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6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6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探究

一、多元化教学引导,加强物理实验影响

物理是一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引导方式拉近学生心中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起物理知识的思维体系,加强物理实验在学生心中的影响,从而带动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比如,在与浮力有关的实验教学时,教师携带多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学生在水盆中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提升其探究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家中也可以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终身物理的意识,带动其取得更多的收获。其次,教师要善于和时展相融合,利用动态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阐述实验的过程及原理,加深实验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让色彩为学生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促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实验当中。并且实验过程中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进行重点标记,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方向,使得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激发他们参与物理实验的热情,完善学生个人的学习状态,促使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更加的高效。

二、互动式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活力

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一直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实验课程气氛压抑,对学生的成长及物理实验的教学有效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的公平性,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空间,带动他们更好地成长。比如,在“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教学中,教师先提问学生该试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接着把相同答案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当中,让其自行设计实验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满足他们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然后分别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缺陷,为其高效的学习效率做出铺垫。紧跟着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阐述两个实验的不同之处,培养其缜密的物理实验思维,加深知识点在其心中的印象,为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做出积极的推动。

三、总结

总之,物理实验包含非常丰富的教学内容,非常受初中生的喜爱,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节奏,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发现更多趣味性的物理知识,带动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从而取得更多的收获。

作者:初连富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小东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浅析

一、重视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概念、定义、规律都建立和产生于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因此我们所说的实验,就不应只局限于我们的课堂实验教学上,也包括课下所做的小实验;可以使用课本规范的器材,也可由师生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头发练习长度的测量方法,用塑料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等。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并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应教会学生如何从书本的束缚中走出来,尽可能地利用身边的有用资源,验证自己的所学所得;应通过多种渠道,调动起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每一次实验,上好一堂实验课,教师就应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实验教学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备好切实可行的实验教案,其中应包括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应注意的细节、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实验结论的推导与归纳、实验相关的问题拓展及进一步的深入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设计,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并检查器材的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要求,力求做到有备无患。

三、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对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需要,适时进行演示,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知识从感性向理性的跨越;对知识点及其结论进行归纳和推导,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对相关结论的得出应有严密的科学依据和严谨的逻辑思路,对实验产生的误差要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并正确引导学生思考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绝不能牵强附会,以瑕掩瑜,强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从实验中得出的概念、定义及定律。老师应真正给学生起到演示和示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教法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辩证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四、切实做好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学生观察、动手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特别重视。实验前应让学生明确:实验要达到的目的、依据的原理、所需的器材及器材的用处和规格;并要求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步骤及其细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或者凭好奇心维持一时的实验热情等不良因素造成的消极负面影响;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全程监控,并适时加以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由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及结论的归纳应尽量由学生自己动脑筋处理。通过多次相关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归纳的辩证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快乐与欢悦,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同时实验中应强调器材的使用方法,养成其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

五、总结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学生实验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所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吴建新 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鱼山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一、教师应当做好物理知识的课外延伸

物理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初中物理同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印证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物理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浮力这一章之前,可以让学生对这一章内容进行预习,并提议学生制作小纸船,将小船放入水中,一点一点地加入小石子,观察小纸船所能承载的小石子的数量。让学生大致地总结出浮力和体积的关系。此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折一些纸飞机,通过飞机的飞行延伸出空气的浮力知识。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学生在玩乐中就学习到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功课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运动中融入物理教学

初中生大都喜欢上物理课,由于物理课力学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物理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重力等有关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拍打篮球,由此感觉到自己手上受到的篮球的力。让学生在空旷的操场上打羽毛球,问学生:“为什么无论羽毛球飞多高最终还是会落到地面上?”等等。物理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方法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物理知识,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和我们同在。当学生自己觉得学习物理可以学以致用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真正地被调动起来。

三、提高物理实验的硬件配备,改进实验理念

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性对物理实验的硬件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测定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实验等。整齐干净、硬件设施齐全的物理实验室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动力和信心。所以学校应当充分地考虑到物理教学的需要,投入适当的经费来购买物理实验器械。教师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物理实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构思实验方法并加以实施。将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角还给学生。当前学生的理论能力比较强,动手能力比较欠缺,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和能力。教师还应当制订一些探究性的物理实验,这种实验没有统一的实验步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定实验步骤和实验器材,教师则提供给学生一切所需要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整个实验,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者学生的实验方向偏离实验目的太远的时候,教师则需要在一旁加以指点和提示。

四、完善实验技能评估体系

由于中考中物理实验所占的分值不是很大,一些学校出于自身教育经费的考虑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应当积极地改善物理实验状况,引进实验人才、购买实验设备。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完善物理实验的技能考核,在期中、期末物理考核中增加实验所占的分值,对于可以通过实验来考核的物理知识尽量用实验来考核。让学生和教师从思想上对物理实验重视起来。

