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总结范例

经典诵读总结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1

1.目标不清

在升学压力下,老师和学生都只关心这篇文章是否有用,考试考不考,正是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经典诵读才被忽视。但是经典诵读的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是马上就能够体现出效果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累积,才会发现学过的东西对人生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目光长远,正确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业在当代,功在千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教法不当

经典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仅仅是诵读技巧,更是对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引导。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经典大多处于随意状态,大多学生把诵读当成背诵课文的手段,老师也很少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朗读流利即可,很少注重诵读的情感、节奏、韵律。长久下来,学生的诵读水平会越来越低,诵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将慢慢消失。

二、经典诵读的策略

1.加强学生认识,培养诵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诵读兴趣直接关系到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诵读效果。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于调动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读到主动读,读出兴趣、读出感悟。具体来说,第一,要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白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二,在经典诵读中,养成勤学钻研的好习惯,汲取书本中的精神营养,有利于个人气质的形成;第三,给学生提供优秀的传统经典材料。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济南的冬天》、《世说新语》,都是我国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流露出自然美、社会美、思想美,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艺术美。通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材料的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美的魅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此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同通常具有连带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由对某个作家感兴趣发展成为喜欢其作品。久而久之,诵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积累也越来越丰厚。

2.保障诵读时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课程只是穿插在语文课堂中,诵读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虽然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但是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的诵读时间往往没有保障,导致学生的诵读兴趣慢慢消失。朱自清说:“诵读教学并不太难,第一得知道诵读就是读,不是吟,也不是唱。这是最简单的标准。第二得多练习,曲不离口,诵读也要如此,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所以,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典诵读就需要巧妙的安排时间,化零为整,努力协助学生寻找诵读的时间,或者将课文作为诵读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诵读时间,又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3.营造诗文情境,实现情感体验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做到少讲精讲,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实现情感体现。例如,《木兰诗》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事迹,在课前教师可以用言语描绘出一个大概的故事背景,着重宣扬花木兰替父出征的高尚情操。

三、总结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诵读经典;德育教育;中职生

21世纪的新型教育态势中,各国对青少年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更看重溯归本源,追根传统。我国青少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担负着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青少年德育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的“根”与“魂”,是德育之根基。根植于中华文脉传承土壤的传统魅力和经验,只有继往开来,激活传统,积极参与人类理想和教育标准的当代建构,才会勃勃生机。弘扬我国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塑造青少年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规范,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成功的德育教育路子,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经典教育是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最好的人文教育。“经典”之“经”引自《诗经》、《道德经》之“经”。经典即指经久不衰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传世之作。经典诵读(又称读经)是让青少年、儿童在人生记忆力最好的黄金年龄段,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名作的阅读、朗诵、背诵,来夯实文化素养基础,从而有利健全其完整人格与正确三观。经典诵读运动是1994年由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发起的,得到社会广泛响应与推行,对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当今社会上一些功利性教育和快餐文化的不良风气,容易影响个性较强、追求自我的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忽略中华民族五千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易造成他们的内心浮动,缺乏文化自信与精神指引。中华传统文化中倡导“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意识,包含着尽忠职守、责在人先等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党的报告也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些均对有效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有利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各行对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遍认可与重视,但其发展与运行仍受到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待改进。中职学生因对文化学习与社会实践要求更高,以课程教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的德育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与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目前德育相关的课程内容偏政治理论性的内容较多,文化性的内容偏少,还没有形成各校共同遵循的科学、统一、合理的德育教学体系,其德育教育的结果必然受到限制。此外,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遵照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自主意识、个体自我意识较强,而服从意识、权威意识较弱,不满足单一灌输和说教和接受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还没有形成独立自律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教育体系还尚不完整,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与欠缺。因此,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课堂之外开展多种形式的隐性德育不啻为一种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形式。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比,并不直接通过讲解和说教来体现德育,而是将德育元素融入到各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潜移默化的、间接内隐的方式施用在教育过程中,其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深刻而持久的,尤其是在学生青少年时期,教育功能更为凸显与重要。就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学生的艺术专业学习,与以古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关系尤为密切。将诵读传统经典以隐性方式与德育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长远看,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操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也不无裨益。

