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计划范例

科技发展计划

科技发展计划范文1

影响我国科技期刊成为国际大刊的原因诸多,集群化是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与国外大型期刊出版集团相比,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可谓任重道远。《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3]统计显示,据《乌利希国际连续出版物指南》数据库,目前全球正在出版的STM(科学、技术、医学)期刊约为4.2万种,由全球162个国家或地区出版。四大出版集团(SpringerNature,Elsevier,Wiley-Blackwell,Taylor&Francis)期刊共有6038种,出版量占全球STM期刊总量的14.38%。可见这四大出版集体的规模、实力及影响力。我国期刊数量众多,是仅次于美国、英国的期刊大国,但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较为分散。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5020种科技期刊,共有1375个主管单位,平均每个主管单位只主管3.65种期刊;共有3232个第一主办单位,每个主办单位平均拥有1.55种期刊;共有4381个出版单位,其中有4205家单位仅出版1种期刊,占出版单位总数的95.98%。由此可见,我国科技期刊体量巨大,但由于资源分散,个刊呈现小、散、弱的分布状态,要发挥其推动学术争鸣、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还须加快推进集群化建设。

2科技期刊的集群化探索与现状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积极探索集群化发展,在数字出版、资源管理、品牌营销、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主要有四种类型。1)基于出版单位的期刊集群。即由出版单位相同的科技期刊所组成的集群。因隶属单位相同,出版单位可将分散在各编辑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再对各刊的出版、发行、营销等进行统一管理。典型代表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其期刊中心目前出版22种期刊,其中科技期刊14种,社科期刊8种;中文期刊13种,英文期刊9种。依托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期刊中心发挥集群优势,提升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2)基于主管、主办单位的期刊集群。即多种科技期刊聚集在同一主管或主办单位下组成的期刊集群。典型代表如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群,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学科领域1091种科技期刊,约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20%;中华医学会期刊群出版发行183种纸质、电子系列医学期刊,每年主办、承办近200个国际国内医学学术会议;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300余种,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工业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SCI收录期刊54种,EI收录39种,国内三大核心数据库收录254种,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高学术水平的自科期刊集群。3)基于学科专业内容的期刊集群。即以学科内容为依据,来自不同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不同地域的科技期刊聚集到网络平台上形成的科技期刊群。典型代表如中国光学期刊网目前已整合52种光学期刊,其中SCI收录6种,EI收录13种;中国地学期刊网,目前已收录256种地学期刊,成为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年点击率高达700多万次。4)基于数据库收录的期刊集群。大型数据库公司在建设期刊集群上具有独特的政策、经济、人才、管理、规模等优势。典型代表有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8200多种重要期刊,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全文文献总量2200多万篇。这些数据库平台覆盖范围广,刊群规模大,但与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分离,难以有效地整合出版资源。

3期刊集群化发展的优势

3.1优化出版资源配置

期刊集群通过集约化、集团化、专业化办刊,打破了封闭、分散的办刊模式,重组并共享出版资源,使各期刊优势互补与借力发展,从而提升刊群的整体水平。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发挥各刊所长,英文刊和中文刊互动,老刊和新刊互动,改善了以往编辑部彼此独立的小作坊模式;对各刊出版流程进行统一管理,行政、财务、营销、人力人员有分工有协作;建设统一的期刊宣传和平台(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及时期刊中心和各刊动态,形成了一种互助共生的办刊生态。

3.2提升数字出版水平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期刊的发展也必须跟上时代节奏。通过集群化发展,依托数字化的技术平台,期刊可实现开放获取(OA)、优先出版,提升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水平。例如,出版时滞过长一直困扰着期刊的发展,中国知网于2010年启动的优先数字出版,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编辑部决定录用并定稿的文章,都可以在印刷之前数字优先出版,科技类文献可由各刊在中国知网平台直接。此外,中国知网系列大数据分析产品,如概念搜索、学术趋势、学术热点、翻译助手均免费开放,也为用户寻找特定数据提供了便利。

3.3扩大品牌影响力

与一本期刊单打独斗相比,集群的期刊聚集了资金、人才、技术、管理优势,能形成更专业化品牌推广渠道,从而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应和更深的影响力。例如,中国光学期刊网[5]的各刊联盟参展,统一宣传,扩大知名度。联盟期刊在美国西部光电展、德国慕尼黑光电展、台北光电周和国内四大光电展等统一布展宣传;每年联合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举办国际国内会议;举办优秀论文评选、中国光学优秀产品评选等活动,放大了整体效益,产生了期刊的积聚效应和增值效应。

3.4拓展个性化服务

传统科技期刊受制于规模和平台,在精准服务用户、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较难开展工作。而期刊集群可通过网络平台、大数据应用,了解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与增值服务。如定制推送服务,即根据用户阅读、使用习惯调查,设定不同的提醒、定制、推送内容,为使用者提供专业细分、服务细化、有领域特色的服务;一站式投稿服务,即用户通过注册登录,可一站式浏览期刊群内的多个期刊,比较辨别出版单位、出版周期等信息后,寻找到合适的目标期刊直接投稿,快速高效地完成投稿过程。

4推进集群化建设的路径

建设期刊集群是优化期刊产业结构、整合出版资源、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举措。未来,期刊建设还须打破制约因素,通过集群化道路做大做强。

4.1提供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期刊的集群化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与引导,有意识地培育专业集群的建设与成长。要创新期刊管理体制机制,鼓励科技期刊跨地区、行业、学科兼并重组。鼓励专业领域内的优秀期刊带动建立集群,并给牵头期刊一定的政策支持、法律援助、人力指导等。对已经建立集群但实质上为松散联盟的期刊群,要推动其向法人实体转变。对孤立、零散的期刊,尤其是出版单位只办一个期刊的弱小期刊,可积极引导其加入适当的期刊集群。当然,也应该意识到,不是所有期刊都适合集群化发展,集群与零散期刊必将长期共存。

4.2加大资金投入

集群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而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盈利能力还比较弱。《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期刊以自筹经费为主。有2015种期刊(40.57%)表示当年没有得到来自主管主办单位的经费,另有2510种期刊表示受到了主管主办单位的经费资助,但经费额度基本都不超过30万元。资助经费额度于期刊集群建设而言,可谓杯水车薪。因此,要打造大刊名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期刊集群,政府、主管、主办单位还须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4.3采取差异化定位

期刊集群是对原有出版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再配置,以优质资源供给打造优质期刊。就期刊集群内部各刊而言,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走“专、精、特、新”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因此,期刊集群应形成有层次、有差异、有细分的期刊结构,各刊之间有竞争、有分工、有协作,在抱团发展中促进各刊利益最大化并提升整体影响力。

4.4坚守内容为王

无论出版载体如何变化,也无论出版技术如何更新,内容生产始终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期刊在追求规模、效益、影响力的同时,要始终紧抓内容建设。科技期刊的编辑部要严控把关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密切关注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以良好的科学素养精准把握专业内容;注重培养作者,与作者保持及时、深入专业领域的沟通,建设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严格审稿流程,完善审稿专家库,通过精准选择审稿专家对稿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科技发展计划范文2

一、科技期刊发展的多元化

1.出版模式多元化

由于网络和手机移动技术的快速应用,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更加多元化。在阅读方式和阅读介质上,出现了电子书、手机出版物等;在出版模式上,出现了优先出版、在线出版等。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冲击,编辑要改变思维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2.竞争的多元化

新媒体融合对科技期刊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出版模式多元化带来了竞争的多元化。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清醒认识到出版业的深刻变化,利用新技术为期刊的发展增添动力。传统期刊要继续保持发展优势,必须在新领域发力;对于发展处于劣势的期刊来说,是弯道超车的极好机会,因为这是一个全新领域.

