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经济学

经济学范文1

1.1以通货膨胀应对危机的误区

由于各国对危机本质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因此全球盛行的危机治理方法其实是犯了处理危机的大忌。危机本身就与通胀密不可分,在需求量增加的过程中,价格随之上扬,货币量急速增长,衍生金融产品的增长速度也比往常更快,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资产泡沫在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必然破灭,危机就此爆发。显而易见的是,当今各国利用增加通货膨胀应对危机的做法存在不可取之处,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已悄然地为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这种调控在短期内虽然能够有效地缓解问题,但与此同时新的经济问题也会就此产生。因此,从理论上说,与增加通货膨胀的作法相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减少货币量,通过帮助市场排干泡沫的方法来促使市场间供给数量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下。而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应对危机无异于舍本逐末,当今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现状已然十分严峻,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通货膨胀就势必面临着多余的货币量难以消化的问题。

1.2应对危机的理想措施

凯恩斯主义为应对经济危机给出了指导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产生的不良后果,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弊端。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增加投资,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等方法促进经济发展,但这种促进却只是短期的。在中国,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应用可以使企业获益,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获益时,它其实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思路应该是要理清危机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继而探索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绝不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生搬硬套。事实证明,政府实施干预、刺激内需、增加就业此类的应对方法并不能完全缓解危机带来的恶劣影响。当市场上一旦出现因供给过量而引发的价格暴跌问题时,首先要有效地对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量进行评估,从而将应撤回的投资量的额度确定下来,其次,应将刚性需求与非刚性需求正确区分开来,制定出能够消化有效供给的方案。政府不能单单依靠增加就业和增加投资来谋求短暂的经济繁荣,应谨慎使用通过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调控方法。需求量是一定的,短期内增加就业其实是现在正消化着未来的用量,这会直接导致新一轮的供求危机。由于市场投机性的普遍存在,供求间存在缺口是市场的常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衍生品的大量增加导致了短暂的经济繁荣,但这种繁荣稍纵即逝。市场价格上涨,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这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如果在供给和需求的估计上存在偏差,简单的扩大生产,那势必将使企业面临生产过剩的巨大打击。

2、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现状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并不能很好地预防危机的产生或是解决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追求经济增长的目的模糊不清

人类发展经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个看似不言而喻的问题却从未得到过学术界系统性的解释。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消费行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消费目的却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使经济偏离了应有的发展轨道。在人类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之后,从传统生产行业中分类出来的产业有着越来越强的发展态势,但是他们与消费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便错综复杂、本末倒置。市场对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已经越走越远,防范危机的手段却没有及时跟上。

2.2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匮乏

在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危机具有传导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够不受影响。全球经济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虽然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做了宏观调控方面的努力,但是产生的作用力却是微乎其微。这是因为国际层面上涵盖全球范围内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还相当匮乏,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不多,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就更多了。

2.3缺乏应对危机的防范机制

经济学的理论仍旧停留在计划与市场的争论之中,对于危机原因的认识方面,人们各执己见,各种原因都导致了市场应对危机防范能力的缺乏。虽然就目前的理论而言,危机难以避免,但是经济学界不应止步不前,如何最大限度地推迟危机的到来,或者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带来的危害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极具现实意义。

3、主流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鉴于现今经济学理论无法根治经济危机,经济学研究者必须走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无休止争论的怪圈,回归经济学本质,探索解决危机的全新道路。

3.1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生活消费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已经大大超过了消费品本身。诚然,国际社会中各个企业和国家的追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消费品,更多的体现在货币财富、经济增速等更为宏观的方面,这写都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经济学研究者应在研究过程中回归以消费为中心的道路,保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3.2协调微观有效与宏观有效

在经济学的具体实践中,不乏许多对于自由放任经济制度过度迷恋的国家,也有过分强调计划经济与国家政策干预作用的国家。利己主义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保证,但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直接等同,宏观上的资源浪费很大程度上是微观效率过高导致的。但宏观经济学的现有理论还仅仅局限于总量的分析,因此如何在保障微观经济人利己属性的前提下实现攻击和需求的大致平衡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3.3协调国家和国际大环境

经济危机的全球性显示出了当今宏观调控的盲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下,仅仅协调好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是远远不够的。世界经济想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大环境,必须出台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它能对全球经济或是超越国家以外的经济体起到合理调控的作用。

4、结束语

经济学范文2

如同语言哲学、语言社会学等众多交叉研究领域把语言放在不同于以往的语境下一样,语言经济学把语言放在特定的经济学语境中进行考查,实现了语言研究的又一次跨界和飞跃。在语言经济学的语境中,语言也被赋予了不同于传统语言学和其他语言学交叉学科视角的特征和作用,不仅实现了语言自身价值的提升,也对支撑语言经济学的两门主流学科———经济学和语言学研究有所推动和发展。那么,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的认知和界定与以往有何不同,语言经济学的语言观又是怎样的呢?

1.1语言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征

语言经济学超越以往任何阶段的语言研究对语言经济特征的认识,明确提出语言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性。这一观点最早由语言经济学的创始人JacobMarschak提出,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实质和特征,是语言经济学的思想核心。应该承认,无论是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还是语言学家如索绪尔,都早已认识到语言与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语言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他们都没有对语言的经济性特征达到如此深刻的认识,没能就语言的经济特性提出如此具体明确的论断。对于语言与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他指出:“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一只狗与另一只狗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骨头交易”,因此,“交易需要语言”。[13]语言学大师索绪尔著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经济学思想,他还认为研究语言学与研究政治经济学存在着相似性,其相似性在于“人们都面临着价值这个概念。它在这两种科学里都是涉及不同类事物间的等价系统,不过一种是劳动和工资,一种是所指和能指”。[16]向明友研究认为,索绪尔的语言价值学说,组合、聚合学说及共时、历时理论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德国、法国、瑞士及奥地利等国的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的影响或启示。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借鉴经济学思想为语言学研究所用上,索绪尔留给后人的启示和缺憾,进而预言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将会为现代语言学的言语及言语行为研究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借鉴。[17]Marschak上述论断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就人类对语言的认知和研究而言,却是一次质的飞跃,虽然在提出语言的这几个经济特性的同时,Marschak并没有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但这些特性却在后来语言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印证和证明。现在看来,这一发现在当时能够被提出更显得难能可贵,意义重大,它总结出了语言以往不为人知的重大特征,既扩大了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也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开辟了一片语言研究的新天地。

