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新工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应用型高校新工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要]工业高速发展的现今,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传统工科逐步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紧密结合,根本上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随之而改变的是教学管理的模式。从对教学信息化和新工科的概念解读入手,分析目前应用型高校“新工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前景,根据应用型高校现状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新工科”建设补充能够付诸实践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工科;高等院校;教学信息化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进入新时代,其活动空前地密集与活跃。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新构建全球的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的经济结构。在这个背景下,将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行业技术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新工科”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向。只有建设高效的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才可能为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增加助力,也将极大地推进完成新工科升级的进程。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以通信技术、互联网、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将所研究的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高校师生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后,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为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二、“新工科”概念解析

2017年,在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充分解析下,教育部提出实施“新工科”建设项目,“新工科”建设是在原有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便是“新”。区别于传统工科的发展模式,“新工科”建设项目主要是为了应对新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接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一)理念引领

“新工科”理念由综合性大学复旦率先发起,是因为理工科是探究科学原理的,原理付诸实践就会有产品进而出现产业,从而需要制造业的跟进,对社会而言,即推动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建立“新工科”理念,将会推动学校主体进行改革,形成以探索“新工科”为目标导向模式的自主发展,进而建立自我激励机制,让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新的理念,切换思维模式,创新观念。

(二)模式创新

“新工科”建设,重在“新”,在“新”的理念下,要有创新的模式给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支撑。大力发展科技创新,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平台,整合现有的课程、教师、教材和科研平台,让其要适应“新工科”的要求,紧跟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将企业的专业技术资源进一步引入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其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授课、实践教学等各环节,培养出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研究院、校企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为研究成果的无缝转化建立快速通道,形成发展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

三、应用型高校“新工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景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将引发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应用型高等院校要真正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舞台,跟学术型院校齐头并进,就必须加快构筑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确保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是应用型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岗位的优化

教学信息化管理能够对工作进行明确分工,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消除数据不关联、信息不同步、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优化人员配置,减少工作的交叉和人力、财力的浪费。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应用型高校资源的优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将课程、师资、教材等各项教学运行中涉及的资源收集、优化并进行整合,也将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缺陷,打破单一模块操作的局限性,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

教学信息化管理将以OBE(目标导向)为指引,设定学生毕业能力要求,将各分项能力指标点对接现行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和教学环节,细化到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每个学期甚至每周,对应指标点,对应时间节点,对应效果要求,高效、省力的完成目标任务。

四、应用型高校“新工科”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体系构建

教学管理信息化与“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高等学校之间的联系,即在于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于教学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堵”和“补”,而是要在“新工科”理念创新的基础上,模式创新,手段创新,研究出适合“新工科”的教学管理信息化,从而从制度上和方式上保证“新工科”建设的顺利进行,达到教学作为辅助和服务的中心目标。

(一)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协同多岗合作

在当前网络及软件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新工科”自身的与人工智能、互联网不可分割的特性下,如果想建立“新工科”专业,无论其他岗位如何节约成本,如何一岗多职,也要成立专职的信息中心,有多名专职的工作人员。

1.协同合作。这个信息中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维护,而是要能够将学校所有的教学工作进行信息汇总后网格化管理,要有专职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以及拥有一定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员共同任职,在工作过程中协调配合,完成教学信息化任务。

2.信息前沿。在“新工科”专业建立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信息中心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敏锐性,时刻关注国家、地方以及其他大学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为“新工科”建设专业推送最前沿的意见和建议。

3.资源整合。信息中心要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服务,进行信息收集、资源整合和比对分析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岗位职责,保证信息的可信度和唯一性。

(二)品牌资源体系建设,优化教学资源

与传统的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加强调学科的应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专业和学科既是知识分类体系,也是制度安排,其建设既可以遵循科学技术的逻辑,也可以遵循社会需求的逻辑。教学信息化管理也要进行模式上的创新,创建五大品牌库在信息时代就更为重要。

1.教师品牌库:高校的教师队伍由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水平不同,态度和能力也各有不同,选择优质资源进入教师品牌库,聘任知识渊博、工程经历丰富、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新工科”人才,补充到专任教师队伍中,打造一支具有“大学教师+工程师”双重身份的新工科师资队伍。选择能够对“新工科”改革有加持的各领域专业教师进库,也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品牌库的老师必须进行考核和试用,学校、院系和学生反馈一致才能进入。

2.教材品牌库: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教材编写的规格,出版社的规格每门课选择1-2两本教材进入品牌库,如果需要更换教材,必须是品牌库内的,同样,入选品牌库也要经过行业专家进行推荐和选择。

3.课程品牌库:课程品牌库将不仅仅是国家、省级以及校级精品课,还要有特色课,如“新工科”学科交叉融合所需要的课程、专业性极强的代表课程、通识能力培养的大类课程、优秀教师的优秀课程等等。

4.企业品牌库:企业品牌库在极大程度上将决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走向,将成为“新工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重要依据。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优质企业纳入品牌库,形成简单明了的模块化管理,从而节约企业和高等院校相关管理者的时间成本,将成为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强有力的推动力。

(三)计划模块体系建设,保障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教学保障和教学秩序运行中的体现,主要是成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根据“新工科”的建设特点,结合教学规律,按需要做出计划,并将所有计划进行模块化建设。

1.计划项目全。教学工作之所以是应用型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因为高校所有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都是围绕教学而开展工作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中心目标即要求所有工作都要有计划,有课表编排计划、教学质量监控计划、实践环节用车计划、考试计划、招聘计划、职称聘任计划科研计划、实验资金计划、教师授课计划等等,无论哪项工作,只要是常规工作,都要制定好计划安排表,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不会出现教学事故。

2.计划节点细。“新工科”建设以将既定目标实现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为重要任务,为了保障其完成效率,每项计划要根据其特点,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自然年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甚至日计划。这项工作一定要在做出总体规划后,根据发生的时间节点,提前一年或一学期根据以往经验和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或修改当期的计划,保证能做到计划的高效实施。

3.计划等级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闭环的检验标准,无法看到制订的计划完成质量,所以每项计划根据时间分为若干节点,节点根据重要程度不同分为等级,交由教研室秘书、教务秘书、教学副主任、学部主任、教务处长、教学副院长由低到高分级管理。管理时按绿—黄—红三种颜色标记,绿色为在节点时间范围内,黄色为接近时间节点,红色为超过时间节点。一旦哪个节点没按时完成,由绿灯转为亮黄灯,黄灯亮一周还没完成,黄灯即变红灯,亮红灯将计入绩效考核,成为评奖评优和排名的重要依据。

五、结语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全面而深入的,一人之力不能保证其深度和广度,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应用型高校一定要跟上“新工科”建设的大潮,努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将使应用型高校“新工科”的教学运行及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的纪元,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运用,对比“新工科”建设,查找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应用型高校与社会接轨,助力应用型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同样,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必将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入、再发展、再突破,探索形成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建设工程教育强国。

作者:孟利 宋祺 陈晨 李军卫 张剑锋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