二、出版时间优化策略

1.强化基础,提升选题和组稿能力

作为编辑出版的重要环节,选题和组稿在编辑出版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影响编辑出版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后续稿件处理和编辑工作的基础。要想全面优化出版时间,完善编辑出版时间分配策略,就要进一步提高编辑人员选题和组稿能力。编辑要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及前沿理论,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对重点学科及学者的研究了然于胸,这样在选题和组稿时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编辑出版效率,优化出版时间。

2.提高编辑专业敏感度和初审速度

要提升编辑稿件处理能力,就应该加强对编辑专业敏感度以及编辑能力的培养,提升稿件审理能力,提升稿件初审速度。编辑应对稿件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并审核其在学科研究中的地位,全面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动态,更好地把握稿件内容,提升初审速度。

3.建立专家数据库,提高送审效率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辑出版工作提供了便利。编辑在稿件处理中,应建立专门的专家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稿件审理,保证送审稿件信息准确,快速完成稿件审理工作,提高送审效率。编辑在工作中要全面把握学科专家信息,并在数据库中及时更新专家的研究动态。现代科学技术在科技编辑出版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应当好好利用。

科技发展计划范文3

关键词:文化思想;文化生态体系;服务机器人;可持续发展

服务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的一种类型,是最为实用和贴近生活的存在,将广泛的代替人从事各种生产作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智能机器人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期任务的可编程执行机构。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其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服务机器人虽然定义尚未统一,但一般而言,服务机器人多指通过半自主或完全自主运作,不包含工业性操作,而是用于个人、家庭或专业服务领域的各种智能化机器人。落地较早的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均属此类,后来情感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不断拓展其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

一、智能机器人行业国内外发展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机器人作为一种可编程的机器,为了满足感知、思考和移动等功能,需要多个电路板控制相应的功能。它们组成多个不同的模块,如蓝牙模块、驱动模块、模拟脑部模块、脊柱支撑处理模块、转动控制模块、传感器阵列模块、电动机控制模块等。这些模块要满足交互、思考、感知、移动等功能。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都制定了服务机器人发展规划。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已经布局服务机器人,强化互联网技术对服务机器人的渗透,有望实现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统治”。2006年名叫“柳树车库”机器人研究实验室开展机器人研究,2014年关闭。其研制的服务机器人主要针对家庭生活,通过多关节的两个手臂进行活动,如开关门、自主充电、简单的体育活动等,属于较早的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探索。世界上被称为机器人“四大家族”分别指:FANUC、库卡、ABB、安川。它们占据中国机器人产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四大家族在各个技术领域内各有所长,FANUC长于数控系统,库卡长于系统集成应用与本体制造,ABB的核心领域在控制系统,安川长于伺服电机与运动控制器领域。自新冠疫情之后,企业自动化的投资开始加速,41%的企业高管表示要加大自动化的投入,预计2021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到230亿美元。70%的高管预计到2025年,高端机器人将成为推动生产力提高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在我国科技发展和智能化普及的影响下,机器人市场迎来高峰。2016年规模仅368.2亿元,2017年迅速增长至483.7亿元,同比增速接近40%。我国机器人当中,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度最高,2019年占比66%;服务机器人占比25%。但随着市场发展趋于饱和和完成产业升级,工业机器人需求量趋于稳健。相比之下,2016-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均维持在30%以上,主要是服务机器人的特性决定其市场覆盖广泛,受众人群较多。一方面属于服务工商业的发展,起到维护配套作用并服务生产环节;一方面属于服务业消费领域。虽然未来其发展的体量会比机器人更加广泛和占比更多,但也会受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制约,服务机器人需要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制造,强大的工业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有力支撑。服务机器人将布满人类生活、娱乐、消费、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领域,中国服务业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家庭,尤其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等概念的不断深化,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因此服务机器人占比逐年增加。现在处于科技产业升级的阶段,即第四次信息工业革命的时期,大量信息化智能化机器人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还处于演进的阶段,系统化实施仍处在初步建立和调试阶段;商业市场的价格因素和规模化生产,以及大众的接受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功能的追求占据着主导地位;注重功能的快速推广,形式和文化的生态建设只是服务于功能生态系统的建立,地域文化的渗透只是延续科技革命之前的文化系统,全球化的文化和形态设计依然占据着主要市场。

(三)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起步于70年代初期,1972年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1986年中国机器人以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奠定基础,紧跟世界机器人技术前沿。2016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佳佳”,是其第三代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初步具备人机对话交互、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躯体动作匹配、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等功能。但此机器人仅停留在实验室中,对外形的追求超过了功能,与现有市场需求不吻合。服务机器人起步虽然较晚,但企业数量在“十三五”期间就超过了1500家。需求方面主要来自三大领域,一是教育、娱乐、智能家居;二是助老、助残方面;三是救灾抢险、航天、海底勘探等方面。家庭清洁机器人是最成熟的产业化应用,国内最大清洁机器人公司科沃斯占据国内50%以上的份额。餐饮服务机器人正逐步进入生活,如昆山穿山甲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等。京东物流公司制造了六关节机械臂,可以精准判断上万种品类的产品。云迹的无接触服务机器人入驻1万多家酒店,运行历程超过350万公里。中国在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缺失,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但整体研发进度不落后于世界强国。如太空站和月球车等最高智能专业服务机器人等,都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优势。电商和物流企业的崛起,带动了协作配送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和形成量产,说明企业大力发展服务型机器人市场中易普及的产品,使企业能够顺利生存和资本积累。

(四)国内政策推动和相关规划

自2006年以来,国家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支持服务机器人相关产业发展,注重推动相关研发技术及产业应用的发展。2006年2月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提出研究服务机器人相关共性基础技术。2012年着重产业培育,将服务机器人作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统筹布局产品研发和产业化。2016年认监委《家用/商用服务机器人安全与EMC认证实施规则》,正式实施认证。同年年底,提出创新支持政策和应用模式,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并有序推广。2017年工信部提出,到2020年实现智能服务机器人批量生产及应用。2018年4月和6月,工信部公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及CR认证标准的企业和名单。不过我国500多家本体和3000多家集成商中,仅有15家企业通过。说明机器人制造企业虽然快速发展,产品日益增多,表面看似如火如荼,但是产品通过率和达标率很低,技术和实力还需要完善和成熟。从企业类型来看以加工组装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随着高端科学技术的封锁和限制,部件和核心算法上也与国外存在不小差距,机器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和自主研发。2019年进一步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研发“智能机器人”专项拨款。从2006年开始为期六年的共性的基础研究,“十二五”期间处于重点培育服务机器人的研发,主要抓公共领域和核心领域方面,确保智能制造业的产业布局全面和稳固;“十三五”期间开始进行产业化、产品化发展,通过市场进行检验和促进技术发展,同时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批量生产与应用,将研发成果进行市场转化,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并能够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地方政策方面,各地方发展基本结合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进行发展,将智能机器人快速与当地经济产业紧密结合,提升当地经济生产效率,将服务机器人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其中京津唐地区主要是医疗机器人,东北地区是军用装备制造为主,长三角地区是装备、能源等,粤港澳是产业机器人等。

