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探索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探索

摘要:

现代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了变化,并在成人教育中融入了信息技术,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文章对现代远程教育进行了阐述,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自主探究;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教学的关注,并将远程教育作为未来教育活动的一大主要模式来看待,进一步推动我国远程教育的进步。在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远程教育教学也在不断获得新的动力,为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现代远程教育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以及全民教育口号的提出,通才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活动中的一大主要潮流。由于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挖掘成人教育的潜能。

第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的远程性是增强终身学习意识理念的重要前提。信息时代的远程教育是一种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虚拟化教育,是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在实现成人教育普遍化目标中,远程教育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1]。

第二,借助远程教育,我们可以实现各类现成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针对当前国内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可以吸取国外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打好教育资源战略。一直以来我国受基本国情限制,要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先要提高普通教育的水平,积极寻找实现终身教育、社会化教育的方式。对于人力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说,远程教育势必成为其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一大重要手段,远程教育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借助网络远程教学活动,打开了世界市场,引领教育模式改革的潮流。由于国内远程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基础理论工作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结合当前的基本国情,寻找新的适合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因为国内教育教学模式一直以教师与学生直接面授的形式为主,所以远程教育发展原始动力不足。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当前国内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育资源多而杂,精品课堂少。第二,教学手段视频化,学生缺乏自主性。第三,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不健全,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第四,缺乏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第五,难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

三、现代远程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在远程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也要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模式,以小组合作为辅。在多种学习模式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学习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突出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学生要积极发挥创新意识与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具有强烈的逻辑性,也要重视知识的深入探究分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增强协商讨论的合作精神,重视意义重建。将教学重心从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理论转变为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主动深入探究知识分析中,让教学过程由浅入深,为多方活动创造充分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擅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与精神态度。

第三,创设情景,激励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引导他们确定探究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的问题,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相应的学习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加强交流,共同合作学习,不断巩固和重建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四,典型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所谓的探究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对某一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最终的讨论结果的不断生成与完善是所有教学活动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学活动中的所有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讨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寻找相关资源了解具体的知识内容;在讨论过程中,根据学习进程进行知识查询补充,直到得到答案;在目标问题处理完以后,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参与者要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始终致力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探索,积累开展远程教育的丰富经验,成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为构建完全意义上的现代远程教育新模式不懈努力。

作者:陈兴有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袁园.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2]陈冬梅.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