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政教育范例

中学时政教育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等教育视角;农村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为我国高等院校思政专业选拔人才提供直接的知识、能力准备,而且能有效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也理应成为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研究的对象,并且从理论上看,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和明显的优势。但因高中政治教学与高等院校思政专业教学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导致两者之间互联互通受阻。高等教育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成果非常少见,期刊网上从高校思政和管理的角度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论文仅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研究》1篇,可见从高等教育视角反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与价值、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审视

1.高中政治课统筹安排的整体性有待提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治教材的内容与编排、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甚至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等整体上出现了民族性、地方性和学科背景等差异,这些差异在我区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也同样存在,它虽然具有因材施教的优越性,但这种差异性明显加大了高校思政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难度,所以从高等教育视角审视高中政治教学统筹性的缺失,就必然要求全区政治课教学需在区教育厅统一指导下,不断调整和改善,以求全区高中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统一性。20世纪90年代,高中政治课程安排顺序是高一《经济常识》,高二《哲学常识》,高三《政治常识》,在高三第二学期期末安排毕业会考,会考成绩直接决定是否顺利毕业。同时政治课成绩纳入高考总分,决定学生的升学。所以,此时的政治教师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内部均具有较高地位。但在21世纪初的新课改后,学业水平考试提前到高二期末、且理科高考生的政治分数不计入高考成绩,虽然全区大部分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材内容、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等均还是以区教育厅的相关规定为行动指南,但各校、各专业的师生对待政治课教学的态度则大不相同。如大部分普高以每周10节课为满工作量,而有些名校、集团化高中则因生源充足、引进或留用政治教师人数较少,所以要求每周12节、14节才满工作量,这种满工作量的规定就反映了各校管理者和各专业师生对待政治课的态度,从而给各校政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这种差异性随农村高中数量减少,高中城市化、集团化、名校化现象日趋普遍日益加剧,名校和集团化高中每周12节、14节才满工作量的规定日趋普遍,远远超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的课时满工作量规定,使政治教师的收入相对减少,同时也加大了他们的身心压力,严重影响政治教师的身心健康。且各校的政治课课时数量及其排课行为还随学考结束时间进行动态调整,学考前后的课时安排差异性较大,在有学考和高考的学期,政治课课时是理工科每周3节,文科每周4节,在无学考和高考的学期,政治课课时是理工科每周2节,文科每周3节,使政治课教师授课班级具有不确定性,这可明显看出,各校理工科专业大多是以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的心理和行为去应付学考和高考,从而显示部分高中的理工科专业对政治课教学的轻视。笔者在学考命题期间,有部分名校的政治名师反映,一般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只要上两个班就可满工作量,因它们的课时安排一般是4—5节/班·周。由此看来,政治课在各高中学科中的地位明显具有附属性,学科间只存在培养目标不同,轻视学生的某门学科,就相当于忽视学生某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总之,全区各高中政治课课时安排、内容安排和教学目的任务均有很强的差异性,不仅有县市差异、学校差异,且有时间差异、学科差异,我们承认和鼓励这种差异,但仍希望全区政治课教学能走向整体规划,希望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

