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小论文范例

经济学小论文

经济学小论文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高效课堂;创新改革;教学质量

一、如何选择课程教材

教材建设是学科(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教材含有学生所需要的系统化知识。完整系统的教材内容相比于其他资料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经典的、难于理解的内容以图表等多种形式呈现的方式,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和记忆存储。教材编写组成员通常都是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获得显著科研成果的著名教授学者,他们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精心撰写教材,因此教材是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和学习资料。同时,目前国内不同高校学生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面对同一门课程时选择的教材也要符合学生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范围,故授课教师综合考虑授课对象的知识基础、学科背景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材尤为重要。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包含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政策与管理等诸多经济学知识点,同时也包括地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当前“双一流”院校的本科生基础良好、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强,这类院校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选择国外经典教材或学科前沿教材是合理的[2]。然而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学生而言,尤其是本科低年级学生,应从经典教材、易于理解与应用的入门教材开始。国内现有区域经济学教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囊括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如《现代区域经济学》(魏后凯)等。对于学有余力的区域经济学本科生、研究生而言,增加一些课外的辅助资料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课程大纲和培养目标等有针对性地讲解教材中的重点理论知识,同时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实践,适当安排具体的区域经济实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其复杂理论。

二、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一)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高校应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力度,要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把以知识讲授、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标融为一体,积极,鼓励授课教师积极探索和采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多元、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等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学需要教师具有高度责任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授课对象的现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的不同,授课教师应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予以辅助。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区域经济经典理论,常配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案例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意识。此外,要充分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尝试“翻转课堂”、“慕课”等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方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也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核心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储备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倡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规划实践案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转化能力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复杂,交叉与分支学科内容众多,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去覆盖所有的知识点,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一知半解。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图书馆馆藏书籍和学术文献等途径,丰富自我学习通道、自觉主动探索前沿的学科发展方向。归根结底,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用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正所谓“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只有想不到的办法”。课堂转型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与大胆实践后进行反思、改进,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三)鼓励科研促进教学

近年来,随着国家做出“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部分高校不同程度地出现科研重于教学的趋势,此现象在研究型或综合性大学中更为突出[2],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与科研工作虽存在本质区别,但有较大的相容性,即教学具有科研性质,科研也具有教学价值[3],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因此,授课教师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兼顾好教学、科研并重,以教提研、以研促教,。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剔除教研分离管理意识,建立科研促进教学的有效机制。根深蒂固的捆绑式课堂教学文化,有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授课教师应营造平等对话、鼓励创新的课堂氛围,借助科研过程,首先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将最新的科研动态与成果与学生及时分享,创新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因此,区域经济学授课教师要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还为教材和教学讲义的编写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对于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将科研课题分解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或毕业论文(或设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得到科研过程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和科研先导作用。

三、提升授课教师教学能力

(一)教师层面的提升路径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要长流水”。授课教师要及时更新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掌握学科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以及最新前沿动态。教学能力是教师必备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职业素质。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师要拥有除—般课堂教学能力外所需的特有教学能力。我们认为,高校区域经济学教师教学能力应当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掌握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互动与评价能力等基本要素。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课程大纲要求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教学诸要素。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将课程理论、案例等巧妙设计成典型化情境,设疑激思,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听课热情和学习兴趣,大幅提高区域经济学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授课教师经常与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城市规划部门以及统计部门进行调研和访谈交流,积极搜集区域发展或区域经济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为区域经济学的授课提供更为真实的辅助资料,能够多方面的扩充学生的知识体量。总之,授课教师应不断学习和认真总结,加强教学反思、促进自身成长,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关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实践,进而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二)院校层面的提升路径

1.完善考评制度

教学能力评价应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做到与授课教师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方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教学积极性。此外,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思想意识。一方面,将授课教师的课堂表现和教学成果纳入评价范围;另一方面,将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纳入评价范围。还有,将教改项目等同对待于科研项目,纳入到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与聘任岗位时的科研业绩参考。

2.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高校要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那么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各行各业的运转模式、行业动态及各单位的人才需求。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一线部门采访调研,了解生产流程和具体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聘请同行专家做兼职教授或开展学术交流,向一线教师传授实践技能等。

3.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学校应鼓励并出资提供教师参加各类学科会议或交流项目的机会,让教师在专家引领与合作交流中更新教学思想、提高教学技能、探索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4.创新激励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协调发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详细调研了解授课教师需求层次,兼顾公平突出效率,对教学效果突出,师生评价高的教师进行特殊奖励(如聘岗、职称评审、年度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此外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等。

四、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效果考核体系有诸多种类,如侧重于评价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课程考试、测度实际操作水平的项目作业或上机操作等。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的测度、诊断、诊断、反馈等功能,不但能够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据了解,当前多数高校区域经济学教学效果考核主要采用以闭卷笔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容易诱导学生只关注考什么或交什么作业,通常采取突击熬夜方式来应对考试,教学效果很难保证。更有甚者,学生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通过考试作弊等手段来取得高分数好成绩。显然,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和考核要求。鉴于应用性强的特征,刘迎霞(2011)认为区域经济学课程考核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4],学生考核模式不应单一化,不能仅仅关注期末试卷成绩,应该也注重学习过程考核。根据传统的课程考核体系,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中很小的一部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期末成绩。因此,若重视过程考核势必要调低期末成绩所占比重,提高过程考核成绩权重。对于过程考核成绩赋分,通常依据出勤率、课堂问答、提交作业、小组讨论来赋分,不同院校具有不同的要求和依据。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重视过程考核不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还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是与期末考试一起全面反应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建议采用理论部分的笔试与技能部分的操作性或项目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闭卷笔试和课程论文之外,还应灵活采取开卷考试、平时作业、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单元测验、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命题内容范围应以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教学目标层次要求为依据,应以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3.

[2]汪立夏.以本为本,把高校内涵发展做实在课堂上[J].江西教育,2018(31):14-15.

[3]王强,姜莉,李雯,等.“以本为本”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9(2):68-69.

