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划思路范例

市场规划思路

市场规划思路范文1

关键词:医疗器械;营销战略;经销商

当前市场上各类医疗器械产品高低不一,不同生产企业及经销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同质化非常激烈,为实现销售利益的价值化各级经销商在营销手段上不断做出调整,一方面加强自我管理,另一方面不断优化营销策略,以期望扩大产品销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其主要策略体现如下:

一、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品市场规划

市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市场规律是经济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医疗器械经销商只有牢牢把握住市场动态变化,并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制定合理的产品市场规划,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壮大。当前医疗器械经销商不仅要重视产品的质量,还必须加强市场规划。首先,要深入调查了解市场环境。要对经销区域的市场承载力、经销环境、竞争产品、客户使用习惯、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和经营能力、厂家支持力度、品牌高度等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再依据调查结果制定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其次,要针对不同市场渠道作正确区分。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活动环境,它包括各种主客观的变化因素并一直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哪一级销售商都必须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必须对市场渠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医疗器械销售渠道一般包括战略渠道、辅助渠道、特殊渠道等三个内容,这些渠道各有特点,根据各经销商发展定位方向而有主次之分。其中战略销售渠道对销售市场的影响最为关键,辅助销售渠道,营销成本相对较低且重视程度较低;而特殊销售渠道相对稳定,一般都有自己的长期供应合作。所以经销商在进行市场规划时就必须要对这些市场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以便找到最佳的销售渠道,使产品的搭配、主攻方向更加明确化,短期实现所销售产品的最大价值化。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加强模式优化,密切产销联系

经销商是加强产品推广实现产品品牌效益转化的主要群体,也是直接面对客户终端的实际运作者,厂家必须重视经销商的市场作用,要以优质的产品、先进的运营模式、健全的营销体系为经销商提供强大后盾,为终端提供后盾,打造自己的营销系统。并时时去优化自己的系统,同时各经销商要与生产企业建立密切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首先,实行经销商+生产厂家的合作模式,组建由厂家技术员营销专家加各经销商销售人员的团队,共同对现有市场状况、销售渠道、客户心理、经营风险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落实具体的营销方案;其次,融入与落实问题。这些政策让经销商实实在在的享受到厂方的支持,能够快速的融入市场竞争环境开展销售业务,同时在生产企业的商务政策扶持和经营指导下也能促使经销商加快运营模式和经营发展理念的转变,从而大大提升经销商以及生产厂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话语权。

三、改变经销模式走专销道路

经销商与生产企业之间存在利益与矛盾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生产商希望发展更多更有经销实力的销售商,所以往往会增加经销商数量或出台相关政策维持经销体系的平衡,另一方面,经销商希望背靠实力较强、产品质量有保障、产品市场畅销的生产企业,以优质品牌为依托扩大销路,但同时经销商又会在质量和利润之间做出权衡,一些利润非常大的产品会对经销商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从而左右其经营决策。基于此医疗器械经销商要进一步调整营销战略,一方面持续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关系,夯实战略基础,同时积极向生产方争取出厂价格、销售提成返点、推广费用等方面的支持。在保障持续获利的前提下,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另一方面,经销商要树立保持长远利益的发展思维,要积极地开辟品牌专销渠道,通过与生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合同,获得某地区的品牌、经销权,实现品牌营销战略,并且要求生产商执行区域经销保护政策,不得在同一地区同一品牌设立多家经销商等硬性战略上的支持与合作,还要争取销售利润空间和政策上的相关优惠等。

四、强化学习和提升增强经销实力

首先,医疗器械经销商以及生产厂家要树立学习进步的观念,要积极参与医院、协会、医疗机构等组织的各类培训、总结会等活动,要深刻理解格子军团的发展战略规划、要学习了解各合作单位的营销策略、管理模式、要认同合作单位的企业文化并与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发展的共识。其次,要通过这些活动,扩大自身的业务交际范围,加快与不同合作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借鉴其业务发展的经验成果,规避市场风险,并积极地开展线下深度合作,促进资源互通和共享。另外,要加快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营销队伍,既要对销售人员进行销售业务知识的培训,又要让销售人员熟知医疗器械的工作原理,还要会进行操作演示,以促保经销商能快速打开市场,开发更多的销售渠道。

五、结束语

当前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又有着更多的挑战,医疗器械经销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既要对自身经销现状和市场情况有一个透彻全面的认识,又要积极进行营销策略的反思,既要加快建立与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生产企业为后盾拓展医疗器械市场,又要不断引进更先进的营销和管理模式,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袁刚红.家用医疗器械营销模式和现状分析[J].市场营销,2016(01):52-53.

[2]陈高峰.国产医疗器械上市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3]赖胜圣,杨蕊梦.高职医疗器械营销专业建设探讨[J].高职专论,2011(04):46-48.

市场规划思路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法律体系;立法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自2015年起,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的建筑行业,能耗已经超过了工业和交通业。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领域能源刚性需求依然处于上升的趋势,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消费比例每增加1%,将多消耗5000万吨标准煤[1]。建筑领域节能减排依然任务艰巨,随着国家对建设领域新战略、建筑八字方针、建筑五方责任主体终身负责制的推行,建筑节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即建筑节能转向绿色建筑、单体建筑节能转向区域形式的绿色化、建筑低能效转向高能效等。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我国各省市都在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但由于缺乏经验,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国外法律体系的研究与分析,为我国立法现状不足提供思路,提高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法律效力。