2.各校政治教师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理解与阐释参差不齐

高中政治教材内容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使高中政治教材内容较20世纪90年代增加了《文化生活》,在学习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毕业学考提前至高二。虽然理工科学生的政治分数不计入高考成绩,但必须通过学考。这些变化和要求促使高中政治教师紧张备课、规划教学进度,尤其是政治教材内容每年变化,更让他们在研究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吸纳形势与政策方面的内容,所以大多处于心力交瘁的境况。基于考试制度和政治教材内容的改革,政治教材体例也发生变化,这对高中政治教师正确把握和理解教材内容和体系、完成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政治教师将查阅资料、认真审阅教学参考书等备课行为与理解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和培养目标、认真审视和把握现时代学生身心素质和心理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就政治课整体布局看,因高中新生的思维或多或少具有初中生的感性思维特征,所以大部分学校就把感性化最强的《经济生活》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使教师能做到内容生活化和生活内容化。《政治生活》的内容相对《经济生活》和从未有过政治活动体验的高中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教师上课仍能做到内容生活化和生活内容化,所以,《经济生活》之后紧随《政治生活》。因文化是哲学的符号化,所以《哲学与生活》课程安排在《文化生活》之后,由此可见,高中政治课程的安排顺序反映了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感性化程度逐步降低、理性化程度逐步提高的基本特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但如此繁杂的教学内容要在两年时间内全部完成,势必造成教材内容编写与授课阐述深浅之间的矛盾,因教材内容编写必须遵从教育原则和学科基本任务,要想有效完成政治学科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就只能要求授课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按教材体系有选择、有主次授课,否则授课时间不够,就很容易导致城乡中学、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文科和理科政治教师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理解与阐释参差不齐的现象。如《哲学与生活》是高中政治课中最抽象、最难懂、最难教的部分,且因其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学考高考安排的时间关系,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特别短,所以大部分教师授课时不可能对其中的原理、方法论等进行有效讲解,很多普高或者农村高中基本是以照本宣科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学考、高考中《哲学与生活》得分最低。但在高考学考命题过程中,这部分题量和分数又是较高的内容。哲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教师在正确理解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再以符合目的和规律的阐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如阐述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要求教师对“世界观”的特征和“哲学”的特征有一个正确、清晰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阐述这两个特征,但因不同教师对两个特征的把握、理解不同,导致这两部分的教学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如第二课强调“两个对子”的关系,主要在于教师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心理指向有深刻理解,否则教学会泾渭分明。在阐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章节中,要注意联系的普遍性和条件性、整体与部分的功能性差异,明白发展和变化的区别。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部分教师反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放在“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这一框内不合适,而大部分教师则没有这样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政治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各校各专业的政治课教学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3.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有待提升

我国的高等教育尽管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高中教育仍具有应试性。为提高升学率有些学校在教学目标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1],且这一目标又存在文理科之别,文科追求“高考分”,而理科追求“学考分”,因高考和学考的升学意义和难易差别较大,导致不同分科的政治教师授课心态和教学组织的不同。理科生的政治教师以课堂教学求稳心态授课,其备课、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等行为目标均重在传授知识,学生也以学考过关为目的,所以理科学生的政治成绩评价对象也只限于学考分数,学考高分就是政治素养好,潜力较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个性发展均被忽视。而文科班的政治教师上课非常严肃认真,因其目标不仅在于追求高考高分,而且在于追求知识运用,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所以大部分文科生升入高校后,相较于理科生来说,其政治核心素养较高。“高校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在培养目标、内容和理论体系上有很大的关联性。高中的政治课学习为学生升入大学后的政治理论课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大学政治理论课是在高中学习基础上对理论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2]所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足可以检验、反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效果与不足。从笔者多年的高校思政教学经验和思政专业本科生培养经验看,部分高中政治课教学目标有待完善。例如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物质与物体、意识与认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基本概念,更谈不上用基本的学科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再如从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框架构建能力上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一般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类,其中每一类又可分为理论型和社会调研型。思政专业毕业生论文选题70%以上是探讨中学政治教学法,其原因在于他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判断这类选题比较容易完成任务,但实际上他们不甚了解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要求与目标,忽视了这类题目的调研性、实践性特点。15%左右的学生选择经济现状与对策分析,还有10%选择思政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选择哲学类的只占5%。从学生的论文框架看,基本都基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范式,缺乏自己的思维特色,有些学生政治敏感度低,抓不住主要政治事件选题,这些足以说明中学政治课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政治课教学问题的化解之策

高中政治课教学问题是当前思政学科教育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话题。有人提出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部分师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3]等问题,也有人提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4]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属于同质的课堂教学问题,只要依靠教师的职业能力就能够得到解决,并非新课改带来的、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基于学考命题经验、与名校政治教师交流所得以及参考现有文献,提出以下解决之策:

