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创新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创新

摘要:在对沈阳自贸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东北大学学科建设工作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SWOT分析,并尝试就学科布局、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机构设置等方面提出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沈阳自贸区;高校学科建设;SWOT分析

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是中共中央为推进新形势下改革开放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沈阳自贸区是辽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辽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东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合作。2017年4月10日,中国(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正式揭牌,沈阳自贸区建设将为辽沈及东北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工作提供新机遇,注入新活力,也提出了新要求。适逢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建设方案出台,要求高校学科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通过创新驱动发展,逐步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对沈阳自贸区建设进行了概述性梳理,以东北大学为例,对沈阳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沈阳自贸区建设对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沈阳自贸区

自贸区(FreeTradeZone,简称FTZ)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的自贸区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上的自贸区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辽宁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89平方公里,涵盖3个片区:大连片区59.96平方公里(含大连保税区1.25平方公里、大连出口加工区2.95平方公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6.88平方公里),沈阳片区29.97平方公里,营口片区29.96平方公里。沈阳自贸区位于辽宁中心城市沈阳,将建成以高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发展为特点的“科技型自由贸易区”。实施范围:面积29.97平方公里,其中浑南区22.63平方公里(包含桃仙机场2.08平方公里)、苏家屯区7.34平方公里。另外,沈阳综合保税区自动执行沈阳片区政策,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区作为沈阳片区的政策协同区,享受相应政策的辐射。政策优势:汇聚了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四区”叠加的政策。枢纽功能:集聚了东北地区最大空港桃仙国际机场、最大高铁站沈阳南站和最大货运编组站——苏家屯站,三大枢纽功能联动。同时,启动建设“沈阳港”,瞄准构筑集陆港、空港、海港功能于一体的东北亚乃至欧亚国际物流中心。产业集群:汇聚了智能制造、航空装备、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了便捷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沈阳自贸区将复制前两批自贸区成功经验,寻求机制和体制改革创新,推动机构调整,力争建成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高地,成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高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水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自贸区未来将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贸易转型升级、金融开放创新、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六方面任务展开工作,在经济运行模式、观念、市场规制、软硬件环境等方面尤其是公共服务方面加强建设,努力建成高端产业集聚、投资贸易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

(二)沈阳自贸区建设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意义

1.社会重大需求孕育新学科诞生

社会和区域环境变化往往使人的认知产生变革,使一些知识被不断认识和重新条理化,加之科学发展前沿不断拓展,必然催生一系列新兴学科。沈阳自贸区的区域环境和经济政策不同于其他地区,有很多需要建设的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关注和参与自贸区建设,应对变化,有利于新学科产生、发展。

2.前沿科技需求激发学科活力,引领学科方向

学科的活跃程度,研究领域是否为主流的前沿领域,是评价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科技型自贸区”是以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发展为建设特点,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聚集地,在自贸区建设中有着空前的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区域经济建设的项目驱动和目标导向要求学者更多关注学科前沿,这将激发学科活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3.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学科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外部宽松氛围

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培养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国家“双一流”建设也要求各学科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第三批自由贸易区是要“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意味着在区域内可以实现商品、服务、资本、科技、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国际间自由流动,这为学科国际化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高校也可以在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沈阳自贸区建设中东北大学学科建设工作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韦里克提出,最初主要是应用在企业中,是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收集资讯,分析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制定企业战略。现在多应用于社会科学中,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用系统分析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结论,找出解决方法,明确发展方向。

(一)学科建设优势

1.地缘优势

东北大学根植辽沈大地,并且浑南校区部分校园已划入自贸区,校园内就可以与国际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可以利用学校现有基础设施等资源开展合作,节省了建设初期的必要投入。同时,校园特有的教育文化环境可以吸引国外人员来校学习、交流合作。东北大学与辽宁众多国有企业同在重工业城市沈阳,学科与企业之间不同层面的合作交流广泛。研究人员对国有企业现状及发展需求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可以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生产型服务企业建言献策,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2.学科优势

