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8篇)

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8篇)

第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探讨

一、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全面的推行新课标改革,其中所提倡的理念被广大教师学者所接受,并遵循新课改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探索,以求更好的将理念同实际教学结合,合理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成效。尽管新课标改革所提倡的理念相较于以往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对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存在抵触,仍然坚持以落后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将教师本身当做是课堂的主体,采用强制性的知识灌输,课堂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以至于学生难以有效的提升学习兴趣,对于不懂得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学习效率自然下降。这种现象已经严重阻碍到了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物理教学得不到创新优化,进而导致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二、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主要是以提升学生自主研究探索能力,通过实践的学习来充分掌握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根据目前我国高中物理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忽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进行,采用强制性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课堂是教师机械僵硬的知识讲述,导致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无法有效的提升学习兴趣,进而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教学成效大大降低。

2.形式化的物理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是一门需要通过实践学习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难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充分吸收和理解,大部分物理精髓都是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掌握的。高中生由于以往缺少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在物理知识初始学习阶段,应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实践中,学以致用。但是纵观目前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将其所展现的突出作用提起重视,而是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试卷分数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应对新课改要求而进行的,实验教学未得到深层次开展,过于形式化,极度的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提升。

3.教学模式过于局限

物理是一门实践操作通理论知识相结合要求较高的学科,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充分的参与到物理知识探索过程中,设身处地的以一名物理研究人员进行实践探索,在物理知识中不断深入探究,进而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但是我国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仍然是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占据大部分课堂教学,极大的忽视学生课堂情境转换中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三、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1.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过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进行,采用强制性的知识灌输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过于落后,高中物理教师应坚持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实际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激发学生学习热枕。

2.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

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较低,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极度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将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相融合,学以致用。由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将理论知识同实验教学比重均衡比较,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理论知识的真实理解,更好的提升学习效率。并且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轻松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模式多样化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时一门需要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以良好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兴趣,深入问题中进行研究探索。明确教师课堂的引导地位,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四、结论

由此看来,应对新课改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应明确新课改教学的实际意义和内涵,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更深层次的遵循新课改教学要求进行物理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培养方向,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机和,加深学生知识的理解记忆,以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推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丁小虎 单位: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研究

一、深度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的阻碍

首先,物理学习热情的欠缺。针对高中阶段艰深的物理知识,积极的情感才是开展学习的最好动力,这需要学生对物理学知识产生兴趣,并焕发出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沛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身上的潜能和素质,将会被充分开发出来,并将相关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充分调动,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其次,教学目标的阻碍。教师在针对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制定过程中,对学生学习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阻碍,使学生很难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中。所以需要教师保证自身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可以科学合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渐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但是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所关注的内容仅仅是教学进度,并没有对学生充分兼顾,所以学生身上很多情况教师都没有做到足够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必然会出现与学生实际情况难以匹配,甚至完全脱节的情况。教学目标不能对学生学习形成针对性,这将会严重阻碍到课堂教学,并最终限制了学生学习,难以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最后,情境创设的欠缺。教师在开展课堂物理教学过程中,没有开展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从深度学习的角度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构建主义作为深度学习的核心理论内容存在着,在这一理论系统中,学生需要在相应的情境中才能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在情境中产生相应的问题,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实践性更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层关注,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学生很难获得自我施展和发挥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创设相应的情景来开展相应的物理教学,增加课堂教学中的空间,使学生可以开展某种程度上的探究。