1.高中政治课程各科目的教学安排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内容基于“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对原教材进行修改,内容的增加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考核评价体系,而且要仔细研读教材,探讨合理的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等,以解决教材改革本身带来的“新教材每课的内容含量大,课时不够用;知识点讲授存在困惑;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探究活动的设计理想化,难以真正落实”等问题[5]。教材内容变化带来考试制度改革,会考变学考、文理科高考中政治计分原则不同,使教师在文理科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使政治课程内部各科目教学安排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基础较差的农村高中、普通高中可按教材的必修顺序排课,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城市示范性高中、重点高中应自行调节各科目授课的先后顺序,如上完《经济生活》后,可直接开设《哲学与生活》,充分利用哲学对于人的心性和思维塑造作用,培养学生的抽象、理性思维,为学习《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打下思维和理论基础。对于理科生,上课时内容挖掘不必太深,但要严格注意教材体系的连贯性,以利于培养以逻辑思维见长的理科生的政治素养;而对文科生则需深挖知识点,可打破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并深刻分析其中的原理、方法论和价值观内容。

2.高等学校与各地市高中共同探讨教学法和培养目标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任务包含哪些内容,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有人提出“在高中政治课的目标体系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被列为三维目标之首”[6]。笔者认为,政治课的三维目标本身无首尾之别,三者的关系和地位应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应由高等学校与各地市高中共同探讨决定。根据高校的性质,其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也应略有差异,对待高中政治课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和态度也应有所不同。高中理科生的政治课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充分利用“名词点击”“综合探究”“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活动板块,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他们合作交流、分享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探究中养成较高的政治素养;而对于文科生,除理科生应该具备的政治素养外,还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其政治核心素养和政治敏感力。基于此,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和高校思政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确定一个具有文理学科性质差别的政治课教学目标体系。例如,制定《经济生活》教学目标时,高校中的商科、经济管理类教师应同时参加高中文理科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制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教学目标时,应以高校文科教师为主,高校教师在帮助高中政治教师制定各科教学目标前,应积极听课、参与考试命题、共同进行教学设计,了解高中政治课程各科目不同的教学特点和要求。而高校也应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邀请高中政治教师兼职指导,通过学术、教研等活动检验高中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参考文献:

[1]胡萍.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J].传奇,2013(1):58.

[2]金梦兰,李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6):32.

[3]张淑清,丁才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4):148—149.

[4]郑晓东.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解决的几个普遍性问题[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7):148—149.

[5]翁文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变化与不足[J].中国德育,2009(8):41.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2

1、用新闻热点开始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老师能否充分得培养学生对初中政治的兴趣,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将学生们导入新的课堂。用最新的国内外新闻热点作为一堂初中政治课的开场能够帮助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吸收有意义的时事新闻。在上课前通过提及时事新闻导入课堂,则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时事新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时事新闻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思想性。而在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时事材料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穿插一些具有很强的新闻时效性的时事,增强实例的新鲜性和现实性,从而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点有更全面的理解。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分析课本知识点,通过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此外,在此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时事新闻一定要和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和说明性,以确保时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效果。

二、如何选择时事新闻

为了确保时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时事新闻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注意时事新闻的时新鲜性和现实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所引用的时事新闻,应该充分注意其时效性、新鲜性,这有这样才不失时事新闻的特征,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应注意所穿插的时事新闻应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有着一定的交集,要从学生们的身边出发,向国内、国际扩散。引用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相贴近的时事新闻,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实效性。比如说,在《大长今》风靡国内的时候,我正在讲授初中政治哲学部分的内容。在讲到发展论、矛盾论等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们会感到陌生和枯燥,但是我经常会引入《大长今》中里主人公的实例来分析课本上的理论,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学生们不仅注意力被提高了,而且对理论的理解更直观、更深入。

