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论文范例

经典教育论文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1

情景教学法由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Hornby最早研究,主张新句型、新词汇应与课堂的情景内容结合起来,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和霍恩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情景教学法即情境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教材先于口头训练,然后再教书面形式,他们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在语言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工作,最后创立了一整套教学法理论原则。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让•皮亚杰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中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示的延续。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GeorgePittman研究了在实践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家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母语教学中。通过知网检索国内有关情景教学法对高职酒店英语教学有一定的研究,但对普通本科院校酒店专业英语教学的直接研究甚少。依据上述学者的研究基础和其他文献中关于情景教学法的定义,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主动性。因此有必要分析酒店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分类。

二、酒店英语教学情景分类

(一)实物演示情境

为了学生了解和熟悉某些酒店英语表达,教师可以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即意识上创造实物印象,唤起其丰富联想,构建认知图式,完成之时积累。酒店英语很多菜谱需要学生记忆,这些对学生来说也许很枯燥,有些学生甚至没听过这些菜的名字,更不用说理解。在教学中发现这些菜的名字和特定实物关联。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先请烹饪教师烹饪一些“夫妻肺片”、“糖醋排骨”、“潮州烧鹅”等菜,然后带入课堂,让学生辨别和品尝,带着英语问题激发学生构建这一特定场景,同时抓住机会让学生理解酒店英语词汇,便于回答问题,结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再现、渲染情境

在教中学中,将多媒体即声音、图片、动漫、音乐等融为一体,营造生动的场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弥补传统酒店英语教学中的枯燥,让学生沉浸于所学内容,因此在酒店英语教学中合适使用多媒体可以让教学生动有趣,而且学生更易接受理解。如在介绍中国八大菜系时,教师可下载八大菜系图片辅助以音乐为背景,当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照片,在场的学生似乎都想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表演体会情境

让学生模仿教科书扮演不同角色,通过不同角色的动作,语言的使用,角色心理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无论亲自扮演或欣赏别人表演,学生都在感知、思考。角色表演不仅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也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增强了他们求知的自信心,通过表演,学生还能领悟酒店服务如何进行英语表达的技巧。

(四)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人们必须面对且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境,问题情境可分为:目前情境、已有情境、创造情景。问题情境设置能促进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认知心理,刺激学生求知动力,启迪学生进行思考。如在申请酒店岗位对话中(applyforhoteljob)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假如你进行面试,应该如何进行穿着及言谈举止注意什么?假如我是经理,你参加面试,如何回答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编写对话的方式积极进行口语交流互动,活跃了班级气氛。

三、情景教学法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酒店英语情景教学法即教师通过模拟酒店内部场景的设定(hotelsetting),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间进行英语互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能力,这一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整个教学须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在酒店英语中引入情景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模拟真实的酒店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且逐步提高学生酒店英语交际水平,因此情景教学法在酒店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无可代替。

(一)创设酒店情景,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学内容,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国内英语学习者,由于缺乏语言环境的刺激,大多被动接受语言输入,传统教学也偏向于填鸭式教学,多年英语学习,会熟练进行书写,但大多数不会进行实际运用,成了哑巴英语,尤其听力水平普遍较差,更谈不上在真实酒店环境中与外宾进行英语交流。这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困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学生运用已知的认知建构,借助一定的环境和场景积极建构新的认知,情景是建构新认知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创造适当的语言情景直接影响到学生新的认知的建构,因此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充分理解新的知识。各门学科都有其科学性、规律性,因此,教师不但要理解学生,而且要吃透教材。酒店英语这门课有时很枯燥、乏味,但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可能就会大大提高英语本身的趣味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可以模拟酒店客房、前厅、餐饮等多个场所进行角色对话、小组讨论、撰写心得报告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情景环境。

1.前厅部是酒店“橱窗”,代表酒店形象,主要业务范围有预订、接待、问询、货币兑换、离店结账、邮件服务、商务中心服务、留言服务、行李服务等多项服务。文中是指客人在酒店能够获得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学生在酒店模拟实训室完成的内容。

2.酒店客房部是酒店支柱部门,也是衡量酒店经营成败的关键部门,主要业务有叫醒服务、客衣服务、加床服务、擦鞋服务、送餐服务、清扫服务等,在酒店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指客人在房间内通过打电话到相应的部门能达成的服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酒店客房实训室完成的学习模块。

3.酒店餐饮部的业务范围主要是订餐服务、接待客人服务、自助餐服务、餐厅结账服务、上菜服务、酒水服务等,在酒店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指客人在餐厅用餐前后的相关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餐厅实训室完成的学习模块。另外,在课内实践中可以制作一些彩色图片等辅助教学,目的增加课堂讲解的趣味性,如餐饮部menu(菜单),teasaucer(茶碟),seatingarrangement(座次安排),bar(酒吧),cafeteria(自助餐厅),desser(t甜点),napkin(餐巾)等;播放有关酒店题材电影,寓情于景,增加英语的趣味性,让学生从简单的模拟逐步建构起酒店英语学习新的认知和思维,最终推动学生在酒店英语的实际运用中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景教学法,培养学习主观能动性,建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杜威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主宰这一过程,而教师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多加干涉。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充任“引导者”(guider)和“帮手”(helper),不应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而应站在学生背后。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酒店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师生角色定位是情景教学法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之一,教师在创造一定的情景之后,应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酒店英语学习中,扮演好助手的角色,让学生可以愉悦地自然学习,学习动机也就构建起来,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想象力。酒店英语运用情景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发挥教师组织、引导作用,使学生尽快融入语言学习状态,达到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酒店英语情景教学法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建构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四、酒店英语情景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专业师资缺乏,应增加一线锻炼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酒店管理专业或者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专门研究酒店英语的教师极其缺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习得知识背景略显不够,可能在学期初还是以学生为主,而渐渐地就变成了老师唱独角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鉴于此,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应该引进酒店英语或者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承担教学任务,已有授课教师可以多参加酒店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酒店研讨研修班,不断积累经验,取长补短,通过亲自体验在一线为别人服务才能体会到酒店英语在特定情境下如何运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

(二)缺乏情景实训基地,应增加情境教学设施

实训基地是融合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一个平台。目前大多数院校都配有模拟实训室,用来提供学生实验、实习需要,但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校内实训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相关实训室建设不能落实到位,只能为个别实训课程提供有限的实训,实践训练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二是设施设备简单、落后、缺乏环境氛围,只能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训练,难以进行综合性的情景训练。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为例,英语是一门语言课,通过对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听、写、说能力。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借助一系列高科技的学习设备。例如:语音课室、英语情景短片、录音设备等,借助这些设备,给学生提供英语环境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不单只要改进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部分学校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英语语音课室,购进教学器材等。但是这些学校没有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导致它们与现代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衔接,从而最终导致这些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极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小结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校园文化;论语经典;路径方法

有学校教育就必然会产生校园文化,它是一种特定的环境文化,同时它也是社会文化渗透于校园内的一种体现,因此,学生要完成社会文化向个体文化的转化以及个体社会化,能够参与融入进校园文化并受其感染、熏陶、启迪就显得尤为重要。《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各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能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笔者希望通过对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论语经典的研究,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和改革方案,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添砖加瓦。

一、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一)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积极性,不能主动求变

很多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多呈现被动建设的局面,往往是上级压下来的政治任务,学校管理者缺乏主动求变的意识,只能被动地执行。

(二)重视显性的硬件建设而轻视隐性的软件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应仅仅体现在建筑有多么高大、墙壁有多么洁白、环境有多么优美如画,而更应该体现出这所学校对教学愿景的关注、对办学使命的关注、对校风校训的关注、对学校制度的制定以及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培养等方面。

(三)学校文化建设分量较轻,可有可无

大多数农村小学仍然过分强调教学质量,将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发展好坏的指标,校园文化建设很难成为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往往会成为其他建设的“替补”,有精力时可以搞一搞,没有精力时可以牺牲掉。

(四)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延续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农村小学校长的不断更迭带来的是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频繁更换,往往缺乏一脉相承的精神与内涵。

二、将论语经典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路径方法

校园文化在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因此,为了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论语经典教育,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我认为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要让分数至上的理念成为论语经典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绊脚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全方位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观念指引行动,用端正的思想引领教育,这些是论语经典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为此,农村小学要形成管理者积极引导,教师甘于奉献,师生同心协力的良好局面,才能更好地传承论语经典,从而开启校园文化建设新篇章。

(二)不要让各自为战阻碍论语经典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

论语经典教育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且规模范围较小,在农村小学中开展论语经典教育更是缺乏经验和规律可循。因此,加强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与外部之间的交流,可以快速有效提高论语经典教育的水平。

