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论文范例

教育文化论文

教育文化论文范文1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承文明,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人才。艺术学科属于大人文学科范畴,其教育模式不仅包括专业教育,也包含通识教育,必须以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双重教育为支撑,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想、如何创造。陕西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主阵地和当代教育大省,以陕西传统文化激发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分支,服装艺术教育经历了重大变革,服装专业的名称与涵义不断变迁,从20世纪初期的“图案”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工艺美术”、再到“装饰艺术”和“染织设计”,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装艺术教育和学科体系。陕西是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全国创立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的省份之一,服装设计教育不断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服装设计专业院校,服装人才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目前已形成大中专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的有序教育结构,使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和产业化。服装设计艺术教育基本依托艺术院校,有的院校把书法、刺绣、茶艺、编结等纳入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根基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作为教育使命与责任。服装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定位为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陕西服装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意识不断更新,真切认识到服装设计教育只有以传承民族传统、地域文化为办学定位,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把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体系中,呈现出科学化发展方向,才能使服装教育与时俱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现代服装艺术教育正在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于一体,集艺术性与技术性、综合性与交叉性而良性发展。服饰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应用必然涵盖服装文化学、服装设计学、服装工艺学、服装色彩学、服装材料学、服装造型学、服装生产学的整合知识,涉及人体工程学、解剖学、构成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必将为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产生新的创造性教育成果提供契机。

二、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对于服装艺术教育的作用

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尤其是周秦汉唐文化)代表着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将其渗透到服装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地域特色教学,对于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丰富和引领服装设计创意思路,可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统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知识为载体,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出发点,特别是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代表,为陕西高校学生提供了亲历、亲为、亲识文化资源的环境。对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的掌握也是服装艺术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在服装艺术教育中要以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为办学切入点,统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才能避免办学的同质化、课程的雷同和学生设计作品的千篇一律,从而使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服装创意设计、传承民族服饰、掌握流行时尚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可以与服装艺术教育、人文相契合,从而贯穿课程整个体系,包括服饰图案、民族服饰、服装史、服装创意设计、服饰效果图、毕业设计等。通过课程教学与作业训练潜移默化地渗透、提炼,将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质、造型、色彩、纹样、传统工艺、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创新,结合当前服装设计国际流行趋势进行再设计,使学生了解到三秦大地曾经存在的辉煌的周秦汉唐文化、民间美术特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课程之间由于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贯穿而系统完整、交叉融合,使教学与作业不再空泛。

(二)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教学实践的切入重点

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陕西地域生活形态的凝缩,与陕西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身处陕西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遍览陕西服饰文化的文物古迹、艺术遗存,养成有益身心发展的基本文化素质与品质。因此,有必要加大教学实践调研课程的比例,安排学生到陕北、关中、陕南实地调研、采风、体验,采撷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第一手详实调研资料,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梳理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征、内涵、形式,探讨其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关系,具体做法有:

1.采风。

通过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调研,采用文字复制、图像收集、元素临摹、动态视频实地拍摄、口述记录等方式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了解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种类,如五毒服装、虎头帽鞋等,这些直接源自陕西人民生活的艺术创作与传承,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2.元素复原。

通过速写、纹样临摹、色彩款式复原、服装材料模拟、工艺复制等方式直观学习、思考、掌握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突出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对传统民间纺织服装的织、染、印、绣等工艺技术与工具进行研究分析。

