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运用(10篇)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10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运用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与情境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从意境中体会语文知识的奥妙,让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情境的运用方式有哪些,以及情境法教学的注意点是什么,将在本文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

情境法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好助手,古时就有了情境教学一说,发展至今,情境的概念只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情境法适用于众多学科的教学,其中语文教学之中运用情境法更能使教学变得事半功倍。情境法教学在国外也备受青睐,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对情境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讨论,并在课程中进行实践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生活实际导入情境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

结合实际的情境法教学是帮助学生快速认知和记忆的好方法。教师除了在课堂讲解知识点外,还能把大自然中、人类社会上的情景运用到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生活的情境能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就存在于身边,时时刻刻都能学到知识。例如,在人教课标版教材《赤壁赋》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除了需要能准确诵读整篇文章并能背诵重点段落,还需要从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掌握其中特殊句式的翻译以及运用方法。这篇文言文中的写景部分颇为出色,寓情于景的描绘更是出彩。但此文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法进行教学。如第二段写景部分可结合生活中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体会,让学生想象水光接天是怎样的场景,以及白露横江又是怎样的,与学生讨论和体会,共同攻克这篇文言文。情境法还能让学生从赤壁月夜之美景感受作者苏轼由悲伤转为喜悦的感受,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胸怀。在高中文言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写景文章,也可以运用情境法教学,适当降低文言文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言描述法导入情境

语言具有导向性作用,能让学生从自我脑海里提取出情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充满感情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观创设出有助于理解知识点的情境,使学习变得事半功倍。这样的情境导入方式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场景描绘能力,高中语文教学离不开这样一种能力,语文教师相比于其他科目的教师应更具有语言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乐于听讲,提高成绩。在人教课标版教材《蜀道难》这一首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能通过诗歌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艺术手法,体会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写作方式。教师在讲解诗词时,就可采用语言描绘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冲波逆折之回川”就可采用精彩的语言来描绘山川之险峻,让学生进行情境的想象,从而进行认知和记忆。还有“飞湍瀑流、砯崖转石”也可以用语言进行描绘,让学生体会大诗人李白的诗歌意境。这首诗气势庞大,是对自然景色夸张的描绘,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教师在进行通篇的教学后,用语言描绘法创设情境带领学生领会诗词的美。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导入情境进行高中语文教学

多媒体是如今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它来进行情境法教学。多媒体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会,其中教学音频和视频的引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把学生代入到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意境中,从中学习和感知语文。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让课堂变得更为活跃,还能为教师省去不少板书时间,节省很多精力。多媒体课件比起其它导入情境的方法,更加简单、直观,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到美感,从而引起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四、互动教学导入情境

教学的互动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互动教学有利于教师面对面讨论、分析知识点,教师在互动中还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得到教学的反馈,然后教师再根据反馈对课堂情境的引入进行优化和改善,以提升教学生或许能获得不一学的有效性。互动教学能产生多种多样的情境,在不一样的情境中,样的学习体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高中语文情境法教学的注意点

情境的运用能使得教学更为深入,关于知识点的解析也更为透彻,但运用情境法也有许多注意点,这里对重要的几点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注意点之一就是创设的情境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程度离得过远。远离生活实际的情境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记忆,还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因听不懂而分心走神,导致语文成绩下滑。其二就是课堂上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注意到这点的话,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互动交流是高中语文课堂必须要进行的过程,教师还需要匀出时间给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们讨论所学知识点,共同提升语文成绩。最后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教学的留白问题。情境法教学也要对知识进行留白,教师把所有的知识都进行一概的讲解是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情境法的运用相对来讲能让学生得到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空间,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进行一定的暗示,以此让学生联想到主要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高中语文情境法教学是如今高效课堂理念要求下的教学方式之一。情境有着多种多样的运用方式,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实际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情境导入,帮助学生认知和记忆重要知识点。情境法教学也存在着许多注意点,在平时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听取学生的建议,根据学生的课堂教学反馈进行教学的改善,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

作者:刘晓言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郭春玲.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亚太教育,2015(17)

【2】孙国秀.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优化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4(9)

第二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小组合作研究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产物,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别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独特性等优势,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概念入手,分析和研究其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应用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小组合作;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用

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写作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因此,加强对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概念及其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生或者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一种高级教学方式,简而言之,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动力及能力,最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标[1]。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一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二是拓展学生写作素材,为学生写作提供更多思路;三是通过组内成员优势互补,能够对学生形成正面激励,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确保学生组内均衡发展;四是改进写作批改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其引入到写作教学中十分必要。

2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做好充分课前准备,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写作教学,并非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而是教师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要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积极作用,应做好充分课前准备,特别是选题和分组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确定选题,增强选题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而针对分组工作,应坚持同组异质原则,确保每个小组内成员各具特色,实现优势互补,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另外,在进行小组讨论中,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创建轻松、开放的写作环境,激发学生写作思维。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给写作教学提供了极大支持,教师可以在小组汇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信息及文字,从视觉及听觉方面给予学生刺激,提高教学质量。