经济学小论文范文2

在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必须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景观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尊重、保护和利用。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要使校园的人工环境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契合,做到和谐共存。这也是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的根本理念。在进行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生态平衡,对当地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有机的利用,与当地的生态建立良性的关系。通过与当地的地貌特征、地形特征、周边环境等进行有机的融合,大学校园中的建筑空间和建筑设计风格都会受到当地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大学校园的设计中,要将大学校园环境视为当地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都在选址、开放和分析中都保持适度原则。对于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要尽可能将其进行保留和改造,并在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来改善和修复当地的自然环境。例如对原有的山体、河流、湖泊、树木等都要尽可能的进行保留和规划,在设计中将校园建筑与这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形成富有地域性的大学校园环境,这也是中国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理念在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一个体现。

2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结合

地域文化不仅包括包括物质成果,更重要的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当地人民在自然环境的依托下,产生的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成为了地域文化的根基。精神文化资源可以说是地域文化中最宝贵、最核心的内容。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操进行陶冶的场所,在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中,汲取地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不仅可以使大学校园环境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也可以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滋养。

在精神文化资源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度,可以说每一个地域范围内都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以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景德镇作为我国古老的瓷都,具有悠久而灿烂的陶瓷文化内涵。这种地域文化内涵给予了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以丰富的灵感,在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汲取陶瓷文化,将其与校园环境融合起来。例如陶瓷学院的下沉广场,就充分利用了陶瓷元素,建立了几组高大的陶艺柱状建筑。不仅如此,设计组还在该校园中设置了一些现代陶艺作品和陶艺墙,使校园中处处弥漫着陶瓷文化的气息,以此来对校园内的师生进行感染和熏陶。在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不仅要使大学校园从生态环境方面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更要使之从精神文化内涵上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在建筑、雕塑、景观等方面都要与当地的文化脉络、文化风格和审美情趣保持一致,对视觉审美和空间艺术的一致性进行不断的探索。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应该体现出当地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品位。

3在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校园环境发展的基本指针有三个,分别是经济发展、生态资源和社会化。在进行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时,不仅要对当前的使用需要进行满足,还要适当留出发展空间,便于大学未来的继续发展。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和融合,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在大学校园的环境设计规划时,不论是对生态环境还是对文化传统的利用都要掌握一定的余地,为大学未来的发展留出空间。

4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但并非要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刻板的复制,使大学校园成为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大公园。我们看到,在大学校园融入地域文化的同时,大学校园正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成为了地域文化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等。因此,结合地域文化绝不是机械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在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和创造属于大学校园的设计特色,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地域文化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5结语

经济学小论文范文3

一、数理经济学分析

数理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主要就是在理论研究中,采用数学推理的方式进行,这样推理的过程更加科学,也更加具有理论性,但是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进行数学推理,因此数理经济学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推理的过程中,由于推理的方法不通过,得到的观点和理论德国,也会有一定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数理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数学推理等,引入到了经济学中,在数学推理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定的经济模型,将一些实际问题和数学函数等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直接解决经济学中的一些问题。数理经济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大量的经济模型,如英国学者提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关系,其中很多模型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在依然有很多学者,对这些经济模型进行研究,希望能给找到一些先进的经济理念,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数理经济学中影响经济模型建立的因素

(一)样本数据

要想建立一个经济模型,首先应该获得一定的样本数据,尤其是数理经济学中,经济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推理的基础上,要想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必须确保样本数据没有问题,而且样本数据越多,相应的模型也就越精准,但是在实际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不可能收集所有的相关数据,只能根据模型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特殊的数据,组成一个样本。样本数据的多少会对经济模型的建立产生影响,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同样也会对经济模型造成较大的影响,要想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在获得样本数据时,如果从不同的地区获取,应该保证各个地区的数据量差不多,然后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由此可以看出,样本数据的多少以及分布情况,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模型建立的情况,而样本抽取情况,受到数据调查人员素质的影响很大,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鉴别,挑选出对模型建立有用的数据,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性。

(二)数学推理的方式

对于数理经济学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数学推理来建立经济模型,而对于同样的数据和理论,通常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推理,每种推理的形式,都能够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因此对同样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由于建立经济模型学者的不同,以及推理过程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和理论。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数学推理方式,对经济模型的建立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经济模型,由于经济模型研究的通常是现实中的问题,具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以此这些不同的结果和理论,都是正确的,只是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数学推理的方式不同。

三、数理经济学中对于经济模型的确立分析

(一)经济模型的设计

在实际的经济模型确立之前,首先应该根据研究问题的情况,针对性的设计一个大概的经济模型,这样可以避免建立模型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工作,如样本数据采集中,可以根据设计模型的内容,针对性的进行数据采集,以此来提高样本采集的效率,对于经济模型建立来说,这个事先设计的模型,就相当于一个工作大纲,表示出了每个环节中应该做的工作。学者在建立经济模型之前,都会先进行大量的调查取证,通常情况下,会提出一个假设的模型,很多情况下,这个假设的模型就是事先设计的模型,这样实际的模型建立过程,就是对假设模型验证的过程,如果每个环节都和假设的一样,就说明假设的经济模型成立。如果在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发现实际的工作于假设存在差异,说明假设的经济模型有问题,这时应该根据差异的实际情况,考虑是直接放弃假设的经济模型,还是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最终得到准确的经济模型。

(二)经济模型的确立

数理经济学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经济模型,通过对以往数理经济学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是以经济模型的形势呈现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模型的确立,对于数理经济学的重要性,而且数理经济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很多实际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问题利用特定的数学符号进行描述,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数学计算的过程,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理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也是一种数学模型,只要注意样本数据的情况,同时建立相应的逻辑关系,尽量将实际问题采用数学符号来描述,就可以很轻松的确立经济模型。因此,在进行市场经济环境的分析与发展的进程中,确定经济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掌握经济的发展规律,把握市场的动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于经济规律的分析。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将经济以及市场的数据进行归纳与分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概况分析,最终得到一组真正的模型归类。总之,确立经济模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数学方式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到属于某一经济领域内的特定经济模型。

四、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数理经济学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分析,随着现代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数理经济学可以采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对于实际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样本数据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同时采用适当的数学推理方式,以此来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性,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经济模型的确立,在具体的建模之前,应该先提出一个假设的模型,然后在实际建立的过程中,对假设的模型进行验证。