2、注意时事新闻的时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新闻热点时时刻刻得发生在国内、国际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时事新闻被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递给社会。教师在选择时事新闻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时候,更应该注意所选择的时事新闻的时效性。教师只有全面、灵活得选择时事新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事新闻的选择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精炼,只有引入有针对性的时事新闻,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得理解课本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注意时事新闻的综合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时事新闻应该注重其综合性。所谓的综合性,就是要综合、全面的分析所选择的时事新闻,从多个角度、层次来理解。比如,在讲到国家政府职能的时候,我们可以引用国家“抗震减灾”的新闻来分析,政府是如何充当人民旨意的捍卫者和执行者,政府是如何通过财政调节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保障的支出等。这些空洞的理论的知识,通过学生们所关注的新闻时事来分析,增强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分析新闻热点,避免学生片面看待新闻热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将社会和课本理论知识看成一体来学习。

三、总结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3

在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教育,不但能够满足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需要,还能够保障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对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结合进行探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联系及区别

1.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联系。时事政治教育能够拓展高中政治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时效性;高中政治教学为时事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增强了时事政治教育的规范性与实效性。二者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2.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区别。从涉及的内容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学主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等,而时事政治教育是让学生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学侧重于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而时事政治教育则侧重于对学生形势与政策分析能力的培养;从影响的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学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时事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引导高中生关注国家大事与社会发展。

二、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结合的重要性

1.有助于拓展高中政治教学面。高中政治教学采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其是依据《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编写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目前这个网络迅速普及的时代,新的教育问题频繁出现,这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只教授课本内容,还需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地告诉给学生,以此来提高政治课堂的活跃度,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时事政治教育应当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拓展政治教学面的主体。

2.顺应高考变革的趋势。从近些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主要是利用材料或是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所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注重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这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遵循了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这也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从容地面对高考,在文综政治方面取得理想的成绩。

3.有助于提升政治教师的综合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政治教师的职业技能也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时政内容,若想保证时事政治教育的质量,需要政治教师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紧跟时展步伐。有目的地选择时政素材,将其适时引入到政治教学之中,把政治教材内容与时政热点进行有机融合,这不但需要政治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功底,还需要良好的知识体系予以支撑。选择时政材料并进行讲解评价的过程,也是政治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才能时刻谨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4

(一)以时事政治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由于政治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一般对政治不感兴趣,不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做好高中政治新内容的引入工作。而时事政治就是引入新课的有效方法。在政治开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比较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作为政治课程开课的切入点,通过新鲜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时事政治导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帮助教师顺利进行政治教学工作。例如,在教授“多变的价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引入最近猪肉价格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考虑一下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政治学习,并根据时事政治更容易地掌握新开政治课程的内容。以时事政治导入新课对高中政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引入时事政治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概念

高中政治教学开始给学生讲述的内容是以经济学、哲学以及政治学等几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这些内容中有的对高中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的困难,且离人们的实际生活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政治教学中的一些内容和知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最近发生的时事政治,并且需要与所讲内容有关系。例如,在讲授“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课的内容时,政治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2011年利比亚的危机,让学生根据相关的政治时事详细了解它的背景资料,为政治内容的教学做铺垫。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帮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生疏的政治概念,帮助学生学好政治内容,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二、分析时事政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过程中更加轻松容易,将政治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政治教学中,对时事政治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政治知识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政治教师应该结合政治内容进行时事政治的选取,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对时事政治问题和政治的一些概念等知识进行分析。时事政治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加强在政治教学中对时事政治的应用,并运用政治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和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的运用。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和预习的政治知识对相关的时事政治进行分析,通过时事政治的应用培养学生政治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用时事政治联结政治教学的各个模块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5

【关键词】政治;时事;案例

在初中政治教学时,部分教师忽略了在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给学生,从整体上分析初中政治教学,在开展应试教育时,初中政治试卷会经常出现一些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当前新课改将时事热点问题引进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因此初中政治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是非常重要的。

