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方法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堂教学方法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基本载体,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一门必修课程。《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必要通过新的课程改革使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根本性的作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这一精神,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是落实新课改精神、提高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途径。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深入挖掘美术课程内容的意义,以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和鉴赏能力;以美术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托,整合课程资源,进行专题讲座课教学,将人文精神培养渗透于美术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育教学顺应新课改要求、提升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努力方向。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正是从实践层面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一、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就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而言,其自主意识已经有所发展,而且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多和知识积累量的提高,在学习中,他们对于相关问题通常有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师灌输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那么,美术课堂教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难以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美术《纹样与生活》一课内容的设计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采用同桌间互相观察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观察教室里有哪些纹样,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衣食住行中出现的纹样,让学生了解纹样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接着,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这些纹样具有什么特点,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纹样设计的内容与组织形式,让学生学会纹样设计的方法。又如,在《美丽的校园》一课内容的教学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航拍的学校宣传片,让学生说说从宣传片中都看到了校园的哪些地方,最吸引你的景点是哪一处,该如何描绘美丽的校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恰当的引导提问为讲授新课教学内容做了良好的铺垫,而这样的导入方式也顺应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的要求正好一致。在新课改中,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是一直被强调的一点,学生的自主学习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发其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鼓励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力

艺术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创新性,以往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通常被异化为“图画课”“临摹课”,学生难以发挥自我意识和想象力,创新性严重不足。在新课改下,要想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就要改变传统美术教学对学生自主动手能力重视不够的弊端,教师应通过合理的鼓励性教学语言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三年级《工业产品设计》一课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物品进行工艺品的制作。而对于学生创作的工艺品,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接受与认可,不要为其设定统一的标准,多样性和创新性是美术作品的基本特点,教师要进行全面欣赏。无论学生创作出怎样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和创作思想。教师在评价时,对学生的想法要尽量以肯定为主、建议为辅,让学生能够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要对学生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方式进行鼓励,使学生大胆创新,养成美术创新能力。

三、整合课程,开设美术专题课

对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整合,以主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题课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课堂教学方法之一。新课改强调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可以通过开设美术专题课的形式来进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许多课程内容适合以主题的形式进行专题课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整合课程资源,开展专题教学。例如,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凡•高这一著名的画家作为美术主题,开展一次以“走进凡•高”为主题的美术专题讲座。教师可以就凡•高的生平、主要美术作品、美术艺术风格以及其对欧洲、世界美术艺术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同时,对其在美术艺术道路上艰辛的创作历程和探索精神加以介绍,让学生从美术知识学习过渡到情感态度感知,从而得到全面的提升。专题美术课教学具有一般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优势,通过专题讲座,学生能够对某一主题的美术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而且专题课教学在知识教学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其系统性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美术课程进行整合,适当开设美术专题讲座课,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教师也要探索新的方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信息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自身具有明显优势,其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一美术《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一课内容的教学中,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教材中的图片并不多,相对经典,但不够与时俱进,此时,多媒体教学软件就成为学生欣赏图片的最好方法和工具。教师可以将与现代最新建筑相关的图片放到电脑上并加以分类。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而在欣赏建筑艺术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将南北方、中西方的建筑图片进行整体、局部、宏观、微观的对比,通过对比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学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依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模式被打破。多媒体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就得到了有效调动。此外,多媒体还能为教师的教学创造有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五、结语

实践证明,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明显要优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能够有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但是,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不完美,它需要广大中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与中学美术教学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文中,我结合自身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从四个方面对新课改下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为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洪子英.初中美术生态课堂的建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课堂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艺术性;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1引言

课堂教学是组成大学教育活动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是传授学生知识、树立人文精神、引导创新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对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基本保证[1]。在实际中,大学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学术能力很强、讲授内容的理论性很高,但是一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现象,课堂气氛仍会显示得沉闷单调[2]。分析其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不仅应该突出学术性和理论性,还应合理把握授课的艺术性[3-4],包含课堂教学的深入设计。一次成功的授课好比学生观看了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授课之前,教师要设计好一堂课的讲授过程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互动及教学方法手段。这就好比从三方面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剧本、演员和制作。

2讲授过程设计

讲授过程的设计好比是编剧创作剧本的过程。剧本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它决定了电影是否具有观影价值,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心理矛盾和故事的发展冲突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同样地,设计好一堂课的讲授过程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程的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师对课程总体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创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应能反映该次授课在课程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及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应能突出课程特色[5]。

2.1教学内容的引出

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堂课的开始就应该巧妙地把矛盾即问题抛出,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造成一种有惑待解的气氛。比较常见的引出方式是由通过复习前面已学知识引出本堂课的新内容。这种方式在常规的顺序式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多,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复习知识应对本堂课内容有较强针对性,且有抛砖引玉的效果,新知识的衔接应自然连贯。例如在讲解“通信原理中的循环码”一节时,可以先复习上节课线性分组码的性质,然后指出有一种具有循环特性的线性分组码称为循环码,由此引出循环码的定义及其性质,自然地过渡到本次课的授课中。如果教学内容相对独立,与之前的知识关系不大,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引出方式,直接告知学生本次课讲授的内容。这种方式简单明了,注意引出时只需说明本次课的题目即可,力究精炼。例如讲解无线通信技术中的通信新技术这一节,通信新技术与之前讲的知识联系不密切,相对独立,那就可以在授课之初向学生说明今天要讲几种通信新技术,然后引出本次课的纲目。用的较多的引出方法还包括案例式教学,即用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实例引出课程的内容。例如讲解物理中的共振时,可以以19世纪初拿破仑士兵震垮桥梁事件为例进行说明。这种引出要注意实例与知识的联系紧密贴切,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出教学内容的方法很多,讲授课程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整体的理解能力合理灵活地选择引出方法。

2.2教学过程的进行

教学过程是教学实施的主体阶段,因不同的人的思路,讲解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要把握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最后形成有机整体的要求。一节课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主题的多个方面进行讨论,有起有伏,有层次地波浪式前进,最后形成一个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张弛有度,不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更不能平淡无奇,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点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准确把握每节课的重点,一般内容简要讲解,重点内容详细讲解。注意一般内容与重点内容的区别与联系,重点内容作为一般内容的升华和延伸,这就如同众星捧月,所有铺垫都为引出结论和重点,切忌一盘散沙式的讲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也应注重技巧,在合适的时机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出下一个内容。这就好比电影中一个个小高潮,当观众觉得主角身处困境时,正是调动观众注意力的时机,观众的紧张情绪正是导演的成功之处,而后经过自身或多方努力,主角脱离困境,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3课堂讲授的结束