2.2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针对多数学生而言,写作是整个语文学习的难点。笔者根据语文学习群体效应中的沟通原则,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一方面,通过组内角色交换,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如命题作文《画一扇窗给自己》,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小组,轮流担任小组长,给所有学生提供作文题目、要求等方面讨论、评价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写作教学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增强学生参与性[2]。另一方面,重视小组之间的讨论,分组讨论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结论,并采取比赛打分等形式开展教学。交流的最终目标是启发学生思想、激发其好奇心。通过组间交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思路,还能够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2.3合理进行批改,构建高效写作课堂

批改与评讲作为写作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借助实例评重点,提高评讲针对性。如在课前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成品片段,让小组成员评讲,并进行总结,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片段的评价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要点。另外,生生互评过程中,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帮助,让学生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取小组间分享、自主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其他同学在此期间认真聆听并做记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3]。同时也可以将合作批改的作文返还给同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词、句的修改,不断完善结构及选材,通过二次创作,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第三,批改作文是一个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真正了解写作的真正目的,还能够逐渐领悟到写作的技巧,创建互动、和谐的互学氛围,逐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但是,在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批改时,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交流,以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3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建了互相尊重、理解的学习氛围,且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机会。因此,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该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创建良好的写作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进行分组,并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写作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代君丽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柳林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玉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3):135-136.

[2]代杨.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4):90-91+137.

[3]龙卫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6):48-50.

第三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摘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期待视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渗透在教学当中,影响着文章的创作。本文着重探讨期待视野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期待视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用策略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期待视野往往渗透其中。所谓“期待视野”指的是读者在进入阅读之前,按照自身的阅读体验与审美情趣,对所阅读的文本有一种事先的估计与期待。这种期待视野理论有时会影响到文章创作者的创作思维,从文章酝酿之初到创作完毕,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因此最终形成的作品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结合近几年的写作教学实践经验,笔者针对期待视野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广泛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情感,是写好文章的基石和前提。高中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生活,思索人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品质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视野也会水涨船高。从一个角度上说,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生活;另一个角度,阅读能够增长学生见闻,上可追溯上古,下可通晓当代。学生能够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形形色色的认得情感色彩。就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来看,从题材上来看属于一篇杂文。学生通过阅读领悟了哲学中的思辨思想,审视问题一分为二。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学生们收获的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人生观。欣赏完苏教版必修一中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学生们收获的是一种信仰,一种抱负,理解了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人生本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争。书本中的文本是通过阅读学习完成的,只是阅读的一部分品类繁多的课外阅读素材才是学生写作的巨大能源。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安排每天晚上7点,固定让学生们观看央视《新闻联播》。此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重大时事以及国际动向。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养成记录新闻内容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期待视野变得更为广阔起来,写作时选择素材更灵活了,思维更活跃了。

二、引导学生写作审题更为精准

随着高考命题越来越灵活,不同区域会根据自身特点灵活把握作文命题。作文类型从最初的读图作文到标题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直至当前的材料作文。学生期待视野面对一个个新的挑战,有的在期待范围内,有的逾越了期待视野,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教学时,引导学生注意审题,努力将期待视野涵盖作文命题。教师引导的方向是唯一的,但选择的方式是多样的。一方面,教师根据文章命题要求,做内涵或外延的审题分析,这样有助于把写作要求和期待视野结合起来。例如,假如命题要求的话题是关于“飞”,教师可以从“飞”的内涵进行解析,“飞”能理解成飞禽在天空中振动翅膀,飞机在动力的驱动下在空中滑翔,植物的种子在风的吹拂下翻飞等等。同时,“飞”还能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不同的意象:飞跃、纷飞、奋飞等。当然,教师还可以从该字的外延方面进行审题解析,“飞”字可以和青春、事业等词语联系起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文命题的内涵外延的概念后,会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从而满足学生对该命题的期待定向。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文体结构做审题分析。比如,“求利”这一命题。从短语结构上分析,属于动宾式。“利”是中心词,是命题写作的核心内容;“求”是支配动作,是如何做的过程。继续深入探究,不难发现,该命题考察的实质是“求何利”“怎么求”两方面内容。在学生们设计好题目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期待视野重新审视听、说、写间的关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布局谋篇