五、采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对其进行耐心指导,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慢慢提高实验技能。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他们思考实验步骤为什么这样设定,颠倒一下相邻的两个实验步骤是否可行等。教师分层次进行教学可以让不同程度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均得到提高。避免了一些实验和学习程度差的学生在听不懂教师讲课内容的情况下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此外,笔者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初中物理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教师在生活中多多留意,将物理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起来,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初中物理实验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实验技能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因为初中生普遍反映物理课程难学,所以物理教师通过学生实验来改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物理创新型实验的开展,初中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潮流。

六、总结

总之,文章对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物理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也是建立在前人的教学经验之上的。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文中纰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教育界同行积极地批评指正。

作者:田景民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中学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规范性浅谈

一、如何理解规范性

1.实验操作规范不等于死记硬背

人们普遍认为,规范就是条条框框,学生则认为就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操作要点。这种观点是对规范理解不够的表现。规范既然是前人的经验结晶,必然有其科学性及合理性。学生应在实验过程中理解规范,而不仅是记住规范。比如“温度计的使用”实验:实验室用温度计要求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且不脱离液体读数,而体温计则可以脱离人体读数。如果学生了解了这两种温度计的构造,就不难记住这一规范了。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变通性

我们认为,实验操作的规范不是绝对的,只要能满足实验操作基本要求的都可以是规范。在选题实施过程中,关于“测量物体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实验,我们没有采用常用的实验装置;而是采用了近年来被许多教师认可的另一种更合理的实验装置。采用后者的优势:一方面,由于弹簧测力计固定,更便于读数;另一方面,相对滑动时木块相对桌面静止,木板是否匀速运动对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没有影响。

3.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不等于唯一性

有些实验有多种操作方法,均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比如测量不沉于水的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我们提供了两种操作思路:可以用细铁丝压入法,也可以用配重法。所以,规范性与多样性并不冲突,规范并不等于唯一。

4.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实验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而不规范的操作,往往可能存在危险的隐患。比如电学实验中关于电表的使用,如果接线柱接反或超量程使用,我们就会看到电流表指针反偏或偏出量程,造成电流表损坏,这些现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二、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涉及合理选择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有序组装实验装置、规范实验过程以及记录实验数据五个方面。

1.合理选择实验仪器

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也是实验操作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选择多大的电源,选择多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选择多大的量程等,这对实验效果影响很大,这也是实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

一些精密的实验仪器本身就有很严格的操作规范,比如托盘天平的使用,学生在实验操作前,应养成先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既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也避免了仪器的损坏。

3.有序组装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的组装应该分步、有序地进行。学生应养成根据实验装置图组装实验装置的习惯。比如“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实验装置组装的顺序依次为:固定铁圈的位置,放石棉网,放烧杯,固定温度计,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使其玻璃泡完全浸没水中,点燃酒精灯,移入酒精灯。

4.规范实验过程,明确实验步骤

每个实验都有一定的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学生要分清操作要领的主次及先后。比如电学实验,对于电路的连接,应遵循从电源出发,依次有序地连接各电学元件。需要强调的是应尽量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规范操作的意义,而不是记住实验步骤,只有对其理解了,才能长时间地记住。

5.尊重实验数据,如实记录

实验数据的收集是科学实验的最后一个环节,规范的做法是尊重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不可任意修改,更不可杜撰编造。对于不理想的实验结果,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整理,找到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其他方面的规范

除实验操作规范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规范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

(1)细节上的规范:点燃酒精灯后用盛水的烧杯处理用过的火柴,用三角板检查平面镜是否垂直,调解天平时手扶仪器等。

(2)语言上的规范:应尽量使用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最新物理名词,如用“弹簧测力计”而不用“弹簧秤”,使用“电阻箱”而不用“变阻箱”等。对于一些实验结果,也应本着尊重实验事实的原则,采用近似、大约等词使表述更科学,比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导体平行切割磁感线时,我们发现电流表指针略有偏转,此时应使用近似不偏离来记录实验现象。

(3)书写上的规范:对于物理量、单位符号的正斜体、大小写均应严格按照规范书写,并尽可能地使用国际制单位。

四、总结

总之,初中生正处于模仿能力较强的学习阶段,如果教师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规范的实验操作、规范的语言及规范的书写进行教学,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作者:余娟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音像电子出版社

第五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物理实验室的现状

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的研究调查可以知道:现阶段,标准的物理实验室还未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普及”。为了节省资金的消耗,一大部分学校都采取“理化生共用实验室”的模式。虽然近年来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已经加大了相关投资,但是在改善一些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麻烦:一大批的农村初中缺乏足够数量的实验必须仪器,再加上人教版教材的改革,缩减演示实验加大了探究实验的量。例如,在原人教版教材中,“平面镜成像规律”一课为演示实验,而在课改之后的新教材中,已然成为探究性实验。探究实验数量的激增使得本就器材短缺的问题越发严重化。再加上农村初中实验室教学仪器陈旧,设备缺乏、老化等问题,都使得教学活动难以适应新课程要求,有些学校连教师必要的演示实验都无法满足,更无从谈起学生动手实践实验的落实。