一次课堂讲授好的结尾,起到了总结升华、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思路对应着不同的结束方式。比较常用的结束方式是总结归纳,讲完一堂课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将所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归纳为几点,一一罗列出来。这种方式最好是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简单总结,不拖泥带水。通过总结,学生能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体会其中蕴含的科学推理方法。就好比一部文艺电影,透过电影,观众体会到深厚的人文情怀,让人回味无穷。若下次课与本次课的内容存在较大的联系,也可以通过引出问题的方式结束本次课的讲授。例如讲解完移动通信中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罗列其弊端,如不能打长途,其原因在于1G体制为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存在噪声累积的缺点,能不能采用数字通信系统?利用这样的设问引出下一次课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悬而未解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作为下一次课的引题。这就好比一部要拍续集的电影,因为还有下一部,所以需要给观众留下悬念,吸引他们观看下一部电影,得到答案。若采用问题引出式的开头,那么在课堂讲授时最好就要采用回答问题式的结尾,这样做到首尾呼应,这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最后给出答案,课堂讲授圆满结束。这就与一部叙述事件的电影,从提出矛盾到最后解决矛盾的过程类似。

3深度引导思维

观众对电影作品的理解是通过演员对剧本的分析、对角色的认识和强烈的反思之后的表演而产生的与编剧的共鸣。同样地,一堂课上学生的收获并不是从教师单纯的理论讲授中得到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理论讲授,加入自身的理解,在学生脑海里产生的对知识的印记和反思。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个生疑、解惑、再生疑、再解惑的反复过程。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才能引人入胜,课堂上也需要设计好问题,在恰当的时机引出问题,例如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提出问题,这个问题需与本次课的重点内容相对应;可在重要知识点的开始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可在知识点的过渡时提出问题,起到一个指引转折的作用;可在下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上课走神时,也可以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问题的提出也应掌握好深度,太简单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失去思考价值,起不到引导作用。太难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丧失自信。所以较好的问题是学生既能知之一二、似懂非懂,但又没有足够把握解决之。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解惑,使学生得到问题答案、豁然开朗、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主动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出问题的频度也应把握好。频度太高,学生要么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要么对回答问题产生疲劳反应,思维也会变慢。频度太低,课堂活跃度也会随之下降。另外,教师也应鼓励和提倡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做到及时解惑,让学生不留疑问地听讲,不要纠结在某一问题上,错过了下一个知识点。对于课下提出较多的问题,进行整体解释,并应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产生疑问的原因,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4教学方法手段

好的电影制作对一部电影作品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需要在拍摄的前期阶段筹备大量的工作,如计划、场景、资金和设备的支持。同理,授课也要提前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1教学方法的选择

合适的教学方法需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师的特点出发进行选择。例如一般的基本理论知识适用讲授法,而实验操作及技能训练则适用自主练习法,深层次的研讨则适用于研究法等。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本科生和研究生采用讲授、研讨和实验的教学方法,对于大专生则主要采用讲授法。按照教师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多采用讲授的方法,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教师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实际上,一门课甚至一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单一,但是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不能违背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4.2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也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师的特点出发进行选择。比如基本的理论推导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较重要的推导使用板书,认知事物可采用教具或模型,装备课程可采用三维立体仿真模型讲解等。在教学对象知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适用于多媒体讲授、模具教具或录像等传统的教学媒体,若教学对象基础较好,则可采用MOOC等较先进的形式。装备课上,绘画水平出色的教师一边讲解,一般用粉笔就可以勾勒出装备的示意图,而对于绘画水平一般的教师来说,还是要借助多媒体进行讲解[6]。

5总结

讲究课堂的教学艺术,塑造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的不断追求。教无定法,随着国内外教学研究不断深入,可借助的科技手段不断进步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大学教师教学水平也提出了要求。教师作为课堂的“导演”,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术水平,对教学方法理论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宏.浅析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09-110.

[2]盛宾.论课堂教学运行机制的整体优化[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2003(15):38-39.

[3]汪美兰.课堂教学设计艺术[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115-116.

[4]鲁志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探析[J].海外英语,2014(21):59-60.

[5]刘哲雨,任辉,刘拓,张滨.深度学要素的提取、论证和运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3):19-24.

课堂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概述讲解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

拟法;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多元评价方法《导游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旅游从业人员考取导游资格证的重要科目之一。该课程专业性与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理论多,实践少,模式单一,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再加上教材内容滞后,而导游员又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使得学生的能力培养无法全面贯彻。鉴于此,《导游实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导游实务》新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导游实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构建有生命的高效课堂。其典型方法有概述讲解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等。

(一)概述讲解法

概述讲解法就是借用媒体、视频、比喻、举例、口诀等手段对所学内容使用正确术语,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使内容通俗易懂,达到培养学生这一目的的方法。为锻炼学生能力,讲解由学生来完成。具体做法是课前分组准备,课堂阅读,找关键词,讨论分析,在卡片上整理思路,由小组选代表进行概述讲解,最后由师生分析点评。如在学习《导游实务》中导游人员综述模块时,由学生分小组承担讲解内容,形成对比,加深理解,锻炼能力。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小组成员参与度和热情高,群策群力的做法使组代表的讲解精彩有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模拟导游员实际工作情境,将教学活动与工作实践融合而进行教学的方法。具体作法是对所学内容课前分小组派任务,选组长配角色,课下排练,课堂展示。各小组要对角色岗位职责、服务内容分析讲解,师生点评,从角色扮演中分析总结形成知识。如学习《导游实务》中导游服务程序模块时,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记忆混淆的局面。用角色扮演法就降低了难度,加深了理解。角色扮演法把教材上生硬的内容变得鲜活,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还会涌现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升华,起到内化知识与创新并举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卓有成效。