一经典诵读渗透学校德育特色教育

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线教育者,掌握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动态,追踪着学生的各类身心问题,即时高效的解决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要比其他学科老师更具有与学生的亲近了解、接纳沟通的优势。认真研读传统文化文献资料,结合问卷调研和访谈等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精选出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符合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审美品味的古诗文篇目,并按照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进行专题分类。设计各类诵读经典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途径中,设计自主、快乐的情景活动教学,引领学生走近经典文化世界,吸收中华文化经典诗文的精华,放眼世界文化精髓,达到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的目标;在师生享读沙龙中,德艺双馨的老教育家、艺术家作为传承经典、诵读带领,聆听诗文书韵,品味国学经典,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遵循艺术规律,帮助学生修得尚雅崇信,心灵智慧,孕育艺术创新能力。在经典诵读中,又能修得回顾反思,培养学生诵读习惯与兴趣。探索出一条课内外结合、师生共读共享的诵读经验,寻求经典诵读的新德育教学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策略。

二建设经典诵读与德育整合的途径

我校作为全国戏曲传承教育基地之一,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教育职责。经典诵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传统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还能潜移默化的激励学生学习文化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艺双馨的优良品质,成为德育工作独具特色的元素。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推广经典诵读与德育的整合教育。

(一)建设“传承经典——颂扬经典——开创经典”的校园传统文化环境

我校是历史悠久的艺术院校,传承戏曲更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此为经典诵读的有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资源环境。本研究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诵读为突破口,构建“诗书怡情”校园,全校师生互读互融,教师引领为先,选择80名学生为诵读能手,有效参与各类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进行全面推进,以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最终实现以感悟、体验经典文化为特点的德育教育模式。

(二)德艺传承经典、促进“诵读生活化”

目前,我校有部分学生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学习思想,认为只要专业过硬,艺考文化及格即可的片面思想。因我校有一批德艺双馨的老教育家、艺术家,一直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借此光环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引读颂扬经典”系列活动,由老前辈结合艺术经典故事与人生经验,带领学生诵读经典,演绎经典、回顾反思,展望未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促进学生“诵读生活化”。通过经典诵读中的励志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强化人生意志力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中职生德育的实效性,不断提升适应新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

(三)诵读经典与德育整合对学科的渗透积极影响

诵读经典以古诗文语文学科为基础,经典诵读能开发学生右脑,使人增强智慧,学习效率倍增。既涵养身心,开发智力,又受益终生。同时,经典诵读还加强了学科的建设与校本课程的改革。或在时事形势与思政课、班级班会活动等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将经典诗文以诵读表演、诵读接龙等多种形式穿插呈现,使以灵活、鲜明的形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更加激励自我正能量教育,端正三观,培养学生知行结合能力,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结合。诵读经典还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在学生的个案辅导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向学生讲述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经典故事,以帮助学生建设正确认知,增强耐挫感、培养坚强意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结合我校学生艺术专业能力,经典诵读还可与经典诗文心理赏析整合,学生通过台词诵读经典、戏剧表演经典、角色扮演经典,使学生通过专业所长更好体验感悟经典文化,实现专业学科、心理学、德育全方位整合教育。

(四)利用多形式的宣传途径普及推进经典诵读

在校园内,开展“我读经典,我读古诗文”等师生共融活动,结合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的管理力量,推行“六步颂扬经典”的活动:即:一听,(听录音。我校戏曲、话影、音乐剧等专业学生可录音经典古诗文进行校园宣传)二看,(通过开辟“古诗角”“经典壁”之类的校园文化墙,以及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三读,(利用早课培养学生结合艺术专业的语言优势,大声诵读古诗文的习惯,)四抄,(结合文学社活动,引导学生做诗文报、制诗文集等)五讲和演,学生讲解或戏剧表演诗文的意境与典故;结合艺术表演的方式深入人心)六赛,全校范围内举办诸如“经典诵读”、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书画、表演等比赛。充分利用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途径,积极加强经典诵读活动的力度,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普及与教育,长期坚持兴起经典诵读之风,必将使校园书香满园,诗音绕梁。总之,通过明确诵读策略的定位,构建诵读策略的具有可行性的德育实践模式,诵读经典与德育实践有效整合的研究,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创新意识与综合素养,促进了师生教学相长,彰显书香校园的特色,诵读经典以课内课外的形态得以延伸深化,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新型的德育之路。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1):93-96.