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布局谋篇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期待视野与设计意图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不仅扩大了创作视野,又可以自由发挥。通常议论文的写作模式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就可以结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安排布局谋篇。那么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问题深入了,构思更严谨了,自己的期待视野更容易得到满足。例如2008广东省高考命题为:不要轻易说“不”。针对该命题,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按照“是什么”的思路进行布局,可以尝试者提出分论点的形式指出“不”的具体行为,例如,果断拒绝、执着坚守、顽强抗争等等;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因何说不”进行布局谋篇,当然也可以提出几个分论点,例如,不要轻易对爱你的人说“不”,你会失去亲情:不要轻易对可求你的人“说”,你会失去警惕;不要轻易对陌路人说“不”,你会失去机遇等等。紧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素材,“他人是如何做的”,选择的事例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形式各异的论点、事例,都会使学生在自己期待事业的需求下完成,相信写出来的作品也应当是一篇成功的文章。作文虽然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短小精悍,结构相对规范的文本形式,但不能忽视文章的谋篇布局的重要性,高中生完成作文的意图是将自己直接或间接获得的生活经验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理想化加工,力求完美。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针对作文的布局谋篇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当然,期待视野不单单存在于写作群体中,还存在于读者群体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阅读期待,有契合的,也有相悖的,这无形中会对作者的思维带来影响。往往作者在创作时会融入自己的情感,目的、期待等,当读者的阅读期待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热情。

作者:赵丽君 单位: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林振昌.阅读期待视野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构建对话平台【J】.语文教学之友,2013(01)

【2】栾晓慧.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14)

【3】王建英.语文阅读教学中“期待视野”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4)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摘要:

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从脍炙人口的《诗经》到华美灿烂的《离骚》、从“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到“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或豪情或婉约的宋词再到街市小令的元曲,古诗词异彩纷呈的涌现。古代的使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如何继承中国的古典诗词,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学校是最好的场所,教学才能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前言

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从脍炙人口的《诗经》到华美灿烂的《离骚》、从“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到“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或豪情或婉约的宋词再到街市小令的元曲,古诗词异彩纷呈的涌现。古代的使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如何继承中国的古典诗词,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一些有关古诗词的电视节目、书籍、音频等不断出现,引起了热爱古诗词的人们的极大兴趣。但是这些仅仅能够吸引一些热爱古诗词的人士,对于接触古诗词较少的学生来说,毫无疑问,学校才是最好的学习古诗词的场所,教学才能更好的完成中华瑰宝的传承。教授古诗词不能采用传统的语文授课模式,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这样才能达到教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授课应当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开展古诗词讲解时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自我学习和认真聆听教师的知识讲解后所要达到的学习程度。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导航标,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准绳。教学内容是教师达到其教学目标的桥梁,是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吃透。如果教师无法吃透知识点,在进行知识讲解时自己还存在不懂的地方,那么在教学中面临学生的提问,教师就可能会愣在课堂,出现教学的失误。教师将教材的内容吃透,明确课堂的教学任务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联系学习方法,也就是在学习单首诗词的基础上,构建纵向的知识体系。在构建体系之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构建比较,例如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二单元是一个古诗词单元,这一单元包括柳永两首词即《望海潮》(东南形胜)和《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苏轼的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辛弃疾的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四位词人分为两个派别,即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和李清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者学生分别比较柳永和李清照的词风,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风,对婉约词风和豪放词风有个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将不同词风的词人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不同词人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以提升其诗词鉴赏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动性

高中这一阶段是学生在发育成为成年人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伴随着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学生们开发激发出最大的潜力,不断萌发出探寻未来生活的冲动,为了未来的发展主动性不断提高。如何将学生对未来生活的主动性提升到古诗词学习的程度是当前教师们关注的焦点。在升入高中之前,已经有不少的学生主动的亦或是被动的认识到高中对于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其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作用也被重视起来,所以他们对高中阶段的学习也越来越热情。随着新的高考模式的变化,高中语文在高考分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我国对古代文化的重视程度日增,古诗词、古文言文在高中英语考试中的分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动性对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成绩至关重要。让学生在背诵古诗词的过程中回味诗词之妙,推敲古诗词的精巧用法,摆脱机械的记忆方法,让学生爱上诗词,主动学习诗词。

三、提高古诗词学习方面的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渠道,是学生获取古诗词知识的源泉,如果教师的古诗词素养不高,古诗词之上掌握不精,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解读,影响高中生古诗词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多读一些有关古诗词的作品,多读一些诗歌鉴赏类的书籍,提升自己的古诗词理论系统。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因此教师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也应当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同时面对当前的网络世界,学生们接触的网络事物越来越多,一味的排斥网络文化会造成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教师要对网络事物善加利用。例如前段时间网络上爆红的电视剧《甄嬛传》、《琅琊榜》等,教师可以援引《甄嬛传》中的《采莲曲》、《小山重叠金明灭》等都是对古诗词的善加利用,教师可以将这些歌曲引入到自己的课堂,鼓励学生对课本上的诗词进行歌曲改编,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高中生的古诗词素养。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除了要在备课之时就明确教学目标之外,还要认真的分析学情,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对自己所教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自己教学的灵活性。

作者:毛爱静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周琦.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王艳燕.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张海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黄美香.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以诗解诗”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王荣生.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六讲)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J].语文学习.2010(05)

