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论文2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学生水平分层,提升教学遍历率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同,在对同等强度的计算机知识的接收效果也各具差异。计算机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根据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掌握水平,对其进行分层规划,采用差异教学法,提升教学的遍历率。例如,选修课本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三单元音视频与动画处理,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根据信息需求,利用现有素材,对音视频、动画以及矢量图进行组合和加工,表达一定的思想,因此涉及对MovieMaker、会声会影等视频制作软件的使用。计算机接触频率较高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软件使用策略,例如,视频剪接、背景音乐导入等,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视频作品,教师针对该组的教学,可通过简单点拨,或进行课程拓展,例如,为学生布置难度较高的视频任务。基础较弱组计算机操作熟悉度较低,教师应针对该组进行重点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的窗口菜单操作,尝试进行视频导入、音乐穿插等。通过对学生水平的分层,达到整体教学效果。

二、弱化原理讲解,提升课堂实践性

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强,计算机教师可通过弱化理论讲解,强化学生的课堂实践,以实践经验帮助理论认知,提升计算机教学效果。例如,选修课本数据管理技术第二单元第二节建立数据库,课程内容包括创建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编辑、读取和导入,建立连接表等。数据库属较抽象概念,涉及对数据模型的组织构建,通过数据库的原理讲解,高中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其概念。教师可通过数据库的管理软件,在课堂中对数据库的创建和数据的读取导入进行演示操作,可选择录入学生的相关信息数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请学生展开小组活动,对数据库的技术管理软件进行基本功能的运用,从而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管理知识,初步掌握创建和使用数据库的方法,以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数据管理问题,同时体验项目开发的过程,对项目管理理念产生初步认知,深化对数据库实际应用效果的了解。以实践操作代替原理内容讲解,能够提高计算机课堂的实践价值,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率,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三、课外知识补充,提升课程实用性

受出版流程及纸质媒介等客观因素制约,计算机教材的更新进度难以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由此带来部分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应用。教师可发挥主观引导作用,在课堂中补充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提升课程实用性。例如,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单元第三节五彩斑斓的信息社会,课程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涉及领域及其生活应用,教师可依据该内容,向学生介绍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的网站和应用软件,例如,XP系统于今年4月8日在中国停止服务、网络原创社区LOFTER逐渐兴起等。又如,第五单元第一节拥有我的计算机,教师可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更新,向学生介绍现阶段世界最新的计算机产品苹果MacBookPro系列、联系ThinkPadS3系列等。计算机教师通过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成果的补充,提升课程的实用功能。

四、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探索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手段的教学模式革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成效。在综合素质教育规划下,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逐渐成为高中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通过提高计算机水平,高中学生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梁亚妮 单位:渭南市杜桥中学

第二篇

1我校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新课程标准中把信息技术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既坚持灵活性,又注重时效性。有一个必修模块和四个选修模块,要求学生必须修完4个学分。选用的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起点比较高,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部分学生在初中未接触过计算机,且一些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得不是很到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良莠不齐,这给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一定困难。这是大部分高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该教材在“活动”和“综合活动”的内容安排上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的常用技术比较熟练后才能完成,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有困难。

(2)课改培训力度不够,教师观念暂时无法适应课改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训,但在观念上并没有转变过来,讲课仍然是旧方法、旧观念,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上,因教师的整体计算机水平提高缓慢,加之部分教师不够重视,使其整体水平也只是停留在任课教师在课前精心制作好课件,上课时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学生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没有多大帮助。严格上说也就是应用的平移,没有新东西。

(4)学校整体的氛围不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不理解,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玩电脑,会上网。学生懂了这些后,就想玩游戏、聊天,不想学文化课了甚至逃学到网吧去玩。据此,有部分教师以偏概全,对信息技术课并不重视。这就造成了整体氛围的偏差。学校领导不重视,其他教师更不理解,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设备跟不上,信息技术课程处于似有似无的状况。2007年到2013年有基本能力考试的时候,这种情况还好一些,但随着山东在2014年高考当中又取消了基本能力考试,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

(5)信息技术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该如何评价;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如何,该如何评价。目前这两个问题,在各个高中没有系统的评价方法,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

2对策及建议

(1)合理选定教材。教材是基础,教材的选用应该根据本地实际,当然不可能满足每个学校的要求,但起码要与这个市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应该与信息技术教师深入交流,更多地采纳教师意见,合理选购教材。

(2)更新观念,转变方法,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领导观念要转变,教师观念要更新。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师应借助教育部在全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这一东风,把信息技术教学推到新的层次。

3重视掌握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根本途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活动完成的前提。实施新课标后,要求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要充分理解“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并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这两种方法适合当前信息技术教学,都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为选修模块。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应用上。建议采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教学法来传授知识。“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注重发现、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资料,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

4提高教师信息素质,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激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它必须与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例如,图像处理与美术的结合,文字处理与语文的结合,多媒体展示和网页制作必须与美术、音乐、文学、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当快,大部分人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在部分老教师心中,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一时难以改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校决策者对信息技术教育能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缺乏信心。

5更新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素养

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6重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部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后,容易走上邪路,这也确实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此,我们也确实应该给予重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对此,学校应建立“防火墙”或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来减少不良影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鉴别真伪的能力,并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7建立合理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充分听取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学生、家长等各方面意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抓好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高中信息教育的现状,尤其实行新课改后,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要想办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使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马海军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