二、强化深度学习的对策

首先,制定合理教学目标。教师在具体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切身条件进行充分兼顾,不仅需要明确了解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以及能力素质,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学习素质,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设定。这样一来,才会使学生产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并在学生能力水平之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学生将会最终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中。同时还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明确性,不仅需要明确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层次关系,同时还需要保证不同层面的目标之间建立其内在联系,逻辑更加清晰,条理更加分明。在科学合理的目标中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步步为营的方式将学生逐渐引导向深度学习的方向上,从而对相关知识内容,更加牢固地掌握,更加深入地理解。另外,还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点或者难点的设置。这是因为深度学习主要是针对物理知识中的重点或者难点,只有解决这些内容,才能保证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中。因此,需要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目标的整体制定过程中体现出来,并进行统筹规划,作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措施,来形成对重难点内容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在科学引导下,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学习,逐渐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最后,需要针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培养,使学生与物理学习之间产生情感,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可以怀着饱满的热情进行物理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物理学习,有足够的自我思考的空间。如果课堂环境十分和谐,并且安逸和祥和,学生将会产生宁静的心态进行物理学习,课堂学习中不会再有焦虑或者紧张。教师通过针对性的主导活动,对课堂进行具体的布置,通过相应的手段主导课堂气氛的整体走向,在此基础上逐渐将学生带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中。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怀着饱满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激情四射,以充沛的精力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果教师情绪高涨,学生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表现的积极主动。如果教师情绪低落,学生即使满怀学习热情也会变得战战兢兢,最终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教学情绪,将积极向上的情绪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受到充分感染的情况下,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开展物理教学,需要将学生进行学习状态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进行到深度学习的状态。这样一来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内容的了解才会更加深入,并且对知识产生系统认识,从而保证物理教学效果。

作者:向阳 单位:新沂市王楼中学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迁移分析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的定义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先前已学得的经验改变后选用于新情景。学习迁移,一般分为两用,负迁移和正迁移,所谓正迁移就是指已经获得的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有正面影响的迁移,负迁移就是指已有的迁移对目前的新的学习有负面影响的迁移。正迁移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学习到正迁移的方法,同时防止负迁移的产生则成了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正迁移,学生学习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二、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正迁移的发生,防止负迁移的产生

1.建构知识、技能结构,形成迁移的基础

稳固而扎实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是学习迁移的重要基础之一。根据迁移的规律,实现正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要掌握牢固和正确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前的学习越是扎实,对于后面产生正向迁移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对于教师们来说,首先需要的就是在课堂学习中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稳固的知识结构框架,这对于学生以后学习的迁移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为迁移创设有利条件

一般来说,正常的课堂学习,都是连贯性的,不存在特别孤立的知识点。因此老师们在进行新知识点的教授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如何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迁移。在教学程序当中,教师需要有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比如一个全新的概念或者知识点的介绍和引入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是否适合学习新的东西。正常情况下,要在学习新知识点之前,把旧知识点进行复习,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结构上了解到新知识点与已学过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方便学生很快的接收心的新知识点,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从而使学习发生正迁移。

3.创设不同问题情境,引发学习迁移产生。

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建立不一样的情境和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正迁移的学习。

4.重视练习、实践的合理性,多提供迁移的训练

获取学习知识的主要作用,就是学会应用知识,而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反过来也可以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这也属于学习迁移的一个过程。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应用和迁移的过程。但是应用和迁移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应用就是指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

三、总结

迁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是客观存在的重要规律。迁移学习具有重复性,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性。所以,教师只有在遵循了这个学习规律之后,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学校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因素,合理应用教学工具,组织课外活动,从而很好的促进迁移能力的提高和获得,如此才能算是质量较好的教学,才算有成果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天赋的人才。

作者:孟宪强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培养与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在教育

在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在经济、军事、教育、科技上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状态,为从根本上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创新性人才所具备的的特点包括那些呢?根据我国中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所提理论的研究与认识,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1)创新性人才在发展中具有独立的特点,往往不会出现随大流的现象.像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中所提到的“不愿盲从专家结论,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笔者认为这是对创新性人才最好的解释.(2)创新性人才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求知欲望比较强,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且喜欢思考问题.(3)创新性人才具备坚韧不拔的特性,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之后能够长时间的进行探索.(4)创新性人才的思维易得到发散,并且思想开放、性格开朗.(5)创新性人才善于学习,在学习中对新知识进行接纳,旧知识进行总结.

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虽然说物理学体系在近几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自成体系,但是在对物质、能量的研究中需要语文、地理、生物、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分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对物理学知识有所认识,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从而形成创新意识.

