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中农民增收问题与农业管理

农村经济中农民增收问题与农业管理

摘要:简单分析了农民增收的必要性,阐述了农民增收困难的成因,针对农村经济中的农民增收与农业管理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对农村经济中农民增收和农业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步。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农业管理

1农民增收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乡融合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乡村的物质供给、生态文明以及劳动力有非常大依赖性。农村居民的医疗和就业等逐渐向着城市地区发展,很多城市蔬菜水果来自农村地区。城市的医疗和教育对农民来说有着非常大压力,想要农村子女有城市子女一样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就必须提高农民收入,这不仅符合社会的公平性原则,同时也能体现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非常大比例,各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农村建设以及农民增收等问题重视度非常高。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流动性大,人口逐渐减少,将会引发有一系列孤寡老人以及留守儿童等问题,容易发生社会矛盾。做好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人口素质得到全面增强和提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农民增收困难的成因

2.1农产品过于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都采取大规模种植方式,很少推广新品种和精细化种植。在农产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越来越明显的供大于求情况,居民在水果和蔬菜选择方面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青睐绿色、精加工农产品。因为农民很难实现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准确把握,农产品种植过于单一。受到城市在搞营养农产品需求以及大量农产品挤压等因素影响,很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非常低。我国经过长时间发展,农林牧渔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但就我国农村整体情况而言,发展水平仍旧较低,还很难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实际需要。

2.2农业弱质性抑制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弱质性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非常大的影响。相比于其他服务业和工业,农产品的生产不仅需要人工种植和培育,同时还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在保证有充足阳光、合适雨水等情况下,农产品种植才能取得理想的产量和品质。如果出现严重的洪涝或者干旱情况,农产品产量会有严重下降,甚至绝收。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导致农业生产存在弱质性特点。建设完善的水利和灾害防治等措施,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有效改善,降低恶劣自然环境对农产品生产带来的干扰和影响[1]。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增收。农产品生长需要较长周期,农产品供给缺乏一定的弹性,市场在农产品的需求方面较为平稳,除了政府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方面制定的最低保护价外,其他农产品价格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非常大波动,农民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了解渠道,在价格方面过于被动,正是这些方面因素,农民增收存在有非常大不确定性。

3农村经济中的农民增收与农业管理

3.1发展新产业

1)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比如发展将农牧相结合产业、立体种植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农田利用率,使单位农田获取更多的效益。同时发展特色产业,还能够更好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大高效经济作物在农业作物中的比重,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2)实现产品绿色化,一方面落实绿色生产观念,另一方面从耕地循环以及农药化肥方面出发实现生产绿色化。比如,保护耕地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频率等。同时还可以优化畜禽和种植业布局,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和破坏。3)促进产品高端化,产品种类选择方面,尽量选择高端化产品,在不同区域,结合水土情况,充分发挥出本地区的生产优势,如发展绿色有机产品等,保证高端产品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3.2利用现代化科技促进农业发展

1)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与地区特征相结合,明确农业发展方向。比如,在三角洲地带可发展现代化种植业,虽然该地区经济发达,但种植业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其市场被大量外来品种占据,种植业发展水平不是十分理想。在这些地区可通过种植业体制改革等方式,提高种植业结构构件科学合理性,加大科研力度,培养有足够市场竞争力的种植业企业。2)发展创意农业。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适合当地的创意农业,比如有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可以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将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推广集休闲、旅游、观光、种植为一体的现代化创意农业,通过集成化发展方式,实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提高农民收入。3)将农业生产与互联网相结合,发展互联网+农业。当前互联网+模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想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可以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如利用互联网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的动态控制管理,发现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3革新融资机制、健全融资服务系统

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问题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城镇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因此政府需要完善相应的融资机制,在加强政策性支持的基础上,不断健全融资服务系统。1)坚持“服务为民”的融资观念,要求国有制商业银行采取更多的倾斜性政策,重点扶植新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小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同时要针对地区性的经济结构特点,重点支撑其特色产业的发展。2)发展地方性中小型融资机构,健全其金融服务范围,发挥其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商业银行和城镇企业的发展合作,为城镇企业提供政策性指导和资金支持。3)加强对于融资风险的控制,新农村城镇化经济建设的基础薄弱,其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于进入市场的控制,降低民间资本进入融资机构的门槛,发挥中小企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4结语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单一、农业弱质性两个方面。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管理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想要更好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现代化农业体系,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发展新产业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对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J].南方农机,2007(4):9-10.

作者:程延梅 单位:海东工业园区互助绿色产业园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