3.设计应用。

将陕西传统服饰的特色语言,通过变形、夸张、解构、面料再造等多种创新手法与服装流行语言结合,应用于服饰设计、纺织品设计、陕西旅游纪念品设计等。在这种集零为整、立体化、系统化、参与性的学习中感受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耳濡目染的文化艺术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学生对传统服饰、纹样、色彩、工艺和有陕西民间特色的剪纸、刺绣、蜡染、泥塑等民间美术耳熟能详,是其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传承保护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同时也使师生树立起对于地域文化的热爱,提高其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宝贵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也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营造服装教育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三)通过服装比赛弘扬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以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为设计着眼点,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服装专业设计赛事,以设计实践和社会与企业发展需要为实战背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丰富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已成为宝贵的服装设计元素,现在许多大赛的设计作品将陕西布艺、穿罗绣、布堆画、土布等地域性传统服饰艺术语言与现代服饰文化密切结合,构思奇特,使人耳目一新,随处可见对陕西传统语言的提炼应用。如雅俗共赏的年画、多姿多彩的刺绣、古朴典雅的纹样、精致富丽的铜饰、朴实憨厚的布塑和豪放粗犷的脸谱,或汲取陕西传统服饰纹样祈子求福、子孙繁衍的共同主题,或吸纳陕西民间服饰夸张强烈的色彩,或借鉴陕西服饰造型优美款式丰富的表现手法,应用于服装的纹样、图案、造型、款式、色彩、肌理、意境、内涵,这些都巧妙地结合了服装流行色彩、面料再造、立体裁剪、时尚材料等服饰语言,其形式各异,共性却是同一的,即折射出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文化底蕴,为服装设计开辟出新颖的设计思路。教学实践中,笔者已在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关于传统文化和服装艺术教育的研究,发表了《强化素质教育,增进人文精神——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地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蒲城传统土布纺织工艺研究——兼谈传统土布纺织品的发展前景和思路》《陕北民间吉祥元素在婚纱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擀制出的艺术——毡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香云纱服装设计中剪纸元素的应用》《当代中国主题礼服设计中唐代花卉纹样的应用研究》等论文。

(四)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开辟服装理论研究新视野

近年来我国服饰文化的理论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著作颇丰,主要有服饰史的研究、服饰设计原理研究和服饰批评研究,展示出中国历史悠久的衣冠服饰制度。在服饰文化研究方面也有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优秀论著,体现出服装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关于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学术重视,体系化理论研究尤为不足,更特别需要前沿意识。前沿意识为选题的前瞻性、新锐性、原创性和创新性提供了前提,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时代精神。前沿意识目前在国人的意识中尚显薄弱。在全球工业化发展中,作为人文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遗产保护,被用来建构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话语权。对西部地域生态文化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中华传统艺术代表地区的陕西,其陕南、陕北、关中等地的服饰艺术兼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与鲜明的地域风格,两者互相渗透交融,在展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因此,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发掘、抢救、保护、发展工作亟待进行。要理论先行,高屋建瓴,全面了解和掌握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征,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高度理论总结,梳理周秦汉唐辉煌的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博大的民间民俗艺术,特别是要注重整理、保护、发掘濒临消失的陕西原生态传统服饰文化的题材与工艺,运用科学方法将传统、民族、民间服饰纹样,以及色彩、造型和工艺中的精华进行客观、合理、完美地理论研究,体现科学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无形的,在研究保护中使服装文化理论研究者养成求真、务实、尚理的品格,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

(五)弘扬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陕西服装艺术教育的责任

陕西服装企业众多,纺织工业发达,天然资源丰富,技术成果较为先进,但是,陕西的服装产品缺乏创新,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却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服装艺术教育过程中,陕西服装艺术教育有责任针对陕西服装企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定位培养、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学术理论研究的系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熟悉陕西文化传承、服装设计与营销现状、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陕西服装行业需要的人才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首先,针对服装设计,能解析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服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元素为设计着眼点,树立以传统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为核心的现代服装设计理念,设计创作具有地域特色又不失现代气息的优秀服饰作品,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设计。其次,针对服装行业,能严谨、科学地调查服装行业状况,全方位对陕西服装的设计、功能、文化定位进行研究,明确陕西服装品牌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与创新机制,开展服装品牌文化的推广和研发,提升服装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影响力,创造新时期陕西服装的文化价值和形象。最后,针对社会责任,能借助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相结合,依据丰富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遗存,自觉构建陕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

三、结语

教育文化论文范文2

(一)从教学体系上把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分离开来

当前的高职数学教育把知识放在第一位,局部地看到数学的知识和理论,不能更好地感知数学所蕴含的创造精神和丰富的人文思想。实际上,知识只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还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更多的数学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当前,高职数学教学很多都是把知识与文化割裂,学生学到知识理论,不能够真正地理解数学的思维方法,更不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从数学教学模式来看,教学内容与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相分离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把传授知识当做唯一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只能简单地学习知识,不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去感知相关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丰富学生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这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对数学的较为狭隘的认知和定位,在这种形势下高职数学,只能给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对学生的数学教育没有拓展更多的视野,忽视了学生数学思想文化的培养,不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精神,更好的把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文化、思想、精神等方面统一起来,感知数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三)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不能把数学素养目标与学习目的有机统一起来