[2]刘燕晓.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8):142.

[3]罗艳花.国学经典诵读与青少年良好品德培养初探[J].江西教育,2013(3):95.

[4]秦玉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J].中国培训,2017(6):103.

[5]聂冰青,郭强.多元文化图景下高效德育的困境与破解路径[J].教育探索,2017(1):71-73.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语文素养;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分别是语言的构建、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以及审美的鉴赏。教师在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堂中,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经典著作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堂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教师注意修改。

一、当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堂现状

首先,对于初中生来说在阅读经典著作的同时,很可能会因为自我认知的差异而不能理解著作的中心思想,从而在阅读中体会不到经典著作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知水平,选取的经典著作不符合学生的水平,导致经典诵读课堂的效率低下,学生也没有阅读兴趣。其次,学生在阅读中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一个好的阅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学校不重视经典阅读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没有为学生设立阅读的平台,学生可阅读的选择小,时间也不够充裕,导致学生无法接触到优秀的经典作品,体会不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在初中语文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策略

(一)传颂经典著作文化,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总书记曾经说过,“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中华文明底蕴深厚,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品读文化经典著作,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了解过去,也是了解现在和未来。教师在经典诵读课堂上,不能局限于表面,要帮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国一路走来的发展和变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了解德行修养、情操气节、礼教礼仪以及历史文化等等,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茅以升的经典著作《中国石拱桥》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和特点,描绘了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的艺术之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向学生普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石拱桥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同时还能学习文章中多种多样的写作手法,感受说明文的特点,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挖掘经典文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量

文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挖掘经典文学中的文学常识,发挥经典著作的典型示范作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文化的使命,感受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积累自己的知识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文学常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意识地仿写、总结,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拓展自身的知识量,以此帮助自身在阅读时能够理解文学内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八年级教材中的《孟子三章》为例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阅读时,要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的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以及词类活用等文言文知识,让学生在文章中理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从中能够获得启迪,明白“人和”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时,要着重向学生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像是“苦其心志”中的“苦”,帮助学生理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真实意义为“使……痛苦”,将形容词转化为动词。让朗读中也要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让学生能够掌握朗读的节奏,以此来理解文章的脉络,落实学生的语文知识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创设经典诵读意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经典诵读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毫无感情的读文字,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认知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阅读,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典诵读课堂才会有意义,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阅读意境,帮助学生在作者描绘的情境下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我国经典的新闻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时,要着重让学生明白这篇新闻作品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在南昌起义时,红星照耀中国的意思便是“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让学生跟随着文章的序言,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进入到八十年前的中国之旅,去了解那些让人尊敬的革命青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典文学的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典著作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量,教师要善于转化教学方式,在经典诵读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赖光华.谈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04):3.

[2]曾祥春.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J].学周刊,2020(08):93-94.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4

一、依托课程,浸润学生心灵

一是依托传统文化教材。河北省望都县教体局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确定传统文化教材,为各个学段提供了学习的便利。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孝经》、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孟子》。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做到课前研读,先熟读、理解,才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读法,尤其是字音、断句要准确。二是充分利用品德成长日记。德育成长日记的应用是一个把学生的学和习有机结合的关键点,既避免了只学不习的“长浮华”,也避免了只习不学的“任己见”,加固学习与力行并进的根本。与此同时,学校还利用班级内张贴孝亲照片、办黑板报等形式,来净化学生心灵,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三是开发校本课程。我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编写了校本课程《孙式太极拳》教材,把“太极拳”列入学校的特色教学项目。以校本课和大课间为主阵地,把太极拳融入教学中,学校师生在大课间练习太极拳,动作整齐、规范。通过“身心合一,形神兼修”的太极拳练习缓解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二、依托修学机制,加强教师、家长德行修养

