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共10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共10篇)

第一篇

一、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加物理实验教学课时,提高实验质量

对于初中生来说,实验教学属于比较陌生的范畴,很多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阶段,对物理实验可能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验之初,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如生活场景中的电灯开关实验、楼梯道的感应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实验演示,以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逐渐热爱实验。在新课标实施后,中学的物理教材中,实验内容部分增多,这表明新课改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是尚存在诸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换汤不换药",仍采取理论为绝对地位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阻碍了教学的正常发展。同样从“新课标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法”看来,我们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课标提供的机遇,将全理论教学适当变为理论与实验并重的教学,增加实验课时,切切实实地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亲自动手对所学知识、未知知识进行检验核实及探索,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重视实验与理论齐头并进,加强学生知识的掌握

物理知识属于自然科学,对初中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多的抽象性,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增加。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要么采取纯理论教学的方式,要么采取理论教学几节课后再带领学生参与实验课程,这种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很难讲所学与实验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于那些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学生会产生上课的厌烦感,深入理解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等到实验课程开展时,已经忘掉很多了,知识和实验的结合不紧密。因而,教师应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边教学边实验,让学生根据课本、教师的讲解,自主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灵活性,为学生创造更多地动手机会,有效将所学知识与实验操作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

自然科学尤其强调严谨性,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责任尤其重大。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的方法,教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对实验器材的使用,了解实验步骤和要求,把握实验应注意事项,保持实验过程的严谨性。同时,由于初中物理实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力度。在实验中,教师作为辅导者,设立特定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自行组成小团队,对实验相关的流程、步骤、器材选择等进行设计,在小组协作中,进行探究式地实验,并对实验相关过程进行协作、探讨,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

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中的意义重大,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树立实验教学的思想,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态度,带领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实验教学,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加强实验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以积极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全方位地提升综合能力,实现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作者:罗康明 单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中学

第二篇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课堂缺乏吸引力

由于设备不足或者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物理课堂上开展的学生实验往往都是由老师统一部署,操作步骤由老师提前规定或者统一进行,学生就像机器一样听从指挥,按部就班,过于程序化、模式化,不能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得的实验结果与他人相同,这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无法引起兴趣,缺少思考学习的动力,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二)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

现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传统学习模式向现代学习模式的转变过程之中,往往还会受到固有学习理念的影响,新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实验过程中过分听从老师安排,跟随大家的脚步,人云亦云,无法做到主动思考,主动设计,提前预知,缺少必要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停滞不前。

二、如何通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明确要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鼓励学生参与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往往较为简单,容易操作,有一部分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操作。因此,教师在开展一些物理实验时,要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现有知识解决实验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在“透镜及其应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运用了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并选取一些带到课堂上来。讲解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的物品分别说明。比如,近视镜与老花镜的区别,放大镜如何聚焦,凸透镜如何成像等,实验之前请同学们猜测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现象,并通过实验来印证,看哪组学生表现得最好。最终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总结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大家相互讨论,交流实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还有一个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前作出设想,而后通过实验印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经典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更重?并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给出答案后,让他们自己通过测量衡量同等质量的棉花和铁哪个更重,通过测量,学生们会得到自己的答案。其次,再让学生思考同等体积的棉花和金属哪个更重,依然让其独立完成实验。这时,学生们就会对物体的密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在这时就可以借助实验给学生详细讲解物体密度的相关知识。这种方式既加深了对知识的识记,又能够培养他们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和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一环。

(三)课外观察,思维创新

初中物理实验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有趣的现象,蕴涵着许多物理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现象,比如说,游泳时人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汽车拐弯时身体为什么会倾斜?浸入水中的树枝为什么看起来是弯折的?等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视野、开拓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三、总结

总的来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时之功。教师自身在做到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注意方式方法,不断总结,积极鼓励,在教授基本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灌输正确的思维理念,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实验中取得更好的进步,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作者:许业军 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三篇

一、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农村中学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使得实验的开出率、效率较低,物理实验的次数不能达到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农村中学教师有着重理论而轻实验的思想。在中国一考定终身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认为学生会做实验不如会做题,产生了“做不如讲,讲不如背”的观念。部分中学还存在着学生动手做实验演变成老师演示实验,老师演示实验演变到不做实验的演变。但农村中学老师放弃实验教学的教学手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才培养方案,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书呆子”,而不是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二、对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物理老师的教学理念。要想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转变物理老师的观念是关键,因为农村物理教学的落后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虽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曾尝试着使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又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被迫放弃了实验教学方法。因此,只有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的人才。