1.2语言是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

我国学者张卫国经过深入研究,在总结分析中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撑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三个重要维度:语言是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他对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分别进行了充分而翔实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对各方面的已有研究和未来可能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他的这项研究在语言经济学研究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18]首先,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经济学认为,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看,语言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学习一种或多种语言是对人力资本特定形式的投资。一方面,那些移民国家和多语种国家的实际情况证明,语言的掌握和人们就业以及收入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广为人们认识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角,于是,研究者发现,劳动者的语言技能具有人力资本的特性(它符合人力资本的三个特征:要花费成本才能获得、具有生产性、依附于人体),它是附着于人身的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技能,它会直接影响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机遇和业绩。语言作为一种技能,自然会产生经济效益。多语能力可以使人在胜任不同经济环境的工作和增加国际贸易与旅游的机会等方面更具有竞争优势。多说一种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增加个人可能的贸易伙伴数量,进而对其工作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语言能力能够增加人力资本的储备,因此人们乐于通过投资去获取这项技能。语言的人力资本特性还涉及语言学习的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因此,双语教育以及二语习得等也在语言经济学关心的范畴。张忻[19]分析指出,把语言界定为一种人力资本是语言经济学家的创举。

语言是可以用来补充和取代其他类型资本的人力资本,是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性资本。语言的“资本性”是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学习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人们学习外语的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学习外语的“投资费用”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用一种或多种外语进行交流的语言技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高含金量的“语言资本”,因为预期回报高,所以人们对投资外语学习乐此不疲。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主要是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部门的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使用程度又受到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语言这一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这包括劳动力市场的急需程度、交易市场的应用多寡、消费心理取向、人际交往的频率等等。另外,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既然拥有经济价值,就会影响人们对它的态度和判断,小到个人选择学习何种语言,投入多少,大到一个国家针对一种语言应采取何种政策和措施,都需要设计和规划。一般认为,语言政策是指关于语言和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有意识的选择;对某种语言政策的实施,也就是付诸行动,则是语言规划。就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而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对其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应该被列为国策的一部分。由此,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研究也成为语言经济学的重要部分。针对作为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迄今为止,张卫国[18]的研究是最为翔实的。虽然在他之前,也有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如索绪尔[16]、黄少安[20]提出类似的观点,但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或者进行如此充分而翔实的分析的,非他莫属。他分别从语言作为公共产品和制度的命题界定、实际应用和思考等不同方面阐述并举证了他提出的命题。遗憾的是,正如张卫国总结指出的那样,针对语言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成果丰厚,而针对语言作为公共产品和制度的研究却十分匮乏,这当然与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实用性更强、经济特性更明显有关,但是,也与学者们对语言作为公共产品和制度这两个属性关注不足、研究不够深入有关。这也为语言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多的命题和更大的空间。

1.3语言是生产力

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语言还具有另一个非常明显的经济性特征,即语言的生产力特征。语言的生产力特性至今为止尚没有人明确提出,但并不是没有涉及,在谈到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时,涉及到了人力资本的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生产性,也就是说,具备生产性是语言成为人力资本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在承认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的同时实际上就已承认了语言的生产性,也就承认了语言是一种生产力。但是,本文认为,语言的生产力属性是一个重要而又意义重大的特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论证。首先,从语言自身的特征来看,语言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具备生产性潜力。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语言除了具备描述和反映客观世界、表达思想感情的功能以外,还具备以往未被发现的施事功能。奥斯汀[21]在其名篇《论如何以言行事》中最早明确了语言的这一功能。无论他的叙述句和施为句之分,还是之后的言语行为三分说,都明确肯定了语言具有施事功能,从而为后来的言语行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研究成果让我们认识到,语言不仅可以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进行静态描述,还可以引发动态能效,人们在说话的同时也在做事。这样,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就发生了划时代性的变化。韩礼德[22]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语言是用来做事的。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功能概括为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认为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应;人际功能,认为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其功能之一必然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篇功能,认为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前两种功能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深入考察三者的关系可以发现,“做事”功能实际上贯穿于三者之间,把三者连结成有机整体。它具体体现于人际功能中,通过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最终得以实现,是语言整体功能的核心。

在综合和借鉴多家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批评话语分析学说更是认为语言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它与客观世界和人类意识形态的变革和改变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不仅反映和描述社会现实,更能够构建和改变社会现实。批评话语分析的代表人物费尔克劳夫,在其中早期主要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坚持认为话语分析应该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向度来进行,把话语分析的关注点从文本层面发展到对于话语与社会关系的解释层面。后来他进一步把话语分析看作是社会语言学的一部分,充分吸收和借鉴了批评社会科学的养分,对话语分析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把话语分析的使命上升为干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参与社会变革。[23]田海龙[24-25]也指出,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社会问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以社会问题研究为出发点,其二,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研究目的。话语改变和再生社会和文化、影响意识形态,语言结构改变和影响社会结构,而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由中介体联系在一起。田海龙还援引VanDijk的话说,社会结构只有通过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心理构建和解读才能与话语结构直接联系起来。[24]由此不难看出,如同功能语言学的其他研究成果一样,批评话语分析充分认识和肯定了语言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认为语言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的思想具有改变和构建作用。另外,从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语言符合生产力的定义和要件。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即生产力。通俗地讲,生产力就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它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条件。因此,生产力又有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之分。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从语言的特征来看,它所具备的三个要素分别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即语言的字、词、句、语篇等不同构成形式;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即运用语言组建的各类产品和结果;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即以不同形式使用语言的人。综上,语言符合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和要件,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语言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语言既是一种物质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力。语言的生产力属性体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中,如各种经济、文化、文学作品的生产创作、商务贸易谈判、日常讨价还价等各类活动中。