东北大学在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信息领域、控制领域、金融财税、公共管理领域都具有雄厚的学科研究基础。学科覆盖9个学科门类,布局优化合理,已经为优势特色学科释放发展空间,形成特色鲜明、交叉支撑、以工为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学科布局。学校结合新型工业化建设,面向新材料、控制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设立了冶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布局未来发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组建了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江河建筑学院,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培育了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工业生态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物联网工程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学校在以上诸多方面具备科研实力,储备了大量人才,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培养输送高端科技、管理人才。

3.产学研合作优势

产学研合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是东北大学办学特色之一。东北大学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培育了“东软”、“东网”等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学科、人才、科技、产业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近年来,以浑南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学校大力推进“一区三园四平台”建设,即浑南新校区,云计算科技产业园、健康产业科技园和金属材料产业园,面向新型工业化的大制造平台,面向信息化的大数据平台,面向政府决策的大智库平台,起支撑作用的超算、云计算平台。成立东北振兴研究院等“独立科研机构”,可以根据自贸区建设需要,面向问题、面向课题,以项目为导向开展专项研究。

4.学科国际合作与交流优势

东北大学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度的国际交流格局。学校积极营造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大环境,大力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充分利用海外友好院校的优势资源,不断推动科研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先后设立了“境外引智工程”、“境外培养培训工程”、“留学生教育及汉语国际教育工程”等项目,构建国际合作交流新机制,初步形成了东北大学特色的国际化体系框架,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

(二)学科建设劣势

1.以工科为主,相关学科发展相对滞后

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基地,侧重的是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自贸区需要的是前沿的技术和手段,实行特殊的区域政策,这对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东北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集中在工科,这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但自贸区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经济运行等方面也有大量人才需求。本校国际金融、物流、高端服务业等学科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2.学科研究方向未能完全契合自贸区发展需要

自贸区有别于传统的经济特区,需要先进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以及国际的开放视野。本校强势工科的研究方向较为传统,为满足自贸区高端制造业、新型材料、信息技术、金融商务等领域的需求,需要相关领域的学科、学者了解自贸区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将传统学科研究方向与自贸区建设结合起来。

3.新兴学科建设不能满足自贸区发展需要

为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发展,学校在生命科学、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前瞻布局,但目前仍处于建设和发展初期。尽管学校、教师致力于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但学科发展有自身规律和发展周期,需要逐步提高研究水平。

4.部分急需研究领域尚未布局

自贸区建设涉及领域广,现有学科不能完全满足建设需求。例如,未来自贸区可以提供高端的医疗服务,对医疗领域的人员需求加大,本校正积极筹备建设医学院,目前进展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另外,自贸区在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法律法规建设、仓储物流运输等方面需要技术支持和政策研究,本校在这些领域还不具备竞争优势。

(三)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

1.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影响力

由于知识的国际交流发展及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经济开放和社会开放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自贸区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本校国际化进程,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并可以助力“双一流”建设。学校可以整合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共同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联合办学,包括在他国办学、在自贸区合作办学等形式,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联合培养学生,互派留学生和直接招收他国学生来校学习,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互派学者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具体事项上探讨和互补;搭建独立的合作机构,与国外优质资源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提升水平。

2.完善对外开放的学科、专业布局

经济社会变革、人才市场变化会影响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一定要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不断根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主动调整。应对需求,学校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增设急需专业。相关领域的学科将获得更多关注和投入,会有更多有识之士投入到学科建设中来,推动学科的发展。学校也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国际化的环境也促使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课程设置更多考虑国际化需求,这是学校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3.引进高水平人才

自贸区搭建平台,有利于集聚东北地区乃至国际高端人才。学校可以与境外教育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调动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学习,“送出去”;以优惠条件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为我所用,“请进来”。通过多种形式,充实和提高现有师资队伍水平。自贸区会吸引国外教育资源主动到沈阳寻求合作与发展,与专家学者在学科前沿和优势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寻求更好的合作机遇。

4.吸引留学生,助力文化交流和汉语推广

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者的国际交流。沈阳加强与东北亚乃至世界各地不同形式的合作,将会有大量留学生来沈学习,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届时留学生规模会扩大,生源质量会提升,外国留学生攻读学位的比例会提高,这将是本校国际交流学院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办学水平的重大契机。

5.打造城市名片,形成学科文化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精气神,是最重要的软实力。高校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成果丰富、底蕴深厚的特点。学科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也是促进学科建设工作的动力源泉。沈阳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高校学科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科文化建设,树立学科品牌,打造城市名片,扩大大学文化辐射面。

