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阐述声乐课程教学的现状,发现声乐课程中教学的问题,并将合作学习和声乐课程教学两个概念融合到一起,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声乐课程教学中可以改善声乐课程教学的单调、乏味,提高教学率低等问题。二者的融合是当今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结合中应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如何对该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机评价,都是本文所要阐明的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是学前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久以来我们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模式相对刻板。当前声乐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一般声乐课程教学不外乎就是每节课讲授一首歌曲,再机械地重复播放该歌曲,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渗透,当学生听该歌曲的次数足够多,对该歌曲足够熟悉,自然就能跟唱。这种传统的模式毫无新意,惯用的套路,久而久之使学生变成了跟唱歌曲的“机器”,没有思想,不懂得音乐的真谛,也感受不到音乐的乐趣,从而可能导致学生对音乐丧失兴趣。基于教育改革,教育界的专家们创造了“合作学习”这一模式。近年来这一模式也得到了研究学前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认可,也逐步将其应用到了每一个学科教学中,但在声乐课程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所查阅的文献仅有十几篇,毫无疑问,二者的结合是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声乐课程教学融入合作学习模式没有普及、不够深刻,声乐课程教学设计十分单一,这都是当前声乐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当今的教育大趋势下,如何将广泛运用的合作学习模式巧妙地融入声乐课程教学,怎样将二者更有效地结合,以改善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教学的现状,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发展、音乐审美得到提升,并提高声乐课程教学的效率和实用性,正是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声乐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固守起落后的教学模式,不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较少,声乐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设计不够新颖,与现代的教育有些脱节。如老师在上声乐课时,教学过程一般为演唱一首美声或民族歌曲,一节课反复播放一首歌曲,直到学生们会唱为止,或教师弹奏一首歌曲,学生跟唱,直到唱会这首歌,以这样的形式完成整节课程的教学。这种声乐课程教学的方式趣味性不足,也不利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模式机械、目标不够明确。声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比较老套,没有足够认识到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机械化严重,没有明确的、符合当代教育宗旨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基于学生兴趣的唱歌与节奏练习。教师的教学环节千篇一律,教学设计中加入的新想法少,学前课程的学生今后要从事的工作是幼儿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丰富的情感,使他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缺少生趣。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考虑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演唱方法,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质,他们今后从事的是幼儿教师工作,所以教师需要具备动态的儿歌教学,以及丰富的情感表现,这是一线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本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的教唱形式。

(三)教师对教学歌曲的选择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原则。教师在选择教学曲目上过于盲目,没有考虑到幼儿园当今的教学形式需求等问题。当下幼儿园所流行的儿歌和好听的歌曲,是非常深受儿童喜爱的,所以教师在选择歌曲时应充分考虑到歌曲的选材问题。教师多数选择的教学曲目都为古老的儿歌,或民族美声类歌曲。忽略了适合幼儿的简单的节奏和欢快、柔美的旋律对幼儿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选择歌曲的题材和主题不够分明,歌曲故事不够有代表性。如我们的教师选择歌曲时往往随心所欲,没有设计感和明确的目的,音乐教学的目标含糊不清,使得今后重试教学工作的学生们不能学以致用。

(四)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声乐教师完成单节课程教学后,很少将近期课程中每个学生的表现贯穿起来总结学生的变化与进步。这项工作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是费时费力的。通过教学中的观察,发现教师往往固守一种教学模式,上完课就结束了教学的任务,不会考虑和详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节课程所教授的学生众多,也不能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法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可行的授课内容,所以导致两级分化较为严重。通过上述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学前声乐课程教学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在现今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确实应该深入的挖掘其适合声乐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改善它。