1立法历程和现状

1.1发展历程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理论探索阶段:主要工作围绕民用建筑用能情况调研展开。①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民用建筑用能调查、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研究。②1986年,制订《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提出了节能30%的节能目标。2)试点示范、推广阶段:主要通过“以点(两个试点城市)带面(八个省市)”的形式,推广节能材料及节能建筑。1988-1992年,制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与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3)体制建立阶段: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如上位法、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①1993-1996年:制订《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等。②1995年:修订《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并将节能目标提高到50%。③1999年:制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④2003年:制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到达节能50%的目标。⑤2005年:制订《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到达节能50%的目标,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4)体制完善、全面开展阶段: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同时不断的推行新技术、新策略。①2006年:修改《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②2007年:制订《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③2008年:制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④2009年:制订《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和《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⑤2010年:修订《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节能目标提高到65%。修订《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⑥2013年:制订《绿色建筑行动方案》。⑦2015年:制订《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⑧2017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正是《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与《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颁布,使中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初步形成了“上位法+专项立法”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中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1.2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十八大、提出绿色发展等新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都进行了内容的修订。在地方,我国各地区都因地制宜,出台了适宜本区域内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图1及表2所示,我国已有10个省份率先出台了绿色建筑相关法规,促进了本区域内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因此,作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亟需顺兴行业发展的趋势做出相应的修订,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建筑节能的工作。

2国外法律体系分析

2.1制度设计

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各国都推动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建立了绿色建筑法律体系、重点制度等,有效的降低了建筑能耗。本文主要对比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四个不同国情、不同特点的国家,均在市场调控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制度。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制度设计主要围绕建材,节能标准,建筑改造以及经济激励等方面进行。

2.2立法思路

为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需制定相应的市场规则和法律政策,引导市场、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使国家、企业、研究机构及用户都能够获得真正的效益。如表3所示,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都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法律体系。

2.3立法策略

在立法策略层面,应明确政府的立场,原则和边界问题,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法律措施。在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东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

2.4经验总结

通过上述梳理和对比,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绿色建筑法律体系各有不同,但其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可为我国立法提供思路:1)明确立足点与目标。上述国家都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相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以在形成绿色建筑施工建设实用的规范性法条。2)政府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从法律层面完善和规范绿色建筑管理体制。绿色建筑难以依靠市场单方面的调控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从而达到发展,需要用政府这个强有力的抓手来引导、管理才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3)采用认证、标识等措施引导市场能动性。通过对建筑进行监测,评估,认证和标识,将建筑物的节能效果、舒适度及环境影响程度等信息透明化,一是促使公众清晰认知建筑情况。二是带动开发商积极性,可将其作为一种营销指标。4)采取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强制标准对新建建筑约束力较大,但是经济激励措施更有利于鼓励既有建筑改造,以上四个国家均设立了一些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来推广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明确并强化法律责任,惩处措施到位。日本节能法律体系强制性较强,制定具体的法规来明确建筑不达标的法律责任,并坚决贯彻执行,保证处罚力度到位。立法权责明确有助于减少矛盾冲突现象。

3我国立法存在问题分析

1)高质量、高水平引导性不足:我国建筑能耗占比21.11%[2],数值上虽然已经低于发达国家能耗占比,但是我国低能耗的代价是牺牲室内空气品质及服务质量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水平偏低,而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是以建筑规划、被动式和主动式的节能技术的精耕细作实现的。而我国“重设计、轻运行”的问题还尤为严重,2017年,仅有7%的绿色建筑实行了运行标识。2)立法体系落地性、实施性、效力性待完善:目前,《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与《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内容老旧、不能满足如今发展需求。在地方层面,虽然各个地方出台了相关的立法,但是由于地方性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具有代表性,又缺失国家层面的上位法给予支撑,从而造成执法效力差等问题。3)市场化方式待完善:在发达国家,大部分都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但我国现状,难以调动市场的积极性,缺乏一些调控市场的手段与措施,这也是造成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难以良好推动的原因。4)市场化激励手段待完善:基于市场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经济激励长效机制尚未完善,应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激励相关企业等主体进行技术的自我提升,不断加强新的市场化激励手段,形成强有力的市场化推进制度,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5)有关绿色建筑标准不完善、体系不成熟: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标准上,多采用整体能效法,而我国建筑节能现有标准多就建筑各部位限值,并未对建筑整理能耗限值。建筑管理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拆除等全过程,而目前普遍存在“重设计、轻管理”的问题。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的绿色建筑能效标识体系与制度,而我国能效标识目前仅用于竣工验收和迎接检查,并没有达到实际的运行的节能。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质量、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绿色化,需要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6)民众的节能意识有待加强:发达国家通过建筑能耗标准和认证标识制度来引导社会对建筑节能的自主性,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知识,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我国目前并没有成熟的推广机制来正确健康的引导我国民众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与配合。

4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立法建议

根据经验总结,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立法应首要明确立法的立足点及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由政府主导设计,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4.1立法思路

1)建筑全生命周期视角展开。从建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全生命周期制定相关的制度,全方位、全角度保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2)新增绿色建筑内容。明确绿色建筑的相关定义,着眼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条款,提升绿色建筑设计,建设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3)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科学引导,依据上位法修改的内容制定建筑节能专项管理制度,以保证建筑节能健康发展。4)明确各方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各主体单位的工作与职责,各司其职、各行其责,保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5)创新市场化机制。目前,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以政府为主导,难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无法满足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需求。市场机制的创新,有利于探索新的市场模式,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解决现在市场驱动不足的问题。

4.2立法工作建议

1)制度顶层设计。一是设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规划制度。借鉴美国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案》、英国BREEAM体系的建立及各国家对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在城市规划审查中增加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指标。二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考核制度。借鉴美国1992年《国家能源政策法》及域内法律效率低下的现状,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牵头每年对本地区上年度绿色建筑工作绩效开展自评并将结果报告上级。上级负责在每年第一季度对上年度市县绿色建筑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及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结果,做好监督考核工作。2)全生命周期制度设计。一是规划阶段,从规划阶段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指标的确定,建立规划审查制度。二是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及施工许可等阶段,加入绿色建筑专篇、技术资料等详细信息并前后对应。三是建设阶段,制定绿色施工相关制度,明确各个利益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并制定奖惩措施以督促施工的绿色化,落实建筑绿色施工。四是竣工验收阶段,明确竣工验收标准,与现行工程建设验收程序充分融合,避免出现设计图严重变更,施工措施不绿色及降低绿色建筑标准等问题出现。五是运行阶段,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在重点用能系统等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实施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确保运行阶段达到节能的效果。3)评价与标识。一是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建立,在建筑建设、改造、运行等方面推行能源证书体系,以降低建筑整体的能耗。二是实行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借鉴美国的能耗认证由政府、市场及第三方机构共同推进,效果较好,建立由一个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组织对评价系统负责,提供公平、公正、专业的服务。将三是建立推广、限制目录制度,将绿色建筑技术纳入目录,并实现目录更新的动态化、日常化,促进目录转型,以目录为抓手,以认证为依托,构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绿色化供应体系。4)创新市场化机制。一是设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信用评级制度,建立信用信息平台,从信用信息的采集,分析,归集以及共享等方面,不断完善记录信息,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达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目的。二是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制定施工现场技能工人基本配备、技能等级等相关标准,做到从业人员专业化,以保证施工质量。三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增强业主投保意识与投保意愿,推行建筑工程保险制度。