一是教师修学。骨干教师的引领,团队建设是根本,而经验分享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学校成立传统文化教研组,着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教研活动,以推进传统文化课程为研讨主题。比如,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课程的架构,以及《弟子规成长日记》如何实施等,教研组成员都加入传统文化师资共学班,扎实开展师生诵读工程,成立经典诵读社团,让其成为师生锻炼的平台、成长的舞台,引领学生与经典同行,擦亮人生底色。学校定期组织大型朗诵比赛、诵读节、读书月等经典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践行经典。教师诵读团队荣获我县第一届经典诵读大赛第一名、第二届大赛一等奖。二是家长修学。提升家长的素质,家长课堂是支撑。学校开设家长课堂,每周开展一次班级家长课堂,每月召开一次校级家长课堂。家长们学习王宝寨老师的《圣贤文化与家庭教育》,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等名家讲座,了解了教育要有“仁、义、礼、智”四端,应该注重预防教育和时机教育。随着每周一期的学习,家长明白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到学习圣贤经典重在力行,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三、依托教师培训,让教师坚定信念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教师的态度与思想改变是前提。我校通过制度化的设计,让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研修成为常态,组织全体教师多次参加县教师研修班培训,一次次全封闭师资培训让教师收获颇丰。无论是王宝寨副局长的《让经典教育回归生活》的精彩讲座,还是薛松老师所做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念与落实》分享,都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经典素养,帮助大家解答了工作、生活中的困惑,扫除了心中的雾霾,让教师听后有感、感后有悟、悟有所得。通过教师全员培训,转变理念,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培植信仰,创造氛围,为更好地落实传统文化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我校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全国各地传统文化师资班培训,如江苏丹阳的诚敬儒师资培训、《弟子规》夏令营、希贤基金会德修师种子培训、东方书院经典学习骨干教师培训等。

四、依托常规活动,让学生内化于心

通过早诵读、午书写、日力行、晚反思、周总结、月提升,落实日、周、月“三常规”“八个一”。日常规:每日一礼—鞠躬礼(课前、课后师生互相行礼),每日一读——早诵读(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每日一写——午书写(午书写经典语句),每日一课——弟子规(综合德育课),每日一省——日日新(写心灵日记)。周常规:每周一课—上好传统文化课;每周一评—上好综合德育课,反思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月常规:主题月评价总结,每月开展“德品之星”评比。具体做法是,早诵读:每天早上随着广播“让我们端身正坐,一起来诵读经典”,师生开始齐诵经典。诵读做到:三定—定时间、定进度、定坐姿。低年级读对节拍,学会生字。高年级读出韵味,理解经义,感受国学的美。午书写:每天中午在《太极》配乐中书写经典语句。晚反思:写心灵日记,对照所学经典,反思自己的行为。日力行:每天完成力行作业。

五、依托多元评价,激发师生内生动力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微课程

微课程是依托于现代网络技术及产业所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信息交流优势,同时也为教育深化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微课程具有时间短、能量密集、知识点直观等特点,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同时微课程还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案调整,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进行有针对的教学[1]。

一、重视微课程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微课程”即微型视频课程,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由小学语文教师对“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内容进行录制,既包括真人视频讲解,也包括动画视频讲解,尤其对抽象性的教学更有优势。微课程的制作可以针对特定的教学知识点开展,一般情况下微课程内容较短,仅仅针对一两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有强烈的针对性,而且形式更加多元化,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反复观看,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典古诗词诵读”学习过程是学生了解作者意图,并进行自身的思想转换的过程,而“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内容,或单个或多个,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按特定的诵读原则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经典古诗词诵读学习的方法,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及主题思想的深入探究,对于理清诵读内容的主线脉络具有积极性作用。相较于传统的诵读教学而言,微课程诵读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化,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诵读理解能力,教师应了解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教学特点,并针对当前学生的古诗词诵读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2]。