(三)让创新成为论语经典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金钥匙

在选择论语经典内容时,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联系农村实际生活,精心选择适应农村发展潮流的内容,摒弃过时的内容。成年人和少年儿童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审美观点上难免产生冲突,为此,为使选择的内容及教育方式适应农村孩子心理特点,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

(四)教师应成为论语经典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者

为使论语经典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教师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少讲多引导,经常组织学生背诵论语经典、聆听专家报告会、开展论语知识竞答、举行以论语为主题的演讲、组织办好黑板报、做好心得体会交流工作,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论语,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五)将论语经典的内容融入校园环境论语经典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最直接的方式首先还是融入校园的环境之中,让论语经典内容在校园环境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相信学生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论语经典的欲望,让论语经典的渗透真正做到无声胜有声。

(六)语文教师应成为论语经典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急先锋

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功不可没,论语经典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发设计出适合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案,为学生的论语经典学习提供帮助。综上所述,我们要借鉴运用论语经典内容,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农村小学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纽带,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论语经典的熏陶和教育,当好传承传统文化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薛晓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3]于丹.于丹<论语>心得.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术化发展;伪学术化;伪学术成果

本文所谓基础教育的学术化发展,就是指基础教育各个层面都过分追求教育工作与教师工作的学术化形式与成果,以至于影响和干扰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影响到了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教育学术化的错误

诚然,优质的论文、著作和课题,都是一个学校与教师的教育学术发展的表现与成果。但是,我们如果过分看重这些东西,将它们的有无和多少,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工作绩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走上歧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春秋时期的孔子,都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开山鼻祖,他们在世时,都没有任何学术化的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但是他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却流传千古,影响后世。根源在于他们的一生都是躬行教育实践的一生,他们全力投身教育实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是却培养出不少杰出的弟子,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得到弟子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名垂青史。两位教育鼻祖的经历启示我们,教育最重要的是立足实践,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切实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工作的唯一任务和目标。而学术性的成果,则是自然在其中了。即使自己不去将它写成文、将它“学术化”,自然也有他人或后人来将它们“学术化”。

二、正确看待论文、著作和课题

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些只是教育的可能的副产品。一个教师,如果他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他最有效地促进或帮助了学生发展,他的工作任务就完成了,他的劳动就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如果说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些都叫做教育的“学术化形式”,那么一切教育的学术化形式,都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教师自觉总结的结果。而且一般来说,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教育学养、足够的教育经验、足够的教育成效,他才会有心思、条件和可能去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或学术化成果。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这样的教师其实在教师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少的,大概不到百分之一。因此,教育部门对学校和教师,强行规定要产生多少论文、著作和课题的做法,目前主要课题的强制性要求,是非常错误的。有些教育行政或教育业务部门,公然提出“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的课题口号,这是严重脱离教育和教师实际、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同时,一些教育业务和行政部门,过分频繁地进行论文评选活动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管理行为。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种纯学术化的成果形式,并不是越多就越好的。因为教育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追求物质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始终立足基本的人性,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自己的工作。如果说物质资料的生产,讲究“创新”,而教育可能更多的是要强调继承和传承。也就是要继承和传承教育和人性中那些不朽的东西,也继承和传承教育界那些公认的经典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教育在理论上的发展,本质上是极其缓慢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有无数的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冒出来。因此,教育的学术化形式与成果,是不可能太多的。而且,真正适合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的教师,往往是极少的。一般只有极少数教育家级别的教师,才适合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如果在外力强制下,或者在教师自己的强制下,勉强去生产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其学术化产品(论文、著作、课题)的质量,往往是很差的,大多是没有价值的。

三、伪学术化成果泛滥的成因

1.教育管理的学术化倾向

教育的伪学术化形式和成果泛滥,主要根源就在于教育管理部门的“教育管理的学术化”取向。各级管理部门,太看重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和成果,结果导致了学校和教师一窝蜂地追逐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忽视和无视基础教育的本质教育实践。

2.缺乏科学规范管理和评价机制

除开教育管理的错误的学术化取向之外,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对教育“学术形式”的科学规范管理和评价体制机制,也是教育的伪学术化形式泛滥的重要根源。譬如论文的质量、著作的质量、课题的质量,如何衡量?谁来衡量?如何考察?程序如何设置?标准是什么?这一切基本无人过问。

3.缺乏民主和正义程序

绝大多数的教育教学课题,常常是教师基本什么都没做,就是在课题主持人的授意和策划下,做些毫无意义的书面文章,或者搞一两次表演性的花样节目,然后写成结题报告,将一大捆似是而非的“成果资料”或“原始材料”包装入袋,填写好有关课题申报表格,各级各部门盖好印章,然后课题就算圆满结束。

4.学校与教师唯利是图

在职称等利益的诱惑与逼迫下,不少学校和教师唯利是图,放弃了学术道德底线,从而炮制出大量假冒伪劣的“成果”。

5.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

官僚主义在工作作风上追求的是工作的最大“轻松化”和“简便化”。搞教育的“学术化”,各级教育官僚,就只要坐到办公室,装模作样地翻翻“学术成果”,就把这说成自己的工作和政绩。这个比起广泛地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和家长,自然要轻松简便多了。

6.忽视和无视学者的作用

教育学术化的错误走向,是教育界忽视和无视教育学者作用和地位的恶果。教育的本质是学术性事业,它必须由真正的学者来领导与把关。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和业务部门的官员,都往往不是教育学者,有的甚至根本不是来自教师行业。如何确保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主要领导者都是货真价实的学者,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四、警惕伪学术化形式与成果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目前,正处于初中阶段成长时期的学生,其自身文化底蕴、知识体系尚未发展成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还并不深刻。所以,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初中语文教学应担任着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等重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培育学生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养成博大的民族情怀。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概述

语文教材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良美德的重要载体,其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大纲拟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关键性因素。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中国文字”,是体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内涵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精神表述的重要依据。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呈现的“诗、词、曲、赋、散文”等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承载着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精神文明理念与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经典文化内容,可使其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了解到我国历史文明的意义与伟大,从而形成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另外,初中语文教材中创作的《孙权劝学》《木兰诗》《陈太丘与友期行》等课文,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精神文明,也就是“礼仪”,这一精神文明的存在,对于提升初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是传统文化内容渗透最有价值意义的一种体现。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解析

传统文化是最能体现我国独特民族特色与民族精神,弘扬历史发展遗留的重要思想、文化精神与艺术宝藏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与国家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载体,初中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的渗透,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关键所在。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思想等方面共同发展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其是明辨是非能力也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所以在此阶段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品质,帮助其形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相比,传统文化的渗透让语文教学内容、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身心投入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从而起到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形成良好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等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一)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情感。目前,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入较多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编目,如七年级的《论语》《木兰诗》《游山西村》;八年级的《核舟记》《孟子》;九年级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屈原》等,这些文章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篇目,里面的名言名句都体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仅可通过精心筛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对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字、句、词、篇和所表达的主旨等方面,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挖掘、探究,便可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和初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到良好的传统文教育熏陶作用。同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身心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刻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以丰富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详细解读、注释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深入研究文章内所撰写的主角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并掌握文言语言朴素简练的写作特点等。这样一来,不仅可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解,还可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渠道,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可通过开展传统文化作品的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篇章、国学经典,进行自由诵读、咀嚼体悟,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与消化,以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实现传统文化外化于身、内化于行,铸造人格的支柱,在无形中实现对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传承。其次,还应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结合本阶段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喜好,为学生推荐一些名人传记、课外读物等,要求其必须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比如,为学生拟定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参与一次读书交流会,利用假期时间,将一些中国古典名著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在上课时期进行朗读等,并为表现优异者先进典型奖、实物奖等,以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其次,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如开展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专题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诗文交流会、观看优秀历史人物事迹影视作品讨论会、组织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法。

(三)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利用传统节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型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挖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在此过程中,事先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中学习语文和传统文化知识,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去探究、去体验、去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与精神文化内涵,以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承作用。例如,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增进学生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而并非仅停留在片面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初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开展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型学习活动,让各大学习小组分别调查研究端午节的地方习俗与活动形式、各地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歌赋、端午节的起源传说等。并进行收集、整理,在上课时发表演讲,讲述自己对端午节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大意了解,讲述有关于端午节的趣事等,以便增进对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了解,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承,发挥其真正教育价值与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育出更加优秀的中华儿女,营造健康、和谐社会风气的主要途径。因此,传统文化应大力渗透初中语文教学全过程,加深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认识传统美德的重要性,进而树立健康人格,学会修身自省,谦虚好学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晏慧敏.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修身正己主题”古诗文的文化价值及其育人实践[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2]罗先慧,李金云,李胜利.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报告——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J].语文建设,2020(3):20-26.