作者:唐俊波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经济学下的生态文明

1、新制度经济学起源及内容

科斯的贡献主要有两点:提出了“科斯定理”和引入“交易成本”,将制度因素重新置于经济学分析的核心。科斯认为,制度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节省交易成本,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配置的机制。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本身也是有成本的,但只要创立制度的成本低于其要替代的交易的成本,制度就会被创建出来。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赋予经济学新的涵义,用新的假设方法进行分析,引导人们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其中,制度变迁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占重要地位。通过研究制度变迁规律,尝试用一种动态的、历史的观念来看待制度。“产权”和“交易费用”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们主要探讨制度结构及制度变迁对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当交易费用为正时,制度是重要的,而产权制度作为其他制度安排的基础,尤为重要。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诺斯。他认为,当特定的技术和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如生产技术发展、市场规模扩大、价格上升等),由于规避风险或政治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有制度未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制度与环境的匹配不再是最优状态,人们会选择用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制度来替代原来的低效率制度,使得交易成本降低和实现效率最大化。如果人类没有制度创新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固定下来,那么人类社会持续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是不可能的。制度变迁对于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制度变迁过程又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因此,可以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制度演变的规律。

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

2.1生态文明由来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综合应用物质、能量、信息与生物科学技术,进行的生产过程,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和文明形态。我国正式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是在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不仅继续使用了“生态文明”概念,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还对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此外,党的十七大还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上做出了初步探索,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地位的战略安排。党的十八大提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的战略关联。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实现路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

2.2生态文明内涵与特征

2.2.1生态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对自然界开发和保护并举的原则,克服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因素,综合应用物质、能量、信息与生物科学技术进行生产,所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它表征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进步状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理性”,用尊重自然规律,用科学的手段提升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是尊重自然规律,本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出发点,始终坚持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齐头并举,融合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社会上形成的支持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生态文明制度是通过软硬兼施的双重手段调整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最终达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人们通常认为“制度”是以文字约束的形式固定下来的硬性规定,但实际上,在调节人们行为的各种因素中,融入人们价值观念的“软性”规定,往往会发挥出更坚定、持久的作用。

2.2.2生态文明特征

(1)以环境保护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合理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规模与程度,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从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转变。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十分迫切。环境保护取得的任何成效,都将改善自然系统运行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过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因此,面临双重任务目标和巨大发展压力。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态文明的因素也会不断积累和丰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长期性,提前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3)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广泛、时间长久,在建设过程中必然表 现出渐进性特征,因此,要把握好规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才能取得实效。生态文明的初级阶段,是转变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实施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仍是最迫切的需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仍是这一阶段最突出的任务。在生态文明的高级阶段,低碳经济和低碳文明真正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渐降低,气候系统自然运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经济和社会子系统高效运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重目标性。生态文明寓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之中,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要求我们要探索出一种新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机构在人口、资源、能源、科技和政策等约束条件下追求着多重目标(经济平衡稳步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等)。

3、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问题分析

3.1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

3.1.1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还处于摸索试行阶段,我国还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排污权的合法性缺少法律制度层面的明确规定,不同企业间如何进行排污权交易,交易过程中的具体换算标准,以及如何合理界定不同单位间排污权的配额,排污权的交易信息平台和交易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缺少成熟的买卖双方和中介机构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1.2尚未开设环境税税种

目前,我国还未开征专门的环境税,企业违反规定向环境排污的行为成本过低,也在较大程度上助长了企业的自利行为。排污与不排一个样,排多排少一个样,这种“大锅饭”“一锅端”的做法只会打击环保份子的积极性,助长环境破坏分子的污染行为。这种做法弊端明显,其不良后果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得到了充分印证。我国还未向非环保型产品开征消费税,一次性用品和塑料袋尚未纳入税收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类产品在我国的使用率居高不下,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重生态环境的负担。3.1.3生态补偿机制存在诸多漏洞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清、资金支持不足以及补偿标准低,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还很不完善。在我国,生态补偿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补偿资金多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缺少其它的融资途径,因此,生态补偿标准低、补偿范围狭窄,政策激励性不足。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单项转移,在跨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方面未形成机制。3.1.4未形成环保的价格机制由于我国再生资源价格高于原始资源价格,导致企业在完善再生资源价格方面缺少行动的动力。由于排污控制设备购置成本高,排污成本低于排污控制成本,因而,许多企业宁愿选择缴纳罚款也不愿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我国的资源行业是垄断行业,垄断性行业的成本监管欠缺制度性规定,过低的资源税并不能体现出资源的全部价值。

3.2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起步晚,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以来备受列强欺凌,尝尽了落后挨打的滋味。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作为日后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近三四十年来,我国采取了“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模式,并在这种策略指导下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令我们的资源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与破坏。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直都是“两张皮”,经济部门与环保部门间的相互合作与制约机制不强。在经济发展决策时,不能有效地对环境政策加以设计和实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人类生态观的演化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原生态、生态破坏、生态觉醒、生态自觉,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现在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破坏与觉醒之间。

3.3环境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

3.3.1生态环保政策难落实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环保政策落实难的问题,许多生态环保策因不能贯彻落实而流于形式。我国早在推行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时,就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政策,但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太理想,环境破坏问题日趋严重。

3.3.2生态文明建设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环境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环境执法部门很难真正地发挥作用。在我国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方式是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机制,这种考核方法忽略了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的污染破坏,这跟我们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相背离的。在这种机制导向下,政府官员往往过分关注GDP增长,缺乏环境保护的动力。一些政府官员出于政绩的考虑,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以换取短时期、快速的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很好地尽到监管责任。更有甚者,滥用手中职权,为其大开方便之门,沦落为企业的帮凶。此外,我国现存的监管机制也存在诸多漏洞,这也在客观上为违规者提供了便利。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相脱节,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没有真正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轨道。环境保护政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而且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未能形成一整套长效运行机制。地方政府预算内环保资金到位不足,环境欠债越积越多,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体系化建设不完善,覆盖范围狭窄,一些重要领域的法律制度严重缺位。例如,我国目前尚没有关于湿地资源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现行资源环境法规内容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差,使得“执法不严”和“有法不依”行为有了可乘之机;现实中违法成本低而守法成本高,缺乏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法规对各级政府决策的约束性不强。在生态保护方面,一直采取“命令式”和“补偿式”,它们并不能保证实施效果,收效甚微。在资源利用方面,资源要素价格缺乏合理界定也助长了资源的浪费。