这种认识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只能传授数学知识,以培养学生更多的知识为目标,学生也只能更多地关注教材,应付考试,教育没有更好的把数学人文素养培养当做首要目标,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修身不能够很好地统一起来。学生只能是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能够对数学有更深的体验,也不能够把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使得数学失去了文化意蕴,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较为空洞,不能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

二、高职数学文化教育数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数学知识传授教学模式,更多地把数学文化教育,不再是以应试教育和实用主义为根本目的,而是让数学教学充满文化精神,实施素质教育。

(一)从教学内容上由数学知识向数学文化上拓展

高职数学教育应该树立文化教育的理念,以此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有关的知识教育,这样才能让高职数学教育枝繁叶茂,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开出鲜艳的花,结出较为丰硕的果实。高职数学教学应该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以这些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去充分地了解数学的精神文化,丰富学生的数学方法,教会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指导学生数学学习不仅要有学习知识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数学家的理想和信念,感知每一个数学家的精神境界,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这样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之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高职数学教学要教书更要育人

高职数学应该转变教育观,转变教学角色。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和知识数学知识,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文化教育,教师结合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对数学文化的体验和感悟,精选相关的数学知识为载体,向学生传输更多的数学精神,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历史,感知数学家对数学的信念和研究精神,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科学严谨的精神。用数学文化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数学教育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思想,不断唤醒学生的执着信念,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和创新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培养科学的生活观和人生观。

(三)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获得一定的知识,还应该提升他们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还应该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数学教学不能仅仅靠传授知识,尤其是不能靠脱离那种文化命脉的知识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广泛地理解数学的文化,去接受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了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务实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个人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一种思想文化精神和信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观。

三、结语

教育文化论文范文3

从文化的本质上看,道德是人类的一种人文创造。这里说道德是一种人文创造主要是基于人类创造的道德较好地处理和维持了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中有着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道德就像一种粘合剂,改善着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道德对人类社会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可以引导人们深刻地认识自身与外界。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以担负起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自然生活。二是道德可以调节社会之中人们各种关系与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群居社会,群居的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在这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需要借助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通过道德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三是道德作为衡量社会关系中的善恶标准,可以促成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教育主要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道德对人类社会的这些调节作用既显示了人类创造道德的智慧,也突显了道德本身的人文特征,道德是人类的一种人文创造。从文化的结构上看,道德是人类文化结构中的深层要素。道德是人们对事物所持的善恶、好坏、优劣的根本看法,在其本质层次上它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类文化的深层要素,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是行为规范的内在根据和理论基础,行为规范是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和必然要求。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它是人类文化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克拉克洪指出,价值观最为重要,因为对人类各种族、民族文化而言,价值观念是其文化得以存在延续复制的核心因素,而价值观恰恰是道德的关键所在。对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发展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延续,其核心是德性的培育与生成。道德作为道德主体在理性层次上对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是文化结构中的深层因素,是人类品性和人格的沉淀物。总体来说,道德不但本身是一种文化,而且道德更是文化结构中的深层因素、是文化的核心。

二、文化对道德教育具有决定意义

文化传统决定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作为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反映,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文化传统,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有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其价值体系是文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即文化系统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往往具有其不同道德观念和道德文化传统。从世界上看,世界不同民族因其文化背景差异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内容和道德精神。西方信仰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道德具有一种追求自由、博爱、民主、平等的道德原则,而又把这种道德归于上帝或神的启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其道德内核体现为“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仁”这一道德教育特定内容。所以古代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说。世界各民族如此,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也如此。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于各民族地域和生产生活差异,各民族内部形成了各自不同道德关系和道德内容。文化传统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因为人是文化性的存在,语言、神话、宗教、伦理和艺术等文化样式既是少数民族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少数民族自身的生存方式。不同人类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是独特的,有时甚至让人难以理解。这不仅是因为某一群体把握世界和自身生存的方式与我们有别,更为根本的是这一人类群体在理解和把握世界中蕴含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一个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是相对定型的,并为这个文化群体共有。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需要深入教育对象的文化传统,把握教育对象及其群体的思维方式,只有深刻把握教育对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根据教育对象思维方式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措施,才能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包含着道德知识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熏陶以及道德意志的磨练,因而贯穿着一定的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在道德教育中,不能仅停留在对某一群体把握世界的方式及其自身生存方式的把握,更为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把握世界的方式对隐藏在这一方式背后的思维方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实践活动方式是怎样的,人的思维方式大体也就是怎样的,个体的思维方式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道德教育需要深入教育对象文化之中,把握教育对象群体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文化传统决定着德育环境。一般来说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社会风俗习惯,为人们设计出道德行为规范,形成道德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个体的道德品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少数民族来说,由于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风俗、风土人情和语言文化,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个体道德品质的生成。由于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道德教育环境又决定于一定的文化传统,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植根于这种文化传统,深入文化传统内部才能把握住道德教育环境的特点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以更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为实现道德教育目标、传授道德教育内容所采用的与其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方法去达成,如果只是制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甚至有了科学的教育理论,但是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预设目标难以达成。道德教育实践也反复证明道德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教育者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最终形成的道德教育效果完全不同。只有在具体道德教育实践中采用适合教育者、适合教育内容的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总体来说,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方法对于消化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教育文化论文范文4