第五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在课前参考教参备课,课堂中逐段逐句地向学生讲授,学生不理解的就多讲,不会的就多练,这种典型的应试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完成考试中和材料相关的问题,获得分数。阅读是学生和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从文本中获得相关的信息,同时,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也会带给学生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还得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去参与,获得体验。

一、注重课前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一般不太注重课前预习环节的安排,更多的只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读要学习的课文,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只能是粗略地读读教材,至于要了解什么、知道什么并不清楚。应该说,大多数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前向学生明确要了解哪些背景、要了解课文的哪些内容、要达成什么目标,然后再让学生去预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般而言,在课堂探究之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在初步阅读中,能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即可。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史铁生当时的境地(双腿残疾、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也就难以理解作者当时的那种颓废、迷惘,对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在内容上,则要能基本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如《十八岁和其他》,作者要谈什么问题(十八岁和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学生在自学中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教师要在探究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初步感知文章的思路和基本内容。如《十八岁和其他》中对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原因的反馈,要引导学生能梳理出“流行观念的影响”“父母的愚昧与落伍”“子女的盲目与急躁”“缺乏沟通、理解、平等”等,当然,限于学生理解能力所限,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大致说出基本内容即可。

二、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教学开始后,不应急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可先预留几分钟用于情境创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如在《荷塘月色》教学中先展示和荷塘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然后再以问题“作者为何颇不宁静”来引导学生对背景再次了解。又如教学《祝福》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人物,由说人物转移到对整个作品的阅读。通过情境而让学生进入阅读过程后,此时就要根据目标逐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活动。如阅读《边城》,在反馈中疏通文意,围绕“那端午”“那女人”“那男人”“那爱情”逐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如对翠翠爱情的探究,对翠翠的爱情选择,翠翠爷爷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有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没有功利附属?两年来,翠翠有没有移情别恋?结合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相应的句段说出自己的感受。因学生理解能力、知识储备、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在问题探究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如《拿来主义》中“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探究后要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孱头、昏蛋、废物、拿来主义。

三、提倡拓展延伸,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读懂材料的内容,能根据材料内容解答问题,还要能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其人文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引导学生对文章探究后,要结合文章的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展开拓展活动。在拓展中,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可以是对情节的理解,可以是对主题的辨析,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生活而生成出独特的体验。如《拿来主义》,是否意味着所有国外的东西都不能“拿来”呢?课后教师可以借视频展示“韩流”现象、我国每年引进外国大片等资料,引导学生用“拿来主义”精神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深化对拿来主义的理解,辩证分析拿来主义的利弊。再如在《一个人的遭遇》学习后,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的话题,引导学生对战争生成出自己的感悟,这样不仅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战争的残酷,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把阅读定位于考试,而要把阅读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实施引导,而不是再以单纯的讲授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在实践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探究活动,在弄清文本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拓展,丰富体验,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作者:徐丽敏 单位: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第六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

摘要:

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一直以来,受到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作文教学,能够起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尤其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对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生涯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为此,必须不断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质量,而强化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又是是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进行探究,并发表一些观点。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新性;探究

高考是高中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为严峻的考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发展。然而,通过对历届学生高考成绩的调查发现,作文一直是学生的重点失分环节,虽然不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满分作文,但是学生的整体作文成绩仍然有待提高。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应对高考,就应该不断的提高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新性。使学生在不断的经验累积中,写出更好的文章,考出更好的成绩[1]。

1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排除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其它因素,单单从作文教学考虑,高中语文教师往往会给予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写作,并在下一节语文课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与比较。随后对学生的写作的特点以及作文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学到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缺点,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无法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部分学生会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偷懒,在听别人的作文时不能做到虚心求教,全心全意的学习,反而是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在听,因此,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不高[2]。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向学生分析和讲解一些优秀作文,并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按照特定的格式进行写作,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会变得千篇一律,总是采用特定的写作手法去完成写作任务,而这种作文教学方式不具备的创新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3]。

2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的方法策略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是指教师的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换言之,就是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作文考试中的得分点[4]。为此,教师可以从实用性教学的理念出发,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写作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赞美和认可。首先,要教会学生鲜明的开题。文章鲜明的开题往往能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为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进而使读者更加深入的阅读文章。同理,学生也要懂得如何完成恰到好处的结尾,进而起到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的效果,为全文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样一来,文章自然会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并取得高分。所以,教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作文题材,让学生练习开篇写作和处理文章末尾,并监督学生做好学习笔记,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一定能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作文的得分点或亮点,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如,在写一些象征性作文时,通过叙述的形式可以使象征的中心思想和主旨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加深读者的理解,同时也能提升文章的内涵与高度。例如,曾经有这样一则高考作文题目:以“父亲的肩膀”为话题进行写作。这是一种话题作文,其写作范围比较宽广,没有固定的写作方向,因此,学生的发挥空间也比较大。但是这是一种象征性文章,如果学生在写作时仅仅局限在“父亲的肩膀”,那么就显得对该话题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其实,肩膀象征着一种责任,父亲的肩膀是表示父亲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因此,学生应该充分的挖掘出话题象征涵义,这样学生的写作才能事半功倍。