二、造物“机器”文化生态思想发展

智能机器人的创造让人产生错觉是科技人员的事情,与艺术家没有关联,或者艺术家只是将技术的操作拱手让给智能工具来完成整体控制和超细微绘制,艺术家成为机器人的附庸,在其间进行细微修改和最后调整。而库兹威尔《奇点临近》指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这一临界点,生物智能与非生物智能将高度融合,使人类与机器、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现阶段智能艺术处在“弱人工智能交互艺术”阶段,是由程序控制的,建立于事先人工设置的程序命令的基础上,并利用体感捕捉电脑传感技术,互联网虚拟技术,脑波控制和其他技术,给浏览者提供交互选择。智能机器人本体需要体感交互;动作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情感识别、脸部识别;语音识别交互、大脑皮层交互、动态视频交互;虚拟现实与新全息交互等技术支撑。这些模块共同组成智能机器人的部件,组成现代机器人艺术创造的基础技术。服务机器人属于高级智能机器之一,其创造的文化思想和演化路径,也将和传统造物有着相似之处。柳冠中提出任何事物的理解可以沿用两条轨迹进行:一是历史的轨迹,即“源”;二是抽象的轨迹,即“元”。抽象的轨迹是对事物本质的形而上思考的。机器人的创造初衷是提高效率,通过创造机器人来谋求替代人们的部分工作,其制造发展过程有着清晰的历史轨迹。从最初的关节运动方式模拟,到形象模拟,再到感知系统模拟。从单个功能的模拟,到表皮模拟,再到系统型组织模拟。关节运动模拟,是机器人模拟人的动作和运动方式,通过多节活动模块进行运转,实现多角度的操作和完成任务,替代人进行全天和无风险的工作。表皮的模拟解决识别需求,将冰冷的机器进行友好型发展。系统型组织模拟是对机器和人的感知双向深度研究的结果,是去表皮化的本质型模拟,使之达到更高等级。机器人设计是智能工业的系统集成品,其设计活动也遵循着设计的基本逻辑。“设”意味着“创造”,“计”意味着“安排”,设计是“人为了实现意图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活动是“人类有目的的、针对未来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信息社会经济强调智力与脑力的高层次开发,突出系统效应的建构,从社会化功能设计深化成生存方式设计的境界,机器开始将科学发现力、技术实现力、艺术表现力等进行贯通互补,将知识与信息形成无线的资源和生产力。机器人的设计不仅仅是样貌形态的设计,无论是内部的电子系统,还是表皮系统,都受到机器人诞生时期的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现代机器人的创造需要遵循“由物及事”“由事明理”分析事物的演变规律。对事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量“事物”的对象、环境、条件、时间、目的等,对“物体”需要了解其原理、结构、材质、制造工艺和形态等。

三、全球智能机器人探索成果

通过罗列现代机器人创造时间表,可以呈现出机器人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受到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和设计思想等因素影响,形成不同的发展方向。实验型机器人是其他各类机器人的开端,具有开拓价值。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形的可移动机器人被创造,为20年后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对应工业机械化集约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在二战后人力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工业对人工成本、生产效率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对先进机器的敏感度和需求较高,促使其进行机器人规模化使用和降低其制造成本,形成市场优势和促进产业升级。在互联网科技革命开始后,家用机器人顺应着社会需求,工业生产产能饱和,工业科技转向第三服务产业发展,家庭各项功能进行科技改造,互联网产业改变了生活方式和核心理念,家务事需要逐渐被剥离,让人们专注于服务产业消费,因此扫地机器人等生活产品就此产生。同时,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提供给社会更多的想象空间,功能之间的组合成为可能,因此类人型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开始探索。在21世纪最初10年间,互联网技术使资源能够进行整合和快速传输,语音为主的社交机器人不断产生。网络技术让人们感受到社交的重要性,在虚拟世界中,社交丧失了原有的感知,使人们感受到社交恐慌,因此具有真实感肌肤的人形机器人产生,虽然功能仍无法与人类媲美,但主要满足特定人群的某些重要功能需求,真实的表皮成为关键。人们对表面的关注是短暂和瞬息变换的,机器人创造的初衷是功能上的,因此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期间,即互联网技术走向智能化发展时期,信息技术将事物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可以组建系统和组织协调时,机器人的创造成果、应用领域、市场转化速度等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并且逐年增多。尤其2016年,社交、家用、医疗、工业和实验机器人都有代表性作品。这些机器人都反映出系统组织当中的关键性作用,更加符合具体功能在市场当中的使用,将某一个功能进行细分,或者针对某一个细分市场进行研发产品,以达到规模化生产和考虑大众接受程度,而不是类似于互联网普及的初级阶段,针对表皮来进行模拟人形。机器人更多的是旨在突出核心内容和交互技术的研发。至于人型机器人最多的是突出动作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以满足产品需求和创造的基本要求,从而回归造物文化的本源。

四、“文化机器人”概念的提出

“文化机器人”是指依托传统文化符号,运用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设计研发的具有人的智能、情感、灵敏性等,能够与人交流、接受人类指挥、适应特定人文环境的服务机器人。一方面,“文化机器人”可以是独具文化特色的服务机器人个体;另一方面,可以依托传统文化研发机器人平台,研发出既有统一文化底蕴、又各具特色,能依据服务内容和应用场景等需求不断更新迭代的服务机器人群体。“文化机器人”是在调研和研发实践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的服务机器人新概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和证实研究。

(一)五大因素驱动服务机器人发展

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受到五大因素驱动:内在价值、技术创新、社会结构、经济环境、政策体系等。机器人的内在价值是其核心驱动,机器的创造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机器人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出,因此内在价值是服务机器人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新的技术的创造和投入,能够使服务机器人能够胜任更多的领域,增加功能的多样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经济环境是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引擎,消费水平和制作成本促进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快速推广和拓展市场需求量的客观因素。高质量生活需求和科技革命使人们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化,消费领域产生重大转移和变化。另外,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关系转变,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是服务机器人发展的催化剂。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减少和用工成本增长,推动了服务机器人的需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升促进了服务机器人产业向高质量消费发展,对产业发展开始生态规划和应用体系建设,逐步紧随市场开展良性发展。

(二)机器人与人的相处关系转变

机器人与人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服务着人类生活,人们无法拒绝,一方面占领了大多数工作和生活领域,让人们产生无助。费俊教授提出:“意识是否只能靠肉身来依托,还是可以用机器来承载”。艺术评论家张海涛表示机器人艺术早于媒体艺术出现,倾向于机器人主体表达更多的观念,对历史新的诠释或对未来的预见。当前机器人艺术还停留在让机器人画画和写字的初级阶段。人工智能的视觉创造,使人类创造的图像或是机器创造的图像不再以人、艺术家为主体存在。其背后是大量的数据产生,使人与世界没有了关系。这种方式对于艺术来说,是从科学性描述自然到科学性描绘不可见的层面,将艺术和科技进一步的结合,善于运用各种工具描绘背后的内容,更好的建立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