(三)情境模拟法

情境模拟法就是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组织学生模拟导游带团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体验导游生活,对知识进行整体理解和应用。具体做法是分小组,选组长,派任务(要求人人参与),搜索相关资料,课下排练,课堂展示,师生点评,在情境中学结知识。如学习《导游实务》中导游服务技能模块时,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出游客的各种需求,超越了教材内容,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但随后学生用处理游客个别要求的基本原则,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在情境模拟中,实现了学生自我演练,直观掌握了导游实务中相关知识和技能,模拟中的拓展发挥,补充了教材未涉及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与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在智慧。

(四)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教师主导,以任务为主线,行业实际情境为载体,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巧进行强化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精选行业案例,巧妙设问,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形成定论,最后应用巩固。整个过程,教师只作简单提示和思考建议。如学习《导游实务》旅游问题和事故的预防、处理模块中误机(车、船)事故的处理内容时,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分类归纳,提出应采用什么方法和措施,经过小组探讨,师生补充,形成涵盖教材内容的结论,再用一案例进行练习巩固。整个教学过程虽相对短暂,但具体、生动的案例如同学生亲临现场,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教学中的案例一定要选择与教材内容接近的,力争做到同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相融合。

二、《导游实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保障

《导游实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取,让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可复合创新应用。但在应用中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惰性心理,影响预期目标,所以课堂改革的同时应该积极推行多元化评价方法,对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探讨发言、讲解展示等表现分小组量化考核。即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与期中和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要占一定的比例。

参考文献:

[1]曾杰.《导游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

课堂教学方法范文4

初中地理是一门极具自身特点的学科,尽管属于文科范畴,但是又稍偏向理科,因此对于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而言均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表明,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初中地理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视为教授中心,采用单一的“填鸭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免产生系列问题。一方面教师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融入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标注,不仅会错误估量学生理解程度,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思索、创新能力均得不到培养,也很难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1.以新课标要求作为教学方法指南。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四个版本的地理教材,“一标多本”特点十分典型,且编排依据均为“新的课程标准”。在这种情形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深入挖掘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教材设计。尽可能避免出现考试试题非课堂讲授重点,甚至未在课堂上教授等现象的发生。我们以人教版中讲授“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例,其中此部分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作为综合开发利用的典型对象,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河流域的自身地理优势,进行综合治理。在这一部分讲解中,若教师过分强调田纳西河,而未将知识进行横向迁移,如采用联想教授法,类比黑龙江、黄河等区域的开发利用,并对比其之间差异,那么显然是教师未读懂、堵头“新课标要求”所致。另外,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这是由地理学科独特的人文特性和较广的涵盖面(如水文、土壤植被、气候等)所决定的,因此这对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

2.以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更好完成课堂学习。

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环境与以前相比获得了极大的改进。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活跃了,很多学生之前空间感、地理方位感不强的问题也能够被部分解决。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教学课件,以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展示生动、全面的地理教授内容,不仅更好的符合了初中学生活泼、求知欲强的心理,更能够降低地理教学讲授难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前查阅以便预习,在课后查阅以解决疑难点并加以巩固。以此,地理教学课本与现代教学手段便能够得到有机的结合。如,在“西气东输”一课中,教师可以准备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分布图,及东部资源紧俏相关资料,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能源分布的不均匀,理解西气东输重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便能够被有效培养,课堂师生地位也能够很好的被置换,地理教学课堂的深度及广度也能够有效改善。

3.鼓励学生有效进行课堂延伸。

初中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但要为学生传授必要的书本知识,而且需要将该学科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件作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很多版本的初中地理教材早已与时事应用不相同步,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3]。例如,针对汶川地震、日本海啸和大家切实关注的雾霾问题等,教师可以设立专题,将与上述事件相关的地理现象进行全面分析,重点突出新课标要求下的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4.形成科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观念。

课堂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存在一些弊端,如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对课堂氛围不重视等。这些显然是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课堂教学的目的无论如何变化都是要让学生高效灵活地吸收知识,就此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除此之外,语文课程的内容本就与日常生活贴近,教师不应该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割裂开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进行论述。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探知欲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将课堂的严肃氛围轻松化,有纪律而不严酷,有条理而不混乱。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开发学生的潜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就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轻松的课堂,这首先要求教师以激昂的态度和热情对待课堂和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的问题和错误,教师要以鼓励而非惩罚式的教育为主,让学生自主改正。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答案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如说学生另辟蹊径、思路独特等,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面对难题和错题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时,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问题出在哪,与学生一起讨论,增进师生感情,缩短师生距离,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而单纯的课文讲解即使再富有激情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教师讲授,这样就拉大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与新课改的要求完全不符合。教师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对新的事物接受力较强,所以教师不用担心学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正确的课堂改革反而能让学生处于更好的学习环境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很好地改善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新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的思维很好地跟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得到充分的调动。例如,教学《司马光砸缸》时,教师可以直接在幕布上投影人物动画,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还应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如图文对照的课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看图和阅读加深对文章的印象。通过自学课文,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入到课文内容中。对于人物对话丰富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课文人物进行对话和表演。例如,对于《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揣摩人物心理,再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这样,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既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三、加强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

课堂教学时间十分短暂,教师在课堂时间能讲解的内容其实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领悟和掌握的知识更加有限,这就需要开拓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时间,使学生不断拓宽语文知识面,奠定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想要加强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教师可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入手,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这样除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外,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语文课程的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这样,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对语文的探索欲望,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总之,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使教学活动高效开展,而自主积极的学习态度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新课改的目标所在。教师应该以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化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语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学习语文,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素平.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语文智慧课堂[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

[2]汪军.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甘肃教育,2018(24).

[3]周跃春.指向表达的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观察,2018(02).

[4]闫杰.多措并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辽宁教育,2017(13).