5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立法的现状,对比研究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四个国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重点制度、立法思路、立法策略。从顶层制度设计、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与标识、创新市场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1)顶层设计,设立规划制度、考核制度等,全面、系统地统筹、协调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2)基于全生命周期,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考虑,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过程制定配套的激励与考核制度,针对各个相关责任主体制定其具体工作职责,确保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3)建立能效测评标识、绿色建材认证及相关制度,从建材到运行全产业链提倡公平、公正、专业的服务,构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供应体系。4)创新市场化机制,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搭建信用平台,培养高质量工人,推行工程保险,以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保障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住建厅.浙江省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R].2016

市场规划思路范文3

国有能源企业是指以从事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太阳能、水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运输、配送、销售、消费过程的国有企业。国有能源企业的战略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国有能源企业的发展关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能源企业的战略使命由中国能源战略的内容所决定,国有能源企业的发展关乎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国有能源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国有能源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国有能源企业为谋求自身生存及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在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战略管理的理论、理念、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基础上,对企业自身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能力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对企业自身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进行科学规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和规划而进行的,持续改进的有效措施、监控、科学管理过程和科学管理活动。

(三)国有能源企业战略管理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相关行业政策

国有能源企业战略管理注重对企业长远和总体发展等方面的谋划,国有能源企业战略管理不能关注眼前的短期利润,而要着重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前途,出发点和核心是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歌猛进。当前,国家提倡低碳、环保、绿色能源,国有能源企业的战略转型要在契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二、ABC公司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ABC公司是以生产煤炭为主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加上低价进口煤的冲击,煤炭价格持续下跌,ABC公司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究其原因,ABC公司的战略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科学有效的战略分析

很多企业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在开展业务时,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改变自己的产品,虽然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准则,但缺乏长远的决策及明确的市场定位会使得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往往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结合市场趋势,ABC公司逐渐建立了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业多元化、产品多样化发展。但是,没有对外部发展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企业自身程度做科学有效的分析,亦步亦趋发展起来的产业链条在行业内的竞争已是白热化,很难为公司贡献利润。

(二)战略管理人才缺乏

国有能源企业是国有企业的一部分,有着机构冗繁、人员队伍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力等国企通病。战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战略、组织、业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通病使得ABC公司战略管理专业人员缺乏,战略管理理论知识不足,同时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又使管理者对战略管理人员缺乏处理手段,导致战略管理不理想。

(三)战略前瞻性不够

在新能源开发上,很多国有能源企业在战略上惯于跟从照搬,自发的创新很少,主要原因是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前瞻性不够,对社会消费结构的发展和改变没有一个超前理性的认识。前瞻性是一种对自身很了解又很了解市场信息一种能力,一方面需要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需要全面和及时地掌握信息。有了前瞻性,就会有方向,然后才会有方法。以苹果公司为例,“带有手机功能的娱乐工具”的定位,其颠覆性的前瞻性直接决定了今天的舞台是苹果公司的,明天或许还是。而那些仍旧在做手机的人们只能在温床中沉睡,因为没有前瞻性,所以很难跳出自己画好的边框。

三、加强ABC公司战略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战略管理观念

国内外一些先进企业的成长之路表明,国有能源企业管理者战略管理思想和理念不但要与时俱进,不断进步,还应具有长远的眼光和胆略,做出的决策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充分、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规划企业未来方向,明确地描绘企业未来发展思路。国有能源企业应该从思想上、认识上和行动上全方位认识到规划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更是要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使之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

(二)明确企业战略重点

培养国有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明确企业战略重点的关键。做好企业自身实力、能力和拥有资源的分析,以及企业上游、下游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再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营销分析,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系统建设,以及企业绩效的科学分析。在认真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国有能源企业要挖掘出既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和吸引力,又有利于国有能源企业充分利用与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同时,利用国有能源企业特有的且难以模仿复制的资源和能力,培育出适合国有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切实保证企业战略有效实施

国有能源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同行业中成为领跑者,就必须注重战略的转换,同时对企业战略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及时反馈。国有能源企业应建立和健全“追踪问效”的目标管理制度,使员工对完成一定的目标负有责任并授予每位员工必要的职权去实现其目标。不断完善“目标—责任—权力”战略机制,使每位员工按照此流程来管理和约束自己去胜任本职工作,更好地贯彻和执行企业的发展战略。

四、结语

市场规划思路范文4

童装品牌“唯路易”(VIV&LUL)自2009年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已成为时尚童装品牌行业的先驱。线上与线下市场运营始终能透视全球时尚流行趋势,呈现的欧洲的设计、日本的品质、中国的文化受到了业内及市场的高度赞誉。该品牌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旨在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其服装品牌市场的建立,是基于产品、信誉基础上的一种市场价值建立,主要以创新产品结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就当下国内服装市场而言,其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先进的管理水平、特色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上面,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先进的企业创新发展理念、纯熟的品牌市场管理为先导的再现与植入。2012年唯路易童装品牌荣获《年度最具发展潜力婴童品牌》的网络评选奖,这充分证明“唯路易”品牌市场发展战略的前瞻性。这个童装品牌在获奖的同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品牌创新要适应童装产业高端市场发展的路还很长很长。

2独具特色的营销模式

在媒介碎片化、分众化趋势越来越突出的时代,传统的服装营销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的出现和成长促进了服装营销方式和商业思维的变革,也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唯路易品牌于创建之初,客观详实地调研了中外童装市场,打造了专属的童装品牌市场规划和营销模式。