1.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事政治重要性

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会给学生总结当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时事政治,通过初中政治教师对发生的时事政治进行分类总结并直接发给每位学生,然后让初中生根据教师总结的时事政治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全面培养初中生的政治素养。不利于初中生今后的政治学习,当初中生升入高中以后,由于没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导致学生跟不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思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初中生的政治素养,需要政治教师将时事政治合理的渗透到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平时多关注社会当前时事政治新闻的习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初中生政治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相互结合,全面的提高初中生课堂政治学习质量。帮助初中生逐渐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初中政治知识理解能力,初中生全面提高政治素养,初中生通过掌握我国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上的时事政治新闻,有效提升学生初中政治课堂学习效果。

2.在初中政治课堂渗透时事政治方式

在政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针对在课堂上初中生播报当前社会的时事政治新闻,教师应根据这些新闻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教师应根据播报的时事政治新闻信息,找出对课堂政治教学有帮助的信息。在政治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国际海牙仲裁协议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适当引导,并给出指导意见,使学生更加理性的去分析问题。通过教师合理的将时事政治引入到政治课堂中,使学生们意识到时事在政治的重要性,并不是单单为了应付政治考试而学习时事政治。通过在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可以提高学生整理时事政治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合理渗透时事政治新闻信息,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所学的政治知识,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知识的能力。

3.分析初中政治渗透时事政治和案例教学方法

3.1把握时事政治案例教学的重点

在开展初中课堂时事政治案例教学时,政治教师应该严格筛选时事政治信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兴趣,应该使学生明确案例具体作用,教师在选取政治新闻信息时,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课堂教学时政治教师可以将经济全球化渗透到政治教学中,在课堂上引入中美贸易战案例,贸易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为了让学生了解贸易战不单单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分析国际上当前局势,使学生了解中美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到美国跟中国和美国跟日本之间关系存在着差异。得出维护国家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国家利益,需要提高民族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效维护国家的利益,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加深政治课堂理论知识。

3.2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案例教学研究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在政治课堂上渗透时事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课前通过引入PPT以及相关视频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在开展哲学生活指导课堂教学时,如果只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政治理论知识内容,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到哲学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合理的引入寓言小故事,通过讲解寓言小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哲学的含义。在初中政治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合理引入案例,有效集中初中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顺利开展下一政治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本节课堂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创建相应情景展开课堂教学。使初中生熟练的掌握当在生活当中如果遇到相同问题时,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对问题进行处理,通过学生独自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加的成熟、稳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室合理渗透时事案例,可以全面提升初中生政治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兴趣。通过政治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引入时事政治新闻信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建不同教学情景,通过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积极性,可以有效的提升初中政治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高灿灿.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中旬,2018,(9):54.

[3]陈晓伯.巧用时事热点,促进效率提升——初中政治教学中时事热点渗透策略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164.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6

高中政治教学必须确立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力争实现学生知识发展过程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嫦娥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以及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等重要科研项目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条件,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价值,通过实例与理论的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拼搏,发展自己,改造世界,服务人民。

二、坚持开放性,提高实效性

教学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而且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实施开放性教学有利于更好地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尽可能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学生学习、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占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自己的课堂模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和学习精力的分配空间都非常有限,这是发展性教育必须面对和立足的一个实际。

教师教学要根据学情,尽可能地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但又必须对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进行去粗取精的鉴别与选择,才能实现开放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三、坚持复合性和协同性的统一

所谓复合性是指教师自觉在教学过程贯彻实施多重教学目标,综合发展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过程。所谓协同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各项具体目标的实施不是单一孤立实现,而是彼此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性教育理念就是要通过复合的具体过程实现不同教学目标,做到各项目标彼此互动,协调发展。这既是复合性和协同性二者本身的关系所决定,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发展性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要求使然。只有真正实现了二者的统一,才是真正合理的教学,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追求。

四、总结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7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教学策略