3.3.3生态违法成本低

一般来说,企业违规排污的制裁以行政罚款为主,因此,就使得企业形成这样的认识:只要交罚款就可以随意排水排气、污染环境。对于企业而言,出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只要能够顺利进行生产,他们会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压缩成本。相比按要求购置配套污水废气处理设备而言,罚款的费用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以获得合法的排污权,也不愿投资建处理设施。有些企业即使投资建设了处理设备,也只是做做样子、搞搞形式,仅作应付环境监管部门突击检查之用,平时基本上不运行。这样一来,罚款反而成为其明目张胆破坏环境的保护伞,相比与他们为环境带来的损害和非法获得的利益而言,罚款的数额更是微乎其微。

3.3.4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而我国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滞后,社会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参与范围狭窄。生态文明的社会参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环保组织参与不足、专家参与不足和公民参与不足三方面。在环保组织方面,由于其资金来源依赖政府,活动受控于政府,不能拥有完全的话语权,在意见表达方面不能享有充分自由,进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对政府行为的监管作用。在专家参与方面,专家参与生态环境政策制定的程度较低,许多时候专家咨询建议并不能影响政府最终决策,专家参与流于形式。在公民参与方面,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欠缺和信息不对称,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的效果不佳。公众意志被政府意志左右,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公众参与也被实质上空洞化,很难起到理想的监督作用。

3.4公众生态意识差

公民的素质决定公民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发展观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意识淡薄。一般来说,公民仅仅关注与自身密切关联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缺乏对于更大范围生态文明状况的关注和了解。公民对于生态文明的具体知识和相关法规了解较少,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普遍较低。这导致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难的局面,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强大阻力。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缺失将阻碍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主流化进程,企业的生态意识缺乏直接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层出不穷,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缺乏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社会基础。对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普遍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对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环保和资源有效利用方面起到的积极意义认识有限。在内力不足的条件制约下,加强外力的强制约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制度建设意义就在于,人都是有缺陷的,不能仅仅依赖“自觉”“自律”之类的口号,需要有完善的体制建构,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夯实的推进基础。

4、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探究

4.1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自发形成且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内心行为标准。这是对人的行为的不成文约束,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行为约束更多地来源于“软约束”,即非正式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依靠政府监管,而且也要充分利用各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环保。非正式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进而提高全社会环保水平。人民群众是环保事业的根本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建议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知识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相信一定会对与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环保水平大有裨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非正式制度的确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层面的生态价值和生态理性教育,促进其形成包含生态指标的政绩考核观;(2)加强对于企业的生态保护责任教育,增强企业把环境、资源要素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自觉性;(3)加强对于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4.2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明晰产权

产权是本人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缺乏对公共资源的产权界定会导致搭便车行为,并带来严重的负外部效应,有些甚至会酿成“公地悲剧”。产权不明确带来的外部效应可通过排放标准、庇古税和排污权交易等手段进行纠正。各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产权问题制度化,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详细规定,使得各项政策措施更具可操作性和连续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现实实践发挥指导作用。明确的产权规定还能够避免因政出多门和多龙治水而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使得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加强沟通配合,各项政策措施都落到实处。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因产权不明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也减少部门间的合作障碍,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合作和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4.3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管制当局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在这一制度下,每家厂商都必须有许可证才能排放,每张许可证都明确规定厂商可以排放的数量。任何厂商排放了超出许可证规定的污染时都将受到巨额的惩罚。许可证在厂商中间分配,所选择的许可证数目是使污染排放量达到理想的最高水平。在这种制度要求下,那些减污边际成本相对较低的厂商会最多的减少排放,而那些减污边际成本相对较高的厂商会购买较多的许可证,并最少地减少排放。该制度的制定主体一方面决定了总的许可证数目(即总的排污量),另一方面又通过许可证的交易制度使得污染的减少以最低成本实现。排污权交易可以增进非排污者的现实利益,提高人们减少排污的积极性。此外,因为管制当局只负责确定排污权的总量,而排污权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机制所决定。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因管制当局自身估计失误,而使得庇古税低于控制成本,进而导致厂商宁愿交税也不愿添置环保处理设备。

4.4加强正式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约束环境

正式制度国家、政府或统治者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正式制度建设主要包括:

(1)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法规体系。

(2)建立生产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制度。

(3)强化价格、财税、金融等配套制度的约束作用。正式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法律依据,道德约束是一种软性约束,由于人自私自利的本性使然,单纯依靠公民的道德自觉和自律对公民行为的约束力毕竟有限。道德规范由于本身缺乏有约束力的实施机制,其本身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制度形式。它只有借助于正式制度法规的形式,才能真正使道德规范变成可预期的行为准则。制定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正式制度法规,形成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对资源进行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资金来源渠道和具体的补偿方式等,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生态补偿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进程。此外,政府部门还有必要建立权威的绿色标识制度,以便帮助人们有效识别绿色环保产品,增加消费者的购买环保产品的信心和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提高绿色环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结语

总之,制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尝试从制度层面来重新审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制度优化层面为问题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在实践中,只有把理论细化为具体的规则、并给予一定的法律保障和实施监督才能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现有制度,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相应监督机制以保证生态环保制度的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稳定有效地推进,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施生旭 曹瑞阳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第三篇:失地农民入股安置经济学

一、制度替代

制度替代是制度变迁的一种模式,它是在社会市场的外在作用下,政府通过制度调整或创新,把原有制度中的利益转移到新制度中,改变原有制度中利益分配不均衡状况,实现这些利益的相对均衡配置。制度替代的制度变迁模型包含以下要素:

1.制度替代的主体:地方政府制度替代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它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涵义:

(1)“刺激——反应”的动态性,“刺激——反应”的动态性是指地方政府不是主动地进行制度替代,而是在某些力量的推动下被迫做出的行为,而且这些力量不断地刺激政府行为,呈现动态性。这些推动力量即制度替代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的作用和社会民众的力量。市场推动是制度替代的根本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安排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在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是推动制度替代的强大动力;另外,社会民众个体力量的不断增强,必须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成为促进地方政府实施制度替代的辅助性动力。