课堂教学方法范文6

针对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军事应用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内容实战化前沿性不足、科研服务教学的意识比较淡薄等问题,研究在实战化背景下将科研成果向教学力转化的教学模式,提出科研成果分类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构建此教学方法的实施模型。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实战化;科研成果;教学力转化

0引言

初级指挥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是贯彻落实“两个靠拢”指示要求的根本举措,是深化院校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1]。在这一背景下,为计算机专业初级指挥军官生长干部学员开设的专业课程,应当准确把握实战化教学训练的特点,不断探索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培养适应未来战争和基层岗位任职需要的应用型、实战型初级指挥人才[2]。

1军校计算机课程传统教学的弊端

对照实战化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分析研究了目前军队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发现存在以下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教学中军事应用实践环节薄弱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在本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与军事结合不紧密的现象。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实践课所占学时比例偏少;从教材内容上来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内容偏少;从实践课教学内容上来看,缺乏系统的实践案例,尤其缺乏具有军事应用背景的案例。这些都使实践环节达不到培养应用型、实战型初级指挥人才的要求。

1.2教学内容实战化前沿性不足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稳定,部分基础内容甚至几十年没有变化,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未能及时更新。随着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军事技术变革的不断深入,军校的计算机学科以及专业教研室大都担负着多项军队级、省部级以及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积累了大量实战化的前沿理论和前沿技术。但是这些新的科技成果和前沿知识,未能及时进入课堂和教材,导致专业课程教学始终缺乏积极应变、主动发展的活力。

1.3科研服务教学的意识比较淡薄

军队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研室大都担负着多项军队科研项目,其中不少项目都已获得军队级的重大奖项,有的甚至已经转化为战斗力运用到实战训练中。但是由于科研服务教学的意识还不够深入,仅有少数科研成果进入教材,未能将科研成果的战斗力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力,未能达到实战化教学的要求。

2科研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模式

科研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明确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把课堂理论教学变为实战实训教学,把晦涩深奥的理论变为生动有趣的案例,从而确保专业课程的实战化教学改革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2.1科研成果进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科研和教学二者相互促进,是一个动态的互动式整体。科研与教学本质上是源流的关系,教学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科研,教学与科研是统一的[3]。尤其是在实战化教学的要求下,将新的军事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可以让学员了解军事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实战化教学的创新不仅需要考虑教学本身,还需要具有战斗力的科研成果作驱动,为教学引入新的思维,注入新的血液。只有这样实战化教学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2.2科研成果进课堂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由于科研成果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权威性,将其引入课堂,可以实现科研成果服务教学训练、服务人才培养的功能。同时,推进科研成果进课堂可以用鲜活的研究案例和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员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科技前沿、最新装备技术发展有机衔接,可以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养分。

2.3科研成果进课堂有利于初级指挥军官的培养

将科研成果科学地、系统地、有效地引入课堂,不仅能促进学员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拓展学员的科研思维能力,有利于学员战略思维、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将联合作战教学贯穿至初级指挥军官培养的全过程。

3科研成果分类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模型

在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科研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之后,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将科研成果分类引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并构建了教学方法的实施模型。

3.1科研成果资源库的建立

计算机教研室多年来着眼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校教育发展转型需要,紧贴陆军主战兵种武器装备和指挥信息系统的智能性需求,不断加强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视觉计算与目标识别、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数据库系统与数据管理等领域的前沿性研究和军事应用性研究,获得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并发表了几十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教研室还参与了多项军队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项,其中“无人机载成像平台目标跟踪算法”和“移动靶仿真系统”等实践成果,已经在部队实战训练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将这些科研成果进行认真细致地梳理和归类,划分成学术研究、工程技术和实践操作等3类,并建成相应的成果资源库以供课堂教学使用。

3.2不同科研成果分类进课堂的教学方法

围绕着如何将这3类科研成果的战斗力转化为培养计算机专业初级指挥军官干部学员的教学力,并根据我院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3种科研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方法。

3.2.1学术研究类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方法

学术研究类成果具有前瞻性的特点,体现了该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将学术成果引入教学可以让学员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拓学员的视野。对于这类科研成果,一方面,将其引入大四学员专业课程前沿内容的教学,系统讲述每个研究方向的最新思想和最新理念,以小组形式开展研讨交流,为大四学员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和撰写等环节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进入低年级学员的选修课堂,例如我校计算机专业教研室在机器学习的结构优化算法研究上获得了很多理论方面的学术成果,在选修课上把这些成果以讲座的形式简洁而又生动地介绍给学员,既拓宽了低年级学员的专业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进行科研探索的兴趣。

3.2.2工程技术类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方法

工程技术类成果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军校计算机学科和专业参与完成的军内外工程技术类科研项目都获得了一批技术成果。这些成果融合了完整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知识,将它们引入日常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发科研项目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类成果以案例的方式引入专业实践类课程和设计类毕业论文研究环节中,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软硬件开发能力。

3.2.3实践操作类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类成果具有简单、直观、操作性强的特点。计算机学科在相关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应用了许多计算机专业知识,积累了大量与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等课程相关的实践成果。我们通过采用实训案例教学和大作业的方式将这些成果带入课堂,指导学员有效地进行专业课程实践操作环节的学习。同时也通过将成果写入自编教材,动态更新教案和课件,制作微课并及时上传学科专业网站等方法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这些方法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

3.3教学方法实施模型的构建

在进行科研成果分类进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构建了教学实施模型。模型首先在“多元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编撰具有实战特色和融入前沿理论的自编教材,把科研中涉及的最新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方法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材;同时要求教员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实践训练环节,注重特色案例教学,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设计;其次,在课余时间里,教员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指导学员进行深度学习,比如挑选优秀学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相关俱乐部举办科研学术讲座、在学员中定期开展科技创新小竞赛、指导大四学员将相关研究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等;最后,达到科研成果进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综合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4]。

3.4成果分类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完善

对于上述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课堂作业批改、课程考试评分、毕业设计评优以及期末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不断对实施模型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易于实际教学操作,更贴近实战化教学要求。

4结语

军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实战化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而计算机专业的科研成果又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可以让学员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开阔学员视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十分有利。

作者:陈萍 袁广林 秦晓燕 王晓芳 戴宗友 单位:陆军军官学院基础部计算中心

参考文献:

[1]卢信允,李湘森.试论教学实战化与武警初级指挥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6):4-8.

[2]曾璞,欧英立.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创新[J].国防科技,2014,35(10):15-18.