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文化产品要有文化和有灵魂。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但发展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文化创意发展无底线。2010年,山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展开了西门庆故里之争。产业发展,经济繁荣,忽视了道德文化,文化中的低俗的、被批判的内容当做宣传发展的内容。影视粗制滥造,匪夷所思。抗日剧层出不穷,因拍抗日剧之多,横店一度被坊间戏称为“抗日根据地”。故事情节不断超出想象,被戏称雷人剧。文化创意发展超出基本的事实,脱离了生活,无法被大众所接受,注定产品没有市场。作品的“山寨”。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缺乏和层次不高,创造不出高品味的文化产品,当一个好的文化形式出现后,纷纷模仿。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的《201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指出艺术创作的雷同问题在某些领域引人担忧。文化元素使用乱点鸳鸯谱。2015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内衣时装时,糖葫芦、青花瓷、戏曲脸谱等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背景衬托众佳丽。内衣秀和传统文化的关联点在哪里,为什么要如此的牵强附会,传统与现代结合就是简单的拼凑吗?“文化接受”还是昨日黄花。奔驰的列车、拥挤的高速公路、宏伟天安门的广场、莫斯科红场、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巴黎的卢浮宫对于中国的大妈们来说不过是很好的跳广场舞的地方。文化创作者的文化根基浅薄,创作不出能被大众所接纳的文化产品,宣传不了优秀的文化,文化受众的文化无法提高,就接受不了高雅的文化,就不愿意接受或者接受不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与文化产品的内涵、文化产品受市场欢迎度不是协调共进,侧面反映文化产业人才的创意能力和素养。高素质文化创意者只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市场需求,结合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进行精深思考、艺术创新,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必须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文化培养。

二、高等院校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职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外又增加了文化传承这一职能。高校的文化传承职能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所需求的核心。但中国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上也是在举步维艰。

(一)高校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生源质量不高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截至2014年,中国高校录取698万人,录取率为74.3%。各地方政府以教育拉动经济内需,整合资源,筹建地方高等院校;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999年的1020所增加到2014年的1802所,增加近一倍的数量。扩招计划使中国精英式的普通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在客观上造成了高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最初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行业人才多是民办院校培养的。1998年,国家允许创立民办高校;2002年,对民办高校政策进一步放开,允许民办高校有招生自主权;截至2015年,中国正规具有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从2001年的58已增加到722所。作为公办高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审批,需要政府财政投入,师资力量的引入行政化审批,因此,公办高校的一个新专业的筹建、审批、建设发展周期比较长。而民办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比较自主,能够很快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文化创意产业刚刚兴起,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人才的培养是民办院校。但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多数学生因中学阶段基础薄弱而无法进入公办高等院校,而被迫进入民办高校,因此,民办生源质量比较差。民办高校又因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不够重视,所培养的人才在进入行业后,无法满足高质量的有内涵文化产品的创意。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习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喜欢这一行业,而是因为在中学阶段学习能力不够,而中途被迫学习相关艺术类专业基础课,进而进入创意设计、表演类等专业,他们的先天文化基础并不厚重,决定了他们的后天的文化创意不足。

