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3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对语文阅读内容进行肢解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与现有教学条件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会将课本作为重要的资源,每一节课的重点就是对此课文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内容就是对一个文章的结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并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地进行阅读、感情阅读,而是全面地控制学生的行为。对阅读内容的肢解会大大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2.重视考点的讲解

重视考点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通病,对于要学习的课文,教师要先找到考试中的重点,然后利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记忆这些考点。比如说让学生阅读记忆文章中的生字与生词,让学生了解与此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说过的名言,等等。而对于阅读文章的情感与表达意识,许多教师因为其不是考试的重点而对其忽略。还有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考试的结果,会在课堂上将文章改编为阅读考试题,让学生在题目的引导下半猜半蒙地进行阅读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更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期待。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分析

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十分重要。下面,笔者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立性

阅读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文章中获取有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更多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受到教学模式的限制,语文阅读教学的独立性没有突显出来。许多教师将阅读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没有认识到独立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当代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作用,加强学生收集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享受。比如在讲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时候,教师应当从阅读的题目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将认为这个观点正确与不正确的学生分成两小组,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观点辩论。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投身于文章的阅读中,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关于此观点的看法,促成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2.加强阅读内外条件创设

阅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兴趣作为内在动力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书具有明显的阅读倾向,而学生的需求也正是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强迫学生完成对某些问题答案的寻找,而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理范围内的阅读素材,引发思维的活动。另外,教师要关注课外阅读活动,将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喜欢用什么方式阅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名著或者现当代小说,教师的有效指导会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于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与老师进行探讨,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希望当代初中语文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立性,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提高。

作者:刘磊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梅花中学

第二篇

一、情境切入法

所谓情境切入法,就是在阅读分析时紧扣课文内容中某个特定场景进行科学再现或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如临其境地实现与文本、作者、编者的对话,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里的情境,可以是文章主干中的某一点,也可以是作者写作时的历史、人文和社会背景。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设计的导学预案不能单纯在切入点处制造气氛,要能使情境穿越整个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使他们在习得知识、发展技能的同时更能实现心灵的净化、思维的启迪。

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讲《在烈日和暴雨下》时,祥子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我引导学生抓住烈日和暴雨这两个关键词,一是用视频播放有关烈日和暴雨的场景,二是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烈日、暴雨等恶劣天气下的感受,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习,获得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再如《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是为悼念白求恩同志而写的,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放映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配上有关抗日战争的视频再现抗战前后中国完全不同的情形来导入新课。学生对日寇的憎恨油然而生,对白求恩大夫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肃然起敬,也使他们较快理解到主席写作时炽痛的内心……

二、文眼切入法

文眼是一篇文章的艺术构思、思想精神的焦点,是通篇的主旨,是内容的提挈点,它能牵引文章的全篇,在课文中常常外化为某些关键的词、句、段落等。因此,我们只要抓住它进行切入,就等于打开了解读全文的窗口,能使我们的解读过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一定要准确找到文眼,以此为线索,常常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背影》时,我启引学生找关键词或句,经过遴选,师生共同认为“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是文章的“焦点”,就此作为“文眼”进行切入设问:①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哪个背影?②不能忘记的只是背影吗?那又是什么?精巧地切入设问激荡起课堂层层涟漪: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过铁道爬上爬下为我买橘子时的艰难背影,不能忘记的不只是他艰难的背影,更是艰难背影中的浓浓父爱……采用文眼切入法,不但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发现能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还要求我们必须务实地研读、研透课文。以此为基础,方可在教学活动中找准课文的最佳文眼。

三、作者切入法

作者切入法是指在解读课文时,教师选择课文的作者来作为新知学习的突破口。课文的作者有学生熟知的,也有学生陌生的。熟知的,除了让学生了解他的基本常识外,还要启引学生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激发他们进行课后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该作者。若是学生陌生的作者,其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切入点,教师应吊足学生的胃口,为解读服务。

譬如,鲁迅,很多学生都很熟悉,但他们不知道鲁迅先生喜欢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所以,在教《孔乙己》时,我首先让学生知道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评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我就引导学生从“孔乙己不幸在哪里“”他的不争表现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入手,让学生来理解课文。

作者:蒋玉鹏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

第三篇

一、互动教学中问题互动现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老师改变教学模式,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我们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和能够阅读的方法,更要引导学生质疑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因此,我们的提问不能是单向提问。但是,老师在问题教学的处理上,多是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成,没有怎么给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机会和平台,缺乏师生之间的双向提问互动。于是,问的不一定是学生困惑的,而学生缺乏的,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如《我的老师》深入学习时,老师会提出“作者对蔡老师的依恋和思念是如何写出的”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阅读相关内容,找出文中的一些如“更”“默默“”站“”看”等词语得出“我”对蔡老师的依恋。之后,我们还要学生去思考“思念”这一情感是如何表现的?如果学生没有自主分析和发现提问的指向,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寻找答案,缺少主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深刻体验对老师的敬与爱,从而获得情感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互动中有效提问的落实

提问是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构建,而阅读教学中有效问题引领,能够带动学生进入深入与有效的阅读状态。因此,问题的提出要与学生的知识、思维相结合,才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思维能力。所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提问需要有效地设计和精准地落实。

1.提问要有目标和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逐步展开的,分解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只有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才能让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例如《海燕》学习时,让学生感受海燕形象,把握海燕以及其他海鸟的象征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因此,我们在设计海燕形象与深刻含义理解的问题时,就要思考学生可能形成的思考与回答,注意预设与生成。如提问:“《海燕》这篇散文诗歌的学习重点是在感受海燕的形象中获得其象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很好完成这一学习重点呢?”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重点,而且能够自主或者合作探讨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此,学生能够通过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把握与理解,在对比中感受高尔基对不畏强暴的英雄的歌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

2.问题要有引导性与启迪性

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提问要通过教学的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多向思维与创新发现。因此,我们的问题要能够引导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获得新旧知识的链接,能够将问题纳入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体系中,并使得知识丰厚起来。如《黄纱巾》学习时,重点是体悟感受“小女孩”的情感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品味。因此,我们从联系学生生活导入,提问:“我们有同学可能怕逛街,一逛街就可能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物品,那么,假如特想买却钱不够,怎么办呢?”这样,将要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有话可说。然后,提出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课文是围绕什么而写的,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以此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能够把握故事的脉络。可继续导入“中年人可不可以以非常低的价格把黄纱巾卖给那个小女孩,或者直接赠送给小女孩呢?”如此,不仅拓展阅读学习的内容,而且使得学生的思维品质、人生价值观得到训练和提高。另外,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要循序渐进,注重提问的拓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互动参与中,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探究与阅读思索的意义所在。

三、总结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教学的提问,促进学生阅读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从而提升人文素质与创新、独立思索能力。因此,只有教师积极探索并巧妙设疑与有效落实,语文教学质量才能高效生成,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

作者:李文 单位:江苏省洪泽县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