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伦理学

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伦理学

摘要:本研究从伦理的视角调查了教师评价语言的总体水平以及公正、尊重和关爱三个维度与性别、成绩、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针对当下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强调教学伦理在教育评价理念中的地位、完善教学评价语言体系、增加关于教师评价语言的相关训练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伦理;课堂评价语言;对策

现代教育理念指出,教育要具备伦理性、符合伦理规范,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就是最好的例证。从理论的角度看,我国对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研究日益增多,却缺乏伦理视角的探析;从实践的角度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最大,其出现的伦理失范现象也较多。由此可见,从伦理性角度对现阶段高中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如何运用评价语言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其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2月底在厦门市第二中学高中部抽取210位学生和40位教师作为被试,分别回收问卷184份和37份,利用测谎题删查,最后分别获得有效问卷147份和3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70%和75%。

2课堂评价语言与教学伦理的相关概念阐释

2.1伦理和教学伦理

2.1.1伦理

“伦理”一词,源于《礼记•乐记》中“乐者,通伦理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伦为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为治理、整理,指条理、原理和规则。总之,伦理在我国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必须遵循的规则。

2.1.2教学伦理

对于“教学伦理”的内涵定义,不同的学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教学伦理性应该在课堂中,教师言行要体现出规范性。第二,教学伦理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伦理性。“知识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教育性教学”这一系列理论是我国教学论中的核心观点,研究者要求教学内容要具备教育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渗透就是德育的过程。第三,教学伦理指教师在于学生的教学交往行为要具备道德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教学伦理是师生共同遵从的道德标准与规则。

2.2课堂评价语言

对于“课堂评价语言”的概念界定基本上是一致的。“教师课堂评价”就是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成效,促进学生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信息,包括学习方式与行为、态度与情绪、技能与水平、学习结果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与利用。

3当下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3.1基于学生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

3.1.1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中出现大量的伦理失范现象

该问卷包括23个项目,包含3个维度:公正、尊重和关爱。根据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符合教学伦理的程度分为1-4个等级,最符合的4分,最不符合的得1分。表3为教学伦理及各维度总体平均分及标准差,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公正、尊重、关爱。根据原始数据统计分析得知,高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的教学伦理水平均分都高于均值:2.5分,可侧面反映出当下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水平总体来说较符合教学伦理;总体水平及各维度上的得分都低于3分,可知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使用中出现很多的伦理失范现象。

3.1.2评价语言易受学生学习成绩影响

第一,伦理视角下教师对于不同成绩的学生的评价语言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别比较了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等4个人口学变量在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伦理视角下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得分在性别、年级及家庭经济情况3个变量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只有在学习成绩这一变量上差异显著。在学习成绩这一变量中,关爱这一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而在公正及尊重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受学生成绩的影响较大。第二,高中教师更容易用不符合伦理的评价语言评价后进生。对伦理视角下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和各维度在学习成绩变量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从课堂评价语言的均分来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认为伦理视角下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均分可达到3.01,比成绩差的学生认为的水平要高,并存在一定统计学上的差异。经过事后检验得出,相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课堂评价语言更符合伦理,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公正态度和关爱的情感。另外,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老师在课堂中的评价语言更加尊重成绩中等的学生,也表现出更多的关爱。由此可见,伦理视角下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即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易受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对于后进生,老师更容易出现不公正、不关爱学生等不符合教学伦理的现象。

3.2基于教师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

3.2.1高中教师对评价语言反思不足

由调查结果可知,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中评价语言的应用感到比较满意,其均分在3.2分以上,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均分在2.8左右,即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评分比教师自评的分数低。数据表明,教师认为自己使用的课堂评价语言基本符合伦理要求,但学生体验到的评价语言却不乏违反伦理的情况。教师能有意识的公正评价学生并注意尊重和关爱学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理想中的水平,常出现很多不符合伦理的情况,而教师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和反思这些问题。

3.2.2低职称等级的高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更易触犯伦理规范

低职称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易触犯教学伦理规范。基于伦理视角下对高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及其各维度在职称这一变量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职称越高的老师,评价学生时候可能越注意语言的伦理性,也越关注对学生的公正。一级教师和二级教师都比三级教师更注意评价语言的伦理性,也更加关注评价语言的公正。同时也反映了低职称的教师易出现违反教学伦理的评价语言。

4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4.1评价语言易受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原因分析

由数据分析可知,相对于成绩优秀和成绩中等的学生,后进生更容易受到不公正和不尊重的评价。伦理学领域内的公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机会均等,所有同学应无差别的获得同等被评价的几率,不应受到包括学习在内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二是指所有学生的评价标准应一致无偏差,避免刻板印象。而尊重指的是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即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观点等。

4.1.1评价制度的弊端

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往往以学生发展变化作为实际的教学效果依据,但学生的发展又是多方面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知识技能的掌握。在学生的诸多方面的发展中,学生的学业表现与高考联系最为紧密,且最易外显和考核,因此学生的学业表现往往成为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