(2)利益性,它是指在中央政府默许或同意的情况下,省级及以下层级政府,为追逐利益,成为制度替代的实施主体。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参与者,相反,为追逐公共利益和合法性利益,成为了一个理性的行动者。在制度变迁初期,地方政府热衷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注重寻求社会利益,实现以社会利益促进制度发展。同时,地方政府也很在意自己的合法性基础,它的合法性来自于普通民众和中央政府的认可,因此在制度变迁中必须考虑社会秩序的稳定。

(3)垄断性,它是指地方政府垄断着制度替代市场。本文仅指政治制度的替代,所以政府是制度替代的垄断供给者,决定着何时、何种方式、提供什么商品。中国改革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先行“试点”,进行探索性改革,等“试点”成熟后,中央政府再把经验推广至全国,从这种意义上讲,地方政府是制度替代的实施主体。

2.制度替代的途径:政策制度替代的变迁模式的变迁方式主要是政策方式,政策具有灵活性,能使政府根据各自情况,制定适宜的策略。地方政府实施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政策调整和政策创新两种。

(1)政策调整。政策调整是指在原有制度规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利用政策来调整原有制度内含利益的一种制度变迁途径。具体可分解为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政策调整的对象主要是既得利益者预期将享受的制度利益,按照原有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制度内成员能够按惯例知道自己的应得利益,政策调整就是要把部分潜在预期收益进行分流,有新的制度承担;第二,政策调整的方向是分流制度附着的部分利益,减少既得利益者所获得的利益种类和利益数量,这是一个减少制度利益的过程;第三,政策调整以政府主导的市场化为调整工具,政策调整是减少利益的过程,因此政府不会自上而下地强制性推行,而会选择运用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手段推行政策调整和利益分流。例如,政府通过医疗、养老保险社会化分流失地农民的利益。

(2)政策创新。政策创新是指地方政府创设一种新的制度,承载原有制度利益,使得原有非受益者也可以受益的一种制度替代的途径。具体可细分为如下特点:第一,政策创新的对象主要是制度的新进入者,就分析安置制度而言,涉及的是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第二,政策创新的方向是利益增加的过程,制度创新使得体制外未受益群体进入到制度利益分配格局中,使其享有部分制度利益。新增加的制度利益来自于两方面即原来无法享有到现在可享有部分利益及随着政策的不断创新,新进入者获得的利益种类、数量会不断增加;第三,政策创新会促使新的制度变体的产生,随着创新的新政策的不断固化和普遍化,政策就转化成制度。

3.制度替代的效益:利益均衡制度替代的效益就是实现利益的相对均衡,从不同利益均衡主体的角度分析,包括既得利益者与外来者的利益均衡及制度供求双方的利益均衡。

(1)既得利益者与新进入者的利益均衡。在制度体内,实现既得利益者与新进入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是通过政策调整降低既得利益者的预期潜在收益及增加新进入者的制度利益,这样通过对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剥离和对新进入者利益附加,使得两者的利益差距不断缩小。

(2)制度供求双方的利益均衡。制度供求双方之间利益均衡是指在制度供给过程中,只有制度供求相等,制度供给才是有效的,政府虽作为制度供给的垄断者,但当制度需求小于制度供给,民众的需求会影响制度提供的有效性,若政府仍持续不断地提供此类型制度,则会造成制度效能低下。例如,招工安置制度虽然提供了较多的工作岗位,但由于失地农民素质差,不能满足岗位需求,招工安置制度绩效低下,为此,政府必须调整安置制度或创设新的制度。制度替代有利于实现制度供求双方的利益均衡,对政府而言,制度变迁的直接经济效益是生产要素被吸纳进市场,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制度需求方而言,他们分享到了原不能享有新的制度利益,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相对均衡。

二、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的变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不断创新,由原来的农业安置、招工安置和货币安置发展到留地安置、入股安置、住房安置、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等多种方式。

1.初始状态:强制性利益分配,利益失衡本文认为,农业安置、招工安置和货币安置这三种早期出现的安置制度是强制性利益分配,维持着资源的稳定结构,使得城乡利益严重失衡,农民获得的只是短期收益,失去了与土地的一切联系,最后引起大量失地农民失业。政府的这种依靠强制力实现的资源稳定结构,会随着强制力的减弱使利益失衡问题凸显出来。

2.利益失衡的矫正——利益均衡——制度替代随着失地农民群体的日益庞大,失地农民的个体分散风险逐渐演变成群体风险,严重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留地安置、入股安置、住房安置和移民安置等安置方式相继出现。招工安置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增加了非农就业安置方式,使得农民及时就业,增加了农转工的机会,使其收入稳定,这给失地农民带来了很大的诱惑,许多农民主动农转工。住房安置为失地农民建多层住宅,不仅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居住问题,而且可使农民靠出租多余房子增加收入,有利于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移民安置通过积极引导,失地农民能够自谋出路,转向非农生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入股安置通过工业园区建设,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提高了失地农民的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完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农村体制的改革。现在失地农民的安置制度正在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推进,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完成农民性质的转换,能够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更多的农村老年人口、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进入小城镇落户的人口转让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有效推动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扩大;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维持了社会稳定。

三、结论建议

经济学小论文范文4

1.忽视经济数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一向是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往往会偏重实践操作课程而忽略各种基础理论课程,以致理论课程课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剪裁,其中就包括经济数学这门基础理论课。这样压缩了经济课程的学时,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经济数学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但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偏低,导致学生学习投入不够,热情不高,严重地影响教学的开展。

2.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课程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地沿用“引出定义、证明定理、例题讲解、布置作业”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定义、定理和解题技巧。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打造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考核方式单一

