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问题及优化

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问题及优化

摘要:在不少普通高校的文学通识课程教育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和建设不够科学、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等问题。本文对如何优化大学文学通识课程进行了探讨:明确教育目标,做好顶层设计;明晰课程特质,立足于“文学”,确立“感染教育”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经典”,培养高品位的阅读习惯;立足于“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优化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在美国和世界很多国家的大学得到推广,其内涵也得到丰富和发展。尽管人们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诠释不尽相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指向使受教育的人获得更大的自由和解放,能在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中有效地、有意义地工作和生活,成为健全的个人和合格的公民。“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我国所提倡的“文化素质教育”“博雅教育”“通才教育”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大学通识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其目标都是要培养道德高尚、身心健康、通融识见、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1]。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通识教育”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探索和实践。要实施通识教育、实现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首先必须明确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的结构。关于这个问题,武汉大学冯惠敏教授等在《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的理论建构》[2]一文中借鉴美国大学生的核心通识素养结构,依据通识教育目标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的构成要素。文章指出:在知识领域,大学生必须对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三大领域的核心知识有所涉猎;在能力领域,大学生必须具备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情感领域,大学生必须具备道德价值辨别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审美艺术情趣。对此,笔者十分认同。通观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各地区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情况,可以发现,文学素养是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类通识教育的实施对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一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率先在文学类通识教育的理念、教材、课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继而越来越多的大学也开展了文学类通识教育。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的文学类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为此,本文试图就如何优化大学文学通识课程作粗浅的探讨。

一、我国大学文学通识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和建设不够科学

不可否认,在很多中文专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组织。但是,在不少普通高校文学类通识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设置和建设更是存在着诸多问题。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不少院校由于没有给予文学类通识教育足够的重视,教学管理部门对文学通识课程的设置缺乏严密的计划和高效的组织,对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材的选择等,很少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论证,而是由开课教师自行决定。不少院校的文学通识课程是因人设课,而不是按照教学目标来设置,这就很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是课程资源不够丰富,知识涉及面较窄,给学生选课带来很大的局限性。二是由于有的开课教师对文学类通识教育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常常难免走向过于专业化或过于通俗化两个极端。课程过于专业化,难度过大,令学生望而生畏;课程过于通俗化,内容支离破碎,流于肤浅,缺乏深度,学生不能真正从中受益。2.大学语文课程处境尴尬在我国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实践中,大学语文课程曾经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少知名学者从“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角度充分论证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他们的观点受到了学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认可。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质类课程一度在大多数高校都被列为公共必修课,是我国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和学科定位存在着广泛的讨论和各种不同的观点,但对于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有共识的:认为大学语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表达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提高审美能力,还应当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调整,大学语文课程的处境变得比较尴尬。在中文专业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学,大学语文仍然被列为全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时与师资都有充分的保障,而在很多高校大学语文的学时被大大减缩,有不少高校甚至已经完全停开大学语文课。客观地说,大学语文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母语教育,并不能取代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类通识教育,我们应当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巩固母语教育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科学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等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不少院校的文学通识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积极地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而是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当然也就差强人意。以上问题带来的结果就是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在文学方面的知识需求和审美需求,无法实现文学类通识教育的目标。

二、优化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明确教育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优化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目标,做好顶层设计。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提出新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核心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中包括情感领域的要素,其中主要包括道德价值辨别、社会责任意识、审美艺术情趣三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类通识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鉴于此,笔者认为文学类通识教育的目标应当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具体体现为:

1.引导大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完善人格

文学是作家反映生活、反映世界,表达情感、挖掘人性的艺术,文学召唤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文学类通识教育应当引导大学生开阔视野,认识大千世界,不仅要学习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了解和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文学类通识教育还应当引导大学生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人生,从而启迪心智,学会正确处理自然、社会、他人、自我之间的关系,完善自我人格,在离开校园时,成长为一个“和谐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方面的一个能手或专家,能够自信自立地走入社会。

2.帮助大学生陶冶情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身处复杂开放的社会环境,难免受金钱物质至上、虚荣浮躁、自私利己等各种消极颓废价值观的影响、冲击乃至裹挟,容易陷入精神的迷惘和困惑。文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大凡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无不潜藏着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功能。文学类通识教育应当帮助大学生审察自我局限,开阔心胸,不断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帮助大学生培养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

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通常是从独特的角度去审视世界解剖人性,那些名垂青史的作家往往都具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是他们所处社会和时代的批评者甚至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一个人云亦云的读书人,至少在心灵方面没有活。”文学类通识教育应当帮助大学生学生培养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成长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承担道义责任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4.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类通识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价值观的维度去增强对真善美、假丑恶的鉴别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应当帮助大学生掌握通过语言、典型、意象、叙事技巧、形式意味等文学特有的审美要素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明确了文学类通识教育的目标,就可以做好顶层设计。教学管理部门据此对课程进行设置,均衡合理地建构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除设置基础人文素质课程大学语文外,还应当尽可能地提供充足的文学通识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应当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和充足的课时保障。此外,教学管理部门还应当做好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材选择、课堂形态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原则把控。

(二)明晰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特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

文学类通识教育不同于其他素质教育通识课,有其自身的特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明晰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特质,遵循其内在规律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

1.立足于“文学”确立“感染教育”的教学理念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3]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通过感情、语言、声律、思想对读者进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化。因此,文学类通识教育首先应立足于“文学”,确立“感染教育”的教学理念。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应当科学地整合语言、文学与文化诸方面的知识,注重语言文字和文学审美的感悟、分析与表达;教学重点应当放在解读和鉴赏文学精品本身上,而不是枯燥地传授文学史、文化史的知识,更不应流于文化空谈。通过优秀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来触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激动和快乐、惆怅和感伤、痛苦和失落、得失和反省……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达到培养感受力、审美力、想象力和道德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文学经典的滋养与熏陶中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和人格。

2.立足于“经典”培养高品位的阅读习惯

读图、刷屏、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已成为许多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常态,导致他们缺乏高品位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阅读能力。文学通识课应当承担起解决这一问题的责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立足于“经典”。文学经典是指那些被历代人们不断阅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它们观照人类自身,沉淀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凝炼了人类最深沉最丰富的情感,创造了最美的文学语言和形式。文学通识课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立足于文学“经典”,在教学中通过专题导读、交流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兴趣,逐步培养起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追求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

3.立足于“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无论从创作的角度还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文学都是注重个人生命体验的艺术,因此,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应该立足于文学作品审美的主体“学生”,综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文学通识课程通常是大班上课,任课教师不可避免要采用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法,应当将其与“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其他等教学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经典进行导读应该成为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对每部(篇)经典的导读,不仅要涉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知识,加大每堂课的知识密集度和信息量,更要注重经典文本的细读,要求学生课前预先阅读相关文本,讲授时从中精选若干内容进行细读讲解和讨论,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此外,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在内容和方法上的指导也尤为重要。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他们组织开展书籍推荐、共读、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展示与交流课外阅读成果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介、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效率的重要途径。除了运用多媒体授课外,还应该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例如“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综上所述,优化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应明确教育目标,做好顶层设计,明晰课程特质,立足于“文学”,确立“感染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立足于“经典”,培养学生高品位的阅读习惯,立足于“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我们相信经过努力地探索和不断地实践总结,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可以在新世纪人才的培养中真正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锡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视野中通识教育课程的建构[J].煤炭高等教育,2017,1(35):29-32.

[2]冯惠敏,熊淦,徐仙.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的理论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46-51.

[3]陈洪.大学语文[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90-194.

作者:王文捷 单位:桂林旅游学院