(三)形态的地域性与全球性

在全球化经济和互联网的推动下,智能机器人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层面,都呈现出形态全球化的趋势,但是地域文化的不同,也让机器人艺术表现出不同特色和不同追求。在商用服务机器人方面,形态趋于一致性,尽量适合全球价值观的呈现,使机器人形态得到最大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而娱乐服务机器人则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追求文化的塑造和独特性,通过差异化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传播。郑达指出机器人视觉是AI科学研究的分支,人工智能避不开计算机视觉,不能只让科学家研究图像和影响,还需要艺术学科进行介入。王成良表示,在人工智能新基建的背景下,仍停留在功能型,只具备复杂性控制开关和较复杂运算方式的集合,和与智能无关的控制论范畴,还没有拓展到人文层面、艺术层面。现阶段功能型发展为主的形势下,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需要探索基于艺术智能的思维方法和范式,构建艺术智能的系统和模型。在形态研发方面,2021年特斯拉机器人会上,其给人们呈现了崭新的机器人样式。虽然会中的机器人是由人扮演而成,但其展现出特斯拉不仅在功能上有发达的技术水平,同时在造型上也构建了未来机器人的形式引导。醒目的黑白搭配造型,突出机器人呈现的流线型身材,以科技感强调技术对人们的冲击,以及它改变世界的两面性。它改变之前突出小巧可爱或者模仿人脸的特征,不再追求对人们的亲切感,而是作为独立体存在于这个世界当中。

(四)服务机器人领域功能至上的弊端逐步显现

在早期的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阶段,一些研究机构在外形上花费过多的成本和精力,不太注重商用产品思维。而真正的用户并不愿意接受,因此造成多数高颜值服务机器人都处在研发试验阶段,只有少数注重外形的机器人实现商用销售。在娱乐服务机器人中,虽然外壳是由各种具象形态展示和包装,但其内核是机器的交互模块的功能。功能的多种交互方式和高层次体感载体,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和体验,与外壳形式能够共同展示更多的内容,使外壳进一步贴近需求,感受方式也更多样化。人机交互是机器人进行人机沟通的桥梁和基石,复合型模态交互是发展方向。早期表面人形化机器人只达到了人们视觉感受的被动型识别,没有产生深层次的人机交互。以功能优先,将视觉、听觉、触觉等交互感知进行深度研究,从机器人对人的感知出发。视觉感知进行图像、文本和表情的捕捉,语言交流通过语音识别、语言处理、语音合成等技术进行交互,体感交互通过传感器、触控点等感知实物等。以交互功能为先,深度发掘感知的核心内容。外部的形式则依附于功能,成为符合合理性、简洁性和时代审美的载体。通过本文第一部分“智能机器人行业国内外发展”梳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国内绕核心技术模块及终端应用两大部分展开研发仍然是服务机器人研发的主要模式,也基本没有超脱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原则,这些毫无疑问有利于服务机器人构筑扎实的产业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一味地遵循以上模式和原则的弊端已经显现。社交机器人先驱Jibo等倒闭,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研究团队将艺术和文化结合起来的思考。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学院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GuyHoffman就表示,问题的症结在于孤立化。它是所有智能服务机器人初创公司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把智能机器人设计成一个生态系统产品的组成部分,或许是更加可行的商业模式。比如,Echo的成功,源自于它是庞大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他推测,如果学术和工业研究团队有眼光去投资跨学科设计,并将艺术和文化结合起来,那么社交机器人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五)“文化机器人”的“与人共融”

“文化机器人”仍属于“人造物”,柳冠中提出“人为事物”的科学需要研究不同人群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及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人的使用“物”的状态和过程的特征。这种规律是根据需求目标的限制因素以确立目标系统———实“事”,然后在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色彩等内因———求“是”的研究。当今生活方式形态需要掌握全球化发展,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需要注重本土化、多元化、个性化等方向的高质量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趋势下购买群体发生关键性转变;服务性消费将市场的细分程度进一步加强,高端和低端消费越加清晰和分隔;在消费中非物质“商品”内在价格观和审美价值观日趋复杂和呈现突出作用,消费凸显地位象征和创造消费的制造工具越来越成为重点。无论是社会意义、理论意义还是商业意义,对当代信息社会生活方式的系统方法研究、服务机器人产品开发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消费用户研究和产品战略系统建立等,都需要遵从“智造源于生活”的宗旨。“文化机器人”的新概念,将为服务机器人分类和命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彰显机器人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五、结语

科技发展计划范文4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宗教信仰、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的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学里的科学技术活动始于两百年前,它开创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组织模式。这一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从而也为20世纪研究型大学的确立奠定了其理论和社会基础。20世纪中叶,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依赖性的增长,特别是创新理论日益被人们认识,大学创立科技园,它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这种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便由此渗透到大学科技活动中来。回首这两百年来,教育、科技的一体化到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演变,充分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1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形成

1.1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基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建立在由资本和劳动要素构成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理论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是无能为力的。这就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已有的经济体系。在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的发明,使一些产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开始思考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如亚当•斯密的《富国论》,但当时西方主流(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仍视技术是外生的,把技术排除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20世纪初,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并指出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以新产品、新工艺的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生产力要素中的资本、劳动与之相比较仍处于从属地位。在其看来,没有创新的资本主义经济会处于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之中,是创新打破这种均衡。其《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挑战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相当快,对此,传统的资本和劳动要素已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学者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大批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研究,对阐释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对技术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传统经济表现的是一种物质流,今天的经济表现的是一种知识流,构建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理论框架及管理体系必然涉及与知识直接关联的要素,于是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便提了出来。20世纪末,英国学者Freeman在其著作《TechnologyandEconomicPerformance:LessonsfromJapan》中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其系统模式的架构是以企业、大学和政府为核心要素,以国家创新战略为引导,以推动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中心,进而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在以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一体化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1.2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的过程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类创建大学(学院、书院)的初衷,主要是培养不同宗教教派的教士,使不同宗教教派得以繁衍。到18世纪上半叶,人类商业经济得到了发展,政治统治得到了加强,这一切使得不同教派支持的大学和学院,也为世俗社会培养政治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官员和专业人员,神学、法学、医学、农学、商学等职业人才的培养开始出现。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大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最初感悟到并付诸行动的是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建者洪堡,他提出并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学组织模式。以此培养出具有最新知识的人才,在推动德国经济的腾飞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时德国的经济超过英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受德国柏林大学模式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即1876年,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为标志,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人才训练相结合为主要功能的新型大学诞生了,并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大最成功的两个项目“雷达研制”和“原子弹研制”,其研究工作几乎都是在相关大学中完成的。集人才训练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学(后称为研究型大学)对社会进步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牢固地奠定了其社会地位。195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率先创立了斯坦福研究园,使大学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到1985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在大学里设立“工程研究中心”计划,从而从政府的层面上推动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创建和政府“工程研究中心”计划的推动,使大学从人才训练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迈向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美国在20世纪末期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践。

