不集中,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学校组织各学科开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限量的任务,或者限定任务量而不定时间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搜索和处理各种信息,快速解决问题。这样反复训练,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处理问题效率的目的。

四、致力于培养良好的创新品格

科技教育是不能为社会培养出没有人格底线的人才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现在的学生比较孤单、忧郁、易怒、任性、容易紧张、焦虑、冲动等。这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一些负面现象。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和自信心等,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独立等良好人格特征的黄金时段。我们从“问题疫苗事件”背后可以发现:人如果没有了人格底线,越是有才,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这就需要审视我们的“人才”观:我们不能重“才能”而轻“人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中,一方面要“成物”——追求创造新事物;另一方面要“成人”——对优良品德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情绪管理能力、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心等,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国庆在《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认为:“创新教育,应该说是创新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关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在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要素当中,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创新品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因此,科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品格的培养。

五、发展创新发明能力

科学创新教育范文7

1、科学性原则。

化学是一门非常严密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科学的态度和事实就是的精神。要以实验为基础,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还要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和回答。如该实验是否完整和科学?是否符合绿色化学教育?学生在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如果让你们自己组织实验的话,你们会怎么做?对于实验中的“异常现象”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化学发展史的教育,使学生认识质疑教材的重要性,把许多科学家正因为质疑化学而取得了成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例如:“自称怀疑派”的科学家波义耳,对传统的炼金术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和批判,进一步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多用这些例子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激情。

2、开放性原则。

在化学创新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化学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具,特别是多媒体教具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扩展思维,转变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机械被动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要我学”为现代课堂的“我要学”。例如,我在通过演示实验讲清原电池的结构原理之后,再介绍一些太阳能电池等新型电池,然后由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原电池,通过讨论归纳出各种装置的可使用性、效果等问题。总之,在课堂上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眼,积极思考看到的各种现象,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诱发与培养他们的创新动机,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看法,逐渐培养他们的自我实现的创新精神。

3、实用性原则。

学习化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为了改造社会环境,让人们越来生活的越舒服,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但是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要求。因此我们在化学教育中要寓“环保教育”于其之中,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各种现象,然后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释和处理这些现象,体验为社会为家乡服务的成就感。如我根据化学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观看新闻曝光的硫酸厂尾气污染的视屏,并到附近的硫酸场实地参观,然后向学生提问:硫酸厂的尾气含哪些成分?能用哪些物质吸收?通常用什么物质?硝酸厂的尾气如何处理?有无替代方法?请各位同学用自己学到的化学知识,向县里分管硫酸厂的领导写一份信,提出整治硫酸厂尾气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在学为所用的过程中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了他们改变地球的创新精神。

4、综合性原则。

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紧密相关。若要实验化学教育的创新,身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必须具备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语文知识、地理知识、物理知识、数学知识等等,并在化学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安排做到融会贯通,对化学教学起到补充作用。以综合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去影响学生,从中使学生明白:“综合性知识”是创新的条件和基础,知识越丰富、越全面,创造力就越强,就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使学生自发地注意到知识的综合性,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为将来的发展创新奠定基础。

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可谓是“第二课堂”,是推广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很多学校对课外活动单纯的实为文体活动,不给化学教育提供方便,认为化学的课外活动就是坐在教室里作作业,这样的观念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德文发展。因为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约,有很大的灵活性,给化学实验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体。化学活动内容能够丰富多彩,如举办小制作活动,发动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某些材料亲手制作各种模型,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对教材中的抽象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总之,通过开辟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调动学生为改造社会而学化学的激情。

三、社会实践

科学创新教育范文8

一、小学科技教育现状剖析

由于我们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尚未上升到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高度,导致科技教育探索力度不够,存在诸多问题:因考试和人才选拔机制尚未发生根本转变,学生评价很难有机对接科技创新素养,导致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要内涵的“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往往隔靴搔痒,难有实质突破与建树。不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只以考试加分和提升学校形象为原动力,平时挤占科学课,考前集中训练学生参加科创大赛,不仅违背了科学精神和教育规律,更扭曲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与个性潜能。

二、科技教育的实践策略

历年来,顺南街小学培植了丰沃的科技创新土壤。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有多件作品在全国科技“三小”比赛中获奖,并小有名气,但是随着兄弟学校科创教育意识觉醒和理念更新,仅靠屈指可数的学生获奖,难以撑起科技教育的特色与丰碑。于是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基于学生科学素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基础课程到拓展课程,从校园科技节到校外实践活动,从学生明星科技队到教师创新工作室,从要素保障到考核评价,全方位建构起学校科创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课程全覆盖、活动重体验、拓展科技+家校总动员”的小学科技教育新路。

