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困境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困境探析

摘要:新型农民是这个时代进程中衍生出来的新群体,他们不同于过往的农民,是过往的延伸和补充。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兴的群体,目前还有许多的不足与缺陷,在对其探究与研究的过程中,也是对其做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在辅助这个新兴群体的成长,使其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困境

近些年,新型农民成为国家农业发展中的新兴力量,他们有文化、有动力。然而新型农民的发展模式,仍在探究与摸索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国家、社会、个人利益息息相关,需要投入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其中,财政资助十分重要,而怎样资助也成为大众关注的要点[1]。基于此,本文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探讨新型农民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困境该如何去解决。

一、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古往今来的命脉。民以食为天,农业兴则国家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各种新型产业兴起,传统行业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到来,农业的发展同样也是如此,即便是种田,也需要积极转变以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方式,对以往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发动新型农民的力量,对其进行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然而转变过程中也是在尝试和摸索,因此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和难题: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许多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甘愿待在农村进行农业活动的人数比例大大降低,不少农村年轻劳动力逐渐减少,甚至农村还出现了“空心化”和“老龄化”的局面。而正是因为这些地方老龄化严重,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也会相对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大多也是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的、分散化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而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由于要素的配置不合理,在生产中过度的依赖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消耗,导致在传统农业中,农产品的总量和质量并不高,难以满足时下人口增长带来的饮食需求。因此,需要探究多元化,运用科技的手段对以往的农业进行改革,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满足农民自身种植农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新方法、新技术的变革,也将丰富他们的头脑,提高其自身素质,培养其通过农业致富的能力,从而推进社会文明和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这其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培训机构和政府部门作为帮助。这不仅需要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财政上的资助,同样政府作为引导者,会吸引更多的培训机构参与其中,提供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服务。同时,通过财政的扶持,有效降低或者减免农民教育中所需的费用,吸引更多传统农民参与进来,转型成为新型农民,从而不断积累农村人力资本,为乡村振兴和乡村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

(一)农民对教育培训重视度不够。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对教育培训重视度仍然不够,在实际操作中参与度不足。作为一种新的职业,当下的文化青年、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等是新型农民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以农业为专业的新型农民,他们接触过理论知识,且有知识有文化。当其变成为新型农民后,会有一些自大的想法,认为自己熟悉当下市场上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认为农业生产技术十分简单,并自信可以胜任这一位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是“眼高手低”,无法做到实际与理论相结合。鉴于此,新型农民往往呈现出一种敷衍状态,教学效果不佳。

(二)农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够。就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行业来说,尽管由国家牵头对农民进行转型升级,但是由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少,年纪普遍偏大,专业性不高,基层队伍里人才缺乏,特别是中青年的技术型人才,对农村基层深入且了解的教师少,吸纳的人才的能力相较其他的教育部门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培训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致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新形势下的新型农民的转型以及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

(三)农民职业教育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在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中,有过生产劳动经验的农民,通常相比教师来说,其实践经验更丰富。而有些教师最缺的就是实践积累的经验,他们停留在书本上,对农村现状不太了解,导致在培训中过多的灌输理论性的知识,而缺乏实用性的技术。并且,教学语言太过于书面化,容易造成农民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无法理解,从而导致上课情绪不高,由于此类种种原因,致使在进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中的效果并不明显。

(四)农民职业教育经费匮乏。以往,在教育投入方面,主要是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在职业培训教育方面尽管有相关政策,但是对其的教育投入却是相对较少。在发展未来一代时,往往缺失了新型农民教育,使得当下的农村劳动力或者农村教育知识培训的投入较少,许多农村未设置相关专项培训费用项目,也很少组织开展培训。同时,许多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这时就得需要引进外援资金。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困境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着重推动农民职业教育。解放思想,不仅是解放农民的思想,还有社会各级人士的思想,包括政府部门以及学校。这其中,各政府部门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思想,将其从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对农民专业教育、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投以新的目光[2]。将对新型农民的培养以及农业的创新提上日程中来,制定符合的当下情况的、对农民有利的计划与对策。需要开展调查,掌握当下农民的需求,并立足于此来编制新型农民培训方案,从而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以此为基准,学校也应积极响应政府部署,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另外,学校和政府应当联起手来,为新型农民的宣传建立推进,让更多的人及时有效了解时下国家的政策信息以及学校的培训咨询。

(二)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充足。国家逐步对农民职业教育投以关注目光,但这毕竟只是公益性的项目,需要国家或者地方的专项拨款。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将农村职业教育这项公益事业,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内。并且为此构建起各级政府部门为主要,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工作开展的机制体系,专项拨款,专款专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经过审计监督管理环节,保证经费投入使用的效果最优化,切实解决新型农民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增进校农合作,共享优越师资力量。在给新型农民培训中,作为当地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和地方院校合作,促进农学院和农科院与农民的联系,依靠该地区培训机构、学校的力量,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过去相比,新型农民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在教学中将农民当作主体,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教师、农民积极互动。尤其是今天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可以给他们制作网络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学习。 总之,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是社会的进步。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人口大国,在未来,人口增加的基数下,同样的,以往的农业生产模式也要因此而发生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变革下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廖楚晖,侯芳.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财政资助机制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7(7):35-42+88.

[2]孟令军.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17,7(1):57-58+60.

作者:闫宗芳 单位:兰州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