221世纪大学功能重构理论的思考

基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分析,21世纪大学功能的重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是未来大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在要求。进入以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新的世纪,大学普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希望它能输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产生更多的创新思想;能孵化更多的创新创业,这种“希望”是大学功能重构外在的力量源泉。在大学中,探究知识的进展和创新精神燃起的智力上的激情为师生队伍带来了活力,使大学充满生机。创新人才的产出是21世纪大学面临的必然选择。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今天,人才培养的标准是“创新能力”,希望学生从单纯的学习活动走向科学探究活动,进而走向创新创业活动。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创新思想的产生是基于对知识进展的深刻探究和对经济发展的敏锐直觉。这种“探究”和“直觉”均源于科技活动,人才是科技活动的主体,科技活动造就人才,这种互为的关系使大学成为创新思想产生的一块沃土。如果能给这块沃土提供适宜的环境,创新思想的产生将呈现勃勃生机。创新企业的孵化是基于对技术和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新时期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是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载体。科技牵引型的结构调整将主导21世纪人类经济的发展方向,而这种调整有赖于创新企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创新思想产生沃土的大学必将成为创新企业蓬勃发展的源头。因此,创新创业不但能为大学提供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同时,孵化创新企业也成为21世纪大学的一种目的性功能。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企业的孵化,都源于人类对科学探究的能力与活力。这种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只有在大学中才能实现。因此,大学将成为21世纪国家科学探究结构体系的中心。有了这种定位,那么,如何架构一种基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在逻辑的科技发展平台,就成为当今大学推动科技发展首要思考和探询的问题。#p#分页标题#e#

3学科性公司制科技发展新模式的框架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就是要求建立一种制度能将三者融为一体。为了获得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效率主要来自产权制度的效率。这种效率原则挑战大学传统的科技活动的组织制度。

3.1公司制的演进与历史作用

公司制作为一种企业制度,萌芽于古罗马时代。现代的股份制经济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发展于18至20世纪初,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公司制不断完善,到20世纪中叶现代公司制度得以确立。迄今为止,现代公司制是资源筹集和资源重组的最佳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有这样一段描叙:“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至今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办完了。”由此,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股份制经济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的集中和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股份制使生产的社会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3.2公司制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

知识的生产、流通、消费赋予了21世纪科技发展全新的运作理念:用公司制运作科技发展。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NathanRosenberg在2000年“世界企业孵化与技术创新大会”上所言:“科学成为一种日益由经济力量导向,致力于追求经济目标的活动。”由此,出现了知识企业,它与传统企业一样,集合知识生产的要素(人才、资金和信息),并在利润机制驱动和承担风险的条件下,为社会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经济单位。这种利益驱动和风险承担要求知识企业必须考虑其营运效率。现代公司制能最有效地把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现代产权的制度安排集中起来并予以运作,实现知识生产、流通、消费的营运效率。

科技发展计划范文5

一是发挥技术优势,优化智慧教育环境。通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特色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发挥“互联网+教育”的技术优势,形成智慧教育新名片。将着力改善智慧教育发展基础环境,实现智慧教育发展基础环境提速增智,提升教育城域网承载能力,建设智慧教室,建立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系统。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新型教学场所,创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教育基础环境。

二是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加快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形成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

三是加快推进智慧平台建设,全方位实现教育信息化。加快以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作业、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学校建设,因校制宜推进智慧学校的基础环境和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应用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慧物联等信息技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应用,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学校生态体系。到2020年,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覆盖30%,建成乡村智慧学校25所。到2022年,基本实现智慧课堂覆盖全体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覆盖所有中小学校、优质数字教学资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师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努力构建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四是坚持科技项目支撑,着力推动企业创新。通过社会公开征集、深入企业调研挖掘、企业自主申报等方式,完善科技项目库,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项目攻关,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大科技计划管理,抓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和验收等管理;积极开展科技项目绩效评估,切实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监督管理力度;2020年,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个以上,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个。

五是持优化精准服务,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营造深厚的创新氛围,打造创新型。进一步加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引导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后备企业,助推发展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国家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以上。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占GDP比重达1.8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9%。

六是坚持拓宽创新平台,着力加强成果转化。在条件成熟的科技型企业中组建支撑企业发展的研发平台或载体,2020年力争组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或载体3个以上;积极开展对接活动,搭建合作平台,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2020年,科技合同成交额力争达3600万元。

科技发展计划范文6

1.国家专有因素与科技发展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中。因此,人在追求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活动中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必然受到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现在,科学技术是形成竞争优势和经济实绩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创造并利用新技术以保持领先地位时,国家专有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专有因素是指与国家特有的历史、文化、制度与思想观念等相联系,同时对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的诸多因素。价值观念、大众偏好等经济文化因素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一些国家虽然出台了关于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但技术创新水平却没有明显提升,其原因就在于正式制度设计与经济文化不相容。二战结束后,推动日本迅速崛起并迈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的诸多因素中,经济文化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日本经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至上”,以科学技术增强国家自主性、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根深蒂固。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强调企业目标、社会目标与国家目标的协调和统一。这样一种经济文化理念,既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也使企业容易得到政府支持,获得技术创新所必须的物质资源,从而推动了科技快速发展。

2.经济文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从实际过程来看,技术创新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经济文化形成后,会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它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调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善经济增长质量。规范和引导技术创新行动,形成新的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的生长点是经济文化的重要功能。从现实来看,经济文化并不直接影响经济与科技发展绩效,而主要是通过对经济发展动力源泉的关注推动科技发展。一方面,经济文化通过改变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观影响其创新行为;另一方面,经济文化能够发挥制度上的调节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一种激励机制。可以说,在高新技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焦点的背景下,经济文化确立了一个社会普遍适用的价值标准,从而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起着控制和引导作用。这一功能的发挥,就是经济文化对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的组织协调。换言之,经济文化能帮助经济主体了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与规律,正确认识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

二、经济文化视角下中国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现有经济文化是阻碍中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对既有行为模式和社会秩序格局的强烈维护倾向是中国经济文化的突出特点。这一特征对于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创新行为可能形成心理与行动障碍。当其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切合度较高时,经济文化就能够顺利推进科技进步进程;而一旦其价值规范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有冲突,经济文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进步的速度与方向。对经济总量扩张的高度关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在片面追求GDP增长的经济文化氛围下,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大量利用廉价劳动力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因此缺少采用先进技术的压力与动力。即使有些地区将追求自主技术进步放到了重要位置,由于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形成之间的时滞关系,政府官员在其他地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现实利益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对本地区的发展方式转变有所保留。数量型增长模式下,只需采取“工艺创新”这一创新方式就能够满足市场和经济体自身的需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进行的。虽然这种文化能够在短期内起到对经济总量上升的推动作用,但无论是对自主创新还是合作创新都有相当的阻碍作用。以GDP总量追求为特征的这种经济文化渗透到企业中,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必然妨碍技术进步。这是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没有转变过来的重要原因。