2.1立足国内放眼海外市场

市场规划第一阶段:2009至2011年内从上海建立直营系统,树立专业童装品牌形象;在2013年前外衣店铺覆盖全国一线地区城市,并占领长三角地区二级市场,实体网点达到150家。内衣覆盖天猫、淘宝、京东等B2C平台。第二阶段: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市场,品牌外衣2013至2016年占领中国二线所有市场,终端达到800家。将品牌内衣打造成天猫中高端儿童内衣第一品牌。第三阶段:争取在2015年前上市,成为中国童装业的领跑者,在未来7至10年内,在现有的日本、欧洲市场基础上,向其他国际市场拓展,希冀把唯路易打造成为中国的世界性童装品牌。事实证明,唯路易通过线上与线下市场的互动对话与快速反应,极大地改变了品牌销售运营方式,使得其童装品牌在消费者认知概念和行为分析等方面迈出了理想第一步。

2.2完善线下与线上结合的产业链

经过唯路易童装团队的不懈努力,一条以创新发展和加工生产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已形成规模。这条童装产业链囊括了产品研发、设计、成衣制作、辅料、配件生产,以及后期的资讯、物流和市场营销策略等多个环节与工序。尤其是为提升电商销售反应速度而采用的生产系统———吊挂传输柔性生产系统是服装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唯一绿色通道。采用吊挂传输的电脑控制技术,进行吊挂传输主轨道、工位轨道的改进创新,实现自主工位轨道自循环设计,大大缩短缝制工时。其优势在于:一是儿童服装专卖与周边商品相结合。在线销售模式不是单纯童装专卖,更包含了儿童生活用品等周边产品,用品牌童装带动周边产品的热销。二是优秀品质基础上的品牌价值保证。唯路易品牌原材料及成衣均受国家正规检测中心测试其产品做工讲究,非传统街边货、大路货、仿版货可比。款式新颖时尚,产品环保指数高,穿着使用均舒适安全,这是其他众多线上童装品牌无法逾越的。三是聚焦时尚的品牌定位。针对线上消费者年轻化的特点,面对崇尚时尚与个性的年轻妈妈们,唯路易一贯强调聚焦时尚的品牌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线上消费者。

2.3满足消费者群体期望的新的风格诉求

唯路易品牌在市场运营2周年之际,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做出重大决定,聘请法国PECLERSPARIS顾问团在中国童装市场上为品牌风格量身定制,从而使产品风格实现了精准的定位。其目标是能够满足消费者群体期望的新的风格诉求,使所有的内部团队在一个共同的理念上达到共识,从而给予产品系列和品牌形象一个清晰的风格方向,并给市场注入新的动力及更多现代感,以此吸引更国际化及具有时尚意识的新一代母亲。PECLERSPARIS的项目组根据企业品牌发展的理念和愿景,考察中国市场,对话企业设计和运营两大中心,最终提出组成品牌风格DNA的方案,并使产品风格实现国内童装市场的独一无二。在此过程中,唯路易以科学化、数字化、图像化的手段定义出新的目标客户群,在经过具体分析和实验后,确定了可以定义品牌风格概念的时尚基调,并将此风格概念诠释为唯路易时尚语言———摩登都市•酷感精致•快乐时髦。在每个季节转换中,品牌始终建立强调出这三个风格标准的装扮及廓形设计,从而实现更多市场份额的获取。

2.4借助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平台严格把控市场营销命脉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为了更好地适应童装市场的需求,唯路易品牌广泛集中学校、经销商等资源,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市场把控,从基础上打开产品的市场。首先,企业借助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平台,学校服装专业教师团队和企业设计项目组首先根据设计目标,分别提供各自设计创意方案并制作成衣;其次,每季首批展示样衣都严格通过东北、华东、华南等地区主要销售城市的商、大区经理及店长打分考核,再进行第二次展示样的调整与修订;随后,开设每年两次的童装产品订货会,产品接受全国所有销售成员下单订货;最后,商品部整合大货生产的个案,打造成唯路易专用童装品牌设计辞典。在此过程中,投入到市场的唯路易品牌服装结合了学院派与实践派的认证,既满足了服饰的时尚性和文化内涵的需求,同时又符合了市场的需求,其竞争力不言而喻。

3走心的童装设计元素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最走心的创意设计”成为唯路易童装产品研发的设计口号。在品牌服饰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团队每一步产品的“走心创意点”都会从各种时尚风格和经典历史案例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在可以承受的价格范围内,以更时髦、更多的精致细节来时尚化整个产品系列,给予产品更多令人感动之处。尤其是品牌每季的代表性产品,主打的创意精髓是选用产品树立认可度,产品回应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展示品牌的个性与价值,同时也表现出季节性的时尚趋势。

3.1鲜明的主题设计理念

主题设计之所以成为品牌设计的常用方式,不难发现,服装产业发展至今,创意点俨然成为服装企业品牌高附加值的来源,创意也就成为品牌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而确定主题的过程则是将创意集中化、具象化过程,因此这个环节显得格外重要。鲜明的主题为设计师团队指出了明确的设计方向,为整个设计过程理清了思路。唯路易品牌在2011年秋冬季女童装主题设计中推出“爱心”系列,并成功创意红色爱心斗篷经典款,在设计开发工作结束之后,“爱心”主题还为市场销售奠定了良好的推广基础。在订货会、专卖店、推广海报和杂志上,独特而精彩的主题形象如价值百万的广告语一样宝贵,深受消费者们喜欢,连续3年成为女童装榜上销售冠军款。