3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的方法策略

相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创新性似乎与之互相矛盾,但是,实际上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5]。历年高考中,都会有不少的高分甚至是满分作文,除了有优美的词句外,这些文章的创新性也是其取得高分的关键因素,创新作文是学生的一种大胆尝试,往往能受到阅卷老师的欣赏。但是,与此同时,创新作文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学生把握得体,创新成功,就会取得高分,如果创新失败,就会取得低分。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创新成功,发挥创新作文的优势呢?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会学生打破常规,用新颖的思维、不同的视角、超常规或反常规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最后得出与众不同、独到、具有创意性的思维成果。其次,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素材,也可以要求学生多去阅读优秀作品,让他们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知识,同时借助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认知世界、发展思维,教师要将写作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找到写作的灵感和写作的素材,不断的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能融入到写作中,这样学生在对生活有了足够的经历和体验后,就会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在以后的写作中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环境,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以此满足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以致用,并做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张弘强 单位: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朱丽娜.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探究[J].关爱明天,2015(8):361-361.

[2]周晓芹.如何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1):85.

[3]丁双梅.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8):92.

[4]石慧.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才智,2013(26):157-157.

[5]叶翔宇.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高考,2015(3):21-21.

第七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

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及整体综合素质,另外,阅读在语文考试当中也占有着一定的比例,所以,在教学之中如何更好的提升于都教学质量,成为了我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

高中阅读教学一直备受争议,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质量难以进一步提升之上,所以,众多一线教师学者在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精力,并尝试了多种方法,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文就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体育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期对推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1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首先,当代青少年阅读能力退化已成为了我们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主要表现在阅读量减少,阅读时间比重下降,阅读兴趣以及品味下降和书刊消费降低等情况,更多的青少年将大量的时间倾注于了网络之中。其次,(1)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之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学内容贪多求全,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等问题,这一问题长春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教材,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对象,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都必然按照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正音解词、分析句段、理清结构、领会主旨、分析写作手法及语言特色等模式进行教学;(2)讲解分析烦琐不堪。内容的烦琐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学的内容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从头至尾进行分析,不管课文的深浅和难易程度;方法的烦琐导致了阅读教学的程式化和模式化;(3)学生主体意识失落。虽然新课改目前已经全面实施,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四少”现象,即学生读书时间少,揣摩语言时间少,语言训练时间少,独立思考时间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索能力。”新课标的目标如此清晰,因此,加强阅读教学研究优化课堂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2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式

2.1改革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素质: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做到不与时代相脱节。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阅读内容的整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只有在教学中做到内容题材和我们的时代紧密联系,改革教学内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不致于成为一种“空谈”。当然,教师的素质的提高也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教师应该不断的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以此更好的教育学生。同时,定期展开教学方法的交流,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总之,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课堂上受益,为他们今后的高中学习甚至于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恐怕也是我们为师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吧。

2.2减少应试干扰,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

有了好的老师,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对于语文阅读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学习。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必须要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认知程度,我们的教育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当然,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自我的管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进行自主学习并非想象中的容易。不若,若是学生们对于语文阅读有了兴趣,那么情况就会大有改观。那么,如何让一个孩子对语文阅读充满兴趣呢?首先,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的排除应试的干扰,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能目光短浅,仅仅着眼于未来的几年,更好看到语文阅读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或许,当孩子们不再逼迫仅仅阅读课文和教辅资料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被广泛而有趣的阅读材料所吸引,将目光转向与此。当然,合理分配好孩子的时间,让他们重新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需要被改进的部分。

2.3营造良好的阅读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营造与阅读材料相适应的阅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当然情景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情景设计要民主、和谐,让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有关于社会的热点材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建党90周年时,我们可以借此契机,在赏析有关革命类的阅读材料时,适当的引入时事,让学生在不忘历史的同时,也懂得如何去更好地继承先辈的精神。教师还要适时地于无疑处创设问题情境。每一个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此时不要直接抛出答案,要和学生一起来探究一下,这样才能让学生不被权威答案所束缚,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产生了一些令人惊喜的创新阅读。

2.4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材料:

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情况出发,为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财务,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优秀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学生每一篇阅读材料,教师都应该介绍预知相关内容的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怎么读。另外,还可以以单元为板块,在课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推荐同一主题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它篇目,或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以此长久以往的坚持,学生自身的阅读面扩大,阅读兴趣也随时大幅度提升。

3小结

语文阅读教学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被时代所抛弃自然有它的优势和必要性。因此,我们通过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和方法上的改革,不断的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中去,尽我们的努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水平。相信,此举定可以为孩子未来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瑞霞 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一中

参考文献

[1]蔡蓓蓓.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施[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

[2]王孔新.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2).

[3]马艳丽.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长春师范大学文学系,2012(4).