2.灰色技术大量使用

技术使用过程中,如果消费者缺乏对技术的全面评价,同时社会又缺乏对生产者的监督,那么就有可能使一些游走于法律与伦理边缘的技术进入生产流程,进而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这类技术就是灰色技术。诸如医疗领域的“肖氏反射弧”技术、性别检验技术、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戒毒技术、硫磺熏蒸中药材等,食品安全领域爆出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和明胶事件以及媒体披露的海产养殖业大量使用抗生素等,都属于灰色技术范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先进技术的采用,必须以文化理念上的率先变革为前提。灰色技术在当前中国的泛滥,是文化理念偏差的必然产物。首先,这是技术采用者对经济利益无度追求的结果。“瘦肉精”事件披露后,虽然双汇集团向消费者表达了歉意,但双汇负责人称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受损超过121亿元,以及生猪一一检查导致全年增加检测费3亿多元的表态,让人感到利益才是采用灰色技术企业首要关心的问题。其次,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的。目前我国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发展阶段。食品、卫生行业由于人们的强劲需求,很多企业都把经济规模的扩大当做主要的经营理念,仅仅是从一定范围内商业竞争的角度思考技术选择,很少从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及经济文化趋势方面认真思考技术路线。技术创新必须坚持技术性与市场性的协调与统一,这是客观经济规律。但是,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考虑本国的经济文化环境,更需要认清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强,归功于良好的市场经济文化作支撑。相反,中国灰色技术的大量推广使用,与人们对这类技术的效用认识不清有关。

3.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缓慢

经济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快速拓展是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这个时代,任何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对自主科技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但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差。对经济总量增长短期效益的追求,是造成中国自主技术进步困境的文化根源。一直以来,我国奉行的是赶超型的经济政策。由于赶超首先是数量上的赶超,因而使得“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成为我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文化价值观角度看,在于企业以消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强调追求自主创新风险太大,成本太高,背离了我国现有的比较优势。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获得,说明经济发展的赶超阶段已经结束,我们必须寻求支撑经济大国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本世纪头20年,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版图孕育变革的关键机遇期,为形成未来竞争优势,我国亟需在经济和科技政策上同步采取深刻变革并谋求更大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任务提出多年仍然没有完成,关键就在于跟踪模仿是过去30多年间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主流的经济文化导向密切相关。以数量增长为特点的经济文化本质上是保守的,风险意识薄弱,在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上缺乏改变现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对外界变化有相当大的抵触意识,创新动力不足。如果不推动经济文化的转变,我们的技术路线即使能够摆脱保守状态,仍然只会停留在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阶段,自主创新模式不会真正成为人们的现实选择。

4.社会资本应用的负效应明显

如果外部环境能够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利润预期,那么企业自主创新的冲动与欲望就会减轻,而通过培育社会资本、维持现有技术来获得利润的冲动则相对增大。换言之,社会资本的存在与作用发挥,使得中国部分企业家将注意力用于非生产性创新而不是生产性创新,直接削弱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动力。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发展主义和政绩考核观念的结合,使得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总量的上升有一种强烈的渴求,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区域间经济竞争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往往将政策优惠作为吸引企业在本地发展的主要手段,而非特别关注技术进步状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加之企业家精神的缺失,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而仅仅考虑短期的利益获取,因此在企业战略选择上,同样缺乏对技术进步的深切关注。特别是,为了为自己的发展营造空间,企业不得不拿出大量原本应用于投资技术的资本来营造良好的政企间关系,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弱化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可以说,社会资本的运用,强化了政府和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的消极态度。经验表明,任何经济主体都不可能实现超乎自身想象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许多技术创新的成功都归功于远大目标的制定。中国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技术进步缓慢,就在于这种文化氛围没有形成。

三、更新经济文化理念,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1.认清经济文化的时代特点,实现增长动力源转换

文化价值观对企业能否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培育创新文化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经济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时间语境中,任何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都是对当时及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种反映,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更。就当代来讲,经济文化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高科技含量与日俱增与信息经济逐渐扩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新特点使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经济增长质量的第一要素。在以信息技术变革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经济模式由工业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使得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各市场经济主体只有适应这一趋势,才能以最少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在发展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文化问题上,我们重视得还不够。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形态,在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中,知识或者说技术不断取代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要增强创新与变革意识,以灵活多变的运作方式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政府、社会和企业必须密切合作,努力将在科技创新上表现消极的经济文化转变为相对积极的经济文化,并在各个层面重新检讨执行力。惟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科学看待创新风险,形成健全的科技文化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要求企业必须培育鼓励冒险、允许和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目前中国经济文化距离这一要求还相差很远。经济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漫长的封建社会使得官僚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并深刻影响了经济发展。官僚文化的内部特征是等级性和程序化,对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创新的风险总是估计过高,而且较难容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官僚文化是中国农业文明发达并领先于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限制了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现实说明,这种状况不改变,中国的科技进步就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人口众多是从封建时代就开始的现实,但是在封建时代,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因此,目前的人口压力不应该成为我们在技术上无所作为的借口。如果我们真正从民生改善出发,实现工资与GDP增幅一致甚至工资增幅超过GDP增幅,那么必然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现实的压力,企业家才会为了维持利润率而致力于技术革新。因此,在思考科技与经济发展时,必须在全社会培养对技术创新风险性的科学认识。当代世界,价值创造是各国追求的主要目标。对中国来讲,如何形成与赶超国向先导国地位转变相适应的经济文化尤其是科技文化,是设计未来发展模式的重点。特别是,我们应该利用中国现在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契机,营造合适的经济文化氛围,使我国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自主技术进步支撑的道路。

3.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推动自主科技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经济文化的一部分。自主科技的发展,必须通过企业行为来进行。只要企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必然会努力寻求技术进步,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本质上说,注重自主创新,对企业来讲,是一种战略型社会责任。它要求企业将管理目标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在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的基础上推动自身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以及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条件与资格才能具备。虽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改善,但这却是奠定企业履行法律、伦理、慈善等其他方面责任能力基础的有效途径。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环境系统中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过程。灰色技术的大量使用表明,一旦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科学技术就会对人类带来危害。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让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具适用性和前瞻性,避免因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而影响产业化与企业的持续发展。

4.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经济文化制度化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重塑经济文化促进科技发展,仅仅考虑企业层面是不够的。没有政府的干预,经济文化的再塑是不可能的。要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将经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切实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制度安排,争取让企业在观念上真正重视科技自主创新的作用。要认识到,国家层面正式规则明确了什么样的行为是可行的和不可行的,能够促使经济主体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形成一种统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推动一种社会规范的建立,最终形成一种具有阶段特性的文化。技术创新本身包含制度创新,其中对技术创新影响最大的是激励制度。

科技发展计划范文7

关键词:农机推广;宣传;农业现代化

1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其大面积的推广普及给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而发展农业机械化,又离不开农机技术推广。由此可见,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不可被忽视。第一,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传统的农业生产,以人力为主,效率低,成本高。这些年,科技的进步,现代农用机具的推广普及,使着农业生产领域涌现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机具,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第二,增加老百姓经济收入水平。推广农机技术可以让更多的农民知晓和使用农业新技术,可以大大减少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的劳动力,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做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利于扩大农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范围,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人工劳动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机技术的普遍运用和推广将促进农业生产逐渐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2农机技术推广普遍存在的问题

