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民族音乐教学论文3篇

高中民族音乐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对高中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存在问题的思考

1.教学方法不得当,学生兴趣不高

民族音乐有其自身特点,按照西方乐理编制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显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无法展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不可否认,在流行文化泛滥的大背景中,学生很容易被流行音乐吸引,很少正面接触民族音乐。正因如此,学校更应起到应起作用,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懂得欣赏,并学会领略民族音乐之美。这也是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教学情感僵硬是教学实践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

2.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并没有建立起与高中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相适合的教学评价体系,给民族音乐正常教学活动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同时给教师与学生工作学习带来极大不便。

二、改进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的若干建议

1.提高民族音乐教育重视程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转变教学理念,增强民族音乐教学意识,从根本上抓好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为此,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真正认识到开展民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陶冶情操,更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养成及民族凝聚力的提升。第二,要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训,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人才支持。如此,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带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促进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

2.完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意境对音乐教学特别是民族音乐教学至关重要。只有不拘泥于“填鸭式”的知识传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意境,获取审美体验,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景,在此中引导学生聆听、感知、想象民乐作品的精神内涵,升华学生心境,引起灵魂的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由此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组织民族音乐主题讲座、专场演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或在再创造过程中,深化民族音乐的认识理解,甚至传承民族音乐。再者,教师要构建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课堂参与,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在一种融洽、和谐、民族音乐气氛浓厚的环境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心境,理解民乐意境。最后,教师还要延伸教学内容,在规定授课内容之外,增加民族音乐历史知识教育。只有对民乐发展背景了然于胸,学生才能立足高地,形成一定水平的鉴赏能力,正确把握民乐作品的艺术境界。

3.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

为巩固民族音乐教学成果,激发教学积极性,必须科学使用教学评价方法。鉴于民族音乐教学的灵活性,可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卷与闭卷结合、歌曲与器乐曲结合及竞赛联欢等方式,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从欣赏走向传承。

三、结语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不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同时能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关心学生情感态度变化,使其热爱民族音乐、尊重民族音乐。

作者:洪培玲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第二篇

一、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感情血脉,真实地记载了民族过去的生活情感,寄托了人们浓浓的情思,它是整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它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各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些都可以在民族音乐中得到解读。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让中小学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

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种类繁多,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它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音乐审美习惯。中国民族音乐通过其音乐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更讲究音乐的韵味、风格。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都是属于民族的,他们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母语”。学生从小学习和掌握音乐中的“母语”,就能运用本民族自己的方式进行音乐审美感知、音乐表现和音乐思维,从而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我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体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民歌有近30万首,曲艺音乐达三百多种,近四百多个戏曲剧种,这些丰富的民族音乐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长期交流和融合的音乐精髓。中国民族音乐的体裁形式、音调、风格都是极其丰富的,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秀的民族音乐是我们一代代劳动人民音乐才智的结晶,是创造和发展我国未来音乐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也是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可贵素材,更是世界音乐文化宝藏中的瑰宝。我们应该感谢祖先和前辈们为祖国创造了优秀的音乐财富,作为接班人,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它、熟悉它、热爱它,并把它继承下来加以发扬光大。对于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音乐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不能脱离本土文化的根,音乐教育也必须继承、弘扬、发展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音乐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虽说如今的流行音乐占据了中国大量的音乐市场,但是中国民族音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音乐创作者们也意识到创作的源泉在民间和民族音乐中。我们的学生通过民族音乐学习,可以加强自尊、自爱、自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二、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

高中《音乐鉴赏》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比较全面,有民歌、器乐曲、戏曲等民族民间音乐。当我在遇到民族音乐教学内容时,我会在备课的时候花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并选择从学生熟悉的作品入手。例如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二单元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我是这样安排的:通过阿宝演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歌曲视频做引子,把学生带入到西北风土人情中。虽然学生平时也不太会去关注西北的民歌,但是对于阿宝这位西北歌手却比较熟悉,而阿宝演唱的这首歌曲,学生也会唱大部分。我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把他们的思维引入音乐课堂,再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到西北的其他民歌作品学习中,学生也会有兴趣听我介绍西北的花儿和信天游,一起唱着西北民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学生在学唱山西民歌《刨洋芋》时候的场景。《刨洋芋》的歌词是这样的:“土溜溜的蚂蚱,满呀么满地爬,举起那个镢头,来呀来把洋芋刨,一镢头那下去,翻过来瞧一瞧,哟,这么大的个儿,哎哟你说妙不妙。”当学生唱到歌词“呦”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兴奋,原以为学生只对流行歌曲感兴趣,谁知道他们在学唱民歌时也是那么的投入。有的学生在学会了这首《刨洋芋》之后,还有兴趣创编,用《刨洋芋》旋律填词来抱怨平时作业太多,有位同学这样编道:“可怜的高中生,太呀么太累,每天都是作业,做呀做不完,哟,今天这么好,竟然没有作业,真呀真高兴。”一堂关于西北民歌的课上完了,留在学生记忆当中的不仅有信天游、花儿,还应该有《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等更多的西北曲调。