“史料实证”素养是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具体是指学生获取历史资料并对其展开辨析,通过可信资料重现历史真实态度与方法的素养和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初中生的这一素养,可以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对其学习与未来成长均大有裨益。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阻碍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势在必行。但是,在当前的课程活动中,仍旧存在一些阻碍,包括学生自主思考受限、“史料实证”教学局限等,均与教师存在不科学教育观念有关。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仍旧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中,认为教学应以“应试”为主,将自身视为课堂教学主导者,并未对“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为学生自主辨析、论证历史资料提供足够的自主支持,更没有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而是一味地以教材为中心,将史料传递了哪些信息、学生应该通过辨析相关资料形成哪些情感等直接告诉学生。在该种情况下,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过于被动,很难真正理解历史资料内涵,学生的思维、素养发展自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基于教育观念转变,重视“史料实证”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人们对一件事的认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实践行为和结果。初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目标无法实现,是因为一些教师对“史料实证”教学产生了错误认识,存在不重视“史料实证”教学等行为,采用不科学的教育观念组织课程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其对该教学活动的重视是当务之急[1]。在该过程中,学校的适当介入必不可少。首先,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教育内容展开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史料实证”培育对于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重要意义。其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教学研讨会议,让他们在教研活动中共同探究学生素养培育方法。这样,逐渐转变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对“史料实证”教学的重视,努力提升自身组织“史料实证”素养培育课程活动能力。

(二)基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史料实证”指导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培育,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史料实证”学习的有效指导,而教师能否真正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的指导能力,主要受专业素养影响。因此,为更好地提升自身“史料实证”指导能力,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应着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教学之外主动强化对课内外史料的分析。然而在当前环境下,仍有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并未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导致无法在学生进行“史料实证”学习时提供有效指导,影响了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对初中历史后续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大为不利。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建立专业发展意识,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对“史料实证”教学指导方法的学习。学生往往以教师为榜样,会对其“史料实证”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形成以发展的、客观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等初中历史学习的正确意识,深化“史料实证”分析,提升对应学科素养。

(三)基于学生地位变化,鼓励自主搜集资料

充分尊重初中生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搜集资料同样是保障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时,应基于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地位变化,鼓励他们自主搜集资料信息。然而,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提出“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但是仍旧有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将自身视为课程活动的主导者,没有根据学生主体地位的变化调整“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方式,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搜集资料”的引导。在该教学模式下,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对课程资料的了解和辨析都较为被动,其相关素养自然难以实现更好的发展。所以说,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目标,教师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历史资料,同时提醒他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对资料的真实性展开辨析。如此,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其素养自然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基于教学方式转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以学生为主体推进课程活动,不仅要让初中生自主搜集历史资料,还需要引导他们对所搜集的资料、所学习的知识展开自主思考,以此充分调动初中生自主学习思维发展,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2]。只要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他们就可以在课程活动中更主动、深入地辨析史料,从而获得更多知识,对历史形成更正确的理解,“史料实证”素养培育课程目标也由此实现。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并未给予学生自主思考足够的支持和启发。一些教师认为,初中生缺乏良好的历史辨析能力,即便使其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思考,他们也很难总结出正确内容,反而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更愿意在课堂上直接将教材中或者学生搜集到的历史资料体现了哪些知识告诉给学生。教师长时间应用此种教学方式,势必会限制学生自主思考,使他们始终无法独立辨析资料,相关素养难以提升,“史料实证”素养培育课程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因此,以培育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为核心课程目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自主思考,引导他们独立辨析材料。如此,初中生的自主思考、辨析能力定会提升一个层次,其“史料实证”素养自然可以随之实现质的飞跃。