2、结语

经济学范文3

(一)经济学理论根据

GDP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比较依据,GDP作为经济学主要研究课题,也让许多人对经济学产生了误导,许多人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将国家GDP上升的学科。实际上,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经济学模式,经济学不仅是对本国经济发展进行关注,也要对世界整体性的发展进行关注。而其中,低碳经济所关注的并非本国情况,而是全球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各国商人处于商业联邦状态下,而所谈的大多为世界经济发展,从事经济研究人员,就是要使全人类获得发展,与政治经济理论相悖。政治经济,也是各国为改进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所需要遵循的国家发展政策,全世界商业自由的原则,是其责任所在,而经济学研究,应该立足于世界。经济学研究是为国家一切利益,也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财富为人类享受物质的象征,也是让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然而,政治经济学只是为让少数人致富,学者提出,应该更多对社会大众的福利进行关注,应该将政治经济学作为人类增强幸福感的重要内容。累积国家财富并非政府成立的首要目的,政府应该是让所有公民、大多数公民都可以享受财富,并感受财富所带来的乐趣。这些经济理论,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源头。

(二)相关学科比较、继承

生态学为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的研究复合体,对其功能、结构、发展规律做研究的学科。根据自然系统的循环性,与能量流动模式,构建成有规律的经济系统,可以让经济系统和谐融入自然系统中,从而形成全新的经济模式,这种循环经济,本身也是一种生态经济模式,使用生态规律,指导人们做社会经济活动。绿色经济概念是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其主要在于对人类生存患者进行维持,对能源做合理保护,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利于人体健康的经济模式,可将其看做为平衡经济模式。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都是在资源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状态下,转向为资源低投入、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状态。生态经济理论主要是顺应生活发展规律,经济服从于生态系统。循环经济这一循环手段将经济活动实现生态化。而蓝色经济是在扣除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损耗后的国内剩余生产总值。绿色经济主要侧重于资源再利用,主要追求于绿色GDP。低碳经济为二氧化碳排放威胁人类生产条件下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强调于,经济发展需避免以二氧化碳的上升为主要代价,应该将碳排放和经济发展形成相互平衡的关系。以本质来讲,低碳经济也隶属生态经济的范畴,低碳经济要比其他经济更能将目前在经济发展所出现的矛盾问题反映出来,从而达到高碳转向于低碳的状态。低碳经济是抓出矛盾,解决问题的思想为主。而这样的经济思想,是人类在面对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态破坏情况下,所作出的反省总结,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进行重新的认识。两者间应是相互补充关系,并非排斥关系,内含不同,但其构建和理论体系可以相互借鉴。天气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气候经济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理论。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其不亚于在世界大战时的经济萧条,气候变化后,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出预期所想。以气候角度,将经济与气候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而低碳经济主要是将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情况做分析研究。两者间,从内含而言应该是一致的,针对同一问题,采取不同表述方法。目前,许多专家认为,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原型便是气候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对其中做合理调节的经济活动、环境间物质交换规律进行探讨。能让经济活动,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环境效益。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污染损伤估算,其中也包括人体健康损害、间接精神伤害、物质损失。对环境治理投入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估算,其中也包括拯救污染所形成的效益损失,间接所形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制定污染罚款制度,根据其排污实际情况实施收费标准进行制定;资源环境经济学是对资源价值做阐述,讲解缓解损害成本,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核算与解决途径。高碳所造成的环境损失,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也有相互补充的内容,而资源环境经济学已经成为较为完整的学科,低碳经济学可对其理论构建进行借鉴,从而对低碳经济学理论体系做进一步完善。

(三)低碳经济学构建设想

低碳经济学为经济学分析,以经济学原理解决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从而对环境、经济发展进行协调,以本质上而言,低碳经济学为生态经济学的衍生。低碳经济学的理论主要是应用不同角度,对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二氧化碳排放,两者间的矛盾问题做平衡。低碳经济、气候变化,其本身就已经涉及许多学科,需要横跨多个学科才能形成综合视野。研究主要以三方面进行:对传统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做继承,如结构分析、边际分析、总量分析、均衡分析等分析方式,也包括不同国家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制定标准做分析;对其他学科分析方法进行借鉴,环境经济中波及分析,效益、成本分析,也可对生态学中的碳足迹分析进行借鉴,国际贸易、金融工程、循环经济等做借鉴。制度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因有些国家污染气体过度排放所致,其影响却早已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的波及,而这也是经济学向外延伸的意义;气候本身为全球公共物品,对于如何保护这类全球公共物品,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度经济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妥善方式。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解决国际经济合作困境,完善国际经济学体系经济学家以自己不同的角度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对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进行解释。而这些理论都是以国际经济合作为出发点,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经济总量进行提高,贸易为主要手段。单以经济角度去理解,采取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可有利于对各国产生合作剩余,对合作双方皆有利。以生态效益角度出发,国际合作则更多产生负效应,出现更多环境问题。目前,各国经济合作主要为发达国家的曲线两端,曲线地段转移至欠发达国家,而欠发达国家在能源结构、技术上的落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有流动性,可对全球环境造成影响,产生温室气体所带来的损失,远远高于合作经济剩余,导致全球经济发展困境。目前,经济合作经济学理论中对这一情况无法避免。低碳经济国际合作的发展经济思想,能对目前国际经济合作中所存在的困境进行解决,化解困境。从另一角度看,低碳经济可在国际整体经济角度看到全球经济发展,应该将其纳入国际经济学领域,从而对原本狭义的经济学进行扩展。

(二)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在工业时代前,经济活动范围小,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可被生态系统自身进行调节。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远远超过生态系统本身的负荷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影响,威胁人类的生存。传统经济以物质财富为主,而现代经济则是以提升GDP为职责。近年来,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开始逐渐被认可,但其中都为设计低碳原理。温室效应是当前全球所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而其根源则是因不合理经济活动所致。对这种经济状况进行转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没有理论为基础的情况下,很难取得良好效果。而低碳经济完善的理论体系,是转变经济模式的有力支撑,以经济模式的转变,可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做指引。

(三)消费模式转变所有的经济模式,都可归结为消费模式,以物质消费和国际消费来带动经济循环。以目前经济情况而言,再增加消费,势必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控制物质消费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低碳经济不仅能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也能改变消费方式。