采用笔试方式进行学生考核,是高职院校一直贯彻的理论课考核模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虽然对维持教学秩序有一定作用,却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以成绩来判断学生学习状况无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反而增加学生心理负担,降低学习的热情。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学生只会疲于应付,无法做到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经济数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课程,目前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揭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笔者从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素质的角度,对如何有效促进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校本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往往不能结合高职学生的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工作,一方面,教材内容上偏重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经济数学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教材中所用到的定义、概念等基础知识过于严谨,使学生很难从抽象、严密的逻辑体系中脱离出来,真正理解掌握教材知识。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以经济应用为主线,对严谨的数学定理、概念等进行合理整合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少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强调经济数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据调查,经济数学教材中有关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实例非常少,导致学生不理解经济数学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出相应的数学概念,避免采用过于专业化的叙述来表达概念的定义,减少经济数学的理解难度。例如,在介绍极限的这一抽象概念时,可以从庄子所说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例子出发引出极限的定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直观表象,降低理解难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将经济数学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例如,运用极限的知识解释细胞的繁殖、树木的生长等问题。这样结合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经济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如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关键。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往往遵循“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经济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把数学问题具体化,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各种经济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印象,提高了经济数学在学生中的地位,还培养了学生从问题中不断探讨解决方法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完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模式

单一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不仅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反而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出发,优化并完善经济数学的课程考核机制。一方面,院校在考察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杜绝采用单一片面的考核方式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除了笔试这种常用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调查报告、论文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促进了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

三、结语

经济学小论文范文5

(一)高校经济类专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仅是我国,当前世界各国均在高等院校中设置了经济类专业,这也是应对本国经济发展所需经济类人才以及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所出现的。毕竟经济学与其他文科类专业不同,经济无处不在,经济学就是对于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的学科,而经济学中那些理论性知识的来源就是现实条件下的人类对于经济现象的提炼与总结。所以,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成为经济学重要的教学方式。经济学通常又会被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是教授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印证现实中的经济数据,从而能够掌握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而微观经济学则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经济类知识理解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从而能够加深对于经济概念或规律的理解。

(二)高校经济类专业兼具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众多专业中,经济类专业不仅具有抽象思维的特性,同时还有着鲜明的逻辑思维特点。其抽象性主要体现于经济学往往将现实中出现的经济类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继而高度抽象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定律或是数据模型等,并且正是通过这些经济定律或是数据模型又能够将数字结果高度概括为专业的经济语言。而经济学专业的逻辑性则主要体现于其研究方法上,众所周知,在经济学领域中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就是数理分析方法。而数理分析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采用的是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原理。正是如此,经济学专业在其教学过程中就往往徘徊于抽象性与逻辑性之间,从而使得经济学成为当前较难学习的课程。

(三)高校经济类专业研究方法为数理方法

在现代经济学中所普遍运用的教学与研究方法就是数理分析方法,作为当代经济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数理分析法采用多种对于经济发生变化的变量通过列方程的形式将变量与约束条件之间的关系予以展现,并且将这种由变量所影响的关系用几何或曲线的形式进行描绘。可以看出,数理分析方法的整个过程十分复杂,学生很容易产生畏学心理,教学过程也相对枯燥呆板,从而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高校多媒体技术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电子教材照搬传统教材,缺乏新意

多媒体技术能够轻松实现电子教案或教材的制作,这对于教师的备课环节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笔者发现,由于经济学专业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其教材中往往涵盖了大量的数据、表格以及公式等,特别是那些专业性的图表在制作电子教案的过程中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节省备课时间,部分教师就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案教材直接照搬照抄,这种原封不动地“改头换面”行为无疑是换汤不换药,尽管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这些内容通过大屏幕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由于内容上同课本相差无几,所以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于密集的图表更是让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云,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正是由于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运用,使得多媒体的教学优势难以发挥,影响了教学效率。

(二)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喧宾夺主

有的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上将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但是由于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氛围,而造成了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往往出现了过分追求多媒体的效果,包括声效与动画、文字特效等,这种形式对于学生而言,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却忽略了这种过于花哨的课件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尽管表面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十分热烈,但是实际上很少有学生将心思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他们大部分都是被这些精美的课件所吸引,被多媒体技术的特效所吸引,从而出现了学生的分心走神现象,教师这些精美的课件也将会成为“无用功”。另外,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还能够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下降,对于课堂的把控与管理能力也有所影响,最终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成为多媒体演示的悲剧,学生不仅学不到真正的专业知识,同时还会迷恋于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不能自拔,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业。

三、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相关路径

(一)正确认知并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教学尽管具有传统教学媒介所没有的诸多优势,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样具有两面性。在教学上,多媒体技术既有其典型的优势,同时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就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开展多媒体教学而言,师生要在观念上对于多媒体技术有理性化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在声效方面就应当结合实际教学环境进行合理调控,既不能太吵,也不能太低,只有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的讲解与分析

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大大缩短了板书的时间,并且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高效率传递信息的显著优势,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在自己所设计的课件之中插入适当的典型案例。特别是那些同人们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案例融入课堂知识的讲授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于高深晦涩的经济学理论更容易理解。同时,案例分析环节的设置还能够锻炼学生将专业知识同现实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取长补短,融合传统教学媒介的优势

相对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而言,传统形式的板书设计在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演绎上具有鲜明的优势。特别是在那些相对复杂化的图表以及相关知识的逻辑关系图,传统板书能够轻松将其列于黑板之上,学生看来也是一目了然,思路脉络十分清晰,并且直观简易的板书设计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知识之间存在的复杂逻辑关系,从而便于理解,加深记忆。但是多媒体技术却只是通过静态图形的形式将整个推导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推导过程中并没有同教师的详细讲解相结合,甚至部分教师将专业内容直接复制到多媒体课件上,这样学生在知识获取的思路上就不能够跟随教师的步伐,不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也难以得到充分地锻炼。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当充分结合传统板书设计的优势,边向学生展示图片,边讲解知识理论,整个流程下来始终使学生的思路紧随教师的思路,从而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强化教师的备课环节

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同备课环节的准备情况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对于高校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而言,其所备课的环节就同传统的备课略有差异,教师备课不仅仅是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同时还要备课件,即备多媒体课件。可以看出,采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做好准备才能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否则备课环节做不到位,将会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受制于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师备课环节的强化工作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做到对于整个课堂的驾驭与调控,与学生之间的合理互动,产生教学灵感与创意,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注重教学情感的把控

经济学小论文范文6

本科经济学是一种对价值的消费、流通、生产与分配的规律进行研究的理论。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开设本科经济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经济学的方法与理论对艺术规律与艺术现象进行研究,有机的把经济学与艺术学结合在一起,并利用人的大脑来科学的对事物进行研究与推断,从而提取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由于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具备比较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细胞,所以其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其他一些院校中,开设经济学的目的则是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与综合型人才,从而为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的高层次与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