2.1加强对两点论的重视,积极培养辩证观

创新是一种突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对知识的发现与认识.如果对客观世界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就无法培养创新意识,因此,两点论与辩证观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时候,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观念,并且将该观念延伸到物理学科之中.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解有关物理方面的知识,像核能的建设,原子弹的基本建设原理,并且培养学生利用辩证的观念对质与能、运动与静止、正物质与反物质进行认识与了解.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需要坚持辩证观念,加强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2.2重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创新性人才的主要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对结果论证的主要途径,并且物理学中的很多问题均来自于实验.与此同时,物理学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规律,该类规律是在物理实验中总结、完善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比如在完成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之后,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研究以下在2°~3°的摆角之间摆动周期的变化情况,在10°~20°的摆角之间摆动周期的变化是如何在,在30°~60°的摆角之间摆动周期有没有发生变化,并且最后要让学生利用不规则的螺帽取代单摆的小球,将重力的加速度进行准确计算,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并且能够树立一定的创新意识.此外,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实验比赛,经常比赛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设计比赛与动手比赛,实验比赛中每一个人都得参加,比如,实验的题目是测定茄子的密度,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物理学知识,设计原理、实验步骤,对茄子的密度进行测量.并在实验中会发现,即便是同一产地的茄子,茄子的密度也是不同的,虽然无法得出准确的密度数值,但是却能够得出平均密度值.

2.3加强对一题多解的重视,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研究资料得知,小学生、高中生的创新能力非常强,但是在不同阶段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创新力主要表现在想象力上,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则具有多角度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加强对高中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中,在高中物理中,解题练习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四年高中学习学习所做的练习题何止上万,在这些物理习题中,需要对部分习题一题多解的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分体、解决问题,在长时间下学生会逐渐形成习惯,在日后物理学习中能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2.4重视妙思巧解,鼓励标新立异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妙思巧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关键因素,是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之后的思维升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标新立异,但是不鼓励学生乱出风头.在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物理教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标新立异中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如果没有牛顿的微粒说,哪里有现在的波动说,没有哥白尼的地心说,那么有现在对地球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古今中外伟大物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将他们作为榜样,在另辟蹊径中树立创新意识.

2.5加强对物理学史的介绍,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学规律是物理学家从复杂的问题中所研究出来的,在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对主要因素进行抽象分析,促使整个主要因素具有创新思维.现在的高中物理课本,很多抽象的理想模型都是得到推算出来的,虽然具备严谨的概念,但是学生在了解之后感觉神秘莫测,摸不着头绪,对物理知识的行车过程不了解.因此,物理教师在对进行讲课的时候,要对比较重点的物理学理论为学生进行讲解,从根本上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2.6创设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本质上而言,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好奇心中,要想从根本上让学生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创新发展,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在所创设的环境中,学生不会因为标新立异而受到他人的排挤.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勇敢的表达自我,从而达到创新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加强对事物的认识与探索,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与他人进行分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得到有效提升.

2.7加强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与认识

当人们在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会带有一定的意识性与盲目性,只有充分调动人们的思维,才能实现对某一件事物的认知,在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与认识.要知道,没有观察,就没有思考,只有加强观察,才能真正领会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知识,才能树立真正的创新意识.法拉第曾经说过,科学往往是对生活的观察.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在了解课本知识、物理规律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周围世界进行观察与了解,并且指引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提出问题,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在物理教学之前,物理教师要对学生如何观察,观察的方法进行了解,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大到楼房,小到课桌,并启发学生对身边的物理现象进行认识,像在游泳的时候人为什么会有一种压迫感,为什么气泡会上升而不是下降,这种问题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且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将错误的想法消除,从而形成自我网络体系.

2.8加强对问题的反思与认识,实行探究学习

所谓反思主要是指根据结果将原因进行导出,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理性分析.学会反思能够帮助学生的思维活动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优秀的方面进行总结,将自己欠缺的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将自己的思想误区进行修正,从而更好的理解物理现象之后的本质含义.比如,在学生每次做完相应的物理作业之后,物理教师要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对作业进行探讨,将解题的方法进行分析,是否出现一题多解的形式,并且要积极询问学生所选择的解题方法是最快捷的方法吗,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改进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讨论与交流,并且能够寻找到最优秀的解题方法.此外,探究学习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只要具备探究学习的思维,才能树立创新意识.比如像比较著名的斜塔实验,两个铁球在丢下之后,会同时着地,针对这一实验,高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课本,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能够重回那个时代,能够对伽利略的探究思路有所认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加强反思与实施探究式学习是极其重要的.