三、结语

经济学范文4

关键词:混沌理论;金融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对于混沌理论来说,由于可以完成隐匿于随机(貌似随机)经济现象背后有序结构以及规律性的研究与揭示,因此在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基于混沌理论的金融经济学研究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证据,能够为相关领域与理论应用指明发展方向,具有极高的探究价值。

一、混沌理论、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一般用于动态系统中(包括人口移动、化学反应、气象变化、社会行为等)只能使用整体的、连续的,而不是单一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与预测的行为的探究[1]。对于混沌现象来说,主要存在于容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内,该物体在行动初期相对单纯,但是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后,则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即混沌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混沌状态与一般杂乱无章的混乱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通过长期、完整分析形成某种规则。

(二)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主要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行研究。总体来看,金融资源(金融工具)有着多样化的形态,包括货币、债券、股票及其衍生产品,相对应的,不同形态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也存在差异[2]。但是这些多样化的形态中均包含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人们拥有金融资源不再像经济学原理所描述的那样,仅为了想从使用这些商品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当前,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金融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在可直接提高自身物质购买力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利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其中主要包含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为基于不同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二、混沌理论视角下金融经济学的分析

(一)有效市场假说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市场研究中将有效性视为证券价格行为的主要特点,并以股票价格反映新信息。从表面上来看,股票价格呈现出随机运动的趋势,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为信息的随机到达,因此在基础上构建起了有效市场假说。但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多数研究人员对线性等假设提出质疑,认为基于完全信息的有效市场假说并不存在。若存在,则代表着信息收集并不存在收益,极容易引发市场崩溃。所以,在整个经济市场中,必然存在部分个体的竞争力更强、收益更大。事实上,对于线性模型而言,只能够出现摆动的与稳定的、摆动的与爆炸的、不摆动的与稳定的以及不摆动的与爆炸的这四种行为。混沌理论的兴起与应用,使得传统线性思维被打破,研究人员认识到市场属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二)股票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在当前的研究中,存在着多种衡量股市波动的指标。其中,衡量美国股市波动的最典型的指标为S&P500指标。彼得斯的研究显示,S&P500指标的相关维为2.33。在实际的研究计算中,为了保证整个过程在混沌分析的视角下进行,引入了李雅普诺夫指数,得到的计算结果为0.0241,证实了S&P500指标中存在显著的混沌证据。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彼得斯加大了研究计算样本,选择英国、德国、日本这三个国家进行计算与验证,结果均发现了混沌证据。后续研究中,均发现了股票市场中的混沌证据。例如:叶中行、杨利平等在对上海股市进行研究时,发现了其中包含的混沌证据;赵华对上证指数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呈现为正数,意味着上证指数具备混沌特性。

(三)期货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在期货市场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混沌证据。DeCoster等人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相关维对糖、金属等期货数据进行检查,使用了400多个观测值组成数据集。为了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发现更强的混沌证据,同时对时间序列展开AR与ARCH滤波处理,也发现了相同的混沌证据。就当前的研究来看,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是否是必须的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例如,Theiler等人就数据滤波处理提出了反对意见。相关研究认为,使用滤波进行数据处理可能会过滤掉数据中包含的混沌证据,且不能增加滤波证据。

(四)外汇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在对金融经济学进行混沌分析时,有关研究人员在外汇市场中发现了混沌证据。在早期的实证研究中,普遍使用了随机漫步模型对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了检验。例如,Meese等人的研究显示,名义汇款的对数与随机漫步模型相符合。而在近期的实证研究中,更多对汇率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检验。例如,Bajo-Rubio等人对西班牙银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进行了研究,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与相关维结果均证实了其中包含着混沌证据。具体而言,就是在对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一个月与三个月)进行分析计算时,得到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均为正数,在嵌入维增加的情况下,相关维数在3以下保持稳定。Hsieh等人在对美元、英镑、加拿大元、日元、法郎(瑞士)、马克(德国)之间的汇率进行独立同分布检验,结果表明,汇率中存在着极为强烈的非线性,表明了汇率(外汇市场)中存在混沌证据的高可能性。

(五)债券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债券市场是金融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属于金融资源的一种形式。在当前的研究中,相关人员对其中包含的混沌证据也展开了实证分析。例如,Jaditz等人对不同六个月国债、六个月商业票据利率进行了利率风险溢价的计算,并使用了相关维对时间序列中包含的混沌证据实施检验,结果确定了其中存在混沌证据,并对零假设(变化过程属于随机漫步)落实了拒绝。Mahajan等人对利率与汇率进行结合研究,主要使用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等十一个国家的日短利率,十种货币的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包含相应国家的通货膨胀等)展开研究,判断其中(利率与汇率)是否存在混沌证据。在研究中引入了独立同分布检验以及相关维分析,结果表明:远期汇率风险溢价显著,且结构呈现出确定性,但是结构的复杂性也相对较高;汇率红的变量与PPP均衡理论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这一结果强调,汇率与利率并不服从随机漫步,均属于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六)衍生产品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对于衍生产品来说,定价属于证券价格服从随机漫步的假设,若未充分满足这一假设,则衍生产品定价会发生极大的变化。Hagtvedt利用了亚市障碍期权对高度敏感期权定价进行了分析,探究混沌对其影响。结果表明,高度敏感期权价值与正态分布的期权价值存在较大差异。

三、混沌理论视角下宏观经济学的分析

(一)宏观经济数据中的混沌证据

若宏观经济数据具备混沌特征,则这种宏观经济极容易发生较大的波动。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分析,旨在挖掘经济波动中包含的规律。长时间以来,研究人员并未在宏观经济数据中发现混沌证据[3]。例如,Frank等人对加拿大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为负数,未确定出宏观经济数据中具有混沌证据。在宏观经济数据中的混沌数据分析中,我国学者陈平在研究中首次发现混沌证据。在实际的研究中,主要对十二种类型货币的货币总量时间序列展开了李雅普诺夫指数以及相关维检测,共计形成了800个周数据点,并发现十二种货币汇中有六种货币的总量时间序列具备混沌特征。此外,沙因克曼等人的研究显示,美国战后人均GNP虽不存在混沌现象,但是表现出了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在混沌理论视角下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时,难以发现混沌证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相比于金融时间序列来说,宏观经济数据的观测数量相对较少,且包含的噪音较大。而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对观测数、噪音的敏感性极高,所以难以获得混沌证据。为了防止这一问题,赵华在研究中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李雅普诺夫指数算法展开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保证了短时间计算MLE的准确性与稳健性[4]。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年度GDP中存在混沌证据以及结构性变化,可以利用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完成分析。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中的混沌证据