3.2色彩元素注入品牌创新能量

因受国际与国内市场每季流行色的影响,色彩变化与波动幅度较为明显。唯路易品牌色彩在选用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制定持久运用的品牌基调色。消费者可以根据服装的色彩轻易识别出该品牌,这是表现品牌的个性和其时尚的基础色彩,每个季节,根据趋势及时尚主题进行更新,唯路易会定义3个主要的身份色,如代表品牌历史色彩———永恒的黑色、必备的中国红,时尚的宝蓝色;二是通过色彩元素注入品牌能量精选主题色彩,或是提升的,或是对撞的,用于明星单品款设计(大衣、羽绒服、裙子、针织衫等)。当一个造型由不超过三个颜色组成时,色彩搭配是时髦的,运用流行色彩提亮中性色使造型更生动,使图案更时尚,并与配饰玩味搭配,特别是对于每季时尚主题中的一些细节的运用,色彩整体规划上保持一致性,便可以在竞争中显现出不同的身份颜色。

3.3“三位一体”的面辅料选择与设计

面辅料采用的是“三位一体”的选择方式,即常规的、流行的、自主开发的面辅料。每季设计之初都由设计助理与工艺助理梳理一遍,为设计团队提供服装设计必要的环境和土壤,这样的土壤是否肥沃,温度和气候是否适宜,与品牌创新的发展关系重大。例如,在2013年当各大春夏时装周上掀起棋盘格纹潮流时,唯路易设计师们按捺不住自己的创作欲望,也倾情打造棋盘纹,但在创意时一改传统的印花格纹面料,采用了符合儿童趣味心理的编制格纹装饰手法。但这种独特的工艺设计手法要运用在夏款连衣裙中,同时还要满足成衣生产和编制工艺的要求,这就对面料的手感与厚度,以及儿童穿着的舒适性提出了新要求,最后团队成员试用多种面料,最终选用了真丝棉解决了所有的难题。

3.4联想和想象:图案设计的双翼

图案的设计和选择对于整个童装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童装设计师可以根据图案本身来展开联想和想象,这就为设计插上了双翼,打开更广泛的思维设计空间,选择最为恰当的设计元素。创意思维来源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如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和“非主流”的发展动向,参观博物馆和图片展、浏览杂志、了解某种时尚流行;参加各种工业设计展览会、服装展览、艺术展;学习服装史等历史知识;关注流行的影视剧等等,这一切都构成了与创意思维相关的行动力。花朵图案虽不具备流行元素特性,但却是女童设计中的常用元素。唯路易童装以可爱的背带裤搭配贴花T恤,粉色的贴花在白底的映衬下娇艳明媚,洗白做旧的牛仔色,简洁的款型,粉色的立体圆扣成为牛仔上最吸引人的色彩,也使得牛仔的柔情可爱自然呈现。同时三角形设计的背心,肩膀与两侧的白色立体贴花,细节彰显优雅精致,搭配水墨印染的T恤,让牛仔不同的面貌毫不突兀的征服消费者的时尚口味。当然,图案在具体的产品开发选用中是可以进行不断调整的,因为最初的设计概念是模糊而笼统的,在进入到一定的设计阶段时,随着设计思路的明朗化,可以对不尽如人意的图案进行调整,并植入成熟的印绣花技术,使产品整体性更为有亮点。

4结语

市场规划思路范文5

关键词:产业融合;企业发展;管理模式

一、引言

社会各大行业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常常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产业融合既是一种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风险。产业融合的背景之下,生产制造业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正面的激励作用,因为资源的聚集与调配便利为产品生产与制造带来了诸多的益处。石化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石化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产业融合背景之下,石化产业的相关制造企业若想要实现长足的发展,就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战略战备,以便在有需要时打造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

二、石化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党的召开之际,确立我国正在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此时中国的经济面貌也将迎来新的契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石油化工企业等类型的制造生产既要打造更多的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需要在审查和那种注重绿色发展,注重低碳环保。因此,石化产业的企业在这样的发展理念引领之下,走产业融合道路具有前瞻性,以此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制造的精细化、智能化、环保化。就目前的世界石化产业趋势发展而言,石油化工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规范化、聚集化,以此实现从企业生存状态过渡到生态状态的改变。对于石化产业来说,产业融合能够积极地优化协调不同层级之间的资源交换,实现两者效益之和大于单者所带来的实际成效。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石化产业积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来面对未来可能遭受的社会经济危机是必要的。因此,如何打造具有延伸价值的产业链模式、促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实现不同石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产业融合发展中必须认清的重要问题。

三、石化产业融合的条件

(一)市场条件

石化产业的新产品受欢迎程度以及相应的消费需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其能够主动推进石化产业与其他制产业间的深度合作,从而确保产业组织以及市场能够得到及时的重塑,引领全新的技术发展。一方面,石化产品的市场规模巨大。石油及其衍生品是中国经济与国防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同时也带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在医药制造、建筑、机械等方面。另一方面,石化产业链的文化市场前景十分的广阔,人们处于自身的生理需求以及精神需求,要求不断开拓石化产业链。以上因素为石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政策条件

从国务院出台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发现,国家政策要求能源体制革新,强化产业集中度,以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体系。类似的政策文件还有许多,其标志着国家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出发,要求产业间的有效互动,鼓励不同产业间的融合。这些政策降低了石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困难度,让产业间的融合有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四、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石化产业由于本身的特殊性,石化产业存在一定的垄断性。因此需要针对产业融合,打造必要的竞合战略以期融合后的长远规划发展。针对垄断的特点,可以采取差异化战略来促进生产。

(一)竞合战略

竞合战略强调在产业间达成合作协议的前提下,展开一定的良性竞争,从而在彼此的合作中竞争,在彼此的竞争中不断提升企业的各项能力,互相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关系。以石化产业与电信产业的融合为例,竞合战略可以是石化产业与电信产业将自己原有的运营网络互相连接,创造出全新的一个运营体系或者平台,以此达到开拓全新经营领域,创造出全新商业价值的目的。在实际的竞合战略中,应当注意三个重要环节。首先,确定合作关系。即通过判断产业间是否有融合的需求、是否有相当的实力、是否有同理心等来确定合作关系。其次,设计结构。融合的结构应当是具有合理性的,其经营模式以及管理模式都应当遵循科学性、高效性、市场规律性等。以此实现融合后的结构良性发展。最后,保持长期合作。融合后的产业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持两者间的竞合关系,通过不断加强合作交流来使得合作经营能够持久化。

(二)差异化战略

由于石化产业具有一定的资源垄断性,因此为了石化产业能够实践可持续发展。采用差异化战略是最佳的经营战略,通过产业融合途径,石化产业企业为了突显出融合后的优势,需要通过差异化战略,将自身的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传递到消费者的面前。差异化战略的优势在于,其避免了同等产品过低的市场价格扰乱交易秩序,也同时促进了产业间的良性竞争。

五、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模式.