课堂教学方法范文7

在现代社会质量、效率是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标。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社会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期盼越来越强烈,成为当前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打造高职营销专业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实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高职营销专业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其营销专业的教学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较传统式有全方位的革新。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清醒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了,而应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如果教师能真正做到这点,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兴致盎然,思维活跃,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陶醉在学习的愉悦与成功的体验之中。如:我在教营销专业《商品学》时,在讲授商品包装这一问题时,有关商品包装的材料,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图片、资料、实物等,然后学生再将自己选择的商品包装材料、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并互相交流,最后老师点评。整个课堂活跃,同学们印象深刻,使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外,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这节课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我主导,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引导者、评价者、参与者”角色。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交流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已有

二、理论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模式

大学生已经成年,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更希望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学习、生活、工作有帮助,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营销专业的课程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学习让大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但上课讲到案例的时候,同学明显表现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如果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好就要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深入企业实际工作中收集的,也可以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的,还可以是由教学合作关系的企业提供的。二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

三、构建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新课堂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优化组合。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有优中差学生,学习小组由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整理员、汇报员、点评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第二,明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先要提出问题,各小组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开展讨论,讨论时小组成员要平等相待,对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不能批评指责、互相攻击。最后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评价激励。小组自评,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或者是组与组这之间互相点评,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

四、讲究提问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课堂提问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每堂课都会针对所讲内容设计问题,让同学思考或回答。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巧妙的设计问题,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比如,我在教营销专业《商品学》时,在讲授商品质量这一问题时,先提问问学生们“什么样的手机才是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手机?”答案五花八门差异很大,但有一点大部分认为手机质量最重要。由此引出我所讲的商品质量问题。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五、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实训练习,巩固教学效果

实训练习是营销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训练习不仅可以使高职学生巩固掌握知识,而且通过实训练习培养他们思考、分析及动手能力。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实训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实训练习的设计应该充满情趣,激发学生兴趣;富有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开放性,激发求异思维;具有可操作性,开拓学生思路;使之练习发挥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商品学》课程主要上让学生能通过更多地将商品学原理运用于实践。因此,在作业上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将知识点再写一遍,而是以实训形式布置练习,让学生在实训中解决问题。如:“何谓伪劣商品?举例说明。伪劣商品如何鉴别?”“不同面料的服装、茶叶、电器产品如何保管?”等等。这种实训作业无须死记硬背,又与学生今后的工作或生活接轨,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精心设计有效的实训练习,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总而言之,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学校老师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想要不断提高高职营销专业的教学效果,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还需要依靠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找到更适合的方法。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鼓励学生,要适应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断提出的新需求,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营销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高职学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作者:马巧娥 单位:重庆工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茜;大学教师有效教学:原则、特征和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4期

[2]刘伯志;理想化的课堂应该是人人参与[J]教书育人.2015(01)

[3]王玉玲.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

[4]苗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23)

第二篇: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慕课研究

【摘要】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环境,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慕课”这一教学环境,分析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意义,以期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慕课;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在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慕课”和“翻转课堂”

1.“慕课”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我们通常简称为MOOC。这一概念是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学者布莱恩•亚历山大和戴夫•科米尔2008年联合提出的。“慕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大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途径的教学模式。“慕课”强调的是“微课”,每段教学视频不超过15分钟;“慕课”依托网络化学习模式,它的课程学习遵循兴趣导向原则。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这一概念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2007年提出的。“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颠倒了知识的传递和吸收过程,通常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来学习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难点进行进一步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这跟传统的预习有所不同,强调的是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以及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将学生转化成学习的主导者,教师仅起辅导作用。

二、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教师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做成“微课”。“微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PPT、音频、视频等。教师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做到资源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通过慕课教学平台,将制作的“微课”分享给学生。针对所分享的“微课”,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对任务的难度要进行灵活的选择和设置,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围绕环球英语教程2第六单元“StudentLife”,课前教师将微课“AfterGraduation”发送给学生,该教学视频长约8分钟,主要学习如何谈论毕业后的个人发展规划,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视频教学内容、反复进行语言模仿练习。

2.学生课前活动

学生通过慕课教学平台,课前自主下载学习教师上传的“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疑难点进行反复学习,也可以跟教师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学习,在相互帮助和引导下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做成项目成果以备课堂展示。成果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课堂汇报、课件展示、视频汇报、研究报告等。例如学生针对微课“AfterGraduation”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谈论各自的毕业后规划,可准备好要谈论的内容进行现场展示,也可以将谈论内容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

3.组织课堂教学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微课”内容的深化学习以及学以致用。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学习反馈活动进行指导评价,引导各个小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对于学生而言,必须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并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在课堂上针对微课“AfterGraduation”的内容,开展如下教学活动:第一,就微课归纳总结的常见句型、表达法进行简短的提问,以复习、巩固重点语言知识内容;第二,邀请2组事先录制了视频的同学进行汇报、展示;第三,在展示完之后,邀请2位同学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反馈、总结;第四,进行课内情景练习:以4人小组为单位,谈论毕业5年后的人生规划。小组练习5分钟后,同样请2组同学进行汇报,之后开展相关的评价反馈活动。

4.课后反思

课后教师跟学生通过共同反思的方式来总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进,以优化翻转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对“微课”的学习实践情况进行总结。教师需要扮演引导性的角色,带领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期间的各个细节与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让学生根据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进行提问,并展开综合分析,从而挖掘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并进行丰富与补充,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归纳总结学习经验。

三、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制作“微课”通过慕课平台分享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跟学生面对面交流、反馈、深化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课堂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和“用”。翻转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促使学生在这种互动式环境中更深入地学习,把课前所学内容运用到课堂上,学以致用,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1.改善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课堂上经常有学生不听讲,他们睡觉、玩手机,不仅自身不专注于课堂学习,同时也影响其他学生。翻转课堂之后,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不再一味地对学生说教,课堂时间基本由学生支配,或分组讨论、或项目展示、或评价反馈,那些不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加入到活动中来,不再做课堂秩序的扰乱者。

2.兼顾学生的差异化

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差别,有的学生对于教授的内容吸收快,而有的则较慢,翻转课堂使教师能够顾及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微课”内容都是录制下来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反复观看。由于是课前自主学习,学生也可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直到能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课堂上,教师多半时间都在教室里走动,帮助学生,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于英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布置较难的学生任务;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调整他们的任务,只要求完成一般难度的任务即可。