二、整合多元化微课程资源,构建学生语言能力框架

首先,微课程的内容篇幅较短,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知识要点,对于学生而言更容易理解及记忆。其次,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微课程本身具有针对性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选择教师,教师也不必为了迁就学生而加快或放慢教学速度。最后,微课程具有能量密集的特点,教师会通过视频的方式统一讲解课程要点、难点、重点。实际教学中可能需要教师反复进行讲解才能理解,但是通过微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减少教师的工作强度,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创新方面。在微课程教育背景下,“经典古诗词诵读”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更加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通过横向及纵向的诵读对比,使学生能够接触丰富的课内外诵读资料,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开阔思维。同时“经典古诗词诵读”需要教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并通过听说读写等多个环节进行语言实践,从“读得懂”到“读得通”,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经验,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作者的意境传递,实现自身语言能力的框架构建。“经典古诗词诵读”需要教师依托于现有的教材内容,为学生制定符合其学习需求的教育主体框架,并不断拓展学生的诵读范围。“经典古诗词诵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微课程转变了以往单篇诵读的模式,而以多篇文章的对比进行诵读,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诵读量,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写作技法,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多角度提升学生语文品位,发展语言运用和审美能力

在微课程教育背景下,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因此教师要将教学思维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品位,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思想启迪以及审美思想等环节的重点考查和纠正,在帮助学生完成经典古诗词诵读积累的同时,也要注重为学生进行信息筛选,通过大量的诵读让学生为写作积累素材。而且群文诵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此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精读和泛读是小学诵读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方法,两种诵读方式不同,也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泛读可以让学生提高诵读速度,找到文章大体框架,并能抓住重点,而精读则是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传达意境,与作者的情感建立链接,从而达到增强理解的教学目的[3]。小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生还缺乏相关的诵读联想,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诵读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主题情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诵读内容产生一定的联想,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时,背景音乐要符合教学素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诵读状态,感悟诗词意境。小学生在诵读中需要由外界因素来启发,针对某一篇诵读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但是要保证每个小组的能力相差无几,小组内成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样可以在诵读后的交流中,每个同学都给出不同的观点,促使不同的思想在讨论中碰撞,给学生更多的灵感及启发。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对有配图的微课程更有兴趣,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可以为学生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微课程优势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性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通过经典古诗词诵读实践提高自身对于语文知识的运用与理解。但是小学生一般基础知识较差,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会因为缺乏自信心而产生抵触情绪。微课程改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面对面学习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兼顾自主预习和复习,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传统教学形式当中一直都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模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而教师则更多的是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将重要的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有更加广泛的发挥空间,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习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长远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以及足够的社会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但是要杜绝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一形式,也不能对学生的自由发展过多干涉,提倡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经典古诗词诵读学习方面有更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个人的情感认知,以此提升诵读的教学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但是由于篇幅及课时有限,教材中不能将所有作者的情感进行传达,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作品进行对比。诵读让学生能够了解作者的深沉用意以及情感变化,以此促成学生的高效诵读习惯,从而对某个作者的作品有着更加完整的认知[4]。

五、借助微课程做好导学,提升学生诵读效果

很多学生基础薄弱,因此在语文学习时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但是由于众口难调,教师必须以平均速度进行教学讲解,因此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而且一旦某个知识点落下之后,可能对后期的学习都有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应借助微课程做好经典古诗词诵读课前导学,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微课程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将学习框架罗列出来,并能够让学生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有效记录,有针对性地攻克。微课程导学不仅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经典古诗词诵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微课程突出教学重点,并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总结,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知识巩固,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帮助能力稍差的学生重拾信心,以此大幅度提升语文课程教学质量。语文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借助微课程“经典古诗词诵读”学习内容,教师可将本节内容的新知识点与以往的旧知识点进行融合,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交融运用,以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复习,从而进一步提高经典古诗词诵读的质量和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形态以及互联网行业地位的提升而显得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借助微课程为学生做好教学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进行问题探究,同时也要加强课后的知识点巩固,充分发挥微课程的教育意义,助推“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沈涛.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小学语文“经典古诗词诵读”微课程的实践探索[J].读与写(教师),2018(4):84.

