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一、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现状及其与教育哲学的关系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精神的载体兼具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受分科教育系统和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担负人文精神传播的重任有其自身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即个人、组织有目的地将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面向民众进行广泛传播,社会科学普及是社会分工背景下成果共享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均衡发展、共求和谐的重要途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社会科学工作的下游组件,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科学与民众之间的中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的集中表述也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中远期发展要求。社会科学普及主体的专业性、组织性和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受益范围、受益程度反映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效果,各级社会科学联合会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主要组织协调者,民众作为社会科学普及的客体主要接受了安防、法规、卫生、经济等方面的服务和教育。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普及工作的具体实践现象中,而且还表现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意义论证、载体创新、立法保障、与自然科普工作比较、战略提升规划等方面,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实践重点集中在普及主体素能提升、普及宣传、普及策略建设等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促进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本质上是理念和方法的传播活动、社会性的教育行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科学普及作为一种广义的教育社会活动其目标必须包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传播理论和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在普及工作中已多有应用,但教育哲学论的辨析鲜见。教育哲学以反思教育理念前提和实践基础为特征而区别于教育学对教育过程的控制,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使教育活动能够建立在稳固的哲学基础上避免教育的狂妄和迷失。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宏观指向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具体实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以教育哲学的视角审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既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自我反思也是教育哲学理论的实践检验。目前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升普及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度成为新时期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建设是普及工作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客体性状和诉求是普及工作的必要准备,也是普及工作自身建设的运行保障。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探析可以依照普及工作的知识传播规律进行传播学、教育学构建,也可以对普及工作的运行理论前提和过程基础进行教育哲学探析,选择教育哲学视角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进行评析是相关理论的补白和实践探索的新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发生在社会有机体中,教育哲学的视角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向也能在具体实施中促进反思和改良。宏观指向保障了其工作方向的先进性,普及工作的具体实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着力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教育哲学探析有着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和有益性。

二、社会科学普及的教育哲学评析

社会科学及其普及的重要性源于人本身的目的性,自然科学外求诸理于人之外(即便是以人为对象的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仍旧是将人作为对象和工具而外在于人),只是为了获得认识自我的多个视角,人本身仍旧是目的。社会科学是回归人的目的性的切近道路,也是人向世界出发的隐性工具。“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尤其是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日益渗透,它们缺乏人文关怀的一面也日益暴露出来”,人终究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和工具,“认识你自己”的呼声反而在当代科技盛行的背景中增强,“人作为目的”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重要性认同只可能暂时遗忘而不能被否决。自然科学出游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归家,只是自然科学的游子心暂时被大自然的奇妙所吸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否定项常常指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肯定项与自然科学诉求同归于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实践和成果普及主要以社会个体和个体社会关系为对象,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自我回归,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更加关注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意义性。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解决的是人本身和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社会科学以人的社会关系为背景观照人的存在,有别于自然科学所关注的自然背景。约翰•杜威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科学的进步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生活目的和生活幸福的思想。”这里的“科学”显然特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直观性上较之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相对于自然科学普及工作有着较多的困难。困难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没有得到普及主、客体双方的深刻认同,困难的外因在于由二元论世界观和工具理性所致的自然科学崇拜统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科学普及是克服此困难的有效途径,社会科学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社会科学相较于自然科学更加贴近于人的存在,是对自然科学疏离人的纠错。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在于引导民众关注、思考并解答社会进程背景下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促进个体社会化积极效果的发生,引导个体的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自然科学是人的工具而非目的,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野应该在人的存在中淡化直至消除。

当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实施者的主要精力大多投入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的活动中,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功能发挥,对民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种投入在策略上有重大缺陷,至少存在三个弊端:其一,与基础教育的功能重合。基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传播基础性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教育未能周全的社会科学知识才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若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重复性的劳动则降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普及由此被民众所轻视和慢待。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重复是导致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认识缺陷。其二,遗落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难以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发挥促动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功能。社会科学普及的重点在于社会科学方法、思想的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仅仅是普及工作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普及重点达成的依托和凭借。通过社会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传播,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由之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带动作用。其三,过渡谦让于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轻视社会科学的隐性功用。面向细微生活的自然科学的知识传播和技能教育受到普遍的欢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若“学步”于此将导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用的遗落。自然科学成果及其普及因其直观性而产生了光环效应,自身的不足被遮蔽;“在人们生存能力、条件和状况越来越得到很大改善的今天,人们反而对存在的意义发生了疑问,这可能是‘现代病’的总根源”,“现代病”已经逐渐暴露出光环掩映下的意义失落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功用所在,这种功用在时效、影响力上均强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现状是放弃了自身的优势去模仿同事的特有技能,这就必然消解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性能,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感受和态度逐步惨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心也必将受挫。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问题在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对象——民众的影响上则表现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认知偏差,这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策略缺陷的外在表现。民众执意于对自我生存直接获益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此有先天不足,社会科学的有益性在于对个体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进行宏观、间接地导向和纠错,这种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长期性,难以对受体产生直接、短期的直观收益。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效运行得势于民众对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需要,这种需要指向当下的生存,这是社会个体存在的必然反应。通过社会科学普及来增益社会个体乃至社会机体的存在和发展是普及工作的根本所在,如何凸显这一积极效果是提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改良工作策略的重要任务。“社会科学普及是面向大众、惠及民众的事业,民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科学普及的效果”,民众的社会存在状态影响着社会科学普及的需求度和需求内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必须结合社会个体的具体存在状态。民众的认知内容固着于当下生存内容,忽视了生存的方向性和价值内涵,坚持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和谐化为纲,以民众的社会角色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参考变量,是当下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指导思想。