(二)高等院校忽视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人才文化素养的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是立足创意,而创意的基础则是对各种已有文化的创意加工,而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内容为王,”这是文化创意产业界早已达成的共识。所说的内容即产品所包含或体现的文化价值,文化创意产业所产出的产品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价值,并且被大众所接受和消费,这个产品才是合格的。文化产品形式各异、内涵多样,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创意者所具有的文化基础以及对文化精神内涵理解,这个文化基础价值是直接体现创意者的文化价值观、大众文化价值观、社会文化价值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的综合融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创意、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而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历史文化。文化创意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了解不同文化,彼此进行借鉴吸收,才能创意出被相应的地域或民族文化的消费者所接受。有识之士在总结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必备的素质中第一个就是具备深厚的文学艺术素养。没有了文化根基的创意是空中楼阁。高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主力,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是文化,需要创意产业者对相应的民族、民俗、社会、历史、文字、宗教、文学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在“专业”化的形势下,对于创意人才的培养则应放眼大视野,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印下深厚的民族文化的记忆,结合世界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现代人的思维,培养高素质的创意产业精英。邓小平同志在期间被下放到江西“改造”期间,在精神上靠的是文学来充实自己的内心。在最艰苦的时候,他坚持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哲学、中外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这些书籍,陪伴邓小平度过了在江西的艰难岁月。改革开放的创意必须具备改革开放的高的追求与基本的基础,没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基础,如何创意出高品味的文化创意产品。近几年,我国的文化市场上低俗、怪乱的产品不少,各种另类的炒作现象不断,超乎大众想象的雷人影视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当前的文化产业从业者的文化素养不够,文化根基薄弱。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使用了《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一古典名句。不仅是这次,据统计,在各类讲话中300余次引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言。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怎么写出震撼人心的讲话稿。目前,尽管国家一再强调大学生要重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并没有重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没有重视传统文化基础的构筑。在高校扩招后,生源素质下降,但高校的教学改革并没有加大师资的投入,而是纷纷降低学生在校学习的学分。一些专业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而降低或压缩学生学科基础课程,导致一些专业不得不放弃学生的文化素养课。北京联合大学2015版培养方案设定学生毕业学分为160学分,该校作为北京市属应用型二本院校,该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并没有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学习的必修课安排,只在选修课里安排了计32学时2学分的内容不定的课程;与之相同学校的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2014级培养方案均开设有3学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接受学科基础和3学分的艺术哲学;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学专业普通班2015版培养方案涉及学生文化素养课有5门,总计10学分,另有文化沟通类的选修课。学生没有系统的文化知识,没有专业的文化熏陶,只能依靠初高中阶段文化进入社会,所创意的产品也就停留在学生时代的认知水平。2015年,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轰动业界,被当代中国动漫分水岭之作。但这恰恰反映了当代中国动画的衰退。当代中国动画不仅严重缺乏艺术性,而且故事低级。网络戏评中国动漫只有狼、羊、熊。人们怀念的仍旧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黑猫警长》、《阿凡提》、《葫芦兄弟》等传统动画,似乎在这些传统的动画片里找到乐趣,找到他们熟悉的童年。因为这些动画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中国服饰、音乐、造型、故事情节等都带有浓重的民族风格特色。广电总局的统计显示,“包括孙悟空、阿凡提、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在内的11个国产怀旧卡通形象,如今的市场估值高达17亿元。”(2015年6月3日文汇报)但是对这些卡通形象的产品的开发在市场上却是寥寥,不能不反映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马福平2013年7月在《中国文化月报》发表《看了又看》一文,对国产电视剧发出无奈的感慨,新的剧作要忍受穿越时空的武器、神一样的抗日英雄和猪一样的日本鬼子;剧作人物早于历史时间出生;只好每年暑假都是选择四大名著等传统经典。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十六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尽的宝藏,正如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所说:“民族文化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沃土。”但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怎么能开发这个资源宝库;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观,还是会出现争夺“西门庆的故里,潘金莲的家乡”的奇怪事件。

三、总结

教育文化论文范文5

随着手机、电脑等传播媒体的兴起,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网络文化安全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根据定义,网络文化安全可以理解为能够在教育系统中发挥正面导向作用,丰富正确的文化价值内容,确保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网络文化状态,可以被分为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以及网络精神文化安全三个方面。其中,物质上的安全应依靠软硬件的建设;制度上的安全应依靠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精神上的安全应依靠安全意识的树立。

二、网络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一)网络文化与教育的内在关系

网络文化与教育由整体上来看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应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需求,保证受教育者可以适应未来网络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先进技术与理念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快速的掌握先进的网络文化知识,推动网络文化发展。教育具有传递、选择、促进文化发展的功能,网络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可以得到根本的继承与发扬。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并深刻影响着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教育也是与网络文化背景相对应的教育。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