产业融合带来了产业间的边界模糊,从而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扩大营销管理的范围

营销是所有企业必须思考的发展难题之一。产品融合背景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第一,扩大产品管理。产业融合势必带来产品或服务上的革新,也涉及全新产品服务的开发。因此需要加强石化产品管理工作,及时调查消费者的需求方向,推动业务多元化,丰富整个营销产品供应链。第二,及时调整产品价格。融合后的产品不仅需要在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上下足功夫,同时也要注意及时调整产品的相应价格,以此满足消费者的基本消费需要。第三,加强促销策略。同要通过前期积极的消费者调查,制订符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促销活动。

(二)扩大品牌管理的界限

产业融合需要考虑到的不仅仅只有产业间的合作产品,同时也要考虑到潜在的知名度影响。知名度是企业的号召力,优势其价值远超过一个生产线上的产品价值。因此需要企业管理者予以足够的重视。扩大品牌管理的界限,是品牌战略的主要战略。其主要内容可包括:提高市场的运营力、实现多品牌协同的发展战略、增强不同客户的品牌营销、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公众品牌等。其主要思路是从品牌本身具有的影响力出发,通过扩大原有的影响范围,将不同产业间的品牌号召力予以集中,以此达到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目的。

六、结语

总而言之,石化产业拥有其他产业需要的资源,而石化产业能够为更多的产业发展提供机会。通过国家政策引导,积极建设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发展与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丰富石油金融市场的产品,加强产业融合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以及推动国家石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合作,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玫.产业融合背景下服务驱动的物流业态发展模式[J].物流技术,2018,381(6):18-21.

[2]吴冬妮,杨茜淋,张淑英.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驱动力[J].广州化工,2015,43(9):230-232.

[3]宋玉春.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018中国(濮阳)石化产业融合发展大会综述[J].中国石化,2018,396(9):36-38.

市场规划思路范文6

户外广告是指具有广告或宣传作用的户外广告物,一般多设置在交通流量较高的地区,常见的户外广告形式有:LED户外广告灯箱、路边广告牌、霓虹灯广告牌、LED看板等等。原始的户外广告可追溯到前6世纪,那个时期的户外广告多杂乱无章,随意设立。现代户外广告自90年代开始盛行,在20世纪被广泛应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广告的应用,几乎各个行业都希望通过广告提升企业形象,利用广告传播企业商业信息,就连政府部门也希望通过户外广告树立城市形象,美化城市。这为我国户外广告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概念被引入户外广告中,户外广告开始成为美化城市的艺术品,成为城市空间中重要组成部。户外广告是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近几年我国户外广告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户外广告相比传统媒体广告不仅成本更加低,且易操作,易维护。21世纪户外广告类别越来越丰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出现了如:汽车车身广告、电梯广告、地铁广告、墙体广告、候车亭广告、楼顶广告等户外广告形式。2011年我国户外广告市场仅电子屏广告就达到了22.26亿元的规模。总市场规模达到550亿元。且近两年有着明显的增长趋势,户外广告多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中,目前户外广告市场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二、户外广告的优势

(一)到达率高

户外广告具有较大广告尺寸,户外广告可见性较好,如地理位置占有优势,必然能够创造出理想的到达率。一些学者曾针对户外广告到达率展开过研究。研究结果表面户外广告到达率仅次于电视媒体,是高到达率的广告形式,且成本却低了数十倍。美国资深广告人研究数据表明,户外广告成本2~10美元不等,但电视则要达到几千美元。

(二)辐射时间长

传统电视广告仅几秒钟,所能展现的内容比较有限。户外广告不同于以往的广告形式,可实现全天候的、持续的。一些户外广告可以二十四小时伫立,这一特点使受众更容易看到,且不易受到其他广告干扰,避免了其他广告内容的竞争,所以能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城市黄金地段的大型户外广告都是持久品牌必争之地,丰富多彩的户外广告能够有效引起受众的注意,并且一些具有特色的灯箱户外广告广告,更能够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很多特色户外广告都是城市的标志。

三、户外广告设计原则

(一)独特性原则

户外广告的受众是流动的人群和车流,受众想要获得户外广告中传递的商品信息就必须在设计中保障户外广告的可见性,在户外广告设计中要考虑到距离、视角、环境等要素,如在空旷的环境中,距离应在十米以外,高度应高于五米,广告位置和高度设计中要根据距离、视角、环境来决定。

(二)简洁性

由于户外广告的独特性决定了户外广告的简洁性特点。简洁性是户外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原则,所设计内容不仅要新颖,更要保障整体画面和设施的简洁,进而给受众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如画面过于凌乱,必然给受众一种杂乱的感觉,反而简洁的画面,更容易吸引受众的关注和目光。简洁的画面更加醒目。

四、景观意识下的户外广告设计思路

(一)户外广告与城市绿化结合

城市绿化景观是城市规划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改良气候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城市绿化还能够起到使城市保持新鲜空气、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缓解雾霾的作用。户外广告与城市绿化的结合不仅提升了绿化景观的艺术感染力,更提高了户外广告的宣传效果,并且这样的户外广告形式显得更加整洁,对城市形象整体提升有着很大帮助。例如杭州武林广场的户外广告就实现了与城市绿化的完美结合。但是在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广告尺度的大小及可见度与色彩搭配问题,避免影响可见性。

(二)户外广告与城市街道的结合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设施,如把城市看作为身体,那么街道就是身体的血脉,将户外广告融入城市街道中,不仅使户外广告更加规范,并且更保障了广告的可见性和宣传效果,但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注意迎合城市街道整体美感,避免影响和谐,必须遵循把户外广告融入城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份子设计原则。