2.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现状

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教师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受到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那些欠发达的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物理教师编制紧,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在改革的时候,教师受到思想观念的束缚,不积极,甚至不愿意参加改革的过程,被动进行改革,以应付改革为目标,继而导致物理教学改革缺乏实效性,更无法匹配现阶段时代的要求。农村教师在落实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束缚的情况比城市内的教育者更加严重,他们以惯用的模式去落实实验教学。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教育时间,甚至“自作主张”将教学大纲中标注为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的教学内容更改为讲授实验,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试问这样的教育怎么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实效性?第二,教学方法落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沦为纸上谈兵的空话。因为物理本身的特殊性导致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而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虽然新课改对教育者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教育者在落实的时候还是以书本教学为主,以“填鸭式”的输入教学为主,继而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肤浅,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老师的思维中,创造性思维被遏制,学生无法学会动手、动脑,更无法感受实验教学的快乐。长此以往,必然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的物理成绩。第三,缺乏教师再深造的相关机制。只有更新教师观念,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才能全面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而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对教师进行深造、培训。虽然现阶段我国农村初中也会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然而从结果看来,培训过程更像是“走过场”的程序。通过培训,教师的素质并没有被提高,再加上培训的质量不达标,农村物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根本无法解决。

二、改变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相关策略

1.重视实验室建设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课改的终极目标是立足于国家发展培养人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问题是摆在教育者、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面前最棘手的一个大问题。国家应该调整资金投入的方向,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改善现阶段的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地区标准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提高实验教师的教育水平,为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其次,在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现阶段,农村地区的实验室设备无法满足新课改条件下的探究实验要求,实验室设备普遍存在不足、简陋、老化等问题。因此,在落实教学的时候,教育者应有意识地为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例如,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时候,可以自制电阻以及滑动变阻器等;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学生可以自备蜡烛及放大镜,为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2.打造专业化的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师队伍

首先,用理论武装教师,让理论成为教师落实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师的高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初中物理实验教育者积极参与到课改的过程中,使之能够主动探究,用一颗向上的心迎接挑战。教育者应该更全面地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并用之武装自己,为物理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其次,为农村物理教师培训创造条件。教育部门应该定期对教育者进行专业的培训,更新教师观念,使之能够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提高新课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转化。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的深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广大农村也先后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整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善用多媒体,继而实现全面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根本目标。首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帮助学生主动进入物理的世界。让物理的可操作性与网络多媒体的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建一个可以触摸、倾听、感悟、形声兼备的物理情景。例如,在落实测量物质密度(人教版)实验教学的时候,教育者可以将演示与分组探究充分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的探究目的,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实验仪器,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身能力获取实验结论。其次,利用现代技术的灵活性落实物理实验教学。交互性、超时空性是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最大的特点,教师可以对这些特征加以利用,使自身的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实验得到优化。此外,互联网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机动灵活的物理实验教学也更具间接性、独立性、多样性和可拓展性,对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意义非凡。

三、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保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教育者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时代、社会的需求。

作者:庄友情 单位:福建省福鼎市前岐慈济中学

第六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一、教师严格授教,教会学生实验的技巧和方法

1.学会使用基本仪器

在苏科版初中物理中基本仪器主要有:光具座、量筒、秒表、天平、温度计、压强计、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万用表欧姆挡等。这培养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

2.掌控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在了解基本原理之后,要求学生会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另外,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要能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过程得出自己的体会。

3.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点,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等都能产生影响。

二、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在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中主要应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等。本文主要以控制变量法为例,介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我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为例:实验目的要求: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收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和资料,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步骤: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能否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观察到蜡烛的像,像在什么位置。实验结论: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时不成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无穷远时,像变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仍为实像。

4.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放养”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达到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培养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比学生单纯掌握知识、形成概念、理解规律更为重要。“放养”是指让学生自己明确探究对象,根据提供的物理实验材料,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初中物理涉及不少探究实验,经过实验、探究实验,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实验中起一个观察者和助学者的作用,经过教师转换观念,配合老师的“教”“辅”“放”的培养过程与传授方法相结合,今后学生实验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都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种实验训练方法,符合教育心理学中学生的发展规律,是行之有效的。另外在实验前可以尽量让学生提出多种方案,例如,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候,猜想线圈只有转动才能发电,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这种探索过程比空洞地讲授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四、总结

总之,创新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谈到了动手创新能力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重要性。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动手能力不强、社会实践少等特点,教学应因材施教,发挥初中物理实验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论。根据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直观性、形象性来阐述实验现象,这是学生和教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手段,同时素质教育的改革也要求学生具备这种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刘沁心 单位: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