(二)从新民乐与传统民乐融合入手

新民乐(现代民乐)的主要特点是“取民乐之所长,去民乐之糟粕,加西洋之精髓”。新民乐在民族风格上有极强的表现力,它把民族器乐、电声乐队和MIDI音乐结合在一起,加上流行的配器手法,互补长短,使民乐的个性有了更好的展现,丰富了民乐的艺术表现力。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贴近,但对于民族音乐,学生了解的确实很少,因为学生心中的民族音乐就是很传统、很古老、离现实太遥远了,他们很少去了解。要想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的心中,就得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上《音乐鉴赏》中“丝竹相和”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我国传统丝竹乐产生学习兴趣,我提前下载了新民乐女子十二乐坊的《八音》片段,作为课堂的导入,进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每件乐器的演奏特点和表现力等等,随后便将课堂引回到“丝竹乐”的欣赏课当中。当学生再一次听到二胡、琵琶、古筝、竹笛等各乐器的演奏时,自然会予以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解、感受“丝竹乐”的教学目的。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正是民乐之长,两者的巧妙结合,让民族音乐朝着现代民乐发展。结合现代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素材展示给学生,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参与和课堂体验入手

中国民族音乐非常有民族特色,一首民歌,一件民族乐器都会有它的独特性,我们应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比如说学习用方言唱民歌,学会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亲身体验民族乐器的简单弹奏等等,学生的兴趣会比较高。如高中音乐鉴赏自编教材《走近中国古筝》这一课,我是通过以下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传统乐器古筝的演奏技巧、音色,古筝名曲欣赏等方面入手参与课堂体验,从而增进了学生对古筝音乐的热爱。

1.新课导入(课前播放古筝音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猜猜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大部分学生能说出是古筝)。

(2)这件乐器弹出来的音乐好听吗?(学生说音色很独特,很有意境)。

2.新课教学

(1)出示课题——走近中国古筝。

(2)古筝简介:古筝原名叫筝,早在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今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筝。由于筝的历史悠久,被后人称为古筝。古筝属于弹拨类民族乐器,其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根弦下面安置琴码,琴码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筝的品种不一,构造也不尽相同。我们现在演奏的古筝基本以21弦筝为主。其主要由面板、底板、筝首、筝尾、前梁、后梁、琴码、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组成。古筝的外形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3)介绍古筝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技巧有很多,如滑音、颤音、花指、摇指、琶音等等。①古筝中的滑音弹奏:古筝中的滑音分上滑音和下滑音。先说上滑音吧,教师示范: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在筝码左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弦,把弦音升高至所需高度,就是上滑音。可以请几个学生依次在古筝上体验上滑音弹奏,这样学生会很专注。②古筝中的花指弹奏:老师示范花指的演奏并问学生:你觉得声音像什么?然后鼓励学生参与。以上1、2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对古筝音乐的兴趣,虽然他们的滑音可能弹得不太准,花指不够流畅,但是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③教师借助古筝,继续示范弹奏古筝的颤音、摇指、琶音,让学生加深对古筝演奏的了解。

(4)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欣赏①老师弹奏《渔舟唱晚》片段,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其演奏技巧。②教师对《渔舟唱晚》后面的花指部分作了重点弹奏,让学生加深对古筝花指演奏的了解。

(四)浙江筝曲《高山流水》欣赏

这是一首历史悠久的传统筝曲,乐曲音韵古朴、典雅,抒情写意。全曲音乐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描绘高山的气魄,后半部分则表现了流水的不同形态,充分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