[2]沈涛.小学语文经典古诗词诵读指导的有效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8(A4):56.

[3]常辉.古诗词教学中诵读时机与指导方法的选择[J].中学教学参考,2020(28):17.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6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孩子抓起则会更好地带动家庭影响社会。丰南区文化馆自推广传统文化教育以来,提倡并坚持从一本书,从一个人,从一个家开始传递经典文化,建立多个平台,让更多的人接近并使用经典文化,使传统经典文化产生广泛影响。免费发放《国学经典选读》书本、建立家庭亲子经典诵读沙龙、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建立沙龙QQ群(301753530)和论坛。平台建立后,利用网络每天进行志愿者老师、家长、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展经典诵读的课程、感悟、方法的总结和汇报;利用每周休息日开展各项沙龙活动,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开设“我读经典”的栏目。通过这些方式,大大吸引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启发孩子诵读经典以带动家庭,从细节入手,从家庭入手来实现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理想。在陪同孩子读诵经典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竞相背诵经典,在家庭生活中感悟经典。家长们纷纷感慨,通过这些几千年流通最广、指导最强的篇章,指导了工作和生活,获得了深厚的教益。

二、以兴趣引领学习,以活动打造体系

经典不乏枯燥,将经典融进现代生活,并用通俗的形式加以阐释,经典才易于青少年所接受,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职能,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以“演绎经典”、建立特色辅导基地、开设国学艺术辅导培训和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等内容,构成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几年来,为社会培训各类师资330人,创建特色教育基地22个,创编、辅导经典短剧多部,建立“乐学园”国学艺术普及班,亲子诵读沙龙,明德读书会等分支项目。每年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的各类培训辅导、讲座、演出、比赛等活动百场以上。“演绎经典”活动,是结合全区中小学经典诵读工程,广泛开展演绎经典活动,提倡自编自演、师导生演,先后推出“弟子规”“三字经”“道德颂”“红色少年”等十余部文化短剧在全区上演。实小西校区特色基地大型诵读节目“少年中国说”,荣获2012年“中华诵”全国诵读经典大赛一等奖;“小丑娃”舞蹈基地红色经典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映山红》《闪闪的红星》等作品多次参加唐山、丰南等地的大型演出活动。传统文化辅导基地,是联合优秀社会文艺团体、文化志愿者所建立。目前建立以经典诵读、舞蹈、民族器乐、民间剪纸等为特色的传统文化辅导基地22个,分布在庠瑞国学馆、柳树圈小学、稻地小学、西葛中学、尖字沽小学、小丑娃舞蹈学校、爱尚舞学校、育才民乐团。“乐学园”国学艺术培训班,是文化馆开设的假期国学艺术普及班,培训内容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配合多彩的艺术课程,既解除假期家长无暇管教孩子的忧虑,又让孩子们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培训班里设立中华经典诵读、心性静定训练、少儿瑜伽、书法、合唱表演练习、手工绘画制作、少儿故事讲读表演、经典电影赏析等多项课程,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明德”读书会,是在亲子经典诵读沙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益性学习团体,由社会各界传统文化爱好者组成。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主题下,通过阅读共同的书籍,分享心得,讨论观点,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修养,进而扩大生命空间。“明德”读书会每周六早7点在户外开展诵读活动。