(四)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

1.开放教育市场,对学校提出更高要求

国际化和相对自由的区域环境,需要更新陈旧和落后的思想意识,树立教育开放的观念。沈阳区域经济发展势必将遇到诸多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多方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高校、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都应该积极参与。加强自身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开放共享的管理模式,通过更多途径改善跨国教育条件,创建更加宽松的合作环境,对学校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国际教育资源涌入,部分学科竞争加剧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跨国办学、生源的国际流动和教育资源的共享,使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来自办学市场、生源市场以及互联网的挑战,这将影响一些学科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国际化也会加大人才流动,优秀师资和毕业生也会面临更宽广更多样的选择,如何稳定现有学术队伍,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引进高端人才也是对学科建设的挑战。

3.人才需求变化,培养方案急需更新

自贸区建设是在国际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建设,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政策,自贸区内将不断增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合作,对专业人才需求也会不断显现。自由贸易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拥有大量具有涉外知识,能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富于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要在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上做出积极的调整和应对,以满足自贸区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对策

(一)优化学院布局,拓宽学科覆盖面

自贸区建设将在机制体制创新、高端制造、先进材料、国际贸易、物流运输、信息技术、医疗服务、大数据等领域需要大量的高水平人才。近期学校已对学院和学科的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释放了发展空间。学校可以进一步优化整合经济学门类学科资源,加强金融、国际贸易、物流、旅游管理等学科的发展力度,适度增加相关学科数量,培养经济相关领域人才。沈阳区域经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是首要需求。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是开展东北振兴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地,研究院应以东北振兴研究为牵引,引导广大教师围绕企业的经济转型和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东北开放格局、民营经济发展、改善东北地区营商“软环境”等课题开展研究,为决策建言献策。对已经提前布局的、未来将大力发展的学科领域需加大建设力度,目前学校已组建了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应以此为基础,在医学领域布局学科,成立医学院,为自贸区的高端医疗服务输送人才。增设文学门类学科,增设语言文学类学科,研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先进的教育体系、教育理念。

(二)增设急需专业,优化培养方案

区域环境变化会带来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人才市场培养急需的人才,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中德产业园建设将吸引德国企业、教育业等行业来华合作,本校与图卢兹大学合作成立中法工程师学校等与境外教育机构合作等,都将增加对语言类人才需求量。学校可以适当增设语言类专业、增加现有专业招生数量。国际商务、财政学、税收学、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将激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设专业,定向培养和提供从业人才。现有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应增设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增加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中外师资队伍

充分利用国外大学高水平师资共同培养具有跨文化和高素质的中外教师队伍。聘请具有跨文化背景的留学归国人员来校任职;有计划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外合作大学培养进修;注重引入中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走进课堂、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开展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活动,并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国外合作大学共同培育出一支具备跨文化背景的高水平和具有特色的中外教师队伍,为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提供保障。

(四)建立“独立科研机构”,开展专项研究

“独立科研机构”是以项目为依托,灵活设立,人员流动快速的组织机构,有些国际高水平大学,通过设立“独立科研机构”带动了学校整体水平和学科影响力大幅提升。建立灵活的管理模式,鼓励学者面向问题、面向课题设立“独立科研机构”,以项目为导向,与产业相结合组织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和学者共同参与,有针对性地,选项目、选课题、选产业开展合作研究。可以在浑南校区已经划入自贸区的区域成立“辽宁自贸区创新研究中心”,旨在凝练学术思想、形成学术团队、体现东大特色,为重大决策出台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以在中心内承接研究项目,合作解决急需的技术难题,获得的成果也可以转化成课堂内容,充实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自由贸易区[EB/OL]..中国经济网.

[2]罗明东,杨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高等教育改革开放[J].学术探索,2004(1):74-78.

[3]李英,赵文报.高校学科专业机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9):151

[4]罗淑云,莫光政.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东南亚纵横,2006(2):76-79

[5]张秀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2):174-176.

[6]付瑶瑶.从斯坦福大学看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独立科研机构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3):16-22.

作者:赵胜岩 王颖 张文慧 谢寅波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