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职业素质培养

大学生就业难职业素质培养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普遍职业素质不高,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多效益。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想真正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必须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本文在充分认识大学生存在的职业素质短板基础上,提出高校应该从三方面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以期解决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

就业难;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每年的毕业季,也就是大学生的求职季。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就业难已经成了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65万,比上一年增加16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相关调查显示,清华大学毕业生京外就业率接连3年突破50%,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个佐证。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普遍职业素质不高,不能很快进入职业状态为用人单位创造效益,甚而至于还有小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个人职业素养不到位、职业技能不合格等原因,给工作单位造成了这样那样的损失。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想真正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必须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概念范畴

关于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通俗地讲,职业素质一般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职业素质就是要求在大学学习期间,在系统学习知识文化、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心理身理素质,使个人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行为举止、精神涵养都能达到职业素质的要求,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实现人生价值、职业发展所具有的认知、分析、处理事物的能力。

二、大学生存在的职业素质短板

1.自我约束力差,不能很好地遵守职场规则

职场与学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场所,职场社会关系复杂,且有明确的职场规则,这些规则主要靠职工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现在面临就业的“90后”大学生大都生活条件优越,从小就没有吃过多少苦,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且没有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故而在刚工作时,就会出现迟到、早退,没有工作状态,做事懒惰散漫,独立工作能力差,依赖性强等现象,给用人单位造成极度恶劣的印象,致使一些单位对大学生望而却步。

2.专业技能和开拓创新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岗位设置上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在招聘新人时,都优先选择一些有工作经验,在本专业、本领域内不仅能做出卓越的成绩,而且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超前性地、有规则性地开展工作的人才。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都理论知识要强于专业知识,相对来说专业技能不强,动手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不足,且缺乏创新能力,因此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会逐渐变低。

三、强化在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校破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1.全面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在于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对于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属于空缺。为了补上这一短板,大学期间高校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作为重要任务,使大学毕业生在迈出校门的那一刻都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水平,让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道德素养为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就会成功实现就业第一步。

2.为在校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在校大学生如果仅限于课堂知识,而没有更多的实践体会,那么毕业后肯定不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除了把课堂设在教室里,还应该设在社会上,为大学生多提供边学习边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毕业之前就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但是现在由于许多单位害怕影响工作效率,不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目前我国仅有5%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吸纳大学生实习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显得有些无能为力。破解这个难题一方面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保障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要努力克服困难,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且保证社会实践不是走过场,让学生真正能够适应工作需要。

3.提高在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对用人单位来说,最看重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的大学毕业生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孜孜不倦地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挑战。应时展需要,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更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这一宗旨,给大学生提供阵地和舞台,指导他们勇敢地进行创业创新。大学生创业不但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能够带动其他大学生就业,这是一条良性循环的大学生就业链。目前已经有许多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典范,如超级课程表CEO余佳文在大学期间就成功创业,并且为100多名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如果能够有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创新,那么大学生就业就不再成为难题。

作者:皇甫峰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威.大学生素质教育[M].山东人学出版社,2004.

[2]徐美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