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方法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发展方向,也是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初中语文作为初中阶段一门主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注意结合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其教学的又一主要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初中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想体系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构建,但在认识、能力、判断、思维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在初中以及高中学习阶段进一步地建设。所以,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初中生的这个思想发展特点,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为学生传授相应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知道,在新课标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因此,作为老师要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采用一些多样化且新颖性比较强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成绩,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作为初中语文老师,究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怎样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老师要树立创新意识,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

老师的思想和认识,会无形中贯穿教学的始终。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首先自己就要有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认识,要有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勇气,这样才能在新课标的引领下,积极转变思想,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研究创新方法,找到更加适合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合新时代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发掘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深入学习,不断探索,学会创新的学习方法,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显然,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找到学习初中语文更好的方向,否则不但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无益,对于初中语文本身的教学来说也难以实现目标。所以,作为学校,也要把培养老师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始终,只要老师有了创新认识和意识,才能在教学中积极改变,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成语文教学的又一内容,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条件

兴趣不但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催化剂,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学不可缺少的一种力量,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关键条件。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学习任务相对较重,也将面临中考,所以学习压力大,任务重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在学生的眼里语文可能就会失去它的魅力,就只会变成一堆需要背记的、枯燥知识点,这不但影响学习效率,而且也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要想着只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创新思想和意识的形成。比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思想,对课文中句子的用词进行再创造,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句子。比如,“清风明月偷我心”这一句中的“偷”字就很独特,也很巧妙,老师要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改变这个字,看看句子的意思,如“照”“印”“乱”“鉴”等。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原句的理解,对“偷”字妙用的深刻体会,还能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创新学习,有利于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师生互动,是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方法

以往无论是初中语文课堂还是数学、英语等课堂,形成的一种模式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一致地填鸭、灌输,使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的形式,不但学习态度不积极,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显然,这不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所以,新时代的初中语文老师,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下,老师要敢于改变课堂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用设疑、游戏、提问、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融入进去学习,进行创新。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心中的春,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体验春天等,再进行讲解课文,学生不但更容易走进课文内容,也能靠近作者的写作心态和目的,能大大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教学发展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更多的教学途径去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去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真正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龙锦付.浅谈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4):144.

作者:王培新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