3.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进了交流,不管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课程内容转变为教学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组辅导或是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回答学生提问或是指导小组学习。由于分组实践以及课外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基础较差、学习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的的学生,而不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来学习知识。这样就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助,也有助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营造了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4.课堂教学高效化

翻转课堂最大的收获便是有效地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语言训练机会。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不得不在课内花相当一部分时间传授语言知识和交际策略,在极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留给学生“练”的机会就少了,而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延伸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在课前先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入和模仿,进而为课堂上语言交际活动的开展和学习交流创造了机会。有了高效的课堂指导,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了,教学也变得越来越轻松。

四、结语

将翻转课堂引入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将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意义,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开拓思路,制作精良的“微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相长,这必将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顾瑛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陆鲸.慕课时代“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5(18)

[2]张秀芹.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5(11)

[3]李传瑞.基于慕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模式探索—以高职英语视听说为例[J].2015(24)

[4]李冬梅.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外语教学模式探索[J].海外英语,2015(8)

(本文系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依托慕课理念探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编号2015JSJG5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篇:五年制药学高职生课堂教学

摘要:

五年制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自制能力差,学习能力不强,厌学情绪较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岗位要求。高职教学课堂内容、教学设置与五年制高职生需求脱节,教学效益低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现以五年制药学专业为例,针对该群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生的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课堂教学;药学

社会人才类型在宏观结构上大体分技能型、技术型、工程型和学术型四类[1],我国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专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五年制高职生是初中毕业不经过高中阶段就直接进入高校学习五年取得大专学历的学生。该群体普遍存在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布置作业完成不好,课堂授课效果差,学期考试不及格率高,毕业之后不能胜任岗位要求,造成社会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从事五年制高职学生一线教学的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提高五年制高职生的课堂教学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以药学专业五年制高职生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1五年制药学高职生现状特点分析

1.1独立生活时年龄小,自制能力弱

五年制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学习生活的平均年龄为15、16岁,比普通高校生小3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本来就有贪玩、任性、好动的特点,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喜欢张扬个性、标新立异,还有较强的叛逆性。另外,五年制高职生在初中阶段普遍表现不太好,迟到、旷课、早恋、上课睡觉、玩手机的毛病或多或少就存在,现在忽然离开家长的约束,进入高校学习生活,高校管理相对松散,他们身上的这些毛病就会急剧放大。特别是在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太多的诱惑使该群体很多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韩剧中无法自拔,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

1.2吃苦精神松懈,厌学现象普遍

五年制高职生刚从初中毕业紧张的学习环境中逃脱出来,以为进入高校学习就可以放松下来,平时不用认真学习,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考试及格就算过关了,一直绷紧的学习劲头会猛然放松,从精神认识上丧失了吃苦精神。药学的很多专业课程都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对于刚毕业的初中学生来说,内容枯燥又有很大的学习难度。课堂上老师只是带领讲讲,如果想学好还要自己通过自学的方式深入掌握。学生本身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现在面对这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会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想学也看不懂还不如不学了,厌学情绪就会逐渐产生。

1.3缺少人生规划,进取心不强

五年制高职生在初中阶段往往被贴上“差生”的标签,进入高校往往是迫于无奈或者遵从家长的意愿,或者可以说是奔着混文凭来的。初中时学习成绩差造成的失落、迷茫情绪会一直带入高校,进而会影响自己对人生走向更高层次的追求,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对学业漠不关心,药学专业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学习药学?学完后将来究竟可以干什么?很多同学不知道答案,肤浅认为只是“卖药”的学生,觉得学习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没一点用处,只要识字即可。那些想学习的同学,往往因为外在的“大环境”坚持不了多久,就被同化了。

2药学高职生课堂存在的问题

2.1高职教学模式与五年制学生的不匹配

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基础比较差,高职教学不再像初中那样慢节奏的手把手式教学,学习内容骤然增加很多,课堂上老师只是讲一部分内容,其余的需要学生自己看,彻底搞明白可能还需要到图书馆查阅更多的资料,学生思维和知识无法适应初中和高职之间的衔接。

2.2高职教学课堂设置衔接不科学

高职老师授课按照学校规定的教程制定授课计划,很多课程之间是相互关联,内容之间会有衔接,但是由于课程进度不一样,以及学生学习基础过差,学习内容会出现断层,“听不懂”造成学生种种厌学情绪,同时让老师失去了上课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甚至会有挫败感。

2.3高职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高职老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便现在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往往教学知识陈旧、方法单一,再加上学生不理解各课程的必要性,所以觉得上课“枯燥乏味”。

3高职课堂教学需要改进的内容

为了提高五年制高职生课堂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药学高端技能型人才。针对五年制高职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特点以及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高职课堂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3.1做好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职院校,任课老师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干预。刚刚入校的五年制高职生,心理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神秘论”,觉得高职院校事事神秘,自己是大学生了,产生强烈的敬畏感,想学好,但是基础差,欲速则不达,处处受挫,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非常差,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另一种是“蔑视论”,一切无所谓,只要期末考试过关即可。这两种情况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即便一门挂科,来年补考也很容易通过,恶性循环产生。因此每一门课程老师需细心观察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心态,在制定群体学习方法指导的同时,可以针对个体“因材施教”。如药物化学分层教学,基础知识不好的学生,可以把最基本的官能团或者结构式列举出来,让学生强化记忆与学习,只要掌握一类药物最基本的构效关系,了解发挥作用的官能团是什么即可;基础知识好的学生则要求深一层学习,掌握同类药物中长效、短效药理作用的产生是因为哪个特殊的结构。这样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努把力就可以摘着桃”的满足感,让基础好的学生产生“跳一跳就可以摘着更多桃”的成就感,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就会变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意识。

3.2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五年制高职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专业特色设置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2],做好课堂设计、提炼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不照本宣科、勇于创新,采用学生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引入互动教学、游戏教学、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看法,相互讨论,自主学习,“以就业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3],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比如药事管理课程可以模拟法庭,把社会上的热点案例引入课堂,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课程的实用性;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可以把模拟药房或者临床药师巡诊的病房搬进课堂,引导学生角色扮演之前,认真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抱着“如果自己是病患,想要得到如何对待,那么就如何对待病患”的态度,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用药”的药学服务;药剂学课程完全可以尝试教学做一体化,比如软膏剂的制作,完全可以把各种基质摆放到每个学生面前,然后边讲边操作;药理学课程可以设置一个教学情境(比如某个同学的切身病痛经历),同学们参与实践,边学边做,老师提供咨询和帮助,最后作总结[4]。

