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析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析

一、正确理解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

是一种综合能力而不等同于岗位能力。其中,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我们又叫做“关键能力”,它,决定着个体在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的综合能力。当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动的时候,个体不会因为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善于在发展与变革中主动应对的定位能力,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力,也就是关键能力。

二、完整贯彻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国家规定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但有时候,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把办学导向明确了,就把办学宗旨给忽略了,在行为上显得过于急功近利。职业教育如果只关注岗位和企业,视野是很局限的,什么样的眼界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我们更应关注社会变化对人们职业行为的影响,要用动态的思维设计职业教育,这就是理念的一种升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由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企业形态、管理、生产以及对人才的核心要求的变化,决定了职业人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他要求个体具有更强的转岗、转行、转工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技术、知识、专业融合,设计、生产相互交叉、复杂多变的工作形式的适应能力,而这就要求个体具有更强的沟通、协调、应变的的能力,这些,远不止是夯实岗位能力的基础就能满足的。

三、树立正确人才培育理念

当下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中,不少教育机构陷入了这样的误区:片面加大实训环节教学,大量删减文化课,重视岗位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忽略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前成型和发展受限;学校从依托企业办学到完全依赖企业办学,校企合作的初衷被歪曲;不考虑学生的特长、个性、爱好,规定学生盲目考证,不仅没有使学生技能有真正实质的提升,反而使考证乱象频生。这一切片面的追求了高就业率,却忽略了学生将来的职业成功和职业幸福,更没有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使得学生看起来短期上手快,实则没有长足的后劲。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甩掉急功近利的心态,重视文化理论课作为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体的长远影响,科学安排课程;立足能力本位,合理优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习教学体系,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岗位能手,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职业学校应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地推进制度建设和改革,建立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同时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教学制度,如适当放宽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允许他们以阶段式的方式完成学习;优化招生和学籍制度,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且结合社会需要选择适合的专业;在不忽略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样、目的明确的实践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企业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二是积极推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进程,紧密整合教学活动与技术应用和社会服务内容,使学生深入一线从中获益,这样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的效果和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三是着力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的,丰富其复合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操作和相关的实践经验,保证教师自身拥有较好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教学引导能力,言传身教,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综合能力的人才。

五、结语

总之,我们需要正确理解贯彻职业能力内涵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树立正确的人才培育理念,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认识自己的特长,教会他们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无限的空间和可能。同时,为社会锻造培养出具有长足后劲的、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完整意义上的企业人、社会人和职业人。

作者:黄千千 单位:南京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