2.1农机推广受重视程度不够

受制于历史原因,农机推广不被重视依然存在。总体来看,农机推广力量薄弱、服务范围小、推广功能差。需匹配农机推广要求的人、财、物等等,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农机推广工作难以有序开展。

2.2对农机正确认识程度不够

由于对农机缺乏正确认知,加上频有农机伤人事件,老百姓不愿接受新事物,使着农民宁愿多辛苦也不不愿意购置农机具。同时,山东多地老百姓收入低,难以负担高昂的农机费用,价格因素也成为其购置农机的重要障碍。

2.3农机推广形式较为单一

以往农机推广工作,基本上以自上而下展开。现阶段,农机交易市场化趋势明朗,被动接受农机具已成为过去。农户购机不再是上行下效,而更多依据农业生产需要、个人偏好购机,这就导致农机推广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多元化尊重市场需求的农机推广形式备受民众关注。

2.4推广农机使用率较低

山东地域特点来看,丘陵地形占据主导,加上农业生产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导致现阶段推广的大机型普遍使用效率不高。除此之外,还影响农机使用效率的几个关键因素有:受燃油价格的影响,农机化使用成本居高不下,个别农户嫌燃油费用过高,既是闲置在家也很少使用农机具。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小块农田的非连续作业,很难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受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机具闲置时间较长,造成农机资源的损耗。

2.5农机推广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差

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而导致专业能力差的原因有:第一,区级负责人员工作时间段,虽然有学历,但是处理日常琐碎事务多,用于农机推广的精力有限,很难将这项工作做好。第二,基层负责农机推广的人员,普遍为兼职,学历低,不愿接受新事物,缺乏专业业务培训,宣传工作不少流于形式。这些诱因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机推广人员很难兼顾农户切身利益,严重影响农机推广的效率。

2.6农机推广缺乏定向和实质性支持

由于农机推广工作的不被重视,导致农机推广缺乏必要的定向和实质性支撑,农机推广工作明显后劲不足。实际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当前农机推广服务经费不足农业总产值的2%,而加上地方财力有限,尤其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关财政支出仅能满足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导致上级有指示,下级无落实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农机推广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3强化农机技术推广,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思考建议

3.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完善的保障制度

做好农机推广整体规划,完善农机推广监督制度,加大农机推广奖惩力度,提高农机推广重视程度,为科学发展农机化保驾护航。同时,在地方财政可控范围内,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确保老百姓能领到足额补贴,调动民众购机积极性,确保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加大农机推广宣传,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

将农机推广政策落到实处,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机推广宣传。第一,将农机化好处深入人心。基层尤其偏远乡村,对农机化缺乏正确认识。就此,应做好农机化宣传,将农机化深入人心,激发民众购买欲。第二,将购置补贴宣传到位。以文件的形式公报群众,还难以在老百姓群众中形成影响力。由此,购置补贴宣传务必要通俗易懂,尝试多种宣传形式,生动讲解农机购置补贴。同时,对老百姓关注的热门机型,还要重点宣传。此外,还要完善补贴信息公示,公开所有文件、资料等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第三,将安全农机理念深入人心。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老百姓宣传安全使用农机的重要性,以增强民众安全使用农机的意识。同时,利用好农闲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农机维护保养技术培训,为民众安全使用农机提供技术保障。

3.3提升推广人员专业素养,打造高能力农机推广团队

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养高低,直接影响新型农机及技术的推广普及。某种程度上而言,农机推广人员新技术娴熟水平、新农机操作能力,直接决定着老百姓接受新技术、新农机的上限。由此,应注意提升推广人员专业素养,打造高能力农机推广团队。其一,建立健全人才约束机制,吸引更高层层次人才加入农机推广队伍。其二,优化农机推广人才队伍结构。政府牵头做好人才引进,引入高素质优秀毕业生,为农机推广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调离非专业人才,精简农机推广队伍,打造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农机推广团队。其三,做好典型示范。全区范围内挖掘示范单位,宣传农机推广经验,扩大农机化影响面。其四,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推行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其五,做好人才再培养。利用函授班、田间学校、职业教育、专业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等等,注意提高在职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以提升农机推广的整体水平。

3.4注意优势农业农机推广,使农机化更好服务本地农业

就山东地形地势来看,山地种植苹果、樱桃等果树为主。而平原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为主。由此,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就不能照搬模板。重要的是,推广符合农作物生产特点的农机具。像是果树管护必须的微耕机、微灌机、除草机、打药机等等,都应将其作为针对性推广农机加以普及,以确保推广农机具效益的最大化,以便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3.5以需求为农机推广切入点,注意创新农机推广模式

传统的农机推广工作,势单力薄,推广影响面窄,实际农机推广效果不佳。在此,建议注意培育农机推广新型经营主体,重点自农机专业合作社、培养农机专业户着手切入。其一,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制造与农机生产间建成桥梁纽带,避免生产与需求的脱节。以合作社为联系纽带,一方面有针对性将先进农机介绍给农户,另一方面能及时反馈农机需求信息给生产制造商,研发老百姓更需求的农机具。其二,培育农机专业户。当前,以老百姓的财力而言,购置农机是一项不小的财力负担。多数在购置农机方面,还持有观望的态度,很大程度上限制农机的推广普及。而培育农机专业户,一方面,政府出面给予购机优惠补贴,保证专业户优先购机,能确保周边民众最直观的感受使用农机带来的便利,起到不错的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农机专业户在村里算是一个“门面”,村里做农机推广更具说服力,老百姓也更愿意接受农机推广的意见,更利于扩大农机化影响面。此外,农机专业户与合作社之间,能起到很好的对接作用,更有利于农机推广交流,便于形成合作社、专业化、农民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机推广模式。

3.6加强农机监督监管,做好售后农机的服务工作

加强农机监管,很重要的两方面是:其一,做好补贴农机的事前监管,避免出现劣、差农机进购置补贴目录,力求将适用性强、高性价比的农机具推荐给老百姓。其二,做好购置农机补贴的监管。加大补贴资金审查力度,避免出现套现资金的情况。及时公示补贴农户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避免出现倒买倒卖的行为。一旦发现,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做好购置机具的售后服务,随着农机化的推进,老百姓持有农机具的增多,现有的售后服务网点难以满足售后服务的需求。加上,个别维修点人员素质低,专业技术匮乏,故障维修率低,严重影响农机具的使用寿命。由此,作为农机推广部门,应根据推广农机的情况,适当扩建售后服务点,加大财政补贴完善售后网点。同时,注意加大维修点监管,聘请专业维修师傅,提高维修质量,最大程度减少农机户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永盛.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9,(4):138.

[2]张艳梅.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5):28-29.