二、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更新较慢

通过调查可知,现阶段国内市场上不仅有众多的西方经济学翻译版本,还有大量的国内高等艺术院校自行编写的经济学教材。首先,由于经济学教材在市场中的需求逐渐增加,促使经济学的水平和种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面对水平各异与种类繁多的教材市场,在对经济学进行选择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国外相关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也被引入到国内知名大学,满足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外引进的相关教材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教材版本落后,书中所提出的案例分析很难有效地对现阶段经济的实际变化进行反映。同时,国内高等艺术院校所出版与编著的教材,往往是国外教材的删节、复制或者粘贴,并且缺失实践案例,很难有效地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体现,特别是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现象的体现。

(二)教学脱离实践

经济学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严重脱离现实,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没有有效地对实践教学进行控制的现象,以及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不统一等现象。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对经济学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

(三)教学水平存在差异

严格地讲,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间很短,对于其重要性也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我国早期所编著与创作的经济学教材中,很多的教材都用一定的篇幅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截止到目前,对于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依旧存在着诸多的争议。

三、经济学教学的相关改进对策

(一)理论结合实践

通过对既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理论结合实践,从而使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缩短。首先,在实践结合理论的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不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有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务实的学风进行培养。其次,高等艺术院校应该足够重视教材更新速度,从而使新教材成为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纽带。

(二)应用先进的通讯技术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趋发展,互联网、录音、影像与视频等现代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地变成高等艺术院校中重要的教学手段。现代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学的教学模式,而在视觉与听觉的改变以及信息量扩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使经济学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进行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有很多教师把教学模式停留在黑板结合PPT上,并没有使现代通信技术所具备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并充分地对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应用。通过媒体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组织学生充分的对经济发展现实进行了解,对现阶段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众多经济案例与经济现象等进行收集,构建完善的经济案例数据库。同时,确保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通过所学的经济学分析工具以及原理来开展课堂讨论以及经济案例解析,授课教师则在一旁进行讲解与评论,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就传统文化而言,高等学校作为对社会所需人才进行培养的基地,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备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理论中所体现的教育具备正的外部性,高等艺术院校教师一直以来都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并且蒙上了某种神秘与高尚的色彩。众所周知,很多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等往往都以某某高等艺术院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以及名誉博士等身份自居。由此可知,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名誉职称具备非常广泛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高等艺术院校具备可进行交换的众多经济资源。同时,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等社会人士由于亲自参加企业经营与公共政策制定等社会活动,因此拥有着较为广泛的市场信息与社会资源,而该类经济案例以及经济信息则归属于私有信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以及教师根本无法获得。所以,高等艺术院校以及社会选择资源交换的手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对经济案例以及经济活动信息进行获取的途径。

四、结语

经济学小论文范文7

关键词:经济法学;高校教学;困境与选择

前言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为我国的学子们提供了更多高等教育机会,但是随着连年高考人数的增多,各高校也在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在经济法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些问题,高校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教学困境的办法,为今后的经济法学教学指明方向,进而推动经济法学学科的发展。

一、高校经济法学教学面临的困境问题

1.教学目标不统一

近年来,教育界对于经济法学的争议之一就是它的归属问题,经济法学究竟是职业教育?还是精英教育?亦或是通识教育?这一争议尚未获得定论。这一争议的出现是源于高校对经济法学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虽然经济法学是法学的重点课程,要求经济法学的教学目标应与法学教学目标相统一,但是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经济法学教学要求,难以将经济法学教学目标与法学教学目标相统一。对比各大高校的教学大纲不难发现:虽然各高校的教学大纲不同,但都要求学生能掌握经济法学基本内容,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大纲内容存在差异,所以导致了各高校的教学目标不完全相同。而除了基本内容之外的知识,各高校就会显示出较大的差异了。例如一些高校会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另一部分高校则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经济案件的分析方法等。由此可知各大高校中,在本科阶段经济法学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对职业技能方面的看法也各有不同[1]。

2.内容安排有分歧

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部门法,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经济法与民法、商法和行政法等存在一定的学科划分问题,使经济法面临一个尴尬的外部环境。经济法受到了教育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内部对于经济法的构成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本科教学角度来说,经济法的确定对高校制定教学计划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经济学在其领域的争议不断,直接影响了经济法学教学内容安排,进而演化成了高校教育问题。由于经济法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完全确立,直接导致了各高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差异明显,所以,对于各高校的教学内容,只能通过对照相应的教学大纲才能反映出来。

3.教材选择存在问题

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所以高校在面临教材选择的问题上也是存在一定困难。市面上的教材五花八门,对于部级教材和系列教材等教材的选择上各高校也会产生分歧。此外,对于各个版本教材的选择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每个版本的侧重点不同,对经济法学知识的讲解有详有略,不利于学生掌握经济法学知识,难以保证高校的经济法学教学质量。

二、合理改进经济法学教学的探索

1.明确经济法学教学目标

高校在确立经济法学教学目标时,应该从法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反推经济法学的教学目标,法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备法律思维的专业法律人才,而法律思维的培养必须经过大量的论证学习、解释和推理过程来将学过的法律理论理性化,形成法律从业者的职业技能。从这一角度来看,要想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必须加大对学生法律技能的培养,而法律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大量的法律理论知识,还应该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来完成。纵观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他们的职业技能培养都是在大量实践教学中获取的,所以,我国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科学借鉴国外教学经验,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

2.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在本科阶段,经济法学的教学内容较多,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重点也是高校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经济法学的本科教育是法学教学的基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如果学生接触过多争议性较大的理论,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误导风险,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所以高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依据教学目标科学设立教学内容,分清学术与教学的范围,在教学层面上去除学术分歧,将教学内容控制在经济法学普遍认可的范围内。

3.合理选择经济法学教材

在经济法学教学在编写上,教材的作者应该转变方向,分清高校教材与学术书籍的不同,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理论进行适当的取舍。在教材的编写上应该以坚持以教学为目的,明确经济法学教材内容,教师在拿到这样的教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进行扩展,确保在学术上不误导学生[2]。此外,一些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过度体现作者的观点,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具有一定主观看法,这样的教材高校在选择时应该注意。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同专业教师进行商讨,不能随意选择教材,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教材。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法学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面临着高校的教学目标不一致,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在选择教材上也有一定的困扰。所以高校在进行经济法学教学时,应该合格法学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经济法学教学目标,在教材选择和教材内容设计上注意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注意区分经济法学的教学与学术界限,提高经济法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洪明.经济法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和理性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8(4):107-109.