为了满足网络文化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需求,教育应作出深刻的变革。首先,变革其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强对教育的投入,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其次,要倡导教育民主化,注重个性发展。教育的民主化主要包括教育权利与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平等以及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等内容。再次,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渗透民主意识、培养民主能力,及时了解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保障在追求民主化的基础上做到个性化发展。最后,改革教育内容,使其符合集约化、多媒体化的要求。我们应在发展新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做到去糙取精、古为今用。

三、网络文化安全在教育系统中运用的对策及建议

(一)规范网络信息监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确保校园网络文化安全,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规范网络信息内容;完善网络的法律法规与监督机制,严厉惩处散播黄色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上网行为。学校也应研究定制加强网络文化安全的具体措施。例如,学校可以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向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网络信息,引导学生正确上网。还可以举行网上征文、网上沙龙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与兴趣范围,为网络文化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信息氛围。

(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养成良好上网习惯

老师是网络文化安全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老师应做好学生的网络教育工作,强调网络利弊问题,用正确积极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化问题,还可以开放班级群组,及时与学生交流探讨。学生自身也应严格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坚决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入侵,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过滤网络文化内容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的网络文化净化政策,及时规范网络思想舆论,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以便正确引导人们在网络上的自由发言权。政府还应建立网络公民的权利与道德规范,并加以引导其行为与道德走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育系统的开发性也大大提升,网络很可能会将一些不良文化信息代入校园,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不及时过滤清理,很可能会随着网络扩散出去,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性影响。网络教育安全监管系统是基于对内容分析的过滤系统,通过界定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比照检测程序给出的不良信息结果指数进行设定,决定其是否需要被过滤。

四、结束语

教育文化论文范文6

在中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校须进行顶层设计,并由校领导组织实施,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并层层推进。如学校可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由分管教学和政教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可由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及团委书记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教育计划,并组织、监督实施。同时,团委应负起舆论宣传的主力军作用,可以利用广播台、黑板报、讲座、演讲比赛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宣传在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政教部门应该把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抓,利用集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利用学校资源建设“书香校园”

在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浓厚氛围的基础上,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书香校园”,让校园里“书声满屋,书影满园”,形成人人爱读书、处处可读书的良好局面。

1.学校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定期开放,组织学生阅读。

同时,可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对爱读书、读好书的学生、班级实行奖励。

2.可建立小型开放式书架,实行图书漂流制度。

为方便学生阅读,学校可在校园公共场所,如楼道转弯、寝室大厅、食堂等地设立开放式书架。图书来源主要是教师、学生、社会捐赠等,书架由指定班级负责管理,全校学生随阅自取,阅后放回。这样,既可方便学生阅读,又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

3.可建立传统文化墙,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块砖都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校可利用空白的墙壁,制成传统文化墙,上面画上名人贤达画像,写上名言警句、励志故事等。如“勤”字墙: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都是因为“业精于勤”,又有多少人事业败落,也是因为“荒于嬉”。又如“积”字墙(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志”字墙(志当存高远,真诚写春秋……)等。

三、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选择教育内容应秉持“就近、合适、足用”三原则,尽量考虑中学生特点,切合学生实际。

1.可以从乡土文化教育入手,培育学生的良好德性

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笔者所在的三门为例,三门人杰地灵,物产丰茂,乡俗众多,其中就有很多民风民俗积极向上,很适合培育学生良好的德性。比如三门传统小吃“糟羹”,就跟戚继光抗倭有关,很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三门农历正月十四有“迎龙”习俗,亭旁的“杨家板龙”为三门一大文化名片,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就蕴含了丰富的中华龙文化传统。

2.可组织学生解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从中寻找传统文化元素,变冷冰冰的条例为温馨的文化熏陶。如“坐、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这一条,我们可以联系电影《少林寺》里一句话: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讲“尊敬老人”,我们可以引用三门的俗语:敬重田地自有谷,敬重老人自有福;讲“不迟到不早退”问题,我们可以用“宋庆龄冒雨赴小学生之约”的故事;讲“守信”,我们可以用曾参杀猪的故事;讲“爱惜粮食”,我们可引用《悯农二首》。这样的教育使得硬冷的条条框框变得活泼、有趣,学生也更愿意接受。

3.可向学生推荐经典美文作为课外必读书

如《三字经》《弟子规》《诫子书》《孔雀东南飞》《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与古圣先贤成莫逆。

四、以校为主,放眼社会

学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学生也不可能永远圈在学校里,成为象牙塔里的幼苗。学校可利用周边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给学生提前打预防针,尽早培养免疫力。