(2)提高农村初级中学老师的实验教学能力。物理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接受新思想和新理论,以便指导实验教学实践。教育部门应为在职教师定期举行培训或研讨活动,使得老师在培训或研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缺点,学习同行们的优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物理教学新思路

(1)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尽管学校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增加了很多,但还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让物理实验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多样的实验操作过程了解实验原理。笔者所在中学,初三第一学期开始采用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在多媒体教学后,第一次月考后每班的物理成绩平均提高了4.5分。物理实验考试有10名学生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2)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制物理实验器材,在课下自己动手做小实验。因为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做物理实验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在班内成立了物理实验兴趣小组,来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如在声学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果冻盒和细线制作声传导装置;在重力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制作不倒翁,等等。在学生制作物理实验器材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点拨和指导,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举办多媒体教学大赛。在笔者所在的中学,校领导为提高教师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热情,在学校举办了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大赛。特设一、二、三等奖,评委团由40名初三学生组成。笔者制作的电路串、并联动画,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课后学生表示,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他们轻松地牢记电路图,同时也为他们的物理课堂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4)改变初级中学物理实验操作的考核方式,增加物理实验操作的考查力度。在考核学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时,不能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考查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物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5)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思路。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教师通过讲授、演示等方式将实验相关知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非常少,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尝试将讲授、演示实验等方式转变为探索性试验,让学生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时间之外,教师还要主动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实验,验证课本上物理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试验,大胆试验,做好学生实验的顾问,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点拨,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在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其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因为害怕损坏实验仪器而出现不敢参与的现象。此时,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以鼓励,告诉他们只要能够按照基本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般是不会损坏实验仪器的。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即使发生了因操作不慎导致仪器损坏的现象,教师也不要责备学生,而是鼓励学生针对仪器损坏现象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除课本上的实验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课本上的原理引申到生活之中,巧妙选择生活中的各种用品作为实验器材,通过这些实验器材验证教材中的实验原理。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小结

总之,初级中学的物理教师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笔者所在中学,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物理课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所论述的仅是笔者的个人见解,望同行们多多指教。

作者:何国深 单位:广东省从化市民乐中学

第四篇

一、关于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1.完备实验器材,让实验器材和教材同步

学校以及有关教育设备的机关要适时地派发物理实验器具,让学生在接受教材课改的同时享受课改后教材上新器材的物理作用和知识。抛掉从前没有相对应的器材,拿其他的器材代替或者不做类似实验的现象。

2.均匀分配学生资源,让分组实验活跃积极

物理老师要在平常课堂和课后多观察和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大概性格和长处所在,然后在物理实验教学开始前进行合适的分组,让物理知识扎实和动手能力强以及部分文静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鼓励友好合作,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带动了每个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更加让物理实验富有实效。

二、小结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一起迎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美好春天。

作者:吴广律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二中

第五篇

一、强化实验教学探索性,培养学生想象力

为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物理实验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这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例如,牛顿依据苹果落地的现象,发明了万有引力。

我们在学习“导体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内容时,开导学生想象“右手拿镰刀割麦子”的情景。因为我们想象的东西来自实践,与感知记忆有关,所以我们老师要启发学生应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与模型等,来帮助他们对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看到清楚的效果,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想象力的发展。

二、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仅是观看者,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开动脑筋,既动口又动手,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实验“摩擦起电”现象时,我们老师请学生用小塑料尺在自己的衣服上摩擦几下后,与碎纸屑接触,看能不能互相吸引,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规律,这样印象深刻。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强化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养成动手实验的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邹振兴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六篇

1以生为本,积极探究

我们以探究的思维去落实实验很有必要,其中寻找证据是关键,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提高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同时,我们应尽可能把一些验证性实验转化成探究性实验去操作,如“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这块内容,教材中先提出这个观点,然后用喷香水实验和气体扩散实验来验证.若改成探究实验,则可以这样来进行:设计情境,教师上课前喷好香水,教室里转一圈,展开探究,(1)提问:为什么闻到香味;(2)假设:可能是分子运动的原因;(3)设计实验方案,可以是课本中的扩散实验,也鼓励学生提出其他方案;(4)得出结论;(5)交流与评价.

