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

金融理财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

摘要:金融理财行业的发展呈现出金融理财与科技、互联网融合的主流趋势,新的时代背景对金融理财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但当下的金融理财人才培养尚未完全适应金融理财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着力于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大背景,分析现有金融理财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培养金融理财人才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理财;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1金融理财行业发展趋势

1.1科技驱动金融理财行业变革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科技对金融理财行业的影响日益深刻,促使金融理财行业更加智能化、数据化、场景化。一是智能投顾在金融理财行业能基于一系列智能算法描绘客户画像,结合投资组合理论为客户提供大类资产配置方案,并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优化资产配置。未来,进一步人机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产品建议和服务,将成为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二是数据化。早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挖掘客户需求,伴随金融科技发展,借助于大数据,从业人员可以更好的对客户进行风险偏好分析,对客户进行精准分层、营销,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从而有效提升金融理财服务的质量。三是场景化。伴随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应用,金融理财行业将为客户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场景化金融,客户将会体验到金融理财规划的真实模拟以及可能的结果,这将极大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

1.2互联网理念深度影响金融理财行业发展

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下理念正在重塑金融理财行业:一是长尾理念。金融理财行业开始越来越重视长尾客户的价值,不断降低金融理财服务的资金要求和其他门槛。区别于传统金融理财行业服务的富裕人群,长尾客户的资金规模小,但是群体数量庞大,他们需要更加普惠的金融理财产品和更加便捷的服务。二是“客户体验至上理念”。不仅仅是长尾客户,互联网金融也逐渐渗透到富裕人群。根据《2017年麦肯锡亚洲个人金融服务调查》,使用电子渠道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逐渐增加,有41%的富裕人群在互联网上购买理财产品。他们根据体验选择金融服务,促使金融理财行业通过为客户提供极致体验、创造更多价值等举措来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建立具有稳定关系的客群。

1.3客户需求专业化、个性化程度越来越高

一方面,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等监管文件的制定实施,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金融理财产品的复杂度和专业性逐渐提高,这要求从业人员对净值化产品、结构化产品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金融理财人才的专业性和核心竞争力日益重要。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居民的信息和知识获取更加便捷,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大缓解,居民对金融理财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金融理财产品需求,居民的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从而有着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全生命周期理财规划需求,这需要从业人员以更高的专业素养提供差异化的资产配置策略。

2新时代金融理财行业的发展与现有人才培养问题

2.1教学内容难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需求

一是课程设置仍然以传统课程为主干课程,教材等出版至今已经有较长的时间,很多与时俱进的内容难以包括在内,相应的配套教材体系由于金融理财行业发展节奏太快,教师时间、精力、实践不足等原因,迟迟难以落地。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如果教材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很难体现出时代特色并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要求。二是教学理念难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需求。教学理念落后于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节奏,甚至有些教学对金融理财行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变化漠不关心。三是教学方法难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需求。在金融理财行业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信息、标准答案甚至知识很快会被淘汰,但是很多教学仍然习惯于信息的传递和标准答案的讲解,这很难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金融理财人才,也很难激发学生去探究。

2.2融合科技思维、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短缺

金融理财行业的发展呈现出金融与科技、互联网融合的主流趋势,但是,传统的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单一型专业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根据《2017中国薪资和就业报告》,国内金融科技人才短缺,总缺口高达150万[1]。另外,传统金融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互联网技术和思维[2]。相关互联网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且客户至上思维尚未形成。金融理财人才仍然更多的是以产品和营销为导向,在产品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试图让客户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的规则而不是主动全方位地满足客户需求;在产品营销时将客户和金融机构的关系视为简单的买和卖关系,从而更注重本单位理财产品的销售和中间业务收入,未能向客户提供判断、评估、管理、追踪、灵活调整等与金融产品买卖相配套的一系列金融服务,未能充分考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和长期价值的实现,导致客户的忠诚度低,往往产品到期后,会因为收益等原因转向其他机构的产品。

2.3专业素养过硬的人才短缺

目前,金融业普遍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金融人才短缺[3]。高校在培养金融理财人才时,一方面,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不足。教学内容泛而不精,金融理财课程内容更多地以课程模块形式展开,学生满足学分要求后往往不能完成全部金融理财模块的学习,系统化的学习不足。反映到金融理财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系统地为客户进行全方位金融规划和资产配置的能力,难以为客户提供真正的长期价值,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另一方面,高校的金融理财教育更加强调面面俱到,各个高校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教学难以突出特色。反映到金融理财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的金融理财方案千篇一律,缺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金融理财服务的能力。

3新时代培养金融理财人才的建议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紧跟金融理财前沿

伴随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的逐渐发展,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要增强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背景,教师与时俱进,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跟踪金融行业的最新进展,通过紧密跟踪市场上金融理财工具与产品的最新进展,及时将新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并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金融理财市场的认知,培养学生在烦杂的金融理财工具与产品中设计金融理财策略的能力。教学方法逐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需求。在瞬息万变的金融理财市场环境中,要着重培养金融理财人才独立、专业进行金融理财产品设计开发、金融理财规划、金融理财产品管理等的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一是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独立与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将启发式教学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典型性金融理财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金融理财方案中学会如何进行金融理财规划;将一定深度的开放性和价值性知识投放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同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二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智能化的教学手段[4]。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智能化工具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工具,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全方位观察、检验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学习状况。

3.2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交叉思维

为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金融理财人才培养的特色,是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和重要机遇。首先,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传统的金融理财教育要深度融合金融科技知识。比如引入智能投顾、智能定投等知识。其次,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需要有机融合互联网思维和专业知识,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的需求。具体来看,在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培养更加普惠的金融理财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以适应长尾客户的需求;在金融营销方面,培养进行网络营销的能力;在金融理财产品管理方面,尤其注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能力的培养。最后,有机融合不同相关专业知识,培养金融理财人才的交叉思维,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比如,有机融合财务管理相关知识,以培养金融理财人才判断投资主体财务状况的能力;有机融合法律相关知识,以培养金融理财人才处理金融理财规划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的能力。

3.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推进人才专业素质提升

一是充分利用产学研基地与金融机构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与金融机构实习、实践、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与金融理财实务融会贯通。二是充分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课程建设要配备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金融机构实践工作经历或有与企业合作课题经历的教师,打造一流教学团队。三是加强案例教学、情境设计等来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对真实发生的案例进行复盘,学生模拟在一定情境下的应对策略,从而实现浸入式教学。四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学生通过参加金融理财相关大赛增强解决金融理财问题的能力。金融理财相关大赛一般是给出具体的个人或家庭基本情况,可以是真人案例,也可以是虚拟案例,需要参赛者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份完整的金融理财规划,汇报、展示自己的理财规划,回答专业评委的问题并接受专业评委的深度指导。学生通过参赛,灵活运用金融理财知识,切实解决实际金融理财问题,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锦伟.金融科技与银行融合对金融人才需求研究——从深圳银行业人才需求视角探讨[J].金融经济,2019(6).

[2]刘俊棋.互联网金融时代高校投资理财人才培养探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3).

[3]沈丹璇,曹玉鸽,刘佳慧.基于社会需求视角下拔尖金融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8).

[4]范红娟,戴序.人工智能时代下金融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8).

作者:伦晓波 杨艺璇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