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观

摒弃一上网即玩游戏的坏习惯。网络是工具,是获取知识的渠道,学校要让学生学会分辨网络上良莠并存的现象,学会选择,让网络为己所用,绝不能沉迷网游而成为网络的俘虏。

2.可成立各种志愿队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义工组织、青年志愿队,定期到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服务,以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3.应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把学生在家庭、社区、村庄的表现列入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孝子孝女”评选活动的依据,避免出现学生在校表现良好而在家庭表现恶劣的现象。

4.可鼓励学生品尝、参与制作传统美食

了解中华美食文化,熟悉美食背后的故事,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洋快餐,养成健康、科学、传统的饮食习惯。

5.须教育学生理性对待洋节日,不盲目跟从

不随大流,要学会洋为中用,借西方节日的外壳,过中国节日的传统内涵。

五、结语

教育文化论文范文7

对于文化的概念,很多学者做出过很多种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相矛盾的地方。笼统地说,文化应该是一个民族或人群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的总和。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历史、地理以及宗教的差异,导致这部分人形成独特的或者和其他人群相差异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以及由此产生了他们相对独特的文学、艺术、建筑等等都应当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也是某个群体所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集合。文化是使个人行为能为所在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由于是特定群体所共同拥有的,因此它的产生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社会产生了文化。通过习得,部族内部的人员或者外来学习者可以学会或者了解这个群体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不是遗传而来。文化是一种框架,它包括各种隐性或显性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可以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但是文化的核心信息是来自于本群体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文化一方面体现的是正在进行、不可停顿的生存活动,另一方面是规范、调节、控制或影响着这些生存活动的相关知识、价值、意义等。文化并非附属于人,而是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文化的传承的主要方式是语言。语言虽然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是形成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的主要媒介。

2语言的社会属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知识和思想的工具。人类通过语言这种工具保存和传承着他们的经验和思想等精神成果。除语言外,人们尽管可以通过图片、动作、表情等传递思想,但是语言是最方便,最直接的传播介质。语言和社会是一种相生的关系。语言产生于社会中,社会也同时提供给语言不断发展的平台。社会,也就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相互有交流,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历史传统的人群。他们通常说着同样的语言,信仰着同样的神灵,有着共同的善恶标准。语言为社会服务,社会离不开语言。语言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要离开了社会,人也会失去语言能力。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可以说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又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人类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为反映这种变化,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所以说,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但同时它也承载着文化。语言记录了文化,语言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既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所以语言既是社会事实又是社会行为。同样,文化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也产生重要作用。掌握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语言记载了文化,也是人类思考、交流、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在他的《语言》(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他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EdwardSapir,1921:221)。因此,想要学习某种语言,真正掌握这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相关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理解语言必须要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与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的要素之一,但它却渗透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任何符号系统无可替代的传播力量。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与文化的各个部分有着互相影响。语言是特定人群所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因此它具有社会属性。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对于语言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语言本身,应把对于语言的研究置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语言与文化是两者局部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虽然语言本身有一些和文化无关的东西,文化也同样有一些跟语言无关的东西。试图从语言本身中去寻找文化的内涵,必然会走入困境。但是,寻找文化的内涵必须借助于语言。

4通过语言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能折射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特有的某些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相关或者相似甚至差异很大以至于完全相反的中文文化与英文文化相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地理、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差异是产生这些相似或者差异文化的背后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或者简单讲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化和差异。这种将传统文化背景带入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1在词汇中学习文化

英语单词是学习英语语言的基础,因此对词义的准确把握是进行顺畅英语交流沟通的前提。词义可分为基本含义和隐含意义。基本含义是单词的基本含义,或者说表面含义,而隐含意义则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如“丧家之犬”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如Iftheolddogbarks,hegivethecoun-sel.Loveme,lovemydog.由于中英语言背后的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有些词汇虽然基本含义相同,但它们在英汉语言中隐含意义却不同。这也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所以在讲授词汇时,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单词的基本含义,也要让学生领会词义的隐含意义。了解隐含词义,就必须向学生介绍这个词所反映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等,也就是介绍词汇背后的文化。同时,相关的词汇中文背景知识可以同时对照讲解。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同时,也能增进中文相关词汇的文化内涵。