2主次分明,动手操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主动方式的变革.毫无疑问,借助于多媒体演示实验,的确能起到放大实验现象,使实验清晰可见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增强了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如演示蹄型磁铁的磁场效果用多媒体就非常好.但是多媒体演示物理实验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所以教师必须明确,对物理实验而言,应该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多媒体展示为辅.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现在的ppt制作很精细,甚至有视频,讲解很详细,但只能起辅助作用,一定要让学生亲手接导线,亲手触摸仪器.对于物理实验,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演示实验,也要避免教师一人操作的局面,应该鼓励学生上讲台一起来参与,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若条件许可的话,可以把演示实验安排成分组实验,让每个同学们都有动手机会.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尊重实验事实,要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收教训,一个人想要进步既需要成功的经验,也离不开失败的教训.当然必须确保实验安全为前提.

3结合实际,改进实验

对于教材中的实验,的确大都非常优秀,但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机械给学生操作一次,我们首先应该消化好,结合学生实际、因校制宜,去积极改进,并努力促使实验效应最大化.如“短路”演示实验,教材中直接把导线连在干电池的两端,以电池发热来表明短路的危害,其不足是不环保,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对其改进:两节干电池作电源,把电池,导线,开关串连起来,在俩导线之间接上一段锡箔纸,闭合开关,可看到锡箔纸发亮光、冒白烟等现象,短路危害一目了然.改进实验不但要考虑效果的明显,而且也应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如惯性实验的改进,教材中小车上放木块,若把木块换成一杯水,溢水的现象比木块的倒下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同时,通过实验,除了获得知识这个目的,也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做“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这一实验,要求得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这一结论,而事实是钟罩内不可能获得真空环境,为此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接受“实验加推理”这一科学思想.

4根据需求,实验解决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总会向老师请教来帮助解决,我们的老师也总会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分析.但是对于一些物理问题,除了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这条途径之外,通过实验手段来解决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有一次学生问我,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上的人物图片,会怎么样?一开始耐心给学生解释,我讲的口干舌燥,学生似懂非懂,后来索性一起做实验,学生才明白像不仅放大,而且是变粗未变高,并且对我原先的的解释才恍然大悟.重视学以致用,通过实验也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如有一位学生在学习了密度知识之后,他向我来借天平和量筒,我问他干什么,他说帮他奶奶去鉴定一下金戒指是否真的.在做实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然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予以鼓励肯定,及时帮助解决.

5结合教学,运用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十分认真对待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设计实验或运用实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引入新课时,引入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但通过实验引入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如在讲授“气体的压强”时,选择“瓶吞鸡蛋”的演示实验,提出“为什么鸡蛋能掉到瓶子里去?”,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已见,水到渠成引入“气体的压强”这个课题.

(2)综合复习时,传统上的做法是按知识框架系统复习一下基础知识,然而是辅之做一些练习,再由老师对于错误较多的习题予以讲解评析.似乎做实验仅仅是新课讲授时要涉及到的事.但实际上如果在复习课上灵活运用一下实验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电学复习课上,运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阻等一些基本器材,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初中科学中有关电学知识系统地复习一遍.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印象特别深刻.

(3)布置实验作业,实验作业换而言之也即家庭小实验,它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在学习熔化和凝固内容时,教材用海波做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我问学生,你们还想不想自己做,“想”同学们异口同声.于是我布置一项家庭实验,用冰去做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多布置实验作业,既有利于巩固知识,也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更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当然,要真正实施适合学生需要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去亲身体验学生的情趣,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学习难度的实验要求,以适应具有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和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有所得!

作者:沈伟云 单位:嵊州市三江街道中心学校

第七篇

一、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的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实验为基础,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操作实验的方法,学会设计实验。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教师也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加大力度,创新实验教学,达到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目的,这也是实验教学的最终要求。而为了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教师就应让学生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其一,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其二,正确安装、调试实验装置;其三,规范实验操作;其四,观察方法正确;其五,测量读数正确;其六,处理数据正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

二、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实验的联系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思考仍然依靠形象思维,因此初中生在学习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和认知新事物,不太善于从理性的角度进行推理与分析。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多给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和让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笔者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注重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等等。同时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工具,对以上类型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出了科学、正确的结论,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因而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加高昂。待学生学习了“浮力”这一部分的内容后,笔者提出了贴近生活的实验性问题,比如,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哪些方面运用了浮力?五公斤的水能够浮起十公斤的木板吗?再如让学生思考“曹冲称象”是把船中的石头扔下去,增加船身浮起的高度,那么石头扔下去后河面会上升吗?如果把这些石头扔在一个水池里,池子的水面会上升吗?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探索研究和动手操作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了物理知识,又使他们学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运用多媒体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示范演绎的功能,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而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的成功率。首先,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需要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对于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投影的方式来解决,比如电流表的连接和如何读数等,这样可以节省讲解时间,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其次,教师可以提先录制一些物理实验的视频,要在录像片中重点突出每个实验的装置特点、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等,而且要对操作的重难点进行特写和慢放,这样学生就能够注意到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而且实验录像还可以重复播放,有助于学生反复观察。所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物理实验,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对物理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实验教学体现了初中物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重视实验教学,而且要善于通过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物理的乐趣。