二、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策略

从前面的个案研究中,我们能够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确实存在问题。声乐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活动过程模板化,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同样,也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本研究主要从合作学习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结合的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的评价方式这三方面探究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灵活多变的分组教学。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开展声乐课程教学,就要对所授课班级进行合理的分组,要根据学生的多维度表现,重音准、音乐水平、音乐表现力和歌唱能力等方面,观察学生,做到分组公平,不要将好学生分到一组,也不能将差学生分到一组,每组在划分时,要进行差异分组。每组学生好坏参半,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优异的学生可以影响较差的,使他们共同进步。同样,要注意分组要合理,一般4-6人为一组,人数不能过多。太多太少都不利于小组间的共同合作。每一组要选出组长,为小组服务,教师在安排内容教学时,小组组长要起到引领作用,安排小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组长也要协调好组员间的交流工作,使得小组合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二)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选择。1.教学形式的选择。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我们应当选择适合发展合作学习效能的学习内容,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选择儿童流行歌曲表演唱、传统儿歌表演唱和流行歌曲的合唱模式。这三个当面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合作学习模式在声乐课程教学中的顺利开展,如选择儿童流行歌曲,这种类型的歌曲极易让学生们接受,同时也深受幼儿的喜爱。表演唱的形式灵活多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在舞蹈课上的学习内容来编排适合歌曲的动作,这样既可以锻炼她们的舞蹈创编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小组间的配合能力,全体同学在彼此的配合下共同进步。合唱教学也是非常符合小组合作的教学内容的,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分声部演唱,即锻炼她们的音准能力又锻炼她们的演唱能力。在演唱过程中,小组间可以互听,每个组员可以互听找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歌唱能力和歌唱水平能够快速的提高。2.演唱歌曲的选择。在演唱歌曲的内容选择上我们要选取当下流行的儿童歌曲,以及音乐元素较为欢快和易于儿童接受的的歌曲。合唱歌曲的选择要选取学生们喜爱的流行歌曲,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需要自行编排第二个声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儿歌《打电话》是一首讲述两个小娃娃打电话的故事,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个娃娃互相问好,分别询问对方在哪里、在做什么的故事,旋律轻快,足以表达两个小娃娃互相惦念、问好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能将唱儿歌的幼儿带入情境,让幼儿享受故事的同时也享受了音乐;《彩虹的约定》是一首较为流行的儿童歌曲,内容意义积极向上。真诚地表达了父母希望宝贝能幸福、健康成长的殷切之情,父母希望孩子们的童年是七彩斑斓的,即使遇到小挫折,最后也都能雨过天晴,以最健康、快乐的状态迎接美好的未来;合唱《大鱼》这首歌曲是当下较为流行的歌曲,深受同学们喜爱,教师可以自行编写二声部,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来享受两个声部交替带来的音乐美感。

(三)有效的内容设计。1.课上课下的合作模式。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时,应采用多种合作模式,让同学们不仅在课上通过合作来学习,在课后也同样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组长的监督作用,课后让学生通过小组来完成作业,每个学生以小组为一个整体,把小组荣誉放在首位,通过课上的小组学习与课后的小组练习模式,可以改变组内的个体差异问题,每位同学都能够在小组的感召下共同进步,并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2.生生间的合作。传统、严格的教学方式会不自觉地给学生一种压力,也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借助小组合作进行声乐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生间的合作模式下,以一个完全放松的心态积极参加、融入课程,可以让学生无戒备的发挥自己、展现自己,享受课程的过程,感受音乐的力量。学生通过生生间的合作来完成任务时,每个组员都能够发挥创造能力,组员之间彼此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资源和知识的共享,使学生们共同在组间遨游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共同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带来的美好。

(四)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课程进行中不仅要控制课程的流程,还要时刻保持对所有学生的观察。观察每位同学的积极性、活跃程度,分别观察不同学生在声乐课程中的表现。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反思,通过课程中的观察,来思考和改进教学内容。同时也要思考小组合作对课程的开展情况。对于课程中的不足,要做出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师应该制定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开展小组间的评价、小组内的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每个小组给出的评价内容,每个小组自行改进,通过提出的有效评价,可以认清小组哪方面做的较好,其他小组可以学习。同时,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认清自身在完成课程任务时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老师在点评时,要做到宏观把控,了解每组的表现特点、不足,然后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语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一切的活动设计与安排都要从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出发。当下的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声乐课程教学作为技能课程的重要部分,是不能被忽视的。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是最适合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改革前进的脚步中,我们应该将其与声乐课程完美的结合。基于此,本研究从分析当下声乐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彻底地挖掘当前声乐课程教学发展的局限,最后从合作学习与声乐课程教学结合的方法、教学内容选择和评价方式三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将合作学习与声乐课程教学更好地结合。由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将合作学习与声乐课程完美的结合,还有待今后的工作中去挖掘与深入研究。研究的策略与论述还没能得到很好地应用与实践,实践中会出现的问题和与理论有偏差的地方均有待改善,以期伴随着后续的研究与实践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丁邦平.合作学习———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的理论和方法[J].外国教育资料,1988,(05).

[2]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4][美]达内特·利特顿,郭春彥译.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的跨文化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1996,(03).

[5]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02).

[7]吴斌,金亚文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王坦.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J].课程·教材·教法,2003,(08).

[9]金振丽.合作学习对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的启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2).

[10]冯晓霞,王玲艳,肖树娟,等.聚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建言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作者:赵蕊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