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素养教育的实施

中学语文素养教育的实施

摘要: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开始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和基础,积极地利用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策略,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研究以及小组内部的探讨实现个人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素养教育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为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以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本文以中学语文为切入点,具体分析素养教育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学语文;材料积累;素养教育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强调,在落实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过程中,语文课程必须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素养教育与现有的语文教育内容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不可否认,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语文素养教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素,了解学生语文素养教育的实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及手段,实现语文素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一、在语文材料的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学科,语文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语文教师要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存量,使其能够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素材。第二,教师应积极地推动学生思维加工能力的提升。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知识积累、熏陶、感悟以及语感的培养和历练相结合,结合目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以及自主阅读的机会。在语文教学实践时,教师需要注重诵读。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不同阅读环节之间的联系,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直观体验。背诵并非是机械性地死记硬背,而是将思维活动与听觉、视觉相联系,做到不同感官的有效调动以及结合,将各种语文阅读材料与教学实践活动相联系,为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提供具体的环境。在不断背诵以及记忆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掌握大量优美的字、词、句、段,在头脑之中形成个人的感知以及体验,建立丰富的语言模型。结合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学家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通过阅读以及反复记忆,学习者的大脑翻译器官将会得到有效完善,同时还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对于学生来说,不断地阅读以及体验能提高情感认知能力,积极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升语文素养。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文章中有很多优美文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略读,在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再要求学生进行精读,细细品味文章中的内涵。

二、在教学活动之中提高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全新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该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以及过程与方法的有效应用,教师需要注重不同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明确教学目标的实践要求以及具体内容,实现对学生的整体引导、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语文素养。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大纲的桎梏,还能够突出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以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为立足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让学生能够在主动感知的过程中,积极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1]。语文教师还需要注重将语文素养教育与阅读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在鉴赏文学作品以及初步理解的过程中培养高尚情操,促进个性化发展,不断丰富其精神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及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教育实践涉及的内容和环节较为复杂,学校需要积极地开展各种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感情升华,不断吸收各种优秀经典作品的精髓,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有效丰富和发展。作为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的重要手段,书面语言对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有关键作用。在自主写作和自由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加深对世界和生活实践的认知,真正做到热爱生活,关注现实,实现人格健全以及个性化的良性发展。在口语交际情境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表达的能力,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实质要求,针对学生口语练习的实施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和父母之间最难忘的事情,在调动学生的情绪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学习课文,通过这种互动教学活动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将综合性学习与现有的教学大纲相联系。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教师需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快速提升。通过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语文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各类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以及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将综合性学习与现有的阅读教学相联系,使两者相互照应,相互影响。同时大部分新教材中所涉及的阅读课文在内容形式上较为复杂,在综合性学习时教师需要实现不同单元之间的有效整合,了解阅读内容以及阅读形式之间的相关性,实现对学生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有效感染和延伸,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真正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需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本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学习活动,提高个人语文素养。

四、结语

中学语文素养教育与实践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前提下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语文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掌握语文学习的精髓,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陶远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57-58.

[2]赵春林.小组教学是教法改革的核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教学的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0):69-70.

作者:苏丽斌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