作者:邢东波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

第八篇

一、创设情境,变化实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来源于未知

首先,在选择实验时,在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基础上去追求神奇,出乎意料.例如,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首先用电吹风对着同学的头发吹,头发随之飘起,让学生感知电吹风风力较大.然后将乒乓球放在电吹风上,让学生猜想电吹风是否能将乒乓球吹走,由于大家认识到电吹风的风力较大,所以会一致认为会吹走,这时演示发现乒乓球浮在吹风口上……这样,使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有效地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借鉴“不碎的鸡蛋”中的经验,采用课堂竞赛、小组比拼等各种组织形式.

例如,在讲“重心”时,教师给出一本物理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这本物理书的重心,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有了竞赛这种激励,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小组间经过了激烈讨论,最后想到了用作图法找出物理课本的几何中心、悬挂法、支撑法、用铅垂线找重心的多种方法.显然不同的实验形式能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

2.“试”着实验,常动手、多探究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各种实验是了然于心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为了再现某个原理的推理过程,或是再现某种物理现象,进行实验,应该是怎样的呢?假如没有老师,没有课本,该怎么实验?“预设”二字尤为关键.根据一定的物理常识,进行有依据的“实验预设”,预设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步骤,是不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达到预设效果.显然不一定.那么这不断的尝试过程,不正是实验的过程吗?没有实验,直接谈实验,是不是越级了呢?为什么现在学生难以在实验中创新,因为咱们的教学直接剥夺了学生“试验”的机会.没有试验的实验,不管是学习还是教学,都是不可能有意外的收获的.

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试验的机会和试验的勇气.

首先是要开放实验基地,并提供良好的实验硬件,为学生实验提供场地.鼓励学生把实验室搬出课堂,带实验回家.其次,教师可以将书本或生活中的一些实验提前布置,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设计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基地动手实验,分析观察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合作,从而建立良好的科学探究软环境.有了这样一个好的环境后,学生才有经常动手实验的机会,在实验中才会有充分的自主权.

第三,鼓励教师打破教材中的实验框架,在一些容易操作的实验中,尽可能地简化繁杂的实验限制,有了教师的示范在前,学生才敢不受教材的束缚,大胆地尝试、探究、创新.

例如,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实验要求第一次测量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然后将灯泡两端电压调制略高于和略低于额定电压,分别计算出电功率大小,并比较灯泡的发光情况.很多教师为了便于更好的处理实验数据,甚至都明确给出了具体的电压值让学生进行实验,这种框架式实验教学,有些学生为了达到所谓的目标,任意修改实验数据,为实验而实验,走走过场,缺少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其实在实验时除第一次灯泡两端电压相同外,后几次实验完全由学生自由完成,这样学生的实验结果肯定不同,改变了实验数据一样的弊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交流、分析的价值,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大胆改造教科书,将实验单独列出

中国式的初中物理实验不过是把既定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走个过场,它最大弊端在于限制太多,教科书上对于实验往往叙述得非常详细,整个操作步骤了无新意.在这样的教材之下,学生操作实验缚手缚脚,“带着镣铐”,不敢犯错,怎能创新?课本中有已知的实验结论了,还要学生创什么新?新发明从来都不是从课本上看到的.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不妨大胆设想,改造教科书———把实验单独列出,以活页形式,分为:实验课题限制、实验预设方案、实验过程报告、实验结果探究等几部分,根据实验教学安排的需要,按时按需发放,或许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三、总结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物理教师应在物理实验这个重要的场所多思考,多改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造就国家未来“创造性”、“实用型”人才作出实质性基础性的贡献。

作者:蔡智 单位:福建省厦门一中

第九篇

一、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硬件跟不上

目前有很多学校对实验室装备不重视,感觉实验是物理奥赛的事,对于中考而言,“讲实验”就差不多能够达到做实验的效果,可以为学校的经费省下一大笔支出,殊不知缺失了实验的物理课堂就缺失了灵气,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抽象的概念难以与直观的表象有效链接,导致物理教学“教材化”现象非常严重,给课堂管理带来了较高的难度.