依托混沌理论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进行分析,除了能够探究其中是否包含混沌证据之外,还能够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作出新解释。例如,岳毅宏等人对传统静态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其中存在的缺陷构建起了动态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对系统处于倍周期分岔点微小邻域内的收敛行为展开了进一步分析。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混沌理论为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更好地开拓了研究视野。金融数据的研究中,股票、期货、汇率与利率中均发现了混沌证据,证实了金融市场属于复杂动力学行为。在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数据存在非线性以及混沌证据,能够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做出新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何孝星,赵华.关于混沌理论在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金融研究,2006(7):166-173.

[2]张杰.当经济学遭遇中国金融改革:几个问题的新解释[J].国际金融研究,2019(6):3-13.

[3]张军,张晏,王永钦.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学:新问题、新范式与中国学者的探索——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9,54(9):203-208.

经济学范文5

1、改革的关键在于宏观整合问题的解决。

怎样对其他国家的改革经验进行正确看待,防止借鉴他国经验时发生谬误,进而对宏观整合过程造成影响。因为“交易费用”具有检验标准和不确定性特征,当部分社会实践证实了理论后,也仅仅能够认为这一理论符合一定范围、时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在进行自身的制度安排时,有必要参考其他社会的实践经验,并进行适当改造。引进的经验从局部向一般适用性转化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错误的。这是制度的体系性特征。

2、稳妥推进“可控经济实验”。

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特定的公共产品性质,通常情况下,自发的供给无法达到最佳供给水平,政府是主要的制度供给者。因为制度变迁价值的判断需要以一个可以比较交易成本的参照物为基础,则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经济实验”这样的参照物,也就是,首先在我国的某个领域或某个局部进行试验,获得经验后进行广泛推广。政府不应完全包办制度供给,很多微观的市场制度还应以市场和实际需要为导向。

3、注重产权界定的连续性和效率。

因为制度经济学具有交易成本衡量和主观性缺陷,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无法保证制度改进的帕累托最优,而且无法保证这种制度的应用具有必然的市场竞争优势。在一定的产权界定、行业和地区内无法实现改进。

4、放开微观管理制度的借鉴。

保持制度实验与整合设计可控的基础上,需尽可能保持微观领域的放开性。保证微观领域能够有效借鉴成功的经验,对各种微观经济主体进行重塑,设定制度变迁相关的参照指标,保证各个企业在进行产权初始界定后,能够重新整合产权资源和交易,保证所有契约均可以在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条件下达成。

5、构建新的宏观制度理论体系。

将中国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是其在我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制度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证实,该制度也可以在发展与加工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带来实际的参考价值。

经济学范文6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有三个: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意义不在于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而在于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对理想市场环境的总体条件设计。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与这些设计不谋而合,可概括为“理性人”重新发现的“新常态”,“信息完全”逐步实现的“新常态”,以“市场出清”为理想目标的“新常态”。把握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对理解和丰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和政策取向,完善“新常态”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经济“新常态”

一、引言

“新古典经济学”是和古典经济学相对的概念,在外延上是指西方经济史上,自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始,至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止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假设有三个: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国内外经济学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的研究较多,但是大部分集中于其非现实性批评。例如,论证“理性人假设”并不完全符合人性的现实,因为现代西方哲学认为理性只不过是人性显露在水平面之上的“冰山之一角”,在“理性”的水平面以下还有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存在。在现实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羊群效应”、“赢者赌咒”等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投资者的行为背离了“理性人假设”。现实中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在各种摩擦和冲突之中,会丢失部分信息;由于传递机制不畅而造成信息传递受阻;由于信息的封锁和垄断造成信息的不对称等等。即使不存在上述情况,经济主体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样会造成信息不完全。因此,微观主体的大部分决策都是在部分信息状态下做出的。大量的经济现实也证明,市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出清的,供给和需求的非均衡是经济的常态,而供求均衡则是非常态,等等。也有学者研究经济学家在发展中对基本假定的改进。例如,用“有限理性假定”代替原来的“理性人(完全理性)假定”,用“信息不完全假定”代替“信息完全假定”等等。但是,一种理论的价值并在不在于其假定是否符合实际,而在于其是否反应了客观事物(包括经济现实)的本质联系,与竞争理论相比是否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事实上一些建立在并非符合现实的假定之上的理论却是很成功的理论,正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假设条件下,做出“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结论;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事实上,一个物体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外力作用),但是这一不符合现实的假定,不妨碍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惯性定律。显然,这种“不符合现实”的理论假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弗里德曼在1953年发表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中得出“经济学假设与现实的非相关性”的结论。[1]因此,以上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研究似乎有些误入歧途。其实,每种理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这个“运”主要是指当时的现实经济情况,也包括当时的人们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继承和批评。据此,每种理论都有其适用的特定历史条件和逻辑前提。新古典经济学就是在边际学派对古典经济学革命的基础上,由马歇尔、瓦尔拉斯等经济学家对古典经济学派与边际学派综合而形成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它以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以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构成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主体内容。新古典经济学盛行的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正是西方国家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上升的时期,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经济理论。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代表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上升时期对理想市场环境或有效状态的总体条件设计。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凸显。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一届领导集体实行了“放管结合、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此背景下,研究处于西方社会相似阶段的主流经济理论,特别是代表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体制和理想市场环境设计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对我们深刻理解“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和政策取向,对我国在“新常态”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合理确定政府的权利边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与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一)理性人假设与我国“理性人”的经济“新常态”