3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程作为高中教育的基础课程,与其它科目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课程.针对这种现象,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创新环境,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发展.

作者:黄全安 单位: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第五篇: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1.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应用可行性分析

第一,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对其教学模式的应用也要能够和实际需求相结合,而问题教学法在这一阶段的应用就比较重要,其和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比较适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积极参与课程等有着要求,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下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问题教学法恰好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老师作为是课堂的组织者以及知识的引导者,就要充分的将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应用,在理念上也有着紧密的关联,问题教学法主要是对全体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关注,也就是对学生的多样化心理品质发展的重视,实际教学中就要对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等综合性因素加以考虑,学生要将创造性思维发挥出来。而在高中的物理教学的理念也是对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视,所以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应用有着其可行性。

2.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第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法应用要按照相应的策略进行实施,首先就是创设激发动机的问题情境,问题教学法和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要在情境下进行,这也是问题设计的关键。关于问题设计首要研究学生最近发展区,而问题的呈现也要能情景化,物理知识在学生日常生活及科学技术方面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另外也要能够对问题间的梯度以及联系得到重视,对于问题的情境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由表及里的呈现,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第二,对学情要进行调查了解,从而为备课做好准备,主要就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加以全面性的了解分析,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能结合学生的知识构建以及对相应的教学规律相遵循。问题的设计要结合该节课以及该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确定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每章单元检测以及课后作业的批改等对学生学情加以了解。第三,高中物理教学当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中,问题情境设置的方法比较重要,最为主要的就是通过实验以及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来对问题情景进行设置。物理本就是实验的科学,所以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就有着诸多演示实验,在针对性以及趣味性上也相对较强,并有问题跟随,这样对学生的想象力就能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讲述,引导学生看两张来自生活的图片(多媒体投影):①警察叫司机系安全带,为什么?②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再进行演示一个惯性现象的小实验:用棒敲打叠放的象棋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起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为惯性的学习打下伏笔。首先让同学看一个实验:用手推车,车前进,停止用力,车停止。设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此类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在趣味性方面也能够得到体现。第四,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来进行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这对问题的提问效率能够提升,通过电子白板在课堂中进行引入以及互联网的介入,就能够为高中的物理教学活动提供仿真环境,通过丰富性的画面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平抛的运动教学中先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能够在新鲜感的带动下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从而再进行问题的提问,学生此时的自主探究兴趣就相对比较大。第五,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型思维进行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物理认知结构构建的一个重要过程。物理老师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不能轻易的对问题的难度降低,要能关注学生的思维进展,保证其流畅性以及连续性,进而调整教学的设计。

3.结语

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教学发展形势下,要能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问题教学法得以充分重视,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作用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能够对物理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并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以及学习能力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左智威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变化

初中教材适应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难度小,趣味浓,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初中物理教材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讲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设计的实验简单易于操作.另外,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与提高,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像和极值、三角函数等方法来研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数学教学进度与物理教学不匹配,学科间的不衔接给公式的运用带来了困难,加大了物理学习的难度.近几年初中物理教材的难度降低幅度较大,高中教材虽然也有调整,但由于受高考等客观因素的牵制,在实际教学中,难度降不下来,因而反使初、高中的台阶加高了.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初中教材比较容易,对学生能力要求不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所以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分析、回答问题时逻辑性、条理性较差,学生习惯于初中的算术法解题,对于很多基础知识,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而高中物理非常灵活,在不同的题境下可以运用的公式也是不同的.学生如果死记公式,那肯定会出现错误.而且物理知识不是公式的堆积,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对物理情境分析,建构正确的物理模型,乱套公式,那是绝对行不通的.学生的逻辑推理不是很严谨,条理性差,分析一道问题全赁凭感觉这样的思维方式要通过做题加以训练.如为了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公式的运用,可以设置汽车减速几秒后求位移的例子,以便训练学生多因素、全面地考虑问题,使学生懂得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以至最后得到物理结论,并检验结果在生活中的可行性,扭转学生的定向思维习惯.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初中老师与高中老师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初中老师紧跟着学生,手把手地教学生该如何处理问题,初中阶段学生的学部分依赖老师,老师怎么说,学生照着做就可以了,所以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过程,学习依赖性强,出现问题时往往习惯性地找老师而没有自觉去查找资料.而高中阶段的物理老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老师稍加指导,学生难以适应从初中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的定量学习的转变,心理承受压力大.很多初中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到高中之后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出现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从而丧失了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1.正确认识,树立信心.