科技发展计划范文8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世界文化的总潮流,只有面向世界的未来发展,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在对于人类发展未来的种种预测中,科技全球化无疑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指示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2001年和2006年,美国兰德公司分别发表了《全球技术革命:2015年生物/纳米/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简称《GTR2015》)和《2020年全球技术革命》(简称《GTR2020》)的技术预测报告《。GTR2015》的主要结论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正在加速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材料科技与信息科技的融合过程《。GTR2020》在《GTR2015》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分析,从应用角度提出了到2020年可能形成的技术系统和产品的56项技术,并对排在前16位的技术进行了评估。这些技术将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V.巴尔诺也有类似的定义:“一种文化,是一群人共有的生活方式”(awayoflife)。在科技文明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文化创新的理论建构应当密切关注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并以之作为决策的实践依据。《GTR2020》报告中所列举的任何一项技术都将为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我国重要技术排序前10位的无线射频技术、无线通讯、数据传送技术以及无处不在的信息访问技术的发展,将创造一个能够随时随地以任何装置,透过无线网路与他人沟通,随处可进行各式各样的资料获取、处理的全新形态的社会。人际关系也开始出现经由各种资讯方式而建立的“虚拟”关系。虽然,人们早已开始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但是,当信息通讯科技与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等高新技术体系产生融合与互动后,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并通过科技发展的全球化力量影响社会运作模式,这一巨大的变化正在发展之中。在文化领域,这种新科技的发展趋势,透过多元化的产业应用,必将影响各国文化政策的总体取向,并在文化艺术的表现内容、传播形式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第三代行动通讯系统(3G)、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技术(WIMAX)以及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高科技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欧盟正在全方位推动“无间隙网络社会”(UbiquitousSociety),“Ubiquitous”是从拉丁文演化成的英文单词,有“everywhere,anywhere”的意思,在早期欧美所代表的是一种“神无所不在”的宗教观。而如今所指的“ubiquitous”指的是一种服务(service)、网络(network)无所不在、可随时取得的概念。在欧盟“i2010计划”(i2010-AEuropeanInformationSocietyforgrowthandemployment)中,欧盟执行委员会将提供“全面性、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与生活”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致力于通过高科技的普及化,考量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要,提供立足点平等与创造发展能力的机会,最终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美国更是将高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贯穿在文化内容中,以两部在2010年受到全球瞩目的电影《阿凡达》和《盗梦空间》为例《,阿凡达》集中呈现了当今世界顶尖技术研发的未来前景“,可穿戴计算机”“、军事机器人技术”、“大脑中植入芯片”“、无所不在的传感器”、“智能系统”、“迅速生物测定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影片中都得到了集中的展示。这部建立在世界先进影像制作技术基础上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绝佳的公众科学素养教材,提高了人们对这些将要投入社会应用的高新科技的认知度。同时,影片也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的态度,在剧情中融入了对科技与人文之间矛盾的思考。如果说《阿凡达》所展示的科技类型是人类向外拓展自然空间所依托的技术系统,而另一部影片《盗梦空间》则展示了当今科技前沿领域对于人类内在空间的探索,表中所列举的“靶向给药技术”、“影响人类记忆力的药物”等生物、医疗技术是支持影片情节成立的依据,影片结尾将这种对于人类心理空间探索的思考留给了观众,引发人们对于科技是否能够改变人类意识的无限遐想。在美国,杰出的作家、导演以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精英会被诸如美国宇航局这样纯粹的科技部门请去当科学传播顾问,依靠艺术家的创作可以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家在推动技术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文化艺术界与科技领域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居于全球第一的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也使得美国的文化艺术创作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高科技趋势,对于科技发展前景与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亦成为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

2理解转型中的国家创新体系

在新科技革命对于现代社会的变革中,科学的知识体系已成为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为突出的意识形态,与之相伴而来的各种风险和道德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和突出。正如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贝克所说“科学技术是造成当代风险的主要来源”。早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关于科技发展是否败坏了道德的问题,就已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关心的问题。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卢梭认为,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的根源都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在论述由新技术发展所实现的新工业革命时就提出警告“: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刀,仅当人类生存的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为人类造福的时期。新工业革命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去理智的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发展到这一地步。”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什么负面结果,它的潜在危险是什么,事前人们可能并不知道,或者认识不足。农药DDT是在使用了二三十年后,人们才知道它会在生物体内残留聚集,最终危及生命,并对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和破坏,才停止使用。如果一项高科技的应用,要等到它的负效应完全显露出来之后,人们才去制止它,人类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目前,西方国家的政策界已经开始为扭转科技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失衡做出努力。美国在2000年的《科学与工程指标》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转型期美国科学政策”的框架。这一报告强调科学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功能,并强调要达成促进科学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协调发展的目标。科技为社会服务的政策转向,意味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开始转向重视“以人为目标”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这一新时期的科学政策,不仅标志着美国今后的科技发展导向,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各国的科技政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域和途径。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我国也开始了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6年,国家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2007年8月召开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面临一系列转型:即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型,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在全社会的确立。这一转型是在反思传统的社会发展价值观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新范式,体现了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进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已经证实: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应对新技术变革的文化政策取向

在科技发展的双刃剑面前,文化发展面临着既要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壮大实力,同时也要用自身具有超越性的人文精神约束绝对理性发展这一双重悖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曾说“:文化是这样一种去蔽的方式,它不只是为了我们的目的而安排对象,即自然和社会,它也促进对象本性的发展;与技术的去蔽相反,文化的去蔽要将其副作用一并考虑进去。”面对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与理性的二元矛盾,结合我国将要面对的生态文明转型,文化政策的制定应当通过扬弃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文化模式及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利弊,在推进理性与价值、科学与人文融合统一的进程中,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真正和谐的文化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对于文化政策的考量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应当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弗里曼认为“:对工业革命最有影响的是科学文化的兴起。英国对待牛顿的态度与意大利对待伽利略的态度最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培根(1605)早在17世纪初就提出实施一种科学、探险、发明与技术的综合性政策。在英国,科学、文化和技术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契合,这使得它能够大规模地将科学,包括牛顿式机械学,应用于各种新工具、机器、运河、桥梁等的发明与设计中。”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文化和企业家这四个亚系统的积极相互作用构成了英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这四个社会亚系统的契合也扩大到政治亚系统之中,而它又促进了这一切。”“中华帝国就是因为没有在这些亚系统之间保持契合才导致了中国在维持其世界技术领先地位方面的失败。”“由于在心灵深处觉得企业命运与自己不直接相关,于是缺乏创新的动力,缺乏提高技术水平的热望,诸如在经营管理上的不负责任、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违背技术规律的决策等弊端,其深层原因往往由此而来。”虽然,人们接受新观念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人们一旦树立了创新的意识,这些新观念就会对创新者产生激励作用,鼓励创新者以一种执着精神和奋发进取的品质最终实现创新。文化的创新、演化与变革,是借助一个有生命力的构架模式来取代传统构架模式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当科技创新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应当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解和修正,才能更好地维持和促进创新实践的发展,并最终体现出较传统文化模式更为明显的进化。这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也是文化创新的存在基础。

3.2重视先进的科技文化模式的引领作用。

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曾说“: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天性’”。文化模式对于人类而言,即是一个给定的“第二自然”和外在于个体的文化软环境。一定社会的进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各民族自身对于文化模式的建构。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自然进行改造,创造人工自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观念是对物质生产方式和精神生产方式的反映,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文化世界逐渐被建构,人们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及其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更新。从这一意义上说,科技文化不仅成为各种不同类型、模式的文化得以互动的基础,而且也是推动诸多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走向现代化的出发点和依托。

3.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促进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