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浅论

高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浅论

摘要:思想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就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道德素养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急需大量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才。这给学校教育就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语文教师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这也是由语文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先天优势所决定的。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经常结合课本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社会道德现象,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素养。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经验,下面就对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浅析。

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语文学科教学和学生德育教育的关系

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永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内容,尤其重视弘扬人类传统美德的教育,有着浓郁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文体。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往往充满着正能量的故事内容和情节,一个个生动形象、闪现着光辉人格的人物角色,还有对社会现实入木三分的客观反映,以及作者鲜明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都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深刻体悟,他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熏陶感染。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德才兼备的人。

三、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道德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精选了很多经典文章,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子。有的文章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变革,有很强的对现实启迪价值;有的文章红色文化色彩浓厚,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有的文章生动地刻画了古今中外的伟人和英雄,他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给后人树立了仰望的丰碑……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因素,给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开展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大餐。这种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兼顾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使得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培养保持了高度一致,增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熏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教育。在高中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弘扬爱国精神的文本,如《沁园春·雪》《纪念刘和珍君》《苏武传》等。本人在教学《苏武传》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认识到苏武一生挚爱自己的祖国至死不渝,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牺牲小我,也要捍卫祖国的荣誉和尊严。接着继续让学生思考、讨论:当时苏武在困境中是怎样想的?我们现在谈爱国是不是已经过时?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能爱国?教师把学生的情感不仅带入苏武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所处的当下,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地触动,真切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四、高中语文教学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除了挖掘课本内容之外,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育学生善于区分是非黑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在渗透德育教育中,不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直观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活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和思想,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课前扎实备课,不仅要将课本中德育教学的有效因素提炼出来,而且使这些德育因素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充分地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启发感染学生,这样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更加容易,自觉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现在部分高中学生缺乏是非观念、缺乏民族自信,在看问题的时候,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事物的本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文时,课前做了扎实的准备,课堂上利用教材文本内容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建筑的艺术之美,油然而生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赞美之情。同时,结合这次横行肆虐的“非冠”疫情,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抗疫不力,甚至甩锅中国,但中国依然做好自己,仅用短短两三个月控制住了疫情。更令人鼓舞的是,国庆长假空前的旅游盛况,人们尽情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了西方反华势力当头一棒。这些鲜活生动的时代画面,让学生一下子也提升了自己民族自信心,情绪为之振奋,爱国之心也因此牢牢扎根。更可喜的是,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学生能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五、开展课外阅读,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以及语文学科教学的需求,为学生选择、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读物。然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引导,给学生预设阅读的问题,提出阅读的方向,指点阅读的方法。例如,针对班上部分学生整日沉迷自我,一味地怨天尤人,不思进取这些状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主席的诗词和鲁迅先生的小说,从他们的作品中学习伟人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感受他们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在班上演讲交流,不断反思对照自己,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的外延,树立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另外,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和领会大量的闪烁着古今中外人类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方法。让学生把这些名言警句运用到生活,运用到写作,更能对学生的人生起到深刻的启迪作用。例如,在课外阅读《孟子》一书时,其中的很多经典传诵名句让学生受益匪浅。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孟子身上的那种高贵的人格力量,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修德修身、心怀家国的高尚情怀。正是这些中国的脊梁,才使中华文明傲立于世界而长盛不衰。这些千古传诵的佳句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思想,也极大地增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目的。

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道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高中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尽可能利用当地各种社会资源开展丰富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常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生活中那些鲜活生动的事例和场景比教材更加直接,更加有感染力。例如,定西当地有一位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叫许?,他为人清廉,为民请命,触怒上司而被革职,客死定西。乡人感其德才,立许公祠。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游吊许公祠,瞻仰后人为许公撰写的碑文,追思许公的事迹,学习许公爱民如子的品质。再看看山下高楼林立、人民安居乐业的一派盛世景象,一股浩然正气油然而生,不由得产生对先烈们的敬意和对党的感激之情。当然,还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去,为老人们洗洗衣,扫扫地,收拾收拾房间;给他们唱唱歌,跳跳舞,愉悦老人心情,学生也从活动中也会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找到做人的价值。社会是一本最大、最好的教科书,学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功不可没。

七、结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对于人生成长重要时期的中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其意义非常重大。这就要求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有利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把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一代人才而发挥重要的作用。只要潜下心努力去做,相信:润物无声花尤妍,桃李满园自成蹊。

参考文献:

[1]雷坤.浅谈高中语文德育教育策略[J].新作文教研,2013(6).

[2]王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2(3).

作者:张峰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