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项目教学法探讨(3篇)

计算机项目教学法探讨(3篇)

第一篇:计算机基础课微项目教学法探讨

摘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应用微项目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介绍了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微项目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讲解了微项目的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理论及实践教学流程。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教学法;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培训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由传输式变为体验式,教师要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灵活选择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职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提倡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1]。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很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采用真实的案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项目教学周期长、项目任务冗繁、综合度大等不足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学生更乐于接受简单、有趣、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微课程以其“短”“小”“精”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成为现代课程体系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2]。文章结合项目教学法、微课程的优势,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设计成真实情景的微项目,使学生在1~2个学时内完成项目作品,以实现高效课堂。

1微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3]。微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4]。目前,微项目教学法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可以从项目教学法的概念来理解微项目教学,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结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微项目,以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微项目的设计

2.1设计微项目的注意事项

以微项目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学、做”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的任务中学习计算机新知识与掌握操作技能,微项目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设计计算机基础微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微项目要具有趣味性:感兴趣的学习项目,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时应该考虑学生的专业、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进来。(2)微项目要体现课程目标:设计的微项目应紧紧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一个微项目中可以只包含一个或几个小的知识点,但结构要完整,目的要明确。(3)微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微项目要具体、实用,最好设计与专业、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等。(4)微项目应该可行:微项目设计应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出发,选择短、小的题目,安排好计划学时,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主和协作学习完成作品,使学习变得简单、高效,让学生有成就感。(5)设计的微项目具有选择性:对于每一个知识模块,应设计多个微项目,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而不是强制性的指定,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2设计微项目

高职院校一般要求学生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根据新考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分为6个部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Win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很多学校计划课时非常少,有的只有40课时,再加上学生生源有差异,因此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吃力。因此不仅需要设计合适的微项目,还应为每一个微项目提供必要的素材。上机实验课是加深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及创造能力,应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六个部分的内容设计多个微项目,每一个微项目都应从实际问题出发,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不同的微项目,涵盖课程的目标的内容,且对每个微项目应配有相关的学习指南及相关素材。

3微项目的实施

3.1理论课微项目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分理论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高职院校是将整个课时各分一半。理论课主要以微项目为载体讲解新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微项目。(1)学生分组:第一次上课就向学生说明计算机基础课是采用微项目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们分为多组,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每组成员数为3-4人,设定一个组长,每2周重新分组一次,好生、差生相搭配,以便更好地完成作业。(2)引入情景:计算机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生活或工作中情景非常多,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教学情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挑战欲望。(3)探究新知识与技能:从情景中发现新知识,讲解新知识点与操作方法、步骤,并提示注意事项。(4)展示微项目内容:从设计好的微项目库中挑选与教学进度相关的微项目,先对项目要求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10分钟的讨论。(5)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解决问题,学会操作要领,为实验课打好基础。(6)师生交互完成任务:教师是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理论课教学的,采用边问边答边操作的模式,师生共同完成微项目任务。因此,教师在制作微项目时,要将新知识、技能贯穿在其中,还要注意时间与进度,这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要充分备课[5]。(7)扩展应用:理论时结束时,将实验课的微项目任务布置下去,要让学生小组根据兴趣去选择一个或多个微项目,或自定题目进行创新设计。

3.2实验课微项目教学

理论课上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掌握了所教内容和基本的操作,为了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和技能,上机实验是必须做的一个环节,也为学生巩固、创新知识提供时间和空间。(1)制定解决方案:上机前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8分钟左右的时间,确定微项目的解决方案。(2)协作完成项目:小组成员每人都动手完成整个微项目,有问题各成员协商解决,或请教老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3)交流展示:各小组提交完成得最好作品进行展示,分享经验。(4)总结点评:首先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然后老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从项目的完成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完成下一个微项目做好准备。(5)反思改进:师生共同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然后对微项目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

3.3教学效果分析

我们对2014级新生选择6班的学生使用微项目教学,另选6个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对这12个班进行了测试,然后将笔试与上机考试成绩进行了平均,结果是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86.4%,对比班的平均成绩为75.7%。实验结果显示,微项目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微项目教学中将课本知识结合到实际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结束语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用微项目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教学实践表明微项目教学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社会,融入工作,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职业性,符合目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

作者:龚静 曾建一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参考文献

[1]刘云.浅析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4(1):42-44.

[2]焦金金.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微型课程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2010(12):4-6.

[3]王超.微项目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4(7):221-222.

[4]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61-65.