1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内涵及其逻辑地位

“理性人”假设也称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经济学角度对人类总体本性的抽象概括,具体含义是经济主体总是在一定成本约束条件下追求私利的最大化。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最早概括了“理性人”的原始含义:“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2]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家对此加以论证和发展,认为“理性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和完全的记忆能力;第二,可通过有效途径获得决策的完全信息,对决策的结果具有完全的了解;第三,运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对比进行决策;第四,其决策不受道德影响;第五,“理性人”是自私自利的,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前四个特征是“理性人”所具备的条件,第五个特征概括了“理性人”的本质。因此,“理性人”假设就等于“最大化原则”,即经济主体出于利己的动机,力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市场中的所有经济主体的终极目标,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第一个最根本的主体性条件。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理想市场环境中的经济主体应该是具有上述特征的理性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还蕴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资源用途的多样性和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矛盾,因此经济主体要想获得经济资源就必须付出成本和代价,这使他不得不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尽力保持“理性”和实现最大化目标,实现科学决策。试想,如果经济主体可以毫无代价地获取资源,或者其经济利益的获取毫无成本,那么他就没有必要遵循“理性”或最大化的原则,就没有必要进行投资决策的对比和选择,就没有经济学。可见,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经济学大厦建立的第一块基石,也是经济学的第一条公理,自然就成为任何复杂经济分析和新古典经济学其他理论假设的逻辑起点。

2我国“理性人”的经济“新常态”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也应该以经济主体的“理性”或最大化原则的重新发现为起点,更加凸显个体价值。制度安排、政策设计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3](P23),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辛勤劳动追求个人利益,鼓励广大经济主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追求个人幸福。经济“新常态”也应该使人们树立成本观念,通过成本核算、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对比分析实现科学决策,特别是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之下的资源瓶颈约束、环境承载约束,更应该在全社会树立效率意识,营造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的“理性”氛围和“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以要素和资源大量投入为条件,甚至不计成本代价的外延经济发展模式,代之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依靠技术创新和效率提高为主的内涵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建立低成本、高效益的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所以,“理性人”的经济新常态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动力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效率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式、外延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向适当的中高速增长转变。

(二)信息完全假设与我国“信息完全”的经济“新常态”

1新古典经济学信息完全假设的内涵及其与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关系

信息完全假设是指新古典经济学家假设市场上的经济主体对有关的经济信息具有完全的了解。对个体而言,生产者要对自己产品的成本与收益、供给和需求具有完全的信息,消费者要对自己的效用目标和预算约束具有完全的信息。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言,完全的信息通过市场价格的灵活、自由变动体现出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卖者和买者此消彼涨、彼此强弱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自由变化的相对价格反应出来。因此,这个假设包含了两个子命题:自由价格假设和完全竞争假设。自由价格假设是经济学家假定在理想的市场环境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应该是自由变动的,即自由灵活变动的价格是理想市场环境的必要条件。对于价格在市场中作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三:第一,传递供求信息:一般情况下,价格会由于需求的相对增加而上升,会由于供给的相对增加而下降;反之则反是。第二,刺激效应:传递供求信息的价格会刺激生产者按需求变动的信息进行生产,如果市场上对某类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供给尚未改变的条件下,必然引起该商品价格的上升,生产该类商品更加有利可图,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者势必扩大该类商品的生产规模,进而引导生产资源流入该行业部门;否则生产者就会减产甚至转产,导致生产资源流出该行业部门。同样,价格也会刺激消费者按供给变动的信息进行消费,如果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增加,在需求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必然引起该商品价格下降;在一定收入水平下,以效应最大化为目标的消费者势必增加对该类商品的消费。反之则反是。第三,收入效应:对于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而言,市场交易是其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意味着如果交易对方愿意为其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则其收入就会增加;反之,其收入就会减少。在价格的收入效应中,也有刺激效应存在,即理性的市场主体一定会进入社会需求更大、商品价格相对更高、进而能为其提供更高收入的行业就业,而退出那些同样条件下收入更低的行业部门。可见,灵活传递经济信息的价格,通过刺激效应和收入效应,可以实现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述分析表明,自由价格假设的成立,即价格通过传递经济信息、刺激效应、收入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与第一个前提假设密切相关,即只有市场中的经济主体遵循“理性人假设”原则,具有利益最大化的主观动机,他才会根据价格传递的信息采取行动,价格才具有刺激效应和收入效应,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才会有效发挥。可见,自由价格、完全信息假设的成立以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为基础。反之,是否可以认为只要理性人假设成立,自由价格和完全信息假设就会自动有效发挥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理性人假设只是为自由价格、信息完全假设的成立和有效性提供了主体性的主观动机条件;除此之外,自由价格、信息完全假设的有效成立还需要其他客观条件的配合,如垄断的消除、国家价格管制的放开等。垄断或价格管制会阻碍价格自由灵活的变动,使之不能准确反应供求信息的变化,使自由价格假设本身遭到破坏,进而使完全信息假设不复成立。可见,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虽然是经济学的第一基本假设,是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但它只是自由价格假设成立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为了保证自由价格假设或完全信息假设的成立,新古典经济学家又构造了体现其理想市场环境的另一重要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完全竞争市场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心目中最理想的市场类型,在这一市场中没有垄断、没有价格管制、没有工会力量等阻碍价格准确反映市场信息的因素,完全竞争假设保证了信息完全假设的成立。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市场上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无限多。由于市场上有无数的商品需求者和供给者,因此每个交易者的交易数量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比例极低,他们每一个人是否交易、交易多少都不会对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单个的交易者无力控制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这意味着不存在价格垄断。第二,市场上的商品高度同质化,如果在同一商品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的价格,则交易者可迅速通过低买高卖进行套利,使价格差别消失,实现商品的无套利定价。这意味着商品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对商品具有同样完全的信息。第三,市场主体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一个行业,即不存在行业垄断和进入门槛,这意味着所有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随着资源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该行业可以自动由某一均衡水平过度到另一均衡水平,均衡价格随之自由调整。可见,完全竞争假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信息完全”假设的成立,使价格能够自由灵活变动,准确反映经济信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我国“信息完全”的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济“新常态”也应以具有“信息完全”的特征为理想目标,保证价格可以自由灵活调整,准确反映经济信息,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应有之意。实现“信息完全”的理想目标的目的就是使经济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使价格能够灵活准确地反映经济信息,这离不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及其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挥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在传递经济信息中的作用势在必行。我国政策当局因势利导,推出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云计算战略等,为实现我国“信息完全”的经济新常态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支持和实现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3](P10)这是我国执政党站在全局角度,高瞻远瞩,第一次对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做出战略部署和建议。“互联网+物联网”、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传统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国民经济各产业深度融合,使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高效、通畅,也使各类产业向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形成统一、有效、透明的大市场扫除信息壁垒、打通联通渠道。借助“互联网+”战略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密切融合,使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各类生产者的供给成本等经济信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途径及时、迅速的反映和传播。“‘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推动企业为更好适应市场而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来完成产品设计,使得市场需求变化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递到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同时以最快速度完成制造并经过现代物流在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满足需求。”[3](P34)“互联网+价格”会使市场价格的变动更加灵活、准确的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推动经济新常态向“信息完全”、市场有效的理想目标迈进。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党和政府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措施,并取得重要进展,到2015年10月“减少行政审批1/3的目标提前完成,非行政许可全部取消”,特别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行业出入门槛,使新增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3](P30)以上措施既促使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地在各种行业之间流通,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另外,我国政府实施国有垄断性行业和价格管制逐步放开,使全国大市场更加统一透明、充分竞争。“一路一带”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利率和汇率机制改革、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推进、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等举措,使我国形成了更加开放的经济格局,使我国经济主体更加深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增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为资源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创造条件。总之,我国的经济“新常态”越来越向“信息完全”、“自由价格”、“完全竞争市场”的理想目标趋近。

