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一、激发动手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于信息技术产生了兴趣,便会非常乐意去练习,随着不断的练习,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不断的提升。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产生了兴趣,他们有可能会利用课余时间来练习,巩固所学而且乐此不疲。例如在指法练习中,有些学生之前接触电脑的次数较少,键盘上的字母位置搞不清,敲击键盘的动作也很慢,这样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比较笨而且在练习过程中觉得非常无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因为许多学生都喜欢有趣的游戏,教师利用这一点,下载金山打字通,通过玩其中的小游戏来练习。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忘了自己是在学习,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慢慢的加强对于键盘的掌握,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教师在学生玩过小游戏之后进行键盘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键盘。又如在教学“WORD”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做出非常美丽的文档,学生看了以后会感到很吃惊,竟然能做出怎么漂亮的文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也会有兴趣去尝试,是否自己也能做出如此漂亮的文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简单的开始教学,慢慢提升难度,学生在吃惊中,更加有兴趣去学习新内容。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不断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提出动手任务,激发动手尝试

初中生在上信息技术课程时,都想自己动手操作,但是都是无目的的玩玩电脑,有的时候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都会在下面偷偷的玩玩电脑。这种现象是不太好的,学生不听老师讲解知识,学习不到新内容,只顾自己摸索,对于电脑的理解是不深的。教师在课前就要明确一节课的目标,学生了解到所学内容时,明白了所学内容能够提高自己的认知度,便会认真听老师讲解知识。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提出动手任务,学生在操作时有个目标,不会漫无目的的乱尝试。学生有个目标去动手操作,能慢慢巩固学生的知识,不会像漫无目的尝试那样一会就感到厌烦了。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会不断的提升。任务的设立,可以驱动学生不断地去练习,而任务的创设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与生活有关的任务,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EXECL的内容,讲解到统计图表的制作与插入时,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你们其他科目有没有关于EXECL的,学生发动思考,有些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八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有表格,教师发几张书本的截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要求设计表格。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教师指导下,不断完成任务,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三、创设动手情境,让动手充满乐趣

初中学生还保持着贪玩的习惯,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很强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去“玩”。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乐趣所在。教师可以首先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一些气氛,接着让学生在网络中完成一定的任务,教师在最后是要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慢慢会体会到互联网的魅力,而学生了解又不多,许多地方不懂,而教师的讲解会让他们补充这一部分的知识,这样听讲的认真度又会提高。情境的创设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内容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能工巧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实践,5人一组来拍照,告诉学生:“你们猜猜为什么要你们拍照呢?下节课有用的,你们能猜到下节课的内容吗?”接着在信息技术课时,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要用acdsee软件处理图片,接着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内容,首先从5个人中裁剪出自己,接着去修饰自己,加一些艺术效果。完成后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互相看看到底是谁做的更加漂亮,有些学生做得不好,看到其他人做得那么好,可能会很失望,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失望,自己继续尝试,并指导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感到非常的有趣,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才会不断的提高。

作者:张顺海 单位:金湖县塔集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