三、教育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科学普及策略

运用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前提、过程和目的进行分析发现,社会科学普及出现了工作观念错误、策略失误的情况,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认知偏差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应对这些问题成为社会科学普及实践的必要准备。社会科学是人的存在的意义辩护者和生存引导者,改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观念和策略而建立起社会科学新形象能够促进民众对社会科学的认知转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效不尽人意的重要内因可以归纳为功能定位错误、工作重点不明、无视自身的隐性功用三方面因素,对于民众的认知偏差的外因可以通过因势利导的策略达成弱化甚至是消除偏差的效果。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基础教育所开展社会科学普及的补足和深化,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引发个体的存在反思从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这种促进是终身的。促进可以产生连锁反应成为个体自动克服困难、追求幸福的主动行为,无须为社会科学普及的个体依赖性担忧。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式微是社会现状的反映,社会科学普及主体也受社会现状的影响,提高社会普及工作效率的前提便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自身建设。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得到了初步的实现,不少同志沉溺于对成就的享乐且理想追求淡忘,其生存失去了可持续发展性。人文精神的弱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宏观精神祈求波动的微观表现,进而弱化了专注人类社会本身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下游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也进而松懈。我党先进的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基础维持着社会科学相关工作的前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应该抵制社会进程中逆流的影响,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通过社会科学普及对社会现状产生积极的反作用。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也非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社会科学思想、方法的普及,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知识传播只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部分任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性任务当是引发民众反思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探求人类社会进程中个体关系对个体发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自发的知识获取行为,从而达成促成人类社会知识体系共享的目的,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效应。社会科学普及是当代社会意义失落症的药引,自然科学的成果只是最高伦理准则“幸福”的间接工具,为幸福进行分析和论证的只能由社会科学所彰显的社会价值体系所担当。推崇幸福的物质要素是物质匮乏年代所造成的社会阴影,该阴影被当代社会的富足和时代背景下的“和平”“发展”之光所消除,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要求社会工作者担当起回归人本身的责任,正因为这种担当使得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才能回归其所属的工具性,才能使得社会科学的隐性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在这种工作环境中,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表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才得以重建。个体社会进程的视角下不乏追求理想的行为,这种个体理想追求常常圈囿于个体自身而对社会发展难以产生巨大的贡献,即便产生了积极效应也是客观结果而已,也很少会有我党创建初期、建国前后的社会群体性的理想追求图景。大多数民众大都处于社会理想追求淡化的状态,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能够对其生存产生直观而迅捷的效应,社会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被视之无用。个体的社会发展受动于个体理想而陷于直观、感受性的生存世界,奥伊肯指出:“迷恋于直接环境不可能给生活以内容,在它给我们提供的生活背后,永远有一种深刻的、无法满足的渴望。”这种“渴望”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渴望。任何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都不能用不切实际的祈求带动具体的需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进程和民众思想状况的特点,辩证地处理社会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面向民众实际的生存,不能“空对空”地进行理论宣讲,如若这样只能自我陶醉于远离生活的理想世界,只能被生活所抛弃,最终戮害自身而自哀自怜、愤世嫉俗,这是近现代哲学本体论研究的病症,社会科学也染疾于此深受其害。社会科学普及必须立足现实,认真贯彻党中央多年前提出又在新形式下发扬光大的“群众路线”精神,引导民众发现自身最为根本的、最为重要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将对幸福的追求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中。立足于社会个体特定的生活情境,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客体进行因势利导,才能高效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此所言之“势”,意指个体存在的社会性和个体意义的必要性,物质文明成为民众利益的现实表现,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地表述了民众生活的隐性内容,“两个文明”的外延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大势。社会科学普及不能临摹自然科学普及工作,两者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异,但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度接纳性的原因作为可鉴用以变革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有些研究者从强权视角提出了诸如国家权力介入、立法保障等一些建议,社会工作普及强制化的效果预期难以乐观,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倡议是理想淡忘情境下意图发挥理想带动机制的国家意志手段介入,这种介入的效率已经被其特定情境所弱化,这些建议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社会民众尚未产生社会

科学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共识,奢望民众放弃个体直观性的追求是不现实的,只有因势利导地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效应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地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当代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丰富反衬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足,精神文明需求是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指向,由之,“因势利导”的势、利所在便是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不应该将物质文明需求的初步满足作为工作的背景,应该作为工作优势提升到战略地位,因为物质的富足所引发的精神赤贫反差是社会科学普及的立足点和工作出发点。精神文明需求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势”“利”所在,生存哲学、法规法律、微观经济学、社会学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科学普及的内容必将极大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从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深度,促进生命意义的追寻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思想理论的广泛传播,都离不开教育和宣传的方法与手段。同样的科学理论,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宣传手段,都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方法上必须从粗枝大叶的“漫灌”型向针对性的“滴灌”型转变,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对象必须进行甄选,对不同的对象开展不同主体内容的普及工作。汪玉奇、谢晓蔚在《关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与客诹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对社会科学普及的群体进行了“公务人员、社会民众、青少年学生和农民群体”的分类,不同的类型主体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度是不同的,对于工人、农民、公务人员、学生、自由职业者等不同类型的群体应该结合其自身社会化的阶段和性质进行社会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教育和引导。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以其社会活动为载体,与物质需求的追求相协调并促进民众精神文明建设的多样化和系统化,促进社会个体全面发展的深入、拓展,如此才能使得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产生实际的效应和长期的影响。

作者:陈玉婷 任俊圣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社会工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