(三)市场出清假设与我国“市场出清”的经济“新常态”

1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出清假设的内涵及其与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的逻辑关系

对于在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同时有效的情况下,经济会出现什么样状态,新古典经济学家证明,在满足信息完全、价格自由等限制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供求相等的市场均衡状态,其结果就是市场出清。因此,“市场出清假设”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第三大理论假设。马歇尔首先论证了局部均衡(即市场的局部出清)的存在。假设在某个商品市场上,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需求大于供给,在信息完全假设下,价格的自由变动表现为上升,对消费者而言,其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因此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他势必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于是价格上升导致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减少;对生产者而言,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价格的上升是该商品的利润率增加,他势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生产,于是价格上升导致该商品市场供给上升;直至当供求相等,双方都不在有改变自己行为的趋势,这就是市场均衡状态。在均衡状态下,卖者将商品全部售出,实现了最大化的利润;买者也购入了符合心意的商品,实现了效应最大化,在供给和需求对比所确定的市场价格下达到了供求相等,即市场出清了。后来瓦尔拉斯进一步论证了一般均衡的存在,证明在上述条件下市场均衡不仅可以存在于单个市场,而且可以同时存在于所有市场,基本道理与上述思想类似。可见,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共同构成市场出清假设的充分条件,市场出清假设则是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的自然推论。如果市场不能实现出清,则势必会危及到经济整体。

2我国“市场出清”的经济“新常态”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也应是以“市场出清”为理想目标的“新常态”,这意味着经济“新常态”必然是从原来的非均衡状态逐步过渡到供求相等、市场均衡的状态。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仍然处于产业或局部的非均衡状态,特别是市场低端供给与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新的消费需求、新的装备需求、新的服务需求、新的安全保障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产品供给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出现我国居民去日本去购买马桶盖、电饭煲等现象,因此我国经济的问题更重要的不是在需求侧,而是在供给侧。“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3](P76)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对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行业、过剩产业、低端供给转产关停;按照市场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补足“高端供给”的短板。对于我国具有一定优势而又出现国内市场过剩的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通过“一路一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战略渠道化解或转移过剩产能。对于“区域发展同质化”问题,必须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主业,防止区域发展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造成产能过剩。总之,新形势下我国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和供给侧改革,让供给和需求更好对接、良性互动,向“供求均衡、市场出清”的经济“新常态”趋近。

三、结论与启示

(一)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市场经济主体的终极目标,是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也是信息完全假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共同构成市场出清假设的充分条件,市场出清假设则是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的自然推论。虽然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实际,但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其意义不在于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而在于作为“理论假设”的某种合理性,即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对理想市场环境的总体条件设计。

(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是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清障搭台、创造条件。新古典经济学是兴盛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国家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上升的时期。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经济理论,其理论假设代表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对市场环境理想或有效状态的总体条件设计,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借鉴意义。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一届党和政府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不谋而合,据此从理论上可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理性人”重新发现的“新常态”,“信息完全”逐步实现的“新常态”,以“市场出清”为理想目标的“新常态”。这是我国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与西方经济学合理成分的呼应和结合,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作者:李纲要 单位: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弗里德曼文萃[C].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学范文7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类型,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卫生行业系统中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是经济学学科的有机构成。基于卫生经济学的学科特征和属性,其能够对医院经济管理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卫生经济学原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整体背景下,出于为人们提供更好地医务服务的目的,医院管理中需要借助卫生经济学原理,对相应的管理模式及流程加以优化设计。在医院发展新时期,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应在保障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管理的低耗化,节约化。

2.医疗改革背景下,在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内,传统的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有所调整,医院正常运营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数量规模得以增多,此时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多样化,需要通过卫生经济学原理,捋顺各方资金及费用关系。

3.现阶段,医院经济管理在相关决策的制定上,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一方面在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实现了信息化;另一方面在医院技术及项目的研究、经济资源及人力资源的分配及考核等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卫生经济学原理充分反映到医院经济信息数据收集整理环节,为医院经济管理决策的实效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促进医院经济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管理运营逐步向市场靠拢,受政策制约影响的程度有所减弱。医院管理中面临着医疗资源竞争及患者资源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一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要转变原有的等靠要思想,而要立足于医院内部,在成本上加以控制,保障医院经济管理行为的专业化、规范化。这一管理模式的转变,正是卫生经济学原理的具体体现。

(二)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卫生经济学原理强调应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控制医疗费用的收支情况。在医院资源的配置上,早期呈现出不均衡,医疗资源消耗较大的现象,致使医疗资源的浪费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医院经济管理的滞后。现阶段实施的医疗卫生改革正是基于对医疗资源加以优化的目的而推行的有效改革方案,通过医疗卫生改革,能够使我国的医疗服务更加科学合理,也能够有效减少医院的成本支出,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三)对医院经济管理中各部位的职责加以明确