1.教师弹奏古筝曲《高山流水》,其他学生欣赏、体验。

2.教师带领学生演唱《高山流水》音乐片段,加深音乐记忆

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对《高山流水》有了更深的印象,并对古筝的演奏技巧及其音色有了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这也是我课堂上经常尝试的教学方法。

3.从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入手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是紧密相连的,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重要的传承手段。在音乐教育中不仅要传授音乐技巧,更重要的是传承音乐背后更为根本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传统民族精神。《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民族情感是指—个国家、—个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它是民族心理特征之一,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于本民族历史、本民族的文明进步、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的情感态度。以是否有明确的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观念来划分,民族情感有自发的和自觉的两种水平。民族情感在民族成员身上表现为民族自豪感、民族优越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卑感等。一个人形成何种民族情感,与该民族的地位、成就有关,也与个人对民族的态度和认识有关,并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仰的支配。积极的民族情感如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热爱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和优秀文化等,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有利于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

从美学的角度看,音乐不是情感,可它却是情感的最佳载体;音乐不能揭示情感产生的原因,却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客观说明了音乐与情感的辩证依存关系。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民族情感是民族音乐主题的升华,民族音乐在民族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又有外在的相互促进性。可以说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培养是民族音乐教学的最高追求。相关研究也提出了培养民族情感有利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民族情感是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通过民族音乐促进民族情感的产生,同时利用民族情感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民族音乐的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充分地发掘我国民族音乐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同时,还可以通过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中国民族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文化这一母体中汲取丰厚的营养而孕育、生成并茁壮成长的。因此,在高中阶段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民族情感的激发促进民族音乐的教学。

4.从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入手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如果想让你的学生乐意接受传统的民族音乐,那么,我们不仅要提前主动去学习和探索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更应该拥有驾驭民族音乐教材的能力,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探究,努力引导学生学习、感悟、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教师是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究,让自己更加热爱民乐、熟悉民乐,并具备强烈的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热情和使命感,同时具备高品质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正常进行,从而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民族音乐素质。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演奏家章红艳教授曾在一周的时间里有四场琵琶演出,每场上座率达到九成以上,那是没有鲜花,没有音乐以外的任何干扰的演奏会,它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传统音乐的记忆与情感。章教授以专家的方式去展示我国琵琶音乐的魅力,让她周围的观众体验到了琵琶音乐之美。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音乐教师,虽然在演奏技巧上不能去和一个音乐名校的教授相比,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同样的思想,那就是要让我们的民族音乐唤醒优美与崇高,让国人热爱民族音乐。以前我总认为既然学生对民族音乐没有兴趣,我索性就跳开这些内容不上,现在我改变了自己对民族音乐教育的观念,并且自身也在加强民族音乐的学习,如乐器方面的古筝、竹笛我都在学习,还有就是有些地方戏曲不太了解,我也正在努力补充学习。在我的音乐课堂,不但用钢琴伴奏,有时候我也会用古筝来给学生伴奏,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中国民族音乐值得去欣赏,我用自己对民族音乐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走进了优秀的中国民间传统音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尽的义务,这不仅仅是在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知识,更是要让现代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新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树立理解多元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的教学理念。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教育进行深化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学生品味民族音乐的灵魂,陶冶情操,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音乐教师掌握了中国优秀的戏曲、民乐、中国锣鼓、民歌民谣和民族舞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才能在音乐课堂中加以实施,通过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中的组织、策划、设计和指导等,让学生走进民族音乐。最后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民族音乐与本土音乐的有机结合、民族音乐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民族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延伸的有机结合等四结合原则,以便更好地促使学生了解、认识民族音乐。

作者:贺金秀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

第三篇

一、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尤其在我国历史长河之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很多优秀作品都把思想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提高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从而达到感染和教育学生的目的。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要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教学之中,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形象,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视听享受。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图片,通过音乐在传承和弘扬各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使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

二、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措施

1.培养教师多元文化民族音乐知识

学校不仅要让教师了解民族音乐,而且要尽量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调动教师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如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走出校门,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又如学校可以安排教师进行系统性学习,使教师多听、多看、多比较。

2.开展多元文化民族音乐教育

在高中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找关于少数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及民歌风格等相关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在音乐教学中树立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贯穿其中,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授,使学生通过音乐来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

三、总结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承音乐民族文化,弘扬民族音乐,是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还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实践,逐渐树立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为发展民族文化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作者:张夏青 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