第二篇:计算机项目教学法应用

【摘要】

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计算机教学教学中,围绕学生作为主体展开教学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加强学生自助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素质教育;策略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设置一系列的项目从而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活动,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联合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自主思考能力进行锻炼,对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有效地挖掘,从而促进学生对各种实际的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项目化教学进行研究,其主要的教学就涉及到活动、内容、结果和情境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所组成。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十分显著的特点: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如何使用这些基础知识,而不是简单的记忆,不是简单地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此使得教育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对教学效率有一定影响。第二,工作任务是教学内容的依托,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设置合适的工作任务,这些项目和任务的完成就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第三;多样化是学习成果的特征。对于项目化教学来说,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涉及到不同解决任务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学习的成果就呈现出多样化,而并不是唯一的。项目化教学还带有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明确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多重特点。笔者通过以计算机教学作为案例,分析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二、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2.1加强教学理念的革新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对计算机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门课程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其他课程教育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课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对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的认识和应用,从而借助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在加强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尤其是对于这类实践性课程,更应该要利用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相应的宣传,宣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念,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将所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要利用实践方式,比如项目化教学方式,将素质教育理念应用到实处。

2.2合理地设置项目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学的项目一般是由教师来设置的,因此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传统的师生关系只是一种讲解着与听课者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改变,才能使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可以借助各种传媒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各种教学项目的设计,从而使得教学任务可以及时完成。衡量项目设计和确立项目教学法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设计比较合适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于项目化教学来讲,必须要加强项目的合理设置,才能使得项目化教学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项目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把握几个原则。第一,项目活动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否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项目活动能否对学生在新知识方面的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第三,针对现阶段教学来说,所选择的项目内容能否充分发挥出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所选取的项目活动对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合作能不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意义。第五,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应该要和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比如对于“计算机编程”的教学而言,可以设置合理地教学任务,在设置教学任务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采用生活中的素材,使得学生对各种学习任务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也能更加熟悉,从而使得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

2.3对学生进行分组,完成项目

项目设计完成之后,应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分组,在项目教学法中,小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分组的时候也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组,一般说来,三名学生为一组比较适合,较为合理的分配方式就是讲基础比较扎实、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生与基础水平不够的学生编在一组。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确保项目活动顺利完成,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优秀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带动落后学生提高。在进行了分组之后,学生就可以以小组作为单位来对实施项目活动的计划进行制定和落实,在对小组成员进行锻炼的时候应该要让所有的成员都得到锻炼而不只是对其中的一些成员进行锻炼,尤其是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应该要加强锻炼,使得学生在小组内能够得到一定的任务分配,自己努力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多鼓励他们参与到基础扎实学生的讨论中,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一起完成项目。这样的做法,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带有促进的作用,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能够促进其学习信心的提高。比如一个关于红绿灯的控制系统的设计项目的完成,就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对各项任务进行分配,比如有的成员要对交通灯的运行规律进行观察,对周围的情况进行观察,有的成员要查询资料,各个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要合力完成程序的设计,进而完成整个项目的要求。

2.4加强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

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项目完成之后,应该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应该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对学生的实验成果给予了肯定的态度,也对计算机编程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性有所提高。对于项目没有完成的小组,教师应该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引导小组内的成员展开讨论,对系统的设计进行检查,对程序作出修改,从而可以使得项目要求能够被完成,并且能够让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更多的知识,加强与其他成员的合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专业课教学上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的一个重要过程。从其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学生的素质高低不一,自学能力不高,实施自主学习、独立完成项目的难度加大。项目化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学生在完成各项实践任务的过程中来加强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对学生做好充分的引导,尤其是对于实践类课程,应该要加强硬件设备的完善,让项目化教学法得到充分的应用。

作者:倪朋 张亚敏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朱翠苗.“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10)

[2]栾好利,李卓玲.“项目教学”研究及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05)

[3]隋秀梅,王军,董晶.论“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15)

[4]苇丽梅.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第三篇:计算机教学项目教学法应用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以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体,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应是解决教材内容和实际操作之间矛盾的一种尝试。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项目工作,教师在其中扮演“参谋长”和“指导员”的角色,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而学生则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师生之间互相配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项目教学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项目教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对其以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第二,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第三,项目教学的内容注重实际需求,所以,教学内容会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商业活动相联系;第四,实施项目教学,学生可以独立解决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自由组织团队通过合作探究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第五,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与要求,在项目完成后,教师可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成果展示,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成就

1.创建教学项目,加强校企合作。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学项目的选定。选择教学项目不但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建贴近实际的教学项目。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多媒体软件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在创建教学项目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目前的学习进度,还要注重项目的实践性。中职院校设计教学项目的重点必须放在加强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完成项目的同时能够充分了解并掌握课本知识以及操作方法和技能。同时,中职院校可以增加校企合作的机会,学校可以邀请行业精英来校演讲,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动向。并且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到企业见习的机会,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实际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实施,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开始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操作步骤,而是对学生的主体位置给予尊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行根据项目的任务要求动手操作,遇到难题可以自己结合书本知识或与同学共同探讨。教师则根据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正面引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成员准备一个课时的教学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

3.建立考核标准,提高实操能力。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采取项目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考核。所谓的多元化考核,首先,是指从学生的各方面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全方位的评价,奖优罚劣,优化竞争机制;最后,教师应对项目进行延伸和拓展,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研究,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4.加强实践力度,理论结合实际。

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相符的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设计,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七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的教学时,因为知识点较多,内容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项目设计,在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予以改正。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交流,学生互相交流有利于促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的提高,增进学生感情,体现了“项目教学法”对计算机应用教学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实践中,试图将“项目教学法”作为切入点,解决教材内容和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可行,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充分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仅能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还能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有利于中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型的学生,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作者:崔焕强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