第八篇: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应用

【摘要】

语文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既是我国文化的传承,也是学习其它知识的基础,语文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以生字、生词、课文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氛围之中,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这传统的教学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需要,应该提倡情感教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改变传统的理解方式,自愿学习。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问题;运用

情感和认知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部分,我国近年来对于语文教学的新要求越来越多,希望学校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才是新时代教学的新目标。高考一直都是高中学生不可能逃避的问题,从而也导致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高中阶段显得特别苍白无力,必须要加强,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情感问题

1.团队精神不足。

近年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优越感太强,大都孩子任性娇气,自己动手的机会很少,而父母生活在这个时代也是一个不断拼搏的年代,父母很少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孩子从三岁起,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接触少得可怜,孩子们对于外面的世界根本不了解,很少有机会去面对外面的世界,孩子们的孤独感增强,很难在外面与他人交朋友,和同学间的关系不和,团队意识差,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一旦遇到问题想到的就是父母或者老师,对于自己朋友的信任度不高。

2.自主学习的兴趣不佳。

我国一直处于重理轻文的现象,例如高三学生更多的对理科进行大量的做题与复习,而对于语文却认为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对于语文付出的努力相对少,语文课的复习课更是效果不佳。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认识完全处于传统的模式之中。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三观开始慢慢成形,心理开始走向成熟化,高中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增强,对于新知识的分析能力增加,理性思维开始慢慢的占据头脑之中,在这个成长的转折时期,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正确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之上,语文与其它学科不同,理科偏重概念及工式,而语文讲究的情感渲染,课本课程以诗歌、散文、小说等故事类文章为主,语文成情感培养的主要课程,语文课无疑成为学生培养情感的最主要的课程。

三、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

1.氛围创设。

导入式教学是很多老师都习惯用的方式,成功的导入教学可以引领学生进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老师在进行语文课堂的时候,采用丰富多彩的情境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老师的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也要十分丰富,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进入到另一个情意之中,学生被老师的丰富的表现所吸引,老师的精彩演讲也是一个重要的情境创设,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情感,才能进行情感创设,学生需要这样一个老师去培养他位的情感世界。例如《墙上的斑点》这篇课文,作者更多的是想展示一种抽象意识流,作者对于墙上突然出现的斑点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回忆成为主色调,墙上的斑点是跳跃的,是作者意识的流动,而这流动的思绪成为每一个回忆的瞬间,凝固在一起。这种心灵上的共鸣,通过作者是独白与联想连窜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怀旧的情感,学生需要融入这样的情感之中,才能去体会作者真正的意境。

2.深入了解教材。

之所以能成为语文教材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才能成为教材,是优秀文章节选,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精华之作,都是伟大思想的体现,这些教材所包含的感情丰富多彩,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教材,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进行良好的情境创设。下面我们以《人生的境界》为例,课文通过不同历史人物进行论述,人生的境界各有高低,人生境界有四个等级之分,根据不同的境界进行区分,而这四种境界都有代表性人物,学生可以根据代表性人物的特点来对自己的境界进行理解,同时,老师要让学生深刻的明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这个具体的任务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老师可以激发学生去寻找答案的欲望。同时老师也要通过各种故事来列举分析四个境界的界定,或者让学生自己去界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境界的深入了解。这样很有助于学生情感上的培养。

3.不脱离生活。

高中生为了迎战高考,学习生活过程中,往往会与现实生活脱节,这样对于学生的思维以及情感的培养都十分不利,基于此,语文课更应该重视生活化的教学,语文教材本来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老师只是把这些艺术创业回归到生活的本质,那么就能让学生更容易的融入到教材之中。例如《故乡的秋》歌颂的国家的美好以及对国家的忠诚热爱,代表着一颗颗赤子之心,对于国家的无限的热爱。《归去来兮辞》通过作者这种超凡脱俗的人生感悟去正面引导学生,放下内心的浮华,回归生命的本源,重视生命的情感,人生真正美好的不是金钱,名利,最高的境界是情感的追求,自由的奔放。每一篇课都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而这含义都是源于生活的,是生活真意的总结。

【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重视教材的深度含义,创设情境课程,激发学生自愿学习,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作者:丁春梅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

【参考文献】

【1】林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柯伟.高中语文教学要坚守阅读和写作两块阵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1)

【3】王丽莉.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第九篇:地方课程资源高中语文教学

湛江师范学院的范兆雄教授在《课程资源的层面与开发》一文中这样表述:“课程资源可以按三级课程资源管理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关于“地方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广西师范大学的谭娟晖在《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中则给出这样的定义:“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国家内部的各地方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方面的独特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强调地方特色和差异,主要是指用于地方课程开发的那部分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整合和开发,来适应地方发展需要,服务于各个层次的教学。这里以安徽阜阳的“欧苏文化”教学的应用为例,摭谈地方课程资源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尝试。