4.1.2高中教师的评价理念的偏差

评价包括了定向、调节、激励、甄别等多种功能,而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之下,高中教师过于重视评价的甄别功能。这必然造成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忽视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甚至会以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区别对待。具体表现在高中教师通常用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评价指标,将学生划分为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带着刻板印象评价学生的言行。在这个过程中,后进生必然成为弱势群体,常受到不公正的评价,进而伤害后进生的尊严,打击后进生的信心。

4.2高中教师对评价语言反思不足的原因分析

4.2.1伦理规范未纳入评价体系

当下的教学评价制度中,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而对于教师的教学伦理水平重视不足,甚至有所忽视。学校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评价体系挂,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教师和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甚至排出名次。

4.2.2高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不足

在当下的教育理念中也有许多强调教学伦理的观点,例如“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等。但就实际的教学情况而言,教师并不是不了解这些观点或理念的内涵,而是内化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出现诸多的伦理失范现象在所难免,只要有足够多的反思,便能逐步改善这些问题。现实的情况却是,教师一旦成为教师就等于拥有铁饭碗,只要教师不在教学过程中犯大的过错,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4.3浅析低职称高中教师评价语言易触犯伦理规范的原因

4.3.1职称低的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的能力更差

目前的师范教育中理论知识教育的比重过大,造成实践知识与能力的缺失,因此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赖职后教育。然而职称低的教师往往教龄也比较小,其在实践中锻炼的时间和机会比拥有更高级的职称的教师少,相较之下其教学实践能力也更差,在实践中更加注重教学技能的使用,而顾此失彼,忽视教学行为的伦理规范。

4.3.2教师职称评比制度的弊端造成高中教师伦理意识的缺失

当下的职称评比制度中,对教师的教学伦理要求的缺失,造成教师对伦理意识的忽视。不管是要提高教师的职称等级还是提高在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中的地位,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息息相关,而与教师的教学伦理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低职称等级的教师来说需求更大,在这样的需求之下低职称等级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与期待过高,甚至急功近利,当学生的学成绩后退或者学习进度落后时,部分教师就容易无法接受,进而触犯教学伦理。

5优化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对策

5.1强调教学伦理在教育评价理念中的地位

5.1.1课堂评价语言要以公正为基本原则

公正包括机会均等和评价标准一致、不带刻板印象两个方面。将公正引入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也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获得其应有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予所有的学生平等的表现机会,并且还要对其作出无差别的客观评价。另外,公正并不等于以同样的一套评价标准去对待所有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5.1.2课堂评价语言要以全面关爱学生为基本出发点

“全面关爱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包括了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主动关爱所有学生;其二是关爱学生的所有方面,不得有所偏废。其中,“关爱所有学生”这一点与公正有所重复,这里便只论述第二点内容,即关爱学生的所有方面。要转变教育评价理念,就要加强评价学生所有方面的意识,放弃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传统观念。

5.1.3课堂评价语言要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

尊重学生一是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给予其充分参与课堂的机会;二是要尊重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允许不同观点和思维的存在。归根结底,尊重学生就是为了不伤害学生,只有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之下才能谈教育,才能谈发展。另外,尊重学生还在于能够包容学生的错误,及时发现、正确指导。

5.2完善教学评价语言体系

5.2.1建立一套与伦理相符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体系

合乎教学伦理的评价语言应做到公正客观、关爱学生以及尊重学生三个方面。公正的评价一是要给所有学生同等的评价机会;二是要以同等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不得因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因素而给学生贴标签,或者带着刻板印象评价学生;三是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正如前文所言,这样高的要求在现实中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教师因以此为目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评价语言体系。

5.2.2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为学生的言行是否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行为结果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在对言行正确与否的判断,还应关注其思维过程和行为动机,才能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由内而外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思考其改正的方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5.3增加关于高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相关训练

5.3.1对高中教师进行符合教学伦理的开放性评价语言设计训练

教师又缺乏对评价语言的专门学习和训练,致使课堂中常出现不符合伦理的评价语言,因此,加强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的设计训练很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相关设计训练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储备一些符合伦理的评价语言。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语言具有及时性,即需要立即做出反应,若教师没有相关的评价语言储备,在评价学生时会因为缺乏深思而出现不同的问题。

5.3.2对高中教师进行课堂评价语言的实际运用训练

对教师进行专门的评价语言运用的实际操作训练,能够让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有意识的遵循教学伦理规范,多次重复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教师从开始的有意注意行为转向无意注意行为,进而减少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伦理失范现象。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以口头评价为主,而且是最直接、快速的评价方式,因此对教师的课堂评价原因训练要以口头评价语言的训练为主。首先口头评价语言要符合伦理规范,做到公正、尊重、全面关爱每一名学生。其次,口头评价语言要兼具科学性和情感性两方面的要素,即保证评价的正确性,也要体现对学生的关爱。

参考文献

[1]曾钊新.试论教学中的道德调节[M].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蔡伟.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研究[J].教育科学,2007(5):43-47.

作者:江鹭欣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