学生进入高中,会感到一片新奇,教师应该首先给学生大体讲解高中知识的框架,让学生认识到,他们需要将高中新学的知识和内容整合到原来初中的知识框架中,使原来的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当然也会有新的概念和规律需要他们去掌握应用.必须做到不骄不躁,既不因为对高中知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放松警惕,也不因为高中知识出现的新知识感到恐惧.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学习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对知识体系的构建,都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多加鼓励.

2.联系实际,多做演示.

高中物理相比初中来说,情景更加抽象,规律更加有深度,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一些辅助手段,学生会感觉到特别难理解、难应用.我们应该借助实验室的设备,尽可能给学生做些演示实验,某些器材没有的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搜集一些视频录像,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用心体验这些情景、过程,比如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频闪照相机,可以用普通数码相机来代替,利用软件将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录像,借助软件分解为一帧一帧,然后去分析计算.力学中的微小形变通过装有墨水的玻璃瓶插入一根温度计,观察有色液体柱的上升,去感受微小形变,并且理解微小量放大这一物理方法.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采用简单的两根弹簧秤在课堂演示,亲自示范,比让学生机械的记忆规律,效果也更好.

3.总结规律,掌握方法.

初中涉及的知识,定量计算的不是特别多,而且一般来说解题所需要跨越的障碍并不多,但是对于高中来说,定量计算的问题非常多,而且很多条件都是隐藏条件,涉及临界状态的分析,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建立模型,总结规律,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常常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白,课本习题也能做,但一考试就出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

4.学思结合,及时沟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物理更是如此,没有思考的题目做得再多仍然没有掌握方法,碰到新题就没有思路,同样眼高手低的人,也不可能熟练应用学到的规律方法.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也应该精心备课,为学生准备优质、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多加练习,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严格要求他们准确、严谨地解答物理题.

四、总结

新课标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去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习惯.当然,以上几点分析和建议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希望能和更多的教师同仁探讨,总结出更好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初高中物理学习.

作者:王俊辉 单位:河南省许昌高中

第七篇:高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应用探讨

一、高中物理教学应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新课改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而分层教学模式就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树立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充分重视学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其次,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倡素质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如此,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首要任务。分层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面向整体学生,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帮助其树立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再次,高中生自身素质的差异,在高中物理知识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与天赋等差异明显,教师通过分层教学,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而优秀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分层教学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十分关键,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分层,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和学习天赋等,可以向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等。高中物理教师在全面了解整体学生之后,可以根据其特点与信息进行分层,找出学生之间的差异与共性,然后把学生科学的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优等生的物理成绩处于上游,学习能力突出,并且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中等生占据班内学生的大数,其物理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一般,属于中等水平,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但是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学困生指的是对学习物理知识兴趣不高,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甚至失去学习信心。

2.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分层相当重要,同时也能够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一定影响。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分层,第一个重点是面向整体学生进行分层提问,教师要想吸引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问题时应该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不能够全部是较为困难的问题,那么中等生与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与信心容易遭受打击。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物理问题,帮助整体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其次,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一些层次性的物理问题,然后提问各个层次的学生。第二个重点是分层课堂练习,教师对物理知识讲解完毕之后,在设置课堂练习题时,应该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难度不同的题目,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解题自信。另外,教师还设置部分中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缩小他们之间的层次差距。