一、“欧苏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资源

安徽阜阳(古称颍州),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北宋时,颍州毗邻都城汴京(今开封)。不少名臣都在此主政,欧阳修和苏轼更是在这里为官多年。欧阳修在给韩忠献、王稚圭的信中说:“汝阴(颍州另称)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欧阳修写下知颍诗、思颍诗、归颍诗,凡一百六十余首。苏轼在知颍州时给好友王定国的信中说:“某已得颍州,极慰所欲。”一个“极”字,说明程度;一个“慰”字,道出心情;一个“欲”字,表明愿望。到任颍州后,苏轼流连颍水之滨,写下著名的《泛颍》诗:“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近些年,阜阳市专门整修颍州西湖,复原西湖胜迹,打造“欧苏文化”品牌。阜阳籍文化学者王秋生、李兴武分别著有《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欧阳修的坚守》,在学术界影响巨大。阜阳市还成立了专门研究“欧苏文化”的研究院,汇集了一批学者,对“欧苏文化”做了深度的挖掘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都是非常珍贵的地方课程资源,亟待我们加以利用。笔者所在的学校还专门申报了课题“高中语文融入‘欧苏文化’的实践研究”,获得了省级立项。

二、三个概念的界定

1.欧苏文化

欧阳修是我国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苏轼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家、书法家“。欧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尊崇、体系庞大。这里所提到的“欧苏文化”仅是复杂的“欧苏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欧阳修和苏轼主政颍州期间,特别是欧阳修定居颍州后留下了大量与颍州相关的诗文,对阜阳的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的“欧苏文化”更多的是指与颍州有关的文化和欧、苏对阜阳本土文化的影响。

2.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范畴,这里所提到的“高中语文教学”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教学以及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总和。这既包括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教学方法、策略和措施,也包括课外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

3.融入

“欧苏文化”蕴藉深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欧苏的作品入手,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中学语文教材收入的欧、苏文学作品并不多,这与他们在文学中的尊崇地位不匹配。阜阳(颍州)是欧阳修的第二故乡,其四子一脉的后裔至今仍生活这里。阜阳学子不了解“欧苏文化”是不应该的。以文化名人为依托的地方课程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目前尚不多见,有少量的研究现在都还不够系统。目前,以“欧苏文化”作为依托的教学实践研究在国内几乎没有。所以说,依托课题研究来进行这样的尝试还是很有价值的。本课题中的“融入”是指让“欧苏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融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种“融入”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热爱欧苏诗文,热爱家乡,敬仰圣贤先哲,培养他们见贤思齐的精神。

三、“欧苏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落实国家教育战略思想的有关精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高中阶段教育”指出:“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也做出了指引“:(一)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三)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这是落实国家教育战略思想的有效策略。

2.探寻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整合的区间

地方文化是一定区域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对人能产生直接、深刻、全面、长久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欧阳修、苏轼两位历史名人先后在阜阳(古称颍州)任知府,政绩卓然,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他们对颍州也都寄予深厚感情,尤其是欧阳修,致仕后定居颍州(今阜阳)。欧、苏二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文千古,留下大量赞美颍州风土人情的诗文,这些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探寻“欧苏文化”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区间,以利于开发出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和地方课程体系。

3.培养中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师把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欧苏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家乡是人才辈出、文化底蕴丰厚之地,使得学生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古颍州西湖在北宋时期也是全国知名的西湖,苏轼曾称自己为颍州的“西湖长”,对西湖的喜爱溢于言表。欧阳修在十首《采桑子》中连用十个“好”字来赞美颍州西湖。他又在《西湖戏作示同游者》中写道“: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这首诗的二十四桥,是扬州瘦西湖的特色。欧阳修认为颍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相比毫不逊色。苏轼曾为阜阳的颍州西湖做了“广告”:“大风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苏轼在杭州做过官,在颍州也做过官,将两个西湖做比较,他最有发言权。通过对“欧苏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加深了对家乡阜阳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本地区文化的特色与文化渊源。这对提升他们对语文学科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很有意义。

四“、欧苏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欧苏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尝试,主要有四个方面:

1.高中阅读教学与“欧苏文化”的结合。

欧阳修和苏轼在颍州留下的诗文很多。这些诗文大都描绘了颍州当时的风土人情,也倾注了作者浓厚的深情。课题组把这些诗文都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早读课上大声诵读,以至熟读成诵。师生一起组织诗歌朗诵会,学生各展风采,用自己的深情演绎对欧苏诗文的理解。课题组每位老师都执教一节以上欧苏诗文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师生一起深度解读欧苏诗文,学习欧苏文化。阅读教学与“欧苏文化”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语文课堂的气氛。

2.高中作文教学与“欧苏文化”的结合。

在高中阶段,学生最怕写作文:手头无材料,心中少方法。在研究学习中发现,欧阳修和苏轼除了为颍州留下大量的诗文,还在本地留下很多精彩轶事。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时的源头活水。从“欧苏文化”中汲取写作素材,学生就会有米入炊,写出富有文化内涵的好文章。课题组还可以开展以“欧苏文化”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的习作展示出来,看看谁写的更有“欧苏之风”,评出优秀文章,并让学生相互展示分享,以提振学生的写作信心。