三、以创新促进发展,以试点推动规模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7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逐渐转变观念,对高校人才培养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广泛的认同。应当说,通识教育理念为长期处于困惑状态的大学语文教育指出了一条明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对大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语文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基于“语”与“文”,一方面,语文具有工具性:语言是认知的工具,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人们认知、交流、交际的水平,这是现代语文教育最具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另一方面,语文还具有人文性:语言文字本身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生命的符号,是人类用来传递事、理、情、志的载体,是文化的载体,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再加之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故而同时又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人格和国格的教育,同时承载着传承、发展人文精神和养成人格、陶冶情操的“育人”功能。长期以来教育界就有语文教育属性的工具性或人文性之争。其实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作品学习中不能截然分离: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优美的意境、崇高的精神和深刻的哲理,都必须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是在面对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教育对象,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设置有所不同。面对初级语文学习者,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之提供语言学习的入门知识,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应用能力;随着中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为学习者“登堂入室”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有条件可以超越专门知识训练,面对处于“精神成人”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以实现人格养成和文化传承为最终目标,致力于培养健全的、博雅的、和谐的“全人”。徐中玉先生说:“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基于教育的人文化,大学语文教学以中国传统语言文学经典的解读为主,同时注重文史哲乃至自然科学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在教育实践中长于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促使知识内化为素质。这些教学特点与通识教育理念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所以以文学、文化和人文精神为题中应有之意的大学语文教育成为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课程。

二、现行大学语文教育的非通识性

(一)功利主义导向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化

功利主义导向在中国当代教育中长期占统治地位,或把教育政治工具化,或经济工具化,语文教育亦未能幸免过度。在建国初期一段时间,语文教育一度成为道德伦理、政治教化的工具;19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学教育很长一段时间被直接纳入实现工业化、科技化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中,呈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明显的重实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理论、重短期利益轻长远效益等倾向普遍存在。那么,在这一价值取向影响下,大学语文课即非专业课程、又非统考课程,在各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心目中自然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多开实用性课程、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成为各学校不约而同的选择;在总课时受限制的条件下,大学语文成为课时削减的首选目标。既算是勉强保留课程开设,也是一味追求功利效果,反复强调强化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成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语文教育的存在价值,即是为专业课服务、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相应的,在教学内容方面,与专业学习、技能学习联系紧密的相关选文备受青睐,而涉及文化审美的选文被认为是“无用”的“风花雪月”而被拒绝进入。为迎合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学语文教育的领地在很多高校仅仅只有剩下应用文写作,该课程也被迫把教学中心放在适应专业需要的技能训练上而非写作素养上,已远远偏离通识教育的要求。

(二)科学主义倾向下大学语文教育的模式化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实际上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认知活动,或称智力过程,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形成的过程,与之对应体现出的是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功能;一是情感活动,或称非智力过程,实现的是非智力因素(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的培养,与之对应体现的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功能。基于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二者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但事实上,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度风行“智力至上”的教育主张,单方面强调学生的记忆、理解、归纳概括等智力因素培养,相应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被忽视。体现在语文教育上,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专门的语言技能训练充斥课堂,注重语言认知功能的实现,重视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技能的训练,对一篇作品的阅读往往执着于字词的表层意义、句子的静止结构、修辞的格式种类、篇章的逻辑归纳;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在文学课上常常被教师“大卸八块”,在对诸如背景、年代、人物、情节、结构、艺术特色、影响等进行条分缕析、面面俱到的技术性“解剖”之后,语文学习不再是个性飞扬、情趣盎然、充满生命活力的创造性活动。语文教育公式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课文学习=字词认知+段落划分+中心思想的归纳+艺术特色总结,文章写作=开门见山+阐述事例+结尾点题。相应地考试也走向模式化,试卷只有一份标准答案。学生面对的是一大堆要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东西。如此这般,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千篇一律、千人一律,无需个性和创造,习惯用统一的标准和同一模式来规范来约束学生的发展;通识教育自然也无从谈起。

三、大学语文实现通识教育功能的重要路径

大学语文教育实施方式多样,基于通识教育,须从过去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阶段走向开放、多元的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大语文”教育阶段。在这个“大语文”课程教育体系当中,可根据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个性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如中外文化概论、中华文化通史、语言与写作、中国文学名著导读等等;除了上述第一课堂的学习外,还可以充分挖掘校园通识教育隐性资源,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文学讲座、诗歌会与汉文化节活动等等,有助于实现大学语文人文功能的最大化。在多样化的教育实践中,经典诵读是大学语文实现通识教育功能的重要路径。通识教育是以经典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传统文化经典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素材。文化经典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高昂的人生热情、向上的精神面貌、深邃的思想智慧,再加上丰富优美的表达方式,使得以经典教育为课程灵魂而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有效防止大学过度强调专业教育而带来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具有一般“概论”“原理”“通史”类课程不能企及的高度和无法达到的深度。借助经典诵读,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一)语言学习和知识积累