[3]陈展龙.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C]//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94-96.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5

高职教育发展之初,无论是从中职学校升格的、还是由成人高校转型的高职院校,其教师都特别注重教学的高等性,但又对高职教育的高等性缺乏全面深刻地理解,片面地认为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高深的理论知识就是高等性的体现。于是,很多教师将普通专科甚至普通本科的教学内容浓缩到高职课堂上。如大学语文教师往往会按自己的喜好,将这门公共基础课教成“压缩饼干式”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课程。其教学中的主要表现为:在对象上,错将高职生当作中文专业的专科生、甚至本科生,于是感觉学生的文学基础太差,实在是不好教,导致教师常常为此而抱怨;在内容上,以文学史、文学鉴赏、训诂等为主,过于理论化和学术腔,结果学生是问而不知、启而不发,课堂气氛很沉闷,导致教师比较苦恼;在方法上,以单向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满堂讲解作者生平、作品背景、艺术成就、历史评价等,虽然讲得滔滔不绝,很投入,但学生却充耳不闻,使教师感到很无奈;在考核上,重考试、轻过程,一张期末试卷定终身,评价不全面。像这样重理论、轻实践的高职大学语文课堂较多,而其他高职公共基础课与之类似的教学情况也不在少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因此,注重高于中职教育的理论知识的教与学不仅没有错,而且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的是,高职教育的高等性,首先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高等性,即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而职业性更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因此,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就必须将高等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起来,在对人才培养 规格高定位的同时,针对其职业性的特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能力的实践性。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选用的多为统编教材,一个教师又要任教好几个专业,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将课上“实”,上“活”。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明确教学对象,制定切合实情的教学目标。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教育,两者只有类型之别,没有高低之分。但就现阶段来看,高职教育还多为专科层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要低。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甚至连一般的通知都不能正确拟写。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相结合,起点要放低。此外,由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就业定位各异,所以课程教学必须与社会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规格要求相结合。例如,教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用文写作,除了要求学生会写通知、请示、函、计划、总结、启事等日常应用文体外,重点要让学生学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营销策划书等这类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文写作,但无须像文秘专业的学生那样具有较高的应用写作理论水平,必须掌握通报、消息、欢迎词、答谢词等实用文体的写法。即便是高职的文秘专业,也切忌将教学目标定在熟练掌握机关公文写作上,因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不是机关事业单位,所以,教学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

2.要增删教材,调整内容,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因素,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应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贴近专业实际,避免过于理论化或学科化。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处理教材。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课,除了对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文学知识进行较系统地梳理和综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作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外,还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增删、整合,强化以下教学内容。一是结合先秦诸子经典的教学,选讲仁、义、礼、智、信、孝悌、中庸等传统文化精髓,教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为人处事之道,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敬业、诚信、仁爱的职业素养。二是结合《蒹葭》《山鬼》《山居秋暝》《将进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别康桥》《雨巷》《致橡树》等古今诗歌教学,开展诵诗、吟诗、画诗、舞诗等活动,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朗诵、吟唱、绘画、舞蹈等专业素养;三是结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会感恩》《我为什么活着》等现代文教学,学习演讲词、辩论词的写作,举办主题演讲赛和辩论赛,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四是结合《空城计》《月光斩》《麦琪的礼物》《马》《窦娥冤》等中外小说、戏剧作品的学习,以寝室为单位举行故事会,模拟给幼儿讲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改编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其文本多元解读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日记、教育论文等的写作,使其掌握学前教师常用文体的写法。只有在体现高等性的同时强化职业性,突出实用性,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才会接地气,才会充满活力和生气。

3.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构建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教师应正确把握自己任教课程的定位,并根据专业的特点,切实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人才要求为导向,以实践实训为主要教学模式,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语文课程的本质是通过综合实践让学生更好地学会母语的运用。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必须改变纸上谈兵式的、理论化的教师一言堂教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终身受用的语文应用能力。前述以诗歌为题材的朗诵、吟唱、绘画、舞蹈,以职业素养为主题的演讲、辩论,根据小说编讲的故事等,就是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有机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再如,结合应用文教学,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学校食堂、大学生消费、社团活动等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访谈,撰写调查报告,并将调查报告递送有关部门;让文秘专业的学生模拟学校迎新活动组委会,正确拟写活动策划书、会场联系函、活动邀请函、请示、通知、总结等相关应用文书。这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校园、社会为学习背景,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容易使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运用有关的学科知识积极、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这对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成职业核心能力,毕业后尽快适应专业岗位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误区二:强调实用性、抛弃学术性

高职教育发展了十几年,强调职业性和实用性十几年,于是一部分教师从原先只注重教学内容高等性的误区中走了出来,但又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一味强调实用性、抛弃学术性的新的误区,将高职课堂与中职课堂混同起来,致使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后劲。高职教学如何走出这一误区,公共基础课如何兼顾实用性与学术性,是目前高职教学改革中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职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学术性,还是离不开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先说“教什么”。不管专家、学者对高校的功能和高校课堂的任务有怎样不同的描述,其灵魂一定都是创新精神。而要具有创新精神,首先就要学会思辨,敢于质疑。因此,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在已有高中或中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加深和拓宽,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在指导课文阅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理解作者的见解,还要大胆寻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要把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质疑、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在听了一些高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后,笔者发现教师对课程中常识性、资料性的内容还是讲得很多。其实在今天网络环境下的大数据时代,这些内容学生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就能查到,而且比教师讲的更详细、更全面,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贾宝玉人物形象鉴赏》,关于曹雪芹的生平、《红楼梦》的写作背景等这类学生通过百度就能知道得很详细的东西,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外自己查阅,课堂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省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重在引导学生思辨与探究问题,诸如贾宝玉在他父母、亲友和外人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贾宝玉的性格与以往传统文学中的花花公子有何异同?形成贾宝玉“昵敬”、“爱博”这一性格特征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红楼梦》塑造的女性形象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中的女性形象有何本质区别?贾宝玉的“女尊男卑”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等等。同样,在诸葛亮、孙悟空等文学形象鉴赏中,启发学生思辨这样一些问题:诸葛亮巨大的人格魅力真的是源于他的智慧和忠义吗?孙悟空事业成功就是靠他有一双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的专业本领吗?如此,高职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再是机械地重复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中那些人云亦云的内容,而是有思考、有疑惑、有争辩、有碰撞,于是教学便有了灵性,有了活力,有了实效,这样的高职课堂自然更受学生的欢迎。再说“怎么教”。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要做到“教有疑”,教师应先选“讲不清”的问题为教学切入口,再尝试将“讲不清”的问题给“讲清楚”,最后,再次有意“不讲清”,“留白”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生疑—释疑—再生疑—再释疑”的学习、探究过程,变原来教学的单向、单元传输为多向、多元传输,充分体现高校课堂较中职、中学课堂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学术性。学生已经“讲得清”的,即已经理解的东西,即便你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那也不能称为“学习”。真正的学习是思考那些不懂的事情,是探索未知的世界。曹雪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贾宝玉?为什么要塑造贾宝玉这个形象?对此,学术界尚且不能完全讲清楚,学生自然更是“讲不清”,以此为教学内容,就能很好地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贾宝玉性格、思想和典型意义的解读,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尝试解开谜团,力求把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讲清楚”。最后,就当学生自以为已经理解的时候,又以曹雪芹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结,有意“不讲清”,留下教学的“空白”给学生,激发学生课后再去思考、再去探究。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初期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对经典的亲切感,激励、鼓舞学生去阅读经典、解读经典、亲近经典,以求改变大学生远离经典、甚至抛弃经典的现状;最终目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术修养。当然,面对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在体现学术性的时候要把握好度。同时,教师的点拨、讲解应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切忌教学语言学术腔太重、学究味太浓。总之,高职课堂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性,但千万不要有过重的学术腔。

三、误区三:突出人文性、轻视工具性

高职课程,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可厚非。问题是,近年来,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背景下,出现了教学脱离课程本体、过度凸显人文性的现象。语文从古代的科举取士,到如今的应试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敲门砖”,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听说读写在大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向来被格外重视。就是当年国家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也只强调知识领域,于是直接误导语文教师只把课文当作语言文字的范例来讲,把主要的教学时间用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常的讲解。后来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价值有了新的定位,明确要求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于是,很多语文教师从过去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在思想性和人文性上大做文章。近些年出版的众多大学语文教材,几乎都是以主题思想为板块来选编课文的,课后多以思想内容的理解来设计思考与练习;高职语文课堂也多是围绕作品人文内涵的挖掘和理解来组织实施教学,甚至脱离课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大谈爱国爱民、自强不息、热爱生命、珍惜光阴等思想情感,把大学语文完全变成了人文修养课;一些高校学者也纷纷撰文,认为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审美性高于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应以人文性教育为本,强化人文性教育,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阵地作用。于是矫枉过正,大学语文又走入了突出人文性、轻视工具性的教学新误区。其实,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在学习语文知识、方法、技能,掌握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过程中,有机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并重,不能分割,不可偏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理应能够正确地使用母语,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水平。但真实状况是,来自高考录取最后批次的学生,尤其是五年一贯制的高职生,其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都大不如人意,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都很一般,不爱阅读、不会阅读、惧怕古文等现象也较为普遍。面对这样的实情,笔者认为,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以学生为语文学习的主体,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让学生善于聆听、善于说话,自会读书、自会写作。同时,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受到文化、艺术、思想、情感的熏陶。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实情,在教学中轻视甚至抛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热衷于深挖作品的人文内涵,就必然会导致语文课堂或是教师越俎代庖式的人文说教,因曲高而和寡,或是热热闹闹徒有其表,好似空中楼阁,使大学语文失去了自身的本质特性,成为高、大、空的“假语文”。