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与“欧苏文化”的结合。

古诗鉴赏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平常考试和高考中,学生的得分都较低。通过诗歌鉴赏专题教学和“欧苏文化”的结合,课题组带领学生大量阅读“欧苏”的诗文,结合文化背景,开设“欧苏颍州诗词”专题课,一改以往让学生做习题、看答案、总结做题方法的模式,让学生在“知人论世”深入鉴赏欧苏诗词的基础上,做出这样的尝试:命制鉴赏题目,提供参考答案,并展示命题意图和提供制定参考答案的依据。

4.学生文学社团活动与以“欧苏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

课题组还多次带领学生到颍州西湖、会老堂等欧苏旧地游学,实地寻访欧阳修后人。在游学中,学生参观了“西湖柳荫、南岗雪色、云亭山影、新渡波光、书院探荷、让台观稼、杏林晓莺、芦湄秋月”等西湖八景,还去了去思堂、择胜亭、聚星堂等旧迹。学生还了解到宋代知颍的文化名人除了欧阳修与苏轼外,还有晏殊和吕公著等人。游学归来,学生纷纷写了游学手记,通过开报告会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游学经历和感受。在震撼之余,同学们都感触颇深。在以研究“欧苏文化”为目的的游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乡土文化教育,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情结。“欧苏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资源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只是一种尝试,其根本出发点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当然,这在客观上也丰富了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深度研究。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作者:岳勇志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资源的层面与开发[J].教育评论,2002,(4).

[2]谭娟晖.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3]亓龙,王秋生.颍州西湖历史与文化的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4]王秋生选注.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M].合肥:黄山书社,2008.

第十篇: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方法探微

戏剧是一种经典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也占据着一定比例,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一形式的文学作品不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单一,导致戏剧的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戏剧,产生学习兴趣,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

一、趣味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戏剧作品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形式,通常是通过对一些故事情节的描述来反映社会现实或是人生哲理,故事情节的设置也相对来说比较有吸引力,但是戏剧作品的文字表达偏向于文言文的形式,如果让学生直接阅读会比较枯燥,就算是情节内容丰富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从课堂导入着手,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与课堂导入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从一开始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可以采取故事导入的形式,一般来说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并且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语言技巧来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饱满,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在故事导入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故事情节要贴合教材中的戏剧内容,最好是反映其中的故事情节,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戏剧作品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长亭送别》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采取故事导入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亭送别主要讲述的是张生进京赶考,张莺莺送别的情景,表现了二人之间的不舍之情,凸显了两人的爱情。教师可以对这一课中没有涉及的故事情节进行描述,例如二人的相识趣事:张生是一个书生,遇到了大家闺秀张莺莺,二人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当时那个年代追求婚姻的自由,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是非常难得的,在西厢记的描写中写道张生想见到崔莺莺,于是崔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决定暗中牵线,助张生一臂之力,将张生藏在棋盘下,带到小姐的房间前,帮助二人见面成功。学生听完教师的介绍之后,会更加想知道他们二人的爱情到底有没有修成正果,接着教师可以设置悬念,“虽然成功相见、相爱,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出现在二人面前”学生的好奇心完全被勾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会更加认真。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在语文戏剧教学中,要采取丰富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戏剧,激发学习热情。由于戏剧的故事情节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来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引发学生的讨论和分析。比如,在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人物的表演能够将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了解到故事讲述的是名妓杜十娘有从良之心,处心积虑地积攒了一个宝箱,经过长期寻觅,决定托付终身于李甲,于是让李甲借钱赎身,完成从良心愿。但是不想李甲受到孙富巧言离间,十娘被卖给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抱着宝箱投江而死。学生观看完故事之后被杜十娘的善良所感动,同时也佩服十娘的坚定与勇敢机智,再看看李甲,软弱无能,懦弱胆小,动摇不定,还有孙富的心怀不轨,最终造成了悲剧的发生,通过视频形式让学生对于戏剧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了戏剧表达的魅力。

三、综合学习运用,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戏剧情节的曲折离奇,还应该加强戏剧语言以及情感的体验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形式来感受戏剧表达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综合运用活动,绕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及自身的参与来感受一下戏剧表达的形式,以及戏剧作品表现情感的方式方法。比如,在学习《窦娥冤》的时候,教师介绍完相关的故事情节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来以表演的形式呈现这一故事情节,学生来自主的参与到表演过程中来,将封建背景下勤劳善良的妇女形象展现出来,面对封建社会的压迫要敢于反抗和斗争,将当时的情景展现出来,通过学生的参与表演,让学生能够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只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够将其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这也使得学生对戏剧学习更加用心,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戏剧学习能力。戏剧作为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一文学形式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在高中戏剧教学中采取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冯月芹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