经典诵读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所谓文化经典,皆为古今中外优秀篇章,这些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语言学习材料,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生活,乃至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经典诵读中,语感得以培养,语言知识得到丰富;通过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阅读分析经典的能力,可有效促进学生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习得能力的研究。同时,文化经典中文史哲乃至自然科学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跨学科,不仅能丰厚学生知识底蕴,而且有助于多学科视野的形成。

(二)审美滋养和生命感悟

诵读对于人的影响还远远不止于语文能力和知识的丰富。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超越单纯知识的授受,让思想、情感接受优秀诗文的熏陶,审美趣味、文化品位和思想修养在诵读中得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多以我国各时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外国的文学精品为素材,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艺术上具有典范的作用,能给予学生以丰厚的文学审美滋养。不仅如此,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经典篇章,蕴含着真挚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智慧理性和审美价值,体现了人类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大学语文经典教育对人格的陶冶和熏陶作用多得益于文学情感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致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引起心灵的喜悦、哀伤、震撼、振奋,产生思想和感情上强烈的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滋养,养成品质、孕育灵魂、健全人格。

(三)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8

各种经典书目和经典作品的诵读已经在中小学普遍开展起来,可以说经典诵读在不少学校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另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经典诵读活动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唤醒智慧和灵气。除了要做好书目的推荐工作,教师还要让经典诵读全面而有效地开展起来。“课前古诗诵”、“班级赛诗会”等诵读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好词、好句摘录”、“读后感”和“手抄报”等活动可以让经典作品的精华得到积攒和内化。有了这些积累,学生运用起文字来就不会生涩了。正如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正如苏轼所主张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二、重视写法指导,掌握写作技巧,使学生轻松习作

1.教给学生基本的构段谋篇法

有了内容该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呢?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谋篇构段的方法就很有必要了。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会结合文本,让学生从“模仿”入手,不失为一个聪明而有效的做法。比如: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东方之珠》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用“中心句总起”法,按“总分”或“总分总”的写法来练习写片断。另外,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逐步渗透“开头法”和“结尾法”的指导。学生心中有了这些基本框架,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2.教给学生基本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如何具体生动地表达,把内容写清楚写精彩呢?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了。对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小学中年级学生,必须掌握几种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和设问等。但在训练时,不宜一蹴而就,应让学生从仿到创,从句到段地逐步训练。例如:《校园一角》、《有趣的云》等习作可让学生重点练习比喻、拟人等写法。当然,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习作要求灵活调整训练要求和目标。而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学生也是必须掌握的,比如:描写景物时,可以把动静结合的描写法以及从景物到人物的写法教给学生。在描写人物时,如何抓住人物特点,如何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等方法,也是学生需要明白的一些基本技巧。

三、实行立体评价,尊重鼓励为主,使学生写出个性

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作文评价也应该呈现出师生间、生生间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状态,实行立体评价。在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同时,也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现在很多教师都主张学生之间互评互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学生以平等的姿态面对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在互评互改中,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评改小组”的设立和“流动日记”的形式值得推广。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尽量避免“大刀阔斧”、“面目全非”,而是应以尊重鼓励为主,一个好的词语,一个好的句子,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甚至一个标点的合理准确运用,都要表示肯定和称赞,让学生受到激励,增加自信。“精彩开篇(结尾)奖”“、新颖选材奖”等奖项都能给学生带来喜悦感,让他们爱上写作文。教师还要尽可能把优秀的作文推荐出去,让学生的作文在各类报刊发表,在各类比赛中获奖,那么学生会对作文产生更巨大的热情。写出“好作文”和“个性作文”就不是难事了。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