四、结语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史论课程;大数据;教学改革

1引言

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理论素养,培养设计思维和树立设计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存在学生重技轻史、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因此许多院校基于时展从教学目标、手段方法到课堂设计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容易的获得,为史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体验经济、服务设计的加入,也给史论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思路。本文总结了目前艺术设计史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旨在形成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2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习动机和效果并没有实现统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市场化的时代,艺术设计院校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也偏重于较务实的专业课程,对史论基础课程重视不够;一些院校普遍认为应该加大设计技巧或技能的课程比例,没有必要开设史论课程,对课程存在消极抵触思想;

2.1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关注点已从原来基于历史发展状况、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转变为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即挖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体验。但目前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仅限于视频影像的播放或学生参与讲解;

2.2考核方式不新颖。该类课程常用试卷考试和撰写论文两种考核方式,“死记硬背”是学生应对试卷考试的主要方式,因此“挂科率高”成了这类课程的代名词;若撰写论文,学生则过于依赖网络,较少思考,致使内容千篇一律,很少真正思考设计的发展规律、设计与社会的关系及以往设计理论对当今设计的指导与意义等内容。上述问题促使我们对原有的课程教学进行反思: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之多、资料之全、更新速度之快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按部就班的讲授中外设计发展状况、设计活动、风格、代表人物、作品等内容是否是资源浪费?体验与交互盛行的时代,教师用PPT进行讲授能否满足学生需求,达到教学目的?这种理论知识的讲授是否与专业设计脱节?能否起到史论课程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激活传统设计中积淀的设计思想与人类智慧,并创造性地转化到现实设计中来?

3改进措施

大数据技术为我们推进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新思路。根据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学科专业特点、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现状出发,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设计思维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利用大数据和多媒体技术,以构建知识图谱为目标,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本文旨在实现近代教育之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所说“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生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2]以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1设计院校重视史论课,重申其课程地位

设计是以实践为主导,但没有理论知识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设计史论课能够在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把握设计理念、形成个人设计风格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其在专业课程结构中与专业课程应具有同等地位,高校应重申其课程地位,强化其重要性。尹定邦在《设计学概论》一书中特别强调了设计理论对设计发展的必要性。他说:“不从观念入手,不解决理论问题,不把理论问题落实到教育上,设计的发展最终还是会有限度的,会影响到整个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2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建立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又称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图谱能够展示课程的核心结构、整体的知识架构、发展历史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为课程研究提供切实且有价值的参考。高校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教学主要包括中外艺术设计的产生与发展、艺术设计理论的萌芽、形成、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贡献等知识,一般设置32学时。针对内容繁多而课时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讲授内容需要有所取舍,因此应结合各专业教学目标,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建立知识图谱。如环境设计专业可主要讲授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包豪斯、构成主义等与设计有关的知识,要求学生对各国各历史时期的设计理论、运动风格流派、代表人物、作品作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艺术学专业则可主要讲授雕塑、绘画、陶瓷等发展状况。这样这门史论课可分几个重点,每个重点内容分解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可设置几个专题。建立知识图谱,能够使课程内容更清晰,学习目标更明确,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

3.3以知识图谱为目标导向,建立大数据库,丰富教学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信息、资料,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我们可对每个知识点收集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建立大数据库。如有关建筑历史题材的视频、影视录像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故宫》《颐和园》纪录片中涉及一些知识点。针对知识图谱里的每个知识点,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文字、图片、视频影像、模型等方式分类,根据知识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讲解,并设计课堂教学。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资料。

3.4围绕知识点,设计课程教学

教师用PPT、视频影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讲授,学生始终处于接收知识的被动地位,根据知识图谱,围绕每个知识点设计课堂教学,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引入案例教学。针对教学内容上偏理论性的问题,联系当下社会时事热点新闻进行讲解介绍,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促进他们独立思考。比如在讲解中国明清家具部分时,结合目前最火热的明清宫廷剧里的家具布置、样式等,对明清家具进行对比讲解。较以往理论知识灌输,案例讲解更加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更好、更牢固的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设置探讨式教学环节,进行分组式教学。给定几个宽泛的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具体方向进行课外学习。以问题为向导,小组课下讨论,课上讲解,比如对于某种设计风格,学生收集资料从中挖掘该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并进行作品分析,分析该风格产生原因、特点、影响及发展等知识,通过课堂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讨论与思考,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沟通能力。增加实践环节设计。可带领学生去当地博物馆、美术馆、展览等场所,根据实物展示、实地参观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4]另外也可利用3DMAX\sketchup等软件,要求学生制作一些经典建筑作品模型,如包豪斯学院、流水别墅、光之教堂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对设计作品结构有深入了解,对其社会意义有了更深体会,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按照教学内容,有秩序的组织教学活动,紧扣主题,层层设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分析与讨论,进而展开辩论。

3.5建立试题库,改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而非仅仅是知识的掌握。围绕知识图谱,针对不同阶段学习内容建立试题库,并设置开放课题,与时展相呼应。学生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阶段成绩及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由课堂表现、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组成;阶段成绩是考查学生对选择的主题进行深入学习情况;期末成绩是根据设计理论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规律,解释当今的设计现象和启示。教师结合课题完成情况、学生表现及小组内部同学互评进行综合评定。

4结语

本文首先总结了艺术设计史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我们提出要梳理史论类课程知识点,建立知识图谱;然后从知识图谱出发,搜集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建立大数据库,并以学生最容易接受为目的,优化授课资料;围绕每一个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授课方法、手段,设计教学过程,或引导式授课环节、讨论式授课环节、实地讲解授课环节等;建立试题库,重在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调动学生思考。课程结束后通过比较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逐步发现具体问题并总结经验,并在下一个研究循环中不断完善,形成课内与课外、应试与应用相结合的高校艺术设计类艺术史论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这几个方面教学调整希望能够改变传统教师讲授的单向传授模式,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将教学过程逐渐演变为在参与中探索、发现和思考的双向传播学习模式。同时有利于培育学生科学的设计观、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成为其日后设计生涯的设计思路的源泉,发挥史论课程应有的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课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贾国涛.中国设计史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再探索.装饰,2014(12)

[2][捷]夸美纽斯,任宝祥等译.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1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25.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7

摘要:

本文首先阐明通识教育的概念、基本内容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接着对教材、大学英语教材进行概念界定,并简要论述国内外教材评估的相关研究;然后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通识教育理念和教材评估理论结合起来,从六个方面构建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材评估内容,并依据此内容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套教材的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文学与艺术、家庭婚姻与友情、教育与心理六个方面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教材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通识教育理念;《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教材分析与评估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由于其“基础性”和“必修性”,使其可以成为实现学生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一门国际化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应只有语言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材是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材料。因此,大学英语教材作为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编写与评估是否应吸取通识教育的理念,这一话题近些年来在外语界引起广泛关注。

一、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英文是generaleducation,也称“通才教育”、“一般教育”、“普通教育”等。在19世纪以前,通识教育指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指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是为以后生活所接受的教育,类似于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世纪初,美国帕卡德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结合起来。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历史上曾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界定,但至今仍未达成统一认识。朱自强(2009)认为,通识教育是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的优秀成果,并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的进行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李曼丽(1999)等从不同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进行阐述。本研究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在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为贯彻这一理念,教材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和中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的内容

通识教育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不同人持不同见解。例如,一部分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应包括对世界经典名著的欣赏;另一部分学者指出,通识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对人类社会文明的理解、对社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对著名文学作品的学习。参考袁曦临(2011)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中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相关研究,以及华维芬(2010)对综合英语教材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大学英语课程“基础性”和“必修性”的特点,本研究将通识教育的内容从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更具体地讲,将通识教育的内容分为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文学与艺术、教育与心理六个方面的内容。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直接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材”这一主题的资料并不多。但“通识教育”与“外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硕果颇丰,本文将其归纳为两类:

1.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即对公外的教学研究。陈坚林、顾世民(2011)指出大学英语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大学英语课程应以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为主,同时要考虑其通识性。作者指出,通过改革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在工具性和通识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从而使大学英语成为实现学生通识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吴鼎民、韩雅君(2010)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三套车”的课程体系内容,即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综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此外,马彦(2009)等在如何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功能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2.我国外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实践研究,这里的外语专业主要指英语专业。陈雪芬(2010)认为,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外文系,由于实施通识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外语人才。作者指出,通识教育模式下外语教育的特点:博雅之师、博雅之士的培养目标和博、专兼顾的课程内容体系。柴改英(2010)以浙江工商大学外语系为例,强调通识教育模式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在通识教育大背景下,外语专业应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这些已有文献为本文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国内外有关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坚实的理论背景;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成果,为笔者分析《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提供更广阔的研究思路。

二、《全新版大学英语》的相关研究

(一)教材的概念界定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中指狭义上的教材,即课程核心教科书,不包括试题集等。据此,大学英语教材,即高等院校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上大学英语课时统一使用的核心教学材料。

(二)教材评估的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末,有关教材评估的研究就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Seaton(1982)、VanEls(1984)、Cunningworth(1984)、Breen和Candlin(1987)、McDonough和Shaw(1993)都分别对教材评估的内容作了详细、广泛地探讨。我国学者对教材评估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995年,钱瑗介绍了HutchinsonandWaters的教材评估一栏表,引起我国外语界的关注。随后,胡壮麟(1995)、文秋芳(2002)、束定芳(2004)、庄智象(2006)、程晓堂(2011)、王守仁(2013)等学者,对教材评估作了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由于目前学界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大学英语教材评估体系,因此,笔者尝试在整理、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理念及外语教材评估理论,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进行教材评估,期望所得结果能够为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三)选取《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的原因

尽管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种类众多,但在受师生欢迎度及教材编写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本研究确定,应选取著名出版社发行的、受师生广泛认可的、在各高校现行普遍使用的主流教材进行研究。关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笔者主要参考赵勇(2009)和裴光兰、李跃平(2011)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查,发现《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是目前我国高校使用最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同时考虑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最终选择《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为研究对象。

(四)《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简介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是该版本整个系列教材的主干课程。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讲,教材每册都有8个单元。每单元设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包含正、副课文各一篇文章。更详细地讲,每单元都是由四部分组成:课前自学:与主题相关的听力活动;课堂学习:正课文(TextA);课外阅读:副课文(TextB);课堂实践:与主题相关的综合性语言操练。《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的1-4册,基本结构相同,每册都由上述内容组成。

(五)《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较多的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所依据的教学理念及对教材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柯彦玢(2002)以该系列教材的《阅读教程》为研究对象,指出其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汤声平(2002)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分析《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李慧琴(2002)就《听说教程》的编写特点作了介绍,并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提出一些建议。关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所依据的教学理念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版教材,以教材编写思想的引介为主,目的是向外界推行该教材。

2.关于教材中文化的研究。郑晓红(2009)从文化价值取向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进行分析,指出该系列教材倡导个人主义、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等特点。此外,有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不同视角,综合分析和评估《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

3.关于教材中练习题设计特点的研究。毛立群(2004)对《综合教程》中课后练习题展开深入分析。张殿宇(2005)对《综合教程》中听说练习部分的设计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针对教材中练习题设计特点的已有研究,都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评价教材,这为分析和评估《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4.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大多是硕博论文。在梳理文献时,笔者发现,对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多从教材的词汇、语法、语言技能、文章体裁、课后练习题等几个因素为切入点,在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材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5.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与其它版本大学英语教材的对比研究。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不同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各套教材的优缺点,并为进一步完善教材提出修改意见。综上所述,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已有研究资料,较少从通识教育视角来分析与评价教材。由于通识教育是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是目前高校使用较为广泛的教材,因此,本研究从通识教育视角分析该套教材,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三、本研究采用的评估依据及研究思路

(一)评估依据

本文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评估,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视,反映在大学英语教材上,就要在内容的编写上倡导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要同时包含有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2.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和优美情感的人,是人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涵盖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本研究将通识教育的内容划分为六个具体的方面: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文学与艺术、教育与心理。

3.教材评估理论。本研究采用的教材评估理论有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中的内部评估,Breen和Candlind的教材评估理论中对学生的关注,及文秋芳(2002)、庄智象(2006)和王守仁(2013)等提出的外语教材的编写“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综上所述,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已有教材评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进行教材分析与评估。

(二)研究思路

依据通识教育的内容,本文首先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的64篇文章进行归类,接着分析教材在每一篇具体内容上的优缺点。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个人修改建议。

四、研究结果

教材的课文阅读材料选题广泛,涵盖通识教育内容的六个方面。其中,在社会与文化、教育与心理这两方面内容所占比例最大。较之其它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该套教材对科普与环保知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所占比重占12.5%。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各占9.38%。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有4篇文章,占6.25%。

(一)社会与文化

在社会与文化方面,《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主要涉及:代沟问题;网络世界的利与弊;如何建立一个没有性别偏见的社会;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英语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如何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现代美国社会的安全问题;智能汽车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等。该套教材的社会与文化内容选材广泛,话题多来源于现代生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例如,“网络世界的利与弊”这一话题,不仅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社会性,且贴近学生生活,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丰富其社会阅历,开阔视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材过于注重英语国家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编写,对其它国家及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内容涉及较少,这是该套教材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二)科普与环保

在科普与环保方面,该套教材主要涉及:如何向公众传播基础的科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科学;人类对动物的行为的理解及对动物的保护;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地球造成的危害;滥用化学药品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加强其环保意识,使他们客观认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科普与环保内容,选题过于宏观,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克隆技术”、“全球变暖”、“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等主题,过于宏观,文章缺乏如何保护环境具体做法的学习。我们共处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三)政治与历史

在政治与历史方面,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美国的民权运动;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故事;希特勒入侵前苏联的军事行动;诺曼底登陆时自然因素的影响;9•11事件等。该套教材中政治与历史内容是关于西方国家重大事件的描写,学生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和历史文化。但此方面的内容,话题不够广泛,只涉及几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历史与政治没有介绍,而且仅仅是对几个国家的重大事件的描写,对于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没有应有的概述,更没有我国当今的政治形势和国内重大事件的相关叙述。整体而言,教材在政治与历史方面,涵盖的知识有些单一,需要增加更多的相关内容。

(四)家庭、婚姻与友情

在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教材主要涉及: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拥有正确的爱情观;美国家庭生活的变化:工作方式、就餐方式和娱乐方式的变化;父子两代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小冲突等。这些话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友谊与爱情,对于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来讲,是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于此内容的学习,将会投入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总体来讲,教材中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养成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等优良品质,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综上所述,教材中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的内容编写特点,是该套教材的优点之一。

(五)文学与艺术

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教材主要涉及:对短篇文学名作的欣赏;讲述感人故事;优美散文和旅行日志,以抒发对大自然美的赞赏之情等。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其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感悟人间的真善美。在第4册的相关文章中,编者将主题上升到对大自然的热爱。至此,英语学科的通识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的展现。在1-4册教材的课文阅读材料中,文学与艺术内容所占比例为6.25%,共有4篇文章。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该套教材每单元的课后练习和阅读练习中,都包含有相当量的文学与艺术内容,以“歌曲欣赏、幽默小故事、名言警句”等形式出现。所以整体来讲,教材的文学与艺术方面比重并不轻,但在内容上缺乏对世界经典名著的欣赏,这是教材有待完善之处。

(六)教育与心理

在教育与心理方面,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做人要诚实正直;实现梦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勤奋;遇到困难要奋发向上,积极乐观;要重视教育;学习中,不能过分依赖现代技术手段,学会勤于动脑,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中、美各国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学会如何理财;“富有”的定义;要勤俭节约;学会接受自己的缺陷;只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护世界和平。教材中教育与心理方面的内容,话题广泛,富有教育意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因此,有关教育与心理方面内容的编写,是该套教材的突出优点。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的分析与评估,从通识教育内容的六个方面,总结出该套教材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以期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性建议。

作者:于然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3]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0(9):14-19.

[4]陈雪芬.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摸式分析[J].教育评论,2010(1):143-145.

[5]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胡壮麟.提高教材评估工作的科学性[J].外语界,1995(1):11-16.

[7]华维芬.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8]柯彦玢.大学英语(全新版)阅读教程的教学理念[J].外语界,2002(2):2-4.

[9]李慧琴.强调语篇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谈大学英语(全新版)听说教程编写构思[J].外语界,2002(1):7-10.

[10]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1]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3-8.