2.教师的实验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做教材实验”的层面上,缺乏自制教具和实验创新意识,实验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而不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

“探究”物理规律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学习主体处于愉悦、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自觉地去“做”、“摸索”.教师应尽量把适当的内容设计到可操作的情境之中,把物理知识教活,使物理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感悟物理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当然,学生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相互合作,学生初始时互相比较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最优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过程中,在实验观察及实验评价等方面,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以达到取长补短,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优化知识网络.

2.改造器材,提高可视度

提高实验可见度,需要我们对教材中原有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如何让可见度变高一些,思考如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实验器材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大胆创新,在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同时渗透创新意识.

3.自制教具,渗透创新意识

教师开发、自制实验器材,丰富实验室资源.除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外,教师还要结合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器材的开发,自制教具,这些实验资源比教材中提供的演示或分组实验更能够打动学生的好奇心,更具有亲和力.例如,在探究“液体有压强”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体验式实验,要求学生戴上塑料手套浸到水槽中,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手套紧紧地贴在手上,手上受到了压力”.这些学生都能感受到,继而抛出“水的内部存在压强.”这一概念,液体内部压强有怎样的特点呢?生成了探究需要,和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PVC管和液体来代替我们的手来实验,与其说是实验,还不如说是在“玩”.

这个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过我在学生实验时,积极地巡视并指导学生“转一转”PVC管,仔细观察橡皮膜.在巡视的时候,我发现一部分同学(尤其是男生)还在得意地来回转动PVC管,学生在自主探究后,对现象的解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接下来结论的总结提供了基础.在学生认识比较到位时,再介绍“U形管压强计”,接着进行探究,结论就被学生自主发现了,而且不容易遗忘,同时学生感受到了物理与生活存在着较大的联系,物理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促进了物理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秦丽燕 单位:江苏张家港市第七中学

第十篇

一、通过实验联系实际,增强实用性

实验本身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总结归纳,进而形成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前人完成的归纳,物理实验过程则是对规律的演绎过程。学习本质上是学生能动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开动脑筋,探索失误,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在物理实验中,通过观察现象,动手操作,突出实用的性能。物理实验的设置在合适的知识章节,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学生在进行这类实验时,脑中呈现出实际生活中相关的场景,既可以依照实际生活经验去操作实验,又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把实验中所掌握的规律应用到实际的生活。比如,“纸锅烧水”实验,在实验进行前,多数学生认为纸会被点燃,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因此,多数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从而对该实验比较感兴趣,通过实验证明纸锅不仅没有被点燃,而且锅内的水竟然被烧开了,学生对这一现象会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观察了水沸腾的现象,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结合课本知识,水的沸点100℃,纸的着火点一般在130~180℃之间,达不到纸的燃点,因此,纸不会燃烧,而水却能沸腾。这样通过物理实验联系了实际,增强了物理实验的实用性。

二、通过实验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由于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深入探究。比如,在密度教学中,学生了解到,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通过气味可以鉴别两者,有色金属之间可以通过颜色鉴别,进而得到启发在鉴别其他事物时,类比于所学习的知识,从各个方面去考究实物的性质,得到近似正确的结论,在不断的应用这种方法中,形成正确的理念,遇事首先独立思考分析,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得出自己合理的看法,在依照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启发自己,提高自己。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思维

物理是实验学科,实验直观地展示了课本的具体知识,能够使学生直观掌握知识。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程教授中,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学习习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总结规律,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使用物理仪器,掌握相关原理与专业技能,加以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要保护电流表,测量元件的未知电阻时,电路接通后,要快速点触电流表的接头,确定大概的电流范围,从而选择正确的电流表量程,保护电流表,防止电流表仪器烧坏。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操作实验的能力,可以独立动手操作完成实验,打好基础,掌握好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好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思维。

四、通过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小实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中学课堂时间来说,时间毕竟有限,物理实验不可能都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一些材料易找、方便操作的物理小实验,因为实验的原理都是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实验过程就是对该物理知识的再学习,再现过程,由此达到知识升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一步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家庭中常见的鸡蛋就可以完成很多物理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上来剥落比不放入冷水中直接剥要容易多(热胀冷缩的性质);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上一层干沙,点燃一团浸过酒精的棉花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存入了瓶中(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浮(浮沉现象)。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贴近生活,符合初中生好奇、好动、好问、好学的心理特征。通过这些小实验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与之形成一定的互补。由此,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应用,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

五、总结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深入的原则,从深层次上深化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实验与教学相结合,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正确良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为国家培育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杜学礼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大石岭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