经济学小论文范文8

根据笔者多年的微积分课程教学体会,目前微积分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课时少,内容多,教师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约,往往忙于赶进度,不易照顾到学生的感受。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没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没有真正融入教学过程,学生与教师主客体倒置,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学数学的兴趣,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材偏向于纯数学的理论和计算,学生得到的是一大堆的数学定理、公式,缺乏直观的演示,导致学生对微积分这门课程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数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学习微积分的目的不明确,为学微积分而学微积分,许多学生学完微积分后不会具体应用,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微积分学习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尤其是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毕业生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数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的原因。

2.1从教学内容方面看

目前的微积分教材十分注重理论的严谨性。微积分的教学内容和体系长期以来基本沿用过去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模式,以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从内容展开的层次看,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例题”固定模式,过分强调了形式倾向严格化的东西,如极限的定义等,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微积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应是直观化和形象化。理论介绍缺少实际背景的铺垫。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总是被按部就班地朝着固定的方向引导,往往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其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这使学生感到微积分课程非常抽象,非常难学,非常神秘。

2.2从教学方法方面看

目前大多数微积分的教学,出于对理论性和知识体系的严谨性考虑,教学方法仍显得抽象而陈旧,讲课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而忽略了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背景;偏重符号演算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从直观(主要来自应用和美感)和问题背景方面的引导。往往走的是一条只讲推理不讲道理的“最捷”路线,使学生难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不少高校微积分课的教学,一直延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法、问答法。很少把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多少微积分知识作为尺度,也很少思考如何用最少的语言和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去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经常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而不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考核学生的认知能力。缺少实验课程环节,学生应用数学困难。缺乏微积分的验证性实验、计算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学习效率低是高校微积分课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2.3从教学手段方面看

目前许多教师仍然还停留在一支粉笔黑板教学的阶段,多媒体教学运用不够,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学生听与练,与数学发展和应用现状极不适应。缺乏数学软件包括Matlab、Mathematica等的使用。缺乏对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的利用。

3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对策措施

3.1教材改革

微积分教学内容改革的成败,教材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微积分教材改革经验,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微积分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近几十年来,美国在微积分教材建设和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不少改革者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用自编讲义进行教学,并对原有教材内容作了比较大的改变和调整。在微积分教材改革中,由哈佛大学编写的《微积分》是最有影响的一个。作者在编写这本教材时采用了两个指导原则。其一,全书采用“三原则”的模式介绍定理和概念,“三原则”是指:每一个概念以几何,文字描述和代数形式呈现出来。其二,“阿基米德方法”。这实际上是对建构性学习理论的重述:该学习理论认为正式的定义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这两个原则的采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角度为切入点,深入概念和定理的本质。后来,“三原则”又发展为“四原则”,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写作”,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所学的定理或概念,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改革微积分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图形、表格,而且大多数的改革微积分都没有对证明进行严格的要求。改革者认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定理比证明定理更有价值。改革微积分教材应遵循着“精简而生动”的思路,在充分考虑到对学习要求较高的学生的要求的同时,可以将那些认为“不重要”的内容从微积分教材中删掉。我国的微积分教材大都是严谨的思辨的微积分体系。各种教材和教师讲课通常都是从极限理论开始讲授,并以极限为线索贯穿始终。缺乏以直观、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微积分,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美国的微积分教材通过几年的改革,已涌现出一批优秀教材。这些教材注意以多种表现形式向学生展现微积分的概念,处处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出发。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美国优秀微积分教材概念介绍详细、直观、通俗易懂,有着丰富的应用例题,涉及面广泛,有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地质、气象、天文、心理、社会科学等。这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过分强调微积分自身体系的我国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借鉴。如何在保持我们的优势与特点的同时,加强微积分的几何直观教学、注重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际应用,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现在必须加大微积分教材改革的力度,在适当考虑微积分自身体系的基础上,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前,我国使用教材中的应用部分内容多为传统的教学范畴内容,而反映经济学科、生命学科等目前比较活跃的学科的内容太少,换言之,微积分教学在应用方面的内容还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一方面在教材建设中必须加强应用方面的内容和例题,另一方面,在微积分教学中要充实和加强应用知识,特别是反映经济学科、生命学科等方面的内容。

3.2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微积分教学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改变传统微积分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讲授为主,在教学中学生起着次要作用的弊端,强化参与式教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学习,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学生也不是以听课为主,而是在教师创建的环境下经过实践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在学习中理解知识,体会数学本质,学会应用;第二,处理好所讲述内容的严密性和清晰性。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定理可以给出严格证明,部分定理只提示定理证明的主要思路,而部分定理则可以不加证明,只需从一些简单的例子中总结出定理的内容,并解释如何应用即可。当严密性和清晰性相抵触时,应该选择清晰性;第三,处理好微积分教学中形式化和直观化这对矛盾。当形式化和直观化相抵触时,应该选择直观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植入数学文化,激起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数学文化,让学生换个角度去观察数学,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与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第五,适时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增强实用训练。如运用微积分中的导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用料最省、体积最大以及经济理论中的最大利润、最小成本、边际、弹性分析等问题。定积分中的微元法也是应用中的有效方法,可以用来计算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图形的重心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对各专业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更有助于专业课的学习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得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变得容易,而且可以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经济和管理理论;第六,加强微积分的验证性实验、计算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将微积分看作实验科学课程,强调实际操作和发现式学习。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执行计算机任务,自己发现最重要的数学结论。这些任务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思维构建;第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可以在加强应用性教学的基础上,开始增设研究性课题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参与探索知识和体验道理的过程。它能使学生像研究者那样,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自主地进行创造性探索。研究性课题作业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可更大限度地挖掘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3教学手段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