第二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思考

本文以通识教育的内涵作为切入点,围绕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对延边大学目前设立的通识教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学校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对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定位和设置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GeneralEducation”一词的中国式解译,也称“一般教育”、“普通教育”。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内教育界同仁为了能够完全理解“GeneralEducation”的内涵、目的和意义从美国相关著作和教学实践角度分别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通识教育被引入我国,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上一直未得到统一,人们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在实践的演化历程中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的政治学背景。在此以往,我国的高等教育被赋予较多的政治、经济功能,过分重视专业教育,普遍缺乏主体性以及对大学精神的追求,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逐渐大众化,以往的专业化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愈发突显,而通识教育的贯彻实施则可以弥补现今教育的这一不足,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完全的”学生。目前国内高校在各个专业均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从通识教育的实践效果来看,还远没有达到“用通识教育来阐明学习共同科目的必要性”所要求的目的。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之路还很长,国家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反复提到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这已充分突显出当前我们在教育环节上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步调一致,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通识教育更侧重于育人,这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对教育本身的回归。

一、高校设立通识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一直受到国内外的教育学者的重视和讨论的话题。李曼丽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后,给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从概念中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成果——人所应满足这个社会之需要的条件是先做人,然后才是做事。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的教育来培养来塑造。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外面的了解具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间交往也更加频繁,人们在比较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当这种体验能够让我们自身充分获得自尊心和自豪感时,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由此可见,教育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各个环节只注重应试或专业教育而无视通识教育,教育出了问题,影响的不是一代人或几代人这么简单。

二、通识教育课学生选课心理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选课的心理有如下几种:以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为主进行选课(约30~40%);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看课程介绍,他们更关注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选择易过的课程优先选报(约20~30%);集中选课,由班级几个人确定后,其他人集中跟随选报(约20%);部分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在选课的最后阶段选课,就没有主观上的选择权了,只能从还未选满的课程中选课,也有少部分同学因自己喜欢的课已满额,而最终没有选上的现象时有发生(约3%);有的同学根据学长们的建议来选课,如有些同学考虑哪门课老师讲的好,哪门课程学分易得,哪门课程老师经常不来上课,哪门课程老师上课不经常点名等(约10%);随机选课,能选上的就上,而不把获取相应的知识作为最终目的(约7%)。可见,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选课心理我们一般是不易掌握的,具有不确定性。通识教育课设置及开课现状目前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在册的共有511门,其中多元文化特色类46门,人文科学类192门,社会科学类113门,自然科学类130门,教师教育类30门。每学期根据任课教师主观意愿自愿申请(通识教育必修课除外),再由学生在线选课。一般每学期申请通识教育课程的门数在70门左右,最后开课的课程为40~50门,从学生选课及开课实际情况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含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目前学校不对课程的数量及学科门类做出相关规定,只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应修的学分做了规定。学生可根据本人情况在不同的学期进行选修。当前每门通识教育课程的选课容量为140人,一般多数情况超过100人,有些课程是满额的,学生选课人数达不到30人的则本学期此门课程不能开课。通识教育课程每学期开两次(前八周和后八周)集中上课。

三、目前通识教育课程上课形式及课堂现状

目前,通识教育课的上课形式基本上按传统上课模式来进行,即老师讲授为主,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会串插一些相关视频。通识教育课程均被安排在晚间(17:30~21:00)上课。从调查结果来看,上课学生以听课为主的人约1/5,在课堂上做其他课程作业或看专业书籍的人约为1/2,看手机的人约为2/5~3/5。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出勤情况不易如实掌握,学生找人带课时有发生,很难控制。

1.存在问题及思考

教师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明确。施教者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必然导致对所授课程的大纲内容(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及形式把握不到位,至使授课过程中讲授内容过于偏向应用和专业化,不利于学生理解,进而影响了课堂氛围,这必然致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授课专业化,形式单一。经常听到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授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感到无耐,虽然对每一个讲授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但听者甚少,貌似对牛弹琴,久而久知,老师上课也没有了激情,效果不言而喻。大班授课,不利于教学形式改革的实施和管理。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下,一些有意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教师,面对如此庞大的课堂容量也感到无力面对。教育教学主管者对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的讲授者缺少引导和监管。首先,在教学的主管者应对学校的定位有明确的把握,并将这种思想纳入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培养体系中,然后对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或开展集中式的研讨,来强调和普及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解的把握;其次,对任课教师提交的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没有进行把关和认证;再次,在教学环节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检察等必要环节。

2.解决思路的探讨

强化教育行政管理意识,充分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从目前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能够看出学校教育主管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又花大力气建设了几门网络在线开放课程,而且类似的课程门数还在增加中,这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走向成熟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但从运行现状来看,还有很多需要逐渐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目前的课程设置门数和学科类别是十分充裕,当前需要提升的是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和教学效果。对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内容有必要进行适度的调整,以使其能够符合通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在内容讲授上适当增加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上也会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做人,这就达到了通识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了。但大多数课程在讲授内容和授课形式上与传统授课没有多少变化,这不能满足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在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上领悟的同步性,所以这是急需改变和调整的。可以通过加强任课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解基础上先去调整讲授内容,并逐步完善授课形式,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通识教育课与专业课相比,由于听课对象的巨大差异,对授课者在讲授形式上的要求明显要更具灵活性,对讲授内容要形象化、生动化和科普化。用通识教育的观念来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识教育”的观念是什么?这是所有施教者应最先思考的,只有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有效地去组织相关的教学过程,回到具体的问题上来,也就是要先回答“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还是“人才”的问题?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社会需要通才,而目前我国高校把培养专业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或是理论上要培养通才,但结果却未能如愿,很多在校学习成绩的佼佼者参加工作后被单位的认可度(社会需要的能力)却远不如那些在校时专业成绩平平而业务较强的学生。这些问题足以说明我们的培养方案在定位上或是在教学环节上出了问题,问题就出在我们过分地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亦或是在专业教育中缺少或淡化了通识教育的元素,没有让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让“教”与“育”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呈现出来。在学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较为容易地重新获得,但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领悟却不见得那么轻易的就能获取到,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或感悟会让学生记住很久,有些甚至会影响他(她)日后的行为,这就是“教”与“育”的不同之处吧。

3.教学形式的革新

随着“e”时代和“划”时代的到来,普通高校的课堂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的宁静和单调了,学生的闲暇时间再也不那么无聊而无趣了,“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扩大了我们获得知识的容量。学生对知识的索取形式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必将会促进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改革。文字式、灌输式的说教效果满足不了学生和学校的要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等碎片化的小微内容片段授课形式应运而生,已经让所有教学单位的教学环节不再寂静,虽然这种形式还不被众多的一线教师所认可,但它所带来的冲击已是不可避免,网络在线课程的实现对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无疑创造了最佳的平台,它需要更多的相关教学形式的变革来适应这种与时俱进之产物的即定需求。目前这种教学形式上的改革已经从我国的各个层次的办学单位蔚然成风,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尽快适应它并利用好这个工具,因势利导,改善目前在教学上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当前我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考核方法上与专业课有了较大的改进,即不以试卷的形式来进行最终的考核,目前,以提交课程论文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较为普遍,偶有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线提交的。笔者认为,重视平时考核,淡化期末考核对通识教育类的课程更加合理而有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平时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缩小”现有课容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对全校学生完成并达到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学分,从教学管理者和学生角度讲都是一件困难的事,目前学校已是黔驴技穷,笔者认为,加快和督促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所有通识教育课程的校内网络在线课堂(当然我校的该平台还有部分功能没有升级,但这已不是技术问题了)讲授,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我们完全不用考虑人数问题。否则,教学主管部门应认真考虑目前课容量过大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应试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我们虽然在教育上投入了巨资,但收获的却不令社会满意,通识教育只从大学入手,不再是亡羊补牢这么简单而有效了,教育是长期和持续的事情,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来讲,要做的事情也远不止当前所做的形式多于内容这么浅偿则止,而是须要高度重视,切实谋划,注重实效地进行设置和建设,把通识教育真正纳入到高等教育教学中来,让教育得到真正的回归,大学输出的人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这才是未来教育的目的所在。

作者:宗云 梁成云 金大勇 王娟 朴春香 黄世臣 单位:龙井市第四中学 延边大学农学院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延边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成果资助

第三篇:通识教育经验借鉴与启示

摘要:

通识教育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有明确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管理制度。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探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出发,总结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进而指出对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借鉴

1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1.1哈佛早期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时值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阶段,哈佛大学在全美首先推出了自由选修制度,从而形成了通识教育的雏形。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推行的主修与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主修学科和各专业领域内必须完成的通识课程体系。由此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雏形被基本建立起来,一直没用至今天。

1.2通识教育理论的确定

1943年由哈佛大学校长Conant抽调12名专家对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于1945年出版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确立。书中明确了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自由传统和促进人文素质的传递的基本观点。并且着重阐述了通识教育要培养人的4种能力,主要指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分辨价值能力。书中还系统的表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框架和课程教学方案。指出了6门通识课程,规定了学生要在6门课程中至少选修自然、社会和人文中的一门课程。该方案从问世后被自用了25年。这本书也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走向了成熟,是美国通识教育的里程碑。