3.3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认真提高自己的能力,尊重学生,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前提[5]。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6],引导学生明白“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张扬个性,努力进步。多表扬、少批评。实行奖励机制[7],对于上课不玩手机,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学生,平时成绩多给分或优先选择作业完成方式等。并且可以在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讲一些药学界取得重大成就的真人真事,树立榜样。

3.4进行教学改革,提早让学生感知专业内涵

五年制学生现在多采用“4+1”教学模式,即在校前四年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进行实习锻炼。该类学生因为本身懒惰的特点和前期对专业课认知的错误,造成最后实习时候完全不能胜任工作,因此社会也对该类人群存以诟病。如果能够将见习活动分段安排在授课中,比如进校后的每一年暑假,让学生提早感知专业内涵,知道“药学”是干什么的,感知胜任各岗位所要有的实践操作技能,那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管是理论课或是实验课的学习就会有的放矢,当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习的主动性就无形中提高。

3.5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共同引导教育

五年制高职生总体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想学而学不会”,另一类是“压根不想学”,不管是那一类,都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引导,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动态,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等一切情况,使学校和家长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比如学生因玩手机或者谈恋爱在课堂上不听讲,家长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经济封锁限制”,或者没收手机等,同时老师适当的进行心理辅导,这样效果可能会比老师单方面的说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想学的”,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对于“不想学的”,不抛弃不放弃。学校老师和家长紧密联系,共同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名副其实的能够自食其力的技能型人才。

3.6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高职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往往是社会药房、药厂、医药公司、医疗机构药房、医药购销人员等[8]。社会需求有良好知识储备和敢于创新的人才,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需要更多具有扎实一线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老师,这样的老师才能把“教学做”一体化搬进课程,把课本知识由厚变薄,由薄变厚,深入浅出,培育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五年制高职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总之,五年制高职学生因为年龄小、基础差,课堂学习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他们的可塑性也非常强。要想把该群体培养成才,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学生做朋友,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同时提高学生对药学专业的感知能力,培养正确有效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和家长紧密联系并共同引导其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找到学习的动力,那么五年制高职课堂教学就会使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提高成就感,学生获得满足感,最终取得五年制课堂教学“双赢”效果。

作者:冯欣 单位: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7-15.

[2]孙志方.五年制高职生教育管理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57-61.

[3]潘海勇.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郝洁,毛淑静,王董.五年制高职药理学课堂教学方式问卷调查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5):26-27.

[5]姜锐,教育的人性回归-罗杰斯人本教育观及现实意义[J].北方文学,2012(2):186.

[6]童佳红,情感管理在五年制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31(3):114-115.

[7]余景波,代箐,赵深,等.激励机制在民办高职院校五年制大专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2),49-51,85.

[8]别同玉.高职药学人才需求分析及展望[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70-72.

第四篇:高职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摘要:

针对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本文试从互动式教学这一角度出发,分析该方法的科学性与优势,并以英语课文学习为例,尝试探索典型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从而推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学改革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都面临这样的难题:学生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受到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英语了解仅限于语法和单词。很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同堂授课,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相差很大,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方面: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部分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错位和偏差,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满堂灌,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被动地接受一切。教材方面: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内容枯燥晦涩,很多都沿袭了高中英语教材的模式,拘泥于对话、阅读、听力、练习等套路,缺乏吸引力,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设计环节少之甚少,这样的教材编排模式也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发挥。所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现有特点,有选择性的使用现有教材的教学模块,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乐于接受大学英语这门公共基础必修课,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与教师展开各种形式的互动,提高学习效果,才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本着平等、尊重、接纳、坦诚的原则,通过问答、辩论、说服、探讨、交流等方式,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流,激发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课程,英语课程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输入语言知识并运用知识,体现在课堂学习上就是要实现信息的互动交流,但是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强调知识的习得,注重学生词汇、语法、句型等输入,忽视了这些知识的语言输出,没有成功的实现信息的交流。

一、与传统英语课堂相比,互动式的英语课堂具有以下优点:

1)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起到主体作用,一般的形式均为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决定授课方式及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授课内容,除了回答问题以外,师生之间有效交流很少;而互动式课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质疑辩论,学生授课,演讲展示,英语游戏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反馈,教师也会受到感染,从而投入更大的教学热情,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有效调动;2)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互动式课堂中,学生的角色由传统的接受者转变成了学习的主体,通过积极参与,学生可以挖掘自身潜能,发现自身优势,也可以找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缺点从而不断纠正改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能够得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及时反馈,而在互动课堂中,教师一改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可以从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得到反馈,从而发现问题并作出及时的纠正与调整,师生无论在教还是学方面都得到了提高;3)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在自身的参与中可以发现问题,不断提升自我;教师可以有效避免“盲目”选择教学方式及内容,通过学生及时有效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双方可以在这种动态互动中达到较好的教学与学习状态,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大大提高。

二、典型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设计

互动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课堂辩论、讨论、学生授课、研讨、论文报告会、演讲等,本文以课文学习为例,进行典型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设计的尝试。教材以《成长英语》为例,教学内容为Unit2PassageA。在上一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负责该篇文章的一段,课前通过教学光盘,辞典,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等进行充分预习,下次课进行小组分段讲授。本次上课时,教师先对小组分工进行重述并做一些时间、内容、技巧等方面的强调,小组授课即可开始。以段落为单位,每个小组轮流上台,结合PPT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每个小组内分工明确,每个成员分别对文化背景知识、段落大意、重点句型、重点单词词组、回答疑问等部分负责并展示。每组授课展示限定时间,其他小组的成员在此期间做好听课笔记并准备好问题,在该小组授课完毕后可以提出疑问并期待解答。所有小组展示完毕后,教师进入点评环节:首先应肯定小组的优秀展示,然后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方法。最后,教师根据该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知识点的补充和强调。课后,所有小组成员的笔记需上交,教师课后需进行查验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通过学生授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自觉性,每个学生均可以上台进行展示,让其感受到参与感与成就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与其他同学的反应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这一动态的互动过程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可以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三、几点注意事项