(五)基于课堂模式变化,组织合作“史料实证”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还可以从课堂模式的变化入手。这一变化主要是指从“教师教,学生自己学,生生之间相互独立”到“学生合作”的模式变化。简单来说,学习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适当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和“学”的效率、效果。尤其是初中生初次接触“史料实证”学习,对于“如何学”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解,因此极易在辨析历史材料时产生困惑。若这些困惑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其在后续“史料实证”中的表现和知识获得均会受到影响,导致课程目标———“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无法实现。因此,将“合作”渗透在课程活动中,变学生的独立辨析为合作思考,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一问题。通过合作,初中生集思广益,对历史资料展开深入分析,通过互相启发、互帮互助,产生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不断迸发的灵感可以很好地促进其“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

(六)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史料实证”教学

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信息技术开始走进基础教育阶段,形成了“互联网 + 教育”模式,这为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教学带来了新的选择,为师生沟通“史料实证”历史学习方法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以互联网为跳板,借助微视频等方式出示“史料实证”素材,以线上教学等方式延伸学生课堂学习空间,拓展初中历史“史料实证”学习活动。但是由于初中历史教学信息化不足等现实条件限制,部分教师并未采取此等方式有效拓宽初中生历史“史料实证”学习空间,这在无形中制约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有效性。因此,为促进历史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全面创新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教学,学校可以适当协助教师建立线上教学平台,完善线下课堂信息技术支持,让教师置身于信息化、“互联网 + 教育”环境当中。教师由此形成更加强烈的创新教学热情,主动探究更加新颖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增强学生“史料实证”学习直观感,促进其对真实史料的具象分析,逐渐深化教学成效。

(七)基于多元教育思维,提供丰富史料素材

新课改愈发重视对学生素养的多元培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丰富的史料材料的支持。这提醒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需要基于多元教育思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素材,包括分类明确的历史资料和国家收录的真实文献、实物、图像等[3]。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得并不好,他们忽视了材料的丰富性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没有主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以供其展开辨析思考,而是一味地围绕教材资料开展“史料实证”教学活动,将学生对史料的证明和分析限制在教材之内。这在无形中催生了新的问题———受单一素材影响,学生极易对历史形成存在局限性的浅薄认识,这对其素养与思维的发展大为不利。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培育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历史教师一定要扮演好“素材提供者”角色,结合学生的当前素养水平和知识储备量,在课外搜集更加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料,同时对材料的真实性、可讨论价值等展开分析,保证材料具备应用价值、符合初中生当前历史思维水平,并引导他们对其展开辨析、论证。学生“史料实证”学习内容由此更加丰富,面对不同史料,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多元化分析,历史思维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其素养提升。而且,学生在此环节养成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事物的习惯,这对其日后更加多元的历史学习大有助益,同样保障了其“史料实证”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八)基于深化互动思想,设计话题讨论环节

除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会影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实现外,课堂互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会对其推进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越是灵活、有深度的课堂互动,越容易深化学生对历史资料的辨析思考,进而增强其学习收获,优化他们的历史情感和态度。反之,若课堂互动缺失,整体学习氛围沉闷,初中生对于“活跃课堂”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不可避免地降低辨析、思考资料的积极性,从而陷入难以提升“史料实证”素养的困境。因此,在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教学环节,教师除了做好上述工作之外,还应着力深化课堂互动,而设计话题讨论环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资料设计一个适合且值得学生讨论的话题,进而抛出话题、组织讨论。这样一来,课堂从“无声思考”的课堂变成“踊跃交流”的课堂,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状态更加积极,整体上形成良性循环,“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目标自然可以更加顺利地实现。

(九)基于高效培育目标,用好历年中考真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历年中考真题利用起来,以此实现高效培育目标,同时为学生迎接中考挑战奠定良好的基础[4]。而通过分析过往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我们也能够发现,其“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结果之所以差强人意,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尚未形成“用好历年中考真题”的意识,并未充分利用真题提供的历史资料锻炼学生辨析、实证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建立“用好历年中考真题”的意识,积极在历年中考真题中挖掘史料素材,提取与学生阶段性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在“史料实证”教学环节加以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对其展开辨析、实证学习。此时,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分析资料提升自身“史料实证”素养,还能提前了解中考出题规律、深化解题思维,课堂教学同步实现“史料实证”与“增强学生应试能力”目标,整体课程活动更加高效。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8