1.3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为解决哈佛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和专门化等问题,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后,哈佛大学通过使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来代替上文提到的分类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体系是对以往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虽然此后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模块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的问题,但仍然对全世界的通识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直到2005年哈佛大学重新修订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形成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最终明确了四种能力:让学生有处理作公民应当为的公共事务的能力,有理解自身文化价值信念的能力,有评估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和如何随着时代做出改变的能力。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带来的经验

2.1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体系

哈佛大学生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历次修正都体现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关注和关心学生可能在生活和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从而助于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而且,哈佛的通识教育还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能从生理层次、精神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

2.2通识教育课程更灵活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不强调全体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统一性,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首先,在课程方案的设置中,每个领域里都有众多的科目可以满足该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取消了课程的单独分类,使学生更多情况下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就可达到培养两种能力的要求,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其次,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学生虽然不再有专业免修的课程的权力,但是可以自主双向计算学分,每修一门课程都可以自主选择计算为专业课学分或通识课程学分。这样可以使学生主修感兴趣的课程,又可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

2.3通识课程与专业课融合度更高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逐渐打破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各学科与专业的教师可以在通识课程中合作,从而使大量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满足非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哈佛学生2014年的选课手册中就开设可替代通识教育的课程213门。新通识课程体系对各专业课程和知识进行了整合,这样既突出了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性,又避免了按学科分类对学生的忽视,使跨学科学习知识的趋势得到极大的弘扬,建立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带来的启示

3.1指导我国通识教育目标的制定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应当围绕合理的教育目标进行,从哈佛的经验来看,我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还不具备哈佛通识教育中如此明确的基础性、渐进式、综合性的通识教育目标。因此,我国通识教育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完善人格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确定,使通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识教育的目标还要追求大学教育的价值,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思维,使学生在经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后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3.2改进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国家、学校和学院通识课程三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着美国哈佛大学的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三个类别。但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还没发展出哈佛大学如此科学和人性化的通识课程内容。首先,人文素质课程在我国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较为单一,孔孟之道,古典哲学等传统内容较多,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宇宙与生命进化,现代历史的思考等学科课程较少。其次,通识教育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开设开放式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第三,设置培养学生判断力和思维力的课程,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3.3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

哈佛大学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评估,培训通识课程教师,协调不同专业设置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工作。通识教育的管理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节约和优化了通识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我国高校也可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的管理办法,成立必要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使通识教育从一般的教务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师、学生、校内外专家有效的参与通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通识教育效率。

4结语

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在通识教育领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刻把握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对兼容多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论,促进我国通识教育蓬勃开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小莹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40.

[2]…张会杰,张树永.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03).

第四篇: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经典影片赏析

【摘要】

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关键词】

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学术界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英语课程中电影赏析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听力口语教学、任务和输出型驱动教学、纯语言知识、情感体验等几个方面体现功用;翻译学视阈中研究英美经典电影的片名、字幕和文本解读;跨文化视野下英美经典电影的个案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关系研究。上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如:康燕彬《英语电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表于2010年9月《读与写杂志》;林黉《英文原版电影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表于2011年5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胡贞《鉴赏原版英文电影提升跨文化语用能力》发表于2011年第2期《电影文学》;吴赟《多维立体化的翻译教学研究——以美国电影为语境》发表于2011年1月《外语电化教学》;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等。本文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一、学科特点

1.语言水平与教语言水平。除了研究语言专业知识外,教师应该注重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通过广泛涉猎各学科书籍提升人文素养,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实现通识教育的路径。

2.道与术。大学英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的功用,要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道术并重,将人文素养和英语语言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3.工具性与通识性。大学英语教学赢得学生,靠的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和充沛的情感,既要让学生学习使用语言,也令其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4.语和文。重“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近年来强调“语”的教学逐渐成为发展方向。在慕课平台等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翻转课程日益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重点训练“语”的听说课程及其教学改革必须跟上。

5.英语和母语。英语和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题

1.技术限制。语音室教学环境难以实现全覆盖,普通教室操作听说课受限制影响效果。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教学受限于语言室资源的问题。非商业目的使用欧美经典影片资源以构建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反复利用资源提高语言水平,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建构。

2.听说课程。外教人手不足,外教教学难以实现全覆盖。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汁原味的英美经典影片作为网络教学和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操作便利,学生在课后自学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成为情感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平台。将“语言输入”为主的课程扭转为“语言输出”为主的课程。

三、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实现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结合视觉文化风靡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论证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以跨文化思维方式赏析英美经典电影片段为切入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蕴涵的人文价值和思想突破,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提供实施路径。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的主题和案例系列及人文价值,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提供内容。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蕴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系列和主题加以总结,思考其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意义,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内容。美国经典科幻电影,指向未来和人类终极命运如《12猴子》、《地球停转日》;对文明冲突和人类作茧自缚自我毁灭的隐忧如《终结者》、《黑客帝国》、《银翼杀手》等;探索物种进化过程中的此消彼长如《人猿星球》、《X战警》;表达对神经、精神世界未知和混沌的恐惧如《盗梦空间》、《少数派报告》;对宇宙奥义的追问如《2001漫游天空》、与外星生命的合作和对抗如《星际迷航》、《星球大战》。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时间、生死等终极问题。又如思考人工智能与智人命运的纠缠,近几年诞生出《机械姬》、《机器纪元》等影片,对智人的未来作出预测和反思。《超体》和《星际穿越》等影片,勾勒出科学和思想的边界。代表美国魂和精神内核的电影,谈殉道者的孤独和伟大: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孤胆英雄的非凡勇气如超人系列《超人》、《蝙蝠侠》等,西部牛仔的浩然正气如《正午》,警匪片对舍生取义的讴歌如《变脸》,政要和名流的底线和良知如《杀死一只知更鸟》、《洛城机密》等。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用理性思维看待人性的弱点并思考宗教和文学对现世的超越。另外还可以探讨如英美名著及电影,闪耀着人类普世价值的永恒之光,英美女性文学及电影涉及的爱情和独立问题,英美史诗电影的崇高和美,黑帮片看社会的显规则和潜规则等。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收集包括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的跨文化研究类书籍和相关论文、英美经典电影DVD、经典电影鉴赏中英读本、大学通识教育(ELE)英语读本、西方正典中英读本、英文经典名著详注等,从教学实践和理论素养两方面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以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课程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为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功用提供可能性。目前学术界在跨文化视野下,对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而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以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来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旨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史哲修养、审美品位和思辨能力,这是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

作者:许妍 霍畅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15-2016年度科研项目“以大学英语教学为实践基础探索独立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SCWYGJ15_15

第五篇:大学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

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大学精神及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获得丰富及完善。通识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发扬大学精神,依靠好课程、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环境来共同构建。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

大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精神高地。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风骨与气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高级形式。然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学者见仁见智,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总结大学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其中批判与理性关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大学天然具有创新精神,当今之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充满变化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依靠的是充满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以及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世界公民”。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也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也自然对引领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

中国的通识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通识教育在中国以政府推动的方式予以展开。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端,也正是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结果及回应。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结束了美苏两级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格局,但其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的过程。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从学苏联转到了学美国,具体到教育上便是学习与苏联教育提倡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不强调聚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冲破学科的藩篱,研究并思考人文、科学、社会领域一切人类感兴趣的、共同的知识、文化、逻辑及历史,通过研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基础科学,建立学生对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奠定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底蕴,这种教育,摒弃了专业教育的狭隘,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世界。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工匠技能,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重在人的自我完善。通识教育通过开设人文、社会、基础科学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探索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才能视野宽广、兼容并蓄,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秉持良好的判断力,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决策。通识教育注重培养思辨理性和创造精神。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即为研读经典,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现象;通过研读社会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研读自然科学经典,学生应当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上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无一不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创造性地习得知识。也正是通过思辨理性及创造思维的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上已论及,通识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为目标,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批判性的大学精神对传统教育思辨的结果。通识教育从大学精神中产生,大学精神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

三、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

1.大学精神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性精神,决定了大学在面临自身的教学问题时也必然带有创新性,大学的创新精神催生了通识教育的产生,也成为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

2.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实现途径之一。大学精神的创造性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落实到教学方面,便体现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全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上的实现路径。

3.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大学精神的发端有赖于对新知的传授,新知即为创新,大学精神天然具有创新性。通识教育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传统专业教育的深刻思考及理性批判,理性及批判亦为创新。

4.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的继续发展仍然离不开创新。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都是创新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之后便可以停滞不前,大学精神、通识教育,都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需要对旧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精神以及通识教育理念予以批判、抛弃,取而代之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念和内容,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理性思考与批判思维,也就是离不开创新。