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牵扯面较广,要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应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对医院经济管理流程中的各部位职责加以划分。首先,在制定医院经济管理决策时,医院领导人员要在熟悉及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医院实际状况,立足于医院发展大局,统筹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财务预算、财务决算、成本核算、财务审计、经济形势分析、药价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医院经济管理在具体组织实施上,在管理人员构成上要包括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医院的各个部门的财务会计人员、医院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等。医院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汇总医院经济信息,确定本阶段医院的各项建设规划工作;医院各部门的财务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医院的经济账务管理、经济数据的整理分析、经济行为的具体实施等内容。在医院经济管理流程中,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更为重要,因此,对这一岗位的财务会计人员,一方面要全面考察其思想素质水平及职业态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其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相应的培训学习,使其能够充分履行经济管理职责;医院的财务审计监督人员要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效果加以考核评价,确保经济管理各个环节顺畅规范。

(四)完善医院经济管理的措施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经济管理应在做好管理理念转变的基础上,采用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的措施方法,对医院经济管理活动加以完善。主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医院的经济核算上,可以参考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及核算方法,对医院日常运营中经济行为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医院长远发展的经济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在日常学习培训中,对医院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加以强化,从而达到节约医院经济成本支出,抑制经济费用不规范增长,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其次,医院要注重对经济管理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优化改革,如在财务预算中,可以将原有的收付制度调整为权责发生制度,促进医院经济成本核算的有效实施。第三,医院要充分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医院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类资料信息加以汇总,形成医院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以为医院经济管理决策的制定实施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最后,要调动起医院各部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收入分配方案,打破传统的“一锅端”、“一刀切”的收入分配方法,建立起激励机制,永葆医院发展生机。

三、结语

经济学范文8

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解决各种复杂经济学问题的必要工具,同时也给经济学家带来了很多的灵感,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就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数学在经济学中作用。

关键词:

数学;经济学;应用策略

随着数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将数学工具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之中,促使经济学获得了更加科学、精密的发展。如今,数学已成为经济学分析所不可缺少的一门工具,加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解释一些经济学现象及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现代经济学这门重要的理论体系。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主要起到了三点作用:首先,在经济学中,经常需要对一些前提条件提出假设,这时就需要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从而使问题更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其次,利用数学思维分析、论证经济学的某些观点,能够使研究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再次,在得出某些经济学结论时,如果用相应的数学统计数据加以说明,将使结论更具可靠性和说服性。

2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函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函数”是反映量与量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数学映衬形式,也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数学工具。在经济学分析中,经常涉及的经济量有价格、成本、效益等,当需要分析这些经济量之间的关系时,就要用到数学的思维和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分析,理清该问题中存在哪些函数关系,进而总结出经济学问题的规律和实质。在经济学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经济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成本函数、供给函数、利息函数等。

2.2最值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最值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类问题,如怎样分配物料才能达到最高产量、怎样安排生产计划才能获得最高利润等,对于此类问题,可从数学角度归结为求函数最值的问题。例如,在研究收入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问题时,假设产品的价格一定,则产量越高收入越多,然而,取得最大收入并不等同于获得最高利润,仅在产量达到某一数值时,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这就涉及到函数最值的求解。通过求解函数的一阶导数,找出其中可能出现最值的点,比如驻点、区间端点、不可导点等,再分别比较各点的函数值大小,就能得出最佳利润方案。

2.3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导数是因变量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之比,它反映了因变量相较于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导数在经济学问题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分析中往往涉及变化率的问题,具体包括瞬时变化率与平均变化率两个方面。其中,平均变化率主要用来描述年产量、成本以及利润等在某个区间内平均变化,而瞬时变化率就相当于数学函数中的导数,在经济学中主要用来分析一些边际问题,如边际成本、边际需求、边际效益等。在一些具体的经济问题中,商家不但要关注边际分析,也要进行相应的弹性分析,例如,原价10元与原价100元的商品同时涨价1元,其涨价幅度是不一样的,虽然变化的绝对量都是1元,但该变化量与原价的比值明显不同,这其实就涉及到了经济学中经常提到的弹性原理。在实际生产中,若商家忽视边际分析而一味的生产,必然导致资源的无端浪费;若商家忽视需求和价格的弹性分析,则很难取得最大利润。而在边际分析与弹性分析方面,最有效的数学工具就是导数,其能够给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其制定最佳的决策方案。

2.4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积分与微分互为逆运算,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对已知函数求积分,从而求得总经济量的函数关系。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主要是定积分这一概念,通过定积分可以求得原函数在某范围内的具体变化量,因此可以用于分析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中的一些问题。在实际经济问题中,往往要用改变上限的定积分来对总经济量函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例如,某产品的价格y随销量x的变化而变化,即y是x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求出销量由a变化为b时的收益,便可以采用定积分的方式进行计算。

3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注意事项

数学是经济学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经济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只要掌握了数学这门工具,就能把一些的复杂的经济问题抽象化,从数学角度进行思考和论证,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学的进步与发展。但经济学除了数学属性之外,还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因此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不是万能的,而是存在着很多局限之处,必须在经济学的体系框架下分析问题,才能发挥数学的真正作用。具体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经济学问题不是数学问题的简单叠加,并非所有的经济学要素都可以进行数字化的转化,在分析经济学问题时,必须意识到,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分支之一,其影响因素无处不在,如社会制度、文化哲学、法律道德等都会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经济学的发展必须以经济理论的研究视觉为基础,只有抓住经济学的学科本质,发现现实中的经济规律,方能得出合理、可靠的经济学结论。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提出特定条件的假设,并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来进行分析,从而使经济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再次,数学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唯一工具,在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时,出了数学建模之外,也要灵活地运用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以免研究方向的单一化,促使经济学取得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对于经济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数学的帮助与支持。因此,要善于利用数学这门工具,在充分认识到数学重要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全面发挥数学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优势与作用,为经济学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左晋成 单位:山东海阳市中英文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