4.2在典故的讲解中进行文化背景导入

英语语言有悠久的历史,同汉语一样拥有大量的传说和历史典故。这些典故中留存了浓厚的英语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以及丰富的英语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运用典故可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生动,了解这些典故可以使沟通更加顺畅。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宗教经典《圣经》以及它的文化起源———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aPandora'sbox等等。汉语中也有一些相关的来自佛教和历史的谚语或者成语。例如,捣虚批吭,意指乘虚攻击别人的要害。这个词和Achilles'hee意义上就有相似之处。故在英语教学中,多提供与英语典故或习语相对应成语加以比对。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这样可以避免单纯的传统文化课讲授中的一些弊端。

4.3通过视听材料进行文化背景导入

由于条件所限,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大多数并不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进行。利用多媒体,可以把真实的语言环境形象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在真实情景下感知语言与文化的条件,使语言表现得更加具体、全面、真实。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文化背景,教师可以加以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对更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4.4通过阅读经典英语文学作品

经典名著都是流传很久、获得大多数人认同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它们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同时也体现语言背后的文化。经典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社会、人物等都会带着一定的文化色彩,反映出不同的风俗习惯、社会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言行会有一定的差异。在了解差异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或文本的内涵。在了解英语文本的内涵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某些优秀作品也可以对应地进行普及。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缠绵的爱情故事,中国的《西厢记》也是讲述同样的故事。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言行的差异是主要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通过对比两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英两种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人们行为上的差异,促进他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5结语

教育文化论文范文8

1.不同社会风俗和礼仪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社会习俗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人们的言语和行动。对于不同的社会风俗,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表达。与人交谈时,对于年龄和薪水等方面的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是有差别的。中国人会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西方人通常认为这样的问题会暴露他们自己的隐私,这些问题使西方人感到不舒服。对待时间这个问题,中西方也有不同的观点。西方人比较注重时间观念,他们认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守时,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大多认为应该给别人做充分准备的时间,可以原谅别人迟到几分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西方人喜欢看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和眼神的交流。然而,作为一个中国女孩,并不习惯长时间看着别人的眼睛,与他人交谈时,当别人盯着自己看时会感到不自在。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闻名于世。当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加深。所以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如果主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会说“多吃点”。主人甚至给客人盛相对较多的饭,使外国人感觉尴尬。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当客人来家里吃饭,主人通常会说“Helpyourself”,希望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2.不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谦虚在中国是传统美德,即使知道自己是优秀的,但在别人赞扬自己时,也要说:“你过奖了。”当别人赞美西方人时,他们会说“谢谢”。中国人提倡谦虚而西方人更喜欢自信。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确认和尊重他人,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认为应该保持谦虚。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表扬学生并要求同学们为他鼓掌,学生会感到害羞,然后教师希望学生不要骄傲而加倍努力。这体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但在说英语的国家,学生从来不会隐藏他们的自信和快乐。人们会说“congratulation”来代表他们的祝愿。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影响英语学习观念。西方的独立意识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平等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关心其他人的事务。而中国人推崇集体主义,关注自己的利益,又满足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父母和教师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干扰。在中国,教师要先教学生爱祖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中国的孩子总是会说“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父母”。在中国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然而很少有讲英语的人有这样的想法。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文化进行探究,以达到对异文化更深的了解。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人们将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途径

1.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应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跨文化的培养教育目标。由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较弱,缺乏一定的跨文化价值观,因此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外,还应具备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技能。从事高校跨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对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差异,以帮助教师认识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多元文化,开阔跨文化视野。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培养文化意识,增强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专业技能,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学习也需得到相应的加强。在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欣赏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文化视野的扩大,能帮助学生形成公平的文化意识和世界观。在语言和文化的密切结合中,教师可帮助学生体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此外,英语教师也应该丰富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大量如教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他们应善于认识和了解英语学习规则,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在外语教学史上的一些关键的教育学学派,适当借鉴前人的一些外语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便他们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达到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学习态度

如何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教师应明智地看待文化差异。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杂志、实践交流,来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教师应努力将教学重点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不能只传授知识,要从主题、文化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他们可以定义跨文化交际的类型和范围,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话语和通过话语内容学习文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念。在文化研究中,教师应克服文化偏见,消除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文化策略和训练文化策略的机会。跨文化教育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内涵的继承来体现,教师要发展各种教法,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阅读、口语、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扩大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整个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可以改变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均扩大他们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要求人们认识到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时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鼓励他们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认识世界,形成全球和国际意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