四、通识教育对创新培养的路径探索

好课程———坚守学术标准、学术理性的课程。通识教育,教育界对其的共识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不局限于知识,还包括品格的塑造。个人将“全人教育”解读为灵魂教育,灵魂教育似乎更易于国人理解和接受,通识教育注重精神层面,强调读书和思考,精神涵养的熏陶和养成。通识课不是知识拼盘,不是知识概论,而是通过该课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人类世界的精髓,或者是历史的,或者是文化的,或者是科学的,这样的课程必须有学术深度,充满理性与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思考、评论、批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好老师———具备创新素养的好老师。一名好的老师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真正的好老师教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把知识本身交给学生。好的老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在学问上精进钻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研究学术,与研究教育,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本分。创新素养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首先,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精神;其次,教师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教育一方面在于实践,另一方面在于总结,总结创新教学的经验与教学,寻找创新教学的规律,需要授课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探索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些都依赖于授课教师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创新教学科研可以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创新教学,促进创新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好学生———具备创新意识的好学生。通识课的授课目标是学生,要培养的也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创新的动机和欲望,创新能力无法将上述外化的条件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最近的一档青年励志类节目《开讲了》的一期节目中,一位量子物理学的演讲嘉宾就曾讲过,他现在招收博士生,最愁的不是他不知如何去教他们,而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进入到博士阶段后,已经丧失了对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兴趣。这里所说的最基本的兴趣,实际就是人本能的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发现新知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式微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需要再培养起来,需要授课教师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引导力。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识课目标的达成,需要好老师和好学生的良性互动,好老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学生在创新欲望的激励下作出创新成果,激励好老师进一步进行创新教育探索,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好环境———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通识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非通识课程所能单独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形成整个校园崇尚读书、乐于思考的校园文化。现在的校园受社会影响,过于功利化,对找工作有利的社团,大家愿意参加,纯精神领域的读书会之类的组织,很少有人问津。作为学校,不崇尚读书、不崇尚思考,是很可怕的,理性与批判的大学精神也很难养成。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文化赏析等社团活动,丰富校园创新文化生活,让学生处处学创新,处处可创新。

作者:洪东冬 陈凤贵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激励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政策的深入,高职院校规模快速扩张,但质量问题也逐步凸显。为此,国务院在“十二五”期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实施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155号,明确提出实施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广东省建设18所一流高职院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支点是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管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作为实施高校管理的主体,担负着学校发展方向、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校园建设等管理重任,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等问题也成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因此,在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今后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另外,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激发行政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推动高校改革创新、稳定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具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西方经典激励理论,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问题进行剖析并探寻其优化的路径。

二、文献综述

(一)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是管理的核心,其本质是激发人的内在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引导人们按照组织或个人所追求的目标,采取相应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激励的过程就是在内外刺激下的人类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目前学术界的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求理论、奥尔德弗的ERG需要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波特、劳勒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海德、罗斯的归因理论)。

(二)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的相关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主要是指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指从事行政管理的专职人员或以行政管理工作为主的人员,这些人员的集合就构成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包括校级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基层行政人员。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高校激励机制”为主题,从2010-2017年间,检索到期刊1346篇论文,硕博论文138篇。以“高校行政队伍建设”为主题,从2010-2017年间,检索到期刊440篇论文,硕博论文269篇。可以看到,目前对高校激励机制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教师、辅导员、科研人员身上。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的专题研究还比较少,尚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三、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的问题与成因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在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强校、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动下,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各项指标,对教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有着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但是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则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激励的现象。另外由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无法像教学和科研一样量化,一般侧重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其考核结果也是由直接领导作出评价或“民意”投票、轮流评优。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使考核结果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难以服众。而真正体现其工作能力、业务技能、工作业绩却常常被忽视。考核指标的简单化、主观化,考核结果的片面性、形式化、导致考核流于形式,也失去考核激励的本质。2.激励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薪酬制度缺乏弹性。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中,实行正编和非编制,二者在收入上存在很大差距,在奖金和评优方面更是天壤之别。而新进的行政管理队伍大部分都是由非编人员组成,由于激励形式单一,薪酬制度缺乏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工作的积极性与实效性。在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中,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主要有资历工资制度和职务工资制度,资历工资制度主要依据工龄、学历、职称等设计薪酬,职务工资制度只是针对岗位特点来设计,都没有考虑到行政人员个人的业绩与岗位的差别化。对行政人员的激励主要以精神激励为主,如在特定的节日或评比中评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再加以少量的现金奖励。相反,对于教学和科研人员则有多种形式的物质激励方式来肯定他们的成果与贡献。其次,相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教育工作者来说,行政管理队伍的职业晋升较慢,在专业职称评聘和行政职务晋升上都比较难,容易使部分管理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消极的心理,降低了管理干部的工作兴趣,出现职业倦怠、消极怠工、人浮于事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的成因

1.受到高职院校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从20世纪初起,高职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形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教育也同时实现了自身规模上的快速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一些高职是由中职升格上来的,其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硬件软件方面不太完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也相对不足,加上行政化管理方式,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传统的人事管理离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2.高校管理工作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的考核指标和激励机制。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本身就是琐碎、繁杂,大多是一些事务性程序性工作,部分工作是由领导临时安排,一般讲究服从,创新较少。另外每个行政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都是不一样,工作能力和业绩的评价存在较大的模糊性。教学和科研工作考核都有相关的数据来量化考核指标,但是对于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仍未出台科学、合理、细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手段不科学,缺乏对考核结果的反馈,这就导致了每年的考核流于形式。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把教学和科研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州某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从综合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专业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校企合作、国际化建设等六个方面作为重点项目推进,综合改革从试点二级学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来推进。人才培养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普通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对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却未涉及。导致对行政管理队伍“重选拔,轻培养、重使用,轻教育”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比较清晰、长远的管理目标,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队伍的工作效率。从管理干部本身来看,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应付日常性事务中,缺乏对管理工作的系统思考和理性分析,更缺乏对先进理念和举措的学习、吸收和转化,难以形成与时俱进的先进管理意识。

四、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岗位培训,突出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

大学管理本质是效率、协调、服务、服务创新,从大学的整体性质来看,大学管理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管理。因此,高校既要去行政化,同时也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选拔、管理、培训、考核三方面进行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要坚持“使用”“培养”“发展”并重。首先在选拔行政管理人员时尽量选择具备现代管理岗位的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建立因事设岗,能进能出、能上能进的用人机制。其次,合理设置高校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构建管理梯队,建立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再次,加强思想引导,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最后,加强专业化培训,系统学习现代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理论学习,还有校规章制度、业务技能、学历进修,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的干部队伍。

1.借鉴西方经典激励理论,构建行政管理队伍的薪酬激励体系。西方激励理论很多,如前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高层次需要:①合群(归属)需要(Needfor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②权力需要(Needfor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③成就需要(Needfor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和欲望。麦克利兰认为对每一个体而言,这三种需要是同时存在,他同时还认为,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强度,从而影响人的追求与行为。具有合群(归属)需要的人总是积极寻求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最低层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是领导者的主要性格特征之一,在高校组织内的权力包括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是他提出的三个需要中最高的一个层次,是建立在前两个需要的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依据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高校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形成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同时组织各类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考核晋升等措施来满足归属需要和成就需要。中层以上行政管理队伍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干部竞争机制、晋升发展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安排其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用“事业留人”的方式来满足权力需要和成就需要。其次,按照分层分类分岗位管理的原则,实行灵活的薪酬模式,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的关联;通过完善动态薪酬和奖惩制度,突出激励功能;健全校内福利制度,加强行政队伍内在的薪酬激励,最大限度激发行政管理队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构建以提高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领导班子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和方向,建设一支“忠诚、团结、创新、高校、廉洁”的领导班子队伍,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核心能力、综合素质、领导带队能力,对建设“学习型”行政队伍、加强行政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的行政队伍不同于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同于政府公务员,要制定出一套适合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特点的以提高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完善晋升制度、薪酬制度及相关的工作保障制度,把行政人员的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并保持激励的动态性、多元性和差异性。高校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能、特点和专业要求,明确考核标准,细化考核指标,制定科学的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分层分类分岗位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总之,高校管理水平的质量与效率直接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一支拥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结构合理稳定、勇于开拓创新的行政管理队伍,是目前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把行政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努力推进行政队伍履职能力的科学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敏.基于综合激励模型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

[2]刘建龙.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3(3):149-150.

[3]向艳华,魏风劲,唐新平.关于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以S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74-75.

[4]田汉族,孟繁华.从行政化到去行政化:大学管理本质的回归[J].高校教育管理,2011(5):11-15.

[5]李秀英.麦克利兰需要理论对高校引校高层次人才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6(1):75-77.

[6]谭志合.正确认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高教文摘月报,200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