3.对物理作业进行分层。

高中物理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法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布置物理作业时也需要进行分层,把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两大部分,必做的要求整体学生都完成,选做部分的物理作业可以提升难度,让优等生进行巩固练习,当然也鼓励中等生与学困生参与挑战,以此来激励自己,从而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更加努力,不过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全体性原则,高中物理作业分层是面向整体学生的,并不是针对优等生,需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知识练习与巩固,体现出教师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态度,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着各自的学习目标。第二,动态性原则,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针对作业的分层,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只是针对部分教学内容的阶段性教学活动,并且学生的层次也是可以灵活调整的,根据其学习能力与物理知识掌握水平,教师可以将其划分到较高层次中。

三、总结

总之,现阶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与标准,还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全面科学合理的运用分层教学法。

作者:欧健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

第八篇:高中物理教学利用类比法促进知识迁移实践尝试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法的简述

类比法,也就是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类别的事物比较,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在此基础上,将其中的一个或者一类事物的知识体系推演到另一个类事物上,得出推论,论证这两类事物是相似还是相同,类比法属于这样一种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知识迁移的概念来源于现代教育心理学,关于知识迁移已有的定义是人类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包括:知识、技能、方法以及态度,这几个方面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知识迁移符合唯物论辩证法中一切事物都普遍存在联系的观点,可以使一个人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并使前后知识发生作用,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地相互影响。这其中积极影响称为正迁移,消极影响称为负迁移。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存在许多同一前提有不同问题,相似形式的教学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不容易理解记忆,例如,物理公式、模型等。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学会类比法,运用迁移理论找到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去学习新的物理规律,可以减少学习独胆,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法的使用

1.通过类比法比较新旧知识

物理属于自然学科中一项基础学科,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而且知识环环相扣,存在紧密的联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讲上一个知识点与下一个知识点进行紧密衔接,将无法构建整体知识框架。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指导学生顺利过渡,站在整体知识的高度上,既学习新知识又巩固旧知识。例如,学习电路这一课内容时,电场的概念十分抽象,不容易理解,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类比法,将前面所学过力场的概念与电场的概念进行比较。如,在地球四周存在重力场,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存在于这个立场之内,这也就是地球上存在中立的原因。以此类推,电荷的四周存在一个电场,电场对电荷会有一定的作用力,也就是电荷之间的库仑力。

2.通过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物理规律的学习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一定范围内,对物理规律进行类比,可以达到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物理规律,有利用这个方法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授图线这一节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速度图像vt图线的面积表示位移,以此进行类比,某个图像纵坐标的物理量可以用来表示第三个物理量,便使用这一图形的面积求得第三个物理量的面积。又如,电流根据时间变动It图线的面积表示电量,根据时间的长短,力根据时间变动Ft图线面积表示边,通过类比,学生获得对图线物理意义的理解。又如,已知满电的电容器的带电量,而不知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电压,那么转换思路,给电容器放电,通过电流传感器获得电容器放电电流随时间长短的变化图,经过类比,利用图线面积求放电电量。

3.通过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物理量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物理量的引入、定义以及公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能全部理解或者理解偏差的现象,例如,高中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物理量便是加速度,也是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遇见的一个新面孔,它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常常将加速度当做速度、物体做加速度时才会产生加速度或者速度小那么加速度就小,甚至会出现简单的字面理解认为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和。通过类比方法,利用汽车操控台上的速度计与加速度概念进行类比,将加速度数值与指针变动情况类比,指针指向的数值与速度大小相同。这样一来学生由学生已经理解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使物理学习更容易。

4.减少负迁移形成

类比法的使用在产生正迁移的同时也会产生负迁移,所以,在使用类比法进行知识迁移时,教师尽最大可能减少负迁移的产生。使用类比法的基础是比较对象具有可比性,如果错误对比,不仅不能达到类比的效果,还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例如,教师在讲解力的分解时,学生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会将动滑轮的拉力是重物和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已有结论搭建另一结论,便是当绳子处于竖直和静止状态,两个向上拉力相加与向下总量相等。

三、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类比法的迁移理论,探索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学习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作者:张洁 单位:安徽省巢湖市巢湖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