(一)课程全覆盖

课程是确保全员参与、人人成长的主渠道,我们根据科创教育的特点,设置了科创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社团课程。一是基础课程,即国家《科学》课程,各年级配备专职科学教师,除按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外,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发两个以上科学课程资源,进入学校科学资源库。二是拓展课程,学校购买校外服务,特聘遂宁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专业辅导员开设科技小实验课程,以拓宽学生科学视野,增强探究意识,提升动手动脑及创新创造能力;运行校外科教基地课程,我们挖掘身边资源,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走进民航飞行学院,参观雷达站、气象站、畅游流动科技馆等,将科技课堂无限拓展开来。三是根据学生个性成长需要设置的社团课程,包括“三模”社团、创客社团、科学影像社团、科技发明社团和研学旅行社团等,学生经常性展开训练、开展活动、参加比赛。三个维度的课程设置,既确保全体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又为有科创激情、潜力和梦想的学生提供了科技教育的选择空间和发展可能。

(二)活动重体验

小学科技教育固然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普及,但是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培养绝不能靠单向讲授和灌输,根本途径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实践体验活动。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尽量设计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悟、动手动脑、乐在其中,在不经意间激发探究热情,提升创新、思辨和实践能力。如我校科技节活动以“我探索、我创新、我收获、我快乐”为宗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力四射。在我校六年,每个孩子都6次亲历见证科技节日的狂欢,体验20余个科技项目,既丰盈了人生底色,更激扬了个性潜能和科技创新精神。

(三)拓展“科技+”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有限,小学科技教育不适宜加载过高的科技含量,否则师生会望而生畏。我们把学科性科技拓展到生命成长、生活实践等广阔领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激发创新潜能,发展科学素养。科技+生命。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它们同生共长、相互依存,长期蜗居城市环境的学生难有深切体会。我校开辟了科技种植园,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加种植实验,亲身经历开垦播种、锄草施肥、采摘收获、现场加工、成果分享的过程,既把生命情感扑入大地,更从中获得历练、灵性与劳动创造价值的道德素养、审美素养生长,以及创新潜能的自然喷发。科技+生态。遂宁以绿色经济、生态宜居久负盛名,身处其中的小学生往往并不知其背后的奥秘。我们组织学生登上圣莲岛、席吴二洲,寻找观音湖畔的湿地,认识“地球之肾”与气候生态的关系;深入海绵城市建设现场,调查缓解热岛效应的原理,增强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自觉性,坚定用实际行动捍卫地球家园的意愿。科技+生活。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校带领学生开展“绿色骑行低碳生活”体验,感受共享单车运行管理的“互联网+”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调查城市道路树木的利弊,探究城市路灯喷雾降尘的奥秘,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研究的习惯,以及从小敢于寻求改变的胆识与勇气。

(四)家校社总动员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全时空开放的学习生活场域,需要家校社一体化的支持环境。我们通过理念认同、评价考核、家校共育、校企合作等途径,确保科技教育全面开花。学校首先让全体教师读懂校史,认同办学理念,正视严峻挑战,看到发展前景,达成共识———把“科技践真知”作为学校第一育人特色。其次,通过综合评价,激励师生、班级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如科技节以参与率和优秀率确定团体总分,学生在科技节、科创赛、科学实验、科技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绩,既关系到个人成长,也影响班级荣誉。教师绩效考核、成果奖励、晋级评优等加大科创成果的分值权重,激励教师踊跃加入科技创新工作室,成为科创活动的组织者、辅导者与参赛者。家长卷入科技教育,予以情感和智力支持,是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不可或缺的力量。我校全面动员家长支持孩子科技学习与实践创新,如课堂未完成科学小实验,学生可将器材带回家,与家长共同探究完成;学生报名参加某项科技社团或科技实践活动,家长须写出认识和理解,递交申请书,提供相关时间、物质和智力支持。社会层面。一是争取各级政府、教育局、科协、科技局、科技活动中心等机构支持,校内增设科学小实验、儿童创客教育等校本特色课程。二是挖掘科创教育资源,广泛开发科普实验基地,让学生尽可能多走出校园,在社会大课堂里增强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科技教育的启迪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