关键词:时政资源;高中政治;策略

高中政治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其中很多属于高频考点,不仅要求学生识记,而且要深刻理解并能够联系实际加以运用。很多学生学不得法,陷入了死记硬背的泥潭,在遇到材料分析题的时候不懂怎样答题,也不能很好地分析材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不注重对时政等知识点的扩充,知识面不宽,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而高考的题型基本都是以丰富的时政材料作为基础的,因此关注时政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生命线”。

一、融入政治教材,理论结合实践

时政素材要与书本教材充分融合,为知识原理提供支撑。时政素材应穿插于教学过程中,服务于课堂,而不是孤立的存在。教师要以教学内容及特点为出发点,用时政素材穿针引线,及时设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及原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时,讲到关于科学宏观调控的手段问题,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内容围绕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问题,各地采取了不同的调控手段,最普遍使用的是限购措施,例如,北京地区规定:居民如果在北京地区拥有一套房,则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不得少于60%,购买商铺的首付比例甚至达到了80%,同时国家层面也采取提高银行利率等方式来调节房市的走向。看完视频后,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北京市采取的限购政策属于哪种宏观调控手段?通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来影响房产市场走向又属于哪种手段?通过热烈的讨论后,学生们得出了基本统一的答案: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分为三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一般体现出政府意志的强制性,而“限购”即属于强制性的具体体现,应当归属行政手段;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是典型的货币政策,应当归属于经济手段。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和问题讨论,深刻记忆并理解了科学宏观调控的具体手段。宏观调控的手段这部分内容,表面上很简单也容易理解,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容易产生混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教授,学生似懂非懂,遇到实际案例时就会生搬硬套,容易出错,如能和生活化的事例以及时政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引导,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遴选时政资料,增强直观感受

高中政治教材特别是哲学和政治生活中的原理都很抽象,因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距较远,这些抽象的内容学生如果不理解的话记忆起来很难,即使形成了长时记忆,运用起来也是生搬硬套、无从下手。结合课堂内容合理选取时政资料能有效帮助学生增强直观感受,帮助理解。在生活与哲学教材中,我在讲到有关可知论的内容时,恰逢“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史上一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在课前我精心准备,下载了相关视频资料和图片,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让学生从中理解可知论的含义,即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国航天工作为什么能够实现“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成功对接?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得出答案:因为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我国航天工作者们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探寻出了科学奥妙和真谛。学生的这种认识是在观看这些资料并思考后得出的,理解和记忆十分深刻,获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哲学知识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因为课本中理论性、抽象性的内容太多,如果不能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时政资料,会给学生造成听“天书”的感觉。如何将枯燥难懂的抽象原理和方法论变成直观、具体形象的内容,是教学工作者应当充分思考的问题。

三、引入热点时政,突破重难点

时政资料的学习本身不能成为政治教材的重难点,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热点来突破重难点,并围绕重点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重难点讲解需要循序渐进,而时政资料可以为重难点做出指引,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铺路石。例如,在讲到如何区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时,对于举报投诉行为,我要求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的检举和投诉行为,因检举对象不同,民主渠道也就不同,必须区别对待。反贪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小官巨贪赵德汉,其原型是原国家能源局煤炭司一位工作人员,如果民众举报这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属民主监督的范畴;而若是社区业主检举居委会主任不作为,则应属民主管理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本科的难点,如果只凭借教师阐述课本或是自己的见解,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产生偏差,在做题的过程中就容易犯错。我们通过实际举例的比照,让学生明白:民主监督的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即“民对官”,而民主管理运用的对象是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即“民对民”,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总的来说,高中政治教学要紧跟高考命题发展的趋势,提高教学效率,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被代替,取而代之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学模式,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发展潮流,在关心社会的过程中洞察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时事政治教学体会[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