1)教学内容的选用要讲究科学性。事实证明,如果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材难度偏难,学生在接受方面出现障碍,会产生挫败感,学习的积极性遭受打击后,学习行动力明显减弱;如果教材偏易,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能够有效知识的机会很少,也会缺乏知识习得的成就感,出现学习倦怠。所以在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前要做到充分调研,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需求、能力提升要求等,做到科学选用教材。2)教学环境要适合开展互动式教学。如果提供的教学环境是紧张、严肃甚至是压抑的,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得不到肯定,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也会大大降低;如果提供的教学环境是轻松、活泼甚至是幽默的,那么学生就会放下思想包袱,自信心大大提升,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也会提高。互动式课堂教学本着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借以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达到师生之间思想交流和碰撞,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思路。

作者:胡璐 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方法范文8

芭蕾基训是芭蕾基础训练的简称,它属于一门实践性课程;以“口传身授法”配合芭蕾教学法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实践,它成为舞蹈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发挥着最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大学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入手就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

芭蕾训练;教学实践;方法

芭蕾在经历500多年漫长的发展,经过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努力下使得芭蕾基训在芭蕾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已经发展成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而且在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是确保芭蕾舞教学的有效实施,然而芭蕾教学法的学习与运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完成教学任务及教学大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芭蕾基训的科学性

1.训练单一动作的科学性

芭蕾基训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动作训练中对于外开、肌肉走向、以及膝盖承受力得到有效的训练,还从人体运动生理角度正确认识人体的基本形态,以最大限度的去解放自身肢体,这就需要科学训练的指导。芭蕾所强调的“开”、绷、直、立”在芭蕾基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开”是指身体从肩、胸、胯、膝、踝、这五大关节部位对称向外打开,双脚呈一字外旋,使肢体的线条最大限度的延长,增强动作的感染力。外开是人体“非自然状态”,这毫无疑问是科学、正规的训练的结果,舞姿动作的跳跃、旋转,舞步的连接、技巧等一系列动作都要有“外开”的特征;“绷”增强了膝关节和踝关节力量和灵活性,延伸了人体美学上肢体的长度,使腿部更具有线条感;“直”在芭蕾训练中,特别是在大幅度动作和技术技巧方面,对人体的重心要求显得尤为关键,这样才能具有稳定性使舞蹈动作达到完美的效果;“立”在芭蕾中与直的意义相近,是在直的基础上的升华,展现了芭蕾形态到动作的视觉美。

2.训练程序的科学性

芭蕾基训课堂中从地面练习、把上练习、中间练习,这几个部分进行训练。第一,地面练习则是初学者对形体、体态的科学规范的练习,是基础训练的首要环节,在芭蕾基训课堂中也是必不可少一种热身活动,依次是头、肩、胸、腰、胯、腿、脚部的解放,使身体各个部位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从生理角度分析,经过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的逐渐增大,人体新陈代谢加强,体温升高进而保证氧气的输送,尽快适应强度较大的训练,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第二,扶把练习是指在双手或单手扶把杆的状态下,通过对双手扶把的Battementtendu、Plie、单手扶把的Battementtendu、Battementtendujete、Ronddejambeaterre、Battementfondu、Battementfrappe、Adgio、GrangBattementjete等内容与动作顺序进行排列而科学的训练,也将芭蕾中的“开、绷、直、立”进行最大限度发挥,体现了从地面到空中、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训练韧带肌肉的柔韧性与灵活性,同时训练人体直立、锻炼身体稳定性以及对重心的把握,为学生在中间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中间练习以地面和扶把练习为基础,检验地面与扶把练习是否到位、规范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Tempslie、Battementtendu、Battementtendujete、Battementfondu、Adagio、GrandBattementjete,紧接着Pirouette、Saute,Pasechappe、Pasassemble、Pasjete、中跳组合、大跳组合、Portdebras。在课堂教学中,中间练习是将单一动作按一定的结构有逻辑变化的组合在一起,锻炼人体的稳定性,加强腰腹的控制力,以及自如转换重心的能力,将大舞姿动作和高难度技巧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由此可见,芭蕾基训极具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其训练程序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在芭蕾教学中,动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条理清晰,动作组合层层递进,亦体现了教学内容在高度科学性的训练过程中反复进行。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对相关学科如舞蹈训练学、舞蹈生理学、舞蹈解剖学等有所研究,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的保证芭蕾舞教学的科学性。

二、“口传身授法”在芭蕾基训中的运用

在芭蕾基训课堂教学中“口传身授法”是我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从文字上看包含“口传”和“身授”两个部分,所谓“口传”,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口头叙述出动作的做法及要求,以芭蕾教学法为理论依据,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规格及要求,在脑海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而“身授”更注重于实践,主要对教师的语言、示范和组合编排能力上有较高的要求。从而以芭蕾教学法作为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实践,两者互相作用,促进教学的顺利实施。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语言表达及动作示范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使用精确的语言对每个舞蹈动作的做法进行明确的表述,也在示范每个舞蹈动作时要标准到位,以方便学生课下积极复习。所以在进行舞蹈教学之前要做好课前准备,针对每个舞蹈动作的重点、难点,运用精准的语言进行组织和设计,这样学生对每个舞蹈动作的领悟和掌握会产生更大的帮助,对于教师也应清楚精确的语言描述和标准的动作示范重要作用下提高自身的能力。

2.组合编排

芭蕾基训是通过来实现的,芭蕾教学法明确了芭蕾基训的教学方法、步骤及目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应遵循教学法的原则,针对不同程度、不同训练目的和动作变化的合理性进行组合编排,使内容多样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的编排处理,在平时训练中根据不同风格和性质的动作选择合适的音乐,常规节拍有2/4、3/4、4/4的音乐,学生应对其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有意识的辨别和理解音乐,让音乐带动身体的呼吸更好的诠释舞蹈韵律。

三、结语

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在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训练中为学生舞台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精心的对待每个训练的环节,依据芭蕾教学法来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严谨的训练,训练目的简洁明确,并掌握其“口传身授”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程度、不同班级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善于总结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袁月荣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