(三)户外广告与广场的结合

城市广场是城市组织社会性活动的主要场所,广场空间多是休闲和商业并存的环境,往往人流量和客流量较大,这给户外广告创造有利条件,户外广告和广场的有机结合,突出了广场的商业氛围,不仅丰富了广场,更保障了户外广告的宣传效果,但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注重结合广场建筑的整体风格,控制广告密度,密度过大必然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在色彩上也应该保持与广场建筑一致,以此保障广场的整体空间感。广场与户外广告的结合较为成功例子如宁波天一广场。

五、结语

市场规划思路范文7

关键词:电竞储备;经纪人;云平台;服务

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中国社会蓬勃发展,我国在经济物质飞速发展的同时,加快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电子经济产业的兴起,为人民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未来,社会规划将向职业垂直分化与文化产业深度化发展。央视纪录片《电子竞技在中国》的播出,彰显了电竞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在 2020 年各项竞技赛事都暂停举办的大背景下,电子竞技依旧可以通过自身优势,以网络媒介为载体,举办线上比赛。[1]但是由于中国电竞起步较晚,中国电竞市场仍存在人才管理无体系、就业信息不对等、职业缺少明确培训模块等问题。电竞人才管理平台的搭建,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从社群的角度对资源进行整合。

一、电竞人才管理平台建立的背景拆解与细分

中国电竞市场链条日益延长,具有广阔的商业发展空间。电竞产业作为中国新生代力量,带动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提升了社会对电竞的认知与接受程度。

(一)政治利好加快电竞官方化脚步

电子竞技体育化是电竞在中国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早在 2003 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 99 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并在 2018 年雅加达亚运会将电子竞技纳为表演项目,于 2020 年 12 月 16日,亚奥理事会宣布电子竞技项目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参与 2022 年杭州亚运会。[2]与此同时,电子竞技也渗透入了影视、建筑等传统行业。同年,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和腾讯电竞联合拍摄的 6 集电竞纪录片正式上线,电子竞技员和电子竞技运营师成为官方的新职业,全国各地开始打造电竞小镇,电竞产业扶持政策,意味着电子竞技正式登上了官方舞台。[3]

(二)经济发展增速促使人才缺口扩大

电子竞技人才管理的实质是人才输送,填补经济市场就业缺口。艾瑞数据白皮书中指出,2019 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超过 1100 亿元,电竞商业化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电竞整体市场规模扩大,在 2021 年超过 1600 亿元。中国整体电竞用户规模已达 4.3 亿,并且电竞游戏用户正在逐步转换成电竞赛事观众,大量观赛需求仍未被满足[4]。电竞商业化发展迈入爆发期,并且其整体媒体表现与商业价值不断接近传统体育赛事。

(三)社会认知拓宽为电竞人才市场深耕提供沃土

随着电竞用户规模的扩大与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电竞赛事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电竞已经迈入商业化时代。泛娱乐需求的不断扩大,促使了群众对电竞包容度的提高。得益于用户规模的扩大与外部环境的逐渐成熟,电竞商业化来源开始向版权、周边、票务、综艺等娱乐化项目转变,并且电竞的用户群体具有年轻化、有活力、关注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付费习惯好等典型特征,是品牌良好的潜在用户。

(四)技术精进实现人才管理线上线下组合可能

电子竞技产业的推进与电竞人才缺口的扩大,离不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酵,5G 技术走入大众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才招聘和知识培训平台出现,如招聘平台 BOSS 直聘、实习僧、58 同城等,知识平台如网易云课堂、知乎等,使付费知识和招聘管理平台愈发火热,专业与产业的日益细分,使电竞人才管理平台有可以实现的可能。

二、横向比对人才赛道,凝聚产品核心发展力

(一)直接竞品对比分析

以 BOSS 直聘和实习僧为例进行直接竞品对比。BOSS 直聘在互联网招聘细分领域关注度最高,BOSS 直聘在同类招聘软件中处于榜首地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会在 BOSS 直聘中招聘相关人才, 核心目标人群以互联网创业公司为主。而实习僧的定位用户群体主要为大学生,业务功能相比其他平台细化到实习生的招聘。实习僧一方面提供优质的以大学生为主的实习生招聘信息,另一方面提供论坛功能,增加大学生群体交流、分享经验的途径,并且将实习的功能做到了极致,增加了短期实习、一周两天这种对大学生来说非常实用的功能。

(二)间接竞品对比分析

以网易云课堂、贴吧社区为例进行间接竞品对比。网易云课堂主要以提升学者的专业职业技能为目的,主打问题解答、知识普及,通过线上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实用的职业技能,产品客户定位为大学生群体和刚入职需要工作技能的工作人士。贴吧社区则更注重用户的裂变价值,凭借自身的社群属性,将用户以兴趣标签进行了细分,架构起了相同需求或爱好的用户之间沟通的信息网络,进行了信息的扩散传播。

(三)结合自身平台建设的优势与机遇分析

随着近年来电竞行业的蓬勃发展,电竞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电竞行业急需一个可以专业培训电竞人才的平台来培养国内的人才,也能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基础上用电竞来提振经济。该平台整合人才培训和对接招聘,把两者结合一体化,既可以为用户梳理电竞专业知识模块,为国内培养电竞人才,又可以对接电竞相关企业,做到无缝衔接。[5]

1. 优势

现阶段人才服务平台无法解决对已有电竞储备人才系统培训与管理的问题,市场急需出现专业化、社区化的电竞人才储备服务平台。电竞人才管理平台具有专业化、流程短、信息直达、精准匹配的特点,在互联网环境中细分受众,精准触及用户心智。

2. 机遇

根据上文中对已有数据的调研分析得出,电竞行业已进入爆发期,伴随着产业体系的日益完善,电竞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显著的提升 , 电子竞技由爱好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转变。

三、电竞人才管理平台用户需求分析

(一)电竞人才管理平台用户群体定位

电子竞技本身具有的高黏性特征体现了全民电竞的强劲趋势,但电竞教育与电竞大厂多集中于一线城市。头豹数据显示,中国电竞市场存在电竞用户下沉的现象,且用户分布较为平均,各年龄层习惯分化明显,年轻用户对新兴事物更感兴趣,渴望加入电竞头部公司,参与电竞产业化链条。电竞从业者依托电竞行业发展,填补人才缺口。截至 2020 年,中国电竞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薪资已达到了 8000 ~ 15000 元的量级,高收入、较低门槛的工作要求导致电竞市场鱼龙混杂,众多电竞从业者并非科班出身,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人才质量差异化明显。

(二)电竞人才管理平台用户需求提炼

人才差异化的本质是电竞从业者缺少系统的知识体系架构。当下社会出现简历造假等不正风气,用人方难以分辨应招者即人才资源的信息真实度与实际专业水准。用户迫切需要权威途径,借此实现信息的精准匹配,从而满足自身的择业就业需求。

(三)电竞人才管理平台关键功能点提炼

电竞人才管理平台针对用户痛点,聚焦于高校与社会闲散电竞人才,将信息进行整合,主要目标群体为年龄在 19 ~ 30 岁之间的一至三线城市电竞相关专业者,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帮助该类用户梳理职业技能模块、积累实训经验以及对接招聘信息。

四、电竞人才平台整体设计

(一)功能架构阐述

平台注重解决用户的知识梳理、经验储备、问题解答、社群人脉架构以及实际就业的问题,提炼出以下四个核心功能。线上教学:平台与高校对接,形成品牌背书,为用户提供学习资源,培养核心竞争力,通过定期讲座和线上评级的方式在纳新的同时增加用户黏性,形成口碑。线下实训:定期开展活动,与俱乐部方达成协议,开设新星计划与线下实训基地,持续孵化电竞人才。用户通过报名活动积累实战经验,平台会对用户所参与的活动与获奖情况进行数据留存,为之后的招聘环节打好基础。社区问答:开设社区板块,吸引电竞头部玩家或权威人士入驻社群。用户可在社区中进行提问,业界大拿收取一定费用回答提问者的问题,其他用户也可以支付一定金额去“围观”问题的回答。技能树招聘:设立技能树板块,平台生成题库为用户进行能力评级,定级后用户可自行刷题进行技能树加点,用人方通过技能树筛选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并通过拉取视频的方式直面交流,解决工具切换复杂烦琐,不能线下面试的问题,用人方可以设定特定问题,应聘者以视频录制的方式进行问题解答,增强时间灵活性,方便数据存库和统一筛选。

(二)核心功能运行流程

以技能树这一主要功能为例(见图 1),平台作为对接方,负责数据的整合记录与信息推送,用户初步进入平台后,填写意向职业如赛事运营、后期制作,根据用户所选标签,系统生成相关题库,对用户的本职业相关技能、能力进行评估,用户可通过后续的刷题提高这一评分。招聘方进行公司认证,并招聘信息,后台根据职业技能匹配程度向招聘方提供人才资料,由招聘方自行选择是否进行面试发起预约,以线上视频或录播问答的形式进行面试和考试,省去笔试的中间环节,直接对接简历,缩短了中间环节,加快用户应聘流程的同时,降低用人方的时间、沟通成本。而社区问答这一功能(见图 2),则是由行业领头讲师设置问答价格与自身职业标签,再与用户进行匹配,为用户推荐合适的解答者,并进行预约。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围观权限的公开,并根据这一环节确定平台服务费用的抽成。当用户确认后即可和解答者在约定时间内于系统生成的聊天室中进行聊天或视频解答。

(三)电竞人才管理平台的未来运营思路

电竞人才管理平台注重知识来源的可靠性,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训相结合是产品的运营主要发展根基。据调研,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已更名为南京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已经开设了电竞本科专业,包括但不限于电竞编导、电竞运营、活动策划、电竞解说、游戏设计等众多电竞细分知识方向。电竞人才管理平台以南京传媒学院电竞学院为第一出发点,预计三年内与更多电竞教育高校达成合作,构建系统体系。同时,平台方也会发起邀约,邀请三节课、优设等互联网大型培训机构入驻,根据平台发展情况和用户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定期进行培训或知识讲座。在线下实训方面,平台预计以多游戏或同游戏多运营俱乐部的合作方式,以半年为周期进行线下训练营的开展,切实保证电竞人才知识与实践相统一需求的落实。根据课程安排,用户以学习为目的自发向身旁同学、同事进行推广,用口碑进行裂变引流,持续吸纳电竞人才。

结语

市场规划思路范文8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高校经济学专业当中的重要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开展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该方面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而英语应用能力在国际贸易活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复合型、实务型人才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需要,进而在中英双语教学当中,要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能够学以致用,将专业理论有效的应用于国际贸易活动当中,这就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课堂教学的目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

二、开展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要点

(一)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开展,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学生要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对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不仅能够准确的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形势,还能够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路,具有创新意识。其次,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的市场规则,以更好的参与到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合作当中去。第三,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严格遵守国际贸易的规则,拥护国家政策,才能更好的胜任国际贸易的工作。

(二)围绕学科专业建设。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首先,构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将经济学、高等数学、管理学、投资学等一系列经济类学科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围绕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来展开。其次,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将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规则、国际经济法、对外贸易概论以及国际贸易市场形势分析等内容作为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纳入到基础课程教学当中。第三,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技能训练类课程,以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环节相适应,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三、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活动频繁,英语应用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当中,需要有效融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根据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动向,合理的进行教学规划。在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当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组织和协调。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融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家贸易发展趋势相适应。构建国际贸易活动情景,模拟国际贸易活动情景,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开设专题进行讨论,开展英语讨论会和辩论会,专题论文、课题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研究报告等都需要通过英语来撰写,以更加熟练的应用英语,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

当前的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以适应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形势。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双语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借助丰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双语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很好的补充。由于世界经济形势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国际贸易理论也随着做出适应性的转变,需要及时的更新与完善。在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体系当中,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适时更新国际贸易课程相关的教材,有效的开展信息化教学,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资源,有效协调中英双语教学。将双语教学与经济学、高等数学、管理学、投资学等一系列经济类基础学科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其中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环节都是服务于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有效促进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协调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保证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能够同步进行,充分发挥双语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